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安徽馬鞍山簡介

安徽馬鞍山簡介

發布時間:2023-04-29 01:55:15

『壹』 馬鞍山市的歷史

一、馬鞍山的歷史

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團飢。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 *** (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馬鞍山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崛起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現轄三區一縣。建市時,馬鞍山建成區面積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萬人,經40多年發展與建設,馬鞍山已由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發展為人口達125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71億元、市區面積354平方公里的新興工業城市。馬塌肆返鞍山不僅城市生態環境優美,而且地理位置獨特,形成了"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獨特的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城市風光。其雹薯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先後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多次表彰,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等榮譽稱號,馬鞍山市已成為揚子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二、馬鞍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馬鞍山市位於華東地區,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別稱鋼城、詩城,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安徽省2個長三角城市之一,另一個為合肥)。

馬鞍山市的市名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表達了對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無限感慨。

三、馬鞍山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歷史悠久,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誌》: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咸和四年(329 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永和元年(345 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於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 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隋開皇九年(589 年),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並迄今相沿未變。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

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 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 年8 月,設馬鞍山礦區 *** (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

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 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 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馬鞍山歷史沿革一覽朝代 建置名稱 建置時間 治所 西周 無 無 無 東周 無 無 無 秦朝 九江郡丹陽縣 前221年 丹陽鎮 西漢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前202年 丹陽鎮 東漢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25年 丹陽鎮 吳國 揚州丹陽郡丹陽縣 222年 丹陽鎮 西晉 丹陽縣 280年 丹陽鎮 東晉 南豫州 345年 牛渚鎮 南朝 南豫州南丹陽郡 502年 採石鎮 隋朝 宣州當塗縣 589年 姑孰鎮 唐朝 江南道宣州當塗縣 618年 姑孰鎮 楊吳 宣州當塗縣 902年 姑孰鎮 南唐 宣州當塗縣 937年 姑孰鎮 北宋 江南東路太平州 977年 當塗縣 南宋 江南東路太平州 1127年 當塗縣 元朝 江浙行省太平路 1206年 當塗縣 明朝 南直隸太平府 1355年 當塗縣 南明 南直隸太平府 1645年 當塗縣 清朝 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

安徽省太平府 1646年 當塗縣 太平天國 安徽省太平郡 1853年 當塗縣 中華民國 安徽省當塗縣 1912年 姑孰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皖南行署當塗縣馬鞍山鎮

安徽省馬鞍山礦區

安徽省馬鞍山市 1954年、1955年、1956年,1983年 金家莊區

四、安徽馬鞍山簡介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馬鞍山是中國國家級園林城市和安徽省五大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是1956年隨著「馬鋼」的興建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

馬鞍山歷史悠久,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 *** (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馬鞍山旅遊資源豐富,翠螺山麓的採石磯,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太白樓與黃鶴樓、岳陽樓、藤王閣齊名,並稱長江「三樓一閣」;「詩仙」李白長眠在當塗青山腳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仰慕之地。

馬鞍山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崛起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現轄三區一縣。馬鞍山不僅城市生態環境優美,而且地理位置獨特,形成了"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獨特的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城市風光。其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先後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多次表彰,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等榮譽稱號,馬鞍山市已成為揚子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五、馬鞍山的由來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

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誌》: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1)安徽馬鞍山簡介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1、市花 馬鞍山的市花是桂花,桂花在馬鞍山有廣泛的栽植。馬鞍山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比較適合桂花的生長,桂花一般在9月中旬至國慶期間開放。

