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樂之琴堂

馬鞍山樂之琴堂

發布時間:2022-07-05 11:38:52

1. 戰國時期有名的古琴的名字及歷史淵源

周/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春秋/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漢/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東漢/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唐/春雷 長126cm 高10.8cm 肩寬22.1cm 尾寬17.2cm 連珠式琴,形飽滿,黑漆面,具細密流水斷。玉徽、玉軫、玉足、龍池圓形、鳳沼長方形。琴底頸部刻「春雷」二字行草書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鈐印一,印文剝蝕。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發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唐琴極珍罕,此琴雖然納音、雙足、岳山、琴尾等處曾經後人修補,但琴身造形飽滿,有唐琴之「圓」;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於民國時,曾經何冠五、汪景吾、張大千等名家收藏。 唐/九霄環佩 琴為伏羲式,杉木斬成,木質松黃。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軫、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為紫檀制,工藝規整。琴身髹朱紅色漆,鹿角灰胎,間以歷代修補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體以小蛇腹斷紋為主,偶間小牛毛斷紋。琴底之斷紋隱起如虯,均起劍鋒,突顯比琴面渾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彈撫弄,若斷紋起劍鋒反礙事及易出雜音,故琴家每三數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斷紋之劍鋒的原故。琴身頸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獨有之圓楞減薄處理。龍池為圓形,鳳沼作細長之橢圓形,以漆作賠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勢成納音。龍池內有唐宮琴格式之寸許大字「至德丙申」隸書腹款。至德丙申為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陰刻篆書「九霄環佩」,是為琴名;龍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跡。比照海內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大聖遺音」和北京琴家錫寶臣舊藏之「大聖遺音」,均有「至德丙申」款;遼寧省博物館藏之「九霄環佩」、中央音樂學院藏之「太古遺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之「枯木龍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陽後裔郭京家藏」和「東坡蘇軾珍賞」篆文印二方,篆刻時間略晚於唐代。此琴弦長112.5厘米,音質蒼古,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為上海文史館館員沈邁士先生舊藏,後轉讓吳金祥先生處藏,早年流失海外。 唐/大聖遺音 這架唐代大聖遺音琴為神農式,桐木斫,髹栗殼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補,純鹿角灰胎,發蛇腹間牛毛斷紋。通長120厘米、肩寬20.5厘米、尾寬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圓形龍池、徑7.6厘米,扁圓鳳沼為12厘米長,1.2米寬,龍池上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字,俱系舊刻填以金漆。腹內納音微隆起,其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響亮松透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生動,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唐/獨幽 獨幽琴 晚唐 長120.5cm 肩寬20cm 尾寬14cm 湖南省博物館藏 鳳嗉式。琴面黑紅相間漆,梅花斷紋與蛇腹斷紋交織,背面牛毛斷紋。龍池上方刻「獨幽」,池內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靜題款。此琴於明末清初為王船山所用,民國時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靜珍藏。 唐/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琴 晚唐 長122cm 額寬22cm 尾寬14cm 中央音樂學院藏 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 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長127.6cm 肩寬19cm 尾寬15.6cm 故宮博物院藏 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現收藏於 故宮博物院。 歡迎完善
唐/枯木龍吟
長 寬 厚 :長 122.6 寬(額 19.2,肩 19,尾13.5)厚 5.9 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原髹黑漆,漆胎不厚,漆色黯黑有光,現琴面朱漆系後人所加,底板大體保持原樣。 蛇腹斷,局部兼牛毛斷。 此琴曾由著名琴家汪孟舒珍藏,並補髹朱漆,磨工未竟而止。 琴面之象牙末、孔雀石漆灰等處亦系汪氏所補。琴材配件:玉軫,玉雁足。琴背銘文:(一)龍池上方刻行書「枯木龍吟」四字。 (二)龍池下方刻篆書「玉振」雙邊大印一方。製作特點:連珠式,杉木製。琴體圓中帶扁。龍池圓形,鳳沼扁圓形,納音較平,系另粘桐木而成。

2. 古琴都有哪些名字各自的來歷是什麼

1、大聖遺音

此琴原寶藏於宮中,隨著清王室的衰落,昔日的古琴雅音漸被遺忘。清遜帝溥儀被逐出宮,故宮收歸國有後,清室善後委員會進行點查時,在養心殿南庫牆角發現此琴時,其似已被遺棄很久。

2、太古遺音

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3、飛泉琴

此琴於40年代,程子容因其音屬溫勁清潤之類而響亮激越不足,曾請管平湖修理。將岳山承露取下,去短粘牢,並在岳山貼琴面處增加漆灰,龍齦上嵌以黃銅絲。雖經修改,仍無響亮激越的效果。

4、春雷琴

制琴世家雷威所作。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

5、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製作於唐代,千年古琴,名曰「九霄環佩」,琴以梧桐作面,杉木為底,通體髹紫漆,多處跦漆修補,發小蛇腹斷紋,純鹿角灰胎顯現於磨平之斷紋處,鹿角灰胎下用葛布為底。

