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外商投資公共服務平台

外商投資公共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2-12-26 06:17:20

Ⅰ 圖解《中國製造2025》有哪些扶持政策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八項政策保障措施。其中,第七項就是「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主要包含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角度的扶持內容。

在引進來方面,首先是,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機制,落實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管理模式,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第二,全面深化外匯管理、海關監管、檢驗檢疫管理改革,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第三,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修訂鋼鐵、化工、船舶等產業政策,支持製造業企業通過委託開發、專利授權、眾包眾創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推動利用外資由重點引進技術、資金、設備向合資合作開發、對外並購及引進領軍

人才轉變。

在走出去方面,首先是,加強對外投資立法,強化製造業企業走出去法律保障,規范企業境外經營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第二,探索利用產業基金、國有資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鐵、電力裝備、汽車、工程施工等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實施海外投資並購。第三,加快製造業走出去支撐服務機構建設和水平提升,建立製造業對外投資公共服務平台和出口產品技術性貿易服務平台,完善應對貿易摩擦和境外投資重大事項預警協調機制。

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

其實質都是製造業企業在價值鏈上的「網路協同」合作。因為,企業的發展已經不再是局限於本身獨立的經營運作,一個產品也不再是一個企業單獨完成的。網路協同使得製造業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研發機構、生產製造基地和市場營銷網路,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

網路協同是國際化與「互聯網+」時代大背景的產物。「借勢借力、整合資源」是製造業朝向網路協同製造發展的趨勢。網路協同的大趨勢下,迫切需要在一般製造業開發的基礎上,構建製造業開放發展的新機制。《中國製造2025》提出「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這一扶持政策,將有序推進製造業開放,重塑我國製造業全球產業分工體系。

Ⅱ 商務局主要負責什麼工作

商務局主要負責的工作,以北京市為例:

一、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研究內外貿易、外商投資、對外經濟合作和口岸工作的發展戰略,提出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推進本市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促進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准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三、促進本市城鄉市場發展,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市商品流通和生活性服務業(不含住宿業)重點設施的布局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推進市級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大型批發零售商業設施等流通基

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商業體系和農村流通現代化體系建設。牽頭負責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工作及相關行業發展促進工作。

四、會同有關部門負責本市消費促進工作,研究制定促消費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指導市有關部門、各區開展促消費工作。監測消費市場和批發業運行情況。

五、承擔牽頭協調本市整頓和規范流通秩序工作的責任。提出提升商業服務質量和規范流通秩序的政策建議。參與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按照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

六、承擔組織實施本市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有關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的責任。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

警和信息引導,按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組織落實中央及本市重大會議活動的商品供應和相關服務保障工作。

七、統籌推進本市商務服務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商務服務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市物流配送重點設施布局規劃,擬訂相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設。負責推進會展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會展業發展規劃、政策、標准並組織實施。

八、負責本市貨物進出口相關管理工作,擬訂促進外貿發展規劃,提出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監測分析外貿運行情況。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支持政策措施。負責進出口企業經營資格備

案、進出口許可證簽發等行政管理工作。監督和協調本市機電產品的國際招標投標活動。負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的相關行業指導工作。指導開發區外貿、外商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工作。

九、負責本市技術貿易工作,執行國家對外技術貿易、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進出口的貿易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工作,依法監督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技術的工作,依法頒發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

十、牽頭擬訂本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並開展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動服務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對外文化貿易統計分析等工作。

十一、協助承擔本市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負責涉及本市的世界貿易組織有關事務的綜合協調工作。協助承擔本市進出口公平貿易、產業損害調查及產業安全應對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外商投資相關管理及投資促進工作,擬訂外商投資及投資促進政策並組織實施,依法負責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以及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工作,依法監督檢查

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並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指導本市外商投資企業備案工作。加強與港澳台地區的經濟合作交流。

十三、負責本市對外經濟合作工作,研究提出對外經濟合作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與國外多雙邊經濟、技術援助的有關工作,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負責牽頭外派勞務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按許可權依法核准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

十四、負責依法指導、協調商務領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指導督促商務領域重點單位貫徹落實有關安全法律法規,配合有關部門對違反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並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依法對本市成品油流通等方面的安全工作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

十五、起草本市關於口岸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口岸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口岸綜合協調管理和通關便利化工作。負責擬訂本市電子口岸建設規劃並組織實

施。組織實施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工作。負責京津冀口岸協同發展相關工作。組織協調首都機場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食品葯品安全等工作。

十六、負責本市商業服務業人才工作的宏觀管理,引導、推動並組織協調商業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及老字型大小傳承人才培養工作。

十七、管理市糧食和儲備局。

十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九、職能轉變。

市商務局要加強、優化、轉變商務領域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行業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加強宏觀指導和內外貿易統籌,減少微觀管理和具體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流通秩序建設。著力加大對市場總消費促進工作的統籌力度,切實推動商業服務業品牌發展和服務質量提升,優化商務領域營商環境。

二十、有關職責分工。

與市葯監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市商務局負責擬訂葯品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市葯監局在葯品監督管理工作中,配合執行葯品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

