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系統沒有介面,可以做到數據批量填到公衛里,可以實現嗎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與公衛信息化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參與區域基本公共衛生平台建設過程中,對於居民健康數據上報到公衛平台提出來要求。
湖北省在全省建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平台,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檔案,積極推進讓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由「死檔」變成「活檔」,方便開展後續服務和居民健康管理。
雖然,省內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已逐漸推進,各種醫療系統也部署實施,但因為基本公共衛生平台與基層醫院HIS、體檢等醫療系統分屬不同軟體廠商,不同軟體之間數據互不連通,而居民在基層醫院進行體檢後,數據在基層醫院醫療軟體中,所有的健康數據需要上傳到公衛平台。而公衛平台是區域統一采購,通過開放介面實現數據自動上傳的實現難度大。
原本以為在沒有做介面的情況下,只能採取簡單粗暴的人工復制粘貼完成數據填報,但目前已經被證實,通過應用博為軟體機器人,實現了健康數據自動填報至基本公共衛生平台,並已經積極試點實施。
通過了解,目前落地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解決方案,需要按照規定格式整理好的Excel文件中體檢數據,啟動軟體機器人即可實現數據的自動填報。如果需要上報的健康體檢數據存在HIS或體檢系統,軟體機器人也能將其自動採集出來,同步在上傳到公衛平台。
不開放介面實現健康體檢數據自動上傳到公衛平台,即使從事醫療信息化多年的人,也會有一肚子的疑問。
那麼,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是如何做到健康體檢數據自動填報公衛平台的呢?
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能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通過模擬人類員工的操作模式,自動執行規則明確的重復性電腦操作任務,實現核心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實現人在電腦上操作行為,如復制、粘貼、數據錄入、網頁導航、打開、關閉等,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持續不斷的重復操作。
與傳統介面通過資料庫調用數據不同是,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屬於AI人工智慧范疇,是通過設計流程來規定軟體機器人模擬人的動作執行任務,從界面採集數據,登陸賬號就能在軟體系統中進行採集、填寫軟體數據的操作。正因為如此,這種解決方案實用性更強,不以軟體廠商和軟體類型為區分,適用的軟體范圍也更為廣泛,HIS、LIS、PACS、EMR、體檢系統、公衛系統等均適用,在醫療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中,無疑也為大家提供了新思路。
另外,實施應用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無需改變以往的信息化系統,具有極強的靈活性,當上報流程發生變化時,可以通過高易用性的流程自動化配置平台,對軟體機器人工作流程進行調整,實現快速部署。同時,還可以集成OCR等其他技術,這些都是傳統解決方案所無法比擬的。
其中,基層醫療機構或第三方公司將數據上報到公共衛生服務平台的難題逐漸浮出水面。例如,醫療機構自己的醫療數據在自有的HIS系統或其他醫療系統中,而公共衛生服務平台作為獨立的系統,數據難以實現直接導出與導入。
通常,公衛平台都是由一些大型的軟體廠商承建,所以普遍情況是只有少部分醫療機構可以跟公衛平台進行介面對接。更多的是如果因為價格談不攏,或者基層醫療機構甚至沒有專門的IT人員跟進此事等原因,不得不擱置介面事宜。
所以,只能通過人工手動上報為主,即將數據手動從HIS、體檢等系統逐個「復制」,然後「粘貼」填到公共衛生服務商平台。但是因為要上報的數據量和種類多,錄入人員的工作負擔很重,也難免會有數據錯誤的情況出現。
目前,有一些基層醫療機構或第三方廠商,在使用小幫軟體機器人這樣的新解決方案。
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在無需開發介面的情況下,用軟體機器人來實現數據的自動採集和上報,就像在電腦裡面有一個軟體助手,自動模擬人工的手動流程來處理數據上報,連接不同軟體系統的數據,實現數據自動化的上傳。
而使用軟體機器人,也僅僅只要有一台合適的電腦,能登陸打開相應的軟體系統,就能下載安裝一個軟體機器人,使用門檻幾乎是沒有的。
當然,軟體機器人的應用也不僅僅局限於公衛數據上報,甚至不限於醫療行業,而是適用於各行業的數據上報類,與其在手工逐條復制粘貼上報中苦苦掙扎,不如嘗試軟體機器人的解決方案。
❷ 我幹了七年赤腳醫生沒有本有我村那時的工資賬不知國因我本村有村子的歷史注冊了證明我幹了七年家有什麼代
赤腳醫生
(農村非正式醫療人員)
編輯
赤腳醫生,是上世紀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開始出現的名詞,指一般未經正式醫療訓練、仍持農業戶口、一些情況下「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
當時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醫學世家;二是高中畢業且略懂醫術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赤腳醫生為解救中國一些農村地區缺醫少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文名
赤腳醫生
屬 性
農村醫療人員
最早人物
王桂珍
社會評價
窮人服務的天使
目錄
1 最早人物
2 《赤腳醫生》郵票
▪ 兩位「赤腳醫生」的出現
▪ 由「赤腳醫生」成名的王桂珍
▪ 「中國農村合作醫療之父」覃祥官
3 顯著特點
4 國家政策
5 社會評價
6 相關報道
7 走進歷史
8 21世紀對離崗赤腳醫生補助:
9 影視作品
▪ 電影《紅雨》
▪ 電影《春苗》
歷史背景
1968年9月,當時中國最具有政治影響力的《紅旗》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報》刊載。隨後《文匯報》等各大報刊紛紛轉載。「赤腳醫生」的名稱走向了全國。「赤腳醫生」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物,是農村社員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切稱呼。合作醫療是隨著新中國成立後農業互助合作化運動的興起而逐步發展起來的。
到1977年底,全國有85%的生產大隊實行了合作醫療,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不再使用「赤腳醫生」名稱,鞏固發展鄉村醫生隊伍》一文,到此「赤腳醫生」逐漸消失。根據2004年1月1日起實行的《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鄉村醫生經過相應的注冊及培訓考試後,以正式的名義執照開業。赤腳醫生的歷史自此結束了。