3. 中國最牛古琴家

第一名:周代「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傳聞古代齊桓公一次巡行,路過一村莊,突然聽到一陣琴音,五音不齊,齊桓公聽得難受,又有喧嘩鼓噪之聲,便下車尋來。這時看見一群孩子圍著一個五六歲左右的男孩,男孩用身子緊護一琴,擋著如雨點般砸來的拳腳。桓公立即呵止,救下小孩。一問:原來是孩子抱琴沿村乞討,不料演奏難聽,被當作騙子,又因搶了乞丐的飯碗,遭乞丐群毆,可這孩子雖然被打,還捨命護琴,懂得珍貴物品。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喜好操琴,頓生憐惜。將孩子帶回宮中,再看孩子手中琴,不覺驚訝萬分,他收藏了許多名琴,還沒發現竟有如此好琴。再問,才知琴是父親遺留的,還在母親襁褓中,父親就去世,長到五歲,母親又亡,父母只留得此琴,他不得不學父親操琴賣藝,無奈他沒學過,又無錢求師,只好亂彈。桓公看那孩子目聰靈秀,甚是憐愛。孩子又不知道自己名姓,就賜名「號鍾」。叫來樂師全力教習孩子彈琴,「號鍾」苦學勤練。過了數年,桓公正要征討魯國,第二天出征誓師,忽聽號角聲聲,鍾鼓鳴鳴,讓人精神陡長,摩拳擦掌,他試著吹牛角一和,更佳。此樂,明天出征,豈不是用到點子上?尋聲一看,是「號鍾」在彈琴,好不高興。第二天十萬大軍凜立,軍旗獵獵,桓公令部下吹起牛角,「號鍾」奏琴與之呼應。牛角聲聲,琴聲切切,軍威頓振。「號鍾」在牛角的伴奏下彈出的旋律雄渾悲壯激昂亢奮,千軍萬馬人人個個只覺得熱血沸騰,鬥志昂揚,雄心萬丈,士氣倍增。果然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大勝而歸。
從此「號鍾」名聲遠播,人們為了紀念音樂演奏家號鍾,也為紀念伯樂齊桓公,便把此琴命名為「號鍾」,「號鍾」這一名琴便流傳了下來,也留下了音樂中「伯樂識千里馬」的故事。
第二名:春秋「繞梁」
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第三名:漢「綠綺」
相傳綠綺通體黑色,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於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但其真正的模樣,我們早已無幸見到——古琴琴體需用疏鬆的木頭(最合適的是桐木)製作,琴弦用動物(如牛)完整的筋或馬尾製作,承受不起歲月摩挲,早已消逝於茫茫歷史長河中。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
第四名:東漢「焦尾」
《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因稱琴為焦桐。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焦尾琴又稱「燒槽琵琶」。
第五名:唐代「春雷」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發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唐琴極珍罕,此琴雖然納音、雙足、岳山、琴尾等處曾經後人修補,但琴身造形飽滿,有唐琴之「圓」;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於民國時,曾經何冠五、汪景吾、張大千等名家收藏。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在其宣和內府設「萬琴堂」,廣羅天下古琴神品於其中。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
金滅北宋後,金人將奪自宋宮的珍寶,裝了2050車,運往燕京。「春雷」琴也隨之來到了北京,成為了金帝宮中的第一琴,被收藏於承華殿中。金章宗死後,以此琴陪葬。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後,「春雷」又復出於世,成為了元宮中的珍寶。 後來,「春雷」琴被賞賜給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將其贈予老師萬松老人。以後,「春雷」琴又復歸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以後其琴又歸趙德潤所有。
明朝時,「春雷」傳入明宮之中
第六名:唐代「九霄環佩」
「九霄環佩」是古琴中的精品,為盛唐開元年間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製作,是公元756年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繼位大典上用的。它的聲音溫勁松透,純粹完美,自清末以來即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視為「鼎鼎唐物」和「仙品」。據悉,目前全世界只有不到20把唐代古琴傳世,其中名為「九霄環佩」者四把,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一在遼寧省博物館,一在何作如先生手上。
「九霄環佩」琴在清代末年就是北京琴壇的一件重器,當時對這張琴的品評,留下文字記述的共有3人。第一個是佛尼音布,得到這張琴後,就刻上了「冷然希太古」的評語。第二人是當時的大琴學家楊時百,他非常贊賞這張唐琴,對其愛慕殷切之情清楚地表露於著作之中。他在《琴粹》中說:「歐陽公之琴記,唐琴在北宋時已不可多得,況更歷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鳳毛麟角也。近時都下收藏家僅……佛君詩夢之九霄環佩,其聲音木質定為唐物無疑。……其餘予收藏及所見雖不乏良材,要不能與數琴埒。」第三人是當時藏有「飛泉」、「獨幽」兩張唐琴的李伯仁,李伯仁為大琴學家楊宗稷弟子,楊氏將「飛泉」、「獨幽」二琴定為「鴻寶」,而擁有兩張「鴻寶」的李氏卻將「九霄環佩」奉為「仙品」,「鴻寶」與「仙品」之間的差別,自可不言而喻了。
第七名:唐代「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而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是有別於普通的古琴的。而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聖遺音」琴與傳世的普通琴相比,這把琴的斷紋也是表現出時代的特點: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很顯然這些斷紋是隨著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而且這把「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第八名:唐代「獨幽」
靈機式,晚唐。通長120.4公分,琴額寬20公分,琴肩寬21公分,琴尾寬15公分。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翠玉琴軫,琴徽疑為瑟瑟徽。通體斷紋較多,有蛇腹斷、牛毛斷、流水斷、龜背斷、梅花斷。栗殼色底間朱紅漆,鹿角霜灰胎。龍池、鳳沼為圓形。龍池內刻有太和丁未(唐文宗年號)四字。此琴曾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所藏,後為民國時期湖南琴家李靜珍藏。近代著名琴家楊宗稷稱之為「鴻寶」,是古琴界鑒定唐琴的三大標准器之一。
第九名:唐代「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3050px,額寬550px,尾寬350px,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
第十名:明代「奔雷」
奔雷琴明長3190px肩寬475px尾寬390px故宮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