2、市樹 馬鞍山市樹是香樟樹。香樟樹深受馬鞍山人民的喜愛,馬鞍山人民常把香樟樹看成是景觀樹、風水樹、寓意避邪、長壽、吉祥如意。

『貳』 馬鞍山介紹資料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統一時,屬丹陽。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1956年馬鞍山建市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當我們以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為榮的同時,還要自豪地強調:地處「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還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歷史悠久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通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3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00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准確地展示了馬鞍山地區悠久的歷史。
(一)馬鞍山地區早期遺址豐富多彩,文化信息豐富。
煙墩山、七畝塘、高個山、鄭家等新石器時期遺址表明,馬鞍山地區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發達的農業文明。煙墩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證明了馬鞍山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顯赫。五擔崗、鄧家、船墩、荒廟墩等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時期,馬鞍山地區手工業文明已達相當高度,人們開始使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物品,根據五擔崗遺址出土的文物類別和遺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斷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馬鞍山市的源頭可以上溯到三國的姑孰城和東晉的牛渚誠。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三)採石磯為群雄逐鹿之地。
馬鞍山市與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採石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時成為著名的古津渡、古戰場,此地曾發生過數十次戰爭,史冊中載有許多劍影刀光、金戈鐵馬的採石大戰故事。
(四)館藏文物類別齊全。
馬鞍山文物管理部門珍藏著豐富多彩、類別齊全的珍貴文物,其中經過鑒定的珍貴文物1028件(套),這些文物絕大部分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確,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春秋勾連紋大鐃,三國青瓷雞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誌磚、季扎掛劍圖漆盤等一、二級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馬鞍山地區勞動、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這一地區以太白墓、朱然墓為代表的墓葬,廣濟寺為代表的寺廟,太白樓為代表的樓台亭閣等古文化資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轟動全國。
馬鞍山地區曾先後出土大量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為目前已發掘的300多座三國東吳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結構與墓中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世人矚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繪畫作品,填補了漢代至三國時期漆器工藝及美術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間,曾引發「三國熱」。此墓的發掘,被列為8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二)廣濟寺名冠江南。
位於翠螺山南麓的廣濟寺,又名資福院,始建於三國時間,後毀於戰火。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山門、大雄寶殿和觀音閣,氣勢壯觀,為江南名剎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譽。
(三)黃山塔鎮守市口。
此塔位於寧蕪路東側的黃山之頂,為當塗進入市區的標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劉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後有懷古亭,為武帝避暑離宮,李白有「長嘯倚天梯」詩句贊其雄姿。
(四)謝公宅爭輝青山。
謝公宅位於當塗青山,為南朝宣城太守謝脁故宅。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謝脁詩、書、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詩,有山水詩祖之稱,李白對其推崇備至,曾明確表示死後要與謝脁結為「異代芳鄰」,留下了文壇千古佳話。
(五)太白墓古樸典雅。
太白墓園位於當塗青山西麓,佔地6公頃。李白逝後初葬龍山,後人遂其「與謝脁為鄰」之願遷葬青山。園前立挺拔的牌坊,園內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蓮池、十詠亭等古跡,其古樸典雅的布局與李白曠達的情懷、浪漫的詩風相得益彰。啟功、趙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書畫大師的題額更使墓園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餘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資料。
(六)謫仙樓輝煌壯美。
謫仙樓,太白樓別稱。因李白人稱「謫仙人」而得名。此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長江三樓一閣」,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鍾情。李白祠、清風亭,同風閣等建築與太白樓相互呼應,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太白樓古建築群。
(七)昭明閣遺跡猶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謚號。蕭統博覽群書,編纂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昭明閣,系昭明太子讀書處,位於慈姥山,原有閣、廳、樓和碑刻,現留殘碑一塊,上刻有昭明讀書的形象。
(八)三元洞臨江欲飛。
三元洞原為採石江邊懸崖絕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間,一僧人依崖造屋,設天、地、水三官神位於內,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後的三元洞,三面臨江,躍躍欲飛。遊人入洞後,可直達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極目遠眺,也可俯視江流。三元洞的有關傳說,折射著中國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價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盡攬。
峨眉亭與三元洞緊鄰,因亭飛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詠其「雙峰秀山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此外,文天祥、趙孟兆頁等人均登亭攬勝,留下佳作名篇。現亭內存碑五塊,元碑《過采江詩》尤為珍貴,郭沫若稱其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跡薈萃。
翠螺山一面臨江、三面環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齋、赤烏井、懷謝亭等文物古跡隨處可見,尤其是與李白有關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韻味。更值得一說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觀十分幽美。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稱,是如今長江下游唯一的岸蝕景觀。歷代文人孟浩然、劉禹錫、王安石、陸游、蘇軾……均到此漫遊。李白曾多次登磯游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等不朽詩章。
(十一)明皇窯遙傳輝煌。
當塗青山有兩座窯場遺址。南窯專制琉璃,北窯專制磚瓦,是明洪武年間為燒制鳳陽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窯場。現此窯已廢,但透過窯址隨處可見的琉璃瓦碎片及斷磚,不難發現其昔日的輝煌。
(十二)古詩文爭奇斗艷
馬鞍山地區的山水為歷代文人雅士推崇備至。著名南齊山水詩人宣城太守謝朓迷戀當塗青山,稱其為「山水都」並築室鑿井,作《治宅》《游山》詩作,當為名人為馬鞍山地區留下的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愛山水,尤其鍾情馬鞍山地區,給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詩文。其中的《登天門山》、《姑孰十詠》、《橫江詞六首》、《夜泊牛渚懷古》等成為千古絕唱,廣為傳誦。李白逝世後,劉禹錫、白居易、賈島、李紳、杜牧、韋庄、梅堯臣、杜荀鶴等一大批詩人即到馬鞍山拜謁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華章佳句。其中劉禹錫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詩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馬鞍山地區已積淀了贊詠李白及其勝跡的詩文1100餘首(篇),楹聯130多幅,各類碎文、序文、祭文數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將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豐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鄉各地。其中太白墓內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華《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墓誌》、劉全白《唐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碣記》和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以及范傳正撰寫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為考證李白生平創作與思想提供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採石峨眉亭內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稱之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橫山「石門、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樓內的重修太白樓記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極高的文化價值。馬鞍山麓的「江東第一城」雖然為當代人所刻,但其社會價值也絕不可小視。

