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鞍山有哪些景點
1.採石磯
採石磯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另兩個是南京的燕子磯和岳陽的城陵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處,海拔131米的翠螺山探入西側的長江,月牙形的鎖溪河包圍了山的東面。採石磯因李白而出名,相傳他醉酒後赴江中捉月,溺死於採石。遊客來尋訪詩仙足跡的同時,還可以看到秀麗的園林景觀和壯闊的長江水色。
2.雨山湖
雨山湖位於馬鞍山市中心地帶,通過雨山河與長江溝通,水域面積1087畝,1959年開辟為城市公園,與臨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構成了馬鞍山城市景觀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3.濮塘風景區
濮塘風景區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絹綉,飛泉叮咚,環境幽雅,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這里竹海蒼茫,一碧萬頃,山風徐來,竹影婆娑,竹葉沙沙,如鳴天籟,徜徉其間,寵辱皆忘,心曠神怡,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
4.朱然墓園
朱然墓園,位於市區南部雨山鄉境內,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5.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枕著鬱郁蔥蔥的青林山,面對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山青水碧,環境幽雅,與採石磯、天門山形成李白文化 旅遊 線。園內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青蓮書院、十詠亭、盆景園等景點。
6.褒禪山
褒禪山風景優美,唐貞觀年間,高僧慧褒雲游至此,愛其風物,結廬山下,故而得名。華陽洞是褒禪山 旅遊 區的主要景觀,洞深1600米,「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洞內自然景觀琳琅滿目,爭奇斗姿,各顯其妙。
7.小九華
小九華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風景區的必經之地。山高百丈,周圍15里。相傳,地藏王曾到這里住過,留下許多神奇傳說。
8.佳山公園
佳山原名家山,位於雨山湖東,高百餘米,與雨山遙遙想望。相傳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則是他的妹妹。這一對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年輕人,不顧父母親反對,毅然相愛,卻遭殺身之禍。他們的真情撼天動地,天神將他們化為兩座山。人們說,兩山間的湖水是他們的淚水化成。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於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 娛樂 ,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境內風光旖旎,空氣清新,是個居家 旅遊 的好去處。
1.採石風景名勝區
採石磯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另兩個是南京的燕子磯和岳陽的城陵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處,海拔131米的翠螺山探入西側的長江,月牙形的鎖溪河包圍了山的東面。採石磯因李白而出名,相傳他醉酒後赴江中捉月,溺死於採石。遊客來尋訪詩仙足跡的同時,還可以看到秀麗的園林景觀和壯闊的長江水色。
2.大青山李白文化 旅遊 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風景區青山李白墓園,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太白鎮青山腳下,距離南京約90公里、蕪湖馬鞍山約25公里、205國道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李白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有詩仙、酒仙、謫仙之稱。祖籍隴西成紀,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公元701年,有關李白出生之地至今還有中亞西亞的碎葉與四川江油之爭,但李白的青山墓地卻是毫無爭議的。
3.霸王祠
又名項王祠、西楚霸王洞,國家AAA級 歷史 文化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鳳凰山上,據南京浦口區僅一橋之隔。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自刎於此。孟郊、杜牧、蘇舜欽、王安石、陸游等均有題詩, 歷史 文化濃重。有正殿、享殿、東西殿、衣冠冢以及祠外愛情藤廊、二十四響鍾,戲馬台,相思樹,駐馬河,拋首石,烏江亭等多個景點。風景優美,安靜,天然氧吧,如世外桃源......現在霸王祠正向 歷史 教育基地、天然休閑氧吧、優質戶外露營基地的新型多功能國際化景區發展
4.鳳凰湖生態植物園
鳳凰湖生態植物園位於揚子江畔的馬鞍山市郊霍里鎮,是國家3A級風景區,集餐飲、 娛樂 、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馬鞍山鳳凰湖生態植物園 旅遊 攻略。
馬鞍山鳳凰湖生態植物園山巒疊嶂,湖水盪漾,竹海雲霧繚繞,林間棧道穿梭其間,恍若人間仙境。極其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被譽為「馬鞍山的九寨溝」。山莊距馬鞍山市區12公里,距南京市區45公里,南京碌口機場2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成為南京的「後花園」,都市裡的「村莊」。
5.詩城人家
