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濟南市長熱線服務時間
濟南市長熱線已整合為12345市民熱線,服務時間是小時。
濟南市12345熱線24小時值守,全天候受理市民訴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於2008年9月26日在原市長公開電話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整合了城管、市政、工商、供電等38條政務類公共服務熱線,正式開通的一條多功能公共服務熱線,同時承擔山東省省級政務服務熱線受理工作。
濟南市12345的受理方式:
濟南市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直接撥12345(按市話收費),發送簡訊至106-3531-12345。濟南市以外的國內電話,撥0531-12345;港澳、台灣地區和國外電話撥+86-531-12345。
(1)山東省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濟南市12345熱線受理范圍: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均可使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對涉及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提出咨詢、求助、建議、投訴、舉報等事項。主要包括:
1、對政務信息、公共服務信息等方面的咨詢;
2、需要國家機關、部門或者單位解決的訴求;
3、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
4、對國家機關和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事業、企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廉潔勤政、工作作風、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投訴、舉報;
5、其他需要反映的問題。
② 山東省省長熱線電話是多少
山東省未開通省長熱線,但可向省級政務服務熱線0531-12345進行事務咨詢。
除了省級政務服務熱線,還可以根據所咨詢的具體業務撥打山東省的相關部門電話,其中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電話為0531-86915719,山東省教育廳電話為0531-81916615,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電話為0531-86062154,山東省公安廳電話為0531-85123069。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電話為0531-81286741,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電話為0531-85693018,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電話為0531-67876119,0531-67876211(夜間及雙休),山東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電話為0531-86062798。
(2)山東省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除了撥打相關省級電話,還可以通過山東省省長龔正的領導留言板進行留言。截至2016年,《地方領導留言板》欄目已吸引百萬網民參與,已獲得地方領導回應累計超過100萬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先後有61位省委書記、省長通過人民網與網民互動,2500多位市縣一把手公開回復網民留言,25個省份陸續建立起留言辦理的固定機制。
2016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做出批示:「反映社情民意、回應群眾關切、推動問題解決,互聯網應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平台。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的做法和經驗應很好總結。」
③ 怎麼跟平度市市長投訴
可以來撥打平度市市長熱線進行源投訴。
熱線號碼:88312345
事項名稱:88312345政務服務熱線
承辦機構:平度市政府辦公室
受理地點:青島市平度市長江路1號
受理時間: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45 ;下午:14:00-17:30
(3)山東省公共服務事項擴展閱讀:
平度市其他受理熱線:
1、價格舉報投訴熱線:
0532-88311359、0532-87362993(平度市發展和改革局)
辦理時間:周一至周五:夏季: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 冬季:上午8:30-12:00 下午1:30-5:00
2、婦女維權熱線:
12338
受理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 下午(夏季)14:00-17:30下午(冬季)13:30-17:00
3、職工維權服務熱線:
12351
④ 山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范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下統稱決策機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執行和調整程序,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以下簡稱決策事項)包括:
(一)制定有關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有關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三)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重要的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
(四)制定開發利用或者保護水、土地、能源、礦產、生物等重要自然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五)制定開發利用或者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風景名勝區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六)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實施的重大公共建設項目;
(七)決定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對前款規定事項的決策程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宏觀調控決策、政府立法決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決策以及政府內部事務管理決策,不適用本規定。第四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規定第三條的規定,結合本級人民政府的職責許可權和本地實際,編制年度決策事項目錄,報決策機關研究確定,經同級黨委同意後向社會公布,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年度決策事項目錄包括決策事項名稱、承辦單位等內容。第五條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第六條作出重大行政決策應當遵循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保障人民群眾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參與決策;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保證決策內容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等規定。
作出重大行政決策應當遵循公開原則,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決策事項、依據和結果應當及時公開。第七條決策機關應當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制度機制,加強決策智庫建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決策信息化水平,並對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第八條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重大行政決策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並負責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
決策機關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許可權負責重大行政決策草案擬定、執行和後評估等工作。第九條重大行政決策依法接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
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重大行政決策的監督。審計機關按照規定對重大行政決策進行監督。第十條重大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情況應當納入本地法治政府建設規劃,作為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的內容和考核評價決策機關及其領導人員的重要內容。第二章決策啟動第十一條對各方面提出的決策事項建議,按照下列規定進行研究論證後,報請決策機關決定是否啟動決策程序:
(一)決策機關領導人員提出決策事項建議的,交有關主管部門研究論證;
(二)決策機關所屬部門或者下一級人民政府提出決策事項建議的,由建議提出單位組織研究論證;
(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通過議案、建議、提案等方式提出決策事項建議,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書面決策事項建議的,交有關主管部門研究論證。
