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伯牙所處的歷史背景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他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俞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俞伯牙撫琴的民間故事。俞伯牙得知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間再無知音,一生不再鼓琴。今有鍾子期墓在武漢市蔡甸區新農鎮馬鞍山南鳳凰嘴上。。
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② 伯牙鼓琴這個傳說表達了什麼的深情厚誼
《伯牙鼓琴》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
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挑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伯牙絕弦》寫出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象。
伯牙
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伯氏,又作伯雅,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因與鍾子期的知音故事而聞名於世。伯牙的事跡首見於《列子·湯問》篇,另《荀子·勸學》和《呂氏春秋·本味》中也有記載。
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附會其「姓俞,名瑞,字伯牙」,為晉國上大夫,原籍楚國郢都。後人多有採用此說者,如京劇《伯牙碎琴》。
鍾子期
名徽,字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今湖北漢陽)人。一說是楚樂尹鍾建之後。在楚國境內當樵夫。一日晉臣伯牙在漢江彈琴,鍾子期聽到聲音說:「巍巍乎若高山,盪盪乎若流水。」兩人結為金蘭,相約翌年中秋節再見。屆時,伯牙依期赴約,但鍾子期已去世。
伯牙得知鍾子期死後,認為世間再無知音,一生不再鼓琴。今有鍾子期墓在武漢市蔡甸區新農鎮馬鞍山南鳳凰嘴上。
(2)伯牙馬鞍山擴展閱讀:
典故介紹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伯牙,隨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共鳴。老師想把他培養成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一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
我帶你前去,讓他給你講講,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藝術水平。」於是師徒兩人備了干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成連先生對伯牙說:「你留在這里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餘,舉目四眺。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
遠望山林,鬱郁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產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於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注到琴弦上,一氣呵成,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沒多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你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經過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③ 俞伯牙隱居在馬鞍山對嗎
俞伯牙當時確實隱隱居,但是他不是演劇在馬鞍山,他現在應該隱居在現在在河南商丘那一帶,那個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引句是縮。
④ 伯牙子期的傳說流傳於哪裡
伯牙子期的傳說就發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的蔡甸區和漢陽區境內。講述的是晉國大夫伯牙回鄉省親,途徑馬鞍山,一曲《高山流水》與當地樵夫鍾子期結為知音的傳奇故事。
⑤ 伯牙是誰
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是琴不是箏),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
人物生平