Ⅲ 珠海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局設27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有關文件審核、督辦、會議、文電、檔案、接待、後勤保障、局網站建設和維護等機關日常工作;承擔信訪、信息、機要、保密等工作;承擔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二)綜合法規科。
組織起草綜合性材料及文件;承擔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重要文稿及對外協議的起草或審核工作;規範本局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執法行為,承擔行政復議及應訴工作,組織行政處罰聽證;負責政務公開、協調宣傳、新聞等工作;負責綜合協調工作。
(三)產業政策與規劃科。
貫徹落實國家、省相關產業政策和科技創新政策;綜合擬訂科技、工貿等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擬訂和編制工業、商貿流通業和信息化的產業規劃及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和實施方案;承擔市自主創新工作聯席會議日常工作;開展產業調研;組織軟科學課題研究。
(四)經濟運行與統計監測科。
監測、分析工業商貿運行態勢,研究提出近期工業商貿經濟主要預測性指標;負責日常經濟運行調節,研究提出調控目標和調控建議;組織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和生產中涉及的政策性問題;承擔重點企業監測、收集、整理、發布、分析經濟和科技領域基礎數據工作;負責對外貿易、利用外資、服務貿易等監測、統計和分析工作;牽頭組織科技進步考核工作。
(五)計劃科。
負責編制工業發展資金、節能專項資金、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小企業扶持資金等各項資金中長期使用規劃和年度安排計劃;負責各類資金計劃的協調和綜合平衡;承擔申報預算、資金切塊、核撥資金的工作;負責組織開展資金使用績效評價。
(六)審批科(行政服務對外窗口)。
受理本局面向社會的行政審批事項;承擔有關的證書、批復文件的辦理、轉報和發放等工作;承擔與業務受理有關的政策及辦理情況咨詢工作;負責各項審批事項的年審工作。
(七)高新技術產業科。
編制實施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和計劃;組織實施高新技術領域科技攻關及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組織申報與協調管理國家和省高新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協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園區的建設,組織申報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會同有關部門申報和認定創新型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組織實施國家、省、市創新基金(資金)項目。
(八)科技成果科。
擬訂科技成果評價、登記、科技獎勵、技術保密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科學技術獎勵和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指導科技成果信息庫和專家庫建設;承擔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負責技術性收入免徵營業稅初審;編制和組織實施年度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重點新產品計劃;指導和監督技術市場,承擔科技服務行業管理工作;指導科技專業鎮的技術創新;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科普和科技人才工作;負責社會發展及民生科技工作。
(九)產學研合作科。
牽頭擬訂產學研合作的政策措施,編制產學研合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實施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項目;負責組織產學研創新聯盟、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和產學研創新平台建設;負責組織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推進企業科技特派員計劃;認定和扶持市公共實驗室,扶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市建立分支機構;負責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認定和管理;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與我市企業進行項目(技術)對接;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承擔珠海市促進產學研合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承擔高等院校和地方的合作工作。
(十)知識產權科。
研究專利發展戰略,協調知識產權方面的重大問題,承擔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組織有關知識產權的宣傳、培訓工作;負責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的申報、管理和使用,組織落實專利獎勵、專利申請資助、專利實施計劃和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與認定等相關工作,指導企業開展專利工作和技術保密工作;組織開展專利行政執法;提供知識產權政策法律咨詢,指導和監督知識產權社團、專利中介機構;配合涉外專利糾紛、因知識產權糾紛引起的反傾銷調查相關工作。
(十一)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科。
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企業質量管理、品牌建設和工業設計;承擔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科技基地組建和認定的相關工作;組織審查、上報和辦理需經各級審批、核准、備案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
(十二)資源與綜合利用科。
指導節能降耗工作,制定節能降耗相關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推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推動企業開展自願清潔生產工作;承擔全市能源供應保障和開發利用的協調工作;指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依法實施電力、煤炭、成品油行業管理;指導市節能監察中心工作。
(十三)工業與園區發展科。
指導推進工業園區合理布局、工業進園和產業集群發展;綜合協調推進產業轉移工作,承擔市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實施原材料、裝備、消費品、民用爆炸物品製造等工業行業管理;承擔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相關協調工作;承擔國防科技工業的綜合協調、管理和科技裝備動員工作。
(十四)中小企業與民營經濟服務科。
貫徹落實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掌握本市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動態,研究提出相關的政策措施;指導全市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公共服務平台)和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進中小企業融資工作;負責落實相關專項資金;負責民營科技工作和中小企業科技金融工作;指導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工作。
(十五)生產服務業科。
組織擬訂會展、物流、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政策和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物流行業管理工作;推動服務業和製造業融合發展;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服務機構、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十六)市場體系建設科。
擬訂健全、規范市場體系的政策;擬訂商品交易市場規劃並指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承擔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工作;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農村市場和農產品交易體系建設;監測分析商品市場運行狀況,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承擔部分重要消費品儲備(肉、食糖等)的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
(十七)商貿流通科(市酒類專賣管理辦公室)。
擬訂流通服務業的行業發展規劃,組織推動流通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流通體制改革;對商貿服務業(含批發、零售、餐飲業等)進行行業管理;推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指導和管理再生資源回收工作、依法對拍賣、典當、汽車流通和舊貨流通業等進行監督管理;承擔酒類流通、生豬屠宰行業管理的相關工作;承擔鹽業行業管理工作。
(十八)經濟技術合作科。
指導、幫助本市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研究並擬訂對外經濟、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政策措施;負責國家、省科技管理部門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申報和管理工作;負責科技興貿工作;協助政府間及有關國際組織間的科技合作相關工作;依法審核或轉報市內企業對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負責技術進出口和軟體出口的登記工作;負責協調、管理駐國(境)外的各類經營機構,指導海外市場開發並規范經營秩序;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援助,負責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承擔境外就業管理職責;負責全國各地、中央各部門、各企業在珠海設立辦事機構的協調管理。
(十九)外貿發展科。
推動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管理境內外經貿交易會、展覽會以及赴國(境)外舉辦展銷會、洽談會等活動;承擔進出口企業經營資格及國際貨運代理資格備案工作;依法審核企業申請限制類商品進出口經營資質;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除糧食、棉花外)進出口計劃以及進出口商品配額、關稅配額計劃;根據授權辦理有關進出口許可證事項;協調對台貿易和供應港澳的配額商品工作;負責協調、落實出口退稅、外匯核銷、出口信貸等工作;負責外貿出口專項資金的管理和組織實施;指導和管理珠海市進出口商會工作。
(二十)加工貿易科。
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頒布的加工貿易政策法規和實施意見,審批、核准市屬許可權的加工貿易業務;宏觀管理和指導全市加工貿易工作,編報我市外商投資企業涉及國家實行配額許可證管理商品的年度進出口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組織實施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延伸產業鏈等各項計劃,推動我市加工貿易實現轉型升級;統籌全市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聯動發展工作,協調解決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十一)公平貿易科(市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
管理和執行國家頒布的機電產品進口目錄,簽發機電產品進口自動許可證;負責機電產品國際招標的監督和協調辦理授權的許可事項和相關轉報事項的審核工作;承擔促進機電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有關工作;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起草公平貿易方面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會同有關部門處理涉外知識產權和貿易糾紛;負責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產業損害調查等涉及進出口公平貿易的相關工作;指導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負責公平貿易專項資金的管理和組織實施;負責徵信體系建設相關工作;負責CEPA相關政策的宣傳、落實和檢查工作,負責與CEPA上級主管部門和港澳有關機構的溝通、對接。
(二十二)外資管理科。
擬訂外商投資發展規劃,擬訂外商投資政策和管理規章;依據法律規定在許可權范圍內審批、核准、轉報外商投資項目設立、合同章程及其變更事項;核發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及許可權范圍內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確認書,負責外商投資企業後續管理和服務工作;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法律法規和合同、章程的情況並協調解決有關糾紛和投訴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服務外包發展規劃、政策和企業認定工作;統籌指導全市外商投資項目審批工作;指導珠海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工作。
(二十三)信息化推進科。
組織編制電子信息產業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電子信息製造、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電子信息產品及信息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組織實施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各類別項目;指導軟體企業認定和軟體產品登記工作;指導市信息化辦公室工作;承擔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十四)無線電管理科。
編制無線電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市無線電頻率的指配工作;依法管理無線電台(站)及站址資源;核發和審驗無線電台(站)執照;管理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研製、生產、進口和銷售;組織無線電監測、檢測工作;協調處理境內外無線電電磁干擾事宜;負責珠港澳邊界地區無線電頻率協調;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保障重大活動無線電業務安全;依法實施無線電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負責無線電頻率資源佔用費的徵收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經費的使用和監管工作;指導市無線電監測站工作;承擔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十五)地震科。
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擬訂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並監督實施;組織制定我市防震減災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管理全市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管理全市地震烈度區劃和震害預測工作;管理全市以地震動參數和烈度表述的抗震設防工作,指導和監督全市重大工程以及重要設施的抗震設防工作;指導全市各區防震減災工作。
(二十六)人事監察科。
負責紀檢、監察、審計、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黨群、人事管理、教育、培訓、安全保衛等工作;負責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承擔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有關工作,統籌落實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
(二十七)新經濟組織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負責全市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協調與指導;負責組織制定全市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發展計劃、工作方案和相關措施;負責全市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有關數據的統計、匯總、上報工作;負責直屬黨組織范圍內的黨組織設置、黨組織負責人的任免、獎懲的承辦、黨員發展與審批、接轉組織關系等黨務工作;負責指導、協調、督促市管黨建指導員在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負責中央黨建領導小組秘書組珠海新經濟組織黨建聯系點工作;負責調查了解全市新經濟組織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情況,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供決策參考;負責編輯《黨建新領域》(珠海市新經濟組織黨的建設聯系點工作簡報),編寫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信息;負責新經濟組織工作委員會機關日常行政事務工作。

