1. 西漢滅亡得非常突然,似乎是急劇衰落,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因為土地私有制問題、工商業的畸形發展、人口稅等原因導致的。
原因一是土地私有制問題
西漢其實會滅亡一點都不意外,因為西漢的是土地私有制,就算是有穿越的之說的王莽一樣沒能阻止住,政府怎麼樣改革,一樣還是不行,一樣還是無法根除,農民沒有土地,你叫農民吃什麼。
原因三是人口稅
西漢本來經濟就不好了,百姓都吃不上飯了,去打工還要收人口稅,真沒有得說的,每個人去做事的工錢都抵不上交稅,久了大家都不想做事了,情願就這樣下去,國家經濟自然就發展不起來了。
2. 十九世紀初中國衰落的原因分析
1、從政治上看,中國的封建官僚腐敗無能,大肆盤剝、魚肉百姓,國內土地兼並嚴重,底層人民苦不堪言,社會動盪,生產遭到破壞。
2、從經濟上看: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使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在中國得不到發展,生產力大大落後。
3、從文化思想上看:科舉制度在其後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弊端,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殘酷的文字獄與封建倫理,抑制著人們的思想。
(2)工商局衰落擴展閱讀:
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是當時的統治者們沒有認識到與世界的差距,因此在這種境地之下,第一個站出來的是農民階級,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
但是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到時了最終的失敗,因此帝國主義變本加厲,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因此第二個站出來的階級就是地主階級,發起了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科技。
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徹底失敗,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學習融入日本的君主立憲制,讓中國強大,但是頑固派的勢力太過強大,終究沒有成功。
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近代的中國資產階級力量逐漸的成長,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獲得了勝利,但是很快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就體現出來了,向封建軍閥勢力妥協。
各大階級都付出了努力,都因為各種局限性,沒有拯救舊中國,最後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帶領這中國人民最終戰勝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3. 康乾盛世的興盛與衰敗的原因
從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第一個10年止,精確地說是從1644年到1911年的268年間為清朝統治時期。這是中國悠久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在這268年間,自康熙(16611721) 經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形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個輝煌盛世,史稱康乾盛世。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乾隆末年,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第一位,人口佔世界1/3,對外貿易長期出超,以致英國遲遲不能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