4. 請問誰知道汪鳴相是何方人氏

汪鳴相,江西彭澤人。字朗渠,號珏生。生卒年不詳。清道光十三年(1833)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該科原應在道光十二年舉行,為慶祝道光五十壽辰改道光十二年為恩科。正科推遲至這一年。會元是許楣,共取二百二十名進士入殿試。汪鳴相奪得殿試第一。
汪鳴相,字佩珩,號朗渠,其先世唐越國公裔,由徽遷於彭澤之黃花畈,世族也.公生有異稟,聰穎過人,落筆超特,試輒冠其儕偶.道光乙酉受知於李芝麟宗昉,以選拔充縣貢.壬辰受知於許玉叔球,中本省鄉試癸已聯捷進士,殿試一甲第一名、賜及第,授修饌。公形貌秀麗,臚唱出班,風度已簡在帝心。輦下供職,宗子多受業於門下,迎養舟至,定官舍,顏其課兒室曰「啟沄」。有遠志焉!
甲午充順天鄉試同考官,乙未充廣西鄉試正考官,歸途丁外艱,未及親復典試之命,扶櫬南旋,里居二載。戊戍夏,服闋北上,時特旨每日引見翰林二員,公後至,掌院以名單進,召見勤政殿,天顏溫霽,盛訓周詳,並詢迎養在京情狀,咸將以大器期之。不數日報丁內艱,是年冬,又扶櫬南旋,眷口仍留京邸,已亥葬親事畢,庚子二月服將闋,公有贛南講席之行,艤舟河干,忽一夕自經死,噫!可異也。
公固神仙中人,偶落塵境,科第文章,照耀千古;堂上二老,大事克盡。揮手而去,尚何憾哉?公仲子士式,已酉拔貢,孫祖蔭、祖護。皆以總角游泮,或謂此乃繩武之兆雲.
汪鳴相
1、汪鳴相在九江的歷史上的地位
據《清秘述聞》記載,清朝自順治三年(1645)至光緒三十年(1904)共舉辦了112科考試,江西得中狀元五名,即:大庾戴衢亭、彭澤汪鳴相、永豐劉繹、清江劉子壯(後遷湖北)、吉安劉福姚(寄居廣西)。偌大一個九江市域,轄九縣一市,方圓數百公里,人口百餘萬(指清代),時空268年間,僅於道光十三年(1833)出汪鳴相一位狀元,真是鳳毛麟角,十分難得。
2、名字的由來
汪鳴相,字佩衡,號朗渠,別號珏生。有傳,汪鳴相顏貌俊秀,有美男子之稱,據說,道光皇帝面試時,很欣賞他風流倜儻、瀟灑不群的風度,將汪的名字「朗渠」改為「鳴相」。
3、出身
彭澤黃花坂新屋汪村(今黃嶺鄉繁榮村)人。據《彭澤縣志》和有關史料記載,汪鳴相生於乾隆五十九年(1794)一個極貧困的耕讀家庭。
曾祖恆齋、祖廣祿,都是讀書之人,家道小康。到他父親江航公的時候,家道中落,轉而為農,因受壓迫剝削,生活極為貧困。他的母親查太夫人,是一位勤勞儉朴、守貧耐苦的賢妻良母。八口之家,不僅沒有衣食之資,甚至連最基本的遮蔽風雨的棲身住宅也沒有。他的母親只能折一根蒿桿當發簪,燒一堆糠火當油燈。清代學者雲貴總督阮元為鳴相父親《汪江航封公墓誌銘》中寫道:「……時封公以恢奇磊落之才,值屯奇艱阻之會,數椽靡定,八口無資,宜人躬井臼之勞,茹半衣之注,簪抽蓍代,燈藉糠燃……」讓人讀後心酸。
4、少有奇才
汪鳴相從小天資穎悟,八歲入鄉塾讀書,五天讀完一部《論語》,九歲即能寫千餘字的文章,特別善吟詩作對。一次塾中開早飯,他貪睡未起床,塾師斥責之後出聯命對:「紅日滿窗人未起」,他應聲而答:「青雲有路我先登。」又一次,廚房爐火正旺,米水翻滾,塾師興起即景出聯命諸生作對:「罐滾湯開,紅火爐中三尺浪」。諸生瞠目結舌,不敢應答,恰巧此時一村民放土炮迎神,汪鳴相受到啟發,於座中立起,對先生說:「我有對!」塾師打開看是:「煙沖炮響,青雲頂上一聲雷。」不禁拍寄驚呼奇才。從此名聲鵲起,人們稱其為「神童」。
5、歷經磨練
就是這樣一位名噪一時的「神童」,竟然磨到十七歲始中秀才,以後連年參加鄉試(省考)屢考屢黜,困苦生涯驅使他不得不於二十五歲那年,跑到離家七八十里的偏僻山鄉橋亭曾(今浩山鄉橋亭曾村)坐館蒙課。窮秀才做了教書匠,雖能稍解飢寒,略抒困境,然而時運不佳,在五月端陽節放假回家歡度節日之時,學塾里被竊一空。除幾部殘書外,衣被鞋襪,白米銅錢,燈台茶具,墨盒飯桶全部偷光。這些損失,對有家業的人來說算不了什麼,可是對汪鳴相這位貧困教師而言可謂雪上加霜。受此損失,他既不能放棄了事,也不能向家長乞求。他想到這是社會治安不好,要找縣衙說理。於是他懷著憤懣的心情,向縣衙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稟賊文》。文中除了敘述被盜情形、財產損失、無從索賠外,特別提出:「恭維老父台,……教重人倫,不忍文人受害,欽崇學術,應憐鄉學遭殃。輕臟重臟,望比坐都而深究,遠賊近賊,懇飭督捕以嚴查。倘能珠還合浦,千秋頌秦鏡之明;佇看璧返連城,四境樂琴堂之化矣!」縣官讀罷這紙稟帖,自愧轄域治安不好,也為汪文所感動,便朱筆批示:「文辭典麗,誼行端方,自捐廉俸,嘗銀十千。」縣太爺自已掏錢賠償賊案,成為轟動全縣的奇聞,也贊譽汪鳴相才華功力。 直到道光五年(1825)三十一歲時才考取一個拔貢,在京詮候三年,毫無希望。