Ⅳ 市場投資持續低迷對招商引資影響

招商引資是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地政府在取得招商引資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和困難,逐漸出現難度大,效果差的現象。如何以創新思路突出重圍成為各地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宏觀經濟環境影響

國內外經濟大環境錯綜復雜,區域競爭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仍較突出,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全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投資意願低迷,招商引資難度大;項目發展低於預期,投資計劃中途夭折;

二、招商引資優勢不明顯

存在"軟環境不軟,硬環境不硬"的問題,"軟環境不軟"指的是個別行政審批部門缺乏大局觀,服務意識淡漠;配套招商引資政策力度欠缺。"硬環境不硬"表現在地方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還不健全,物流成本高,土地制約嚴重。

三、缺失招商引資平台

一些地方公共服務平台還不完善,不能及時利用谷川聯行等中介招商服務機構,搭建投資服務平台,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導致項目信息閉塞,不能實現有效傳遞,最終影響招商引資效果。

四、招引企業產業集聚困難

所引進的項目中,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幅射作用大的龍頭型企業偏少,難以承接大型企業及相配套中小企業的轉移,產業項目難以聚集;而且佔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對後期招商引資工作增添了難度。

五、招商引資評價考核機制

招商引資視野不開闊,思路不夠新,出現目標任務脫離實際,項目督查工作滯後,評價考核機制偏移等問題。更大的問題存在於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視了對項目質量和產業轉型的考核,導致各地為了完成目標任務,引進了一些資金量大但效益低的項目,考核的導向作用未充分發揮。

Ⅳ 外商投資企業網上聯合年檢的辦理流程是什麼

法律分析:向所在地的縣或區外經貿(商務)、財政、國稅、地稅、統計、外匯等部門申報聯合年檢的外商投資企業,應登陸「省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網站,按照系統提示,填寫好年檢報告書及其它相關附件。向工商部門申報年檢的企業,應登陸「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年報網站,按照系統提示進行申報; 向外匯局申報外匯年檢的企業,還需另行委託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通過「直接投資外匯管理信息系統」報送相關數據。

在各自的年檢部門和市相關部門派出機構完成企業年檢材料復核後,還需於規定日期內,送達市行政服務中心地財稅窗口進行相關的復核。

法律依據: 《關於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聯合年檢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現就做好 2010 年全國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工作通知如下:

一、聯合年檢各參檢部門要嚴格按《通知》要求組織對外商投資企業的聯合年檢,精心組織,依法行政,各司其職,在工作中加強協調和配合,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參檢率,確保數據質量。

二、 2010 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為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辦公時間。

三、聯合年檢各參檢部門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和現有網路資源,有序推進外商投資企業網上年檢工作,有條件的參檢部門可利用網上年檢平台完成相關數據的匯總統計。

四、開展電子簽章試點工作的地區,應在確保資金支持前提下開展工作,不得向企業攤派費用。

五、對不申報年檢、未如實申報年檢情況或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聯合年檢各參檢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依法處理。各參檢部門要充分發揮聯合年檢的政企溝通渠道功能,了解並幫助外商投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既要認真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又要扶持外商投資企業健康發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於 2008 年 7 月 1 日以後出資期限到期且首期出資已經繳付的依法經營、資金緊張無法按期出資的企業,依企業申請繼續允許延長出資期限至 2010 年底。對於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企業成立後超過 6 個月未開業,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 6 個月以上的,允許其延續至 2010 年底。

六、會計師事務所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及財務會計等法規制度的規定,客觀、真實、公允地進行鑒證和服務。