根據當時的報道,中國有102萬鄉村醫生,其中近70%的人
員為初、高中畢業,近10%的人員為小學畢業。 赤腳醫生是中國衛生史上的一個特殊產物,即鄉村中沒有納入國家編制的非正式醫生。他們掌握有一些衛生知識,可以治療常見病,能為產婦接生,主要任務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和根除傳染疾病。赤腳醫生通常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醫學世家,二是高、初中畢業生中略懂醫術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挑選出來後,到縣一級的衛生學校接受短期培訓,結業後即成為赤腳醫生,但沒固定薪金,許多人要赤著腳,荷鋤扶犁耕地種田,赤腳醫生名稱由此而來。
最早人物
編輯
原上海市川沙縣江鎮公社「赤腳醫生」王桂珍與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村合作醫療創始人覃祥官,可以說他們是中國最早的「赤腳醫生」。兩位風雲人物的人生軌跡有著相似之處。
2008年9月2日,在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衛生局一棟普通宿舍樓里,人稱合作醫療「活檔案」的退休幹部倪兵萬拿出自己收集、珍藏多年的歷史資料,向筆者介紹了中國最早的兩位「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郵票
編輯
1974年6月26日我國發行《赤腳醫生》郵票一套[1]
《赤腳醫生》郵票
兩位「赤腳醫生」的出現
倪兵萬當時雖已74歲,但神清氣爽,面色紅潤。從1958年至1994
倪兵萬收藏的部分農村合作醫療歷史資料
年退休,他一直都在長陽縣衛生局工作,並歷任醫政股股長、縣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副主任等職,是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變遷的歷史見證人,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等媒體都曾多次采訪過他。
「中國最早的『赤腳醫生』應該是長陽的覃祥官和上海的王桂珍」,倪兵萬開宗明義地說。接著,他拿出3種權威資料作為佐證。
一是1968年12月20日,由長陽縣革命委員會、長陽縣人民武裝部編印的《深受貧下中農歡迎的合作醫療制度》一書,該書第六十五頁中這樣寫道:「1961年,覃祥官開始跟著老醫生徐謀書學醫……」。
二是1975年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組織編寫出版的《「六·二六」光輝照樂園》一書,該書第一章第二節中這樣寫道:「1961年,在三大隊黨支部的支持下,快30歲而又只讀過3年小學的覃祥官,懷著為貧下中農去佔領醫療陣地的雄心,開始學醫……」
三是2006年4月,中央電視台5集系列電視專題片《赤腳醫生》的解說詞也多次這樣描述:「1964年,覃祥官在湖北省長陽縣樂園公社成為赤腳醫生……」
「1965年,王桂珍在上海川沙縣江鎮公社成為赤腳醫生……」
由「赤腳醫生」成名的王桂珍
1968年第三期《紅旗》雜志上, 曾刊載了一篇關於上海市川沙
王桂珍
縣江鎮公社培養赤腳醫生的調查報告,介紹了王桂珍等人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先進事跡。
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報》全文轉載此文,也就是在這篇調查報告中,第一次把農村半醫半農的衛生員正式稱為「赤腳醫生」。從此,「赤腳醫生」就成為半農半醫鄉村醫生的特定稱謂。
當時,毛澤東主席看到這篇文章後,在文章的眉頭上批示:「赤腳醫生就是好」。這個批示經報刊公開發表之後,當年的中國大地上立即掀起了一股學習赤腳醫生、學習王桂珍的熱潮。還有人不顧路途遙遠,自帶干糧,千里迢迢從各地趕到江鎮公社觀摩學習,安靜的江鎮一下子熱鬧起來,王桂珍也被這種熱潮漸漸推向了榮譽的巔峰。
1969年9月,從未離開過上海的王桂珍奉命來到北京,參加
赤腳醫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20歲生日慶典活動。1974年,王桂珍代表中國上百萬赤腳醫生參加了第二十七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這次會議之後,王桂珍的名氣和影響越來越大。後來,拍攝的一部反映「赤腳醫生」的電影,即以她為原型。
1978年,王桂珍到川沙縣一家企業當了廠醫。1987年落實政策,她通過醫師考試進入鎮衛生院工作。1999年退休之後,她與丈夫一起創辦了浦東振興印刷廠。由於夫婦二人都是非常實在的善良人,所以在當地人緣關系極好,為人處世更是有口皆碑,令人敬重。
「中國農村合作醫療之父」覃祥官
而覃祥官的人生軌跡也與王桂珍有許多相似之處。
1966年8月10日,由他領創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樂園公社杜家村大隊衛生室」靜悄悄地掛牌。
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反映樂園公社創辦合作醫療的調查報告——《深受貧下中農歡迎的合作醫療制度》。文中特別提到,杜家村大隊衛生室赤腳醫生覃祥官是一位「忠心耿耿為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好醫生」。一夜之間,覃祥官就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
隨後,覃祥官多次出國訪問作報告,介紹中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4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並當選為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3年,60歲的覃祥官經原湖北省宜昌地委組織部同意,由長陽縣委按副縣級領導幹部為他辦了退休手續。如今,覃祥官和老伴在樂園鄉下過著恬靜、安詳的田園生活。
新華社記者曾於1993年撰文在《半月談》「內部版」上介紹覃祥官的歷史功績,並首次稱他為「中國農村合作醫療之父」。
2003年之後,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全國的再度興起,人們又想起了其創始人覃祥官。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見證」,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湖北衛視「往事」、遼寧衛視「背景」等電視欄目記者都曾在筆者的陪同下,親赴樂園專訪過這位土家族傳奇老人。
顯著特點
編輯
解放初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鄉村大多都有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
那個時代,國家貧窮,醫科專家奇缺,一時培養不出那麼多有醫學方面專業的醫生,只有培訓一批略懂醫術的赤腳醫生來應急所需。貧窮落後的年代,生病人也尤多,更需要赤腳醫生的治病。因而,那個年代,在鄉村裡,赤腳醫生就應運而生了。