然而,正是在同一個時間,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在英國,一種新的文明挑戰全球的工業文明正在萌發;一場偉大的革命最終改造了整個舊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正在進行;一個新的運動沖決中世紀封建神學桎梏束縛的思想啟蒙運動正在蓬勃發展。由此以降僅100多年的歷史,就徹底地改變了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中國由一個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國急劇地墜入落後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康乾盛世前後100多年魔術般的變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識之士們大為震驚。 馬克思稱之為奇異的悲歌 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註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在這場決斗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於道義,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一種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 16頁) 鄧小平指出: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鄧小平文選》第3 卷,第90頁) 這段歷史太值得後人警醒。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為,但是面對世界范圍工業革命歷史性大變動、大轉折,卻茫然無知,毫無准備,甚至採取錯誤的對策,把門關上,最終導致中國的長期落後。今天,當我們即將跨入一個新的世紀、面對一個更加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國際環境的時候,把康乾盛世放入一個世界性的范圍來看,尤為發人深省。
盛世輝煌 中華民族經過秦漢以來兩千多年的發展,至康乾盛世,其經濟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成就。她的農業、手工業、貿易、城市發展等,都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農業來看,不論是當時的人口數量,還是耕地面積,都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歷史時期。據統計,康熙24年(1685年)全國共有耕地6億畝,到乾隆終年(1799年),全國耕地約為10.5億畝,糧食產量則迅速增至2040億斤。當時隨馬戛爾尼使團來中國的巴羅估計,中國的糧食收獲率高出英國。麥子的收獲率為15∶1,而在歐洲居首位的英國為10∶1。(《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188頁,《赴華使團》)中國農作物的總產量佔世界第一位。人口從1700年前後的約1.5億增加到1794年(乾隆59年)的約3.13億,佔全世界9億人口的1/3。從手工業來看,也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生產規模擴大,手工作坊、手工業逐漸增多。如廣東的冶煉業、京西的採煤業、江南的紡織業、雲南的銅礦業等。手工勞動的分工進一步精細,如江蘇松江棉布染色業作坊,按照產品種類,分成藍坊、紅坊、漂色坊、雜色坊市場也有了一定的發育。糧食、布匹、棉花、絲、綢緞、茶、鹽成為主要商品,其流通值為3.5億銀兩(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1卷,第284頁),如果加上煙、酒、糖、油、煤、鐵、瓷器、木材,不少於4.5億兩,以當時人口3億計,人均商品流通值為銀1.5 兩。對外貿易急劇增長。主要出口商品有茶、絲、土布,尤以茶葉占第一位。18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平均從中國購買茶葉值銀400萬兩。而英國商人運到中國來銷售的主要商品( 毛織品、金屬、棉花)的總值,尚不足以抵消從中國運出的茶葉一項。為了平衡貿易收支,英國商人必須運送大量白銀到中國。康熙年間,清朝徵收的關稅正額有銀43000兩,實際上關稅收入大大超過正額。乾隆末,每年盈餘(即超額部分)已達85萬兩,超過康熙年間所定關稅正額的20 多倍。正是為了平衡對華貿易逆差,英國把大量鴉片運進中國,並發動了罪惡的鴉片戰爭18世紀初,在康熙帝主持下,清廷從事兩項巨大的科學工程。一項是《律歷淵源》(171317 22),介紹了中國和西方音樂各種理論、樂器製造、天文歷法以及西方的數學與中國的算學;另一項是用近代科學方法繪制了第一幅詳細的中國地圖(1708-1719年)。中國的城市也有很大發展。到19世紀初,全世界有十個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國就有六個,即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城市以下的墟市集鎮的數量也大大增加。如南京是著名的絲織品產地,有絲織工人數萬人,城裡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都是人煙湊集,金粉樓台。(吳敬梓:《儒林外史》)山東濟寧為百貨聚集之地,客商貨物,必投行家。