七、聯合年檢各參檢部門要加強對基層年檢工作的指導,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確保年檢工作有序進行;要加強對政府部門和企業年檢工作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聯合年檢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要確保聯合年檢數據質量,充分利用聯合年檢的信息資源,加強統計分析,力爭聯合年檢工作為各地經濟決策發揮更大功效,為外商投資企業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Ⅵ 長沙市商務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商務局設19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秘、會議組織、機要檔案、綜治維穩、信訪接待、電子政務、行政後勤等局機關日常行政事務工作;協調局機關各處(室)工作;負責全局重大事項和決策的督辦;負責承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負責局機關財務會計工作;負責全市商貿發展資金、外經貿發展資金和招商引資資金的管理工作;負責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我市商務事業支持資金的綜合管理;負責局直屬單位的資產和財務監管。
(二)政策法規處(市場秩序處)
承擔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工作,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推進商務領域「誠信經營」示範創建活動,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參與組織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商業欺詐等工作,負責全市商務系統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負責有關國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外商投資法律、法規的研究、宣傳和實施;負責全市重大經貿協議、合同、章程和重大爭議案的研究與協調;組織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草案;負責局機關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負責政務公開和政務信息公開、行政審批改革、規范權力運行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法律法規培訓;指導商務行政執法工作。
(三)綜合調研和宣傳處
研究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現代市場體系和現代商貿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並提出對策建議;研究國內外貿易流通和管理體制改革,並就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研究分析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形勢,研究提出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綜合政策建議;負責局大型綜合材料的起草工作;負責全市商務系統信息統計分析、新聞發布和宣傳工作;負責指導、管理內外貿經濟學會工作。
(四)外商投資促進處
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外商投資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規定;擬訂全市外商投資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產業導向要點和規劃布局意見建議;負責制定全市對外招商活動規劃;負責招商引資宣傳資料的製作;組織參與國家、省級和承辦市級招商活動;負責招商引資客戶庫建設;負責境內外招商活動的歸口管理和協調;負責外來投資者的接待、洽談和考察等組織工作;參與協調、指導全市高新技術、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工作;牽頭組織招商引資中介人的認定和獎勵實施;負責管理以市政府名義聘請的商務顧問和全球招商代理。
(五)外商投資管理服務處
負責核准市級商務主管部門許可權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別規定的重大變更(增資、減資、轉股、合並與分立等);負責審核上報國家規定的限額以上、限制投資及法律、規章規定應由上級商務主管部門核準的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的重大變更;負責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章程的情況;牽頭組織全市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工作;負責全市外商投資產品出口型和先進技術型企業的確認和考核;負責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和合同利用外資年度計劃的制定及考核;負責全市外商投資的統計分析工作;負責外商投資企業咨詢和跟蹤服務;依照國家和省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含港澳台僑企業)的審批(備案);負責外商投資企業及其投資者投訴、協調工作;負責市外商定點服務機構的管理及協調;指導長沙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相關工作。
(六)國內經濟技術協作處
負責加強國內橫向經濟聯合與協作,研究全市橫向經濟聯合與協作的戰略、方針和政策並提出建議;負責編制並組織實施全市開展橫向經濟技術協作、內聯引資工作計劃;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市區域經濟合作、境內招商以及資金、物資、技術和信息交流合作等有關工作;加強市場開拓的調查研究,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市的內聯引資經貿洽談會和以開拓市場為主要內容的展銷活動;負責編制對口支援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全市國內友好城市和市外對口支援的相關工作。
(七)項目處
負責全市招商項目的開發、策劃和包裝,定期發布招商引資項目資料;負責重大商務活動簽約項目的調度,跟蹤簽約項目的履約情況;負責市級以上重大商務項目的申報、調度;負責商務項目庫的建設與維護,對重大商務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監督和協調;負責項目工作的考核和評價。
(八)對外貿易處(反壟斷處)
擬訂全市對外貿易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發展戰略,提出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建議;負責協調全市進出口通關工作,指導和協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研究和推廣各種國際貿易新方式;組織和協調全市在境內外舉辦的各類進出口貿易交易會、展銷會和洽談會的工作;提出全市外經貿發展資金和上級撥付的外貿專用資金使用管理意見;指導協調外經貿企業的進出口商品配額和許可證、外匯和出口退稅工作;負責市內企業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負責全市進出口結構優化和出口基地建設;協調指導外貿信用體系建設,規范進出口經營秩序;負責全市進出口業務調度和綜合統計分析工作;協助上級商務部門做好反壟斷立法、反壟斷調查、反壟斷裁定結果的監督實施等工作,配合做好產業損害調查工作,聯系進出口商、協會工作。
(九)加工貿易處(機電和科技產業處)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的方針、政策,擬訂全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加工貿易發展的規劃,提出加工貿易招商引資的具體辦法和措施;負責全市各類企業進出口加工能力的審核;負責加工貿易項目合同的辦理;負責全市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的指導和協調;負責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統計、分析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發展規劃和政策;負責全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結構的優化、產業聯系機制的實施;負責全市科技興貿工作,加強貿易與產業聯系的工作實施;負責全市機電進出口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加工貿易各類資金支持項目的收集、篩選、匯總和上報;承擔長沙市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對外經濟合作處
貫徹落實國家對外經濟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全市對外經濟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編制並組織實施全市對外經濟合作的中長期規劃;指導市內企業境外投資、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取得經營資格、對外援助項目境外工程承包、外派勞務人員的培訓;負責全市境外就業職業介紹機構資格初審、監督檢查和外派勞務秩序的規范管理;負責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負責對外經濟合作統計和分析;組織對外經濟合作企業申報上級專項資金。
(十一)市場運行調節處
負責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負責市場預測、預警和信息發布;負責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的監測、分析;研究提出市場運行及調控的政策建議,組織協調市場運行的有關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和落實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風險儲備和市場調節;指導全市流通環節食品消費安全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完善流通環節質量安全標准和認證體系;負責肉類、蔬菜商品流通方面的相關工作;監督管理副食品風險調節基金和商貿發展資金的使用。
(十二)行業指導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商品流通業和商貿服務業(含餐飲、住宿業等)的發展戰略、行業規劃和有關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優化流通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貫徹國家、省和市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的政策;負責全市商貿服務業的等級評審、資格認定以及從業人員勞動技能、技術等級的培訓、考核和鑒定工作;推進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和內貿代理制等流通方式,指導商品流通業的行業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計量和標准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全市相關行業協會的指導管理工作。
(十三)市場體系建設處
擬訂全市健全、規范市場體系和流通秩序的政策、規定,協調打破市場壟斷、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的有關工作;研究提出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指導城市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培育和發展農村市場;指導區、縣(市)商業網點規劃,規范城市商業設施建設;負責核准上報外商投資商業領域項目;組織擬訂市場體系標准,推進商品流通市場的標准化建設;按有關規定對全市拍賣、典當、租賃、舊貨流通、成品油、直銷、報廢汽車回收、舊機動車交易(含二手車)等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承擔長沙市市場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長沙市汽車更新報廢回收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長沙市成品油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四)酒類監督管理處(長沙市酒類產銷管理辦公室)
負責實施國家和省有關酒類商品監督管理的法規、規章和政策;負責監督管理全市酒類商品生產流通和酒業結構的調整及行業規劃的制定;負責酒類批發、零售許可等有關方面的監督管理;負責全市范圍內酒類展覽和促銷宣傳活動的管理;依法查處無證生產、銷售和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等違法活動;承擔長沙市酒類產銷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導長沙市酒業協會的相關工作。
(十五)葯品流通管理處
負責研究擬訂全市葯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和相關標准;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推進全市葯品流通行業結構調整,指導全市葯品流通企業改革,推動葯品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建立葯品流通行業統計制度和業務信息報送制度;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指導全市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六)服務貿易處(商務服務機構指導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服務貿易、服務對外承包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和措施;指導和管理全市服務貿易及促進工作;負責全市服務貿易跨部門協調機制的聯絡工作;負責指導協調全市服務對外承包企業國際資質認證及國內外市場拓展工作;負責全市服務對外承包產業的統計和綜合分析;負責指導協調、管理全市技術引進和技術、軟體產品的出口工作;負責全市服務外包專項資金的申報、審核和管理;負責指導、協調全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工作;承擔長沙市服務外包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導長沙市商務服務機構(單位)和服務外包協會相關工作。
(十七)現代物流處
負責擬訂促進全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負責指導協調全市物流企業標准化評估;指導協調全市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和現代物流重點項目建設;負責全市重點物流項目扶持資金的申報和審核;培育和建立現代物流市場體系,探索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組織物流企業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組織物流行業的招商引資工作;負責組織物流管理人員的培訓,開展行業統計、行業調查和市場形勢分析等;承擔長沙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導長沙市物流協會的相關工作。
(十八)電子商務管理處
擬訂全市電子商務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政策;負責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的統計和綜合分析;指導服務全市商務企業和商務系統的信息化工作;負責全市網上招商、網上洽談等工作和網上貿易的指導;負責全市商務門戶網站、商務公眾網站的建設和管理;負責全市商務信息平台的管理。
(十九)人事教育處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勞動保障、教育培訓和績效考核等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因公出國(境)和因私出國(境)備案人員的辦理;負責局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和後備幹部的管理;協助有關部門選派從事外經貿業務的出國人員和駐外機構工勤人員;負責經貿出國人員的培訓。
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處。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按有關規定設置。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以下簡稱外商投資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國家鼓勵和促進外商投資,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規范外商投資管理,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第三條外商投資法第二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三項所稱其他投資者,包括中國的自然人在內。第四條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下簡稱負面清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提出,報國務院發布或者報國務院批准後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商務主管部門發布。

