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馬鞍山的詩句
李白在馬鞍山一帶玩過,寫過一些詩句,如《橫江詞六首》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其 二
海潮南去過尋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其 三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其 四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其 五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其 六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望天門山》——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
2、《夜泊牛渚懷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譯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游雲。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懷想起東晉謝尚將軍。我也能夠吟哦袁宏的詠史詩,可惜沒有那識賢的將軍傾聽。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里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3、《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唐代李白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閑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譯文:周先生隱居在丹陽橫山,開門就看到秀麗的丹陽。連綿的山巒圍繞周圍,壯觀的景色勝過仙鄉。有空就寫詩作曲,來了情緒就在丹陽湖上高唱《白紵詞》。丹陽湖水清秀盪漾,遠勝過東海浩盪的感覺,水光山色與菰蒲草共顯嬌嬈。
當你得意之時,心靈與天地融合在一體。任天上雲卷雲舒,看世界人來人往,哪裡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懷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顯。如果我們學道成功,就一起攜手游覽仙山瓊閣。
4、《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客忘早發。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
譯文:自青蒼色的大江逆流而歸,行至白璧山賞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陰之雪般皎白令人興發。隱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賈買賣人忘記了早晨出發。揚帆再行來到天門山,回頭望去牛頭渚已被掩沒。
大江長啊季風按時吹來,太陽升起夜霧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卻未見面,不能共同欣賞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5、《橫江詞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譯文:橫江之上經常月暈起風,整日籠罩在風霧中,江里的海鯨東向,百川倒流。波濤大浪一起,聲勢浩大,三山都會被之搖動,橫江水勢湍急,千萬不要輕易渡江,如果輕易而渡,將會有去無回。
第一首
東城南陌塵,紫幰與朱輪。
盡說無多事,能閑有幾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誰見衡門里,終朝自在貧。
——閑居
第二首
一山橫江卧津渡,江月千年戀灘塗。
太白捉月跳江磯,溫嶠誅魅燃犀渚。
平叛英雄歷險道,臨路詩仙履坦途。
青石綽影疑還似,翠螺風物驚世殊!
——採石磯懷古
第三首
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復恐蘭膏汗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第四首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餘聲。
戌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第五首
山水人文大鋼都,煙雨詩情美畫圖。
巍峨三台碑疊閣,青翠九峰碧環湖。
寺塔禪林如椽筆,苑院藝館似磚書。
護國驍將攘魏漢,朱然浩氣貫東吳。
——馬鞍山抒懷
江上清風樓上月;詩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樓,位於採石磯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蓮祠、謫仙樓,為紀念李白而建。建於唐元和年間,今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年重建。
前後三進,主樓三層。樓內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
姚興滎題太白樓愛國有詩儕杜甫;報君以士識汾陽。徐立綱題太白樓。
儕:輩、類。 汾陽:即郭子儀。
玄宗時為朔方節度使,平安史之亂,立有功勛。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封汾陽邵王,尚父。
世稱郭汾陽。薦汾陽指李白與郭子儀的情誼,據說郭因罪當斬,李白極力相救,重薦於朝詩酒神仙,天自夢中傳彩筆;樓上風月,人從江上拜宮袍。