( 《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卷二《風俗》)法國啟蒙學者伏爾泰稱贊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法國《網路全書》的主編狄德羅在該書《中國》條目中,盛贊中國民族,其歷史之悠久,文化、藝術、智慧、政治、哲學的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德國的萊布尼茨認為,歐洲較之中國優越之處,在思維和思辯的科學……但一轉到實踐哲學,即生活、倫理、政治實踐,歐洲人便難以和中國人相抗衡。幾乎是同一個時間。當康乾君主謹慎地牽引中國社會這艘古老的大船,沿著原有的航線進行再一輪沖刺的時候,諸歐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學新器,絕出前古,橫被全球(康有為:《進呈突厥削弱記序》,《康有為政論集》上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98頁)。西方社會爆發了一系列改天換地的偉大革命,迅速地脫離傳統的發展路線而突然加速前進,躍上了世界文明進程的制高點。
1640年,英國開始了資產階級革命;美國1775年進行了獨立戰爭;法國1789年爆發了大革命。義大利從1859年資產階級奪取政權、 俄國從1861年廢除農奴制、日本從1868年明治維新也都不約而同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這些革命,不論勝利與否,徹底與否,其結果都加速了封建專制統治的滅亡,推動了民主政體的建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
17世紀以後,科學革命席捲了歐洲。歐洲科學革命的先驅哥白尼於1543年發表《天體運行論》,闡述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天文學說。伽利略研究了自由落體和鍾擺運動,發明瞭望遠鏡等科學儀器,大大改進了科學觀測手段。特別是在17、18世紀之交,牛頓發現了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闡述了經典力學理論。繼牛頓之後,大批科學家、技術家、實驗家涌現,大批科學成果誕生,大批科學研究機構成立,研究自然科學在歐洲蔚然成風。一個科學、技術、實驗三者鼎立、互相牽引、彼此促進的互動新機制形成,為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從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
在棉紡織業,1733年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1764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紡織機,即著名的珍妮機。機器的使用,使紡織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
在動力機器方面,1769年瓦特發明了單動式蒸汽機,1782年又製成了復式蒸汽機。1785 年英國的棉紡工廠開始用蒸汽作動力。1769年法國人柯格諾特製成了第一輛蒸汽推動的三輪汽車;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製造了第一艘輪船;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蒸汽機的普遍應用使工業擺脫了對自然能源的依賴,使勞動生產率幾倍幾十倍地提高。
在冶金方面,18世紀30年代發明了用焦煤煉鐵的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以木材為燃料進行冶鐵的落後工藝。60年代,出現了巨大的熔鐵爐,此後又研究出了精煉法。煉鐵技術的革新,不僅推動了冶金工業的進步,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煤炭工業的發展。
工業革命使英國經濟出現了騰飛。據統計,1776年至1800年棉紡織品出口從670萬英鎊增加到4143萬鎊,24年間增長5.18倍。毛織品在1788年生產7.5萬匹,1817年則達到49萬匹,增長 5.53倍。煤的年產量,1700年為500萬噸,1795年增至1000萬噸,增長1倍。生鐵產量,1740年僅為17350噸,1806年則猛增至258000噸,增長13.87倍。工業的發展導致諸如曼徹斯特、伯明翰等一批新興工業城市的出現,人口大量流向城市,18世紀70年代時,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1/2。
在經濟發展全面加速的18世紀,交易的一切工具都合乎邏輯地使用起來了。在工業發展、商業繁榮的基礎上,歐洲國家的市場進入了更高層次,證券交易、信貸已很活躍,證券交易所拓展了他們的活動,倫敦模仿阿姆斯特丹並試圖取而代之,阿姆斯特丹此時趨向專業化發展,欲成國際貸款之要地,日內瓦和熱那亞參與這些危險的游戲,巴黎摩拳擦掌,開始亦步亦趨,這樣一來,錢款與信貸便起來自如地從一處流到另一處。(布爾:《資本主義的動力》第18頁 )形形色色的信貸證券,大大便利了商品批發和國際支付業務,整個市場被活躍的信貸和貼現所推動。