在鄉村裡,選拔赤腳醫生,一般是從以下二條件來選的。一是從醫學世家中挑選,二是從高中畢業生略懂醫術病理中挑選。挑選出來後,集中到縣衛生學校培訓一年半載,結業後回到鄉村算是赤腳醫生了。鄉村裡的赤腳醫生,因沒受過系統的學習,醫學,病理等知識是比較低的,大病、重病治不了,復雜的病更不用說了。赤腳醫生能解決的問題,通常是一些頭痛身熱,擦損外傷等小病而已。雖說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決,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眾。一是他們沒空到大醫院去看病,二是到大醫院看病交通也十分不便,三是到大醫院看病費用高。因而,村民群眾十分敬重赤腳醫生,都認為他們是村裡的大知識分子,是救命恩人。
在鄉村當赤腳醫生很辛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赤腳醫生沒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隊一些補貼,有的只是以生產隊記工分代酬。這微薄的補貼和工分,根本上解決不了他們的生活,因而,他們白天還得赤著腳參加生產隊勞動,夜晚還要挑燈自學醫學知識。其次,由於貧窮落後,醫療設備十分簡陋。除了一個葯箱,幾片普通的葯片,一支針筒,幾塊紗布,別的就少得可憐。
盡管難苦,但那時的赤腳醫生,還是盡職盡責,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服務的。不管深夜還是風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到,他們就會赴診,就會認真地為病人看病打針服葯。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盡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議送醫院治,有時還親自陪著送去。赤腳醫生治病收費不高,只收回成本錢,因為赤腳醫生都拿了生產隊的補貼。有的赤腳醫生如果碰上困難戶和五保戶,就得倒貼成本費了。
鄉村的赤腳醫生,醫術雖不高,但服務態度特別的好。他們常背著一個印有雞蛋般大的紅十字葯箱,穿著白褂,挨家串戶走訪群眾。尤其是流感時期或流腦時期,赤腳醫生的責任更大更辛苦,他們不但走家串戶發葯,還得講解預防知識,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睡不上一次安穩覺。鄉村裡的小孩怕打針,赤腳醫生便會千方百計哄小孩,或是給他們講故事,或是為他們唱歌,有時甚至買上一顆糖送給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時,一針落去,還未等孩子「哇」的一聲哭叫,針又拔出來了。這般一來,村裡的小孩見了赤腳醫生,既愛又怕,大都會縮進母親的身後,伸出頭來,怔怔地盯著赤腳醫生身上的紅十字葯箱——那裡面,既有糖果,更有針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赤腳醫生的醫術雖沒有大醫院里的醫生高明,但有時大醫院里的醫生治不了的病,赤腳醫生反而治得了。赤腳醫生治病,在鄉民的眼裡,確是高。但有時,也失水準。無論怎麼說,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赤腳醫生為人民群眾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教育的發展,鄉村都建立了醫院,醫生都規范化了,赤腳醫生,漸漸地被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取而代之了。這便是人類文明的又一進步。[2]
國家政策
編輯
「赤腳醫生」待遇及養老問題應當解決,有法可依。根據國務院國發【1981】24號文件《國務院批准衛生部關於合理解決赤腳醫生補助問題的問題》,對「赤腳醫生」明確界定為「他們同民辦教師一樣,是農村中的知識分子,技術人員,腦力勞動者」。對此建議:凡經考核合格,相當於中專水平的赤腳醫生,發給「鄉村醫生證書」,原則上給予相當於民辦教師水平的待遇,並明確赤腳醫生補助費的來源,其中一部分是由地方財政解決的。
2014年5月28日,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進一步明確2014年醫改的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
其中[3-4] 《工作任務》的第二十一條: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原則上將40%左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村衛生室承擔,考核合格後將相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給村衛生室,不得擠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定點,全面實施一般診療費政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聘用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研究制訂提高偏遠、艱苦以及少數民族等特殊地區執業鄉村醫生待遇的相關政策措施。落實鄉村醫生養老政策,採取多種方式,妥善解決好老年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同步建立鄉村醫生退出機制。適時組織對鄉村醫生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充分發揮基層計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民健康素養中的積極作用。
社會評價
編輯
更重要的是,赤腳醫生是真正為窮人服務的天使。赤腳醫生雖然沒有
赤腳醫生繪畫作品
潔白的工作服,常常兩腳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卻有最真最純最熱的為人民服務之心。而樸素實用的治療模式,滿足了當時農村大多數群眾的初級醫護需要。反觀當今的醫療機構,缺少的正是這種平民意識。病房越來越豪華,收費越來越天文,大而無當的醫療體系使得醫患矛盾越來越突出,早已淡出歷史的「赤腳醫生」又重回人們記憶也就不奇怪了。
「赤腳醫生」模式即使在今天也還有其現實意義,洗去「赤腳醫生」的歷史印記和政治色彩,挖掘其價值內核,借鑒其普適性和組織模式,建立切合農民利益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赤腳醫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這也與有關政府正致力於構建平價醫院的想法不謀而和。
「赤腳醫生」在21世紀可以理解為國外的保健醫師,他為群眾提供的是24小時,即時的不需要排隊的貼身醫療服務。普通的傷風、咳嗽、常見的外傷的時候,「赤腳醫生」能夠幾分鍾內為你提供醫療服務。和城市的醫療服務相比,等車、排隊、繳費、3分鍾看病、相比,「赤腳醫生」制度值得今天的醫改部門認真學習。
相關報道
編輯
廣州日報2008年1月16日刊登了《粵7位「赤腳醫生」獲衛生部表彰》一文後,一下子把很多讀者的回憶拉回到了那個「一根銀針治百病,一顆紅心暖千家」的「赤腳醫生時代」。這種懷念甚至跨越了時空距離,延伸到了網路時代,網上開始出現懷念「赤腳醫生」的風潮。許多網友都對小時候赤腳醫生的救助之恩念念不忘。跟今天發達的醫療水平相比,當年農村的醫療條件可謂簡陋之極,那人們為什麼要懷念「赤腳醫生」?
