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天興

馬鞍山天興

發布時間:2022-06-25 17:28:51

1. 我國有幾座分開式大橋

摘要 南京長江大橋

2. 武漢馬鞍山森林公園怎麼走

市區路線:後湖→黃浦路→二橋→徐東路→中北路→洪山廣場→八一路→卓刀版泉北路→珞瑜路→權關山→珞瑜東路→森林公園
怕堵車還有一條路線
高速路線:岱黃高速→外環高速→陽邏大橋→外環高速→花山下高速→G316市區方向→森林公園

3. 請問中國長江上面一共有多少座跨江大橋啊

長江上在建和建成的跨江大橋已有50多座.

重慶市境內24座:巫山長江大橋、奉節長江大橋(在建)、雲陽長江大橋、萬州長江二橋、萬宜鐵路萬州長江大橋(鐵路橋)(在建)、萬州長江大橋、忠縣長江大橋、石忠高速公路忠縣長江大橋(在建)、豐都長江大橋、涪陵李渡長江橋(在建)、涪陵長江大橋、涪陵石板溝長江大橋(在建)、渝懷鐵路長壽長江大橋(鐵路橋)、重慶大佛寺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長江大橋、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鵝公岩大橋、重慶李家沱大橋、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馬桑溪大橋、白沙沱大橋(鐵路橋)、地維長江大橋、江津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
九江長江大橋
重慶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大橋
荊州長江大橋
夷陵長江大橋
上海長江大橋
西陵長江大橋
荊岳長江大橋
蘇通長江大橋
陽邏長江大橋
巫山長江大橋
潤揚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
馬鞍山長江大橋
萬州長江大橋
銅陵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
宜昌夷陵長江大橋
巴東長江大橋
揚中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
天興洲長江大橋
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
荊岳長江公路大橋
黃石長江大橋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
望江長江大橋
池州長江大橋
大勝關長江大橋
重慶萬州長江大橋
瀘州泰安長江大橋
荊岳長江大橋
武漢市長江大橋
南通長江大橋
瀘州長江大橋
長江鐵路大橋
豐都長江大橋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江津長江大橋
宜昌市夷陵長江大橋
武漢軍山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魚洞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大橋開工
重慶的長江大橋
安徽長江大橋
中國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第三長江大橋

4.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西埠鎮雞籠山村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安徽省 巢湖市 和縣 西埠鎮 郵編:238231

5. 現在跨長江建設得出大橋有哪些

長江上在建和建成的跨江大橋已有50多座.
重慶市境內24座:巫山長江大橋、奉節長江大橋(在建)、雲陽長江大橋、萬州長江二橋、萬宜鐵路萬州長江大橋(鐵路橋)(在建)、萬州長江大橋、忠縣長江大橋、石忠高速公路忠縣長江大橋(在建)、豐都長江大橋、涪陵李渡長江橋(在建)、涪陵長江大橋、涪陵石板溝長江大橋(在建)、渝懷鐵路長壽長江大橋(鐵路橋)、重慶大佛寺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長江大橋、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鵝公岩大橋、重慶李家沱大橋、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馬桑溪大橋、白沙沱大橋(鐵路橋)、地維長江大橋、江津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
九江長江大橋
重慶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大橋
荊州長江大橋
夷陵長江大橋
上海長江大橋
西陵長江大橋
荊岳長江大橋
蘇通長江大橋
陽邏長江大橋
巫山長江大橋
潤揚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大橋
宜昌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
馬鞍山長江大橋
萬州長江大橋
銅陵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
宜昌夷陵長江大橋
巴東長江大橋
揚中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
天興洲長江大橋
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
荊岳長江公路大橋
黃石長江大橋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
望江長江大橋
池州長江大橋
大勝關長江大橋
重慶萬州長江大橋
瀘州泰安長江大橋
荊岳長江大橋
武漢市長江大橋
南通長江大橋
瀘州長江大橋
長江鐵路大橋
豐都長江大橋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江津長江大橋
宜昌市夷陵長江大橋
武漢軍山長江大橋
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魚洞長江大橋
鄂東長江大橋開工
重慶的長江大橋
安徽長江大橋
中國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第三長江大橋

