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西埠鎮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2021年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貳』 2012年馬鞍山市人均收入多少
2012年馬鞍山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叄』 馬鞍山城投集團待遇
摘要 你好,親親,馬鞍山城投集團待遇相當的不錯了。根據網友分享統計,馬鞍山城投平均工資為7788元/月,其中37%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8000-10000元/月,25%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4000-6000元/月。據分析數據統計,馬鞍山城投年終獎平均20400元。
『肆』 2015年安徽省最低平均工資多少
2015安徽省月最低工資標准為1520元、1350元、1250元、1150元四個檔次。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由原先的13元、11元、10元、9元四個檔次調整為16元、14元、13元、12元四個檔次。
第一檔次為1520元/月,16元/小時,執行地區為合肥市區。
第二檔次為1350元/月,14元/小時,執行地區為淮北市區,蚌埠市區,淮南市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馬鞍山市區,蕪湖市區,宣城市區,銅陵市區。
第三檔為1250元/月,13元/小時,執行地區為亳州市區,宿州市區,阜陽市區,滁州市區,六安市區,池州市區、九華山風景區,安慶市區,黃山市屯溪區、黃山風景區,巢湖市、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五河縣、固鎮縣、懷遠縣,鳳台縣、潘集區、毛集實驗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寧國市、廣德縣、績溪縣、郎溪縣、旌德縣、涇縣。
第四檔為1150元/月,12元/小時,執行地區為濉溪縣,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界首市、太和縣、潁上縣、臨泉縣、阜南縣,天長市、明光市、全椒縣、來安縣、鳳陽縣、定遠縣,壽縣、霍山縣、霍邱縣、金寨縣、舒城縣、葉集試驗區,當塗縣、含山縣、和縣,無為縣,銅陵縣,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桐城市、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伍』 哪兒能查到馬鞍山的人均收入
某網友出帖,對蕪湖之比馬鞍山有些看法,我想對其發言回答如下:
他說:「蕪湖與馬鞍山相比的差距有以下幾方面:1、馬鞍山有全國十大鋼鐵集團之一的馬鋼!實力不言而喻!」
說到實力,不可否認,馬鋼是目前安徽唯一產值過百億的企業(由此可見安徽窮呀)。但馬鞍山2002年GDP(國民生產總值)為155億元,這其中馬鋼佔了近一半。蕪湖GDP是245億元,有海螺、實達、奇瑞、美的、鑫科、港儲等上市公司和大企業。雖說伸出五指,俱不若馬鋼之長,但攥起拳頭,卻遠比馬鋼的「一指禪」有力得多。
一個城市的工業門類單一,是極大的弊病,這一點,早已為歷史所驗證。最近幾年,石化行業普遍不景氣,安慶石化的蕭條,給安慶的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而銅材的漲價,讓銅陵去年的日子非常好過,因鋼材漲價,馬鞍山這兩年經濟也是如此。但今後怎麼辦呢?皖江四市,除蕪湖外無一不是單一的採掘加工工業,猶如一個人長期只吃一種食物,怎麼不會營養不良呢?環顧國內,大多數單一工業門類城市都陷入廠衰則經濟停滯,廠榮則持之不久的循環,鞍山的鞍鋼,大同的煤礦,吉林的吉化,淮南的電廠……,無不如此。聽說過上海、南京、深圳、廈門靠哪一個企業繁俚穆穡?
他說:「2、馬鞍山區位優越,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
論離南京近,馬鞍山自是優於蕪湖,正如論離上海近,離江浙近,離發達地區近,安徽自是優於湖北湖南河南陝西。但是,離得近就一定能富嗎?安徽省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點,我已在前文《皖江是如何開發的?安徽的經濟中心在蕪湖嗎?》中表述過了。馬鞍山某網友曾經轉抄過我這篇文章,因未註明出處,被我們制止。我想他可能也知道。
再說,被南京劃進都市圈,蕪湖也在呢。但我懷疑,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爹媽不疼,找個後娘就行了嗎?十幾年前,就有南京經濟協作區了,可省里讓你們合作嗎?能讓早發展了,現在哪兒還有合肥的老大?坐家夜郎自大,寧可全體自宮,不可一地成功。
他說:「3、馬鞍山人均收入和消費經省權威機關統計已在全省多年保持第一!(不信可以去查!) 」
信,自然信,銅陵人均收入也比蕪湖高呢。但一地市在周邊有無影響力,主要看其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珠海人均收入和消費比上海還高,但誰會把珠海當作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呢?蕪湖自然不能與上海比,但說小點,如果皖江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龍頭的話,非蕪湖莫屬!
