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中安消防傳統文化孔子

馬鞍山中安消防傳統文化孔子

發布時間:2022-07-14 23:02:43

㈠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高中部的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班會目的:使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學習安全知識
班會時間:2011-1-6
班會主要方法:舉相關案例,聯系現實進行講解
班會進程:
李嵐清同志曾講過一段話:「每見到一份事故報告,都要引起我一陣陣心疼。盡管許多事故最終都能依法查處並追究責任,但人死不能復生,亡羊補牢,畢竟為時已晚,人死了,還談什麼教書育人?生命不保,何談教育!」
死亡的侵襲有時會來得猝不及防,彷彿夜晚的停電,毫無先兆。
安全既然如此的重要,為了使我們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長,為了使同學們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我們籌備了這次主題班會
第一個是交通安全:
1神木縣濱河路發生可怕的一幕:一輛客車撞到一輛大型集裝車上,客車頂被撞飛到半空中。這次事故造成3名乘客當場死亡,12人受傷。
2. 2005年11月14日清晨,沁源縣第二中學初三 121班的學生在學校附近的公路上跑步晨練,返校途中一輛大卡車突然飛馳而來,頃刻間慘禍發生,一名優秀的教師和 20名花季少年命喪黃泉;
交通安全一個永恆的話題。交通安全,一個涉及人生質量、家庭幸福的話題。1886年,當德國人卡爾•賓士發明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做燃料的機動車以來,人類在向現代文明邁進的同時,也隨之帶來了交通事故這一灰色陰影。一個活蹦亂跳的軀體在一瞬間成為車輪下的亡靈,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因為慘痛的車禍而支離破碎,一百多年來死於車禍、傷殘等交通事故的人數觸目驚心,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讓人嘆息。
列舉近年來交通死亡人數:
目前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事故持續上升,傷亡慘重,損失巨大,事故總量已由1986年的29萬起上升到2002年77萬起,年均增長6.3%。死亡人數由1986年5萬人升到2002年的10.9萬人,年均增長5%。
1、2001 年以來至200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在十萬人以上。2004年全國有10萬人在各類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其中有7000多名兒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奪去了生命,有近30000名兒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傷。
2、2005年,中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8.8億元;
3、2006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2005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回落到九萬人以下,共造成 89455人死亡,
4、2007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
連續多年死亡人數突破10萬左右,一年10萬人左右是什麼概念?
——一年消失一個小城鎮;一個月被吃掉一個萬人的軍團;一天從天上掉下來一個載有300人的大型客機,每年爆發一次像汶川這樣的大地震。
——如果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親屬3人計,一年中有30萬個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滅頂之災;如果以10位親屬計,死者牽連到的親屬約100萬人。10萬個鮮活生命葬於滾滾車輪之下,碾下車輪的有多少個撕心裂肺的人間慘劇。
——一年經濟損失33億多元,相當於國家城市化試點縣山西清徐縣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可以養活100萬個下崗職工;可以使200萬個窮困地區失學兒童重新走進學堂,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道路交通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它已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大公害。交通事故已成為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許多名人也葬身於車禍之中,如美國的巴頓將軍,英國的王妃黛安娜等等。
車輪下真實的死亡報告,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震驚和痛心,更重要的是警醒和反思。是什麼造成了這場悲劇?
讓學生說一說造成悲劇發生的原因,學生可以各抒已見。
我們通常聽關於交通安全事故的新聞報道時,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是的,原因確實多種多樣,需要調查。但,今天,我要說,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只有12個字:安全意識淡薄,沒有珍愛生命。
——交通標志上明明寫著: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可有人就是要搶,——朱自清在散文《春》中說:「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可是,現在的人們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走起路來趕趟兒。」你看,步行的不讓自行車,自行車不讓——限速標志上明明寫著:「時速不超過15公里。」可有些年輕小夥子,騎著摩托,模仿電影裡面的驚險鏡頭,「嗚——」地切著你的腳邊「飛」過去,耍盡了威風。那不軋死你也會把你嚇個半死!
——節假日期間,真是「馬達一響,黃金萬兩」,一些個體客運公司在鈔票的強大誘惑下,48個小時連續作戰,以至於有些司機雖然腳踏油門,卻呼嚕聲聲、雙眼迷離;有些人超載了超載還要再超載,本來能坐20人的中巴,硬是塞他30多人。我就聽有司機說過:「超載不要緊,能撈錢就行」。
這些交通事故中假如太多了。這些遲到的「假如」對死去的青年,已毫無意義。但,這些「假如」應該喚醒司機乃至整個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安全意識,珍愛生命,避免的悲劇發生。
第二個是校園安全:
