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培訓講話稿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培訓講話稿

發布時間:2022-09-20 18:53:53

①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設施,並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與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規劃、全域旅遊規劃和其他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第三條設區的市、自治州和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公共文化服務目錄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務目錄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進行動態調整。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本級公共文化服務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優化配置相關資源,推進公共文化與旅遊、體育、科技、教育、金融等深度融合,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旅遊、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活動開展及有關監督管理等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工作。第五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現有基層公共服務資源,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供必要的設備和經費保障;鄉鎮(街道)、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配備工作人員。

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公布基本服務項目目錄,免費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統籌使用文化資源,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設備的管理和利用;制定服務規范、運行方式、經費使用、獎懲措施等管理制度;指導民間文藝團體和村(居)民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等。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以行業聯盟、館際合作等形式,推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合作與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旅遊、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主管部門應當支持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通過互聯互通、巡展巡講巡演等服務形式,實現區域間公共文化服務共建共享。第七條新建住宅區的,城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並在規劃條件中確定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內容。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條件、國家和本省地方標准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城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對建設工程是否符合規劃條件予以核實;未經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

城鄉社區更新或者居民住宅區改建、擴建的,建設單位應當參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改建、擴建配套的公共文化設施。

對沒有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的城鎮老舊小區,以及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補建必要的公共文化設施。第八條對社會力量興建公共文化設施的,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用地用房等支持。

社會力量興建、捐建、捐贈公共文化設施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並可以根據有關規定留名紀念。第九條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確需拆除或者改變其用途的,應當提前三個月向社會公示;通過網上徵求意見和召開聽證會等方式,聽取公眾意見;依法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同意,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因城市建設確需拆除公共文化設施且新建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時間超過三年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提供過渡性的公共文化設施。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堅持共建共享原則,科學合理控制建設運營成本,避免重復建設、閑置浪費,提高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

機關、學校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在確保正常工作、教學、生產秩序的前提下,向社會免費或者優惠開放所屬文化、體育、科普設施的,有關人民政府應當給予適當補助。第十一條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根據公眾文化需求及時增加、調整服務項目,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公共文化設施因維修等原因停止開放的,應當提前七日向社會公告。

人員流動量較大的公共文化服務場館的管理單位應當科學設定日均服務人數上限,適時採取人員限流措施,合理設置安全通道和應急場所,保障公共文化設施和公眾活動安全。

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或者方案,定期開展緊急疏散等安全演練。

② 國家扶助什麼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

法律分析: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近年來,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推動祖國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目前,國家採取與國家扶貧開發攻堅戰略結合,編制老少邊窮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明確老少邊窮地區服務和資源缺口,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以廣播電視服務網路、數字文化服務、鄉土人才培養、流動文化服務、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文化幫扶等為重點,集中實施一批文化扶貧項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八條 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