無可迴避的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人們對醫療現狀的無奈和不滿。顯然,跟過去相比,當下豪華的醫療模式不僅超出了農民或者貧民階層的支付能力,也超出了普通人群常用病和多發病的治療需要,形成了新的醫療資源浪費,而這種浪費卻又是出於醫療機構的利益需要。過度治療和重復治療讓患者苦不堪言,而「赤腳醫生」最能滿足當今貧民患者普遍的懸壺濟世夢想。
走進歷史
編輯
20世紀80年代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導致合作醫療制度瓦解,1985 年全國實行合作醫療制度的行政村由過去的90%銳減至5%,至1989 年,繼續實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行政村僅佔全國的4.8%。「赤腳醫生」也因此失去了政治與經濟的依託,部分轉變為個體開業者。1985 年月,衛生部宣布取消「赤腳醫生」的名稱,經考核合格者轉為鄉村醫生(village doctor)。這一改變不僅是名稱上的,而且也是實質上的。由於鄉村醫生被置於市場經濟的格局中,他們更多地注重疾病治療,而原來屬於「赤腳醫生」職責范圍的計劃免疫、愛國衛生、改水改廁等工作遭到嚴重削弱,農村基層衛生防疫網路基本瓦解了。
合作醫療制度的瓦解和「赤腳醫生」角色的轉換,導致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陷入困境,農民失去了基本的醫療保障。2003 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規劃,頒布了《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以重建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服務體系。然而,新農合制度與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協調,適應新農合的醫療消費層次和水平的服務體系尚待完善。許多鄉村醫生仍然處於上無撥款,下無補助,靠醫療業務收入發工資,其他均無保障的境況。此外,新農合主要是疾病診治的費用補貼制度,而對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沒有給予關注。
「赤腳醫生」是中國在社會經濟不發達情況下,主要依靠政治動員來解決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問題的一次嘗試。盡管這一嘗試也曾受到種種批評,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轉型後農民醫療保健問題的突顯,喚起了人們對「赤腳醫生」的回憶。我們應當認真地檢討和反思「赤腳醫生」制度的興衰,汲取經驗與教訓。
21世紀對離崗赤腳醫生補助:
編輯
政府一直關心赤腳醫生,一九八一年,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於合理解決赤腳醫生補助問題的報告的通知(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七日)[5] 中提出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以適當補助。
2013年廣東發布《關於做好農村已離崗接生員和赤腳醫生活困難補助發放工作的通知》,開始對生活困難的農村離崗赤腳醫生和接生員補助[6] 反饋:廣東赤腳醫生2015年第二次補助發放? [7]
2015年底,山東省衛生計生委、財政廳、人社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解決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問題的實施意見》,自2015年1月1日起實行。[8] 反饋1:已經領上了,一年按20塊錢算[9] 反饋2:山東各地老年鄉村醫生陸續發補助,從2015年一月起給。[10] 反饋3:山東陽谷一位村醫幹了49年,每月980元[11] (4樓)
2016年河北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關於印發原「赤腳醫生」養老補助辦法的通知 》冀衛發〔2016〕14號
開始對離崗赤腳醫生和接生員補助[12]
影視作品
編輯
電影《紅雨》
1975年根據楊嘯同名小說改編,導演:崔嵬;
《紅雨》電影海報
編劇:楊嘯,崔嵬;主演:曹秀山,溫剛,臣國璽,田成仁,邵萬林
劇情介紹:
1968年,太行山區青山大隊揭起「農業學大寨」的高潮,社員們干勁沖天地在修建水庫。小社員紅雨看到山區缺醫少葯,嚴重影響了社員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了水庫工程的進展。看到解放前在葯鋪當掌櫃的孫天福至今還在賣假葯,刁難社員,他決心當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腳醫生。這時,孫天福為了把握住全村的醫療大權,也提出要當赤腳醫生。大隊長一味相信孫天福,而大隊黨支部書記慶林和以石匠爺為代表的貧下中農,支持紅雨當赤腳醫生,送紅雨進了赤腳醫生訓
《紅雨》電影連環畫
練班。紅雨聽了石匠爺講述的解放前孩子看不起病慘死去的遭遇後,更堅定了當好赤腳醫生的決心。
望採納
❸ 湖北省十四五規劃
法律分析: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全省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跨區域合作深度拓展,內陸開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誠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格局更加穩固,「水袋子」「旱包子」問題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升。
法律依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地方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數字化標准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機制。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的准入制度,健全觸發式監管機制,構建多方協同治理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促互進。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範園區,完善園區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應用場景,推進數字化創新應用。完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重要信息系統網路安全防護,健全網路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個人隱私和大數據安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❹ 湖北省衛健委投訴方式
湖北省衛健委投訴電話027-87576368,傳真號碼:027-87710423,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衛健委的職責:
組織擬訂國民健康政策,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和標准並組織實施。統籌規劃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健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制定並組織實施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等政策措施。
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管辦分離,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制定並組織實施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政策措施,提出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的建議。
制定並組織落實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國家免疫規劃以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制定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負責衛生應急工作,組織指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和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組織制定國家葯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開展葯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葯品預警,提出國家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參與制定國家葯典。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依法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標准。
❺ 湖北省居住證服務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創新人口服務管理,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蓋,保障居住證持有人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居住證持有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以及居住證的申領、發放、管理等相關服務和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的機制,將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推進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設,將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居住證持有人的權益保障、服務和管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人口信息庫,健全居住證持有人信息採集、登記工作體系,加強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居住證持有人的信息共享,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蓋提供信息支持。第六條公安機關負責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的申領受理、製作、發放、簽注等工作。
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委託社區服務機構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的申領受理等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用人單位、就讀學校以及房屋出租人、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居住證的申領受理、發放等工作。第二章公共服務和便利第七條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基本公共服務:
(一)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就業信息咨詢、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