國家根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調整負面清單。調整負面清單的程序,適用前款規定。第五條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共同做好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支持、督促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職責分工開展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二章投資促進第六條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准制定、項目申報、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制定的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應當依法公開;對政策實施中需要由企業申請辦理的事項,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公開申請辦理的條件、流程、時限等,並在審核中依法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第七條制定與外商投資有關的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或者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起草與外商投資有關的法律、地方性法規,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書面徵求意見以及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聽取外商投資企業和有關商會、協會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反映集中或者涉及外商投資企業重大權利義務問題的意見和建議,應當通過適當方式反饋採納的情況。

與外商投資有關的規范性文件應當依法及時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管理依據。與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規范性文件,應當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公布到施行之間的時間。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原則,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外商投資服務能力和水平。第九條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通過政府網站、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集中列明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政策措施和投資項目信息,並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宣傳、解讀,為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咨詢、指導等服務。第十條外商投資法第十三條所稱特殊經濟區域,是指經國家批准設立、實行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政策措施的特定區域。

國家在部分地區實行的外商投資試驗性政策措施,經實踐證明可行的,根據實際情況在其他地區或者全國范圍內推廣。第十一條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制定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列明鼓勵和引導外國投資者投資的特定行業、領域、地區。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後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商務主管部門發布。第十二條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的規定,享受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優惠待遇。

外國投資者以其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擴大投資的,依法享受相應的優惠待遇。第十三條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和內資企業平等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制定或者與其他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標准。

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向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標準的立項建議,在標准立項、起草、技術審查以及標准實施信息反饋、評估等過程中提出意見和建議,並按照規定承擔標准起草、技術審查的相關工作以及標準的外文翻譯工作。

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提高標准制定、修訂的透明度,推進標准制定、修訂全過程信息公開。第十四條國家制定的強制性標准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平等適用,不得專門針對外商投資企業適用高於強制性標準的技術要求。

Ⅷ 上海出台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36條實施意見

中國上海門戶網站11月5日發布上海市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上海建設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提供重要支撐,到2022年,實現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貿易功能更加完善、貿易效益顯著提升、貿易實力進一步增強,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規模保持全國城市首位,貿易營商環境達到世界海運經濟體前列水平,世界最大貿易口岸城市地位更加穩固,現就上海市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強化產業、金融、航運和 科技 支撐,夯實貿易基礎

(一)提升產業升級與貿易發展的聯動效應。 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作用和進口的促進作用,持續推進產業創新、工業強基、設計引領和技術改造煥新等重大專項。落實三大產業「上海方案」,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葯創新突破,盡快形成出口能力。壯大新能源 汽車 、智能製造裝備、高端醫療器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自主出口主導產業。加快 汽車 、鋼鐵、化工等重點產業的改造升級,提升出口優勢。

(二)放大金融支持貿易發展的效能。 支持金融機構為外貿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和再融資。進一步升級銀稅服務平台,為誠信納稅的貿易企業提供無抵押純信用貸款。鼓勵政策性銀行聯合商業銀行開展轉貸款業務,確保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提高風險容忍度,縮減定損核賠時間。推廣「信保+擔保」,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外貿企業,由上海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及其他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予以擔保支持。

(三)建設高能級全球航運樞紐。 加快小洋山北側綜合開發,推進鐵路進外高橋港區,擴大河海直達和江海直達運輸規模。研究在對等原則下,允許外籍國際航行船舶開展以洋山港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持續提升航空網路通達性,加強航空貨運運力。支持開展航運融資、航運保險、航運結算、航材租賃、船舶交易和航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 探索 發展航運指數衍生品業務。完善郵輪運行保障體系,打造郵輪物資配送中心。

(四)突出 科技 創新的引領作用。 加強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吸引跨國公司設立研發中心。加快張江科學城等創新特色載體建設,集聚建設一批世界級創新平台。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以支撐產業鏈創新和重大產品研發為目標,建設轉化功能型平台,加強關鍵技術標准研製和技術標准體系建設。

二、培育綜合競爭新優勢,提升貿易能級

(五)集聚和培育一批高能級貿易主體。 完善總部經濟支持政策,支持打造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力爭每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超過40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設立上海中小企業海外中心,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

(六)引導企業優化國際市場布局。 加強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等的研究,助力企業擴大與協定國的貿易規模。鼓勵企業完善營銷和服務保障支撐體系。支持企業建立多層次國際營銷服務網路,實施「抱團出海」行動計劃。支持企業通過參加海外展覽開拓市場。引入一批貿易促進機構和進口商品國別(地區)館。

(七)支持加工貿易創新發展。 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競爭力。支持加工貿易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製造領域。推動加工貿易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生產性服務業。

(八)提振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 開展重點領域產品質量攻關活動,支持企業參加國際質量認證,實施政府質量獎勵制度,鼓勵貿易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和申報。提升品牌產品出口規模,培育一批出口品牌。支持企業境外注冊商標,加大自主品牌推介力度。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鼓勵出口企業與國內商貿流通企業對接,拓展國內市場。

