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局楊文基

工商局楊文基

發布時間:2023-02-18 08:11:54

Ⅰ 山東英才學院

山東英才學院可能不是最好的學校,但絕對是你最好的選擇。
「自考本科試點」的學生是「寬進嚴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的畢業證的含金量不同。眾所周知,由於我國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的「寬出」事實,而近年來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事實上的嚴重下降,普通高校大學畢業證很容易就取得,畢業證的「含金量」和大學生的實際水平早就失去了過去在社會上人們心目中的分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的大學學歷證書很少受到國外承認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學考試的畢業證,使學生憑借個人努力,一門一門地通過「國考」考取出來的畢業證,反倒受到了人們的認可。因為大家都清楚地明白,不努力,不認真學習,是無法通過難度相當高的國考的。這也就是通過「自學考試」取得的學歷證書反倒受到很多國家承認的原因。雖然,「自考本科試點」的政策大大減少了學生考試的科目,但是仍然要通過一定數量的「國考」。所以,「嚴出」的本科學歷證書的含金量是要高於普通高校的「寬出」的畢業證的。

過去,有的人不太認可「自學考試」畢業證,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學考試的人沒有經過大學四年全日制的系統教育和學習,沒有經過大學文化的熏陶。但是,現在,接受「自考本科試點」教育的學生同樣是全日制的大學生。所以, 「自考本科試點」的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在全日制學習這個問題上的區別已經不存在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業形勢也日益嚴峻。本科學歷無疑是一個基本的就業門檻。

國家承認的三種教育形式:

一、普通高等教育(普本、普專)

二、成人高等教育(學習形式:函授、業余、夜大)

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考本科、自考專科、自考本科試點)

Ⅱ 安徽歷史名人

先秦:
皋陶
生於公元前21世紀,是東夷族的首領之一。傳說為三皇之一顓頊之子。東漢大學者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就明確地說:「李、梁、葛、江、黃、阮、寥、諸葛、英、趙、秦、沈、徐,皆皋陶之後也。」皋陶輔佐舜帝時,「明五刑,弼五教,日宣九德」,被任命為掌管刑法的官,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正是由於皋陶崇高的威望,所以禹繼位後,任用皋陶為理官,於是,天下罪惡得以平正,人們安居樂業,任職期間,皋陶多次提出賢明的謀略,認為治天下須慎修其身,特別強調「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張深得禹帝賞識,禹帝以皋陶最賢,把地處大別山門戶、富庶的六安一帶分封給皋陶及其後裔,並將他作為繼位的候選人。但是,禹帝還未來得及把帝位禪讓給皋陶,皋陶就病逝了。葬於六安。
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渦陽縣人,道家學說的創始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圖書館館長),後棄官歸隱。傳說老子歸隱時騎青牛路經函谷關,函谷關守令請求老子著書,於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於後世。《老子》即《道德經》,分「道」與「德」兩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道是「無」,但這個「無」並非不存在,道是「虛」,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德」就是得到道。小國寡民是老子道在社會的再現。老子的道家思想開啟了中國幾千年來崇尚自然,努力與自然合一的精神內涵。
莊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人生的終極意義和至高境界就是與道合一。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是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養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管仲 春秋時齊國名相,潁上人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經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為卿,被尊稱「仲父」。他輔佐齊恆公對內對外政策進行全面改革,分國都為十五士鄉和六工商鄉,設各級官吏管理,並以士鄉的鄉里組織為軍事編制;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征稅,適當征發力役,禁止掠奪家畜;用官府力量發展鹽鐵業,籌造和管理貨幣,調劑物價;特許在庶民中選士,予以破格提升。幫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相號召,使齊國日益昌盛,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現存《管子》76篇,多為後人假託。
孫孫敖
霍邱人(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國令尹(楚相),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持興修了芍陂(今安豐塘),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列其為第一人。

甘羅
戰國末期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孫。12歲為秦相呂不韋家臣。秦使張唐去燕國為相,唐因曾為秦昭王討伐趙國,恐路討趙國時趙王挾恨報復。呂不韋親請張唐,仍不肯出使。甘羅別出奇討,先以利害說服張唐,又逢願為秦為大使赴趙,說服趙王,先割五城與秦,以廣河間,再聯秦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30城,獻11城給秦。由於是甘羅深受嘉許,封為上卿。死後葬於潁上城東35華里的潁水河畔,今穆崗子南側。