李璋題太白樓詩酒神仙,吟魂醉魄歸何處;江山如畫,月色濤聲共一樓。太白樓勝跡畫圖中,莫辜負此日登臨,依山枕渚;奇才詩酒老,曾記取當年狂放,動地驚天。
太白樓薦汾陽再造唐家,並無尺土酬功,只落得採石青山,供當日神仙嘯傲;喜妃子能讒學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脫去名韁利鎖,讓先生詩酒逍遙。太白樓。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調》被楊玉環誣陷之事侍金鑾,謫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什麼仙,說什麼狂,說什麼文章身價,上下數千年,只有楚屈平、漢曼倩、晉陶淵明,能彷彿一個胸次;踞危磯,俯大江,這眼前更覺天空地闊。試憑欄遠望,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紵雲、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黃琴士題太白樓。 金鑾:唐宮殿名。
侍金鑾指李白在天寶年間曾供奉翰林院、待詔金鑾。 謫夜郎:李白於乾元元年被充軍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途中遇赦得歸。
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東方朔字。 牛渚:安徽採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紵:即馬鞍山市北的白紵山脫身依舊仙歸去;撒手還將月放回。捉月台誰作砥柱中流,激憤一腔忠義;俯瞰大江東去,開拓萬里心胸。
捉月台舉杯邀明月;盪胸生層雲。問月亭。
舉杯句: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盪胸句:杜甫《望岳》:「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去帆疑峽走;卷浪駭江飛。
清風亭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清風亭。
蓬萊句:李白詩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蓬萊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詩體,由漢魏時曹操父子及「鄴中七賢」所創的詩歌風格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清風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馮。
少閹,聖歷元年入宮,武則天令給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以誅蕭岑等有功,累官至騾騎大將軍等要職,安史之亂,隨玄宗入蜀,肅宗時遭流配,後死於途中。
傳李白曾令其捧靴。 謝將軍:謝朓,南齊陳郡陽夏人,字玄暉。
與謝靈運同族,稱小謝,曾任宣城太守,為蕭遙光誣陷死紫微九重,碧山萬里;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齊彥槐題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見司空圖詩:「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意指李白心境瑩亮,志趣清悠山間明月;江上清風。李白衣冠冢爛醉小天地;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舉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李白衣冠冢功名飛燕誤;心跡大鵬俱。
李白衣冠冢高風大節同千古;明月梅花共一樓。李白衣冠冢偶呼明月問千古;恰對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明月有情公已去;青山無約我頻來。李白衣冠冢千年醒眼何曾醉;到處風濤總是詩。
李白衣冠冢自公一去無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李白衣冠冢神仙詩酒空千古;風月江天貯一樓。
李白衣冠冢老友一生惟子美;青山千載壓玄暉。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暉:即謝朓後身金粟前身月;對面青山側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謂維摩詰之前身為「金粟如來」樽中美酒長須滿;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吾輩此中堪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李白衣冠冢更上一層,星辰可摘;不磨千古,詩卷長留。
李白衣冠冢樓壓驚濤,萬里江天供醉墨;山臨幽壑,四時風物助詩懷。李白衣冠冢一碧江天,憑眺如今摩詰畫;四時風月,暢懷尤勝少陵詩。
李白衣冠冢。 摩詰:王維字,曾作《輞川圖》,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等。
少陵:即杜甫天籟風吹,如聞敏捷詩千首;江濤月涌,想見飄零酒一杯。李白衣冠冢。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唐陸龜蒙詩:「唱既野芳坼,洲還天籟疏」才似仙名,詩酒高風傳萬古;地因人重,江山勝跡播千秋。李白衣冠冢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詩酒地;對茲風月,同銷我輩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千尺青山,妙句豈惟凌謝朓;一龕金粟,後身須信是如來。李白衣冠冢讒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快登百尺,一樓風景一樓詩。
