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廬江成為合肥的管轄范圍了為什麼要拆分巢湖
雖然安徽與江蘇兩省都是「市管縣」體制,但是實質是迥然不同的。江蘇的撤地設市比較徹底,各地級市市區從強到弱經過了好幾輪撤縣設區,市轄區面積和人口相對比較均衡,實力較強,形成了真正以中心城市帶動、促進周邊縣市共同發展的模式(哪怕是最弱的宿遷市促進、帶動作用也在逐漸顯現)。而安徽盡管掛著「市管縣」的名頭,但是基本上還是依然在延續原先以地區專署為主的領導架構,相對發達城市(主要指設市較早的城市)市域面積不大,其市轄區面積狹小,實力不強,由地區全盤演變而來的地級市雖市域廣袤,但是市轄區實力更弱,整個市域城市化進程緩慢。就是省會合肥,也與真正的「大城市」尚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安徽的行政區劃變動,不是什麼引領潮流之舉,而是一種滯後的補救措施,江蘇根本不必去對號入座。
此次拆分巢湖市,擴大了巢湖市相鄰三個城市市域面積,合肥把全國第五大的巢湖完全攬入了自己的懷抱,巢湖成為了一個「內湖」,蕪湖、馬鞍山也「成為了和南京、武漢一樣的跨江城市」。不過,僅僅看看武漢與南京的過江交通,就可以感知蕪湖、馬鞍山跨江北上發展「還是相當遙遠的」。但是,別人實力的不濟,這無疑是為南京市跨出南京地界、實施泛區域跨江聯動發展提供了極好的契機。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安徽此次行政區劃變動背後合肥真正目的是什麼。
一句話,竊以為,合肥在謀求向天津靠攏!
本以為,廬江縣和居巢區劃歸合肥以後,巢湖市的主體居巢區會變更為「合肥市巢湖區」,可是安徽(實質是合肥)沒有這樣做,而是要把居巢區變回成縣級「巢湖市」。這其中或許有居巢區被肥東、肥西兩縣阻隔,不直接與合肥市區接壤的因素,也有要安撫巢湖市(居巢區)民眾、確保接收過來的巢湖市西片一區一縣順利過渡原因。然而,擴大地域就是為城市擴張准備的,為什麼合肥市要選擇平穩接收、把擴張之心暫時收起來?那一定是有後續「大動作」,而且在「等待時機成熟」。
全國的發展區域,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東部區域有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還有舟山新區、橫琴島之類眾多特殊區域,西部區域有兩江新區、西咸新區,天府新區又箭在弦上。而中部六省,還沒有此類副省級的國家新區,接下來將是承東啟西的中部區域攤到一、兩個副省級國家新區的時候了。副省級的國家新區名額僧多粥少,武漢、長沙、鄭州、太原和南昌五個中部省會城市,無論是傳統的城市地位,還是市轄區數量、人口基數,都在合肥之上。然而,恰恰是合肥四個區的小地盤,或許更有可能「藉助設立副省級的國家新區」來「做大省會合肥的中心城市帶動力」,對接長三角,率先實現中部崛起目標。不過,「得要有合適的地盤」來配合。「天時」正在形成,「人和」早已不在話下,加強版的即將瓜熟蒂落,就是這「地利」需要加強了。那麼——
合肥的「一級跳」就是要盡可能的擴大市域管轄范圍,「力所能及」的加大城市「當量」,這一步驟正在逐步接近現實中;
合肥的「二級跳」必將是進行市域內部的區劃調整,並在此基礎上謀求自己的「濱湖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
合肥的「三級跳」乃是謀求合肥市上升為副省級城市(「合肥、巢湖兩個地級市地位相累加後,更加有分量了」),在政治地位上與南京、杭州平起平坐。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或許有增加副省級城市數量的設想,如果合肥因為「濱湖新區」而擠佔了華東(或是泛長三角)地區的名額,蘇州的「升副」道路會不會變得困難起來?