『叄』 馬鞍山旅遊景點介紹

馬鞍山旅遊景點介紹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下面,就和l旅遊網我一起來看一看馬鞍山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濮塘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公里,竹海、古樹、清泉、鍾鼓被稱為濮塘“四絕”,新近發現的怪坡更為罕見,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怪坡位於花山區馬濮路旅遊大道濮塘林場路段,全長約200米,寬約16米,坡度為1.85度,具有明顯的上下坡。

採石磯風景名勝區

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約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因集“雄、奇、險、秀”於一體而居於“長江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

雞籠山

舊名亭山,亦作歷山。坐落在和縣西北約20公里處。狀若雞籠,故名雞籠山。道家《洞天福地記》稱其為“第四十二福地”,素有“江北第一名山”之稱。山中遍布參天古樹,面積4500公頃,立木積蓄16萬立方米,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和縣猿人”遺址

位於安徽省和縣西北約45公里善厚鎮汪家山北坡, 海拔23米。

凌家灘遺址

位於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遺址距今5300年,為一處大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凌家灘遺址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納入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中的颼處重大遺址之一。

大漁灘濕地

位於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境內,面積1萬余畝,大約形成於350年前,是江淮之間為數不多的生態保存完好的大面積灘塗濕地。

古昭關風景區

位於含山縣城北7.5里處,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

運漕鎮

是一個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含山縣城南40公里,總面積70.3平方公里,4.4萬人口。

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含山縣銅閘鎮境內。面積1800公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主要為砂岩、石灰岩、峰林地貌,有大小山峰20座,最著名山峰有鍾山、鼓山、木魚山、歪山等,主峰太湖山海拔450米。太湖山以奇峰、怪石、寺庵“三絕”著稱。