這時,西方國家向全世界擴張的步伐也驟然加快。他們紛紛走出國門,建造大艦巨舶,組織商船隊和貿易公司,進行航海探險,致力海外貿易,到世界各地尋找商業機會,掠奪金錢、土地和人口,進行原始積累。貪婪的西方商人,確信自己的好運在遠方,行走於全世界並把商品帶到世界各地,追逐豐厚的利潤;炮艦和軍隊用刀和劍在各個殖民地上建立起統治;外交使節和傳教士到處奔忙把政令和聖經傳播到各個角落,並熱衷於搜集情報,了解各地的情況。美國獨立條約的墨跡未乾,當其還 處於英國的威脅之下時,海商就已游弋七大洋,去尋求貿易。到達中國的第三隻船實驗號只有84噸,乃至被認為是近海帆船,充分展現了願意為可能獲得的利潤冒最大危險的精神。據估算,英國在17571857年的100年中,僅從印度運回本國的貨物和貨幣總值達120億金盧布;17011810年從西部非洲販運200萬黑奴,進行貿易。
紡織工序的逐步機械化、焦炭煉鋼、蒸汽機的應用、工廠制的出現,農業的發展、農村購買力的增加,市場的興旺、商人的活躍,航海的進展、殖民地的開拓、交通運輸的改革等等,許多舉措、許多事件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推移演變,推動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化,跨進了近代社會。一個生產力如地下泉水噴涌迸射的人類新時代全面展開。
4. 中國哪些城市經歷了衰落到崛起的過程
10、長春:失落指數8.2
長春曾經是滿洲國的都城,建國後中央政府將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落戶長春,長春與沈陽、鞍山、大慶共同成為了共和國的驕子。改革開放前長春一路都是春風得意,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長春的汽車工業大幅度滑坡,後起的上海(大眾)、天津(豐田)、廣州(本田)等城市利用外資紛紛將長春超越,長春這個中國的「汽車城」現在已是空有虛名了。長春在東北的地位也出現下滑,大連、沈陽、哈爾濱均超過了長春。
9、徐州:失落指數8.4
徐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雖說徐州的戰亂不斷,但徐州人用自己的堅強讓這座城市千年 不倒,歷朝歷代徐州都聲名遠揚。可是今天的徐州卻陷入了歷史上最尷尬的境地,徐州經濟發展緩慢,其經濟幾乎完全靠污染嚴重的大工業支撐。不僅如此,徐州人均收入水平在江蘇是很低的,徐州的名聲在中國也一落千丈。也許當年清初劃分省份時,根本就不應該把徐州劃入江蘇省,因為徐州的文化與江南完全不同,現在的徐州就像是被江蘇拋棄的孩子。 -這里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8、洛陽:失落指數8.6
洛陽曾經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繁榮都會之一,然而現在的洛陽已經光芒盡褪。建國初期曾有 人大代表提議將河南的省會放在洛陽,這樣可以使這個古都得以重新煥發。但那時的鄭州 已經是中原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鄭州強大的鐵路樞紐優勢使洛陽敗下陣來。今天的洛陽成為了重工業城市,雖然GDP水平在中部不算低,但城市污染極其嚴重,在國人心中也只剩一個「洛陽牡丹甲天下」的模糊概念了。
7、連雲港:失落指數8.8
連雲港是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然而20多年來,連雲港的港務運輸業始終發展緩慢,這樣也導致了連雲港城市建設的停滯不前、經濟發展遲緩,連雲港的人均收入水平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最低的。連與港真是空在江蘇這個富裕的省份,但經濟水平卻十分落後,這個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與最西端的鹿特丹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6、海口:失落指數9.0
海南省曾經被國家政府欽定為經濟特區,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理所當然有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經濟特權。上世紀80年代,大批畢業的大學生南下闖海南,海口繁盛一時,其城市建設速度曾一度與深圳並駕齊驅。然而20世紀末,海南的經濟泡沫蒸發,海口蕭條了下來,留下了那一棟棟爛尾樓。在省內海口的名聲也被三亞超過,三亞憑借其發達的旅遊業使海口更加黯然失色。
5、武漢:失落指數9.2
武漢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就是中國最大的幾個工商業城市之一。民國時期的武漢九省通衢、商貿發達,號稱「東方芝加哥」。建國後武漢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其經濟水平長期位居中國前10。可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武漢的經濟節節敗退,它沒有像天津那樣衰而不退。武漢現在雖然還是中國前二十大城市,但那也僅僅歸功於它的規模,武漢的GDP總量已經10名開外,人均收入水平在中國幾個大城市裡是相當低的。 -這里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4、汕頭:失落指數9.4