他說:「4、馬鞍山是新興移民城市,市民素質普遍偏高!」
說到市民素質普遍偏高的地方,還有湖北十堰,新疆石河子,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是移民城市,單一經濟。但還是上面的話:要有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的。馬鞍山與蕪湖相比,畢竟城市小一些,人口問題也不大,交通,物流,可發展用地等各方面都弱之。
他說:「5、目前上到國家和省市領導非常重視馬鞍山的經濟發展!有很多優惠政策。而蕪湖所謂的幾項「名」工程,如:步行街、美食街、廣場等大都只是一些政績工程,耗資巨大,成效不明顯,勞民傷財!蕪湖人當真都是過上小康日子,只剩下富人消費了嗎?」
國家給馬鞍山的優惠政策,恐怕不如蕪湖,更不如合肥了。至於蕪湖的「名」工程,我想也不是政績工程,其成效顯著,這可是二百萬市民公認的,誰也不能以一家之言,蔽眾人之口!
這些工程,正是蕪湖經濟發展的象徵。不是經濟發展了,不是稅收上來了,政府又怎麼造得起呢?誰能說上海陸家嘴、高架橋是形象工程呢?栽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也正是蕪湖的這些工程,改善了城市形象,增加了市民自豪感,在招商引資方面更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沒有步行街,怎麼會有聯華、商之都?沒有美食街,怎麼會有馬鞍山人為此特意來蕪湖吃飯?多少外地人來蕪湖參觀鳩茲廣場,奧體公園,他們在蕪湖吃住,用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蕪湖的富人,肯定比馬鞍山多,但市民從總體上來說,是達到了小康的,去年80億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可不是幾百幾千個富人消費出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6400元。下一步蕪湖要做的,是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回答完他的話,我想就蕪馬之間的問題再深入說明一下:
蕪湖、馬鞍山一依帶水,同屬皖江中等城市,也同屬南京都市圈范圍。從經濟上來講,各有各的特色,但現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資,蕪湖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等方面比馬鞍山優越,資金流入量大一些,作為皖江開放的重點和龍頭,這也是正常的。
但我想,如果省政府在開發開放的道路上走得再快一些,遠一些,再高瞻遠矚一些,皖江地市從中得到的利益,遠非今日蕪馬之爭所可比。
南京的GDP,不如蘇州的一半,我想,作為省會城市,沒有人為設置障礙,攔截資金流,沒有「以政策為借口強調蘇南稅金發展蘇北,以圖平衡」,而任蘇南高速發展,成就今日江蘇全省在蘇南龍頭的帶領下共同發展的一番大好局面,這才真正是開放的意識,開放的胸懷!
作為安徽的兩個相對先進城市,蕪湖應該和馬鞍山攜起手來,在引進外資,道路交通建設,信息溝通,物流,乃至建設用地,行政區劃,開發區政策等方面通力合作,共謀發展之路,才是上上之策。
『陸』 安徽省馬鞍山市平均工資是多少
工資普遍偏低。只有2千至3千左右
『柒』 馬鞍山最低工資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最低工資標准從2021年開始將月最低工資標准調整為1550元/月、1650元/月、1780元/月,相比之前分別增長23.0%、19.6%、18.7%。年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7.1%、6.1%、5.8%。將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調整為16.3元/小時、17.4元/小時、18.7元/小時,相比之前分別增長23.5%、20.8%、19.1%。年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7.3%、6.5%、6.0%。最低工資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僱主(或用人單位)支付的最低金額的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准不包括: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勞動者按下限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法律依據:《最低工資規定》
第五條 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第六條 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確定和調整小時最低工資標准,應在頒布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考慮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因素,同時還應適當考慮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和勞動強度、福利等方面與全日制就業人員之間的差異。
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具體測算方法見附件。
『捌』 安徽省馬鞍山市企業職工2009年平均工資是多少
2200元
『玖』 2015全國平均工資是多少
2015年全國各省份的平均工資排名
國家統計局5月13日公布2015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2029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9589元。隨後,各省份2015年平均工資陸續出爐。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目前至少已有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海南、青海、四川等地公布了2015年平均工資。記者注意到,同全國一樣,上述已公布平均工資的地區中,其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都明顯高於私營單位。以河北為例,2015年河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0921元,遠高於私營單位的34084元。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此前對中新網記
者表示,非私營單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國企、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居多,效率相對比較高,效益也比較好,其平均工資一直高於私營企業;加之去年機關事業 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加工資,工資比前年漲得稍快一些,其與私營企業平均工資的差距也稍拉大了一點;而私營企業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勞動生產率低於非