6、一飛沖天
待到道光十二年(1832)返回江西,參加本省鄉試,時來運轉,一舉中試,成為「舉人」。他心情舒暢,逸興遄飛,中秋之夜在南昌客邸,以歡快的筆調,壯彩的辭句,寫下了傳頌當時的《中秋》七律:「戰罷文場筆陣收,客鄉不覺又中秋。月明銀漢三千界,人醉金風十二樓。竹葉酒浮豪士興,棣花自滿少年頭。今朝親與嫦娥約,來日蟾宮任我游。」他自豪自信,好運已經轉來,理想即將實現。 果然就在他得中舉人的第二年即道光十三年(1833),他大魁天下,殿試一甲一名,狀元及第。時年39歲的汪鳴相成為「天子門生」。
這次考試主考總裁是名重朝野的一代宗師「海內學者,奉為山斗」的阮元。阮元特重高才,搜羅賢俊,十分眷愛得意門生汪鳴相,在為汪父撰墓誌銘中寫道:「道光十三年,余以雲貴總督入覲,被命典試禮闈,傳臚首唱,則彭澤汪生」,「冠瀛海之三山,矗蠡湖之一柱」,「辟潯江未有之奇,綿德門光大之緒,高標鳳彩,疊賁鸞章」。認為彭澤狀元汪鳴相,是鄱陽湖擎天一柱,九江前所未有之奇事,充分展現了阮元對汪鳴相的賞識與厚望。
7、不幸人生
科舉時代,對於錄取「三鼎甲」的禮儀是十分隆重的,皇上親點,金殿傳臚,「紫荷捧橐,紅杏簪香」,貧簍之子的汪鳴相,直上青雲,天衢奮迅,其春風得意之狀,是不難想像的。清代官制,新科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其父母妻兒已接到京城安居,真是說不盡的榮華幸福。在他高中狀元的第二年即道光十四年,就受命當順天鄉試(省考)的同考官(副主考),得荷殊榮,實屬例外。道光十五年,又青雲直上,擢升廣西省鄉試正考官欽差。 汪鳴相在廣西主考結束返京復命的河北良鄉途中,得到父親江航公病逝的噩耗。還沒來得及向皇上稟報考試情況,便扶棺南下,回彭澤老家守孝三年。道光十八年(1838),三年居喪期滿,進京復職,受到道光皇帝特旨召見,對他說了許多勉勵的話。他感激異常,事後他親手寫了一塊金匾,懸掛在汪氏宗祠的正廳,以示蒙寵,其全文是:「道光十八年五月十八日,蒙恩召見勤政殿,天顏溫霽,聖訓周詳,並詢及臣鳴相家世。臣備職詞垣,遽膺異數,宜如何感激也。天語垂詢,臣汪鳴相拜題」。這塊金匾惜於1938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彭澤時,竄至老屋汪村,將汪氏宗祠及村舍付之一炬,那塊金匾自然也難逃厄運。此系後話。 這次皇上召見,本有入閣的意向。但是命運之神好像有意捉弄這位狀元才子,十天後,他的母親查老夫人又病逝於北京官邸。這對汪鳴相來說,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一是他為官不久,父母便與世長辭,喪失父母之痛,使他難以承受;二是封建制度規定父死母亡,為子都要停職居家守孝三年。他剛剛守過三年的父喪,緊接著又要靜守三年的母喪,六載光陰,對他何等重要。他已年屆43歲,仕宦前途,影響巨大。此時其恩師阮元外任總督,內任大學士,汪鳴相自身估量,接踵座師,獲得大用,是為期不遠之事。誰料事與願違,母親辭世,他不得不告別仕途,停職還鄉守孝。這接連的打擊,精神刺激太大,心理發生變態故障。 道光十九年,他將父母的靈柩合葬於故鄉彭澤縣之牌樓塢。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的那年)二月,他母喪快要期滿,臨時受聘主講贛南書院,派用的官船已停泊在彭澤縣城的江邊等候,准備次日拂曉啟航。
8、狀元之死
就在准備第二天動身的當天晚上,這位狀元公竟突尋短見,上吊自殺於縣城行館。一代風流,曇花空現,年僅46歲。他的死因,疑雲四起,遺聞傳說頗多,多為牽強附會,或屬無稽之談。
汪死後,葬於離家二里許的陶家榜(今黃嶺鄉繁榮村)前的平崗之上,無碑記,無墳圍,歷經160餘年的變遷,墓地難知其下落。 汪鳴相著有《雲帆霜鐸聯吟草》曾鐫刻行世。
9、汪鳴相的書法作品
在彭澤,現還珍藏有他的台閣體精妙小楷,珠圓玉潤,流美遒勁,筆暢韻醇。當年一代狀元翰墨,今日書壇傳世珍寶,十分難得。汪鳴相書法卷軸這里提供的是他的一幅行書卷軸。