(二)社會保險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三)教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為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在居住地申請接受義務教育,由居住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讀,與居住證持有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以在居住地報名參加高中階段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享有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傳染病防控、兒童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五)計劃生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免費享受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項目及避孕節育等計劃生育服務;
(六)住房保障服務,居住證持有人享有在居住地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以及按照居住地住房保障有關規定,申請保障性住房的權利;
(七)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免費享受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以及公共體育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務;
(八)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事項;
(九)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第八條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便利:
(一)辦理出入境證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普通護照、往來香港、澳門、台灣通行證及簽注;
(二)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三)辦理機動車登記,在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登記;
(四)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在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五)參加執(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執(職)業資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申報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六)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
(七)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便利。第九條居住證持有人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落戶條件的,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常住戶口由原戶口所在地遷入居住地。具體落戶辦法由市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制定,並向社會公布。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擴大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務和便利的范圍,提高服務標准,並定期向社會公布居住證持有人享受公共服務和便利的范圍。
❻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貫徹落實國民健康政策,起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省政府規章草案和政策、規劃,制定地方標准和技術規范並組織實施。統籌規劃全省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健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協調推進健康湖北建設。制定並組織實施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等政策措施。
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政策、任務、措施的建議。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管辦分離,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制定並組織實施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政策措施。提出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的建議。
組織實施國家免役規劃,制定並組織落實全省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國家免疫規劃以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組織開展檢疫傳染病監測傳染病。負責衛生應急工作,組織指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和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❼ 湖北省獨生子女補貼最新政策是什麼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規定,計劃生育補貼主要包含以下3個項目:
1.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2.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3.計劃生育「少生快富」補助。
新的計劃生育補貼自2019年1月1日起。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第三條 計劃生育方面。主要包括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計劃生育「少生快富」補助3個計劃生育扶助保障項目,明確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除上述3個項目之外的原計劃生育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統籌安排。
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准,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步提高。中央財政參照上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責任中央分檔分擔辦法安排補助資金。
❽ 租房糾紛如何解決客廳能否出租都有答案
2017年7月17日,住建部批准武漢等12個城市為全國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城市。近期,武漢市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住房租賃試點工作支持力度,出台了一攬子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扶持政策。比如出台了住房租賃試點50條扶持政策,關於這些政策,很多人還存有一些疑惑,來看看下面的解答。
(一)集體土地能否建設租賃住房?
市房管局:按照國家規定,武漢市正在制訂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建立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規劃、審批、供應、登記、監管等機制,相關政策和工作流程待國家批准。
(二)企業有閑置土地,能否建設租賃住房?
市房管局:在符合城市規劃和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企業可以利用自有住宅用地,自建或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合作建設租賃住房。
(三)成套住房的客廳能否出租居住?
市房管局:允許出租人按照國家和地方的住宅設計規范改造住房後出租。單套住房內具備直接採光和自然通風條件功能相對獨立的客廳,可以出租居住,但入口、過道應符合住宅設計規范要求和消防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四)物業服務企業能否從事住房租賃業務?
市房管局:物業服務企業可以設立子公司,開展住房租賃業務。規模超過100套的,可享受武漢市住房租賃試點企業優惠政策。
(五)住房租賃合同是否必須備案?備案後承租人可享受哪些基本公共服務?
市房管局:按照規定,住房租賃合同應該辦理備案或信息採集手續。辦理備案或信息採集手續後,承租人可按照《武漢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試行)》(武政規〔2017〕23號)有關規定,申請辦理落戶手續。或者申領居住證後,按照《武漢市居住證服務與管理暫行辦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77號)等有關規定享受我市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其中持有武漢市居住證、就業證明(或經營許可證)的流動人口承租人的隨遷子女,可在居住地所在區申請接受義務教育,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與本市戶籍子女一樣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六)申請人可以提取多少公積金用於支付房租?
市房管局:提取公積金支付商品住房房租的,提取額度根據武漢地區住房租金水平每三年調整一次。其中2015年——2017年已婚職工家庭每年可提取個人賬戶內住房公積金24000元,未婚職工每年可提取個人賬戶內住房公積金12000元。
(七)住房租賃企業可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市房管局:
一是增值稅
對一般納稅人出租在實施營改增試點前取得的不動產,允許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屬於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小規模納稅人出租不動產,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小規模納稅人出租不動產(含住房)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在2017年底之前可按照有關規定免徵增值稅;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提供住房租賃經紀代理服務的,一般納稅人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小規模納稅人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
二是企業所得稅
對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照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捐贈住房,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對其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是房產稅
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按照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於居住的住房,減按4%的徵收率徵收房產稅。
(八)金融機構對住房租賃企業有哪些金融支持政策?
