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局上門檢查流程
法律分析:工商局上門檢查流程主要是:
1、營業執照(核對執照上單位名稱、地址、經營范圍和實際店名、地址、營業范圍是否一致);
2、食品流通許可證(如果買食品的話);
如果聯合檢查,還有可能檢查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消防通道和是否有未成年上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六條 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2. 工商局多久上門檢查
法律分析:工商局可以依職權對企業進行檢查,扣押,扣押時間一般是30日,最長不得超過60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 法律、法規規定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施。採取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採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或者解除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三十六條 查封、扣押當事人的財物,應當當場清點,開具清單,由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交當事人一份,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財物決定書。依法先行採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
第三十五條 法律、法規規定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施。採取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採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或者解除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
3. 一般工商局來公司檢查什麼
一般工商局來公司檢查的項目如下:
1、各個公司是否按照規定正鍵使用公司名稱,改變名稱是否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2、各個公司改變住所是否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3、各個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是否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4、各個公司有無虛報注冊資本行為;股東、發起人是否按照規定繳納出資,以及有無抽逃出資行為;
5、各個公司股東、發起人轉讓股權是否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6、各個公司營業期限是否到期等。
公司注冊需准備以下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稿清孫東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股東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4、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復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證明;
6、代理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7、住所使用證明。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條例》第二條
工商所是區、縣(含縣級市,下同)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區、縣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工商所的人員編制、經費開支、幹部管理和業務工作等由區、鍵鏈縣工商局直接領導和管理。
第三條
工商所的基本任務是: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轄區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市場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保護合法經營,取締非法經營,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4. 工商局一般到店裡檢查什麼
法律分析:
一般是工商局的人會和顧客到你店裡,或者把你請到工商局去了解情況,做個記錄,然後讓你提供相關的材料證明嘩桐你無過錯,所以最好准備好資格認證許可證等,配合調查。只要不涉及質量問題和欺詐行為,工商部門只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則中止調解,並建議投訴人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工商行政管理所條例》 第六條 第三款 工商所的職責包括配蘆螞:監督培埋檢查轄區內經濟合同的訂立及履行,調節經濟合同糾紛。
5. 工商局查執照要求用戶親自上門,並查詢進貨渠道,是不是有點濫用職權
應該說來這不算是濫用職權
工商局會有定期巡查各商戶的營業執照情況,但這是例回行答巡查,就跟警察巡邏一樣。
你這種情況是被客戶舉報到工商局了吧,你這情況就有點特殊了。
其實工商局下來人檢查,和你們過去自己,不都是為了證明你們的清白么,可能工商局的人最近比較忙之類的等等其他原因不能去檢查。
6. 工商局上門檢查流程
1、首先營業執照。核對執照上單位名稱、地址、經營范圍和實際店名、地址、營業范圍是否一致。
2、其次檢查食品流通許可證。
3、最後如果是聯合檢查,還有檢查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消防通道和是否有未成年上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