從1996年起,中國建立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將每年三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一些城市也出台地方法規來規范校園安全問題,但校園安全形勢並不樂觀。2007年1月14日,子長縣李家岔中學一名男生爬到其住宿的3樓宿舍窗檯欲小便時,不慎失足墜樓死亡;1月18日,南鄭縣紅廟鎮4名初二年級學生因瑣事到操場斗毆,其中一名學生被刺傷致死;4月13日,宜川縣雲岩中學一名初三學生被同學用刀刺死;4月21日,西安市新城區文素培訓學校(民辦)一名小學生被同學用水果刀刺死;5月2日,周至縣教師進修學校幼師班兩名女生,乘坐摩托車外出時與一輛柴油三輪車相撞,造成一名女生當場死亡,另一名女生受傷;5月3日,西安市未央區滹沱小學五年級4名學生到灞河游泳,2人溺水身亡;5月5日,西安市長安區高橋鄉3名初中學生在灃河邊玩耍時溺水死亡;5月8日,西安市長安區王莽鄉湯房廟小學學生在玩滑梯時發生擁擠,推倒護欄,一名五年級學生跌下滑梯摔傷死亡
一、體育課安全:
1、在操場上運動的自護措施:
(1)准備:換膠底鞋,防滑並且增加彈性。女生摘掉發卡等飾物,衣兜不裝東西。全身准備活動,以防肌肉拉傷、扭傷。
(2)服從:在教師指導下再做器械運動,投擲運動要聽口令,閃開跑道以免沖撞。
(3)嚴肅:墊上運動若嘻嘻哈哈,容易扭傷頸部,會傷害脊柱或大腦。
(4)處理:一旦受傷,不要著急,亂搬亂揉會加重傷勢,要請校醫來處理傷口,傷情徹底養好再運動。
2、上體育課時衣著上的注意事項:
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運用很多體育器械,如跳箱、單雙杠、鉛球……所以為了安全,上課時衣著有一定的講究。
(1)上衣、褲子口袋裡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盡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墊上運動時,必須摘下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著運動服。
3、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製的起跳板,起跳後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准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或後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後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後滾翻、俯卧撐、仰卧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要自覺遵守規則
二、實驗課安全:對活動現場一些電閘、開關、按鈕等,不隨意觸摸、撥弄,以免發生危險。(提問學生在實驗中應該注意上面問題;舉化學和物理實驗的安全案例)
三、課間安全
1、2005年10月25日晚上8時許,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小學四至六年級寄宿制學生晚自習結束後,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45名學生受傷。
2、2005年10月16日上午9時30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第二中學附屬小學學生在下樓參加升國旗時,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1名學生死亡,12名學生受傷。
3.2005年10月25日晚上 8點,四川省巴中市某鎮中心小學晚自習下課,樓道一片漆黑,有學生怪叫「鬼來了」引起學生恐慌,大家爭相往樓下奔跑,部分學生被擠倒,釀成踩踏事故,導致 10名學生死亡,27名學生受傷;
4.湖南湘潭鳳凰中曾發生塌樓事件。2005年10月的一個晚上,湖南湘潭鳳凰中學的教學樓中有1300多名學生同時下晚自習。學生們在教學樓一樓與二樓的樓梯口發生擁擠,樓梯扶手頓時被擠垮,60多名學生在事故中受傷。
課間活動的注意事項: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鬆、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四、同學之間
固原市某中學初三(2)的一名學生,與他同班的董某曾因瑣事發生過矛盾。學習好和因瑣事有矛盾在董值日時,小勇覺得董少給他分開水了,便決定「好好教訓董一下」。次日放學後,小勇在集市上買了毒葯,趁夜間休息時趕回宿舍將一小袋毒葯全部投進了董的涼面里。小勇親眼看到董和李吃下毒面,後來在搶救途中又親眼看著兩個人死亡,但卻沒有露出一點驚慌、緊張之色。一位花季少年就因為一點小矛盾就殘忍的將同學殺害。
校園是學生學習知識,陶冶情操的地方,同學之間應該和平相處平等交往。因此,我跟大家提一個字——平。
我希望通過這個調查結果,能給我們所有的同學有這樣的啟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要以平和心態來對待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沖突,剋制自己的情緒;受到暴力威脅的同學,要學會自我保護或者尋求校方保護。
大凡施暴者都性格行為暴躁。三千多年前,孔子在《論語》中就告訴我們「損者三友」的標准。其中之一就是「便辟」者(「便辟」說的就是性格暴躁的人)。不做施暴者,不與「便辟」者交朋友。用平和心態來對待自己的人際交往。
五、食宿安全
怎樣做好學生宿舍的安全防範?
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警惕性,不給壞人可乘之機。
2.晚上人睡前要關好門窗,並檢查插銷是否牢固。
3.夜晚有人來訪,不輕易開門接待;陌生人生來訪,一定不要開門,堅決拒之門外。
4.夜晚到室外上廁所,要穿好衣服,結伴同行,最好攜帶電筒以及防衛用具等。
5.假期不回家的學生,應集中就寢,避免獨居一室。
6.宿舍中可以准備一些木棍等防衛用具,一旦遭受襲擊,要團結一致;堅決自衛,與壞人搏鬥;同時大聲呼救或者設法報警,以求得援救。
哈姆雷特說:「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面對方便麵,很多同學可能也會想:「吃還是不吃,這也是一個問題。」吃,明明知道裡面含有「豐富」的防腐劑;不吃,卻不知如何對待「腹中空」的現狀。
佛家有雲,「酒肉穿腸過」。吃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引發「病從口入」的問題。
2007年3月25日,山西臨汾曲沃育傑雙語學校百餘名小學生發生食物中毒,剛在學校食堂吃了晚飯的這些學生被學校緊急送到曲沃縣人民醫院急診樓。該食物中毒是由於學校食堂外購的拉皮中明礬超標所致,中毒人數是112人,均是住校學生。、常見的傳播途徑有 5類
2006 年 3月,北方某縣中學,先後有 28名學生感染了肺結核,造成肺結核的爆發流行。2006 年 1月,西部某市五所中學先後有 26名學生,感染了流腦,其中兩名學生死亡。
1接觸傳播:結膜炎、紅眼病等
2空氣或者飛沫傳播: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等。是最常見的一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3食物或水傳播:霍亂、細菌性的痢疾、甲型肝炎等。
4昆蟲或動物媒介傳播:瘧疾、狂犬病、腸道的傳染病等。
5經血液或體液傳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六、消防安全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舉行一個匯報演出,全市796名優秀師生均參加了。誰料想大幕竟突然被燈烤燃,著了火。火勢蔓延,無法控制,絕大部分人被悶死、燒死、踩死,人員傷亡慘重。總計有288個孩子喪生,36名教師遇難。
