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有哪些專業的智慧園區服務平台
做智慧園區的,還是南方多,南方普遍比較先進務實,有一個企業盒子,基本都齊全了,智能設施、超級入口、停車繳費、線上物業等功能,有效的節省物業方人員、管理、運營成本。
② 深圳龍崗推出怎樣的政務服務
深圳3月31日消息,深圳龍崗區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58.62億元,總量實現歷史性突破,首次躍居全市各區第二,並以9.8%的經濟增速位居2017年廣東GDP十強區首位。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的急速湧入、人才的高度集聚,加速推動龍崗區服務型政府建設進程。
3月31日,龍崗區又一政企共建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台——深圳市龍崗區行政服務大廳星河WORLD分中心正式揭牌,總建築面積約700平米,將於4月正式對外辦公。
據悉,該分中心設7個服務窗口,服務內容包含市、區、街道、社區4級聯動、206項政務服務事項。與此同時,這里還將承載園區5大服務平台、28項服務事項的辦理,面向園區超500家企業、近1.8萬員工及周邊地區,全方位提升產業運營服務效能,讓企業、員工、人才足不出園,即可享受優質全面的服務。
③ 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台都有哪些
認准評價好的就行了。
④ 園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有那些
主要有:融資平台、技術研發檢測平台、公共檢驗檢測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環保平台、公共展示平台、行政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方面。
⑤ 智慧科技園區一體化管理平台建設方案
一、智慧園區發展態勢
智慧園區,是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各類園區創新、服務和管理能力,為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智慧園區的實現是多技術融合、多系統融合、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性應用系統。一個成熟的智慧園區需要具備包括:完全可控制的全面感知能力、各個子系統的互聯互通能力、園區數據信息集中共享的整合能力、與內外部系統的協同與優化能力、基於主動學習和智能響應的智慧化運行能力在內的五個主要能力,這五個能力概括智慧園區應用系統從具體到整體、從底層到頂層的主要特徵。
三、智慧園區的概覽
1、1個數據管理中心
目標:建立數據標准、規范調用機制 、輸出分析模型
2、地理位置圖+數據分析大屏
發揮利用技術優勢,讓園區管理更加,智能、有序、高效
3、綜合管理平台+物聯網平台+服務管理平台
目標:覆蓋業務全場景、規范業務全流程、觸達客戶全渠道
4、公共服務門戶+微信公眾號+企業服務APP + 園區管理APP
樹立企業服務品牌 、增強智慧服務體驗 、提升業務處理效率
⑥ 智慧園區的智慧園區平台層面
智慧園區平台主要包含三大模塊:智能化應用系統、綠色節能管理和政務辦公服務平台。廣州中國科學院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開發的智慧園區信息服務平檯面向的對象包括園區管理者、運營商、政府部門、企業和業主。用戶的多元化對平台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對不同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研究各類應用的面向對象和領域,通過統一服務管理平台實現應用定製化是最終可以面向各類服務對象的關鍵。 智慧園區信息服務平台智能化應用系統是針對園區管理推出的,通過研究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運行現狀和管理需求,所研發的綜合智能化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考勤、門禁、停車場、電梯控制、訪客登記、消費管理、電子巡更、資產管理等園區綜合服務應用。其典型應用是廣州軟體所智慧園區工程中心為南沙區行政中心定製研發的智慧園區信息服務平台。
南沙區行政中心智慧園區信息服務平台主要包括智能停車、訪客登記、感應式門禁通道管理、電梯控制、會議自動簽到以及多功能消費管理六個子系統。採用業內首創的超薄雙頻rfid復合卡,集成有源和無源晶元於一卡,打造全新的園區智能化管理和自動化的體驗模式。有源部分具備優良的遠距離自動感應識別效果,用於停車場管理、感應式門禁和會議自動簽到等,只需將卡作為工作證佩戴,無需主動刷卡,到達設定的感應距離便可自動識別,大大提高了車輛人員的通行和識別速度。無源部分可存儲個人信息、賬戶資金等內容,具備良好的信息安全加密手段,用於餐飲消費等小額支付場景;無源部分晶元採用國際統一標准,具備16個存儲空間,每個存儲空間相對獨立,可擴展至各種其他應用;同時還可作為一種備用手段,用於停車場管理、門禁管理、電梯管理和會議簽到等系統。 調查顯示,建築能耗占國民經濟總能耗的1/3,空調和照明則占總耗能的80%以上。如何有效解決能源浪費對於園區耗能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智慧園區信息服務平台綠色節能管理系統是針對園區能源管控推出的,通過研究各類園區和企事業單位的能源消耗和節能控制需求,所研發的綜合節能管理系統,主要包含智能照明管理、空調節能自控和節水控制等系統。其典型應用是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的智慧路燈照明管理系統。