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陳 勝(?~前208) 字涉。陽城(今屬固鎮縣人,一說河南登封東南)人。雇農出身。
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漁陽(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誤期,按秦律當斬。遂與吳廣在蘄縣大澤鄉(今宿縣東南劉村集)發動同行戍卒九百人起義。各地紛紛響應,隊伍發展至數萬人,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被推為王。旋派兵攻取趙、魏之地,又派周文率主力軍進攻關中。後周文戰敗,秦將章邯以優勢兵力反撲,圍攻陳縣。陳勝率軍反擊
,失利退下城父(今渦陽東南),為叛徒庄賈殺害。
范增
(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說今桐城人]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他勸說項梁立楚王族後裔為楚懷王。秦軍圍攻巨鹿時,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等救趙,以他為末將,後歸屬項羽,為其出謀劃策。他屢勸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後項羽中劉邦反間計,削其權力,他忿然離去,途中病死。他死後,劉邦以弱勝強,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
張良
秦末漢初城父(今亳州市)人,字子房,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為劉邦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候,後功成身退。
桓 譚(前23~後56)
字君山。東漢市國相(今淮北市)人。年少博學多通,遍習五經。常與劉歆、楊雄等著名經學家辯析疑義。擅長音樂,喜彈琴。王莽時任掌樂大夫。漢光武帝
即位,譚受大司空宋弘舉存,拜議郎給事中。因反對讖諱神學,極言「讖之非經」,被光武帝目為「非聖無法」,幾遭處斬。後免死罪,出任六安郡丞,途中病死。時年70餘歲。所著《新論》早佚,清人嚴可均《全漢文》存少數篇目。其哲學思想對後世無神論思想發展較有影響。卒後,相有冢。1987年淮北市在相山下修建「桓譚紀念亭」,置「桓譚紀念碑」。
曹操
(155-220),三國時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公元208年,發動赤壁之戰,同孫權、劉備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建安二十一年進位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曹操統一北方,興修水利,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摘要》等。善詩歌,開建安之風,《蒿里行》、《觀滄海》等名篇膾炙人口。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植
(192~232)字子建。建安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少聰敏,頗得其父寵愛,幾次欲立其為太子,因曹植清高孤傲、行為放任,飲酒無度,且違反禁規而招致曹操不滿,遂絕立他為嗣之念。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改為臨淄侯。曹丕即帝位後,曹植備受猜忌和迫害,屢被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幾度欲殺曹植,據說曾逼曹植七步成詩,結果逼出了傳世佳作《七步詩》。年42憂郁而終。其詩歌藝術性極高,於五言詩發展起極大推動作用。今傳《曹子建集》10卷。
曹丕 (187~226) 字子桓。即魏文帝。曹操次子。東漢建安十六年(211)為五官中郎
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太子。曹操死,嗣位為丞相、魏王,旋代漢稱帝,國號魏,都洛
陽。在位期間,效法漢文帝實行清靜無為,與民休息政策,制訂「九品中正法」,使世族門閥統治開始確立。好文學,為當時文壇領袖。其詩「燕歌行」為現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詩。所
著《典論·論文》為我國較早之文藝理論批評專著。現存詩歌約40首。有《典論》5卷、《 列異傳》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文帝集》。謚文帝。
華佗
三國時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以外科尤為擅長。他發明了全身麻醉劑__麻沸散,這是世界醫學史應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比西方早1600多年。華佗強調體育鍛煉,提倡防病為主,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創造了一種「五禽之戲」健身法。後被曹操所殺。現存《中藏經》系後人託名之作。
周 瑜(公元175—210年)
舒城縣人。三國時東吳名將。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被孫策授為建威中郎將,時年24歲,後人因此稱他為周郎。孫權繼位後授周瑜為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國事。漢建安十三年,孫權授周瑜為大都督。時年9月,曹操舉兵南下,周瑜與諸葛亮合謀,在赤壁火燒曹營,大獲全勝,史稱赤壁之戰,由此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舒城現存有周瑜城、周瑜橋等遺址多處。
魯 肅(172~217) 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屬定遠縣)人。出身土族,喜讀書、好騎射。
曾贈三千斛米與居巢長周瑜,並結為友好,後被周瑜薦與孫權。孫權問以天下大計,肅道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立江東,以觀天下」,為孫權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肅與周瑜堅決主戰,建議孫權聯結劉備,共拒曹軍,為孫權採納。任贊軍校尉,助周瑜大破曹軍於赤壁。周瑜死後,任奮武校尉,代領其軍。後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從孫權破皖城,拜橫江將軍。善治軍,長於文辭,思主弘遠,《吳書》稱其有過人之明。
呂 蒙(178~219) 字子明。東漢汝南富陂(今屬阜南縣)人。少依孫策部將鄧當,當死
,代統領其部。從孫權征戰,任橫野中郎將。後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於赤壁。孫權勸其
多讀史書、兵書,遂發奮,後「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漢建安二十二年(217),魯肅卒,代領其軍,奉命守陸口。二十四年,率主力抵襄陽、樊城,為大都督,直趨江陵,戰
艦偽裝商船,士卒扮為商人,晝夜兼程至公安,迫使蜀守將傅士仁歸降,佔領荊州。旋因病卒。
嵇康 (223~262) 字叔夜。三國魏譙郡 (含濉溪縣臨渙)人。孤貧,及長與魏宗室結
為姻戚。官至中散大零星,世稱嵇中散。博學多通,好老莊及氣功。善鼓琴,工書畫,與阮
籍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其哲學思想,主張「元氣陶鑠,眾生稟焉」,提出「越名教
而任自然」之說,反對儒家繁瑣禮教,在政治上表現為剛腸疾惡,鋒芒筆露。其朋友山濤(
巨源)投靠司馬氏任吏部尚書,勸康做官,憤與山濤絕交。對當時的黑暗政治深為不滿,因而直接觸犯了利用禮教圖謀纂奪的司馬昭政治集團,被誣陷處死。今傳《稽中散集》10卷,
另有畫《獅子擊象圖》、《巢由洗耳圖》等。
恆 溫(312~373) 字元子。彝子。年輕時「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曾為琅琊太守
,尚明帝長女南康公主,拜駙馬都違法,遷徐州刺史。繼任荊州刺史,封安西將軍。晉永和
二年(346)率兵西倀,直指成都,收復蜀地,威名大振,升征西大將軍,封臨賀郡公。永和十年(354)率步騎四萬,自浙川以征關中,發江陵水軍,水陸並講,連敗前秦軍。十二年,
任征討大都督,統領司、冀、州軍事。二次北伐,抵伊水,與姚襄距水面戰,大敗姚軍、收
復濟陽。封南郡公。後加授並、司、冀三州都督,不受,加封侍中大司馬,太和四年(369)
任平北將軍,領徐、兗二州刺吏。率兵五萬,第三次北伐,進攻前燕。糧道被前秦斷截而敗歸。威安元年(371)前秦符堅率兵攻晉,屯兵洛澗。溫率兵自廣陵迎敵,大破秦軍。後廢司
馬奕,立司馬昱,掌朝中大權。有文集20卷傳世。