國家AAA級 旅遊 景區,位於當塗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內,是集花木交易、展示博覽、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景區,以盆景、根雕藝術文化為核心,全力打響「中國古典園林」品牌,力爭把景區打造成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
6.褒禪山
褒禪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 歷史 悠久,景緻宜人,4億5千萬年前,褒禪山所在原為一片汪洋,隨著地殼運動,大海抬升為陸地,陸地又沉陷為大海。如此循環反復,終於在最後一次燕山造山運動中升出海面。褒禪山,古稱華山,位於含山縣城東北7.5公里。其東有靈芝山,山上樹木參天,古以盛產靈芝得名;中有起雲峰,高聳入雲,「天欲雨,山則雲遮霧障」,西有碗兒嶺,相傳一羅漢出生於此,飲食後投碗於嶺上,至今仍見坐卧痕跡。登褒禪山極目遠眺,四周青峰環繞,山野之趣,賞玩之樂,探幽之險,登臨之興,令人流連忘返。
7.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
馬鞍山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館現坐落在銀塘鎮境內的採石河畔、超山腳下,偏寓一方,目前已經在臨近煙墩山遺址公園的敦厚堂明清經典文化建築園旁建設新館,以遠承煙墩山遺址公園的文脈,近連敦厚堂古民居博物館形成呼應之勢,實現文化的聚集效應,為馬鞍山 旅遊 觀光增添新的亮點。
馬鞍山是六朝畿輔,五代名郡。金陵鎖鑰,建康門戶。是中原文化流向吳越的橋頭堡。 也是歷代江南割據政權與中原政權之間的戰略要地。 現在江南地區主要有採石磯風景區,這里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大戰有南宋採石磯大捷,常遇春雨夜攻採石等等。還有太白樓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建築,始建於唐,現在的太白樓是清湘軍名將彭玉麟出資重建的。還有三元洞三台閣廣濟寺等等,還有謝公祠是紀念謝尚的。和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小九華一步之遙。 當塗縣姑孰鎮是紀念仲雍十九世孫壽夢遷都東太湖起的名,博望新區的橫山是吳的發源地太伯仲雍離開岐山,到江南首先落腳點就在橫山,後世又遷到十里長山。這里文物很多,得到了大部分專家的認可。有史記載姑孰城有2200年 歷史 ,護城河流淌了1700多年。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護城河之一。當塗雖小三塔兩浮橋。 古老的姑孰城是中華蒙學的搖籃,著名的千字文就出自姑孰。當塗民歌非常有名,李之儀的一首竹枝詞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是家喻戶曉愛情名詞,姑孰畫派,姑孰大鼓等等都非常有名。 大青山的李白墓也是必去的,李白的出生地爭論很多,但李白終老當塗是鐵定的事實,山上還有謝公祠是紀念謝眺的。謝眺盛贊當塗是山水之都。還有石臼湖和水網縱橫的大公圩的萬畝良田,都非常美。景點太多一時也說不完。
馬鞍山的 旅遊 景點還是不少額!推薦幾個可供選擇!馬鞍山市有採石磯公園,仆塘風景區,另外洗浴是馬鞍山的一大特點!涇縣月亮灣漂流了,國家級生態小鎮,溪水清澈,夏天遊玩很好的
還有李白的紀念館。還有卜塘,適合踏青,野外燒烤什麼的都不錯的。雨山湖公園算是布局規劃的不錯的公園了,
大治村裡面的春盛漁府非常好,裡面的蒸香腸燉雞蛋味道很不錯.太陽廣場的印度飛餅不錯,佳山路往湖南路走有家餃子不錯.中崗(佳山路)里的龍蝦不錯. 娛樂 ,KTV馬鞍山很多,環境都不錯.
可以去丹陽湖農場去逛逛,空闊的原野,寂靜的樹林,清爽的花草香,絕對勝過那些人造美景!
還有小九華啊,那裡現在建了很大的佛像,去玩的的上香的人很多。不然就去時空隧道,蹦迪的,據說人到那裡都很開放的。
我整理了幾個地方可以參考下:
雨山湖 推薦理由: 看湖光山色,感江山如此多嬌。 美食 推薦:毛豆腐、淮南牛肉湯 住宿推薦:馬鞍山夢都雨山湖飯店、馬鞍山金鷹尚美酒店 出行指南: 1.乘坐公交2、3、6、8、28、103、107路至美華電腦學校站下。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0元
朱然墓園 推薦理由: 看朱然墓園,感懷先賢。 美食 推薦:鍋蓋面、馬鞍山燒餅 住宿推薦:一帆賓館(馬鞍山湖西中路店)、馬鞍山陽光花園賓館 出行指南: 1.乘坐公交2、8、106、112、122路至朱然文化公園站下。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0元
李白墓園 推薦理由: 看李白墓園,感懷先賢。 美食 推薦:地鍋雞、天下第一粉 住宿推薦:當塗龍山商務賓館、馬鞍山悅語湖景酒店 出行指南: 1.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30元
褒禪山(華陽洞) 推薦理由: 看群山美景,感祖國大好河山。 美食 推薦:蕪湖三鮮、香辣蝦 住宿推薦:馬鞍山南湖賓館 、馬鞍山天匯酒店 出行指南: 自駕路線: 沿G40-朝蕪湖/杭州方向-隴西樞紐-G5011-過科孫約160米後從半湯/巢湖出口離開-S105-太湖山路-昭關西路-昭關東路-昭關路-S105-X027-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景區門票價格:70元
小九華 推薦理由:登小九華俯看群山,感祖國大好河山。 美食 推薦:江毛水餃、冰酒釀 住宿推薦:馬鞍山詩城之星快捷酒店、馬鞍山濱海假日酒店 出行指南: 1.市內乘坐游1、4路公交車至小九華站下。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0元
濮塘風景區 推薦理由:看群山美景,感祖國大好河山。 美食 推薦:頂市酥、歙縣豆腐腦髓 住宿推薦:馬鞍山海信濮塘度假區、馬鞍山南湖賓館 出行指南: 1.在馬鞍山火車站乘坐7路至終點站下即可,也可在 旅遊 汽車 站乘坐16路直達景區。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8元
太白樓 推薦理由: 一座金壁輝煌,宏偉壯麗的古建築。 美食 推薦:五城茶餅、杜廣興板鴨 住宿推薦:馬鞍山詩城之星快捷酒店、馬鞍山靜靜商務賓館 出行指南: 1.位於採石風景區內,火車站乘游1路公交車前往。 2.自駕游請自行導航。 景區門票價格:20元
希望玩的開心!