智慧路燈照明管理系統通過應用先進高效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無線GPRS/CDMA通信技術等,實現來對單燈及遠程路燈進行集中控制與管理,具有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亮度、設備參數採集、故障報警、線纜防盜、燈具防盜、自動抄表、遠程集中監控、數據統計分析、電子地圖等功能,同時系統運用間隔開關路燈和智能調節路燈亮度等多種組合方式,大幅節省電力資源,提升路燈管理水平,節省維護成本。省電最高可達70%以上。 政務辦公服務信息平台最核心的是擁有安全、高效的雲平台數據中心。雲平台數據中心實現終端設備的數據匯聚和分析,研究對終端設備的統一調度模型,建立安全的事務管理機制,通過多租戶引擎在應用層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服務。
園區主導的服務體系建設,優化深化服務能力,就需要構建雲計算平台,作為基礎服務提供商與企業間中央信息處理、存儲和計算的中心,集成園區產業鏈的上下游系統,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園區級的運營服務。通過分析園區服務運營平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以下幾個方面顯現出了雲計算特徵:(1)對資源有大規模、超量需求;(2)資源負載變化大;(3)以服務方式提供計算能力。
政務服務雲計算平台同時滿足政務辦、辦公、信息流通和對外展示等需求,並對企業提供包括:(1)業務受理、開通、計費功能;(2)網路節點配置和控制功能;(3)需求信息採集、存儲、計算、服務信息展示功能;(4)公共服務平台的應用集成。 智慧園區對內服務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1、園區內物流服務與追溯服務:針對園區內的企業與商戶,提供整體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可以形成對園區內任何產品的快速、精確的溯源機制,從而為產品質量、事件應急等提供強大的支持,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2、園區內金融服務:通過對園區內的企業、個人等進行授信、擔保、消費、LC、貸款以及相關的徵信服務,實現金融與園區管理、產業化等方面的緊密結合與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3、推廣活動與跟蹤:藉助園區的招商與推廣平台,促進園區企業進行各類宣傳、推廣、促銷等市場營銷活動,並對活動的效果以及後續的跟蹤、服務等提供支持,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4、商業綜合服務:支持一卡通在園區內的各類消費、抵押、透支,同時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為企業和員工建立配套的商業服務平台,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5、桌面雲服務:為園區內企業提供桌面雲服務,使得企業不必再購買大量的桌面計算機,而只需租用園區的雲終端即可,不僅節省采購成本,更可以節省大量的運維成本、能源成本等,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6、虛擬資源租用服務:提供虛擬伺服器、虛擬存儲、虛擬安全、虛擬空間等一系列新型服務,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7、中小企業軟體雲服務:為園區內的各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從而降低企業的采購、維護、升級的成本,同時也幫助企業避免陷入由於知識產權糾紛、軟體質量、服務質量引起的一系列風險,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8、網路資源服務:幫助園區內企業更快捷、更安全、更低成本地使用網路資源,從而幫助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園區資源管理:對人力、物資、設備、物料、車輛、房屋等進行管理;
人力資源與培訓管理:對園區管理人員,以及園區內部人力資源服務提供支持;
客戶關系管理:支持園區管理部門對客戶進行管理跟跟蹤,並對招商線索和機會進行管理,同時也是對招商人員的績效和工作進行考核;
統一財務與結算系統:支持園區內的結算、交易、結匯等工作;
物業管理:支持園區的物業管理部門開展工作;
資產與物料管理:對園區內的特種資產、設備、物料等進行實時的卡片式單獨跟蹤與管理;
協同辦公管理:流程審批,同時支持在線和離線協同工作,支持多通道訪問;
地產與業務管理:支持園區地產營銷與管理業務的開展。 廣州中國科學院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對園區內的各類突發事件進行全方位的監測、預警、判斷、決策、調度和處置,以預案為核心,立足日常管理與感知園區,形成統一的應急協調、應急指揮體系。
視頻會議:用於協調專家、領導等共同討論,協同決策和指揮;
多媒體智能預警與環境感知預警:根據感知校園的感測器網路,形成對整個園區的綜合預警體系;
統一接處警:對接警和處警以及應急值守、事件判斷等進行統一的管理;
事件報告管理:按照國家各類標准以及雲平台自定標准,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的報告管理,形成完整的閉環流程;
重大事件保障與聯動管理:協調各機構、各部門共同處置、工作,並進行信息的共享和通報,同時負責與各級指揮中心進行溝通和聯動;
綜合展示與應急處置:藉助大屏幕系統、GIS系統等對事件信息和事件進展進行展示,並對處置內容進行跟蹤和展示;
園區突發事件應急調度指揮:對各資源進行統一的調度指揮;
預案管理與決策支持:建立針對園區的文本與數字預案體系,並通過對數據的增值運算對事件處置決策進行支持。 外網門戶:統一對外的信息發布、交流互動的介面;
統一網上大商城與交易中心:園區統一的B2B2C的對外電子商務平台;
外部交流咨詢與招商推進:對招商工作和咨詢工作等進行支持;
