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
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
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2、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促進就業再就業,加強勞動保護,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
3、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這也是構築社會安全網的需要。
4、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促進走共同富裕道路。
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6、強化市場監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包括整頓葯品生產和流通秩序,加強食品、葯品、餐飲衛生監管,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大力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建設。
七要繼續加強道路、電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條件。
㈡ 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
所謂基本公共服務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根據一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總體水平,為維持本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基本的社會正義和凝聚力,保護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社會條件。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2、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3、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
4、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㈢ 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
《標准》明確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9個方面、22大類、80個服務項目都屬於國家確定的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對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支出責任以及牽頭負責部門也作了明確的界定,這也是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和人民享有相應權利的依據。對標準的貫徹落實,相關部門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各地要在6個月內制定出台本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具體實施標准。各地區的標准要與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規范充分銜接,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確保內容無缺項、人群全覆蓋、標准不攀高、財力有保障、服務可持續。各地的標准要及時公開,落實情況也將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核。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有哪幾個領域?
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同時完善公共服務是國家和社會的必要任務之一。
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相關中介機構履行法定職責,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要求,為其提供幫助或者辦理有關事務的行為。公共服務事項是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設定,是相關部門必須有效履行的義務。
法律依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第二條按照服務對象、保障標准、支出責任、覆蓋水平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每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的國家基本標准,旨在體現公民權利、政府責任和基本公共服務工作目標,以明確基本公共服務在國家層面的管理和技術規范。所有標準的內容均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提出。
㈣ 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包括什麼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同時完善公共服務是國家和社會的必要任務之一。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相關中介機構履行法定職責,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要求,為其提供幫助或者辦理有關事務的行為。公共服務事項是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設定,是相關部門必須有效履行的義務。
1、公共服務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包括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四方面內容。
2、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3、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拓展資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的通知》第三章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第一節制度框架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緊扣以人為本,圍繞從出生到死亡各個階段和不同領域,以涵蓋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核心,以促進城鄉、區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線,以各領域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為依託,以統籌協調、財力保障、人才建設、多元供給、監督評估等五大實施機制為支撐,是政府保障全民基本生存發展需求的制度性安排。
㈤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同時這些基礎公共服務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的通知》
第三章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
第一節制度框架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緊扣以人為本,圍繞從出生到死亡各個階段和不同領域,以涵蓋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核心,以促進城鄉、區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線,以各領域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為依託,以統籌協調、財力保障、人才建設、多元供給、監督評估等五大實施機制為支撐,是政府保障全民基本生存發展需求的制度性安排。
第二節服務清單國家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制,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確定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以及各領域具體服務項目和國家基本標准,向社會公布,作為政府履行職責和公民享有相應權利的依據。《「十三五」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以下簡稱《清單》,詳見附件1)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八個領域的81個項目。每個項目均明確服務對象、服務指導標准、支出責任、牽頭負責單位等。其中,服務對象是指各項目所面向的受眾人群;服務指導標準是指各項目的保障水平、覆蓋范圍、實現程度等;支出責任是指各項目的籌資主體及承擔責任;牽頭負責單位是指國家層面的主要負責單位,具體落實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清單》是「十三五」時期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基礎,各項目服務內容和標准要在規劃期內落實到位。在本規劃實施過程中,可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按程序對《清單》具體內容進行動態調整。
㈥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八個領域
法律分析:國務院1日對外公布《「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確定了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大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每個清單均明確了服務對象、服務指導標准、支出責任、牽頭負責單位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第三條 公共文化服務應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應當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支持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第五條 國務院根據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並調整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結合當地實際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並調整本行政區域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
㈦ 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
《標准》明確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9個方面、22大類、80個服務項目都屬於國家確定的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對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支出責任以及牽頭負責部門也作了明確的界定,這也是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和人民享有相應權利的依據。對標準的貫徹落實,相關部門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各地要在6個月內制定出台本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具體實施標准。各地區的標准要與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規范充分銜接,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確保內容無缺項、人群全覆蓋、標准不攀高、財力有保障、服務可持續。各地的標准要及時公開,落實情況也將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核。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有哪幾個領域?
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同時完善公共服務是國家和社會的必要任務之一。
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相關中介機構履行法定職責,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要求,為其提供幫助或者辦理有關事務的行為。公共服務事項是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設定,是相關部門必須有效履行的義務。
法律依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第二條按照服務對象、保障標准、支出責任、覆蓋水平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每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的國家基本標准,旨在體現公民權利、政府責任和基本公共服務工作目標,以明確基本公共服務在國家層面的管理和技術規范。所有標準的內容均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提出。
㈧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就要通過什麼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
法律分析: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就要通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政策托底、保護弱勢群體,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法律依據:《關於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准體系的指導意見》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准體系,明確中央與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質量水平和支出責任,以標准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時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於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進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
㈨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法律分析】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
【法律依據】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 第二條 按照服務對象、保障標准、支出責任、覆蓋水平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每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的國家基本標准,旨在體現公民權利、政府責任和基本公共服務工作目標,以明確基本公共服務在國家層面的管理和技術規范。所有標準的內容均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提出。
㈩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就要通過什麼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
善公共服務體系,就要通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政策托底、保護弱勢群體,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會財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並對初次分配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緩解和抑制利益分化進程及其引發的社會矛盾。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務逐步擴展到整個社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權利平等提供強大的基礎平台,有利於振奮社會成員的精神,提高社會總體效率。
(10)公共服務基本保障擴展閱讀: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非常關心和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近些年,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建設項目的實施,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建設目標;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送書下鄉工程、流動舞台車工程等的實施,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狀況有了顯著改善。
然而,由於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很多地方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鄉鎮文化站設施設備落後、經費不足、服務能力偏低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這與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
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是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廣大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保障。
組建集書報刊閱讀、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普教育、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於一體的鄉鎮綜合性文化站,涉及全國所有農村鄉鎮,規模大,影響面廣,將從整體上改變農村文化建設的面貌。這一惠及億萬農民的文化建設工程,將把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建在人口集中、方便群眾的地段。
建築規模一般不少於300平方米,包括多功能活動廳、書報刊閱覽室、培訓教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室外活動場地以及宣傳欄、黑板報等配套設施。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財政投入最大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於進一步改善農村文化設施狀況,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現和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鄉鎮文化站作為政府出資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社會服務、指導基層、協助管理農村文化市場的職能。
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在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任務,推進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以出色的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