6. 長江上有那些新建的大橋

長江從上海至宜賓江段共80座長江大橋(含長江隧道),自逆流而上依次是:
上海市境內1座:崇明越江通道 上海長江大橋 上海市與江蘇省之間1座:崇啟大橋(在建) 崇海大橋(在建)
江蘇省境內11座:蘇通大橋、江陰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在建)、揚中長江大橋(註:未跨長江南北)、潤揚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在建)、南京長江二橋、南京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南京過江隧道、南京長江三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在建)(鐵路橋);
安徽省境內4座:馬鞍山長江大橋(在建)、蕪湖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銅陵長江大橋、安慶長江大橋;
江西與湖北省界之間2座:九江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九江長江公路大橋 (在建)
湖北省境內21座(含隧道):黃石長江大橋、鄂東長江大橋、黃岡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在建)、鄂黃長江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武漢二七長江大橋(在建)、武漢長江二橋、武漢長江隧道、武漢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在建)、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大橋、荊州長江大橋、枝城長江大橋(公路鐵路兩用)、宜昌長江大橋、宜昌長江鐵路大橋(鐵路橋)(在建)、葛洲壩三江大橋、夷陵長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巴東長江大橋;
湖北省與湖南省之間1座:荊岳長江大橋(在建)。
重慶市境內33座:巫山長江大橋、奉節長江大橋、雲陽長江大橋、萬州長江二橋、萬宜鐵路萬州長江大橋(鐵路橋)(在建)、萬里長江第一跨——潤揚長江公路大橋、萬州長江大橋、忠縣長江大橋、忠州長江大橋、豐都長江大橋、涪陵李渡長江橋、涪陵長江大橋、涪陵石板溝長江大橋(在建)、長壽長江大橋、渝懷鐵路長壽長江大橋(鐵路橋)、重慶魚嘴長江大橋、廣陽島長江大橋(未跨主航道,連接廣陽島和長江南岸)、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長江大橋、重慶長江大橋復線橋、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重慶鵝公岩長江大橋、重慶李家沱大橋、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在建)、重慶馬桑溪大橋、白沙沱大橋(鐵路橋)、地維長江大橋、江津觀音岩長江大橋、江津迎賓長江大橋(在建)、江津幾江長江大橋(在建)、江津長江大橋、永川長江大橋(在建);
四川省境內6座:瀘州泰安長江大橋、瀘州鐵路長江大橋(鐵路橋)、瀘州長江二橋、瀘州長江大橋、江安長江大橋(在建)、宜賓長江大橋(在建)、合江長江一橋(在建)、合江長江二橋(在建)