李白衣冠冢對影成三人,賀監遠邀明月;相知唯一已,謝公近在青山。李白衣冠冢。
賀監:即賀知章,曾任秘書監,故亦稱賀監。 謝公:指謝朓此處其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江山曾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驚世以文章,無怪才名齊工部;憂心惟社稷,請看慧眼識汾陽。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
汾陽:即郭子儀詩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錯過;酒仙臣自許,醉來天子不能呼。李白衣冠冢長歌詠松風,依舊螺山。
江上清風樓上月;詩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樓,位於採石磯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蓮祠、謫仙樓,為紀念李白而建。建於唐元和年間,今存建築為清光緒三年重建。
前後三進,主樓三層。樓內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
姚興滎題太白樓愛國有詩儕杜甫;報君以士識汾陽。徐立綱題太白樓。
儕:輩、類。 汾陽:即郭子儀。
玄宗時為朔方節度使,平安史之亂,立有功勛。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封汾陽邵王,尚父。
世稱郭汾陽。薦汾陽指李白與郭子儀的情誼,據說郭因罪當斬,李白極力相救,重薦於朝詩酒神仙,天自夢中傳彩筆;樓上風月,人從江上拜宮袍。
李璋題太白樓詩酒神仙,吟魂醉魄歸何處;江山如畫,月色濤聲共一樓。太白樓勝跡畫圖中,莫辜負此日登臨,依山枕渚;奇才詩酒老,曾記取當年狂放,動地驚天。
太白樓薦汾陽再造唐家,並無尺土酬功,只落得採石青山,供當日神仙嘯傲;喜妃子能讒學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脫去名韁利鎖,讓先生詩酒逍遙。太白樓。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調》被楊玉環誣陷之事侍金鑾,謫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什麼仙,說什麼狂,說什麼文章身價,上下數千年,只有楚屈平、漢曼倩、晉陶淵明,能彷彿一個胸次;踞危磯,俯大江,這眼前更覺天空地闊。試憑欄遠望,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紵雲、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黃琴士題太白樓。 金鑾:唐宮殿名。
侍金鑾指李白在天寶年間曾供奉翰林院、待詔金鑾。 謫夜郎:李白於乾元元年被充軍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途中遇赦得歸。
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東方朔字。 牛渚:安徽採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紵:即馬鞍山市北的白紵山脫身依舊仙歸去;撒手還將月放回。捉月台誰作砥柱中流,激憤一腔忠義;俯瞰大江東去,開拓萬里心胸。
捉月台舉杯邀明月;盪胸生層雲。問月亭。
舉杯句: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盪胸句:杜甫《望岳》:「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去帆疑峽走;卷浪駭江飛。
清風亭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清風亭。
蓬萊句:李白詩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蓬萊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詩體,由漢魏時曹操父子及「鄴中七賢」所創的詩歌風格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清風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馮。
少閹,聖歷元年入宮,武則天令給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以誅蕭岑等有功,累官至騾騎大將軍等要職,安史之亂,隨玄宗入蜀,肅宗時遭流配,後死於途中。
傳李白曾令其捧靴。 謝將軍:謝朓,南齊陳郡陽夏人,字玄暉。
與謝靈運同族,稱小謝,曾任宣城太守,為蕭遙光誣陷死紫微九重,碧山萬里;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齊彥槐題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見司空圖詩:「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意指李白心境瑩亮,志趣清悠山間明月;江上清風。李白衣冠冢爛醉小天地;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舉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李白衣冠冢功名飛燕誤;心跡大鵬俱。
李白衣冠冢高風大節同千古;明月梅花共一樓。李白衣冠冢偶呼明月問千古;恰對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明月有情公已去;青山無約我頻來。李白衣冠冢千年醒眼何曾醉;到處風濤總是詩。
李白衣冠冢自公一去無狂客;此地千秋有盛名。李白衣冠冢神仙詩酒空千古;風月江天貯一樓。