濮塘休閑度假村在什麼地方
推薦採石磯喲。採石磯原名牛渚磯,位於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西部的長江邊,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採石磯江面狹窄,形勢險要,自古為江防重地,南宋紹興三十一(1161年),江淮參軍虞允文曾大敗金兵於此,史稱「採石之戰」。採石磯是一處以詩仙李白為靈魂,以深厚的 歷史 文化內涵為底蘊,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嶽型自然景觀為特色,以文化欣賞和休閑為主要功能的風景區,有太白樓、三元洞、聯壁台等古跡,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大名磯」。
還有 濮塘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絹綉,飛泉叮咚,環境幽雅,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這里竹海蒼茫,一碧萬頃,山風 徐來,竹影婆娑,竹葉沙沙,如鳴天籟,徜徉其間,寵辱皆忘,心曠神怡,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
小九華
馬鞍山小九華風景區,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古鎮)風景區的必經之地。山高百丈,周圍15里。
雞籠山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境內,山上的鳳林禪寺為巢湖市首批市級重點寺院之一。悠久的 歷史 ,豐富的文化,秀美的景點,引來四面八方遊客和善男信女,觀光、朝山禮佛者絡繹不絕。此山已辟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林深如海,松濤似曲,山泉淙淙,煙雲飄渺。適逢雨霽,雲霧升騰。「雨霽眾山碧,松翠濕衣裳」,歷陽八景之一的「雞籠山曉霽」宛如畫屏,令人贊美忘返!
雨山
南側山峰為主峰,封頂有觀景平台。北側山峰上有電視發射塔。整個雨山為山體公園,有許多活動平台,道路兩旁,頗具特色的石塊、植物等自然元素與山體渾然巧妙融合,構成了一個以自然為主調的天然公園。
來自網路
「八百里皖江第一鎮」——和縣烏江鎮
地處皖蘇兩省交界處,東接六朝古都南京,西依和州城,南臨楚江,北枕滁河,與南京江浦一橋相連,同鋼城馬鞍山一江之隔,和江寧濱江開發區隔江相望,周邊分別與和縣,全椒,江浦接壤。
烏江東南臨長江「黃金水道」,兩個碼頭通江達海;寧烏路,巢寧路、滁蕪路三條省道穿境而過,是安徽面向長三角的「東大門」,同時也是南京的西大門。
早在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悲壯 歷史 就在這里宣告結束,霸王項羽就在這里自刎身亡。其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引來無數墨客騷人、諸多名家來此憑吊,如唐朝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近代書豪范培開、當代草聖林散之都出生於烏江,留下他們奮斗的足跡,而今古鎮烏江正沿著新世紀東向發展,加速融入長三角的改革步伐揚蹄奮進!榮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安徽省五大邊貿集鎮、安徽省勞務培訓基地。
馬鞍山是安徽省轄市,也是中國重要鋼鐵工業基地之一。位於省境東部,長江右岸,因市內有馬鞍山而得名,水陸交通方便,市內環境優美,素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之譽,已辟為皖東 旅遊 區。主要 旅遊 點有採石磯、太白樓、廣濟寺、三元洞、雨山湖公園、當塗青山太白墓等,特產以「採石茶干」和「太白酒」著名。
Ⅱ 小九華汽車公園收費嗎
收費。
小九華位於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東北部。山水幽奇,《中國名勝辭典》記:「九華山地藏王曾在此修行,故名」。小九華山勢突兀,澗壑深邃,似游龍數條逶迤奔聚。中一山丘,河水至此曲折瀠洄,形如半島,上有地藏殿。對岸山列如屏,前為銀屏寺。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小九華不僅菩薩靈驗,取信四方遊客。小九華同時又是當年游擊隊戰爭的據點,有著名的九華保衛戰,小九華主持、烈士曾銀祥就是地下黨史的書記。為此。小九華不僅有濃郁的佛教文化,山水秀美,蠃得了眾多的遊客的青睬,更是紅色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小九華同時又是當年游擊隊戰爭的據點,有著名的九華保衛戰,小九華主持、烈士曾銀祥就是地下黨史的書記。為此。小九華不僅有濃郁的佛教文化,山水秀美,蠃得了眾多的遊客的青睬,更是紅色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Ⅲ 安徽省有那些寺
安徽法王寺
法王寺又名大王廟,位於全椒縣西南四十公里的古河鎮上,建於清朝初期,清初從事船運的鹽邦顏姓,麻邦朱姓兩位首領為祈求船運平安,發動船民興建了該廟。塑以龍宮大王老爺(又稱金龍四大王)眾多拱像。但鎮上一些居上信奉佛教,在廟地建了大殿,供奉釋加牟尼佛像,故稱金龍寺大王廟。後演變法王寺。當時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至初七舉行廟會,龍舟競渡,熱鬧非幾。
歷史上金龍寺大王廟有大堆寶殿,塔建東西寮房三十餘間。寺內有十多位僧人常住,香火頗盛。後大王廟遭毀,一九九六年古河鎮政府集資重修了法王寺。擴建後該寺佔地六畝,大雄寶殿脊高十一米,跨度為十一點五米,檐高六米。五間大殿飛檐翹角,四周遊龍式的圍牆,古色古香。是一座典型的仿古建築,殿內釋加牟尼、海島觀音、十八羅漢等菩薩塑像。以法王寺為主體的法王寺商城正在興建中。總體工程完工後,這里將是一個集佛教、商貿、旅遊為一體的的風景區和旅遊點。
澄心寺
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境內。