市房管局:目前,各大銀行正在制訂相關支持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產品。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已出台5類金融支持產品。
1、住房租賃支持貸款
用於在自持用地、租賃用地、其他商品房用地等國有建設用地以及集體建設用地上新建房屋用於住房租賃業務的融資需求。貸款金額最高可達總投資的80%,貸款期限最長可到25年。
2、住房租賃購買貸款
用於滿足借款人購買房屋用於住房租賃的融資需求。貸款金額最高可達總購房款的80%,貸款期限最長可到25年。
3、住房租賃抵押貸款
借款人以自持的租賃住房進行抵押融資,用於住房租賃經營期間改造、裝修等資金需求以及借款人統籌安排的其他合法資金需求。貸款期限最長可到25年。
4、住房租賃應收賬款質押貸款
借款人不具有租賃住房所有權或因法律法規規定不能提供抵押的,以住房租賃業務應收賬款進行質押融資,用於住房租賃經營期間改造、裝修等資金需求以及借款人統籌安排的其他合法資金需求。貸款期限最長可到25年。
5、住房租賃經營貸款
是用於支付租金、改造裝修租賃住房、傢具家電配置等前期投入以及住房租賃業務日常運營維護等經營周轉用途的融資。貸款最長期限可達8年。
(九)住房租賃承租個人可以享受哪些金融支持政策?
市房管局:相關金融機構正在制訂承租人金融支持政策,建設銀行已出台相關支持產品。針對不同住房租金、期限的租賃交易,提供差別化、快速便捷的嵌入式的貸款融資服務。對租約穩定、租金額度較大的承租人提供長期限、大額度的租賃住房貸款;對短租約、小金額的承租人,提供小額授信、支用靈活的租賃住房貸款。
(十)住房租賃糾紛如何解決?
市房管局:既可以通過街道、社區基層調解組織調解,也可以申請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1-2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❾ 湖北省十四五規劃
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全省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
改革開放贏得新優勢。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突破性發展,跨區域合作深度拓展,內陸開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誠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文化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持續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態格局更加穩固,「水袋子」「旱包子」問題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升。
法律依據:
《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_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三、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完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地方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數字化標准規范,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機制。優化新產業、新業態的准入制度,健全觸發式監管機制,構建多方協同治理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促互進。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範園區,完善園區新型基礎設施,豐富應用場景,推進數字化創新應用。完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重要信息系統網路安全防護,健全網路安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個人隱私和大數據安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❿ 我國慢性病防控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總結的幾點 慢性病防控面臨的挑戰和對策的幾要點用■ 註明了
其他一些的是詳細資料 希望能對你用幫助
慢病防控綜合機制正在形成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 孔靈芝
防控形勢嚴峻
今年9月,第6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高級別會議,這是繼2001年聯大召開艾滋病防控會議後,聯合國歷史上第二次就健康問題舉行的高級別會議。會議通過的《政治宣言》提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21世紀各國發展面臨的嚴重挑戰之一。應對慢性病,各國政府須承擔首要責任,社會所有部門都必須作出努力,鼓勵擬訂多部門政策,創造公平的促進健康的環境,使個人、家庭和社區有能力作出利於健康的選擇。
當前,我國慢性病發病形勢非常嚴峻。2010年18歲及以上居民慢性病行為及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攝入過多的鹽、油是非常突出的問題。80.9%的家庭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超過5克;83.4%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超過25克。18歲及以上居民中,僅11.9%的人經常鍛煉,體重超重率約30%,肥胖率約10%;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高膽固醇血症者超過3000萬;糖尿病的患病率達到9.7%。癌症發病和死亡都在不斷上升,慢性病造成過早死亡的比例佔到57.8%。慢性病在所有疾病負擔中所佔的比重約為70%。
積極尋求新出路
2011年世界經濟風險評估報告提出,慢性病不僅可以拖垮國家醫療體系,而且會對國家經濟造成制動效應。如何應對我國慢性病防控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待不斷探索。
■一、需要頂層設計。 我國至今尚未出台慢性病防控的法律和國家級政策;慢性病預防經費投入匱乏。目前,盡管國家投入了大量科研資金,但慢性病特別是慢性病預防尚未置於優先領域。從2005年到2010年,中央支付地方的癌症防控經費大幅增長,但對傳染病和慢性病的投入仍然失衡,其比例大約是1001。在大量醫療費用中,慢性病晚期治療費用又占絕大多數。以糖尿病為例,統計數據顯示,80%以上費用用於對發症的治療。
另外,像創建健康城市等行動仍是各地的自發行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等工作的覆蓋范圍和影響有限。
■二、需要解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相關難題。 比如,居民健康檔案很多變成死檔,利用率低。對此衛生部要求今年年底建檔率達到50%,並特別強調規范化使用;目前在社區開展35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截至2011年6月只管理了21%的高血壓患者和12%的糖尿病患者,還需要加快推進。
■三、 防控體系需要協調機制。 目前,慢性病的防控力量分散在醫療、疾控、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等機構,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各級防辦、各類學會等社團也承擔著相應的任務。為了形成合力,應建立衛生部門內的、技術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鼓勵各地市、區疾控系統成立慢病科(所),鼓勵各地在醫療機構內建立防病中心或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學術團體的作用,使各種防控力量形成合力。
優化選擇干預措施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趙 琨
■衛生資金整體配置效率低