7. 明朝皇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

目錄

概述
明太祖(洪武)
明惠帝(建文)
明成祖(永樂)
明仁宗(洪熙)
明宣宗(宣德)
明英宗(正統/天順)
明代宗(景泰)
明憲宗(成化)
明孝宗(弘治)
明武宗(正德)
明世宗(嘉靖)
明穆宗(隆慶)
明神宗(萬曆)
明光宗(泰昌)
明熹宗(天啟)
明思宗(崇禎)
南明完全帝系表鄭氏到台
概述
明太祖(洪武)
明惠帝(建文)
明成祖(永樂)
明仁宗(洪熙)
明宣宗(宣德)
明英宗(正統/天順)
明代宗(景泰)
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南明完全帝系表
鄭氏到台展開 編輯本段概述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 明朝帝系圖
姓名 廟號 謚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讓皇帝(又謚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復位。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燳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庄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毅宗(原為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簡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鍵 紹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節皇帝 紹武(1646年) 紹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曆(1646年——1662年) 永曆陵
註:明太祖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與安宗葬處不明,景泰陵位於北京海淀區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於福州羅漢嶺,紹武陵位於廣州越秀公園內,永曆陵位於貴州都勻高塘山,明顯陵位於湖北鍾祥市,其餘十三位皇帝陵墓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明十三陵。
編輯本段明太祖(洪武)
朱元璋(1328~1398)中國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後定居濠州(今安徽鳳陽)。朱元璋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17歲時 ,因 朱元璋像(藏於故宮博物院)
父 、母 、兄皆死於瘟疫而孤 ,不得已入皇覺寺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於淮西一帶。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 1351 ) ,紅巾軍 農 民 起義爆發。次年朱元璋投奔起義軍郭子興部。他以智勇過人,得為子興心腹 ,並娶其養女馬氏為妻 。後繼 郭 子興而成為義軍首領,在家鄉一帶逐步擴充隊伍 , 隨後克滁州 、援六合 、下和州,勢力漸增。至正十五年,他依託小明王韓林兒。不久,朱元璋率軍斷纜渡江 ,取採石( 今安徽馬鞍山西南 ) 、下太平(今安徽當塗),並於次年攻佔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 。此後 ,朱元璋以應天為根據地 ,相繼攻取常州 、江陰、常熟、徽州(今安徽歙縣)、揚州等地;並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應天屯田,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生產。 朱元璋消滅東南的孤立元軍後,即開始與元末各割據勢力展開較量。二十三年他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友諒敗死。二十四年,自立為吳王,建置百官。二十七年俘張士誠。二十六年底,他又遣使迎小明王於滁州,中路沉之於江,農民起義軍政權滅亡。於是朱元璋改明年為吳元年(1367)。此後,他在南征浙東方國珍、福建陳友定的同時,派出大軍北伐中原,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對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頗具號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順利進軍中,朱元璋於吳二年正月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七月,徐達率領的北伐軍逼近大都,元順帝攜後妃、太子倉皇出逃上都,統治中國98年的元代滅亡。此後,統一戰役仍在繼續,同年,湯和率領的南征軍滅方國珍、陳友定,福建、兩廣盡入版圖 。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雲南。至二十年 ,山西、陝西以及東北平定,全國統一。 朱元璋削平群雄,統一南北的同時,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著手穩固新建王朝的統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和發展。在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政歸六部,六部尚書直接聽命於皇帝。改御史台為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屬中央。又創立了衛所制。為削弱將領的軍權,於洪武十三年設五軍都督府。朱元璋實行安養生息的經濟政策,採取獎勵墾荒,實行民屯、軍屯、商屯等屯田制度,興修水利,在全國推廣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等一系列有利於恢復和發展商業生產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還下令清丈土地,編制賦役黃冊、魚鱗圖冊,建立里甲及糧長制,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擊舊豪族地主、規定工匠輪班制、放鬆對手工業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對恢復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也起了促進作用。