2007年4月某農場學校宿舍發生火災, 2名小學生死亡(女)。當日該校共有住宿生 69人,劉小陽(女,三年級, 12歲)、劉小月(女,一年級, 9歲)姐妹二人因起火後躲在床板下,錯過了救援時機而死亡,其餘 67名學生被安全疏散。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人校園,也不帶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
進入校園。
2.實驗課需要使用酒精燈和一些易燃的化學葯品時,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並且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時刻小心謹慎,嚴防發生用火危險。
3.採用火爐取暖的教室,要選派專人負責,管理好爐火。
4.不隨意焚燒廢紙等。
5.打掃衛生時,要將枯枝落葉等垃圾作深埋處理或送往垃圾站場,不要採取點火燒掉的辦法。
對輕微的火情怎樣緊急應付?
1.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木頭、紙張、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用土、沙子、浸濕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地滅火。
3.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
4.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5.煤氣起火,可用濕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
6.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濕的物品捂蓋。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再滅火。
7.有條件的,還可以學習一些簡易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
l.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
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採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後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盡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9.如身上衣物著火,可以迅速脫掉衣物,或者就地滾動,以身體壓滅火焰,還可以跳進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將身上的火熄滅,總之要盡量減少身體燒傷面積,減輕燒傷程度。
10.火災發生時,常會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所以要預防煙毒,應盡量選擇上風處停留或以濕的毛巾或口罩保護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煙氣侵害。
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的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卻說:「金錢誠可貴,愛情價也高。無論怎麼做,生命不可拋。」大家想一下,生命都沒有了,又何談金錢、愛情等身後事呢?我想,不會有人荒唐地用失去生命去驗證生命的寶貴吧。
同學們,注意安全,人人有責;提高警惕,時時在心。我們的每一個疏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疏忽,也許這個疏忽會從這個世界上帶走一個鮮活的生命,也許霎那間會毀壞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當然,你可能會說:「不就是闖了一次紅燈嘛,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橫穿了一小段車路,有什麼危險的!」「不就是私自接了幾次電線嘛,哪有什麼安全問題!」……孰不知,當你迎向那個紅燈時,你生命的紅燈也正血淋淋地亮在你前方;當你橫穿了生活中的一小段車路而縮短線路距離時,你生命的距離也正可能縮短;在你私自欣賞了那幾次你製造的電弧時,你生命的弧光可能從此杳無蹤影!……千萬要牢記,每一個突然之間,都可能使陽光下的一切,特別使生命在生與死的臨界點,如金屬的光芒般一次次折射又一次次返回。
地震發生時怎樣保護自己?
1.如果在平房裡,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進出室外或等待
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傢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己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台下、樂池裡。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外出時如何避免遭受雷擊?
1.在外出時遇到雷雨天氣,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
2.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該盡量尋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並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導電的物體(如鐵鍬、金屬桿雨傘),要迅速拋到遠處,千萬不能拿著這些物品在曠野中奔跑,否則會成為雷擊的目標。
3.特別要小心的是,遇到雷電時,一定不能到高聳的物體(如旗桿、大樹、煙囪、電桿)下站立;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擊危險。
7.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往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結束:用一個小故事:
一個非常有錢的老太太,她要招聘一個司機。進入最後一個環節角逐的三個司機技術都非常好,老太太難以割捨。其中一個司機說:「我可以在懸崖前10米處穩當停下來。」第二個司機說:「我可以在懸崖前10公尺處穩當停下來。」第三個司機說:「我根本就不會開到有懸崖的地方去。」
同學們,你知道老太太的選擇嗎?(學生齊答:第三個)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技術永遠不是最終的保障。人規避風險的理智才是根本性的前提。理性、積極的生活,做一個有安全意識的現代人。今天的班會課,我們只是打開了一扇通往安全大門的窗戶,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更認真去關注「安全」這個話題。
謝謝大家!