澄心寺位於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前身隱居院,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隱居而聞名。澄心寺建於當年陶宏景讀書堂故址。這里有關陶宏景遺跡甚多,其中陶宏景煉丹遺址「丹灶寒煙」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橫山的修練道學者已不見繼者,佛教卻在這里悄然興盛起來。門庭替換,名山易主,宋嘉佑八年,「讀書荒址」已為浮屠之居。陶宏景的「丹灶」、「五井」、「白月池」均被佛僧賦予了神奇的澄定心神的功能,因此易名澄心院。明初洪武年間定名「澄心寺」。直至清代,仍為縣境十七大寺之一。澄心寺毀於「文革」時期,近年由民間募資重建。
小九華山准提寺
小九華山 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古鎮)風景區的必經之地。山高百丈,周圍15里。相傳,地藏王曾到這里住過,留下許多神奇傳說。早在古代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輝宏壯觀,遊人不絕,千百年來,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七月三十,進香者絡繹不絕,由於山巒秀美,香火極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陽九華山,所以人稱"小九華"。
小九華准提寺 始建於唐代明清年間。明崇禎年間,建有準提庵,後改名准提寺,有園林雲勝的美稱。小九華寺屢經戰亂,香火一直延綿不斷,數次重修,民國23年採石富商增兄弟合資重修。直到建國初期仍保留地藏王藏、准提庵、大雄寶殿、古石階等設施,實為江南佛教名山。解放前開始衰敗,文革中被毀。1996-1998年,在市有關部門和民間佛教信徒的共同努力下,由惟啟法師主持重建。現建成金剛殿、千里千眼觀音殿、客堂、素餐館、齋房、僧尼房、停車場、放生池、水泵、地藏琉璃蓋頂、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朱戶畫窗,十分雄偉庄嚴,幽雅別致。1991年被定為市佛教活動中心,市佛教協會也設在這里。
中九華寺
在今滁州市定遠縣內。
清《定遠縣志》載:「中九華寺,位於定遠縣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別姬處。」中九華寺,又名五峰禪院,系南北朝時宗本僧修建。因毀於兵燹,宋時重建。明朝詩人王哀登中九華寺時題詩一首:「偶經棲佛地,碧草冷雲峰,梵宇清塵慮,龍宮起拜容,拈花初見月,隔水忽聞鍾。獨坐山房靜,潛風度竹松。」
現中九華勝地有一高2.4米,寬0.8米的青石碑。據考察,中九華寺, 是陰陵古城周圍諸多廟群中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一座古剎。寺前有「靈潤殿」,寺後有「霸王寨」,與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傳當年項羽垓下敗逃,渡淮後駐於此。寺左側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漢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見底,大旱不涸。
Ⅳ 馬鞍山做高鐵去九華山,怎麼走
在池州換乘大巴到九華山。
D9509
馬鞍山東
池州 07:20 08:39 1小時19分
Ⅳ 馬鞍山2o21年中秋節小九華寺開放嗎
當然是開放啦,包括你媽等香客在內,也都是開放啦,僧人負責秩序,你母等負責接客,井然有序,歡樂開懷。
Ⅵ 李白是哪死的有什麼遺跡哈
李白的死有兩種說法,一說在安徽馬鞍山採石醉酒跳江而死,一說是病死在安徽當塗附近
一、採石遺跡
(一)牛渚磯
又名採石磯,在當塗縣城西北17公里的採石鎮西翠螺山西南部(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境內)。高約50米,峭壁臨江,山石嶙峋,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蕭梁詩人王僧儒在《至牛渚憶魏少英》詩中,就贊譽牛渚磯如「懸石」、「危島」,磯上「楓林暖如畫」,水邊「江岸凈如掃」。
(二)聯璧台
原名捨身崖,又名捉月台,位於採石磯頭燃犀亭右前方臨江處,為一嵌於峭壁上巨石,翹首凌空,突兀江干,險峻異常。上鐫刻「聯壁台」3字,字徑1尺2寸,題字下方刻有明嘉靖三十一年自稱天台狂客蔡景堯、關中東州紀元凱的詩句:「峨嵋峭孤絕,遊子往不歇。又見謫仙人,空江自明月」。
(三)望夫山
望夫山又稱小九華山,位於採石鎮西北1公里濱江處,海拔157米,周圍7.5公里,山形似棗狀。又稱棗子磯。
(四)白壁山
又名石壁山,位於當塗縣城西北23公里左右濱江處(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境內),北鄰馬鞍山,南連小九華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165.8米,呈白色似龜狀,俗名龜山。南峰峭峻如壁,巍峨壯觀,北峰下有一洞,洞內怪石如佛形,故名千佛洞。唐天寶六年(747)秋,李白乘舟自金陵溯江而上,過慈姥山,至白壁山賞月吟詩,寫下《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一詩。詩中以清新、形象的語言,細致而生動地描繪了白壁山一帶的月夜秋景。
(五)慈姥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慈母山,位於馬鞍山——和縣汽車輪渡北約1.5公里,瀕臨長江。山高59.4米,從江中望去,山形頗似頭枕江流,身卧江畔的大貓,俗稱貓子山。《括地誌》曰:慈姥山積石臨江,岸壁峻絕,山上出竹堪為簫管,屑樂府,名為鼓吹山。慈姥山所產的慈姥竹,體圓節疏,是專供宮廷作簫管之用的貢品。干百年來,慈姥竹曾為許多文人名士所景慕吟頌。梁吳均、宋沈括、明周忱等,都有題詠慈姥竹的詩作。唐天寶十三年(754),李白游當塗時作《姑孰十詠》,中有《慈姥竹》一詩,把慈姥竹簫管之樂比作「龍吟」、「鳳曲」,為後人交口傳誦,慈姥竹今已絕生。
(六)太白樓
又名謫仙樓、青蓮祠,位於當塗縣城西北古鎮採石(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屬地)西南1公里處,背倚翠螺山,面臨長江,濃蔭簇擁,是一座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的古建築。