伯牙鼓琴圖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現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荀況的《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其音樂演奏的生動美妙。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而《列子•湯問》的記載為: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已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方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伯牙撫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傳千古,「知音」一詞因此傳誦。 俞伯牙遇見鍾子期
據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俞伯牙與鍾子期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編輯本段相關記載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問》: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鍾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伯牙彈琴的時候,鍾子期在一旁欣賞。伯牙彈奏時意在高山,鍾子期說:「彈得太好了!琴聲就像巍峨的高山。」伯牙意在流水,鍾子期贊嘆道:彈得真好!琴聲就像不息的江水。」不論伯牙(彈奏時)想什麼,鍾子期總是能准確地說出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於是把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編輯本段遺址
俞伯牙撫琴遇知音遺址現存爭議的有兩處:一處是武漢市漢陽區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稱古琴台),一處是石首市調關鎮境內的調弦口。漢陽古琴台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抗日戰爭時期毀於炮火,解放後又重修。調關古調弦亭建於宋朝,由於年久失修毀於民國,後一直未予修復。通過對文化典籍及現有遺跡進行考證,認為調關一說遠勝於漢陽古琴台一說,其理由如下: 楚人俞伯牙擅樂
一曰有史可查。據史家考證,「調弦」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出自古「調弦河」一名。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軍杜預為漕運而下令在此開河,因河口位於相傳俞伯牙當年調弦撫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調弦河。此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清朝乾隆丙辰年編《石首縣志》雲:俞伯牙從楚都東下,停舟鼓琴於此,弦漸而調之,因以得名。此處為荊江穴口之一,故又稱調弦口。咸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設巡檢司,置水路關卡,故又名調關。明朝著名文人張璧(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啟茂、張漢、張維、李永忠、李宗瀚及清朝文人墨客衛嘉、王承禹、汪一元等均先後以《調弦亭》為題賦詩作詞,其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其中尤以王承禹《調弦亭》一詩廣為傳誦,現今刻於調弦口雕像石座上。王承禹詠嘆:「昔年高山流水意,此日清風朗玉亭。有客雅能傳古調,不知曾得子期聽。」(原載清康熙十一年《石首縣志》)而漢陽古琴台卻幾乎沒有這樣久遠且具有重大影響的詩句。所建古琴台也比調弦河得名晚700多年之久。這就可以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已確認調弦口是俞伯牙當年撫琴遇知音之地,此說比漢陽古琴台還要早數百年,人們有什麼理由再否認俞伯牙「調弦口撫琴遇知音」一說呢? 二曰有跡可尋。調關一帶除有「調弦口」一名外,還有《今古奇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一文中所提到的馬鞍山、摔琴台、伯牙口(山谷)等地名。相傳俞伯牙當年撫琴遇知音鍾子期之後的第二年,又在望月之夜再回故地尋訪鍾子期,遺憾的是卻發現故人未能前來履約。第二天,俞伯牙在一山谷中巧遇鍾子期之父鍾老伯,才得知鍾子期已經仙逝的噩耗。於是俞伯牙悲痛萬分,繼而在一巨石上悲憤地摔碎了瑤琴,再哭拜於地悼念故人。俞伯牙長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後來人們便把俞伯牙當年走過的山口命名為「伯牙口」(調關鎮今有伯牙口村),把摔碎瑤琴的巨石稱為「摔琴台」,而鍾子期的墳冢之地「馬鞍山」也一直流傳了下來。記者在實地看到,「伯牙口」位於湘鄂交界處的群山之中,山谷中的「摔琴台」聳立在半山腰。「摔琴台」一面連接山坡,其餘三面是懸崖,面積如一張八仙桌大小,台上可坐4人。據此推測,俞伯牙當年悲憤至極在此摔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漢陽「古琴台」現僅存一個地名,俞伯牙當年尋訪鍾子期的山口究竟在何處卻根本沒有佐證,且人們還說「古琴台」是俞伯牙當年鼓琴之地,然實則俞伯牙當年鼓琴的地方是在水上船艙內(樵夫鍾子期在岸上),這不是明顯自相矛盾嗎?按民間說法,世上壓根兒就只有「摔琴台」而沒有「古(鼓)琴台」。然漢陽說論者卻搬出「古琴台」,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三曰有物可證。