㈡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表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歷(又稱夏歷、陰歷)來算:
1、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節(元宵節)
4、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5、二月十五
花朝節
6、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
7、三月初三
上巳節
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
9、四月初八日
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節
11、夏至節
12、六月六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
地藏節
16、八月十五
中秋節
17、九月九
重陽節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
下元節
20、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21、十二月八
臘八節
22、臘月二十三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臘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還有幾位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蒼頡至聖先師誕
: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傳說中龍的生日)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
黃帝誕辰:二月初二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1: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臘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迎婿日,閨女回娘家。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迎財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穀日/順星
眾星下界之日
也稱「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石不動」「十不動」
老鼠嫁女
附2: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范圍,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每年的農歷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歷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㈢ 相傳一代宗師孔子問道於老子而得道這里指的是什麼

孔子問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正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容,道將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實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無心可謀——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孔子見老子,儒家的書上都說是問禮,道家的書上都說是問道,具體問什麼,當然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孔子是崇尚周公禮樂的,不問禮當然不可能;老子是道家的真人,孔子與老子曾經相處過一段時間,問道也是有可能的。《文子》中這一段,你可以說是確有其事,也可以理解為文子編的寓言。無論故事真假,這些話是真的,所以不妨礙我們去學習他。

「正汝形」,就是端正你的外形,修行人的打坐、站樁等等,都屬於「正汝形」;軍隊里要求軍容軍姿,也屬於「正汝形」。前幾天,我這邊的讀書社進消防大隊搞活動,我也去聽講了,期間發現所有軍人都端端正正地聽完了一兩個小時的講座,不由得心生佩服。

「一汝視」,就是專一你的視線,不要東張西望。一個人心是定的,眼神也是定的;心是慌的,眼神也游移不定。眼神都定不住,就不要奢談心定了。專一,很重要,凈慧老和尚講「守一不移」,講了整整一本書。

「天和將至」,就是自然的和氣即將到來。《老子》說「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正所謂「與心和,神自全;與境和,事自圓」——這個和,非常重要。馮學成先生常教人「養喜神,養和氣」,就是這個道理。

「攝汝知」,就是收攝你的智慧,「正汝度」就是端正你的態度,《史記·老子列傳》里記載孔子見老子,老子告誡他「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說的就是這個內容。

「神將來舍」,就是神就要住進來了。正所謂「心安樂處即是身安樂處」,神能夠安住下來,才是身心自在。反之,我們看到一些人身心不安,就會說他「魂不守舍」,神魂不在家,游移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

「德將為汝容」,就是德將成為你的容貌,一般人是以皮相為容貌,修行人是以德為容貌。比如佛教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佛累世修行各種美德綜合示現的報身。《禮記·大學》上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也是這個意思。

「道將為汝居」,就是道將成為你的居室。一般人,要找個房子,才會安住下來;修行人不同,他們是安住在道中。

「瞳兮,若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眼神就像出身牛犢一樣清澈明亮,不會無端刨根問底。陶淵明說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佛教有「十四無記」,這些都是「無求其故」。

「形若枯木,心若死灰」,這兩句話很有名,《莊子》一書曾多次引用兩句話,蘇東坡也曾引用過。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儒家看重的是生生不息的生機,道家看到的則是生機背後的靜寂。

「真其實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無心可謀」,歸真其實際的智慧,但不用偽詐裝點門面,堂堂正正沒有什麼心機可以謀劃。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這段話出自《老子道德經》,也作「明白四達,能無為乎」,這句話其實是解釋前面那句的,其含義是真正的智慧通達無礙,能不用不要使用權謀~