③ 淺談如何發揮文化館的作用及保障群眾文化權益

摘要:文化館免費開放可以保障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採取措施使文化館免費開並放充分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作用;措施;內容前言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文化館作為政府職能部門,處於群眾文化建設的最底層、最前沿。在文化建設領域政府和群眾之間發揮著橋梁的作用、組織和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樞紐作用以及專業研究、創作、普及與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規模和活動水平的作用。新時期究竟如何發揮文化館的職能作用,如何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呢?本人認為,文化館應站在時代的前列,認清形勢,開拓進取,按照政府賦予我們的職能,大力開展當地的群眾文化活動,提升群眾的文化品味,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就必須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向社會免費開放。文化館免費開放遵從了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可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作用,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文化科學發展理念,是在文化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1 文化館免費開放的主要作用
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使廣大群眾更好地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各種文化知識為人們的生存發展、立足社會所必需,而藝術素養和能力也是人們愉悅身心、享受高質量生活所必需的。文化館免費開放,更好地實現了現代公民學習科學知識、接受文化熏陶的權益,對他們提高文化藝術素養、陶冶道德情操具有極大的價值。此外,通過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群眾休閑娛樂、愉悅身心的權益得到很好的體現。特別指出的是,通過免費開放,基層群眾、一些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文化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實現。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實現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共享和放大,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可以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文化館是青少年塑造心靈的地方,是他們主動求知、接受校外教育的社會大課堂。文化館免費開放會使青少年獲得更多的主動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的機會。還能夠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和文化館各項工作水平的提升。文化館免費開放為改變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進行了新的探索。新的方式帶來文化館運行模式的變化,對輔導培訓、後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館免費開放意味著文化館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傳播內容、更加細化的服務標准和更高的管理水平。外在的壓力可以轉換為創新的動力。
2 文化館免費開放並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應採取的措施
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的歷史背景下,提出文化館免費開放,符合人民群眾對文化發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受到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
一是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強化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的責任。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出發點是豐富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以最大限度地服務廣大群眾為主要目標。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由於財政投入不足帶來的生存壓力,加之約束監管不到位。導致文化館在實際運作中功能出現某種弱化、異化的現象。所有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文化館功能的發揮,偏離了國家設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初衷。因此,文化館免費開放後,場地設施的運行、設備購置保養、培訓輔導等費用都需要財政部門的資金保障。
二是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服務模式。在思想觀念層面,免費開放要突破業界一部分人士的一些既有觀念或擔心,如文化館是高雅文化場所,無需免費開放,全面免費開放,財政無力承擔、秩序難於管理,免費開放後群眾整體素質下降導致文化設施、設備等損壞。實踐告訴我們,只要科學預測、系統安排、強化管理,免費開放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從制度層面看,免費開放在文化館的提供方式、補償機制上應有所創新。要推動服務內容創新,面向不同群體組織開展各類新型文化活動。要在運行上優化服務接待流程,加大質量管理力度。
三是牢記文化館的服務性和公益性。文化館作為面向群眾服務的窗口,要時刻牢記服務性和公益性。群眾參加活動時要熱情接待,耐心指導,不辭辛苦,不計報酬。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面對一切需提供服務的人群。因到文化館參加活動的群眾不同於專業人士,受學歷、藝術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藝術水平、基礎會千差萬別,面對這樣的群體首先要熱情耐心,然後分門別類分開檔次對他們進行指導。對群眾熱情耐心是文化館實現其服務職能的基礎。如果群眾滿懷激情來到文化館,而遇到的是冷冰冰的面孔,其心情可想而知,輔導就不會取得預期效果。要創新輔導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使得培訓輔導生動有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要降低門檻,面向最廣大的基層群眾,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現好每個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這樣做,既符合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符合現階段社會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要求。在免費開放的同時,要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面向基層,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文化館業務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館業務人員要不斷創新學習,研究群眾文化領域的新需求、新動向。要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拓寬學習面。業務輔導人員的提升,是帶動整個輔導對象提高的基礎。
3 關於文化館免費開放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促進文化館免費開放,就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推進文化館的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對文化館功能定位的理解,繼續創新發展思路。文化館是國家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精神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的主要途徑。公共服務的普遍性、均等性、非營利性是它的基本特點。研究構建文化館的新型體制,目前,文化館實行事業單位的體制,其資金主要來源於各級政府財政。其工作人員是國家事業單位編制身份。在績效管理方面,缺乏對文化館全面、科學的評估標准和方法,以行政性評價為主,法制化管理的手段比較缺失。應探索更加科學、分類指導文化館績效評估體系和評估辦法。如將服務覆蓋面和到達率、群眾滿意度、社會影響力等納入評估體系,對財政投入的效果進行科學評估,提高資源利用的有效度。研究建立更具活力的文化館運行新機制,文化館現有的運行機制還不完全能適應新形勢和事業發展的新要求。主要體現在員工身份與崗位管理制度、分配激勵制度等多個方面。如賦予其更多的自主權,在勞動用工和人事管理、崗位設置、崗位聘任、績效考評等諸方面進行大膽改革嘗試。