5. 上聯 琴堂雅頌清平樂 下聯是什麼 (琴堂是個典故,雅頌是詩經里的書名,清平樂是詞牌名。)

龍圖易道沁園春
龍圖,是宋代對內閣學士的稱呼,也是對包青天的稱呼,「易道」但從字面上講易,是個形容詞,道是動詞,但是這里的「易道」指的是易經和道德經等國學經典,勉強指為書名,但不是書名,最後一個沁園春,是毛澤東的詞牌名,希望滿園春色!總體的意思是,希望世間更多的包青天出現,清官出現,大家學習國學,修身養性,然後就能夠天下太平,人們安居樂業!

6. 「琴堂」一詞的來歷

【琴堂】參見文明部·禮樂「宓子彈琴」。O指縣衙。唐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退食無外事,琴堂向山開。」

【宓子彈琴】《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O詠官吏善於管理。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之二:「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另參見地理部·城建「單父邑」、器用部·宮室「琴堂」、人物部·官吏「宓子賤」、政事部·治理「佳政琴鳴」。

7. 與朋友打賭,急求古琴起源的知識。

古琴,亦稱七弦琴,或絲桐、綠綺等,因縛弦七根又稱「七弦琴」。琴體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形狹長。弦外側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徽」。唐朝詩人劉長卿詩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則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關於古琴歷史的長短眾說不一,有說伏羲神農削桐為琴,繩絲為弦,有說起源於更早的巴比倫文化,但都無從定論。從漢代開始已經有文獻記載琴的創制者分別為伏羲(漢《琴操》、《宋史-樂志》)、神農(漢-桓譚《新論》、漢《說文解字》、漢《風俗通義》)及帝舜(漢《尚書》、漢《禮記-樂記》、漢《史記-樂書》)。至今較早出土的琴為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和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的七弦琴。前者距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而後者距今則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

《詩經》中記述「琴」的詩句很多:「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定之方中》)「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雞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鹿鳴》)等。《樂記》里也記有:「撞巨鍾、擊鳴鼓、彈琴瑟、吹竽笙、而揚干戚。」「舜作五弦之琴。」及《戰國策》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這些記述除了說明「琴」的存在有著悠久的歷史之外,還說明了它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已有了相當范圍的影響和應用。公元前433年戰國曾侯乙墓的出土「琴」,其整體的結構形制,面板、底板、岳山、弦軫、雁足及縛弦的方法,這些基本結構都與今天還能見到的唐、宋以來的傳統古琴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琴身較短,僅有67厘米,縛琴弦十根,琴面上刻有方圓形線條淺槽①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琴」,縛弦七根,體長82.4厘米,形制與曾侯乙墓的出土「琴」一樣,屬同一種樂器,琴面雖仍有淺槽形痕,然從琴的內側側邊,離琴尾全長的三分一處(約五度按音的位置)磨損的痕跡分析,有可能增加了五度音的按音演奏。這兩張出土「琴」與現存唐代以來的古琴,不論在結構形制還是演奏方法,都是同出一源,一脈相承。它們作為古琴的前身,並發展成唐宋以來的古琴,是符合樂器發展從簡到繁、從多形到定形的邏輯軌跡的。《詩經》等文獻記載與出土「琴」的實物,其年代相近可以說是文實相符,所以古琴有著近三千年的歷史的說法是確鑿可信的。

古琴,是中國歷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樂器之一。彈弦樂器。古代稱琴、瑤琴。現代稱古琴、七弦琴。在中國古代文獻《詩經》、《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都有記載。在東周時,各國樂官多精通琴藝,如楚國鍾義、晉國師曠等。孔子琴藝嫻熟,他教授的「六藝」中,即有彈琴誦詩的內容。漢魏以來的司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彈琴著稱。唐代李嶠、李欣、李白、韓愈、白居易、張枯等詩人,為彈琴寫下了不朽的詩句。

宋徽宗趙佶熱愛琴藝,曾廣搜天下名琴藏於特設的「萬琴堂」。南宋末年以來,隨著古琴演奏藝術的發展,由於演奏風格、師承淵源、所據傳譜的不同,形成眾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廣陵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諸城派、嶺南派等。

古琴製作工藝也有悠久的歷史,制琴名家輩出。唐代、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等十餘人。還有張越、郭亮、李勉等高手。給後世留下不少精品。宋代名家有朱仁濟、衛中正和金道,元代有朱致遠、嚴古清、明代有祝公望、張敬修等。

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面板又稱琴面,是一塊長形木板,表 面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在項、腰處兩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面、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裡面粘有舌形木板,構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
,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設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琴軫上。琴弦用絲制纏弦。岳山鑲嵌於面板首部,也開有穿 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作的徽,用以標記音位。

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志。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技音一百四十七個。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輪、撥刺、撮、滾拂等;左手有吟、猱,綽、注、撞、進復、退復、起等……

和古箏的區別,首先在外形上,很簡單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箏的通用箏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隨意,但是一般情況下各個院校主要運用的古箏和演出團體用的都是21根弦。我小的時候學過的箏13弦也有過,鋼絲質。但是一般沒有少於這個數的,在近代。進現代的古箏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這種特點,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這是它的特點。還有一個古箏有雁柱,像大雁長的形狀,而古琴沒有。古箏演奏過程中,由於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種輔調和支撐(復調與和聲)演奏成為可能,而且發音相對來說比較洪亮,而且它琴體比較寬大,表現力更豐富一些。但是並不是因此說古琴表現力不豐富,古琴也非常優秀,我們在學習中國音樂過程中,任何人必須了解一點古琴文化,作為保留最完整一種傳統音樂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但是它們的這種區別又是顯而易見,有共同點,看起來也是橫放的,首先這點看起來很像,一般人不了解右手在這撥弄,左手在這來回推拉,但是區別非常大,我們左手按壓,他們左右的推和滑,以滑奏,左手在琴板上左右的滑奏來進行音高的這種區別和變化的,而我們古箏不是這樣,古箏基本上一弦一音,而古琴是一弦多音。古箏當然也可以做到一弦多音,但基本上是一弦一音,很有區別。

先秦既有的樂器,直到清宮樂隊仍在使用。這件樂器約100至165厘米長,以25弦為制,每弦以一枚弦柱支撐,弦柱可根據需要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由於瑟的弦以蠶絲為材料製成,其張力的變化隨時都會影響音高的變化,在演奏前和演奏中的間隙有隨時調整弦柱的必要,以保證音高的准確性。因此,瑟的弦柱不能用膠固定,否則其音準是難以保證的。瑟以「膠柱」的方式調音、演奏,都是行不通的;而以「膠柱鼓瑟」的方式做事,也往往適得相反。瑟既是古代宮廷樂隊中的主要樂器,也是士大夫所聽之樂中的特色樂器,如士大夫所聽的是「竽瑟之樂」(《墨子·三辯》),即以竽和瑟為主要樂器演奏的音樂。瑟多為正式禮節場合應用!古琴它是7根弦!