為充實官僚機構,朱元璋採取薦舉 、學校、科舉三途並用的辦法選取官吏。他鑒於元代官吏貪污腐敗以至亡國的教訓,決意整頓吏治。甚至以剝皮囊草來懲辦貪官污吏,辦法之嚴酷為歷史上所罕見。他的厲行整頓雖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濫殺了不少無辜。為強化皇權,解決統治階極內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藍玉案大肆誅戮功臣;為保證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他制訂了《明律》和《大誥》,還特別設立錦衣衛特務機構。 明初,朱元璋還實行分封制 ,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治。由於北元回歸大漠後保有相當強的軍事力量,對明朝北部形成極大威脅,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邊防線上的塞王兵力尤為雄厚,洪武後期,這些塞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防止了軍權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明成祖)後來卻因此奪得他的繼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見靖難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並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基礎。但他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發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轉入後期的歷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卒,葬南京孝陵。
編輯本段明惠帝(建文)
明惠帝(1377~1402) 明惠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允炆。1398~1402 年在位。年號建文。明太祖孫,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立為皇太孫。性仁厚,曾奉太祖之命,參照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73條,天下皆頌其德。朱元璋死,以皇太孫即位。召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典章制度,銳意復古,詔行寬政,實行惠民政策,減免租賦,賑濟災民,老弱病殘者由國家扶養;重視農業生產 ,興辦學校 ,考察官吏,任用賢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采訪史,分巡天下,以體察民情。採納齊泰、黃子澄建議,實行削藩,並下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更定內外大小官制,以加強中央集權。先後削廢周、齊、湘、代、岷五個藩王,又陳兵河北,意在圖燕。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以清君側誅齊、黃為名,舉兵反叛。四年,燕軍渡江,攻陷京師(今南京),他在宮中自焚而死。一說他由地道出逃,改換僧裝,流浪各地。
編輯本段明成祖(永樂)
明成祖(1360~1424)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棣。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 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 , 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 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 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 廠衛合勢, 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初即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七年設立奴兒干都司。同時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關系。七年,在北京天壽山建長陵。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鼓勵墾種荒閑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使永樂時期出現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 朱棣對典籍的整理也比較重視,組織大批人力編修了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王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起,朱棣派鄭和率領船隊6次出使西洋(宣宗1次加起來7次永樂6次),所歷30餘國,成為明初盛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30餘國。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
編輯本段明仁宗(洪熙)
中國明朝皇帝。即朱高熾(1378年-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長子,其母為仁孝文皇後。徐達外 明仁宗昭皇帝
