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答案
一、填空題(20分)
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的對象是轄區內 常住 居民。
2.新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定居民健康檔案的編碼採用 17 位編碼,將建檔居
民的 身份證號 作為身份識別碼。
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0—6歲兒童共需開展 13 次健康管理。
4.孕產婦在孕12周前需由鄉鎮衛生院建立 孕產婦保健手冊 。
5.孕產婦健康管理的時間一般從 孕12周前 至 產後42天 。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包括 16 項免費體格檢查和 7 項免費輔助檢查項目。
7.對首次發現收縮壓≥ 140 mmHg和(或)舒張壓≥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
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後預約其復查, 非同日三 次血壓高於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
8.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 4 次面對面隨訪。
二、判斷題(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費享受健康體檢中的輔助檢查項目。 ( × )
2.發現脊髓灰質炎、非典型肺炎應按要求於2小時內報告,乙丙類傳染病於24小時內上報。 ( √ )
3.對應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進行危險性評估1次。 ( × )
4.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的對象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 √ )
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季度至少更換1次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 ( × )
6.首針麻疹疫苗在接種對象滿8月齡時,在其上臂外側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 )
7.每一次孕期隨防服務時需對孕婦進行包括B超檢查在內的免費輔助檢查項目。 ( × )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險性評估共分5個等級。 ( × )
9.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對象為轄區內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
三、單項選擇題(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務對象是 ( B )
A.轄區內60歲以上的常住居民 B.轄區內65歲以上的常住居民
C.轄區內55歲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戶籍區內60歲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種年齡為 (B )
A.6月齡 B.8月齡 C.1周歲 D.2周歲
3.填寫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人員是 ( A)
A.首診醫生 B.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
C.病人 D.縣級以上衛生機構
4.為防止傳染病的傳播,醫療廢物必須做到 ( A )
A.無害化處理 B.集中存放 C.市場流通 D.有償處置
5.以下選項不屬於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表的.是 ( B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記錄表 B.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C.孕產婦健康管理記錄表 D.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記錄表
6.居民健康檔案編碼中最後5位編碼為 ( D )
A.居民家庭序號編碼 B.鄉鎮(街道)編碼
C.村委會或居委會編碼 D.居民個人序號編碼
7. 2011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標準是 ( C )
A.15元 B.20元 C.25元 D.50元
8.以下不屬於乙類傳染病的是 ( B )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 D )
A.至少1次面對面的隨訪 B.至少2次面對面的隨訪
C.至少3次面對面的隨訪 D.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10.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至少開展公共健康咨詢活動的次數是 ( C )
A.4 B.6 C.9 D.12
11.下列不屬於個人基本信息表填寫內容的是 ( A )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葯物過敏史
12.對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務要求描述錯誤的是 ( B )
A.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願意接受服務
B.預約55歲及以上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對行動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預約上門健康檢查
D.每次健康檢查後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
13.新生兒出生後應接種的疫苗是 ( B )
A.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質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質炎糖丸
14.健康檔案數據不一致的主要表現為 ( D )
A.數據表示不一致 B.數據名稱不一致
C.數據含義不一致 D.以上均是
15.對於原發性高血壓緊急轉診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在 ( B )
A.1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B.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C.4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D.6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16.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 D )
A.建議其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議其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餐後2小時血糖
C.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後2小時血糖
D.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
17.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時間是 ( A )
A.出生、1、6個月 B.1、2、6個月
C.1、2、5個月 D.2、3、6個月
18.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次報告時,非必須報告的信息是 ( B )
A.波及人群 B.原因
C.發生地點 D.潛在的威脅和影響
19.以下關於甲乙丙類傳染病數量說法正確的是 ( A )
A.甲類2種、乙類26種、丙類11種
B.甲類3種、乙類25種、丙類10種
C.甲類2種、乙類25種、丙類10種
D.甲類3種、乙類26種、丙類11種
20.麻疹疫苗的初種年齡是 ( D )
A.6個月 B.3個月 C.18個月 D.8個月
21.糖尿病典型症狀不包括 ( D )
A.多飲 B.多尿 C.多食 D.眩暈
22.母親是HIV感染患者時應 ( D )
A.提倡人工喂養 B.提倡母乳喂養
C.避免母乳喂養 D.避免人工喂養
23.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穩定描述,錯誤的是 ( C )
A.精神症狀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復
C.社會功能處於較差狀態 D.無嚴重葯物不良反應
24.甲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為 ( A )
A.糞─口傳播 B.血液傳播 C.母嬰傳播 D.空氣飛沫傳播
25.重性精神疾病危險性評估分級1級為 ( A )
A.口頭威脅,喊叫,但沒有打砸行為
B.打砸行為,局限在家裡,針對財物,能被勸說制止
C.明顯打砸行為,不分場合,針對財物,不能接受勸說而停止
D.持續的打砸行為,不分場合,針對財物或人,不能接受勸說而停止
26.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的服務對象是 ( C )
A.戶籍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B.戶籍區內診斷明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C.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D.轄區內診斷明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7.以下重點人群居民健康檔案表單內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 ( B )