希望採納,謝謝
B. 和縣劃給馬鞍山了嗎
目前還沒有,不過已經准備規劃,說把二中,成功搬到秀江新區,再把馬剛搬到哪兒!是這樣的,希望採納,謝謝!
C. 2011年底和縣、含山正式劃為馬鞍山
關於巢湖拆分的確切消息-未來馬鞍山地理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函[2011]84號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
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8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省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此次撤消巢湖,實際上是資源稟賦在市場經濟下合理流動中一次非常明智的ZF決策~安徽省沒有丟掉人口、沒有丟掉土地,沒有丟掉任何資源~只是少了一個經濟發展薄弱的城市,但卻打造出三個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新合肥2015年經濟總量5000億,2020年1萬億當不在話下,今後將成為國內重要的省會、新的超級城市,這對安徽意義重大。
要註明一點,未來合肥會繼續擴張,預計在2015年前合肥會吃掉壽縣和舒城,向千萬人口大城市邁進;新蕪湖,也從過去面積人口較少變成有相當的規模體量,以其目前的經濟實力,國內非計劃單裂市、非省會城市,除了唐山、佛山、東莞、無錫、蘇州、洛陽、包頭這幾怪之外,難有對手;新馬鞍山,人口過百萬不再是困難,未來經濟發展的空間不可限量~具備了和合肥、蕪湖組成安徽三駕馬車的實力~如果江北集中區能吸引超級石化、汽車、鋼鐵項目,那未來的馬鞍山將再次成為中國的經濟明星城市,人均GDP等各項指標將再次扶搖直上,而且經濟總量也將令外人不敢小覷~新的安徽將在這三駕馬車的帶動下,成為中部地區的新強省,具備PK湘鄂兩省的實力,改變長期以來貧窮落後的局面!
是真的!
D. 馬鞍山市有含山縣嗎
關於巢湖拆分的確切消息-未來馬鞍山地理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函[2011]84號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
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8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省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E. 安徽省為什麼會撤銷巢湖市
安徽省撤銷巢湖市的原因如下:
巢湖夾在合蕪馬三地之間,經濟實力在四市之中最弱,區劃調整後,合肥,蕪湖、馬鞍山受益匪淺,三市連成一片,所形成的集群效應能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從而加快安徽真正融入長三角的步伐,甚至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與合作。
安徽方面認為,區劃調整將在更大區域范圍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學界普遍認為,沿江地區應該發展的重點,合肥應作為中心,這樣皖北、皖南的利益均能兼顧。
行政區劃調整,有利於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
(5)馬鞍山拆擴展閱讀:
1999年7月9日,安徽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
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2011年7月14日,撤銷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F. 三分巢湖怎麼分的
巢湖原四縣一市,巢湖廬江劃到合肥,和縣含山劃到馬鞍山,其中含山的沈巷和無為劃到蕪湖
分流難題