瑟、箏、琴都是從先秦就廣泛使用的「絲」類樂器,也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組彈弦樂器。

把古箏與瑟的區順便也說一下!區別是瑟多為二十三弦、二十五弦;而古代箏的雛形為五弦(戰國),以後發展為十二弦(秦、漢)、十三弦(唐、宋),元、明時期發展為十四弦、十五弦,清代才有十六弦等。箏、瑟由於弦數不同,它們的音位排列法亦不相同。歷史上瑟較多地用於宮廷雅樂活動;而箏則主要流傳於民間,是雅俗共賞的古老民間樂器。

8. 中國十大古琴

一曰「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二曰「繞梁」

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三曰「綠綺」

相傳綠綺通體黑色,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於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

四曰「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因稱琴為焦桐。「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五曰「春雷」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發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唐琴極珍罕,此琴雖然納音、雙足、岳山、琴尾等處曾經後人修補,但琴身造形飽滿,有唐琴之「圓」;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於民國時,曾經何冠五、汪景吾、張大千等名家收藏。

六曰「九霄環佩」

「九霄環佩」是古琴中的精品,為盛唐開元年間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製作,是公元756年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繼位大典上用的。它的聲音溫勁松透,純粹完美,自清末以來即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視為「鼎鼎唐物」和「仙品」。據悉,目前全世界只有不到20把唐代古琴傳世,其中名為「九霄環佩」者四把,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一在遼寧省博物館,一在何作如先生手上。

七曰「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而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是有別於普通的古琴的。而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聖遺音」琴與傳世的普通琴相比,這把琴的斷紋也是表現出時代的特點: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很顯然這些斷紋是隨著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而且這把「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八曰「獨幽」

靈機式,晚唐。通長120.4公分,琴額寬20公分,琴肩寬21公分,琴尾寬15公分。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翠玉琴軫,琴徽疑為瑟瑟徽。通體斷紋較多,有蛇腹斷、牛毛斷、流水斷、龜背斷、梅花斷。栗殼色底間朱紅漆,鹿角霜灰胎。龍池、鳳沼為圓形。龍池內刻有太和丁未(唐文宗年號)四字。此琴曾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所藏,後為民國時期湖南琴家李靜珍藏。近代著名琴家楊宗稷稱之為「鴻寶」,是古琴界鑒定唐琴的三大標准器之一。

九曰「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3050px,額寬550px,尾寬350px,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