衛生資源稀缺是任何國家都面臨的挑戰,如何使用好稀缺的衛生資金更是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對衛生總費用測算顯示, 70%的費用投向了醫療服務。對天津市和甘肅省的慢性病費用測算顯示, 超過83%的費用發生在臨床治療上,不到2%的費用投向了公共衛生,這說明只有很少費用投向疾病的預防。慢性病預防和管理的費用過少,與慢性病驅動的疾病負擔逐年增長對應,說明資金在整體配置上出現了低效率。
研究發現,慢性病治療費用主要用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腫瘤的治療上。其中,心腦血管疾病直接醫療費用一直排在最前列,其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同期GDP的增長速度。
■ 應明確資金分配優先次序
大量的循證醫學研究證明,60%的死亡與慢性病有關,而70%的慢性病可以通過預防來控制。世界銀行今年7月發表的《構建健康和諧生活》報告提出,如果中國每年心腦血管死亡率再減少1個百分點,考慮到對壽命的固有價值觀,每年可獲得相當於2010年GDP19%的經濟效益,約為8070億美元;如果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則年度經濟效益將達到2010年GDP的48%,約為1.86萬億美元。
基於慢性病費用只有2%用於公共衛生,在分配衛生資源時應遵循2個原則,一是臨床效果,另一個是成本效果。同時根據疾病發生演變進程,將疾病的防治按4個階段標示,第一階段為一級預防,通過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規避危險因素;第二階段為二級預防,通過篩查和健康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第三階段為疾病治療和早期康復;第四階段為穩定和恢復期康復。每一階段會有不同的干預措施和治療方案。哪些措施最具有臨床效果和成本效果?哪些干預措施、治療方案對降低死亡率的貢獻最大?在資源和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進行優先選擇。
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天壇醫院合作開展的腦卒中單元治療的成本效果研究顯示,卒中單元組較普通病房組神經功能缺損每減少1個分值,少花醫療費509.91元。卒中單元組較普通病房組生活殘障等級每減少1級,少花醫療費 720.88元。卒中單元組較普通病房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每多提高5個分值,少花費42.6元。由此來看,在保證預防、治療和康復質量前提下,選擇費用最少的治療方式,是一種理性選擇。
一般而言,確定衛生資金分配優先次序的第一個標準是安全、有效果、疾病負擔大、社會有需求;第二個標準是符合社會倫理和公平準則;第三個標準是具有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益;第四個標準是經濟上可行,組織上可行。
就慢性病防控來看,對位於疾病負擔前幾位的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精神心理疾病,應依據公共資金能力,明確哪些干預防治技術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益最優。同時,要考慮這些技術是由疾控或婦幼保健機構提供,還是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醫院提供等。
■ 探索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紀立農
過去二三十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明顯增高。目前,如何管理好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大的問題。
最近,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完成了糖尿病管理現狀調查數據整理,該調查不僅覆蓋全國不同地區,也覆蓋了幾乎所有級別的醫院,共計103家,調查人數超過2.5萬人。調查初步結果顯示,糖尿病不是老年病,門診糖尿病患者中65歲以下者佔54%。
該調查發現,我國糖尿病群體不只存在高血糖問題,大部分人同時伴有血脂代謝問題和血壓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指標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平均水平為2.86%。如果低密度脂蛋白以2.6為基本達標標准,被調查人群達標率僅為40%。從並發症發生情況看,糖尿病病程小於1年,近20%的人發生微血管病變,15%的人發生大血管病變;糖尿病病程大於10年的人中,50%的人有微血管並發症,近30%的人有大血管病變。該調查提示,糖尿病人群不但是一個各種危險因素都沒得到很好控制的人群,其並發症發生率也較高,尤其是病程較長患者。這些都對目前的糖尿病管理提出了挑戰。
對已發生心血管病事件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葯物進行二級預防,可明顯減少再次發生冠心病或發生死亡的風險。但我國患者使用率僅4%。關鍵措施不達標,不是簡單的醫學問題,這其中有病人的問題,有醫保政策的問題,多個環節都存在問題。
在疾病管理中,一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是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示範醫院和科室,這些科室通過轉化醫學研究,能夠把標准治療落實到門診和社區病人管理中,從而提高病人依從性,提高標准治療落實率。制定指南也非常重要,但指南如何落實需要加以研究。通過這些研究,在醫療政策、繼續教育策略、行為干預、病人自我管理上,摸索經驗,影響政策,影響醫生行為,影響醫院管理體制,把我國慢性病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水平。
■ 糖尿病診斷方法應變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 寧 光
2010年中國糖尿病專項調查發現,我國糖尿病的發生率與人均GDP的增長狀況幾乎是吻合的,把城市農村的糖尿病患者加起來大概是9650萬人,而糖尿病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知曉率為36.1%。同時,還有64%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應該怎麼去發現他們?
目前,我國糖尿病的診斷率或是知曉率遠遠低於高血壓,這最主要是診斷方法的問題。空腹服葡萄糖75克,再做一次兩小時後的血糖,這一診斷方法太煩瑣,很多患者因此流失。而查空腹血糖,只能發現不到1/3的患者。能否用其他方法檢測?用糖化血紅蛋白來測定應該是可以的。如果用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指標測定診斷,大概診斷的符合率是87.6%。也就是說,只要早上抽1次血,就能發現90%的糖尿病患者。從這個道理上來講,不需要再做餐後兩小時血糖。基於這個研究,能不能先大規模開展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把糖尿病患者篩選出來,再進一步做確診檢測?如此,糖尿病的發現率可以提高1倍。
慢病患者門診費用將報銷更多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醫保研究室副主任 董朝暉
■門診大病支付制度普遍建立
與2009年相比,2010年我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增加了8000多家,定點葯店增加了5000多家。其中,定點醫療機構增加主要為一級以下基層醫療機構,這有利於慢性病的前端防治。
目前,大多數地方已建立門診大病支付制度,由統籌基金支付。調查顯示,目前有85%以上的地區都實施了門診大病(慢病)政策,但各地的目錄差異很大。據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2008年對175個統籌地區進行調查,最小的門診大病目錄只有1個病種,而最大的目錄則有43個病種。值得注意的是,門診大病報銷都針對慢性病並發症,大多數經費用在治療並發症上,而不是用於慢性病早期防治。
■預付制促使醫院主動干預
當前醫保中有關慢性病付費政策存在的問題是,按項目付費情況下醫保為每個治療項目買單,無論是醫保還是醫療機構,都只考慮眼前的治療效果和治療成本。此管理方法不適於慢性病防治。而在「板塊式的統賬結合」模式下,由個人賬戶支付的是普通門診費用,這種基金結構下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現賬戶入不敷出,個人賬戶根本不足以支付慢性病就診費用。並且,醫保對慢性病普通門診缺乏管理,導致慢性病治療的依從性大打折扣。