從合肥徽州大道前往原巢湖市政府所在地的居巢區,路途不到一個小時。一旦環(巢)湖大道建設完畢,從合肥到巢湖差不多20分鍾就可以到了。地級市巢湖市政府大樓外,「加速發展、爭先進位」的標牌仍舊矗立,不過,市政府所在地的居巢區已經變為縣級巢湖市了。8月23日,縣級巢湖市掛牌成立,合肥市領導班子悉數出馬,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親自揭牌。此一揭牌,意味著這座僅存在12年歷史之久的地級市正式成為歷史。而更多工作才剛剛開始。目前,對於大量公務人員的後續安排,是當前區劃調整中最主要的工作。根據安徽方面的安排,從8月22日起,安徽省將全面啟動行政區劃調整的對接實施工作,計劃9月10日前基本完成人員安置等主要工作。時間之緊迫,讓人事安排工作更添復雜性。原地級巢湖市委黨校該校整體建制都將轉到合肥行政學院。不少在原巢湖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們充滿了擔憂,尤其是市級公務員,因為相關區縣的公務員往往整體建制劃入,不存在官員或者公務員調整等大問題,而地級市巢湖消失了,這或許是整個分拆巢湖過程中最大的善後難題。
目前了解的方案,原巢湖市級公務員可以選擇到現巢湖市工作,也可以選擇到蕪湖、馬鞍山、合肥甚至其他市工作,還可以去省直機關」。不過,很多人不願意去馬鞍山和蕪湖,普遍傾向於先到原居巢區,現在縣級巢湖市工作,或者去合肥以及省直部門。
據初步估計,地級巢湖市共有49個工作機構,其中,政府工作部門30個,直屬機構9個,部門管理機構1個,雙重或垂直管理機構9個,加上事業單位等,需分流的公務人員較多,如何消化吸收是個大問題。
來自合肥以及巢湖當地有多方消息均指出,原巢湖市主要領導之一將調任某安徽省屬大型企業任職,但官方並未就此做出回應。
治理艱巨按照坊間猜測,國務院最終批准巢湖拆分,一個很大的現實是巢湖治理。「在巢湖污染方面,以前合肥、巢湖還能相互推諉,而且兩個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巢湖流域又是全國五大淡水湖唯一一個周圍發展落後地區,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現在成立巢湖管理局,統一管理巢湖規劃、水利、環保、漁政、航運、旅遊等事務和巢湖閘、鳳凰頸、新橋、裕溪、銅閘等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設施。對巢湖治理,肯定是有百利無一弊。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有利於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巢湖是長江下游重要生態濕地和水資源重要調蓄場所,在調蓄流域洪水、補充長江徑流、保障城鄉用水、促進內湖水運和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將巢湖主要流域集中於合肥市,並設立專門的巢湖管理機構,可以實現對巢湖的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管護,將有力促進巢湖流域的生態保護和水系管理,同時能夠統籌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皖江兩岸資源,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但治理巢湖任務則更加艱巨。
平穩過渡縣級巢湖市的平穩對於縣級巢湖市百貨行業,肯定有影響,以前巢湖是市級政治、文化中心,下屬四個縣到巢湖消費較多,流動人口多,現在縣級巢湖市還要集中向合肥消費,流動人口減少,購買力肯定會減少。
現在居巢區變成合肥託管的縣級市,生是巢湖人,突然有一天我就變成了所謂的合肥作家,真是別扭,有種被連根拔的荒誕感。一些原市直單位與事業單位人員及離退休人員均對拆分持懷疑甚至反對態度。
巢湖日報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對記者直言,雖然明確巢湖日報由合肥接收。「媒體多為年輕人,分流去合肥工作很糾結,合肥房價比巢湖高,買不起房,不遠不近,兩地分居吧,不尷不尬,直接下崗吧,一下子這么多人,到哪找單位?」
另外,他的一些在原巢湖市直部門工作的同學朋友亦擔心可能被分到蕪湖、馬鞍山,心裡很委屈,一方面辛辛苦苦積累的人脈沒有了,二來怕遭到排擠。
政府官員的人事變動,平穩過渡可能是目前巢湖拆分最大的「政治」。初步估計,這部分群體,包括原地級巢湖市委、市政府,人員約在2000人左右,如何消化吸收目前正在進行中。
G. 為什麼要拆分巢湖