汕頭是由於英國在鴉片戰爭後強迫清政府開埠而興起的。汕頭雖然歷史並不長,但也輝煌一時。現在香港、東南亞的大富豪很多都是祖籍汕頭。改革開放後汕頭也受到中央特殊照顧,成為了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然而20多年過去了,汕頭卻始終沒有成為經濟亮點,其經濟水平連省內的東莞、佛山都比不上。汕頭空有那麼多海外富商,自己卻漸漸「泯然眾人矣」。
3、哈爾濱:失落指數9.6
哈爾濱雖然興起於20世紀初,但發展十分迅速,在民國初年哈爾濱就成了中國的超級都會城市。哈爾濱全城遍布俄式建築,號稱「東方莫斯科」,當時的哈爾濱洋氣十足,其時髦程度可與上海、天津並肩。建國後哈爾濱也成為了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隨著東北地區整體的大衰落,哈爾濱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談論中國十大城市時根本都不會想起哈爾濱。
2、南京:失落指數9.8
南京之所以稱為南京,是因為它能夠與北京相呼應,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民國時期南京又作了中國的首都。可是自那場東洋人的大屠殺後,南京就久久難以恢復元氣了,導致了今天南京的尷尬局面。南京的GDP總量逐步被省內的蘇州、無錫超過,與北京也難以形成呼應了,北京的GDP幾乎是南京的三倍。
1、西安:失落指數10
西安可能是中國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經的漢唐故都,在中國歷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雖然在宋代以後就已經衰落,但直至民國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國初西安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現在西安不僅GDP總量在全國40名開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後起的烏魯木齊超過,同時在西部地區西安也與重慶、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
5. 標題中國近代由強盛轉向衰落的內部原因是什麼
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來劃分的,在1840年之前,中國的在清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有單轉衰了,最普遍的觀點就是在乾隆中後期就開始始與西方脫節,與世界脫節,當西方工業革命開始如火如荼的時候,中國還仍然處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的基本的經濟社會模式當中,閉關鎖國,狂妄自大,加上政府腐敗,貪污成風,這些都是中國近代走向衰落的內部原因
6. 現在中國的十大衰落城市是
10、長春:失落指數8.2 長春曾經是滿洲國的都城,建國後中央政府將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落戶長春,長春與沈陽、鞍山、大慶共同成為了共和國的驕子。改革開放前長春一路都是春風得意,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長春的汽車工業大幅度滑坡,後起的上海(大眾)、天津(豐田)、廣州(本田)等城市利用外資紛紛將長春超越,長春這個中國的「汽車城」現在已是空有虛名了。長春在東北的地位也出現下滑,大連、沈陽、哈爾濱均超過了長春。 9、徐州:失落指數8.4 徐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雖說徐州的戰亂不斷,但徐州人用自己的堅強讓這座城市千年 不倒,歷朝歷代徐州都聲名遠揚。可是今天的徐州卻陷入了歷史上最尷尬的境地,徐州經濟發展緩慢,其經濟幾乎完全靠污染嚴重的大工業支撐。不僅如此,徐州人均收入水平在江蘇是很低的,徐州的名聲在中國也一落千丈。也許當年清初劃分省份時,根本就不應該把徐州劃入江蘇省,因為徐州的文化與江南完全不同,現在的徐州就像是被江蘇拋棄的孩子。 -這里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8、洛陽:失落指數8.6 洛陽曾經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繁榮都會之一,然而現在的洛陽已經光芒盡褪。建國初期曾有 人大代表提議將河南的省會放在洛陽,這樣可以使這個古都得以重新煥發。但那時的鄭州 已經是中原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鄭州強大的鐵路樞紐優勢使洛陽敗下陣來。