孫。 自幼端重沉靜,因體胖而行動遲緩,明太祖欣賞其才。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壬午(二十一)(1395年11月4日)被冊封為燕世子,後守衛北平。成祖即位後於永樂二年四月甲戌(初四)(1404年5月12日)立為皇太子。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丁巳(十五)(1424年9月7日)即位,次年改元為洪熙,登基後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永樂朝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明仁宗隨父征戰多年,知道創業很難,重用戶部尚書夏元吉,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輔政,採取了一系列減少國家開支的措施,對國力的恢復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在位期間,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後人稱善。他一即位,即決定將首都遷回南京,以免漕運的巨大花費。體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後從政僅8個月,就一病不起,於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臟病五月辛巳(1425年5月29日)崩於欽安殿,廟號仁宗。葬於明獻陵(今北京昌平)。朱高熾雖廟號「仁宗」,但延續了太祖、成祖的殉葬制度,死時生殉5名妃嬪。
編輯本段明宣宗(宣德)
明宣宗(1398~1435) 明宣宗章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瞻基。1425 ~ 1435年在位。年號宣德。明仁宗長子 。即位初 ,漢王朱高煦反叛,率師親征,抵達樂安(今山東廣饒),高煦出降,平定叛亂。任用累朝元老蹇義、夏元吉和楊士奇、楊榮、楊溥治理朝政,並能納諫,政治較為清明,官吏各稱其職。對宦官控制較嚴格。改革科舉制度。派胡概、葉春巡撫南畿(今南京)、浙江,是為巡撫設立的開端。宣德三年(1428)北巡,擊敗蒙古兀良哈部,邊境稍安。在位期間,繼續推行仁宗的與民休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減免災區田賦,開倉賑飢 ,並且注意節儉,國力較強盛,史稱仁宣之治。
編輯本段明英宗(正統/天順)
明英宗(1427~1464) 明英宗睿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祁鎮。1436 ~ 1449年, 1457~1464年在位。年號正統、天順。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初大事權歸皇太後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繼續推行仁宣朝的各項政策, 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正統元年(1436),遣侍郎何文淵、王佐,副都御史朱興言督兩淮、長蘆、浙江鹽課,欽差巡鹽自此始。張氏死後,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振遂廣植私黨,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 十四年,瓦剌入犯,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景泰二年(1451)被釋回京,軟禁於南宮。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 改年號天順。殺抗擊瓦剌的功臣於謙等,重用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政治更加腐敗。他在位期間,土地兼並嚴重,內有葉宗留、鄧茂七農民起義,外有異族侵擾,英宗政治上未有任何建樹。但廢除了殉葬制度,終明以致清朝,都不再有殉葬之事。
編輯本段明代宗(景泰)
明代宗(1428~1457)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祁鈺。1450~1456年在位。年號景泰。明宣宗次子。明英宗弟。英宗即位後,封王。正統十四年(1449),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俘獲(見土木之變)。九月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等主持防務,立朱祁鈺為帝(即明景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帝,立英宗之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景泰二年(1451)英宗被釋回京,被代宗軟禁於南宮。次年,廢太子見深,立己子見濟為皇太子。在位期間,任用 於謙等人,安定社稷,勵精圖治。派人分行天下,考察官吏。重視農業生產,詔天下鎮守、巡撫督課農桑,減賦息民。多次擊敗瓦剌,後瓦剌入貢,邊境得安。八年,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英宗復位,發動奪門之變。廢為王。以親王禮葬金山。明成化十一年(1475),追謚恭仁康定景皇帝。
編輯本段明憲宗(成化)
明憲宗(1447~1487) 明憲宗純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見深。 1464~1487年在位。年號成化。英宗長子。初名見磑。正統十四年 (1449),英宗被扣留在瓦剌時,以皇太後命,立為太子。景泰三年(1452),廢為沂王。天順元年(1457)英宗復辟,復立為皇太子,改名見深。即位後,彌補英宗的過失,恢復朱祁鈺的皇帝尊號,謚為景。昭雪於謙冤獄,同年,毀錦衣衛新獄。重用外戚萬安入閣參與機密事務。當時外患紛起,連年戰亂,憲宗寵信 太監,使其監督軍務,提督京營,並操縱官吏任免,致使宦官專權現象愈加嚴重。並置西廠,命太監汪直主持,屢興大獄,殘害忠良及無辜平民,加重民怨。成化十八年 (1482),因群臣屢諫,始罷廢西廠。當時社會動亂, 階級矛盾激化,有荊(今湖北荊沙市)、襄(今湖北襄樊市)流民起義,後爆發了廣西瑤民起義。憲宗專寵萬貴妃,揮霍無度,加深了明政治的腐敗。
編輯本段明孝宗(弘治)