1998年10月,桃花山鎮(馬鞍山地區)出土了一件震驚世人的歷史文物——博鍾,這件稀世之物何以淪落至此,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有人認為,此鍾或許就是鍾氏家族的遺物。其理由如下:桃花山一帶是古楚國之地,且離郢都(荊州紀南城)不遠。楚國是著名的音樂舞蹈之邦,尚鍾之風,於楚為烈。楚國的王公貴族,大都以隨葬鍾樂器皿來炫耀自己的身世,這從傳世和出土的楚鍾數量之多且質量之優即可得到證明。春秋晚期,楚王有「九龍之鍾」,博鍾就在其列。據《淮南子·秦族訓》記載,公元前506年,吳師入郢都,「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鍾。」另外,楚人尚鍾,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讓司樂之官都以「鍾」為姓氏。古文獻所記載以鍾為姓氏的著名楚人共有三位,即鍾儀、鍾建、鍾子期。鍾子期此人是否樂尹,史書並無明確記載,但從歷史傳說來看,他或許是一位隱居田園的樂尹(一般的平民百姓是聽不懂俞伯牙琴聲的)。而今距桃花山僅數公里之遙的調關古鎮,相傳說是音樂名家俞伯牙調弦遇知音鍾子期之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在這一帶民間廣為流傳,代代不息,難道這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既使人們現在不能推斷博鍾就是鍾子期的遺物,但人們至少可以說調關一帶在古代確有鍾氏家族在此居住過,那名貴的博鍾就是他們的祖傳之寶。而漢陽「古琴台」地區呢,還只停留在傳說中的故事上而已。 四曰有口皆碑。俞伯牙調弦口遇知音的傳說在當地已經流傳很久,迄今無論你遇到哪一位調關人,他們都會津津樂道地向人們講述這個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故事。調關鎮老人李必漢說:既然相傳俞伯牙當年「自楚都東下」不久即因避風雨而泊舟山崖之下,那麼這個地點只有調弦口一帶最為合適(漢陽距荊州遠矣,不可能短時間抵達)。況且調關在江南,而漢陽卻在江北,從水流和穴口地點看,泊舟南岸比泊舟北岸更容易且更能抗風雨,因此漢陽說是站不住腳的。李必漢老人還對調關鎮政府豎立雕像一事十分擁護,他希望鎮政府以此為起點打好旅遊牌,促進本地經濟快速發展。
⑥ 伯牙奉琴是什麼意思
秦腔《伯牙奉琴》又稱《子期論琴》,別名《馬鞍山》,源於《今古奇觀》第十九卷及《韓詩外傳》。事述:春秋戰國時,楚國大夫鍾子期,罷官歸里,打柴為生。晉國上大夫俞伯牙交聘於楚,還朝交旨途經孤峰山前,停舟撫琴自娛。子期聞琴發笑,乃被邀上船艙,講琴論道。伯牙彈琴的《高山流水》曲目,多年來沒人能夠理解,卻被子期一言猜中。真是知音相遇,情同手足,遂結為金蘭,約定來年中秋相會。次年到期,伯牙撫琴踐約。路遇鍾父,獲悉子期亡故,悲不自勝,奔墓前哭祭,並摔琴以報知音,迎養鍾之父母。
⑦ 因知遇之恩而摔琴是名人是誰
伯牙。
伯牙(?-?),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伯氏,又作伯雅,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因與鍾子期的知音故事而聞名於世。伯牙的事跡首見於《列子·湯問》篇,另《荀子·勸學》和《呂氏春秋·本味》中也有記載。
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附會其「姓俞,名瑞,字伯牙」,為晉國上大夫,原籍楚國郢都。後人多有採用此說者,如京劇《伯牙碎琴》(又名《馬鞍山》、《知音會》)。
1976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水星上的一座環形山為「伯牙環形山」,以紀念這位藝術大師。1977年,相傳為伯牙所作的琴曲《流水》(管平湖演奏),作為人類音樂典範作品之一,被NASA收錄進旅行者金唱片中。
(7)伯牙馬鞍山擴展閱讀:
現實意義
如何交朋友,古人已為我們現代人做出了光輝的典範。同朋友的交往要守信。信在五常中是最後一個字,但是五常的基礎。在現代的廣泛的社交活動中,我們還得講一講朋友之間的信義。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朋友,不要失去了才惋惜。
參考資料:網路-伯牙碎琴
⑧ 俞伯牙被被人尊稱為什麼
俞伯牙被尊稱為琴仙
伯牙,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伯氏,又作伯雅,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因與鍾子期的知音故事而聞名於世.伯牙的事跡首見於《列子·湯問》篇,另《荀子·勸學》和《呂氏春秋·本味》中也有記載.
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附會其「姓俞,名瑞,字伯牙」,為晉國上大夫,原籍楚國郢都.後人多有採用此說者,如京劇《伯牙碎琴》(又名《馬鞍山》、《知音會》).
⑨ 伯牙和鍾子期相遇的地方是現在中國哪個城市
武漢市漢陽區。
史載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⑩ 伯牙和子期到底是馬鞍山還是漢陽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後訛傳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鍾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鍾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