三、堅持均衡協調可持續,轉變貿易發展方式

(九)推進進口商品集散地建設。 擴大關鍵裝備、零部件和技術專利進口,對納入《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產品予以貼息支持。做精外高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專業貿易平台。提升上海鑽石交易所和中國(上海)寶玉石交易中心國際影響力。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

(十)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 推動跨境運輸、資金流動、自然人移動、信息流通等領域制度創新,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接軌的政策和標准體系。完善市區兩級協同、長三角地區聯動、境內外互動的發展促進機制。完善技術貿易促進措施, 探索 技術進出口管理機制。鼓勵和支持創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鼓勵建設中醫葯海外中心、國際合作基地和服務出口基地。

(十一)推動貿易與雙向投資互動。 支持跨國企業通過跨國並購、聯合投資等方式,優化資源、品牌和營銷渠道,構建暢通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資金結算支付體系和海外服務網路。鼓勵行業龍頭企業新增或增資重點工貿一體製造業項目。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項目。

(十二)推進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 提升飛機發動機等維修業務規模和水平,推動臨港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建設。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符合要求的全球維修業務。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外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維修業務。

四、發展新型貿易業態,培育新的貿易動能

(十三)提升離岸和轉口貿易規模。 支持企業利用自由貿易賬戶開展離岸貿易,銀行可按照國際通行規則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便利。支持銀行為真實合法離岸貿易提供便利的外匯結算服務。大力發展國際貿易分撥業務。

(十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集約高效發展。 深化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增設一批市級示範園區。提升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服務能級,鼓勵開展市場化經營項目。簡化進口備案要求,研究在上海國際郵件互換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關監管作業場地。簡化小微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手續,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免於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支持銀行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

(十五)加快發展外貿綜合服務業務。 對通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的各類生產企業實施分類分級管理,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允許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自主決定是否開立出口收入待核查賬戶,對於企業未開立出口收入待核查賬戶的,銀行按照規定審核後的貨物貿易收入可直接進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或結匯。

(十六)打造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 加快構建與數字貿易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推動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在虹橋商務區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試點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 探索 建立數據跨境流動分類監管模式。建設一批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完善數字貿易交易促進平台服務功能,實現與海關跨境貿易大數據平台聯通。

(十七)推動服務外包轉型升級。 加快承接服務外包能力建設,發展服務外包新模式。加快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產品,推動服務外包與高端製造融合發展。開展生物醫葯研發便利研究,推進集成電路設計和檢測保稅監管試點。提升研發、設計和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領域競爭力。

(十八)建設百億級和千億級大宗商品市場。 聚焦金屬、能源、化工、礦石等領域,打造若乾麵向國際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推動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標准倉單交易平台以公司化模式運作,開展標准倉單、非標倉單、保稅倉單與場外衍生品交易,推動大宗保稅商品轉讓登記規范化。拓展現貨衍生品及價格指數業務。 探索 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為大宗商品現貨離岸交易和保稅交割提供與國際規則相一致的跨境金融服務。推動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國際油氣交易平台。

五、統籌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做強貿易平台

(十九)發揮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制度創新試驗田作用。 在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探索 通過電子賬冊、信用監管、風險監控等集成化制度安排,完善海關綜合監管模式。提升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融資租賃行業發展質量。支持依託自由貿易賬戶,為數字貿易等新型國際貿易業態提供高效便利金融服務。支持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發展新型國際貿易。在不導致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前提下,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探索 試點自由貿易賬戶的稅收政策安排。支持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供應業務。推進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後續封關驗收。對境外進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物理圍網區域內的貨物、物理圍網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和服務,爭取實行特殊稅收政策。擴大浦東國際機場航空中轉集拼規模。推行更加便利的船舶登記制度。

(二十)推動長三角貿易協同發展。 發揮長三角高端裝備創新協同基地功能,建設高端裝備創新協同體系。深化長三角海關高質量一體化改革,優化貨物轉運流程,推廣集團保稅監管模式。構建長三角風險評估協同機制,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監管體系。設立長三角產業安全監測工作站。

(二十一)深化長江經濟帶貿易跨區域合作。 對接沿江省市,完善大通關合作機制,加強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信息互換。積極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推動沿江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貨物便捷流轉。推進海鐵聯運和江海聯運建設,建立健全長江港口江海聯運體系。整合沿江港航資源,建設長江集裝箱江海聯運綜合服務平台。

(二十二)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 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擴大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及優質農產品、製成品和服務進口規模。鼓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企業海外代表處。發揮各類「走出去」平台作用,營造「走出去」生態圈。

(二十三)持續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帶動效應。 優化外商投資促進機制,拓展上海外商投資促進服務平台功能。完善保稅展示展銷監管制度,支持虹橋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和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保稅展示展銷業務發展。深化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建設,做實展示、撮合、交易等服務。推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匯兌和貿易收支便利化,擴大資金池業務參與主體。

(二十四)打造虹橋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 培育壯大一批貿易集成商,引入一批商品直銷平台、國別商品交易中心、專業貿易平台和跨境電商平台。打造國際組織和貿易促進機構集聚高地。推動設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支持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醫療服務貿易平台。建設長三角電子商務中心。進一步推動全市進口交易服務平台集聚。

(二十五)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之都。 提升會展業國際化水平,吸引國際知名辦展主體落戶上海。進一步擴大國際性展覽規模,入選世界百強商業性展覽的數量保持全球前列。進一步宣傳貫徹《上海市會展業條例》,完善會展業議事協調機制。擴大與國際行業組織合作,支持會展項目取得國際認證。支持會展企業提升數字化營銷能力。

(二十六)深化各類外貿集聚區建設。 優化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公共服務配套體系。深化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發揮促進進口、服務產業、提升消費的示範引領作用。 探索 允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進口專業設備開展軟體測試。推動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升級為綜合保稅區。

六、深化制度創新,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貿易環境

(二十七)健全貿易生態服務體系。 構建國際化商事爭議解決平台,完善多元商事糾紛解決機制。聚集一批國內外頂尖的專業咨詢機構,強化人才和智力支撐。發揮行業組織、貿易促進機構和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站作用。

(二十八)提升口岸開放和服務水平。 爭取浦東國際機場成為整車空運進口口岸。優化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聯合審批,落實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機制。開展上海港出口直裝、進口直提作業模式試點。推進集裝箱放箱、封志發放電子化、集約化。

(二十九)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全面推廣進口貨物「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外高橋港區全面實施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運抵驗放」模式。繼續發揮「疑難報關單專窗」作用,解答疑難單證問題。進一步壓縮出口退稅辦理時間。