私營企業,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又大都沒有完全建立健全,勞動者議價能力也不強,導致工資水平明顯低於前者。
2015年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均超過了5萬元,其中,河北為50921元,安徽為55139元,湖北為54367元,湖南為52357元,海南為57600元,四川為58915元,青海則突破6萬元,達到61090元。一些省份還公布了分地區的平均工資數據。河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河北省有5個設區市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是廊坊市63455元、秦皇島市54946元、唐山市54407元、石家莊市(含辛集市)53466元、滄州市52654元。安徽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年平均工資居前三位的是合肥、馬鞍山、宣城,分別為63626元、58427元、56867元。
從行業來看,各地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也不盡相同。其中,湖南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92826元;河北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3983元;安徽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81692元;海南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
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5013元。
平均工資的衡量標准
第一,要看這兩個層面人群的變化。分析一下,這兩個層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著社會貧富差距在進一步拉大,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現象在進一步擴大,社會矛盾也有可能在進一步積累,就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控制這種現象的惡化。如果減少了,說明現狀在得到改善,可以繼續按照這樣的目標發展。
第二,這兩個層面群眾收入的增減變化。在「平均數」之外,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線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長了多少?在貧困線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長了多少?如果這兩個層面人群的收入增長水平低於或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那麼,說明社會貧富差距在繼續加大,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沒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須調整政策策略。
第三,這兩個層面的變化趨勢。一方面,看這兩個層面人群的變化趨勢,是在向著多的方面發展還是向著少的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看這兩個層面收入的變化趨勢,是在持續增長、增長幅度超過社會平均水平,還是其他現象。通過對趨勢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繼而作出科學的判斷與決策。當然,分析社會的「工資短板」,也可以從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等多個方面入手,但是,從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現實、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將這一短板的問題解決好,提高公民財政性收入的目標才不至於變成一句空話。
平均工資的主要問題
1、機關平均工資最高
機關工作人員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得到的實惠是最高的,反應的是過去的下海潮何以變為今天的進機關潮。由此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在全球金融危機陰影揮之不去,失業問題日益突出敏感的今天,旱澇保收的機關工作更讓全社會為之眼熱、心動,實在不是一件能讓人高興起來的事情。機關平均工資最高的負效應顯而易見,應當引起警惕。
2、白領薪水差距增大
2014年4月,智聯招聘對全國28個主要城市的白領月薪進行了分析和統計。其中,從各城市的薪酬水平看,上海以7214元的月薪高居榜首,超出排在第二的北京(6947元)約300元,深圳以6819元的月薪排第三。接下來依次為東部沿海城市,如寧波、杭州、廣州等。蘇州白領平均月薪為5544元,排在第七位。白領的月薪,從第4名至第28名的城市依次是:寧波5906元,杭州5884元,廣州5694元,蘇州5544元,重慶5395元,南京5278元,成都5268元,廈門5221元,無錫5196元,長沙4928元,昆明4905元,青島4900元,武漢4863元,大連4821元,天津4819元,福州4801元,合肥4698元。
白領相對於其他工作人員來說,相對比較穩定和規范,統計出來的數據也相對比較准確。
3、高校畢業生起薪低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與趕集網聯合發布了《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應屆生平均起薪為2443元/月,相當於半部蘋果手機,但也比2013年增加了324元,其中一線城市薪資水平領先,像北京為3019元。而酒店管理類專業雖然就業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卻最高,為2900元;物流類專業在就業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為很有前景的專業,它的平均起薪為2875元;電氣自動化專業排名第三,平均起薪為2842元。而排名最後的三類專業分別為汽車維修類、旅遊管理類以及環境科學類,他們的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
平均工資怎麼算
平均工資=(前12個月工資+獎金+補貼+津貼+加班加點工資)/12
例如:《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