園區活動宣傳與交流互動管理:對園區內的各類活動進行推進,同時支持與外部人員交流互動
⑦ 如何構建和運營園區公共服務平台
公共服務平台雖為園區提供的公共服務范疇,但其建設模式可以不拘一格。從實踐來看,主要存在四種模式,分別為政府自建模式、園區自建模式、企業自建模式和共建共享模式。
政府自建模式
作為政府機構,園區管委會利用財政撥款直接參與公共服務平台的構建,我們將其稱為政府自建模式。一些投資規模不大,公共服務性質較強的實體性功能平台,如公共服務中心、技術促進中心、產權交易中心等,比較適合採取政府自建模式。該模式能夠很好的保障平台的公益性,同時也有利於保障平台的順利運營。平台建設完成後,可由政府下屬相關機構自主運營,抑或委託專業化的運營公司進行管理。
園區自建模式
園區開發公司負責籌資和建設公共服務平台是為園區自建模式。該模式一般適用於產業集聚度較高的園區,且由於大量同類企業的積聚產生諸多共性的服務需求。園區自建的公共服務平台,專業性一般較強,能夠實現集中,並貼近服務企業,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
企業自建模式
入園企業自行投資和建設公共服務平台,以及將公共服務平台委託給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統稱為企業自建模式。此模式一般適用於產業集群尚未形成、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產業園區。採取企業自建模式構建公共服務平台,在公益性上有所缺失,但是在客觀上確實能部分發揮公共服務的作用。
共建共享模式
一些投資數額大、技術要求強的公共服務平台,往往需要政府、園區、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參與建設,建設完成後再共同運營,此種模式可稱為共建共享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多方籌措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多方合作,便於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平台建設的高效率、低成本、快服務。
⑧ 智慧園區服務平台哪些方面是比較好
在智慧產業園區方面,基於互聯網+的綠色智慧、生態共聚的產業園是發展方向,構專建互聯網+的O2O智慧園區平台是關屬鍵舉措,平台+生態圈的園區發展模式是必然趨勢;同時,也需要有5大模式的創新作為探索中國智慧產業園區發展的新思路。
一、三元空間融合實現園區開發模式創新,通過數字園區與實體園區的融合、產業園區與城市的融合,以及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等;
二、產業生態聚合實現園區發展模式創新,生態化聚合打造產業鏈與服務鏈,包含園區入駐企業的物流、信息流、現金流,以及園區的企業服務,發展支撐等;
三、開放平台,以夥伴經濟實現運營模式創新,促進建設服務,運營服務、增值服務等互為補充,共同發展;
四、產融互促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創新資本模式,帶動產業、園區、金融三者融合,實現產業和地產收益構成的「雙輪驅動」機制;
五、智慧應用實現管理模式創新,通過BIM、3dgis、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在產業園的應用,實現低碳綠色、智慧管理。
⑨ 產業園區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有哪些哪家比較好用
產業園區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可以考慮下O+智慧平台,它是由卓越集團全資子公司打造的,致力於為寫字樓/園區開發商及物業公司提供一站式智慧平台解決方案(軟體、硬體、改造升級、采購、顧問等),通過搭建智慧平台,為中小型寫字樓物業、產業園區及地產公司完成轉型升級,提高物業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提升企業租戶和用戶滿意度,實現物業方的降本增收。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1.物業方:通過互聯網+業務,物業方在管理中可以通過智能門禁、超級前台、停車繳費、線上物業等功能服務更好的服務辦公樓中的企業方,有效的節省物業方人員、管理、運營等成本,還可以通過接入周邊商戶服務,提升物業方的附加產值,從而達到降本增收,租金溢價等效果;2.企業方:企業方員工可以通過O+智慧平台,實現掃碼出入樓宇,在線繳納停車費,查看商圈活動,一站預訂酒店,機票等優惠服務。
⑩ 園區管理服務包括哪些
1、感知層包括攝像頭、門禁對講、人臉識別閘機、報警器等。
2、平台層是以數據存儲和分析為主的綜合管理平台。
3、服務應用層包括人員與車輛管理、物業管理以及社區運營等。
在具體的實踐中,不同的場景在使用的設備、運營的模式等方面存在差異。智慧園區的系統都離不開這三層。
雖然智慧園區還沒有具體清晰的指標,但如果將智慧園區的智能化程度,從低到高簡單分為:感知層智能、平台層智能和應用服務層智能。目前大多數園區,還處於感知層智能到平台層智能過渡的階段。
感知層的智能化建設是智慧園區建設的第一步。比如,在門口安裝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門禁設備、停車場安裝具有車牌識別功能的閘機等。
要解決更復雜的業務上的問題,就需要將在感知層收集的數據,與具體業務的數據融合在一起。這就需要建設平台層的智能。
平台的作用是將園區運營所需的數據進行融合、分析,使之能成為服務園區高效運營的「馬達」。平台能融合越多維度的數據,園區的運營和服務就能越「智能」。
目前,大多數的「智慧園區」只是安裝了智能設備,能實現部分簡單業務的自動化,比如人員進出管理、車輛管理等。但整體智慧化的水平仍不夠高,園區智慧化解建設普遍不足,意味著智慧園區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