(七)李白衣冠冢
位於翠螺山南麓。冢基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周長約40米,形體為圓籠屜狀,四周有石欄圈圍,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冢前立一漢白玉大理石碑,上鐫隸書「唐詩人李白衣冠冢」,系書法家林散之手書。
(八)橫江館
原在採石鎮下江口,即今鎖溪河旁橫江街一帶,與古歷陽橫江浦(今和縣縣城東南13公里處)隔江相望,是古代官府傳遞文書時更換馬匹與休息、住宿之所。唐天寶年間,李白欲在此渡江前往歷陽,被風濤阻隔,詩人遂寫下著名的《橫江詞六首》。其中一詩雲「橫江館前津吏迎」即指此橫江館。宋元以後,橫江館幾易其名。明為皇華驛,清改為採石驛,後地毀不存。1978年,採石公園在三元洞上方半坡處(玉皇殿遺址)重建橫江館。新館坐東面西,磚木結構,古雅大方。「橫江館」三字匾額懸掛大門上方,館前地勢開闊平坦,為青石鋪砌,館周圍綠樹交映,環境敞朗幽靜。
橫江館因李白詩而名聲大振,歷代文人途經採石,無不到館一游。唐杜牧、宋柯芝、明王世貞、張弼等均有《橫江館》詩作。
二 龍山青山遺跡
(一)龍山
坐落在當塗城南青山河畔,距縣城6公里。主峰海拔107米,周圍5公里。山勢頭北尾南,怪石蜿蜒,形如卧龍仰首,故名。昔日山上林木參天,廟宇遍布,「丹楓紅葉,遍滿岩谷」之「龍山秋色」,素為姑孰八景之一。
相傳「孟嘉落帽」的故事就發生於此。山上的歷史古跡較多,傳有東晉時吏部郎畢卓和元末翰林學士、工部侍郎侯祚等墓葬。李白曾幾次登臨龍山,有《九日龍山飲》、《九月十日即事》詩二首。後病死於龍山故宅,初葬龍山東麓,後遷葬青山。唐劉全白的《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墓碑曾立於龍山太白墓前,今無存。相傳當年李白的兩孫女,就嫁在龍山西側的荊山附近的農家。故此,歷代的墨客騷人紛至沓來,對龍山的優美景色大加頌贊。
(二)青山 謝公宅 謝公池
青山位於當塗縣城東南7.5公里處,主峰海拔372米,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7.5公里,周圍36.7公里。山勢險峻,四季常青,又名青林山。南齊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曾築室於山南。唐天寶十二年(753),敕改謝公山,後人又稱謝家山、謝家青山。東晉大司馬桓溫墓在山北麓,故又曾稱桓墓山。李白墓前後范圍還稱李家山。青山北臨姑溪河,東帶丹陽湖,西濱青山河,南望平野極目。山中藏有鐵礦、磷礦、泥煤,並產多種林木、葯材,現為國營青山林場的生產基地。如今山上修復了雲霧寺、觀音殿、謝公祠、石隱庵、百靈廟等寺廟。青山古為屯兵之所,郭祥正「重岡復嶺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國門」詩句,點出了青山的戰略地位。青山,古跡甚多,山陽有唐代大詩人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謝公祠、謝公池遺址、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碑,還有白雲寺、巢雲亭、五賢樓(五賢即謝脁、李白、郭祥正、王居岩、王逢,樓已不存);山陰除桓溫墓外,還有明代琉璃瓦窯址;東麓有晉墓群;東南山腳下,是新石器時代的鄭家遺址。南齊謝脁任宣城太守時,酷愛青山,曾雙旌五馬來遨遊吟詠,稱譽青山為「山水都」,並築室於山南,即謝公宅。人們為了紀念謝脁,將其宅改建為謝公祠。後雖毀於兵燹,至今遺址猶存。謝公宅佔地十多畝,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宅後巒岫參差,蒼松林立。山頂有座小亭,名謝氏山亭(今已廢)。宅前一小池,石壘四壁,約一畝多面積,傳說為謝脁所鑿,人稱謝公池,又叫謝公井。池水滃然,水味甘冷,終年不竭,曾有姑孰八景——「元暉古井」之美稱。
「一生低首謝宣城」的李白,對青山懷有特殊感情,生前多次登臨青山,攬勝抒懷,尋訪謝脁遺跡,憑吊謝公故宅,留下《謝公宅》、《游謝氏山亭》等詩篇,死後埋骨青山,與謝跳結為異代芳鄰。
(三)李白墓 太白祠
坐落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青山西麓谷家村旁,現屬太白鎮太白行政村。唐寶應元年(762),李白來當塗投靠縣令李陽冰,後病故,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遺願,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遷墳於此。李白墓自唐迄清,12次修葺。墓前原有祠,民國27年(1938)毀於日軍炮火中,墓亦坍塌。1979年,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李白墓和復原太白祠。隨之徵地50畝,擴建李白墓園。李白墓園坐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當塗至大公圩的公路300米。沿公路邊石板小道,過小石橋入李白墓園,左側有「青蓮池」,垂柳依依,綠水澄澄,拱形「化鶴」橋橫跨池上,連著「十詠亭」。李白留連當塗時寫了十首歌詠當塗山川風物的詩,謂之《姑孰十詠》,後人曾於當塗姑溪河畔建亭以志。原亭已毀,今重建的「十詠亭」,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鐫刻著李白的《姑孰十詠》詩,為安徽國畫家畫竹高手黃葉村手書。十詠亭側有一冬青樹道通太白祠。今存太白祠為1979年後重建。全祠被高出人頭的黑瓦粉牆所環衛,建築格局與清代宗族祠堂相近,前後兩進,素白粉牆,黑灰瓦頂,青磚匍地,聳脊飛檐,畫棟彩梁,寬敞明亮。太白祠正庭門楣上懸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寫的「太白祠」橫匾。廳內迎面聳立著一尊漢白玉李白塑像,高2.47米,重約3噸。塑像側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後垂,雙眸含慧,胡須飄逸,再現了詩人氣度非凡的形象。