十曰「奔雷」

奔雷琴明長3190px肩寬475px尾寬390px故宮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

9. 中國文化瑰寶琴的歷史

琴,又稱瑤琴、玉琴,俗稱古琴,一種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概括與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 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綠綺」、「絲桐」等別稱。雖說「伏羲制琴」、」神農制琴」、「舜作五弦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確實是相當悠久了。琴最早見之於典籍的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系。可見,三千多年前,琴已經流行。後來,由於孔於的提倡,文人中彈琴的風氣很盛,並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備「琴、棋、書、畫」修養的傳統。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范。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後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聖樂。於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聖德之聲,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於道德的信仰。作為「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藉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沉著,悠閑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弦琴的故事等,都為千古傳頌。「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古琴,目睹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反映了華夏傳人的安詳寂靜、灑脫自在的思想內含。在古琴曲中,有一首叫《華胥引》的名曲,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傳說黃帝夜得佳夢,夢中來到一個叫華胥國的地方。其地「國無師長」,「民無嗜欲」,其國民「美惡不萌於心,山谷不躓其步,熙樂以生。」黃帝見其國之狀況,羨慕不已。華胥國的國民所過的安詳自在的生活,正是黃帝心中的理想生活。也可以說,黃帝的華胥之夢,正是他治國的思想境界。古德先賢的理想,往往通過琴來表達。伏羲、神農、黃帝、虞舜等造琴的傳說,在琴界流傳很廣,而孔子、莊子等大家也都是琴學大家。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春秋戰國時期,活動在思想舞台上主要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陰陽家、雜家、農家等九大家。各家學說各有差異,但這九大家的思想,一直共存於中國人的頭腦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因為中國人深知各種思想的共通之處:自心灑脫,世道安詳。此內心之聲的表達,正是琴的長處。雖諸家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同樣對琴有著特殊的好感。琴融匯百家神髓,盡展人心深處的恬靜安詳瀟灑自在之聲。所以,人們才說,琴是中國文化的卓越代表。 儒釋道三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琴文化是三教皆崇的文化。樂是儒學必修的重要內容,而琴更是儒者的最愛,而道者更是喜愛琴那清靜灑脫的韻味。就連佛教僧人,也同樣喜歡自琴中領悟空靈大智。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往往皆尊三教,對琴的喜愛當然不在話下。他們往往借琴以完美自我的人格,修養身心,體悟大道。琴與劍,成為了文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備。琴棋書畫,則是才子佳人們才能的標幟。琴文化與中國文人、中國思想文化之間聯系十分緊密。 在琴厚重的人文積淀之外,琴的審美在世界音樂中獨樹一幟。琴沒有肆意的宣洩,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脫的氣度。琴與詩歌密不可分;講求韻味,虛實相生,講求弦外之音,從中創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和國畫的審美追求是統一的。難怪世界為之驚嘆。「月色滿軒白,琴聲亦夜闌;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隨自愛,今人多不彈;為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這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發出的感喟。
中國古代名琴
1.周——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春秋/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3.漢/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4.東漢/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
長126cm 高10.8cm 肩寬22.1cm 尾寬17.2cm 連珠式琴,形飽滿,黑漆面,具細密流水斷。玉徽、玉軫、玉足、龍池圓形、鳳沼長方形。琴底頸部刻「春雷」二字行草書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鈐印一,印文剝蝕。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 「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記之曰:「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發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唐琴極珍罕,此琴雖然納音、雙足、岳山、琴尾等處曾經後人修補,但琴身造形飽滿,有唐琴之「圓」;當代琴家試彈,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於民國時,曾經何冠五、汪景吾、張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環佩
琴為伏羲式,杉木斬成,木質松黃。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軫、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為紫檀制,工藝規整。琴身髹朱紅色漆,鹿角灰胎,間以歷代修補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體以小蛇腹斷紋為主,偶間小牛毛斷紋。琴底之斷紋隱起如虯,均起劍鋒,突顯比琴面渾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彈撫弄,若斷紋起劍鋒反礙事及易出雜音,故琴家每三數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斷紋之劍鋒的原故。琴身頸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獨有之圓楞減薄處理。龍池為圓形,鳳沼作細長之橢圓形,以漆作賠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勢成納音。龍池內有唐宮琴格式之寸許大字「至德丙申」隸書腹款。至德丙申為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陰刻篆書「九霄環佩」,是為琴名;龍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跡。比照海內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大聖遺音」和北京琴家錫寶臣舊藏之「大聖遺音」,均有「至德丙申」款;遼寧省博物館藏之「九霄環佩」、中央音樂學院藏之「太古遺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之「枯木龍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陽後裔郭京家藏」和「東坡蘇軾珍賞」篆文印二方,篆刻時間略晚於唐代。此琴弦長112.5厘米,音質蒼古,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為上海文史館館員沈邁士先生舊藏,後轉讓吳金祥先生處藏,早年流失海外。
7.唐/大聖遺音
這架唐代大聖遺音琴為神農式,桐木斫,髹栗殼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補,純鹿角灰胎,發蛇腹間牛毛斷紋。通長120厘米、肩寬20.5厘米、尾寬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圓形龍池、徑7.6厘米,扁圓鳳沼為12厘米長,1.2米寬,龍池上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字,俱系舊刻填以金漆。腹內納音微隆起,其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響亮松透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生動,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8.唐/獨幽
獨幽琴 晚唐 長120.5cm 肩寬20cm 尾寬14cm 湖南省博物館藏 鳳嗉式。琴面黑紅相間漆,梅花斷紋與蛇腹斷紋交織,背面牛毛斷紋。龍池上方刻「獨幽」,池內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靜題款。此琴於明末清初為王船山所用,民國時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靜珍藏。
9.唐/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琴 晚唐 長122cm 額寬22cm 尾寬14cm 中央音樂學院藏 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
10.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長127.6cm 肩寬19cm 尾寬15.6cm 故宮博物院藏 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現收藏於 故宮博物院。
11.其他
1>蛇腹 古代名琴,它的斷紋很像蛇腹下的花紋。 宋·何遠《春渚紀聞·古聲遺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無華飾,以最古蛇腹文為奇。」 2>斷紋 古代名琴。琴以古舊為佳,琴身崩裂成紋則證明年代久遠,故名斷紋。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古琴辨》:「古琴以斷紋為證,蓋琴不歷五百歲不斷,愈久則斷愈多……凡漆器無斷紋,而琴獨有者,蓋他器用布漆,琴則不用;他器安閑,而琴日夜為弦所激。」 3>嶧陽 古代名琴,以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東南)南坡(山之南面為陽)所產桐木製成,故名。 《格古要論》:「古琴有陰陽材。蓋桐木面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陽材琴旦濁而暮清,晴濁而雨清;陰材琴旦清而暮濁,晴清而雨濁,此可驗也。」 《尚書·禹貢》:「嶧山孤桐」,孔安國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孤桐,中琴瑟。」後以「嶧陽」為琴之別稱。 4>冰弦 古代名琴,以冰蠶絲為琴弦。 王嘉《拾遺記》卷十「員嶠山」雲:「員嶠山,一名環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為蜜。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 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載,寺人白季貞使蜀還,獻給楊妃琵琶,「弦乃末訶彌羅國永泰元年所貢者,淥冰蠶絲也,光瑩如貫珠瑟瑟。」 一說冰弦為一種素質絲弦,明·項元汴《蕉窗九錄·琴弦》:「今只用白色柘絲為上,秋蠶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質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則微色新滯稍濁,而失其本真也。」
中國古琴名曲
現存較為大眾熟悉的有:幽蘭、流水、瀟湘水雲、神人暢、陽關三疊、梅花三弄、廣陵散、醉魚唱晚、平沙落雁、漁樵問答、春曉吟、酒狂、鳳求凰、唉乃、關山月、碧澗流泉、倩女幽魂、十面埋伏等。
著名琴師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琴家有:孔子、春秋後期晉國著名宮廷樂師師曠、先秦琴師伯牙、戰國琴師雍門周、東漢琴家桓譚、漢末琴家蔡邕、漢末女琴家蔡琰、魏末琴家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魏晉琴家竹林七賢之一阮咸、晉代琴家劉琨、隋代琴師賀若弼、唐代琴家薛易簡、北宋琴家(僧人)義海、南宋琴師徐天民、明末琴家嚴徵、明末琴家徐上瀛、清末民初著名琴家王賓魯、清代琴家莊臻鳳、清初琴家徐常遇、清末青城山中皇觀道士琴學大家張合修、清末民初著名琴家彭慶濤、清代琴師徐祺、清代琴師吳虹、清代琴家祝鳳喈、清代琴師張孔山、近代琴家楊宗稷等。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代涌現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有關古琴的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載:「舜彈五弦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為五弦,周代時已有七弦。東漢應劭《風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一直流傳沿續到現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獨奏兩種。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階層中流行,秦以後盛興於民間。關於以琴為聲樂伴奏的形式,早在《尚書》中,已有"搏拊琴瑟以詠"的記載。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來所謂的琴歌。從漢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詩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間雜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說。當時有名的琴師有衛國的師涓,晉國的師曠,鄭國的師文,魯國的師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飛》、《陽春》、《白雪》等,均已載人史冊。