㈣ 安全文明手抄報資料

文明: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安全:寧為安全憔悴 不為事故流淚

謹慎小心是安全的保險帶 麻痹大事故的導火索

抓安全堅定不移 管安全理直氣壯

事故在瞬間發生 安全從點滴做起

心中多一點警惕 家裡少一分擔憂

安全來自嚴謹 事故出於鬆散

在崗一分鍾 安全六十秒

千忙萬忙 安全莫忘

疏忽一時 懊悔一世

「三違」不反 事故難免

嚴為安全之本 松為事故之源

寧為安全操碎心 不讓事故害職工

生命與安全一線牽 安全與幸福兩相連

愛妻愛子愛家庭 不守規程等於零

一身安危系全家 全家幸福在一人

安全警鍾長鳴 幸福伴君同行

有章不循闖大禍 事故早晚找上門

安全生產全家福 出了事故全家苦

不愁千日緊 只怕一時松

安全思想不牢靠 事後難買後悔葯

迴避事故隱患 等於放虎歸山

無情於違章懲處 有情於家庭幸福

省工省勁一陣子 事故害你一輩子

不顧安全只圖快 人身設備遭危害

一物降一物 規章降事故

寧要一個保險活 不要十個瞎湊合

蒼蠅專叮有縫蛋 事故專找蠻干漢

寧流一身汗 不流一滴血

麻痹釀出悔恨淚水 謹慎築起安全長城

娛樂休息調節好 安全生產步步高

珍惜生命 勿忘安全

一人安全 全家幸福

人人安全 全礦光榮

安全為天 預防為主

安全生產 人人有責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實現安全生產是職工最大的福利

堅持「三不生產」,做到「三不傷害」

沒有安全就沒有鐵煤穩定

落實安全責任,強化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生產

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治安全好

安全在於警惕 事故生於麻痹

2005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

--------------------------------------------------------------------------------

發布時間:2006年7月2日 13時53分中國保險報

2005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比2004年減少67635起,下降13.1%;造成98738人死亡,同比減少8339人,下降7.8%;造成469911人受傷,同比減少10953人,下降2.3%;直接財產損失18.8億元,同比減少5.1億元,下降21.2%。萬車死亡率為7.6,比2004年減少2.3。
(一)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
2005年,全國有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2004年相比下降。其中,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西、河南、貴州6個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幅超過10%。湖南、新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上升。
(二)年末年初月份交通事故較多
2005年,下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是上半年的1.2倍。全年月平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228人,各月事故呈「鞍型」分布,即年末年初月份事故較多,中間月份事故相對較少。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1月(死亡9458人),最少的是3月(死亡6856人)。
(三)下午至晚間時段交通死亡事故多發
2005年,全國發生於日間的交通事故共272715起,導致51125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0.6%和51.8%;夜間發生177539起,導致47613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9.4%和48.2%。下午至晚間時段(14:00~22:00)發生交通死亡事故比例較高,共死亡44835人,占總數的45.4%。
(四)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客車超員等交通違法肇事減少
2005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交通肇事417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92.7%和92.2%。因非機動車駕駛人、乘車人及行人過錯導致交通事故20090起,造成42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4.5%和4.3%。
因超速行駛導致16015人死亡,比2004年下降13%;疲勞駕駛導致2566人死亡,同比下降16%;違法超車、會車導致6871人死亡,同比下降11.8%;違法佔道行駛導致4488人死亡,同比下降19.8%。超員客車交通事故導致3039人死亡,同比下降 19.5%。
(五)大貨車、小客車和摩托車肇事突出,營運車輛交通事故減少
2005年,大貨車肇事造成21505人死亡,占總數的21.8%;小型客車肇事造成20340人死亡,占總數的20.6%;摩托車肇事造成20774人死亡,占總數的21%。低速貨車、三輪汽車和拖拉機肇事共造成9874人死亡,占總數的10%,同比下降12.1%。
2005年,營運車輛肇事135114起,導致3875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0%和39.2%,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16.3%和 6.1%。其中,營運客車肇事51247起,導致1056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11.4%和10.7%,同比下降19.9%和10%。
(六)低駕齡駕駛人肇事減少,但所佔比例較高
2005年,全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共導致31534人死亡,佔全部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導致死亡總人數的31.9%,比2004年下降7.6%。其中,1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造成12674人死亡,同比下降16.1%。
從交通方式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駕駛大貨車肇事較多,共造成829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6.3%;其次是駕駛小客車肇事,共造成766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4.3%;駕駛兩輪摩托車肇事,共造成4198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 13.3%
(七)二、三級公路交通死亡事故突出
2005年,全國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0.6%和77.7%。城市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77414起,造成2204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9.4%和 22.3%。
從公路技術等級看,二、三級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47448人死亡,占總數的48.1%。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造成6407人死亡,占總數的6.5%,比2004年上升2.8%。從公路行政等級看,國道、省道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52982人死亡,占總數的53.7%。
(八)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所佔比例較大
2005年,全國縣道、鄉道等農村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01757起,造成237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22.6%和24%。全國農業人員及農民工因交通事故死亡28035人,占總數的28.4%,比2004年下降3%;受傷107792人,占總數的22.9%,比2004年上升2.3%。
(九)群死群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發
200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7起,造成807人死亡、705人受傷。與2004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8起,下降14.5%;死亡人數減少45人,下降5.3%;受傷人數減少172人,下降19.6%

㈤ 安全生產培訓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安全生產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1)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准和政策。

(2)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

(3)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4)典型事故案例。


安全生產培訓介紹: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我50多年來定的頒布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有280項。

①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能力。

③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則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及時予以處理。