塑像背景是幅巨型墨綠色徽派版畫屏風,屏風的格局以李白在當塗游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由著名書法家舒同親筆題書「李白高蹤」的匾額。著名書法家司徒越書寫的「詩無敵」的匾額高掛廳堂正中頂上方。兩旁抱柱上懸刻書法家趙朴初手書楹聯「揚波噴雲雷,筆落搖五嶽;舉杯邀明月,垂輝映千古」。祠內兩側牆壁上鑲嵌著六塊石碑:一塊刻著李白的全身畫像,栩栩如生;一塊刻的是李白《臨路歌》;另外三塊是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還有一塊是倖存的宋碑。這塊宋碑是淳佑二年(1242),兼權太平州(治當塗)事、節制軍馬孟點「更葺其祠宇,得碑(指范傳正碑)之文於其集中,仿重書刻石,立之墓左」的。此碑高5.6尺,寬2.9尺。唐范傳正撰文,宋孟點重書刻跋,共30行,每行63字,正書,字徑6分。碑額「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9字,分3行篆書,字徑2.1寸。碑身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只有碑的上端在「文化大革命」中損碎了一角。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為李白墓前現存的較早文物,對今人研究李白有可貴的價植。
太白祠後面是李白墓地。李白墓由170塊青石壘起一米多高的墓圈,周長20多米。墓上芳草萋萋,艾菊尤盛。墓前嵌立一塊石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碑高1.42米,寬o.64米,楷書,字徑14.5厘米,碑邊有簡單的花紋,沒有記年,系清代所刻。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四季常青。墓之西北200米處,新建「青蓮書院」一座兩進,前進朱棟飛檐,大屋頂式建築,檐下三面設「吳王靠」。後進古宅式建築,軒高寬敞。兩室陳列著啟功、鄧力群、李一氓、常任俠,李准等當代諸多名家紀念李白的詩書畫數十幀,供游覽者觀賞。李白墓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塗縣最著名的旅遊勝地。
三 橫山遺跡
(一) 橫山石門
橫山,又稱橫望山,因四望皆橫而得名,位於縣城東30公里處,主峰太陽拱海拔459米。山勢威嚴,峰巒疊起,蒼翠亘天,林壑幽美,橫列若屏障,方圓40公里,東北與江蘇省的江寧、溧水兩縣交界,南與石臼湖、丹陽湖相連。橫山歷史上曾作衡山,春秋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即此。
南梁時,「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此隱居煉丹,並鑿龍泉井,井水清澈甘冽,大旱不涸。構有讀書堂,後為寺院,即澄心寺。殿宇堂皇,樹木參差。歷代高官名士先後到此遊憩,觀景吟詠。山中「龍井寒泉」、「叢林夜月」、「石門古洞」、「絕壁垂松」為橫山四景。然而,幾經滄桑,古柏、寺院、碑刻文物,多已廢圮。唯龍泉井、月牙池、石獅、石桌、石凳遺址遺物殘存。橫山西南麓有一石門,為安徽省72處古跡之一。內一古洞,傳為陶弘景煉丹處。唐人摩崖題刻楷書「石門」二字,至今尚存。字徑直1.2米,橫2.1米,為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門摩刻的上側極高處石壁上有明代刻的「壁立萬仞」四字,今仍可辨識。李白生前酷愛石門山水,多次到此,或攬勝,或隱居,或訪友,每有題詠。有《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下途歸石門舊居》等詩篇。
(二)靈墟山
位於當塗縣城東15公里,山麓平緩,竹木扶疏,高133米,北靠龍泉山,西鄰圍屏山。相傳古時遼東人丁令威來此修真煉丹,化鶴仙去,故稱靈墟山。山上遺有丹井、丹洞諸跡;又有修真觀、望湖亭等建築。山頂平坦,修真觀前有煉墩,上置壇,如今均不存。李白膜拜仙道,蟄居當塗時,寫有《靈墟山》一詩,為《姑孰十詠》中一詠。
四 城關城郊遺跡
(一)化城寺清風亭
坐落在當塗縣城西北隅(今縣人民醫院院址)。三國吳大帝赤烏年間,康里國僧選場3處建佛場,一在秣棱長干,一在海鹽金粟,一為姑孰化城,姑孰化城基址最廣。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南巡時,駐足於此,擴建28院。化城寺高閣偉樓,飛檐雕棟,雄麗壯觀。有鍾鼓樓,放生池、觀音閣、地藏殿等諸多勝景。唐天寶年間,僧升朝造舍利塔,主壇戒。宋代景德年間,化城寺改為萬壽寺。建炎中,金兵攻陷姑孰城,化城寺毀於兵燹。清風亭,系化城寺僧升朝建於寺西蓮湖上,故又名升公清風亭。北宋熙寧年間,化城寺僧道新重修,又名新公清風亭。南宋建炎中,與化城寺同時毀於兵燹。明代正統初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撫江南,駐節姑孰,欲擇勝地重建清風亭。由於年深日久,湖已成陸,傍城西北隅盡為溝壟之地而未果。正統五年(1440),周忱委託採石廣濟寺僧人修惠建亭於採石磯上,揭以「清風」之額。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燹。近年來在採石李白紀念館內重建。
李白於天寶年間數次游化城寺、清風亭,寫有《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詩和《化城寺大鍾銘》文。
(二)黃 山
位於當塗縣城北2.5公里,海撥54米,山如初月形,相傳浮丘公曾牧雞於此,又名浮丘山。唐時長江水流直達山下,故又名黃江山。山上林木蔥蘢,名勝古跡甚多。東麓原有東岳廟、廣福寺等。東岳廟棟宇雄偉,有殿堂、經樓、廚庫、僧舍共172間。廣福寺原為壽聖院,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詔書改額。原有房舍二十多間,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佛殿,增建了觀音閣、孔雀殿、地藏殿、天王殿、山門等。寺後萬松掩映,松林深處有深雲館、懷古亭、誓清堂等古跡。誓清堂為宋嘉定九年(1216)營建,取祖逖「中流擊楫,誓清中原」之意而名之。淳佑六年(1246)復修誓清堂,以米芾所書「極目亭」三字易之,故又稱之為「極目亭」。上述這些古建築都盪然無存,唯有黃山塔和凌歊台遺址至今猶存。李白游當塗,曾乘舟泊黃山腳下,寫有《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等詩。