今天的洛陽成為了重工業城市,雖然GDP水平在中部不算低,但城市污染極其嚴重,在國人心中也只剩一個「洛陽牡丹甲天下」的模糊概念了。 7、連雲港:失落指數8.8 連雲港是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然而20多年來,連雲港的港務運輸業始終發展緩慢,這樣也導致了連雲港城市建設的停滯不前、經濟發展遲緩,連雲港的人均收入水平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最低的。連與港真是空在江蘇這個富裕的省份,但經濟水平卻十分落後,這個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與最西端的鹿特丹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6、海口:失落指數9.0 海南省曾經被國家政府欽定為經濟特區,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理所當然有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經濟特權。上世紀80年代,大批畢業的大學生南下闖海南,海口繁盛一時,其城市建設速度曾一度與深圳並駕齊驅。然而20世紀末,海南的經濟泡沫蒸發,海口蕭條了下來,留下了那一棟棟爛尾樓。在省內海口的名聲也被三亞超過,三亞憑借其發達的旅遊業使海口更加黯然失色。 5、武漢:失落指數9.2 武漢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就是中國最大的幾個工商業城市之一。民國時期的武漢九省通衢、商貿發達,號稱「東方芝加哥」。建國後武漢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其經濟水平長期位居中國前10。可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武漢的經濟節節敗退,它沒有像天津那樣衰而不退。武漢現在雖然還是中國前二十大城市,但那也僅僅歸功於它的規模,武漢的GDP總量已經10名開外,人均收入水平在中國幾個大城市裡是相當低的。 -這里匯聚我們生活快樂和友情! 4、汕頭:失落指數9.4 汕頭是由於英國在鴉片戰爭後強迫清政府開埠而興起的。汕頭雖然歷史並不長,但也輝煌一時。現在香港、東南亞的大富豪很多都是祖籍汕頭。改革開放後汕頭也受到中央特殊照顧,成為了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然而20多年過去了,汕頭卻始終沒有成為經濟亮點,其經濟水平連省內的東莞、佛山都比不上。汕頭空有那麼多海外富商,自己卻漸漸「泯然眾人矣」。 3、哈爾濱:失落指數9.6 哈爾濱雖然興起於20世紀初,但發展十分迅速,在民國初年哈爾濱就成了中國的超級都會城市。哈爾濱全城遍布俄式建築,號稱「東方莫斯科」,當時的哈爾濱洋氣十足,其時髦程度可與上海、天津並肩。建國後哈爾濱也成為了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隨著東北地區整體的大衰落,哈爾濱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談論中國十大城市時根本都不會想起哈爾濱。 2、南京:失落指數9.8 南京之所以稱為南京,是因為它能夠與北京相呼應,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民國時期南京又作了中國的首都。可是自那場東洋人的大屠殺後,南京就久久難以恢復元氣了,導致了今天南京的尷尬局面。南京的GDP總量逐步被省內的蘇州、無錫超過,與北京也難以形成呼應了,北京的GDP幾乎是南京的三倍。 1、西安:失落指數10 西安可能是中國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經的漢唐故都,在中國歷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雖然在宋代以後就已經衰落,但直至民國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國初西安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現在西安不僅GDP總量在全國40名開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後起的烏魯木齊超過,同時在西部地區西安也與重慶、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 參考資料: http://bbs.zhaopin.com/viewthread.php?tid=319169
7. 中國是在哪一年哪一個時代開始衰敗的、因為什麼
我覺得應該是明末清初的時候,那個時候明清對打,闖王也造反,中回國只顧打內戰,人家歐洲答在發展工業,科技,到了清朝,又閉關自守,已中國天朝自居,看不起西洋蠻夷,重視農業,輕視工商業,到了清朝中後期,中國已落後歐洲很多了,所以我覺得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埋下的伏筆