元大戰在這里發生

建有太白樓、三台閣、三元洞、林散之藝術館、廣濟寺等景點。

甄山寺

又稱甄山禪林,甄山庵,晉山庵。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東7.5公里處的甄山南麓,寺因山而得名。甄山寺始建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寺院內建有佛殿9座,客房、齋堂等一百餘間。橫山,又稱橫望山,因四望皆橫而得名,位於博望區,主峰太陽拱海拔459米。橫山歷史上曾作衡山。

靈墟山

位於當塗縣城東15公里,高133米,北靠龍泉山,西鄰圍屏山。相傳古時遼東人丁令威來此修真煉丹,化鶴仙去,故稱靈墟山。李白膜拜仙道,蟄居當塗時,寫有《靈墟山》一詩,為《姑孰十詠》中一詠。

李白墓園

因李白多次來此停留游覽,亦名為李家山,山高372米對徑20餘公里。

朱然陳列館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境內,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三國朱然文物陳列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九華景區

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古鎮)風景區的必經之地。相傳,地藏王曾到這里住過,留下許多神奇傳說。早在古代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

太白樓

位於古鎮採石西南1公里處。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李白祠。

林散之藝術館

又名“江上草堂”。坐落在採石公園的萬竹塢,與唐李公青蓮祠為鄰,1991年10月落成開館。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藝術館分主館、副館和學術研究館三部分。

佳山

原名家山,主峰高105.2米,位於雨山湖東1公里處。1958年被拆毀,1980年,市電視台興建於白雲庵遺址上。

雨山

原名乳山,位於市區南部,主峰高103.4米,因山有兩峰凸起,狀似乳房,又因有僧於山腰鑿泉如乳色,故名。後人嫌山名不雅,就其諧音改稱雨山。

慈姥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馬和慈母山。位於市區西北,瀕臨長江,距江蘇地界僅500米。西南距馬和輪渡約1.5公里。

香泉湖

地處和縣香泉鎮,距離南京66公里。規劃用地約5400畝,其中水面約2400畝,由周邊低山觀音山、獅子山、陳家山在內六座山峰圍合而成,海拔高度均在100米左右。

陋室

位於和縣城陋室東街。為唐代長慶四年(824),著名詩人劉禹錫任和州刺史時所建。有銘,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並勒石成碑。

霸王祠

又名項王祠、西楚霸王洞、項羽廟。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1公里鳳凰山上。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自刎於此,後人立祠祀之。原有建築99間半,傳說帝王方可建祠百間,項羽未成帝業,只得少建半間。

;

『肆』 知道的幫一下:馬鞍山市自然概況

自然地理
山川氣候 馬鞍山總體地勢東高西低,東部丘陵區地表起伏,西部較為平坦,以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為主。地形大體分為三部分:東部丘陵區分布著海拔100~200米左右的丘陵,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一半;西部沿江一帶分布著一列東北——西南走向的低丘,在低丘與江岸之間是狹長的階地、河漫灘和沙洲;中部是較為平坦寬闊的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平原上河渠縱橫,湖塘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
境內山脈無明顯脈狀,多屬低山、丘陵和台地。東部以老牛山、天馬山、神堂山為主,逶迤相連,峰谷相間,一直向東延伸到江蘇境內;東南部有橫山、青山、十里長山,林木蔥郁、層巒迭翠,分布著一系列高丘、低丘和殘丘;西部沿江地區自北向南依次有慈姥山、馬鞍山、白璧山、西山、望夫山、寶積山、翠螺山沿江而立,與城區中心的雨山、佳山和雨山湖,形成「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自然景觀。
河流水系
轄區主要河流,除長江自南向北、偏西流經馬鞍山過境段外,主要有慈湖河、採石河、姑溪河、青山河、運糧河、襄城河、黃池河、乙字河等10餘條,均屬長江水系。長江馬鞍山段,上起東西梁山,下至慈湖和尚港,長約36公里,江面最寬處8.3公里,最窄處880米。
氣象
馬鞍山地處亞熱帶北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季風明顯、無霜期長等氣候特點。
年平均氣溫為15.8℃,
平均最高氣溫為16.8℃,
平均最低氣溫為15℃,
歷年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3.7℃,
平均極端氣溫為-7.7℃;
極端最高氣溫為41.1℃,
平均極端最高氣溫為37.2℃。
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109.9小時,
最多年達2378.6小時,
最少年為1800.2小時;
夏季日照時數長達14小時,
冬季日照時數為10小時,
日照百分率為48%。
年平均無霜期為234天,
最長期為270天,
最短期為200天,
初霜最早在10月下旬,
終霜最早在2月下旬。
年平均降水量為1060毫米。