(三)黃山塔凌歊台
黃山塔因建在黃山頂上而得名。塔高26米,為磚石結構。塔身八角形,檐為蓮花瓣,五層,每層有4個拱門,塔中空,2米見方,底周17.6米,基厚1.8米,相傳為南朝宋武帝劉裕所建,李白登黃山送族弟詩有「長嘯倚天梯」之句,可見塔之歷史甚久。清代康熙、光緒年間,曾兩次修繕。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對塔底進行加固維修,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姑孰溪
姑孰溪又作姑熟溪,即今姑溪河,又名姑浦。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當塗城西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公里,流域面積約394平方公里。姑孰溪縈繞當塗腹地,為重要水運河道。東可由丹陽湖過銀淋堰達太湖流域,南通水陽江、青弋江經宣州、徽州可達浙中。西經青山河、長江可往南京、蕪湖等地。
(五)白紵山 桓公井
白紵山位於當塗縣城東2.5公里姑溪河北岸,為姑溪河與青山河匯合之處,高123米,山勢南高北低,形若卧獅。山中林木蔥郁,山水青秀,素為攬勝狩獵之所。山巔舊有蒼松七株,姑孰八景謂之「白紵松風」。
(六)天門山
當塗縣城西南長江兩岸東、西梁山的合稱。東梁山又名博望山,海拔81米,在當塗縣城西南15公里的江東岸,今屬蕪湖市。西梁山又名梁山,海拔65米,在和縣城東南30公里的江西岸,今屬和縣。兩山夾江對峙如門,故合稱天門山。自江中遠望,兩山色如橫黛,宛似蛾眉,又名蛾眉山。兩山聳於江畔,若二虎雄踞,又稱二虎山。
Ⅶ 馬鞍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因楚霸王項羽的坐騎烏騅馬的馬鞍落地而得名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發生在馬鞍山當塗。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自古素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之美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李白的衣冠冢和太白樓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三國朱然墓 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濮塘風景區里的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號稱江南魚米之鄉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長江鰣魚、刀魚、金毛蟹等名貴水產品的主要產地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有個小九華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有個馬鋼集團 曾是中國十大鋼廠之一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現在安徽省融入長三角的計劃中,馬鞍山站在排頭兵的位置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以香樟樹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黃池茶干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江東第一橋 葉家橋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澄心寺隱居而聞名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我國第一位獲論文工程博士學位者 徐大懋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首位國家法學博士 周道濟
Ⅷ 馬鞍山有哪些景點
馬鞍山市有規模旅遊景區點20多處,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版家AAAA級旅遊景區權1處,AAA級旅遊景區2處,AA級旅遊景區1處,風景區(點)、度假村、休閑中心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處,農家樂旅遊示範點22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4處,市級17處,知名的有採石磯,朱然墓/三國文化公園,青山李白墓,濮塘風景區,雨山湖風景區,小九華山,另有:極富馬鞍山城市特色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業旅遊謝公祠,護河園藝村農家樂旅遊示範區,甑山禪林,金柱塔,黃山塔,澄心寺,昭明太子閣遺址,石門石刻,江東第一橋—葉家橋,宋孝武帝劉駿避暑行宮--凌歊台遺址,桓公井,鄧家山商周遺址,五擔崗遺址遺址等。 此外,馬鞍山市新十佳景點分別是: 「五彩斑斕——採石風景區」 「詩魂歸處——青山李白墓園」 「詩城明珠——雨山湖公園」 「將軍遺夢——朱然墓園」 「青山竹海——濮塘風景區」 「流光溢彩——節慶廣場」 「夢里禪語——小九華風景區」 「古塔臨風——黃山塔」 「放飛心靈——盆山度假村」「登高佳處——佳山公園」
Ⅸ 馬鞍山的小九華有著什麼樣的歷史呢