去年下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兩項醫保改革重要措施,一個是探索門診統籌,一個是付費方式改革。
從長遠來看,從個人賬戶發展到門診統籌,將使更多醫保基金用於門診醫療,並促使醫療機構重視門診醫療。統籌基金將對早期慢性病進行支付,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將獲得更多門診費用的報銷。而從按項目付費發展到預付制,對門診慢性病實行按人頭付費,將會促使醫療機構主動關注慢性病早期干預,避免大筆費用支出。
此外,實行預付制,通過增強醫療機構的獨立決策權,促使其主動提供成本—效果較好的慢性病防治服務。
公平高效的慢性病保障和防治體系應該具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通過法定醫療保障制度建立一個公平的保障體系,二是通過競爭性的基層醫療體系形成一個高效的防治體系。預付制則是聯系這兩個要素的重要機制。
■引導患者加強自我管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教授 董建群
上個世紀50年代~70年代,我國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截然分開,醫生只做診療,公共衛生醫師只做預防,預防與治療相脫節,慢性病危險因素管理沒人做,病人對疾病缺乏自我管理。近年來,國際上大力倡導轉變這一狀況,目前我國也在著手進行體制建設,完善疾病防治及管理,建設慢性病防治綜合網路。
所謂患者自我管理,就是以患者為主體,在衛生專業人員協助下,由患者自己承擔起主要的預防和治療性保健任務,通過掌握慢性病防控必要技能和手段,提升高危人群及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延長健康壽命。
自我管理最主要的因素是激發患者自身潛能,而不只是給他們信息。從2007年開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在這方面進行探索,並於今年5月起開始探索糖尿病綜合管理新模式,運用先進的國內外糖尿病防控管理理念,在5年內對全國500名中青年骨幹醫生、近萬名基層醫生開展糖尿病防治知識培訓,使臨床醫生具備公共衛生理念;選擇部分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開展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動,建立患者互助小組,使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自助互助,共同收獲健康。
在建立慢性病防治網路的基礎上,還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適宜技術。按照衛生部要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正在逐漸推廣慢性病管理適宜技術,把包括自我管理在內的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適合推廣的技術納入全國慢性病防控示範區創建中。
■在疾病早期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中美上海施貴寶總裁 彭振科
對於糖尿病患者和制葯企業來說,這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時代,因為大家已關注到慢性病,特別是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
中國目前有9000多萬糖尿病患者,但絕大多數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專家介紹,中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只有0.97%的人患糖尿病,但現在這個數字接近10%。糖尿病在迅速蔓延,我們必須遏制蔓延的速度。百時美施貴寶會為此將不斷推出創新葯品,也希望積極參與到中國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中。
慢性病的防控關鍵在於預防。有資料顯示,投資1元錢在預防中,未來在治療中就能節約6元錢。預防的任務不僅是在生病前,還包括在疾病早期就給予最適當的治療。這種治療應該是效果好,不良反應少。百時美施貴寶不久前推出的2型糖尿病治療葯物安立澤不僅可以降低血糖,安全性高,而且1天只需服1次,方便患者服用。2014年我們預計還將推出2種糖尿病治療葯物。此外,我們還會繼續支持醫生和患者的培訓,讓醫生了解和掌握如何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教育患者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服葯。
慢性病的預防是一種社會責任。作為制葯企業,我們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具有創新性的葯物。疾病預防是一個團隊性的工作,我們希望能與疾控機構、臨床專家和媒體共同合作,現在就行動起來,與慢性病做斗爭。
觀點集錦
山西省衛生廳疾控處處長陰彥祥: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已對39.7萬糖尿病病人、145萬高血壓患者進行了規范管理。一是防治結合,在管理患者過程中為群眾服務;二是在醫療保障上向慢性病傾斜,對新農合慢性病患者給予一定補助;三是注重在農村和基層傳播實用的疾病防治知識。
浙江省杭州市衛生局副局長楊建華:對於慢性病防控有兩點建議。第一,在慢性病示範區創建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並在國家層面設立創建載體。第二,慢性病防控重點在社區,使社區成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陣地。
重慶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丁賢彬:農村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戰場,加強村醫網點建設很重要,應激勵村醫做公共衛生服務;消除慢性病防控空白地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後,基層對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進行隨訪管理,但這種管理很多僅是測血壓、測血糖,不能真正干預危險因素。
江西省南昌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天鵬:慢性病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健康教育要從小孩抓起,要從媽媽抓起。要讓媽媽了解並能言傳身教,這樣的作用會很大。此外,慢性病防控倡導多部門參與,也應讓媒體積極參與。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教授鄒大進:慢性病控制離不開生活方式改變和葯物治療。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力度;應鼓勵葯物大包裝,以減少病人跑醫院的次數和事件。
安徽省衛生廳新聞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馮立中:糖尿病防控有三個環節:對正常人群健康教育;對早期糖耐量有問題或血糖指標不正常者作干預;對並發症患者積極救治。糖尿病防控策略
應注重第二個環節展開預防干預。
湖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長張慶軍:國家正在推行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10項中有5項與慢性病密切相關。省級相關的疾控處、婦社處、農衛處應聯合開展統一的行動,這需要從衛生行政層面成立一個辦公室,設在專業機構,由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方案、考核指標等,對基層整體劃撥經費,對工作統一督導考核。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董忠:要在整個城市建設中納入健康的元素。從2008年開始,北京有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今年8月,又頒布了《健康北京「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確定了更深層次的健康促進行動以及與健康、民生問題休戚相關的35項主要指標為核心任務目標。這35項指標中有一半以上與慢性病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