『伍』 馬鞍山是哪個省的城市馬鞍山介紹

1、馬鞍山是安徽省的城市。
2、安徽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北兼容。

『陸』 關於馬鞍山的介紹

馬鞍山市位於華東地區,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別稱鋼城、詩城,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安徽省2個長三角城市之一,另一個為合肥)。以及皖江城市帶成員城市。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接巢湖市(縣級市);南與蕪湖市、蕪湖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距南京市中燃差心45公里,距上海不到300公里,是安徽融入長三角、推進東向發展和長三角城市向內地延伸的重要門戶。
馬鞍山市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同時擁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等榮譽,「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馬鞍山市已成頃段判為揚子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水陸空交雀改通便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柒』 安徽馬鞍山屬於哪個市

安徽馬鞍山不屬於哪個市,馬鞍山本身就是地級市。

馬鞍山1956年建市,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

全市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轄3區3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馬鞍山市常住人口為215.993萬人。2021年,馬鞍山市地區生產總值2439.33億元,同比增長9.1%。

馬鞍山概況

馬鞍山是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座工業之城、港口之城、綠色之城、文明之城,是一座既充滿生機和活力,又富有歷史底蘊,集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於一體的城市。

是基礎雄厚的製造之城。馬鞍山因鋼設市、因鋼興市,傳統產業主要是鋼鐵、汽車、電力等,新興產業主要有高端裝備、半導體、通訊通信、生物醫葯等,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產業基礎較好。

以上內容參考:馬鞍山市人民政府-馬鞍山簡介

『捌』 馬鞍山的簡介

馬鞍山位於安徽省廣德縣四合鄉馬鞍村,為廣德縣最高山脈,海拔為863米。

『玖』 馬鞍山是哪個省哪個市 馬鞍山的簡介

1、馬鞍山,簡稱「馬」,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是皖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之一以及新興移民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重要節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也是「第四屆全球外包大會」和「中國軟體和服務外包大會」的主辦城市。

2、馬鞍山市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接壤,北與滁州市相望,西與合肥市、蕪湖市毗連,南與宣城市相接。全市總體地勢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勢,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市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馬鞍山市常住人口為2159930人。2020年,馬鞍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6.9億元。

『拾』 馬鞍山是幾線城市,馬鞍山屬於幾線城市

馬鞍山是幾線城市呢?很多網友對馬鞍山並不是很了解。本文我將為你介紹馬鞍山的城市等級劃分。那麼馬鞍山到底屬於幾線城市呢?一起來閱讀本文馬鞍山城市劃分的相關知識吧。

一、馬鞍山城市常住人口劃分標准

馬鞍山常住人口數量為:230.2萬,屬於大城市

城市等級劃分一般以城市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小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市為小城市

中等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

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特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市為超大城市。

二、馬鞍山是幾線城市

馬鞍山屬於四線城市

三、馬鞍山城市簡介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中國詩歌之城等殊榮。

2017年11月,馬鞍山市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馬鞍山名列其中。 2017年,馬鞍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38.09億元。

;
閱讀全文

與安徽馬鞍山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