小九華位於馬鞍山採石鎮西北二里處,是從馬鞍山驅車至採石(古鎮)風景區的必經之地。山高百丈,周圍15里。相傳,地藏王曾到這里住過,留下許多神奇傳說。早在古代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輝宏壯觀,遊人不絕,千百年來,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七月三十,進香者絡繹不絕,由於山巒秀美,香火機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陽九華山,所以人稱"小九華"。小九華原名望夫山,取市志、鎮志有雲:"清代方誌中以小九華山為望夫山的記載頗詳。其雲:石高一人許,頗似人形。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大一尺六寸,似篆似隸。" 小九華風景迷人,有太白樓,蝸牛尾等景觀,山上大樹鬱郁蔥蔥,在太白樓上可看到波濤洶涌的長江。又因為樹木茂密,具有野生動物棲息及生活的良好條件:野兔、刺蝟、布穀鳥、啄木鳥,它們和人類和平相處,鳥鳴聲或清脆,或婉轉,構成另一道風景線。小九華原是臨江而立的斷崖山丘,歷史上由於長江河道變遷,泥沙沉積而形成,她突兀江邊,更顯得一峰玉立,擎天鎮地,獨具奇觀。小九華山緊毗著名的採石磯風景區,她俯瞰長江,北眺西山,小九華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涼,四季如春,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小九華山地處亞熱帶氣候,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針葉常綠,闊葉與落葉混交,並有人工林分布,具有觀賞和栽培植、育種價值的植物很多,桂花、金銀花、山梅等,還有經濟價值很高的野生中葯材等植物資源 馬鞍山的歷史文化底蘊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統一時屬丹陽。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1956年馬鞍山建市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當我們以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為榮的同時還要自豪地強調地處「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還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歷史悠久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通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3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00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准確地展示了馬鞍山地區悠久的歷史。 (一)馬鞍山地區早期遺址豐富多彩文化信息豐富。 煙墩山、七畝塘、高個山、鄭家等新石器時期遺址表明馬鞍山地區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發達的農業文明。煙墩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證明了馬鞍山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顯赫。五擔崗、鄧家、船墩、荒廟墩等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時期馬鞍山地區手工業文明已達相當高度人們開始使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物品根據五擔崗遺址出土的文物類別和遺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斷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馬鞍山市的源頭可以上溯到三國的姑孰城和東晉的牛渚誠。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三)採石磯為群雄逐鹿之地。 馬鞍山市與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採石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時成為著名的古津渡、古戰場此地曾發生過數十次戰爭史冊中載有許多劍影刀光、金戈鐵馬的採石大戰故事。 (四)館藏文物類別齊全。 馬鞍山文物管理部門珍藏著豐富多彩、類別齊全的珍貴文物其中經過鑒定的珍貴文物1028件(套)這些文物絕大部分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確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春秋勾連紋大鐃三國青瓷雞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孟府君墓誌磚、季扎掛劍圖漆盤等一、二級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馬鞍山地區勞動、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這一地區以太白墓、朱然墓為代表的墓葬廣濟寺為代表的寺廟太白樓為代表的樓台亭閣等古文化資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轟動全國。 馬鞍山地區曾先後出土大量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為目前已發掘的300多座三國東吳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結構與墓中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世人矚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繪畫作品填補了漢代至三國時期漆器工藝及美術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間曾引發「三國熱」。此墓的發掘被列為8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