李白衣冠冢老友一生惟子美;青山千載壓玄暉。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暉:即謝朓後身金粟前身月;對面青山側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謂維摩詰之前身為「金粟如來」樽中美酒長須滿;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吾輩此中堪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李白衣冠冢更上一層,星辰可摘;不磨千古,詩卷長留。
李白衣冠冢樓壓驚濤,萬里江天供醉墨;山臨幽壑,四時風物助詩懷。李白衣冠冢一碧江天,憑眺如今摩詰畫;四時風月,暢懷尤勝少陵詩。
李白衣冠冢。 摩詰:王維字,曾作《輞川圖》,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等。
少陵:即杜甫天籟風吹,如聞敏捷詩千首;江濤月涌,想見飄零酒一杯。李白衣冠冢。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唐陸龜蒙詩:「唱既野芳坼,洲還天籟疏」才似仙名,詩酒高風傳萬古;地因人重,江山勝跡播千秋。李白衣冠冢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詩酒地;對茲風月,同銷我輩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千尺青山,妙句豈惟凌謝朓;一龕金粟,後身須信是如來。李白衣冠冢讒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快登百尺,一樓風景一樓詩。
李白衣冠冢對影成三人,賀監遠邀明月;相知唯一已,謝公近在青山。李白衣冠冢。
賀監:即賀知章,曾任秘書監,故亦稱賀監。 謝公:指謝朓此處其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江山曾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驚世以文章,無怪才名齊工部;憂心惟社稷,請看慧眼識汾陽。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
汾陽:即郭子儀詩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錯過;酒仙臣自許,醉來天子不能呼。李白衣冠冢長歌詠松風,依舊螺山。
山水詩都·休閑名城——馬鞍山
馬鞍山,地處長三角的頂端,是一座新興工業之城、港口之城,也是一座富裕、文明、詩意、休閑的山水詩都、旅遊之城。
富裕的馬鞍山。目前,馬鞍山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位於全省前列,人均GDP約為63000元(9000美元以上),人均財政收入1094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00元。2011年,馬鞍山將在全省第一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文明的馬鞍山。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也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
詩意的馬鞍山。這是一個盛產詩歌的地方,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詩篇,自1989年起,舉辦了22屆中國李白詩歌節。成為全國唯一的以詩歌文化為主題的節慶活動。每年重陽節,海內外詩歌愛好者紛至沓來,或登台獻詩,或邊吟邊舞。
休閑的馬鞍山。當代最火的美籍華人作家嚴葛玲,她的少年時代是在馬鞍山讀過的,她這樣評價自己的家鄉:馬鞍山是個剛柔相濟的城市,現有以鋼鐵為代表的現代工業的陽剛之氣。又有當代移民文化與傳統詩歌文化相融合,而表現出的休閑慢生活的陰柔儒雅氣質。
馬鞍山旅遊產業的五大獨特資源:
中國第一詩山。1500多年前,山水詩的鼻祖南朝詩人謝朓就在此修宅種竹、策杖遨遊,這里更被其譽為「山水都」。李白一生仰慕謝朓,有「宅近青山同謝公,一生俯首謝宣城」的願望。這里也是李白的終老之地。《太平府志》記載宋代米芾為青山題「第一山」碑文,足見青山是中國詩歌開始和成名的重要地方之一。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在馬鞍山段演繹的文采風流「無與倫比」,用余秋雨的話說:「採石磯是萬里長江的結穴處」,「長江流到這里,已足可證明自己具有世間一流的文化品相。」他還說過:「採石磯的魅力,在於它扼住了亞洲第一大河的咽喉,對萬里長江做了一個文化總結。」今天馬鞍山段的長江是一個景觀之江、詩歌之江、文化之江。
世界級大詩人。李白作為世界級大詩人已毋庸置疑。他一生鍾情這里的山水人文,給馬鞍山留下了《望天門山》、《姑孰十詠》等50多首(篇)膾炙人口的詩文,最終他選擇了這兒作為自己的終老之鄉,更是為這里留下了說不完的軼聞故事。
千年傳承的詩歌文化。馬鞍山不僅因為有了謝朓、李白而成為詩城,更主要是因為繼他們之後,有著更多的詩人,留下了更多的詩歌,如宋代的李之儀在姑溪河畔寫下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南宋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在這兒留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鏗鏘之句。也是在這兒,文天祥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歌。特別是到了80年代的中後期,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通過舉辦詩歌節把詩歌引入到社會各階層。
馬鞍山市位於華東地區,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別稱鋼城、詩城,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安徽省2個長三角城市之一,另一個為合肥)。