④ 如何把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落到實處

一是推動《意見》的全面貫徹落實。文化部將重點在建立機制、落實措施、新聞宣傳、督促指導上下功夫,加強對《意見》的宣傳,制定並下發關於貫徹落實文件的通知,推動各地制定配套政策,明確實施步驟和具體措施;下半年,將組成聯合督查組,深入各省(區、市)開展文件落實督查工作,重點督查各地黨委政府對貫徹落實文件的重視程度、工作措施和具體成效。
二是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這次與《意見》一同下發的《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對各級政府應向人民群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硬體設施條件、人員配備等作出了規定,明確了政府的保障責任。下一步文化部將指導各地結合《指導標准》,研究制定地方實施標准,建立科學、規范、適用、易行的標准體系。同時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試點,形成符合本地特點的標准化工作模式。

三是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突破口。我們將根據《意見》精神,制定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編制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專項規劃,結合貧困地區實際策劃文化惠民項目,推動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上一個新台階。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扎實的工作,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務的陽光照耀到所有的貧困地區,特別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所有偏遠的角落,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福利。

四是加快推進公共文化立法進程和規劃制定工作。《意見》明確提出將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作為重點立法任務。文化部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加快推進該法立法進程,為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同時,還結合《意見》精神,統籌編制涵蓋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系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分階段、按步驟推動各項任務落實。

五是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意見》是在總結各地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近年來,文化部相繼在江蘇張家港市、浙江衢州市等地,召開了「網格化」服務模式、流動文化服務等方面的現場經驗交流會,發揮了示範引路作用。2015年,在推動落實《意見》過程中,我們還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發現和總結地方創新典型,通過現場經驗交流會和工作推進會等形式,加強宣傳推廣,助推各地加強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六是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按照《意見》要求,積極穩妥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等各項改革試點工作。同時,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實現路徑。目前文化部已經研究起草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意見和指導性目錄,將於近日提交中央審議。通過這些措施,逐步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格局。

七是充分發揮協調機製作用。目前,文化部已經會同相關部門建立了統籌協調、分工明確的協調機制。下一步,我們將以協調組為依託,制定任務分工方案,明確各部門責任,制定貫徹落實措施。近期,我們還將召集協調組第三次全體會議,對各部門貫徹落實《意見》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⑤ 就如何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擬定一份領導講話稿

這個是在網上搜的,可以參考一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改一下,應該就可以用了:

同志們:
在2012年的元旦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在這里召開全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推進會,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三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和姜異康書記、孫守剛部長關於農村文化建設的指示精神,總結今年全省農村文化建設的成績和經驗,表彰先進,研究部署明年工作。在此,我謹代表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向泰安市委、市政府,肥城市委、市政府和文化部門對於會議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百千萬」表彰活動中獲得榮譽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藉此機會,我講以下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農村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農村文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和難點,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一貫高度重視,對加強和改進農村文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決策,要求文化建設更加關注民生需求,更加眼睛向下、重點下移,面向群眾、服務群眾,把基層文化建設提到一個更高位置,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服務網路,保障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深刻闡述了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強調指出:「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差距,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省委九屆十三次全體會議也對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城鄉公共文化協調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強調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是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重點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還對構建「15-20分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逐步實現一村一年一場戲,保證一定數量的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等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前不久,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大學生圍繞農村文化建設開展了調研,指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特別是在農村文化設施利用、有針對性地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創新文化下鄉的方式、加大農村文化隊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姜異康書記、孫守剛部長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我們既看到成績進步,更看到差距和問題,認真調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工作指導。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們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注入了強大動力。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給的光榮任務,實現建設文化強省的宏偉目標,順應人民群眾對農村文化繁榮發展的熱切期待,都要求我們切實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把農村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齊心協力、發憤圖強,繼續抓住重點、發揮特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繼續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強化措施,真抓實干,切實把全省農村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水平。
二、總結經驗,不斷提升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文化強省總體戰略的積極推進,全省農村文化建設得到健康發展,進入快速、穩定的發展階段。各級對文化建設投入總量增多,向基層文化建設傾斜力度加大,已經建立起從省到市、縣、鄉鎮、村級基層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點,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這骨幹、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持續推進,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文化共享工程建立起互聯網和衛星雙重覆蓋到村的傳輸網路,我省成為全國唯一的「示範省」,並榮獲「文化部創新獎」和「國家十大文化創新工程獎」。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省每年舉辦各類社區文藝匯演4萬多場,3400多個規模較大的文化廣場每年舉辦各類文藝演出5萬多場,國有文藝院團每年送戲下鄉演出1.3萬余場,有效豐富活躍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全省各地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創造了許多農村文化建設的好經驗、好路子。比如,泰安肥城市農村文化志願者遞進培養的經驗,青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經驗,煙台市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城鄉公共文化普惠共享的經驗,威海市加強農村文化大院規范化建設與服務的經驗,濰坊諸城市構建「兩公里文化服務圈」的經驗,濟南市濟陽縣送戲下鄉、繁榮農村文化生活的經驗,等等,這些都很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大力推廣。綜合各地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探索,我感到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公益性為主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現階段,我們界定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公共文化活動等。這些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群眾必須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權益。基本文化權益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屬性。在現階段經濟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應當由政府來保障、由政府提供免費,或是低於成本、收費很少的公共文化服務,已經成為共識。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深入基層進行公益性演出,把文化服務直接送到百姓中間,這些公益性的演出惠及了更多城鄉群眾,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與此同時,很多基層文化單位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文化惠民的同時,給自身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面向基層找對了市場,靈活的體制順應了市場,連出好戲贏得了市場。
第二,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文化服務的過程中,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政府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優先安排涉及農村和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在政策支持、財政投入、組織領導等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同時,各地各部門注重完善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良性機制,形成城鄉共建、企鄉共建的良好局面,形成有利於基層文化建設長遠發展的重要補充。
第三,堅持文化建設與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基層文化建設只有同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系,根基才更加牢固。在多年基層文化建設中,有的地方把文化建設與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結合起來,有的把學科學、學技術與學文化結合起來,有的把文化活動與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結合起來,在寓教於樂中普及科學知識、提高道德素質、增強市場觀念、掌握致富本領,並運用到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去,大大拓展了基層文化的內容,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四,堅持重點示範與建立機制相結合。多年來,各地各部門重視發揮重點活動的示範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城市優秀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創造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文化惠民的覆蓋面大大增強,受到了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擴大了高質量文化產品的社會影響力,起到了很好的導向示範作用。同時,讓基層文化建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除了靠重點帶動、面上鋪開之外,更要依靠制度來保障,通過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工作機制保證基層文化建設的長期化、規范化。
第五,堅持硬體建設和管理服務相結合。文化設施是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載體和平台。搞基層文化建設,必須抓好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硬體條件。當然,光靠硬體建設這「一手」是遠遠不夠的,隨著設施條件的不斷改善,管理服務的課題更加凸顯出來。只有堅持一手抓硬體建設,一手抓軟體管理,才能提高基層文化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這些年,很多地方、部門重視創新改進文化服務手段,創新載體、創新抓手,想出許多實招、巧招,發揮了很好作用。