8. 急求企業因未轉型而沒落的例子!謝謝!
山西煤老闆轉型的代價鐵銹斑斑的大門緊閉,一樣「銹氣」的是院內橫七豎八的鋼管和鐵架。乾涸的游泳池、房間內隨處丟棄的破舊衣物……眼前的「田源陽光」已經完全是一副廢棄廠房的模樣。 田源陽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這個孝義市曾經的中型現代化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領頭羊」,早已沒有了以往的明星風范。 公司董事長郭連生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煤老闆,他的轉型從「眾星捧月」到「無人問津」,也不過兩三年的時間,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在眾多從煤焦領域轉向其他產業的企業中,「田源陽光」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企業,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廢棄的「田源」 山西田源陽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是於2003年組建的綜合性民營企業。公司集特色養殖、生態林業、花卉苗木、農產品加工、餐飲服務、休閑度假等為一體,佔地2000餘畝,固定資產5800餘萬元,現有員工326人,是呂梁市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龍頭企業之一。其建成的項目包括5萬只規模的『種雞』場、500頭規模的梅花鹿場、200畝工業葡萄園、180畝優質苗圃、42棟設施果樹棚、800畝生態林,又投資450餘萬元興建了7000平方米的連棟智能溫室。 記者走近「田源陽光」的時候,很難從這里找到其往日的繁華景象,「田源陽光」四個一米多高的紅色大字,幾乎成了黑色。 廢棄的鋼管以及鋼制的支架被碼放在一起,上面銹跡斑斑。大門右側的游泳池已經乾涸好久,池邊橫七豎八地放著幾張藤椅,上面的灰塵已經很厚。在職工宿舍樓內,大部分被褥和一些來不及帶走的工作服等雜物被隨意地堆放在床上,處處顯示著臨走時的忙亂。 左側是7000平方米的連棟智能溫室,如今也已大門緊閉,溫室內散落著工人留下的雨靴、農葯噴壺等工具。 偌大的公司里只剩下了兩個留守人員,一個是看大門的保安,另一個是在大門左側開小賣鋪的老闆。 「荒廢很久了,一年多都沒人來看一下,這么好的地方沒人收拾,可惜了。」附近一位居民如是對記者說。 曾經的明星 「剛開始的時候,這里很火,我的生意也好做,每天能賺不少錢。」小賣鋪的張大姐告訴記者。「這么大的攤子,說不行就不行了。」這讓張大姐感到很奇怪,小賣鋪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以前鋪子里有上百種商品,而現在只有香煙和一些普通的日用品。 高陽農業科技園區是孝義市經濟結構調整以來,運用現代農業技術成果進行產業化開發的全新嘗試,更被寄予了打破該市煤炭資源一柱擎天局面的眾望,田源陽光是坐落這里的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之一。 企業在成為「明星企業」之後,董事長郭連生也獲得了諸多榮譽。 2003年被呂梁行署授予「社會主義建設模範」,當選孝義市人大代表,2004年被聘為孝義市市長特邀聯絡員,2004年6月當選呂梁市人大代表,同年被中共山西省委農工辦、山西省農業廳授予「民營畜牧業優秀企業家」,被山西省勞動就業局授予「再就業明星」。 而在轉型做農業之前,郭連生曾在2002年當選孝義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然而就是這樣一顆冉冉升起的「企業明星」,落下的速度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開業初的人潮湧動也不復存在。 「主要還是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一位和郭連生相識的煤焦老闆說,「況且郭以前從事的煤炭行業利潤大,用粗放式管理也能保障大的經濟效益,而服務行業最能在細微之處體現核心管理價值,粗放式管理的做法是不能讓服務業盈利的。」 無限擴張郭連生並沒有滿足於農業產業,隨著田源陽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成立,邁向其他產業的步伐才剛剛開始。 公司與山西大學、山西農大、省農科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引進了條檜、黃楊等28種園林綠化苗木;採用了溫室化育苗、大拱棚規模化養殖、滴灌噴灌等技術,從整體上提升了園區的科技含量,成為新品種、新技術的集結地。 2004年公司又投資340餘萬元與日本八雲町飲料會社合作引進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飲料生產線,主要生產貝化石高鈣水及蘆薈葡萄汁、冰玫瑰、銀杏果茶等鈣果系列飲品,年生產能力達5000噸,成為呂梁市規模最大的飲料企業。 