安徽現有行政區劃是在沿襲歷史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幾經調整,但中心城市規模偏小,政區規模差距較大,劃江而治等問題比較突出,水系特別是巢湖的管理體制不順,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形成很大制約。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將有利於加強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於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全面提升皖江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水平,培育引領安徽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對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區域范圍內統籌安排生產力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依託中心城市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拆分無疑將極大地增強安徽省省會合肥市的實力。據了解,原巢湖市部分區域的加入,把合肥面積擴大了40%。從6000多平方公里變成1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特大城市基本都是1萬多平方公里。此外,合肥、馬鞍山、蕪湖這三個安徽省的中心城市無縫對接起來。此次行政區劃將巢湖變成集中於合肥市的統一體,解決了過去因為分屬管理、容易扯皮推諉的問題,800平方公里巢湖成為合肥市的腎臟,對巢湖的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管護,進而綜合開發利用湖岸資源具有重大意義。合肥藉助區劃擴張進一步發展,將會使安徽省的發展產生更強大的內生動力。而泛長三角地區的合肥市的發展將會帶動江淮城市群發展,進而擴大整個長三角的發展空間。
H. 省,為什麼拆分後的安徽和江蘇兩省的發展差別這么大
您說的「省」指的是江南省吧,它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所轄地區直接隸屬於中央,名義上來說不是省)首先南直隸成立以前,今天安徽和江蘇地區從來沒有同屬於一個行政區,即使是古代的九州,今天的蘇皖也是分屬於徐州和揚州的。
不扯遠,就說宋朝吧,這一時期今天的蘇皖兩省境內主要有兩浙路(蘇南+上海+浙江,不含南京)、江南東路(皖南+南京+贛東北部分地區)、淮南東路(蘇中)、淮南西路(皖中),還有京西北路、京東西路的一部分(皖北+蘇北)。宋代時,全國最富庶的地方毫無疑問是兩浙路,當然江南東、淮南之類的也不太差,但肯定無法與兩浙相比。所以明朝時期,為了防止過於富裕的兩浙對國家產生威脅,朱元璋在設立南直隸的事就這么做了:橫切兩浙路,一半歸南直隸,一半劃入浙江。所以說南直隸這個行政區劃的性質,與後來劃分安徽江蘇是一樣的。
到了清代,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後,確實被譽為是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但其實主要是蘇南地區的功勞,確實是這樣,蘇南被劃給哪個省,哪個省就會變得富裕。而皖南地區雖然也不差,但丘陵太多,耕地少,歷來也不受重視(最重要的是沒有大運河貫穿其中,這是蘇南和皖南的重大差別),所以自然比不上蘇南。皖北地處中原,開發較早,本來發展還可以,可是因為大運河的緣故,黃河被強制流入黃河,導致淮河的入海口被黃河奪取,所以黃淮平原長期無雨則旱你,有雨則澇,生態環境直線下降,許多耕地都鹽鹼化,也就日趨貧窮,從後來趨勢來看的話,皖南皖北在一開始就已經落後於蘇南蘇北了。
至於當時分省的根據,其實主要是從軍事地理上考慮的,主要是為了這個地區不再反叛。所以自然不能橫切,只能縱分,這樣蘇皖兩省都擁有淮河和長江的一部分,誰也無法憑借這個割據一方,所以後來直到民國兩省也沒有形成各自只割據一聲的軍閥。對於財富問題,縱然分後的江蘇財政能力肯定大大強於安徽,但對清代統治者來說,不管一個行政區多富裕,最後總共收來的稅都是一樣多的,也就不在乎製造了多少強省和窮省。其實一開始分省的時候,徐州、淮安、揚州都是分給江南左(安徽)的,後來因為這個省面積太多所以最後給了江蘇(插一句,若是當年徐淮揚等地真的能分給安徽的話,那至少在清代的時候安徽也算是個富裕的省份了,至少當年的揚州太恐怖)。之所以這么分還是為了保證大清的生命線——大運河,沒這條河京城的百姓連吃飯都成問題(江南的糧食運不過來),所以自然少一個省級行政區管轄是最好的,所以現在這條河全部在江蘇境內。後來江蘇境內設了兩個布政使(大概就相當於現在一個省有兩個主管民政的副省長之類的官員,而且管的地方還不一樣)實際相當於又把江蘇拆成了兩個省,這也是因為江蘇太過富裕了。