馬鞍山市的市名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生當作人傑,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表達了對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無限感慨。
② 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 採石-馬鞍山旅遊景點 採石磯,又名牛渚磯,居我國著名的「長江三磯」之首。絕壁臨江,水湍石奇,被譽為「天下第一磯」。「採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臨吟詠,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最終長眠於附近的青山。唐代元和年間,這里就建起了太白樓。登樓遠眺,千里長江,盡收眼底,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 雨山湖-馬鞍山旅遊景點 雨山湖位於馬鞍山市中心地帶,通過雨山河與長江溝通,水域面積1087畝,1959年開辟為城市公園,與臨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構成了馬鞍山城市景觀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整個馬鞍山市的中心區依雨山湖而建,四條繁華的城市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的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雨山湖增色,而且成為整個城市的綠肺。一年四季,這里秋冬有皚皚白雪覆壓香樟紅葉;初春 濮塘-馬鞍山旅遊景點 濮塘風景區位於長江之濱,江南重鎮馬鞍山市東郊的濮塘風景名勝區以其質朴天工,古老久遠的瑰麗風景與位於馬鞍山市西郊的採石磯太白樓交相輝映,構成了馬鞍山市獨特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吸引著四面八方,古往今來的文 青山-馬鞍山旅遊景點 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岩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龍山東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 朱然墓-馬鞍山旅遊景點 朱然墓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朱然墓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1984年6月市紡織廠基建時發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馬鞍山市文物普查隊對墓葬進行了發掘。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 小九華-馬鞍山旅遊景點 小九華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古鎮)風景區的必經之地。山高百丈,周圍15里。相傳,地藏王曾到這里住過,留下許多神奇傳說。早在古代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輝宏壯觀,遊人不絕,千百年來,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七月三十,進香者絡繹不絕,由於山巒秀美,香火機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陽九華山,所以人稱「小九華 林散之藝術館-馬鞍山旅遊景點 林散之藝術館是我國草書大家,有當代草聖之稱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陳列館。 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生酷愛山林,早年受益於書畫大師黃賓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臨、吟詠、圖貌之,得寫生畫稿八百餘幅,詩作二百餘首,尤精於書法。他六十歲起始作狂草,卻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譽海內外,有一代宗師之譽。先生生前曾十 丹陽湖-馬鞍山旅遊景點 丹陽湖,古稱「巨浸」,舊名「南湖」,又稱「西蓮湖」。《太平府志》載:丹陽舊多紅楊,一望皆丹,故曰丹楊,楊與陽同音,遂稱丹陽湖。 丹陽湖位於當塗縣城東南部,與石臼湖相通,東南角為江蘇高淳縣境。古丹陽湖原為江南著名的大澤,大致成湖於二三百萬年前,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約在春秋前期,古丹陽湖逐步解體,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唐時,丹陽湖還 澄心寺-馬鞍山旅遊景點 澄心寺位於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前身隱居院,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隱居而聞名。澄心寺建於當年陶宏景讀書堂故址。這里有關陶宏景遺跡甚多,其中陶宏景煉丹遺址「丹灶寒煙」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橫山的修練道學者已不見繼者,佛教卻在這里悄然興盛起來。門庭替換,名山易主,宋嘉祐八 江東第一橋——葉家橋-馬鞍山旅遊景點 葉家橋橫跨丹陽河,連接薛津、新市,是歷史上當塗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橋梁青條石結構,5孔拱橋,長44米,高8.5米,寬8米。? 