隋、唐、五代、宋、元

朱 溫(852~912) 原名朱全忠。碭山人。唐乾符四年(877)與次兄朱存參加黃巢起義。黃巢建
立大齊政權時任州防禦使,後叛巢降唐,破巢軍,唐昭宗賜名為「全忠」。天復元年(901) 晉封為梁王。唐昭宗賜號「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天祐
四年(907),殺唐朝末帝李 , 代唐稱帝,改名晃,建都汴,國號梁,為後梁太祖。乾化二年,(912)被其子朱友珪慘殺。 葬於河南伊闕縣,號宣陵。

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把道家和禪學思想融入儒學之中,提出了「氣」、「天理」、「格物致知」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論;以「天理」為本,組建了嚴密的自抑性儒學思想體系。朱熹發展了程顥、程頤的理學思想,建立了一個中國古代最龐大、最完整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世稱「程朱理學」,成為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官方哲學的正宗。朱熹一生著述極為豐富,代表性的作品有《四書集注》、《詩集著》、《朱子語類》、《近思錄》等。

包拯(999-1062),合肥人,北宋著名的清官、政治家。曾歷任知縣、知州、監察御史、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樞密副使等官職。死後贈禮部尚書,謚為包孝肅公。包拯在擔任開封府尹時,為官剛毅正直,嫉惡如仇,執法嚴峻,不畏權貴,流傳著「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開一代清官之風范。包拯平生以廉潔著稱。他晚年在家裡立了一塊石碑,上刻《戒廉家訓》。遺著有《包孝肅奏議》。他的事跡長期流傳民間,小說、戲劇多取為題材。

畢升(?-約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者。宋代慶歷(1041-1048)年間,畢升首創泥活字版,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畢升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印刷速度比前大大加快。後來活字由膠泥逐步改為木質、銅質、鉛質,發展成為現代的活字印刷術,但其基本原理仍是畢升所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李公麟(1049—1106年)
舒城縣人。自號龍眠居士,北宋著名畫家,被推為「宋畫第一」。他作畫善用線描,運筆如行雲流水,多不設色,人稱「白描」,尤其擅長畫馬。蘇東坡曾稱贊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在我國繪畫史上,李公麟是位承前啟後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作品甚多,僅《宣和畫譜》所錄的作品就有107件。1961年,被中國畫院列為我國十大名畫家之一。
方 臘(?~1121) 舊名朕。出身貧苦,以種田和箍桶為業,曾到浙江青溪縣(今淳安)
幫工。因不堪花石綱之擾,利用明教組織發動飢民「仗義而行」。宋宣和二年(1120)秋,在
浙江青溪漆園(今淳安葉家村洞源)中誓師起義,自號「聖公」,年號「永樂」,建立農民政
權。同年十一月下旬在青溪、息坑全殲兩浙都督蔡遵、顏坦所部5000餘人。十二月三日集中
2萬人馬攻克睦州,旋又連克歙縣、休寧、杭州。半年內攻佔6州52縣。宋王朝派童貫率15萬
軍隊鎮壓,義軍因兵力分散、又因洪載等人叛變,接連失利,杭州、青溪相繼失守,後退守
幫源洞。三年四月下旬,宋軍攻入幫源,因叛徒告密,方臘等義軍將領被俘,八月在汴京就 義。余部在呂師襄等人領導下轉戰溫州、台州等地,直至次年秋。

閱讀全文

與工商局楊文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
永久煤柱攤銷系數是多少 瀏覽:421
工商局的權力 瀏覽:637
商標注冊0603分類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