以上五個方面的基本經驗,還是初步的,仍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在實踐中繼續摸索、繼續積累、繼續完善,進一步拓寬基層文化工作的思路和內容,不斷提升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更好地推動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三、突出重點,切實把明年農村文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一年。全省文化系統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條文化建設的主線,深刻把握建設文化強省這一文化建設的主題,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工作的重點,把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作為基本方向,抓住關鍵環節,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縮小城鄉文化建設差距,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突破。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堅持統籌兼顧,努力在科學規劃和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上狠下功夫。加快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路的全面覆蓋,是今後一個時期文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必須立足長遠、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布局。一要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把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路作為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黨政幹部考核指標。特別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規范化管理,突出目標量化、分解責任,制訂縣級文化單位、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服務規范,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的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實現。二要科學規劃和建設。按照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思路,設定目標,科學布局,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持和幫扶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不平衡問題。三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擴大覆蓋、消除盲點、提高標准、完善服務、改進管理的要求,大力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建設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工程、城鄉基層閱報欄(屏),鄉鎮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要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各類示範區、示範基地、示範項目建設,確保明年取得更大突破。要圍繞打造「15—20分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制定實施方案,明年就要推出首批500個規范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圈。要進一步做好免費開放工作,不斷拓展免費開放的范圍,提升免費開放的標准,完善免費開放的機制,優化免費開放的服務。要積極探索流動文化設施建設,在貧困地區和地廣人稀需要進行流動服務的地方,配備多功能流動文化車,開展靈活、多樣、方便的流動文化服務。四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互聯互通。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發揮不同部門文化資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建立責任明確、行為規范、富有效率、服務優良的運行機制,推動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擴展功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不斷提高使用效能。
第二,堅持資源共享,努力在擴大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上狠下功夫。促進文化資源向農村合理流動,是縮小城鄉文化差距、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多提供適合農民群眾實際需要、對生產生活有指導作用的文化產品,多開展農民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著力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擴大基本文化服務覆蓋面。一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堅持業余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便捷長效原則,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立點面結合、上下聯動的群眾文化活動長效機制,推動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深入開展重大節慶文化活動,吸引農民群眾參與,豐富農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深入組織開展讀書日、讀書月、讀書節等全民閱讀活動,鼓勵社會各界開展捐贈助讀行動,著力解決農村未成年人的基本閱讀需求。要藉助明年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的契機,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同時依託這些優秀傳統資源開展文化活動,推動發展文化產業。二要建立向基層群眾「送」文化的長效機制。根據時代特點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送歡樂下基層」等面向基層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長效機制。鼓勵和組織專業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開展群眾性文化培訓、輔導、講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務,引導和培育各種形式的自辦文化,增強農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起來。三要切實滿足特殊群體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強對農民工的文化關懷,盡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服務機制。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大的特點,以城市社區為載體,將農民工納入社區管理范圍,融入社區文化生活。深入研究農民工的需求特點,引導、支持和鼓勵社區、企業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動,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
第三,實行以城帶鄉,努力在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科學化水平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們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以城帶鄉,拓寬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是破除城鄉文化二元結構、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要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一要完善城鄉文化幫扶機制。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建立城鄉文化幫扶責任制。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廣泛開展城鄉文化共建活動,採取捐贈設備器材和文化產品,開展業務合作、人員培訓、工作指導等多種形式,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二要打造農村文化傳播平台。突出農村文化建設的內容,大力推進優秀文化藝術宣傳推介工程。採取在國家、省級重點新聞媒體、新聞網站開辟專欄、專題、專門頻道,在公共文化場所開辟專門陣地等方式,大力宣傳推介我省農村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優秀文藝工作者、文化工作先進典型和重大文化活動。辦好《大眾日報》「大眾文化」專刊、山東衛視「綜藝.十藝節」欄目,與《中國文化報》聯辦「藝彩山東」專刊,與山東廣電網路公司合作創辦「山東文化」專題。組織開展重點劇目宣傳推介活動,與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山東電視台合作,辦好「迎十藝」山東省優秀創作劇目展播。三要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適應農民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台。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推廣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構建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要把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從試點走向普及,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數字資源。要積極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特別是要大力培養更多的庄戶劇團,盡快完成一村一年一場戲的目標。要大力實施公共文化輔導工程,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拓寬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第四,加強投入保障,努力在發揮公共財政對農村文化建設支撐作用上狠下功夫。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健全政府投入機制,是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根本保障。中央《決定》和省委《意見》中包含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利好政策,希望各市文化部門一定要抓緊梳理研究,結合實際,列出清單,項目化、工程化,變成強有力的工作載體。一是在文化事業投入方面,建立健全同財政收入相匹配、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相適應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機制,保證財政對公共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預算,等等,都需要大家深入研究,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二是2012年起,全省財政文化事業經費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各級政府要安排資金用於支持文化事業發展、文藝創作生產和農村文化建設,提高各級彩票公益金用於文化事業比重,保證一定數量的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等等,希望各級盡快列出單子,積極爭取,搞好對接,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三是省委《意見》提出「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捐贈和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制定並落實好相關優惠政策」,也需要我們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四是在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支持性、扶持性政策更多更具體。對這些政策,要逐條加以梳理研究,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變成可操作的項目,積極爭取,用足用活用好。希望各市積極主動地做好工作,不等不靠,不要等人家上門,要主動上門,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匯聚更多的資源,促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同志們,農村文化發展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省委省政府殷切期望,人民群眾熱切期待。讓我們以更加昂揚的風貌,更加積極的作為,抓住機遇,開拓創新,不辱使命,再接再厲,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向一個新水平,為文化強省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⑥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