旅遊觀光、休閑度假是該公司的另一目標,進而興建了陽光浴療中心,全方位模擬天然浴場、人工沙灘,種植了椰子樹等熱帶作物,形成了頗具南國特色的自然景觀。 在餐飲方面,修建了營業面積為7000平方米的特色生態餐廳,為觀光遊客提供了餐飲、休閑、沐浴等親和大自然的綜合享受。一座四星級,集客房、桑拿、KTV、演藝、咖啡廳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樓更是在孝義獨樹一幟。 「多元化、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固然不錯,但你的配套設施能跟得上嗎?比如人才、管理技術。」田源陽光的過度擴張讓張文(化名)感到不解,和郭連生一樣,同是煤老闆出身的張文在孝義也開有一家生態公司。 不同的是,張文的公司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農業生態方面的產業,並未涉及其他。 「郭在跑項目、擴張方面做的工作太多,反而耽誤了自己干企業的本職工作。」 二度開業 進入2006年以後,公司的經營每況愈下,田源陽光旗下的部分產業也開始出售轉讓,鹿茸生產等項目相繼轉了出去。一些建設中的項目也都停了下來。 2008年1月9日,田源陽光生態園再次在喜慶的鞭炮、鑼鼓聲中開業,而此時的老闆已不再是郭連生。 重新整合後的田源陽光也受到了孝義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來眾多媒體的關注。 孝義市一位官員在參加開業慶典時表示,「田源陽光集餐飲、住宿、生態景觀、特色飲食於一體,在孝義市的餐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希望田源陽光今後要加強經營管理,提高服務水平,為豐富我市餐飲文化、拉動我市旅遊產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0多天後再度關門 然而這次重組開業也未能持續多長時間,20多天後,田源陽光再度關門。「開業後幾乎就沒什麼人來,很快就關門了。」 在知情人士看來,管理和地理問題是導致再度開業失敗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新老闆進入田源陽光後也曾在管理上花了大量時間。在一份網上流傳的《孝義田源陽光廚房管理制度》里,包括總廚、主管、組長、初加工、面點師等各個環節的分工、賞罰制度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細至每個員工的思想工作都有體現。 一份廚房的管理制度都如此明細,何況整個生態園的管理,顯然新任老總並不想倒在管理這一關上,然而地理位置卻不是他這個繼任者能夠選擇的。 當地某職能部門的一位人士分析說:「這個度假村離孝義市區較遠,而孝義離太原又不遠,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市場定位來說,這個度假村都沒有優勢,甚至都是劣勢。」 私企轉型的尷尬 在孝義這個遍地煤焦企業的地方,涉及到轉型的也不在少數。 在孝義,像郭連生這樣經歷的煤老闆並不多,他的許多朋友,在「關小上大」之時,大都走出山西,在甘肅、內蒙等地,重新投資煤礦。 但像他這樣的煤老闆,孝義比比皆是,經過數年經營,實現資產原始積累的他們,已經具備了不可忽視的投資實力。「關鍵在於他們要把錢投向哪裡,怎麼投,怎麼保證自己的利益。」一位政府官員表示。 然而在孝義煤焦圈子裡卻並不看好這種企業的轉型,「孝義轉型的煤焦企業,幾乎都是關小上大時期淘汰下來的,都是一種被迫的轉型。」孝義一位頗有名氣的煤焦集團副總說。 事實上,一些被迫關停的小型煤礦、焦化廠等企業也確實有著被迫轉型的色彩。「自己熟悉並能賺到大錢的行當一下子不能幹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轉型或者慢慢花完自己的積蓄。」孝義市政府一位官員稱。 「煤老闆主動轉產的並不多,只有個別人做過這樣的嘗試,結果都不理想,所以他們還是願意投資能源產業。能源行業投資雖然較多,但是風險相對較小、利潤較高。」 於是一些人去了新疆、內蒙古、陝西等地,承包煤礦、油田、氣田。正如當年溫州等地的商人來山西等地承包煤礦,也是沖著這個行業風險小而利潤高來的。 「然而資本的流向本身就是趨向利潤高的行業,煤老闆怎麼可能去轉產呢?」上述人士稱。 但不管什麼行業,終究比不上煤焦的暴利,更何況這些人還就是熟悉這個行當,面對其他的行業他們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 一些無力在外地投資煤礦的企業,只好在孝義當地尋找新的出路。 事實上,現在這些煤焦老闆們也亟需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正如當年支持他們搞煤礦一樣。 轉自:中國煤炭信息網煤炭重組專題頻道
9. 由於專業限制,只能報考遼寧省政協或工商行政管理局,請問,哪個好一些,都說政協是閑職,工商沒落了!
朋友,工商不是沒落了,根據目前的改革計劃,極有可能工商和質量技術監督都會劃歸地方統一管理。政協不是閑職,你信不信你報考工商考上了,政協你考試你就不見得考上。斟酌自定,我的意見僅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