對前款決策事項建議進行研究論證的,應當論證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建議理由和依據、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及其必要性、可行性等。第十二條決策機關決定啟動決策程序的,應當明確決策事項的承辦單位(以下簡稱決策承辦單位),由決策承辦單位負責重大行政決策草案(以下簡稱決策草案)的擬訂等工作。
決策事項需要兩個以上單位承辦的,應當明確牽頭決策承辦單位。
決策承辦單位確定後,相關職能發生變化的,由繼續行使該職能的單位作為決策承辦單位。
⑤ 山東省龍口市市長熱線
摘要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也叫市長熱線或12345熱線),是由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將電話12345、市長信箱、手機簡訊、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組成的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共服務平台,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12345熱線可以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社會治理,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⑥ 山東省鄉鎮人民政府工作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鄉鎮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遵循職能清晰、權責一致、運轉有序、高效便民的原則依法履行職責。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的要求,創新服務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推進鄉鎮人民政府職能優化、權責協同。
鄉鎮人民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行使職權,辦理本轄區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事項並以清單形式對外公布。第四條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依法編制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屬地管理事項責任清單,明確有關工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在鄉村振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城鄉建設、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扶貧濟困、和諧穩定等重點領域的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責任清單應當實行動態調整和長效管理。
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按照責任清單的規定承擔工作任務,不得以屬地管理為名將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交由鄉鎮人民政府承擔。
對未列入責任清單,確需由鄉鎮人民政府承辦的階段性、臨時性工作任務,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為鄉鎮人民政府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人員支持、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第五條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工作部門與鄉鎮人民政府聯動響應工作機制。鄉鎮人民政府對無權獨立處理的服務管理事項,可以向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提出處理請求,相關部門應當及時予以解決。
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辦理涉及鄉鎮轄區的服務管理事項時,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規定予以配合。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賦予鄉鎮人民政府更多自主權,支持鄉鎮人民政府創造性開展工作,將直接面向人民群眾、由鄉鎮人民政府承擔更方便有效的縣級服務管理事項依法下放給鄉鎮人民政府,制定目錄並向社會公布。第七條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按照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要求,建立行政執法協調機制,推動執法重心向基層轉移,支持、保障鄉鎮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的行政執法工作進行指揮調度和綜合協調。
對需要多個部門協同解決的行政執法事項,鄉鎮人民政府可以統籌協調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派出機構和基層執法力量實行聯合執法活動,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派出機構應當接受鄉鎮人民政府的統一指導和協調。第八條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可以根據基層管理需要和鄉鎮人民政府的承接條件,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徵求鄉鎮人民政府意見並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核批准,依法委託鄉鎮人民政府開展現場檢查、調查取證、應急處置等行政執法活動。鄉鎮人民政府在受委託的范圍內,以該工作部門的名義開展相關行政執法活動,並由該工作部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前款規定的縣(市、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依法實行委託執法的,應當對受委託的鄉鎮人民政府及其執法人員加強業務監督、指導和培訓,提高鄉鎮人民政府執法水平。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採取應急處置措施,應當充分考慮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的實際需要和應對能力,為基層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人員、物資、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第十條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安排本行政區域內城鄉產業發展,合理規劃鄉村產業布局,優化鄉村產業空間結構,構建城鄉分工明確、功能有機銜接的格局,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發揮紐帶作用,根據當地實際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產業集群,帶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鄉鎮和村的聯動發展。
⑦ 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推進全面依法治省進程,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法律服務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公共法律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為滿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基本法律服務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務設施、服務產品、服務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服務。第三條公共法律服務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循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以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為目標,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領導,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許可權做好本行政區域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其做好本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統籌協調機制,研究和部署公共法律服務重大事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規劃編制、政策銜接、財政保障、平台建設、標准制定、服務運行等工作,實現公共法律服務資源高效配置。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統籌和布局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負責本行政區域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工作。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第七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法學會、殘疾人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和消費者協會等團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共同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第二章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環境條件以及公共法律服務發展的需要,加強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合理設置公共法律服務設施的數量、種類、規模以及布局。第九條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城鄉規劃,優先利用現有資源,遵循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臨街設置的原則。