㈥ 火的名人與火

古今中外,曾發生過不少名人與火的趣事:
孔子的消防觀
史載,孔子曾三次親臨火災現場,三次的態度鮮明地表現出了孔子正確的消防觀:
向救火者鞠躬:一次魯國的養馬場發生火災,孔子聞訊趕到現場時火已撲滅,滿身泥水的救火人員正在外撤,孔子就站在馬場門口向這些人一一鞠躬致謝。
救火要賞罰嚴明:一次,魯國國都附近山林失火,迅速向國都方面蔓延。魯哀公急忙率領孔子等部屬前往撲救,但是到現場後卻發現有人不救火,卻去追逐火場中的野獸。魯哀公問其故,孔子說,主要原因是賞罰不明。魯哀公便下令:凡見火不救者以放火罪論處,救火有功者獎,結果大火很快被撲滅。
先問人員傷未傷:魯國一馬棚失火,孔子到火場後,沒有問馬的損傷情況,而是先問燒著喂馬人沒有。此事使百姓很受感動。
墨子組織消防隊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年輕時,曾以一個平民的身份組織300人的義勇軍保衛宋城,抵禦外來入侵者以火攻城,還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愛迪生失火挨打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曾兩次遇「火」:十幾歲時,他在鐵路上做小工,一天他在車廂里搞實驗,不慎引起火災,被主人狠狠打了一個耳光,從此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患了耳聾病,終身致殘;1912年12月,他在自己的工作室研究無聲電影,試制鎳鐵電池時發生了火災,大火著實兇猛,整個工廠被毀滅,多年來積累的寶貴資料也被燒毀,妻子急得直哭,他卻非常樂觀:「這樣的大火,百年難得一見。」次日清晨,他把全體職工召集起來宣布:「我們重建!」
皇帝指揮救火
《東華錄》載:「二月丙子,正陽門外居民火,上御正陽門樓,遣內臣侍衛撲救之。」這里說的「上」指的是康熙皇帝。此事發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十一日。康熙對火災歷來很重視,史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二月二十三日夜,西苑五龍亭、光明殿失火,次日黎明,康熙親自到現場視察火情。由於康熙重視防火,因此,在他執政的61年間,故宮只發生過一起火災。
慈禧害怕電影
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太後70壽誕時,英國駐華公使晉獻給她一部電影放映機和幾部影片,一次放映時突然著火,片子及電影放映機被燒毀。火勢快,火焰猛,使慈禧太後大驚,於是她特頒一道諭旨:紫禁城裡不準放電影。
孫中山與火結緣
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與火結下了不解之緣。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創立了中國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為了保密,成立大會的地址選在了「華人消防所」,這個救火救生的群眾團體十分安全,保證了成立大會的順利召開;1912年的一天,安徽都督柏文蔚得知裝載大量鴉片的一艘英國商船在安徽省安慶縣長江水域行駛,下令將該船查扣。英國駐安徽的領事說中國警察侵犯了英國在華商人的正當權益,提出「抗議」,要求中方在24小時內放行,交還全部貨物,並向英方賠禮道歉。同時,在長江游弋的英國炮艦,將炮口對准安慶城。就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孫中山來安徽視察路過安慶,安徽都督柏文蔚登上孫中山的座艦「江賽」號,請示孫中山此事如何處置。孫中山聞聽此事拍案而起:「非給英國鴉片販子以沉重打擊不可!」次日,孫中山在「江賽」號甲板上向前來歡迎的群眾激昂陳詞,歷數了林則徐禁煙以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侵略罪行,面對英軍的炮口,果斷下令:「將繳獲的所有鴉片,悉數燒毀!」

㈦ 如何看待現實社會中的捨己救人

湖北省荊州長江大學17名學生10月24號手拉手企圖從長江救出兩名落水兒童,兩名兒童獲救,但有3名年僅19歲的大學生被水沖走犧牲。這些大學生捨己救人的事跡引發網上的熱烈討論。本台記者聞劍為此邀請到在中國浙江自由撰稿人吳高興和湖南長沙的小樹博客就大學生捨己救人值不值得的問題進行討論。 記者:我們開始今天的討論呢,從中國歷史上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說的一句話開始,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紅毛。』,那麼,現在十名大學生為了救兩名落水的兒童。雖然兩名落水的兒童被救起。結果三名大學生呢卻不幸溺水身亡。我先問一下身為年輕人的小樹博客,你認為這值不值? 小樹博客: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值不值的問題。就說這是一個救的技術上的問題。應該說兒童落水是個意外,大學生去救他出現三人溺水身亡的話呢,這也是一個意外。這不是個值不值的問題。 記者:那吳先生,您作為自由撰稿人,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吳高興:我覺得值不值的問題,它本身就是錯誤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倫理道德的觀念,按照現在普世的價值觀念來講的話,每個人的生命具有同等的價值,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講,根本不存在值不值得的問題,而且當今道德淪喪,在社會風氣下面,我感到這幾個大學生是非常地難得的。 