葉家橋建於明弘治年間,清代和民國年間普3次重修。工藝精細,氣勢磅礴,素有「江東第一橋」之稱。據記載,葉家橋為當地葉員外所建。大橋竣工之際,貌美如花,心地善良的葉員外獨生女,為免除老你之憂,為保大 甑山禪林-馬鞍山旅遊景點 甑山距縣城東7.5公里,壁立百仞,群山環供侍立,「尊重如袍笏貴人」。 禪林最初興建於唐代,是一座禪宗叢林式的寺院有屋99間半,是當塗遠近聞名的古寺之一。歷史上時有興廢。清光緒年間,住持僧啟聖重修。 爆發後,遭日寇破壞,屋毀大半。「文革」期間,遭到徹底毀壞。1987年始,慈禪法師住持,四處奔走 金柱塔-馬鞍山旅遊景點 金柱塔,位於姑溪河入長江口岸,為六角七層寶塔,建於明朝前期。 那時當塗常患洪災。風水家認為,姑溪河水逆向西流,於水性地脈不宜,需建寶塔以鎮水口。縣令章嘉楨在發動民眾築圩治水同時,決定建塔。限於財力三年無果。萬曆十七年,縣城四條巷發現宋理宗時的窖金,嘉楨請求郡守陳壁,割金之半建塔。先購得新城圩民田為塔基,累土成阜而名 青蓮書院-馬鞍山旅遊景點 青蓮書院是墓園後區的主要建築,面積達300多平方米,門前匾額"青蓮書院"是當代書法家范曾憑吊李白墓時的墨寶。書院內珍藏有唐代李白墓墓磚,及省市級書法名家書法作品,長期舉辦書法作品展覽銷售 太白碑林-馬鞍山旅遊景點 全國新建碑林中的精品---太白碑林,九九年以來馬鞍山市政府、當塗縣政府投資一百五十多萬元興建了太白碑林,現已正式對外開放。 太白碑林建築由支南工業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朱良文教授領銜設計。風格採用江南園林式,迴廊環水而建,亭台榭閣,古樸典雅,造型別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碑林內芳草萋萋、水波盪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緻怡人 李白墓園-馬鞍山旅遊景點 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岩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 朱然陳列館-馬鞍山旅遊景點 朱然陳列館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境內,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從馬鞍山火車站廣場乘坐10路車可以抵達。 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盆山度假村-馬鞍山旅遊景點 馬鋼盆山度假村位於馬鞍山市東郊濮塘風景區內,因四周丘巒重疊,群峰環繞,形似盆狀,故名盆山。 盆山度假村距市區14公里,佔地2000餘畝,此處水碧山青,林木蔥郁,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度假村設有室外卡丁車場、高爾夫球、跑馬場、射箭場、垂釣、彩彈野戰、燈光網球場、斗雞、斗馬、保齡球館、乒乓球館、羽毛球場、棋牌室、司 採石磯-馬鞍山旅遊景點 採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平生涉歷山川,跡遍天下,惟百年不忘採石。曾多次登臨吟詠,在這里寫下了《橫江詞》、《牛渚磯》、《望天門山》、 太白樓-馬鞍山旅遊景點 太白樓位於古鎮採石磯西南一公里處,面臨長江,背依翠螺山,濃蔭蔟擁是一座金壁輝煌,宏偉壯麗的古建築。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騰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太白樓原名謫仙樓。? 舊志載,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因記載過簡,不得其詳。目前能夠確認興建較早的時間為明正統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 三台閣-馬鞍山旅遊景點 三台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長江名閣,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後毀於戰火。20世紀末得以重建。建成後的三台閣高五層約3O米,閣體呈方形,琉璃覆項,飛檐翹角,氣勢恢弘。 登臨三台閣,可南望天門中斷,西眺大江奔流,東睹古鎮採石,北看九華風光。三台閣已成為採石硯風景區乃至馬鞍山的新亮點。 三元洞-馬鞍山旅遊景點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採石硯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為江南天然勝景之一。 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僧人定如雲游,悅此清幽絕俗,遂率眾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於此而得名三元洞 另有民間傳說,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會考,途經採石忽遇狂風驟雨,幸得神仙保佑,
③ 安徽馬鞍山十大旅遊景點安徽馬鞍山推薦景點
馬鞍山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跡。其實說了幾個地方,大家都知道,馬鞍山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梟雄項羽,攜馬鞍山所在的烏江閣自刎。看樓氏公園,初中的樓氏碑文里描述的地方。馬鞍山看到這個是不是很好奇?
④ 安徽省馬鞍山十大旅遊景點 安徽省馬鞍山景點推薦
馬鞍山有其非常悠久的歷史,由此這里就留下了不少有名的古跡跟文化遺存。其實說完幾個地方,大家就知道其實對於馬鞍山我們早已熟悉。梟雄項羽自刎與烏江亭,烏江亭的所在地就是馬鞍山。初中的陋室銘所描繪之地,請看陋室公園,看到這些,馬鞍山是不是很好奇呢?