公共法律服務設施應當符合實用、安全、科學、美觀和標識統一的要求,完善無障礙設施,方便殘疾人和老年人使用。第十條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場所,統一命名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可以獨立設置,也可以依託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公證機構等單位的場所或者其他場所設置。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可以依託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設置分中心,也可以通過流動服務、上門服務等方式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第十一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場所,統一命名為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可以獨立設置,也可以依託鄉鎮、街道司法所或者其他場所設置。第十二條縣(市、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可以獨立設置,也可以依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辦公場所設置。第十三條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統籌建設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推動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與政府政務服務、緊急求助、訴訟服務、檢察服務等公共服務熱線平台的銜接聯動機制。第十四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納入一體化政務平台統籌建設,積極推動與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和其他省級公共服務平台實現互聯互通。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統籌建設和管理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逐步完善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等功能,為公眾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網路法律服務。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可以依託省級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結合當地實際,拓展服務內容,豐富服務方式,提供符合個性化需求的網路法律服務。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組織協調,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共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路平台融合發展,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和效能。
⑧ 山東省公共數據開放辦法
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公共數據開放,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山東省大數據發展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數據開放活動,適用本辦法;涉及國家秘密的,按照有關保守國家秘密的法律、法規執行。
本辦法所稱公共數據,是指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以下統稱公共數據提供單位)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職責、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和產生的各類數據。
本辦法所稱公共數據開放,是指公共數據提供單位面向社會提供具備原始性、可機器讀取、可進行社會化開發利用的數據集的公共服務。第三條公共數據開放應當遵循需求導向、創新發展、安全有序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數據開放工作的領導,統籌解決公共數據開放重大事項,鼓勵、引導科研機構、企業、行業組織等單位開放自有數據,推動公共數據與非公共數據融合應用、創新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組織、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數據開放工作,推動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公共數據開放管理制度,制定公共數據分類分級規則,並組織社會力量對公共數據開放活動進行績效評價、風險評估。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應當依託省一體化大數據平台,建設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第七條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通過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開放公共數據,不得新建獨立的開放渠道。已經建設完成的,應當進行整合、歸並,並納入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
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根據國家規定不能通過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開放公共數據的,應當告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第八條公共數據以開放為原則,不開放為例外。除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不予開放的外,公共數據應當依法開放。
數據安全和處理能力要求較高或者需要按照特定條件提供的公共數據,可以有條件開放;其他公共數據,應當無條件開放。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同意,公共數據提供單位不得將無條件開放的公共數據變更為有條件開放或者不予開放的公共數據,不得將有條件開放的公共數據變更為不予開放的公共數據。
不予開放的公共數據經依法進行匿名化、去標識化等脫敏、脫密處理,或者經相關權利人同意,可以無條件開放或者有條件開放。第九條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點和優先開放與數字經濟、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領域密切相關的市場監管、衛生健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就業、教育、交通、氣象等數據,以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企業公共信用信息等數據。
公共數據提供單位確定重點和優先開放的數據范圍,應當徵求社會公眾、行業組織、企業、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條省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對公共數據實行目錄管理,制定公共數據目錄編制規范。
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按照公共數據目錄編制規范,編制本單位公共數據目錄和公共數據開放清單,確定公共數據的開放屬性、類型、條件和更新頻率,並進行動態調整,通過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向社會公布。
公共數據提供單位因法律、法規修改或者職能職責變更,申請調整公共數據開放清單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大數據工作主管部門同意。第十一條公共數據提供單位開放公共數據,可以通過下列方式:
(一)提供數據下載;
(二)提供數據服務介面;
(三)以演算法模型提供結果數據;
(四)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第十二條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公共數據開放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及時回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公共數據的開放需求,並以易於獲取和加工的方式提供公共數據開放服務。第十三條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標准和要求,對開放的公共數據進行清洗、脫敏、脫密、格式轉換等處理,並及時更新、維護。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開放的公共數據存在錯誤、遺漏等情形的,可以通過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台向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提出異議或者建議。公共數據提供單位應當及時處理並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