第一條為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社會文明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主體,應當將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綜合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文化主管部門承擔綜合協調具體職責。

文化、新聞出版廣電、體育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鄉(鎮)、街道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其他公共文化設施的日常管理,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根據居民的需求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整合,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運行機制,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宣傳文化、歷史傳承、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青少年和老年文化服務等功能,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和管理制度,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文化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與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逐步增加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安排一定資金,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扶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務相對薄弱地區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及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化特色,制定公布本行政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目錄並組織實施。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合理確定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形成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務圈,並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公共文化設施目錄以及服務內容等信息。

公共文化設施的種類、數量、規模和布局,應當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標准,建設下列公共文化設施:

(一)設區的市應當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綜合檔案館、青少年宮、老年人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等公共文化設施;

(二)縣(市)應當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館)、綜合檔案館、體育場館、公共閱報欄(屏)、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等公共文化設施;

(三)市轄區應當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館),根據實際需要建有綜合檔案館、體育場館、公共閱報欄(屏)、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等公共文化設施;

(四)鄉(鎮)、街道應當依託綜合文化站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並建有體育健身設施。省級中心鎮、常住人口五萬以上的鄉(鎮)、街道應當設立圖書館分館、文化館分館;

(五)村(社區)應當依託文化禮堂、文化活動室等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並建有體育健身設施。

車站、機場、城市廣場、農村集貿市場等人員流動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和開發區(園區)等務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區域,應當配備必要的設施,採取多種形式,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務。

⑦ 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社會文明素質,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服務及其保障活動。第三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統籌協調機制,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持續性的要求,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其他公共文化設施的日常管理,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第四條市、區縣(自治縣)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新聞出版、電影管理機構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司法行政、財政、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應當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相關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結合本市實際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和調整本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本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結合本地實際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和調整本地公共文化服務目錄並組織實施。

本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區縣(自治縣)公共文化服務目錄應當包含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第六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等部門,市、區縣(自治縣)新聞出版、電影管理機構應當組織開展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宣傳。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應當經常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的宣傳報道、刊登播放公共文化活動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公益性文化單位應當經常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宣傳推廣活動,提高公民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流動人口等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跨區域文化交流,創建區域公共文化品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發展。第九條鼓勵和支持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應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推動文化資源的大數據開發與轉化、智能化傳播與應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水平和公眾的科學素養。第十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對在公共文化服務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第十一條市文化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和本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分布和結構、環境條件、文化特色,合理確定公共文化設施布局,編制全市和市人民政府確定區域的公共文化設施專項規劃,並按照法定程序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後納入城鄉規劃或者國土空間規劃。

其他區縣(自治縣)文化主管部門按照前款相關規定編制本地區公共文化設施專項規劃,並按照法定程序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後納入城鄉規劃或者國土空間規劃。第十二條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用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或者國土空間規劃,並按照法定程序審批。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用地或者擅自改變其用途。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用地的,應當重新確定建設用地。調整後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用地不得少於原有面積。第十三條公共文化設施的選址,應當遵循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方便群眾參與且易於疏散的原則,符合公共文化設施的功能和特點,並徵求公眾意見。