A.高血壓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 B.健康體檢表
C.孕產婦健康管理記錄表 D.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記錄表
28.丙類傳染病不包括 ( D )
A.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風疹 D.梅毒
29.傳染病人留觀的隔離原則是 ( D )
A.傳染病人可多人同室
B.傳染病人和非傳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C.傳染病人必須單間隔離
D.疑似患者和臨床診斷患者收住在單獨房間,確診病例可同室安置
30.以下選項不屬於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重點人群的是 ( B )
A.0~36個月兒童 B.青年人 C.孕產婦 D.老年人
31.不屬於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是 ( D )
A.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
B.定期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
C.定期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後訪視
D.免費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療服務
32.發現或懷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應當及時報告並協助調查的機構是 ( A )
A.衛生監督機構 B.衛生行政部門 C.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D.上級醫療機構
33.以下關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確的是 ( A )
A.所有登記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內15歲以上人口數×患病率)×100%
B.規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總人口數×患病率)×100%
C.所有登記的確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內15歲以上人口數×100%
D.規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數/轄區總人口數×100%
四、多項選擇題(30分)
1.2011年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較2009年版增加了哪些專項規范 ( BD )
A.電子健康檔案管理規范 B.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規范
C.預防接種服務規范 D.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規范
2.以下屬於非重點人群健康體檢常規檢查項目的是 ( AD )
A.身高 B.體質指數(BMI) C.眼底 D.皮膚
3.以下哪些是老年人健康體檢的免費輔助檢查項目 ( ABCD )
A.血常規 B.心電圖 C.空腹血糖 D.肝功
4.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標有哪些 ( ABCD )
A.印刷資料的種類和數量 B.音像資料的種類、次數和時間
C.宣傳欄設置和更新情況 D.舉辦健康教育討論和咨詢活動的次數和參加人數
5.以下屬於乙類傳染病的有 ( AD )
A.麻疹 B.手足口 C.流感 D.乙肝
6.以下屬於一類疫苗的有 ( ABC )
A.卡介苗 B.流腦 C.乙腦 D.肺炎
7.以下屬於3-6歲兒童健康檢查內容的有 ( BCD )
A.脈率 B.體重 C.視力 D.血紅蛋白值
8.以下屬於孕產婦健康管理考核指標的有 ( BCD )
A.高危妊娠管理率 B.早孕建冊率 C.孕婦健康管理率 D.產後訪視率
9.以下不屬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體檢內容的是 ( BC )
A.血壓 B.腎功能 C.尿常規 D.血糖
1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的內容包括 ( ABCD
A.組織管理 B.資金管理 C.項目實施情況 D.社會效益和綜合情況
2. 公衛醫師考試內容都有哪些
綜合筆試:
公衛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內容、考試形式以原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審定頒布的《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為依據。醫學綜合筆試公衛執業醫師考試科目見表。
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哪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健康教育
這是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項目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公眾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如健康講座、宣傳欄、宣傳冊等,普及疾病預防和控制知識,促進居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保護兒童健康的重要措施。通過有計劃地進行疫苗接種,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預防接種工作包括制定接種計劃、組織接種實施、對接種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等。
三、兒童健康管理
兒童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和評價。通過定期進行體格檢查、生長發育監測、心理行為發育評估等,及時發現兒童健康問題,提供干預措施,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四、孕產婦健康管理
孕產婦健康管理是為了保障母嬰健康,對孕產婦進行全程的健康管理和服務。包括孕前健康管理、孕期健康管理、產後健康管理等內容。通過定期的健康檢查、咨詢指導等方式,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降低孕期風險,保障母嬰健康。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是針對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定期的健康檢查、健康狀況評估等服務。通過健康管理,及時發現老年人群的健康問題,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以上就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要內容。這些項目的實施,旨在提高公眾的健康水平,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4. 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14項任務分別是: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法律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一、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
二、服務內容
(一)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及其疾病用葯情況、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的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類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轉診、會診記錄等。
(二)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1.轄區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接受服務時,由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
3.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地區應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上述方式為個人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發放國家統一標準的醫療保健卡。
4.將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填寫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農村地區可以家庭為單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數據存放在電子健康檔案數據中心。
(三)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
1.已建檔居民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或醫療保健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2.入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並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的機構應同時更新電子健康檔案。
3.對於需要轉診、會診的服務對象,由接診醫生填寫轉診、會診記錄。
4.所有的服務記錄由責任醫務人員或檔案管理人員統一匯總、及時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