(三十)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 深化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對接,豐富地方特色功能。聚焦進口醫療器械等行業,歸集貿易全鏈條信息數據,便利金融機構開展貿易背景審核。拓展區塊鏈應用試點,便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保稅展示交易監管服務。開展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共建,整合收費查詢和辦理功能,加強數據共享。

(三十一)打造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推進知識產權地方立法,制定面向2035年的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高知識產權密集型商品出口比例。深化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台建設。加強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海外維權援助,深化知識產權仲裁調解。優化知識產權資助政策,引導企業加強商標和專利布局。強化進出口環節知識產權保護。

(三十二)推進貿易信用體系建設。 完善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對外貿企業在外匯結匯、稅收繳交等環節出現的非主觀故意又可整改的行為,按照規定不納入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優化企業報關「容錯機制」,對企業主動披露的非主觀原因造成的申報差錯和違規行為,實施快速處置,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

七、加強組織實施,健全保障體系

(三十三)加強黨的領導。 加強黨對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全面領導,把貿易高質量發展納入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目標,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履行職責。

(三十四)完善法治保障。 推動《上海市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條例》修訂列入年度立法計劃,做好《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的宣傳解讀與推進實施工作。加強貿易政策合規工作。提升政策透明度,主動公開和發布涉企政策。

(三十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前提下,進一步優化財政資金使用結構、支持方式和使用效益,鼓勵各區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推動金融機構、保險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等 社會 資金加大對外貿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十六)提升貿易風險防範和化解能力。 強化對外貿易運行監測,完善外貿進出口調查監測系統。加強產業損害預警,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優化經貿摩擦案件應對,支持企業依法提起貿易救濟調查,擴大貿易調整援助試點范圍。

Ⅸ 《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11月實施,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首先是依法實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除國家出台的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外,禁止制定外商投資准入限制性或禁止性措施。前海蛇口自貿試驗區適用國家發布的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進行管理,外國投資者與境內企業應在同等條件下進入。

然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圳市商務局將助力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家參與“雙區”建設,立足“全球引領”和“創新要素”國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大外資”、“高端服務”、“營商環境”助推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引進深圳產業發展定位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金融、商貿、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高端項目將注入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Ⅹ 湖南省政府出新招商政策,有什麼新亮點