公共文化設施的設計和建設,應當滿足實用、安全、科學、美觀、環保、節約和便民的要求,並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等國家相關建設標准。

⑧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台 三亮點 產生哪些影響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台 三亮點 產生哪些影響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2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將於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這部法律,將有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提升服務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共六章65條,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分別作了詳細規定。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協調、有序開展,法律規定:國務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綜合協調機制,指導、協調、推動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承擔綜合協調具體職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統籌協調,推動實現共建共享。
法律構築起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法律制度體系的框架,建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制度、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或優惠開放制度、公共文化服務公示制度、公眾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用效能考核評價制度、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使用監督和公告制度、公共文化設施資產統計報告制度、公共文化機構開展服務情況年報制度等。
法律明確,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群體的特點與需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
法律規定,因城鄉建設確需拆除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重建、改建,並堅持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時進行的原則。公共文化設施的選址,應當徵求公眾意見,符合其功能和特點,有利於發揮其作用。

⑨ 鎮江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辦法(2021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參與、保障和監督管理等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第四條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組織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統籌協調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第五條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公共文化發展規劃,並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六條市、市(區)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區域內公共文化服務及綜合協調工作。

發改、工信、財政、人社、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教育、科技、民政、體育、稅務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協同做好相關工作。第七條鼓勵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互聯網、金融等融合發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傳播技術,為公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數字文化服務。第二章設施建設第八條本辦法所稱公共文化設施,是指用於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展覽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含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點以及其他建築物、場地和設備。第九條市、市(區)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等有關部門編制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應當符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第十條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設施,將其建設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方便群眾參與且易於疏散的區域,並完善無障礙設施,方便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設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劇院、非遺展示館、科技館和體育場(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設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以及文體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丹陽、句容、揚中市人民政府還應當建設博物館。

市、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利用地方文化資源,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傳習所、書場、戲台和書院等地方性公共文化設施。第十二條鎮(街道)應當建設綜合文化站,有條件的可以配套建設文體公園和影劇院等活動場所。鎮(街道)機構撤並的,公共文化設施應當繼續保留並運行。

村(社區)應當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不低於400平方米。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設置於低樓層,並與辦公區隔離。

村應當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有條件的自然村應當建設小微型文化體育廣場。第十三條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應當符合規劃和建設程序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居民住宅區,應當按照室內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0.1平方米,室外人均用地不低於0.3平方米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老舊住宅小區應當通過利用閑置空間等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第十四條市、市(區)人民政府為圖書館、文化館各配備1台以上流動服務車,或以社會化方式配備流動服務設施設備。在商場、車站、碼頭、廣場等人員流動較大公共場所,設置公共文化信息發布窗口、閱報欄(屏)和電子圖書借閱設備等相關設施設備。第十五條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建設標准、指導標准、服務標准、評估標准等,配置和更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所必需的設備、資源,並保證其正常運行。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侵佔、擠占、挪用、出租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

因城鄉建設確需拆除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的,應當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與拆除同時進行。重新建設的面積、標准不得降低。建設與拆除同時進行的,應當安排適當場所,確保公共文化服務不間斷。

⑩ 《雲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9月施行,其中有哪些內容呢有何意義

這個條例包括公共文化建設,公共文化監督等內容,意義是能更好建設公共文化。

一般來說,雲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這一條例提出,就是當地從政策上給公共文化建設提供了保證,這種政策不但給公共文化建設提供了保障,還起到了指導作用,這個條例有這些意義:首先該條例為公共文化提供了保障,其次該條例為公共文化發展起到了監管作用,最後該條例使文化活動正規化。以下將詳細解釋:

第三、雲南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9月實行,意義是使得文化活動正規化:地區性公共文化發展,必然伴隨著各類活動,如宣傳活動,各種文化界贈與活動,該條例就為這些活動提供了正規流程和標准,使其正規化。

閱讀全文

與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培訓講話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