漢撫琴俑

漢弦歌俑

漢、魏、六朝時期,古琴藝術有了重大發展,除在《相和歌》、《清商樂》中作伴奏樂器外,還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現。如器樂曲《廣陵散》、《大胡笳鳴》、《小胡笳鳴》等,反映出古琴作為器樂演奏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漢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晉間的嵇康,都是當時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嵇康擅長彈奏古琴名曲《廣陵散》,己傳為歷史佳話。創作的著名樂曲有嵇氏四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蔡氏五弄:《游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傳為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義慶《烏夜啼》。

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盛行,琵琶興起,古琴音樂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於古琴譜的產生,不僅推動了當時古琴音樂的傳播,而且對後世古琴音樂的繼承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使中國古代音樂歷史進人了一個具有音響可循的時期。隋末唐初趙耶利,對當時流行的文字指法譜字,進行了整理,並輯錄了《彈琴右手法》、《彈琴手勢圖》等解釋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調幽蘭》,為南朝梁丘明傳譜,現存為傳到日本的唐手寫卷子,是中國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譜。

唐代詩人李嶠、李頎、李白、韓愈、白居易、張祜、元稹等,都為古琴寫下了不朽的詩篇。白居易愛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實,楚絲音韻清。」他的琴藝很高,並能自彈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鳥棲月動,月照夜江,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聞無古今。」張祜的《聽岳州徐員外彈琴》也有:「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聖人心。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描寫了古琴豐富的表現力。唐代著名琴家有趙耶利、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陳拙等。趙耶利總結當時琴派說:「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時之俊。」至今仍符合吳、蜀兩派的特點,盛唐的董庭蘭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琴曲傳世。薛易簡在他著的《琴訣》中總結了古琴音樂的作用是:「可以觀風教、攝心魂、辨喜怒、悅情思、靜神慮、壯膽勇、絕塵俗、格鬼神。」並提出演奏者必須「定神絕慮,情意專注」,為後世琴家所重視,從而引伸出許多彈琴的規范。

晚唐曹柔鑒於文字譜"其文極繁",使用不便,而創造了減字譜。即在文字譜字的基礎上對漢字譜字加以減筆而成的一種譜式,近似演奏符號,是古琴減字譜的早期形式。唐代著名琴家有董庭蘭(開元、天寶年間),從其師陳懷古處承繼了當時最負盛名的沈、祝二家聲調,擅彈琴曲《大胡笳》、《小胡笳》。天寶中琴家薛易簡,可彈大弄四十、雜調三百,並有理論著作《琴訣》七篇,擅彈《三峽流泉》、《胡笳》、《烏夜啼》、《別鶴操》、《白雪》等曲。晚唐還有琴人陳康士根據屈原《離騷》所作的琴曲等。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現懷舊的復古主義傾向,另一方面由於古琴在《相和歌》、《清商樂》演奏中的長期實踐,與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聯系,以及琴曲"楚漢舊聲"的歷史傳統,使古琴音樂在復古主義傾向中並沒有被湮沒,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發展著。南宋時期傑出琴家郭沔 (號楚望,生於1190年,卒於1260年後)和他的弟子劉志芳、毛敏仲等人,在古琴遺產的整理、創作方面對古琴音樂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如郭沔創作的琴曲《瀟湘水雲》、《泛滄浪》、《秋鴻》;劉志芳創作的《忘機》、《吳江吟》;毛敏仲創作的琴曲《漁歌》、《樵歌》、《佩蘭》、《山居吟》等都流傳至今。當時著名的琴曲還有《楚歌》、《胡笳十八拍》、《澤畔吟》等;琴歌有姜夔(公元1155一1221)的《古怨》;廬山道士崔閑所著《醉翁吟》等。宋人朱長文撰寫的《琴史》,真實地記錄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明《梅下橫琴圖》(局部)

明、清時期由於印刷術的發展,大量琴譜得到刊刻流傳,見於記載的琴譜有一百四十多種,從中可知僅明代創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明初琴家冷謙的《琴聲十六法》,是對古琴的美學思想、演奏技巧和藝術表現提出的理論。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是明代琴家,對古琴藝術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收錄唐宋之前藝術珍品六十四曲、歷十二年主持撰輯了《神奇秘譜》,於1425年刊行,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琴譜。明末清初,徐上瀛更進而提出《二十四琴況》。明清以來,著名的琴曲有《秋鴻》、《平沙落雁》、《漁樵問答》、《良宵引》、《水仙操》、《鷗鷺忘機》、《龍翔操》、《梧葉舞秋風》等。

這一時期在演奏上由於民間音樂(特別是戲曲音樂)的熏陶和影響,古琴技巧有了突出的發展,尤其是左手技巧的創新,如《五知齋琴譜》中的《瀟湘水雲》、《胡笳十八拍》等琴曲,左手技法極為細膩,前所未見。以後的許多琴譜,在整理加工傳播傳統古琴音樂方面,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明、清時期著名琴人有嚴澄、徐谼、蔣興儔、徐常遇、蔣文勛、張孔山等人,近代著名琴人又有黃勉之、楊宗稷、王燕卿等。

清末與民國年間由於戰亂和社會變遷,特別是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樂瀕於絕滅。當時,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一些琴會組織,如北京的"岳雲琴集"、濟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長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母音琴社"、揚州的"廣陵琴社",南京的"青豁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它們的活動都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其中尤以上海的"今虞琴社",持續時間最長,對琴界影響最大。

建國後,古琴音樂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搶救,調查、收集、整理了流失於民間中的各種傳譜,並錄制了一批音響;發掘一批失傳的琴曲,如《廣陵散》、《幽蘭》等;培養了一批古琴音樂人材,為今後古琴音樂的整理、研究、發展開辟了新的前景。著名的琴家有管平湖、吳景略、龍琴舫、查阜西、張子謙、夏一峰等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樂之琴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