到了近代,江蘇省出了一顆耀眼的明星——上海(直轄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的事),加上蘇南蘇中一干城市本來就不差,所以自然而然成為了近代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而安徽——正如《劍橋中華民國史》里所說的,長江下游的一個窮姐妹,境內丘陵起伏,自然災害頻發,所產物資不豐盛,與東面的太湖平原完全不一樣。加上清代毀滅性的太平天國戰亂(皖南的人口直到現在也就是太平天國戰爭前的水平),雖然蘇南也倍受打擊,但人家底子太好,耕地多,人口基數大,沒過都就恢復過來了,皖南則還在吭哧吭哧地緩慢前進。要不是後來李鴻章的私心把米市從鎮江移至蕪湖、津浦鐵路經過蚌埠,那恐怕安徽的發展比現在還差一大截。
自身不富裕所以資金不足。清末修商辦鐵路時,江蘇喊出了全省鐵路商辦的口號(雖然沒實現,但已經很了不起了,完成了滬寧線、滬杭線這樣的鐵路干線),但安徽自己修一條小小的蕪湖—廣德鐵路,耗了二百萬兩銀子,修了五年連枕木都沒搭起來。後來因為一次次偶然機遇的喪失全省一次次失去建設鐵路的機會,直到1933—1935年寧蕪、淮南、蕪湖—宣城孫家埠鐵路建設以前,安徽境內始終只有一條津浦線,省會安慶由於地理位置尷尬直到九十年代才勉強通火車。要想富,先修路,雖然民國時期北方鐵路遠多於南方也不見得北方經濟勝過南方但有至少比沒有好,只少能促進人口的流通。所以民國時安徽三大金剛蕪湖、蚌埠、安慶的城市人口加在一起也才勉強達到已經沒落的蘇州的水平,全省城市人口加在一起肯定不及南京。再加上民國時安徽政局動盪(尤其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那個安徽督軍倪嗣沖,曾經下令為籌集軍餉全省中小學停課一年,這在全國其他地方都是沒有的)
後來搞建設的時候,安徽一直是盲區,黃金十年的時候主要放在中西部,輪不到安徽。老蔣想起來日後與日本打仗,需要一條能從蘇南安全撤離到大後方的鐵路線,這才想起來建設皖贛線,差一點就通車了,但結果還是沒能完成。再說說安徽本身的問題,安徽無論是土地還是錢庄,租賃利息都太高,所以這也是雖然近代安徽出了不少辦洋務的大官,但不願在自己家鄉投資建廠的原因。而蕪湖米市是人為弄成的,過分注重商業,輕視了製造業的發展,所以越往後米市就衰落了,蕪湖整個城市也就衰落了。
到了現代,前期建設重點是東北,安徽沒撈著。但新中國至少比舊中國好的不是一星半點,兩淮、銅陵、馬鞍山這樣的資源工業城市興起了,好歹全省有了點工業底子。後來確實是戰備問題,怕老蔣沿著長江反攻大陸,所以安徽沒放多少工業,這很可惜。到了改革開放後,重點發展沿海,有一點點海岸線的省份也被劃入了沿海經濟開放區(像廣西,那還是建國以後才有的海岸線),安徽也只有眼饞的份。所以像浙江、福建當時與安徽工業規模差不多甚至比安徽還差的省份就這么起來了。
再加上中部地區長期是政策盲區,所以安徽的發展也受限制。當然,最近幾年國家也開始重視安徽了,在全國發展都很快。未來進個前十是肯定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想要比肩江蘇的,現在看來不太可能,因為江蘇有海岸線,有更好的地形,有更好的底子,先發優勢。所以安徽也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全國前十,我看就是安徽應有的水平。
以上就是來自安徽蕪湖的一位即將升入初三的中學生的回答,姑妄聽之,姑妄聽之!
I.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拆分是不是只有這安徽巢湖一例啊
天津:2009年11月,天津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
沈陽:2010年2月, 沈陽將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合並,形成建設大渾南的新格局。
北京:2010年7月,北京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東城區;撤銷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西城區。
上海:2009年4月,上海原南匯區撤銷,並劃入浦東新區;2011年6月,上海宣布盧灣區與黃浦區合並,兩區共同構成大黃浦區。
安徽:2011年8月,安徽省宣布撤銷原地級巢湖市,一分為三:原地級巢湖市的居巢區、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含山縣、和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J. 安徽省有一個大地級市,前幾年被拆分,並入另外三個市
2011年7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回市,設立縣級巢湖市,並對部分行政區劃答進行調整,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
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