明孝宗(1470~1505) 明孝宗敬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佑樘。明憲宗第三子。1487~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即位後努力扭轉憲宗時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逮捕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 罷免外戚及黨羽。裁汰傳奉官,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論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國師、真人封號。處死妖僧繼曉。任用賢能,提拔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名臣參與機密事務。提倡直言進諫,多次修省,求直言,並令講官進講直言勿諱。注意節儉,減免供用物料,節省各種費用。孝宗勤於政事,多次減免災區糧賦。禁止廷臣請托公事,禁宗室、勛戚霸佔土地,侵奪民利。重視司法,令天下諸司審錄重囚,慎重處理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定《問刑條例》。十五年,《大明會典》成。執政期間,社會矛盾有所緩和,統治階級內部亦較穩定,外患平定,史稱弘治中興。
編輯本段明武宗(正德)
明武宗(1491~1521)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厚燳。1505 ~1521 年在位。年號正德。明孝宗長子。即位之初寵信宦官劉瑾等 明武宗毅皇帝
人,使劉瑾掌司禮監,丘聚、谷大用提督東、西廠,張永督十二團營兼神機營 ,各居要職, 擅權跋扈。排斥正直大臣劉健、謝遷等。戶部尚書韓文因上疏請誅劉瑾手下爪牙「 八虎 」,被革職,一大批官員被廷杖或下獄。擴大太監權力,下詔命各鎮守太監參與處理刑名政事。正德三年(1508),置內行廠,由劉瑾指揮,用法更加殘酷兇狠,屢興大獄。五年,劉瑾以謀反罪被誅, 又寵信江彬等人。 他淫樂嬉遊 ,建豹房,縱情聲色。大興土木,因擴建皇莊,掠奪人民土地,激起反抗。多次出行,沿路騷擾,人民逃匿山谷。正德十四年,因群臣諫阻南巡,廷杖大臣100餘人,死11人。在位期間,社會矛盾激化,爆發了劉六、劉七農民起義,統治集團內部,安化王朱寘鐇、寧王朱宸濠起兵反叛,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編輯本段明世宗(嘉靖)
明世宗(1507—1566) 明世宗肅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厚熜。1521--1566 年在位,年號嘉靖,明憲宗庶孫,興獻王朱佑杬嫡一子,母蔣氏。謚號「欽天履命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明世宗是明武宗的堂弟,本來與皇位無緣,他的父親興獻王朱佑杬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弟弟,就藩湖廣安陸。明武宗是明孝宗的獨子,繼大位後荒淫無度,31歲即早逝,且無子嗣。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時在湖廣安陸府、年僅15歲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繼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從16歲登基,到60歲去世,嘉靖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實際統治時間第二長的皇帝(最長的是他的孫子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世宗是一個頗具爭議的皇帝,有人說他英明神武堪比朱元璋,也有人說他昏庸無能,痴迷於煉丹。但是,不能否認,明世宗在他最初登基的幾年確實是有所作為的,即便是後期常年痴於修道,他也並沒有完全不理會朝政。 明世宗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總而言之,明世宗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是個無能的皇帝。
編輯本段明穆宗(隆慶)
明穆宗(1537~1572) 明穆宗庄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載垕。1567 ~ 1572年在位。年號隆慶。明世宗第三子。即位後,力圖革除弊政,對朝廷不合時宜的政令進行修改, 召用世宗朝因直言進諫而獲罪的大臣,釋放兵部主事海瑞出獄,為冤死的人平反昭雪。懲辦方士,罷齋祭之禮及各種例外采買,減免賦稅,與民休息。任用禮部侍郎張居正為吏部左 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參與機密事務,為隆慶至萬曆初年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在位期間,明王朝軍事力量較強,隆慶二年(1568)調戚繼光北上防邊,整頓防務,加強對京師地區的防衛。五年,韃靼部俺答受封並入貢。同年,與蒙古諸部互市。自此,穩定了邊塞地區。他喜愛遊玩揮霍,常怠於政事,以致嘉靖以來的統治危機未能從根本上緩解。內閣首輔之爭不息,財政匱乏現象嚴重,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廣東、陝西等地先後爆發了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
編輯本段明神宗(萬曆)
明神宗(1563~1620) 明神宗顯皇帝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翊鈞。1572 ~1620 年在位。隆慶六年(1572)六月即位,以次年為萬曆元年。即位初,朝事主要依靠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張居正從事改革,使明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所振興。萬曆十年(1582)朱翊鈞親政後,追奪張居正官階,逐步廢止其改革措施。他晏處深宮,不常視朝,聲色犬馬,荒廢政事;又大肆兼並土地,溺志於財貨。萬曆二十四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礦監稅使,到全國各地開礦征商,瘋狂掠奪,不斷激起農民起義和城市市民階層的反抗。萬曆中期以後,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日益加深,黨爭與宮闈之爭相互糾結。後期,神宗荒怠益甚,朝中齊楚浙黨鼎立,職守盡弛,上下解體。神宗初年比較重視軍務,在張居正的影響下,曾兩次親臨教場檢閱軍隊。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間,先後贏得平定國內叛亂和援助朝鮮抗擊日本侵略戰爭的勝利。此後即不問邊計,對建州女真弄兵塞外,蠶食疆土不以為意。努爾哈赤於四十六年攻佔撫順,挑起後金與明之間的戰爭。神宗則力主撻伐,次年,明軍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慘敗,此後明對後金取守勢,無力進攻。在明與後金的戰爭中,神宗 3 次下詔增派遼餉,加重了對內地人民的剝削,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激化。 葬於定陵。