記者:那既然兩位都這樣講的話,那麼,現在為什麼有的人會帶著所謂的交易眼鏡去看待大學捨己救人的事情呢?用值不值來衡量。小樹博客。 小樹博客:我覺得現代人不但是這個事情說值不值,很多事情都說值不值?其實,生命對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無價的。這個不存在一個值不值得問題。討論這個值不值本身我覺得顯然是把生命量化了。我覺得這個是不應該的。那小樹博客你認為在中國當今的社會中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值不值的討論呢? 小樹博客:因為現在中國社會轉型嘛,然後很多人他們的思想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會去考慮值不值。比如說發現一個小偷,他在偷東西的時候。馬上就會想我去制止他值不值呀? 記者:但現在社會上的確存在著,凡事都用交易的眼光來看待,比如說贍養父母也要談交易;上大學、上學也要談交易;工作也要談交易;交朋友也要談交易;婚姻也要談交易。那麼,剛剛小樹說不值得,這樣的事情,那吳先生你怎麼認為呢? 吳高興:我感到值得不值得這個問題呢對於價值觀念的扭曲,恐怕從96年以後出了不平衡的改革,就是光是搞經濟方面的改革開放。對政治方面的改革,這方面根本不動,沒有政治體制方面的改革,光有經濟方面的改革。全社會從上到下,都颳起了純粹的消費主義的這樣一種社會風氣盛行,是有這樣一種關系的。在過去、在毛澤東時代、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呢是極度地管政治上,不要經濟上。1992年改革以後這種片面的、單純的改革呢走到另一個極端了,什麼東西都算經濟賬,都算值得不值得,都用商人的交易來解決問題。把人的生命好像也看成一種經濟領域裡面的成本。 記者:那現在三位大學生因為救兒童而溺水身亡了。很多報道都說他們的事跡感動了整個中國,團中央和全國青聯為此還追授他們為優秀共青團員,我剛剛在網上查閱看到,這三位溺水身亡的大學生的每個家裡得到五十萬的獎金吧或者是撫恤金。從這個事情的廣泛報道和討論,小樹你認為有沒有可能,慢慢地使中國的被扭曲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慢慢地能夠正本清源,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呢? 小樹博客:我既不認為對這些大學生的家屬給與經濟補償會扭曲整個價值觀,因為我覺得改革開放以來,其實有些方面我們確實走入了誤區。我覺得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兩個支點,第一個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個就是人文精神的發展和重視,但是我們現在隊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比較重視的,對人文精神、對人性、對人本主義這個方面可以說是忽視了。覺得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恐怕不是能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記者:那吳先生你認為,咱們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認為這三位捨己救人的大學生,能夠有助於中國在道德觀和一些被扭曲的觀念上能夠正本清源,回歸它原本的正常軌道嗎? 吳高興:我想這個事情,三個犧牲的大學生對他們進行表彰,進行獎勵,這個也是必要的。但是這樣做的話,對扭轉整個社會風氣呀,樹立捨己救人的這樣一種風氣應該說是不大會有效過的。如果要端正現在的社會風氣呢,我想最根本上來講,就是整個國家,整個政府對整個社會的主導的方針,這方面應該加以反思。比如說這么多年裡面,一直強調『發展是硬道理』,什麼東西都提到經濟發展的高度上面。什麼東西都圍繞穩定,考慮到眼皮底下的,實際的利益問題。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這方面呢你沒有。這個東西年呢也不能靠宣傳才能夠解決的。只能靠總的社會特別是政府呀,有關的領導呀這方面,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呀以及人的精神方面呀,這方面呢要做一個根本性的反思。特別是92年改革開放到現在,單純地搞經濟改革,單純只求經濟產值呀,不管人的精神生活,不管環境污染,對官員的政績評價以經濟發展來衡量,老百姓也無形之中受到這個社會的影響,價值觀念扭曲了。 記者:那既然這樣講,我可不可以這樣總結:三位大學生,雖然捨己救人使兩名兒童得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年輕的生命。他們你的死的確重於泰山。小樹,你認為是這樣嗎? 小樹博客:我認為是重於泰山,但是歸根結底要改變這種社會現狀,這種交易的心態的話,我覺得還是要從根本上本身政府也要加強對人的關懷,對人的尊重。整個社會才能夠轉變過來。 記者:那吳先生,你認為這三位大學生的捨己救人是死得重於泰山嘛嗎? 吳高興:我認為可以說他們的死是重於泰山,可以這樣說。他們這樣做是非常難得的,確實可以說是重於泰山的