一、創新招商引資舉措
1、明確招商引資主導產業。根據產業發展優勢及功能定位,明確各市州和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含省級,下同)的招商引資主導產業並統一對外發布,每兩年更新一次。每個市州和國家級開發園區確定1-2個主導產業,納入全省重點招商產業給予重點支持。支持各類資本投向《湖南省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指導目錄》所確定的相關重點產業,推動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鼓勵發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與零部件、食品、商貿物流、醫葯健康、森林康養、旅遊、種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創意、生物、信息、節能環保、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商投資企業同等適用"湖南製造強省建設"相關政策措施。(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牽頭,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農委、省林業廳、省旅發委、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放寬投資准入。鼓勵和支持外來投資企業參與我省在能源、交通、農業、水利、環保、林業、旅遊、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的PPP項目建設,參與我省各級政府發起設立的PPP項目融資支持基金。參與我省PPP項目的外來投資企業同等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有序吸引外資投向金融、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商業保理、醫療、會計審計、建築設計、評級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各級國有企業參與多種形式的國際資本和技術合作。(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牽頭,省直各相關部門、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著力招大引強。按照我省"十三五"產業發展規劃與產業布局要求,積極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以及戰略性龍頭企業,圍繞重點產業的關鍵鏈條、關鍵技術、關鍵環節,重點引進產業鏈、價值鏈上的高端項目,不斷實現產業鏈的"補鏈、增鏈、壯鏈",提高產業關聯度,促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牽頭,省經信委、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強力推進湘商回歸。大力實施湘商總部回歸、產業回歸、資本回歸、社會公益回歸、市場渠道回歸、人才回歸、科技回歸等七大行動計劃,鼓勵、引導、推動廣大湘商回湘投資創業,提升湘商回歸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鼓勵各市州依託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設立湘商產業園並研究出台相應政策措施。(省工商聯、省商務廳牽頭,省直各相關部門、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精準務實辦好重大招商活動。深度參與國家部委主辦的相關重大經貿活動,省級層面每年組織1-2次大型綜合性招商經貿活動,務實辦好"滬洽周"、"港洽周"、湘商大會、湘台經貿合作會等重大招商活動,提高精準度和實效性。支持市縣、園區圍繞主導產業精心組織特色專題產業鏈招商活動。(省商務廳牽頭,省發改委、省農委、省外事僑務辦、省台辦、省工商聯、省貿促會、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切實發揮開發區招商引資載體作用。各類開發區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升招商引資承載能力。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大膽創新體制機制,以優化服務為核心,促進投資便利化,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完善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各市州、縣市區可按本級許可權合理確定開發區地方財政收入(包括地方稅收)劃分辦法,扶持開發區建設和產業發展。支持園區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建設特色園區、國際合作園區、飛地園區。培育一批具有招商引資核心競爭力的開放示範園區,並在調區擴區、升級國家級園區等方面給予支持。(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牽頭,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大力實施"芙蓉計劃",在平台建設、人才管理、待遇分配、創業基金、服務保障等方面先試先行,將湖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人才集聚區和人才高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為外籍投資人員和高層次人才來湘提供出入境便利措施。重大外資項目的外方代表、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和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可申請有效期不超過5年、停留期不超過180天的R字多次簽證或者居留期不超過5年的居留證件;對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不受60周歲年齡限制,可簽發3-5年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和工作類居留許可。貫徹落實永久居留身份證便利化制度,為外籍投資、創新創業人員和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永久居留資格和使用永久居留身份證件提供便利。(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吸引外來投資者在湘設立研發、技術、財務管理、采購和大數據等功能性機構。大力推動和實施產、學、研合作工程,建設院士工作站、技術研究院、科技產業園等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制定專項政策吸引各類高端人才來湘進行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鼓勵外來資金投向科技中介、創新孵化器、生產中心、技術交易市場等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建設。積極推進省部、省校、省院合作,爭取國家科技項目、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建設一批科研試驗基地和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發展創新型經濟。對當年營業收入或對本地區經濟發展貢獻前50強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按規定對其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獎勵。(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牽頭,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創新招商方式。市縣和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要結合本地實際,針對性、高密度、高頻度、全方位地開展專題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活動。鼓勵各地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委託招商,大力開展駐點招商和以商招商。藉助互聯網和大數據平台,構建QQ群、微信群、APP等立體式招商信息平台,實現網路化、高效化招商。強化項目前期基礎工作,建立嚴格、科學、規范的省級重點招商項目開發程序。從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市場前景和財務分析等專業化角度提高項目開發質量。建立健全省級重點招商項目開發質量評價體系,著力提高招商項目的年度簽約率,切實推進項目落地。(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牽頭,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招商引資政策
9、支持各地制定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支持地方各級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制定出台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根據實際情況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享受的具體政策在雙方簽訂的投資協議中予以明確;支持其對成功引進重大項目的中介機構和個人(不含國家公職人員)予以獎勵。(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牽頭,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強化財政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逐步擴大開放型經濟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招商引資。支持各級政府統籌各類專項資金,建立完善並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平台作用,採取投資入股、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研發補助、設備補貼、物流補貼、培訓資助、社保補貼、租金補貼、廠房代建、貢獻獎勵、人才獎勵等方式,對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予以支持。(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牽頭,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落實稅收支持政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進口設備,在符合規定的范圍內,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積極落實國家對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城市和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經認定的技術先進性外商投資服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規定的外資研發中心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教學用品,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對其采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省財政廳牽頭,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長沙海關、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強化用地保障。對投資《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項目、《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中屬於我省優勢產業的項目和《湖南省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指導目錄》中的產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對符合條件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准》(以下簡稱《標准》)的70%執行;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國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開發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業項目用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價格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標准》的15%執行;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國有未利用地,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標准》的50%執行。省級重大簽約招商項目所需用地計劃由省級優先保障,對符合產業規劃的重大產業項目,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充分保障項目合理用地需求。鼓勵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靈活多樣的供地方式,降低外來投資企業用地成本。工業用地可先以"招拍掛"方式租賃取得,並明確約定正式投產後轉為出讓建設用地的條件,土地租賃者可按照基本建設報建程序,憑租賃合同等國土資源部門的用地批准手續辦理工程報建手續,達到約定的受讓條件後,簽訂出讓合同,轉為出讓建設用地。鼓勵各地以工業用地在法定最高出讓年期內縮短出讓年期等方式實行彈性出讓。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企業利用現有工業用地提高容積率的,不增收土地出讓價款。允許項目所在地市縣和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為企業代為建設標准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一定期限內免費供企業使用。(省國土資源廳牽頭,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規范涉企收費行為,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支持各地對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及創新型項目所涉及的城鎮建設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獎補,法律法規規定專款專用的除外。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園區,經過審批後,可以實施養老保險繳費費率過渡試點政策。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的水、電、氣等生產要素需求,積極爭取更多的園區進入國家增量配電試點;支持園區用戶積極參與電力市場直接交易。支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重大和重點產業項目進行適當物流補助。(省發改委牽頭,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人防辦、省電力公司、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支持外來投資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拓展財政政策與金融工具聯動范圍,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加大金融機構對外來投資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融資模式,在風險可控范圍內適當延長授信期限,設置更加靈活的還款方式和符合法律規定的多種擔保方式。對通過深滬交易所、"新三板"湖南股權交易所發行私募債券的企業,省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境外上市,對首發上市融資的,省級財政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費用補助。支持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境外上市,在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享受與內資企業同樣的上市支持政策。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運用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保障企業境內外融資需求。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引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通過股權融資方式緩解融資需求。(省政府金融辦、省財政廳牽頭,省發改委、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湖南證監局、湖南銀監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持續改善投資環境
15、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推進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和取消妨礙公平競爭和開放的政策規定,促進內外資企業、大中小企業、國有民營資本公平競爭,各類投資主體一律依法平等進入,在資質許可、標准制定、政府采購、融資渠道、政策扶持等方面依法享受同等待遇。對轉移來湘的企業,其經原所在地省級認定的有效期內的相關資質,在我省無需重新申報,報有關部門備案後直接予以認定。積極推動外資醫院、民營醫院進入省內醫保體系。(省發改委牽頭,省直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嚴格依法行政,推進對外商投資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深入推廣復制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加快申報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投資領域的改革創新和先行先試,加快推行"多證合一",進一步促進投資便利化。構建網上"放管服"平台,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督檢查,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服務和監管保障制度,優化服務效能,加強跟蹤服務,鼓勵各地探索建立跨部門聯合執法監管模式。對重大項目實行全程代辦和專員負責制,全程協助企業辦理項目建設中的各項手續。健全外來投資企業投訴服務機制,充分發揮省開放型經濟投訴受理服務中心作用,積極妥善處理外來投資企業的投訴。(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牽頭,省直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打造誠信政府。制定實施《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對在招商引資、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因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違約失信問題專項整治,及時糾正政府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問題。(省發改委牽頭,省商務廳、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督查室、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8、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制度,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和知識產權。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引進國際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我省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支持我省仲裁機構與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建知識產權仲裁與調解分中心,構建知識產權仲裁調解機制。(省科技廳牽頭,省政府法制辦、省工商局、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在全省各級法院開展規范執行行為專項整治,重點治理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執行不廉等突出問題,著力化解企業"執行難"問題。(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負責)
19、規范各類涉企檢查。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減少對企業的各項雙隨機檢查,要分類列出企業檢查清單,力爭利用一年時間,將企業雙隨機檢查項目壓縮至2016年的1/2以內。規范整治審批環節的中介機構服務。(省發改委牽頭,省編辦、省商務廳、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切實加強組織保障
20、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力度。充分發揮省發展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各級政府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菜單",高位對接、高層推動。省直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實行省、市、縣政府領導定點聯系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制度,省領導定點聯系一批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項目所在地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並掛牌聯系,實施"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全程跟蹤服務。(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牽頭,省直相關部門、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強化工作保障。積極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招商引資人才,建立健全培訓機制,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招商引資工作隊伍。提升招商引資活動出國(境)便利化,並在工作經費等方面予以保障。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招商引資工作良好氛圍。(省商務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外事僑務辦、省發改委、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2、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重各級政府績效評估中的開放型經濟指標考核分量,重點評價招商引資在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方面作出的實際成效,對招商引資工作不力的市州、縣市區,由省發展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負責人分別對其分管負責人和商務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招商引資工作貢獻突出的集體和表現優秀、工作業績突出的個人進行通報表揚。探索建立招商引資容錯機制,鼓勵支持幹部敢於創新、勇於擔當。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培養、選拔幹部的重要陣地,把招商引資工作實績作為提拔使用幹部的重要參考。加大招商引資幹部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任(掛)職力度,加大對德才兼備、業績突出的招商引資幹部使用力度。(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牽頭,各市縣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級各部門、各省級以上開發園區管委會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根據本通知精神,因地制宜,出台差別化配套政策,在工作中主動作為,創造性抓好落實,並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報省發改委和省商務廳。

閱讀全文

與外商投資公共服務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