編輯本段明光宗(泰昌)
中國明朝皇帝。即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子,明朝第十四位 明光宗貞皇帝
皇帝,廟號光宗,謚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史稱明光宗。 朱常洛的母親是王恭妃。明神宗朱翊鈞寵愛鄭貴妃,有意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有明一代傳統以立長子為太子,為此神宗與群臣爭論達15年之久,這就是著名的「國本論」。直至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後的支援下,朱常洛被冊立為皇太子。出閣讀書時,正值寒冬,太監不給太子生火取暖。朱常洛凍得渾身發抖,講官郭正域怒斥太監,太監們才給他生火。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朱翊鈞駕崩,朱常洛在八月初一登基,年號泰昌,是為光宗。他在登基前的七月廿二日及廿四日,兩次發內帑共計一百六十萬兩,賞賜在遼東前線防軍,緩解薩爾滸之役後前線的困境。光宗在其短暫執政生涯中,特別重視內閣和東林黨的地位。 光宗是一個好色的皇帝,鄭貴妃向他進獻8位美女(據《明史》,《明史紀事本末》說是4名),意圖取悅他。光宗照單全收,「退朝內宴,以女樂承應」,「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由於淫慾過度,八月初十日就病倒了,太監崔文升進以瀉葯,連瀉三四十次;八月二十九日,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紅丸,九月一日五更時猝死,時年39歲,廷臣紛紛議論,是為著名的「紅丸案」。光宗自格里歷1620年8月28日(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至9月26日在位僅二十九天,死後葬慶陵。
編輯本段明熹宗(天啟)
明熹宗(1605~1627) 中國明代皇帝。即朱由校。1620 ~ 1627 年在位。年號天啟。明光宗長子。即位後令東林黨人主掌內閣、都察院及六部。天啟二年(1622)詔復張居正原官,錄方孝孺遺嗣,給予祭葬及謚號。寵信宦官魏忠賢,使其入掌司禮監並統領東廠。任由魏忠賢與乳母客氏勾結,把持朝政。天啟五、六年間,屢興大獄,誣殺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並毀天下東林講學書院。六年,命顧秉謙等人修《三朝要典》, 為魏忠賢等歌功頌德。在位期間,土地兼並劇烈,苛捐雜稅繁重,社會矛盾激化。天啟七年,農民起義爆發,後金勢力壯大,佔領遼陽,攻取沈陽,進逼寧遠(今遼寧興城),明代統治瀕臨潰滅。 明熹宗也許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好工程師。其在木工製作方面的造詣簡直出神入化!
編輯本段明思宗(崇禎)
明思宗(1611~164
4) 中國明代末代皇帝。 即朱由檢。 1627 ~1644 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啟二年(1622)封為信王。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無子遺詔傳位由檢。八月即帝位,改明年為崇禎元年。天啟以後,明朝統治階級全面腐朽,社會生產凋敝,滿洲後金政權日益強大,農民起義方興未艾。為了挽救明王朝的滅亡,他力圖振作,先後起用袁崇煥、孫承宗等督守遼東,又以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鎮壓農民起義。增派三餉,增加田賦以籌措軍餉,因而加重了農民負擔,又大大加深了整個社會的危機。朱由檢性格多疑,剛愎自用,馭下苛刻寡恩。在位期間,頻繁更迭閣部臣僚,誅殺督撫大吏。崇禎三年(1630)以「 謀叛罪 」枉殺抗清名將袁崇煥後,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為腐敗。此後滿洲貴族軍隊多次越過邊牆深入河北、山東等地,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主力的農民起義更是日興月盛。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農民軍攻克北京,朱由檢自縊煤山(今景山),明王朝滅亡。
編輯本段南明完全帝系表
廟號 謚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都城 孝皇帝 朱常洵 明安宗 赧皇帝 朱由崧 弘光 1644 —1645 應天 (監國) 潞王 朱常淓 1645 杭州 (監國) 威宗太子 王之明 1645 應天 (監國) 魯王 朱以海 1645 —1655 紹興 舟山 (監國) 益王 朱慈炲 1645 撫州 端皇帝 朱碩潢 裕皇帝 朱器墭 敬皇帝 朱宇溫 順皇帝 朱宙栐 明紹宗 襄皇帝 朱聿鍵 隆武 1645 —1646 天興 (監國) 靖江王 朱亨嘉 1645 桂林 唐王 朱聿鐭 紹武 1646 廣州 (監國) 益陽王 朱術? 1646 龍游 韓王 朱亶塉 定武 1646 —1664 房縣 明禮宗 端皇帝 朱常瀛 明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永曆 1646 —1662 肇慶 安龍 滇都 淮王 朱常清 東武 1648 南澳 (監國) 益王 朱由榛 1647 揭陽 (監國) 楚王 朱容藩 1649 夔州
鄭氏到台
延平武王 朱成功 1661 —1662 承天 延平王 鄭襲 1662 承天 延平文王 朱錦 1662 —1681 承天 延平王 朱

8. 中國最長的跨江大橋排名

1.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全長51.164公里 2.嘉魚長江大橋,全長36.58公里 3.馬鞍山長江大橋,全長21.96公里 4.天興洲長江大橋,全長17.74公里 5.大勝關長江大橋,全長14.789公里。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天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