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洪氏太極拳要求:1.松肩沉肘2.沉肩墜肘
松肩沉肘是說在盤架子或推手時肩和肘不要上浮,要自然放鬆,這樣有利於內氣下沉,底盤穩健,否則氣則上浮。松肩沉肘=沉肩墜肘,它們的意思相同,呵呵。這是我的一點練拳心得,但願對你有幫助。
⑵ 洪式太極拳
洪式太極拳
創始人洪均生先生,河南禹縣人,1907 年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穎悟過人。幼年時隨其父寓居京城,因體弱於1930年拜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宗師陳發科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言傳身教得之於師,潛揣默識求諸於己;十五年不輟所學,深得陳發科真傳。後困於家計,於1944年離京,輾轉赴濟南投親謀生。1956年再度赴京,拜晤其師陳發科,以求拳法之精與拳理之密,更得陳發科晚年之技擊精粹。徵得陳發科同意,遂將師授之技法融於套路之中(此套路後稱為陳式太極拳實用拳), 為後來學者開辟了一條掌握陳式技擊奧妙的捷徑。
「洪氏太極拳」 這一名稱早在洪均生傳授實用拳法前後的研習者中流傳,但未正式確定,近年來,已習慣把這套拳法稱為「洪氏太極拳」 ,以區別陳式太極拳老架。因此,洪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李駐軍在1998年第三期《武魂》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正式使用了這一名稱。該拳繼承了陳式太極拳原理,本著「怎樣用就怎樣練」 的原則,根據實戰作用改變了套路動作及練法,同時吸收了其他拳種的招法,洪老師著書《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
拳法風格:精巧輕靈,宛轉含蓄, 縝密纏綿,自然雍容,外示處女之秀,內含金剛之堅,不著意於大開大合, 奔騰雄壯。
拳法特點:攻於細密。以上內容根據「洪氏太極拳」網站中部分文章內容整理而出。
⑶ 洪式太極拳的傳人
沒有聽說過當地有洪式太極拳的.......
你可以看以下簡介.......是否對你有幫助.......
洪式太極拳
創始人洪均生先生,河南禹縣人,1907 年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穎悟過人。幼年時隨其父寓居京城,因體弱於1930年拜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宗師陳發科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言傳身教得之於師,潛揣默識求諸於己;十五年不輟所學,深得陳發科真傳。後困於家計,於1944年離京,輾轉赴濟南投親謀生。1956年再度赴京,拜晤其師陳發科,以求拳法之精與拳理之密,更得陳發科晚年之技擊精粹。徵得陳發科同意,遂將師授之技法融於套路之中(此套路後稱為陳式太極拳實用拳), 為後來學者開辟了一條掌握陳式技擊奧妙的捷徑。
「洪氏太極拳」 這一名稱早在洪均生傳授實用拳法前後的研習者中流傳,但未正式確定,近年來,已習慣把這套拳法稱為「洪氏太極拳」 ,以區別陳式太極拳老架。因此,洪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李駐軍在1998年第三期《武魂》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正式使用了這一名稱。該拳繼承了陳式太極拳原理,本著「怎樣用就怎樣練」 的原則,根據實戰作用改變了套路動作及練法,同時吸收了其他拳種的招法,洪老師著書《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
拳法風格:精巧輕靈,宛轉含蓄, 縝密纏綿,自然雍容,外示處女之秀,內含金剛之堅,不著意於大開大合, 奔騰雄壯。
拳法特點:攻於細密。以上內容根據「洪氏太極拳」網站中部分文章內容整理而出。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92097.htm?ss=
⑷ 洪氏太極拳廣州教學
「洪式太極拳」 這一名稱早在洪均生傳授實用拳法前後的研習者中流傳,但未正式確定,近年來,已習慣把這套拳法稱為「洪式太極拳」 ,以區別陳式太極拳老架。因此,1998年第三期《武魂》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正式使用了這一名稱。該拳繼承了陳式太極拳原理,本著「怎樣用就怎樣練」 的原則,根據實戰作用改變了套路動作及練法,同時吸收了其他拳種的招法,洪老師著書《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