㈧ 關於消防發展史

火對人類有著巨大的貢獻。古人發明用火,是第一次能源的發現,從此結束了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掌握熟食。它是關繫到人類生存、發展、繁衍的大事。沒有文字以前,歷史流傳只靠傳說。我國構木為巢的有巢氏,有馴養野獸的伏羲氏,教民耕種的神龍氏,發明文字的黃帝,大禹是治水的聖王,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西方流傳火的傳播者是普羅米修斯,他竊取天上的火,傳給人間,為人類造福,他因此長期遭受天帝的懲罰。然而火的出現,火災的陰影並始終伴隨身後,人類抗禦火災經歷與人與自然不斷協調的過程並組成一個人與火的歷史。
「消防」一詞,系日本語,在江戶時代開始出現這個詞。最早見於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倉郡的《王人帳前書》,有「發生火災時,村中的『消防』就趕到」的記載。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詞開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消防」一詞的出現,充分反應了當時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密切。
火災與消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命題。在各類自然火災中,火災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發生頻率很高的災害。這種災害隨著人類用火的歷史而伴生;以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古稱「火政」),也就應運而生,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將永遠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日臻完美。
中國消防歷史之悠久,從已發現的史實來看,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是無比倫比的。
《甲骨文合集》刊載的第583版,第584版兩條塗朱的甲骨卜辭,記錄了公元前1339——1281年商代武丁時期,奴隸夜間放火焚燒奴隸主的三座奴隸主的三座糧食倉庫。這是有文字以來,最早的火災記錄。
事實上,文字出現之前,先民們早已遭到火災的焚掠。為了生存的需要,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了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當考古工作者,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數千年的人類居住遺址,發掘並展現在世人面前時,我們驚異地發現,這些居住遺址,簡直就是早期建築火災的見證。如果說二千年前西安半坡遺址,那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屋,因火災毀壞後留下的木炭還清晰可見,足以表明是一座比較原始的早期建築火災現場遺址的話,那麼五千年前甘肅秦安大地灣大型公共建築遺址,就不僅僅是建築火災現場遺址,那此在木柱周圍用泥土構築的的「防火保護層」和殘存的「防火保護層」中、塗抹於木柱上的一層堅固防火塗料(膠結材料),就更能證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心前就在探索建築防火的技術,其卓越成就,令今人驚嘆不已。
面對防範和治理火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和史家,則一向十分看重。
春秋早期在齊國任宰相,並使齊國富強起來,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一位「霸主」的政治家管仲,他就把消防作為關系國家貧富的五件大事之一,提出了「修火憲」的主張。春秋晚期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他所作的《春秋》及其後世門人所撰的《左傳》,記載了火災23次,數量之多,居所記各類災害的前列,開了國史記載火災的先河。尤其難得的是對宋國、鄭國和魯國防範和治理火災所採取的消防措施予以詳加記述,並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此,都反應了儒家對防範和治理火災的重視。
戰國時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注重實踐,在《墨子》一書中,不僅包含著力學、光學、聲學許多科學原理,而且在防範和治理火災方面,也有許多獨到的主張。他在《備城門》、《雜守》、《迎敵詞》等篇中提出許多防火技術措施,既在設置、建造的具體要求,又有明確的數字規定,可以認為,這是我國早期消防技術規范的萌芽。
黃帝時代的《李經》,是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典。到戰國時的法家李悝,集各國法之大成,著成《法經》,已經把防範和治理火災的內容列入「法」的條文。《法經》雖然全文已佚,僅存六篇目錄,但這一點則可從以《法經》為藍本的後世成文法典《唐律疏議》中得到證明。
我們祖先在同火災作斗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種經驗的科學概括最早見於《周易》:「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東漢史學家荀悅在《申鑒。雜言》中進一步明確提出:「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的「防患於未然「的思想。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成立迄今四千多年來,歷代王朝都把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列為國家管理公眾事務的一項重要內容,並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體制。在封建社會,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皇帝,直接過問消防治理,並發布相關的詔書,在發生重大火災時採取「素服、避殿、撤樂、減膳」等措施,甚至下「罪已詔」以自責,進行「反省」、「修德」,並廣開言路,片聽臣下的批評和建議。
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夏四月,漢高祖的陵寢發生火災,漢武帝當即脫下「龍袍」,穿了五天白色的冠服,反映他對火災心有恐懼,採取了一種虔誠的自我的遣責任的第一道「罪已詔」。以後歷史王朝的皇帝,繼承這一做法。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三大殿發生火災後,明成祖在「罪已詔」中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對治國安民的十二個方面進行深刻反省。清乾隆皇帝弘歷有關炎災的「上渝」,僅《中國火災大典》收錄的就達54次,為歷代皇帝之最。在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乾清宮不慎失火,此時弘歷已87歲高齡,身居太上皇位,但他仍承擔了主要責任,在「罪已詔」中說「皆聯之過,非皇帝之過」。
「御災防患」,各級地方行片長官職責所在,他們為保一方平安,也曾大力推行「火政」。像漢代成都太守廉范,唐代嶺南節度使杜預、永州司馬柳宗元,宋代的戶縣知縣陳希亮,明代徽州知府何歆等,因大力推行「火政」,造福人民,「民感之」,史家為他們立傳,人民為他們建祠立碑,有的古跡至今猶存。清朝的封疆大臣林則徐,每到一地,發生火災,必到場參加撲救,更為人們稱頌。
在宋朝,管理公眾事務的消防治理,最突出的成就在於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支由國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隊。這種城市消防隊,無論組織形式及其本質,與今天的城市消防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支國家消防隊創建於北宋開封,完善於南宋臨安,到淳佑十二年(1252年)臨安已有消防隊20隅,7隊,總計5100人,有望火樓10座。
中國古代的消防,作為社會治安的一個方面,沒有獨立分離出來設置專門的機構。從漢代中央管理機構的「二千石曹尚書」和京城的「執金吾」開始,均「主水火盜賊」,或「司非常水炎」、「擒討姦猾」。消防機構同治安機構始終在一起,也就是水火盜賊不分家。這種始終一體的治安消防體制直到社會分工已相當細化的今天,盡管我國的消防治理已有相當獨立的管理范圍,但就國家體制而言,消防治理同維護社會治安的各項工作仍由公安部門統一管理,這是中國的一種歷史傳統。
西漢長安「每街一亭」,設有16個街亭;東漢洛陽城內二十四街,共有24個街亭。這種需內的街亭,又稱都亭。唐代京師長安,沒有亭,卻建有「武候鋪」的治安消防組織,分布各個城市和坊里。這種「武候鋪」,大城門100人,大坊30人;小城門20人,小坊5人。受左右金吾下屬左右翊府領導。在全城形成一個治安消防網路系統。北宋開封「每坊三百步有軍巡鋪一所,鋪兵五人」,顯然是唐代「武候鋪」制度的繼承和發展。元化的正史中未見有「軍巡鋪「的記載,但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卻有與軍巡鋪完體相同的「遮蔭哨所」。而明朝內外皇城則設有「紅鋪」112外,每鋪官軍10人。這些雖然各異,但它們都是城市基層的治安消防機構,相當於今天的公安派出所或警亭。
從元、明、清到中華民國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火災也隨之增加,而消防治理、消防技術又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數千年的人類歷史證明,消防是世界文明進步的產物,社會愈頻繁,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愈顯重要。

㈨ 誰給一篇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回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和氣節的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JMV8YS-fcwrQSgS9ZA_tGw

?pwd=kf3h 提取碼: kf3h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中安消防傳統文化孔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