1、採石磯
長江有三大名磯,南京的燕子磯和岳陽的城陵磯,另外一個就是安徽馬鞍山的採石磯景區。
採石磯景區就在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處,就在景區內部,有著海拔高度達到131米的翠螺山。採石磯聞名跟詩人李白還頗有淵源,據說李白在醉酒後赴江中捉月,後來溺死於採石。
遊客便是在此處尋訪詩仙足跡的時候,還時不時能夠見到這里秀麗的園林景觀跟壯麗的長江山水色。
景區的大門就在東北邊,在門口的位置就能夠看到不少人文景點,若將是要仔細的好好的游覽這里的景區,還需要花費上好些時間。
比較高效的景點觀賞方式推薦:直奔南邊的重要景點太白樓,回頭出來的時候,小景點可隨體力選擇。
景點位置: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採石鎮唐賢街1號
門票:68元
開放時間:
07:30-16:00(淡季),06:00-17:00(旺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可能根據當日情況略有調整,以景區公告為准
4、雨山湖公園
公園分置北園、南園、西園、動物園和湖心島5個游覽景區。
北園建設已具規模,園內花繁樹茂,曲徑通幽。
南園則以幽、雅、靜為特色。
雙虹橋、勿染亭、不厭亭、淡悠亭等園林小品建築或點綴於綠水碧波之濱。
景點位置:
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湖北路29號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06:00-22: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5、李白墓園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
李白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浪漫主義詩人,極其有才華的一位作者。
墓園周邊是鬱郁蔥蔥的青林山,奔流的青山河,與採石磯、天門山形成李白文化旅遊線。
景點位置: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
開放時間:
08:00-17:30 (5月1日-9月30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 (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周一-周日)
6、三元洞
屬於採石磯景區內小景點,是採石磯景區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
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僧人定如雲游,悅此清幽絕俗,遂率眾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於此而得名三元洞。
另有民間傳說,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會考,途經採石忽遇狂風驟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險為夷。後三人皆金榜提名,為官一方,為報神仙救命之恩,捐資就洞築樓,改名三官洞。
7、濮塘風景區
風景區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公里
景區內可觀賞遊玩林木、溝壑、飛泉,其環境可謂是幽雅,樂趣盎然,濮塘四絕,算是那四絕呢?竹海、古樹、清泉、鍾鼓,此處有蒼茫竹海,夏季甚是涼爽,時不時還能感覺到清風徐來。
古老銀杏樹記載這里滄桑變化。
8、翠螺山
翠螺山景區特點,秀麗、奇險。此處岩石裸露,在崖陡谷深之間還生長有蔥郁的草木。蝸牛尾」有臨江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紋理起伏,似一幅天然山水圖畫;
江水奔流,浪拍雲崖,氣勢壯觀,堪可稱險。遊人倚翠螺、瞰長江,聽林濤與江浪共鳴,看沙鷗與白帆互逐,翠螺山如是這般仙境之地。
9、陋室公園
介紹陋室公園,把以前上學學到的陋室銘先溫習一番,唐詩人劉禹錫任和州刺史時寫下「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著名書法家原柳公權所書的碑文在此還被毀壞。現在的碑文是後來的安徽省書法家孟繁青仿柳體書寫。
主室走廊門旁有楹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旁木柱上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楹聯。
景點位置: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陋室東街23號
電話:
0555-5312746
開放時間:
暫時停業,具體營業(開放)時間詳見景區現場公示。9:00-17:00
10、烏江古鎮-烏江亭
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在很久以前就是渡口,最早的驛站所在地。追溯歷史,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在此兵敗自盡,烏江亭就是這樣的地方。
因為這段歷史故事,墨客騷人,不少名家都來此停留下足跡。
烏江還是一處靈氣之地,傑出的人才就出了近代書豪范培開、當代草聖林散之,唐朝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等。
更多馬鞍山值得遊玩之地推薦
當塗縣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旅遊區是以青山為主體,以李白文化為依託的風景區,就是這風景區蘊藏有優美、極好的自然資源跟深厚的文化內容。
當塗的大青山桃花源,太平府文化園,當塗桃花村(桃花節),當塗古城牆城樓風光帶,和縣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