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35年中國將實現什麼
到2035年我國對政府建設要實現的目標是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十九大報告中,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具體部署,也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行了具體化,作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那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② 中國的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哪些
第一,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第二,提供教育、內醫療、公共文容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區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對於發展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第三,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政府應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切實推動節能減排。同時,還應加快電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其中屬於商業性的部分交由市場去做,屬於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
第四,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對生產安全,企事業單位負有責任,政府也應強化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和監管職責。而消費、食品和葯品安全等都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性環節,政府責無旁貸。
③ 十四五戰略規劃都包含什麼內容
1.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加快數字化發展
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
3.拓展投資空間
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
4.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
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
5.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6.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7.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④ 什麼是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意味著從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出發,創新供給模式和供給機制,推進結構調整,提高供給質量,有效滿足社會需求。
報告《城域開放眾創空間: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建設新路徑》提出,開展基於創新2.0的開放眾創和智慧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政府2.0的服務轉型,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報告還以共享單車、導航軟體應用等案例為加快政府2.0轉型,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建設智慧社會進行了論述。
政府2.0通過開放數據推動各方參與眾創可以更好解決社會治理難題。比如高德、網路等商業導航移動應用,通過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應用開發和眾多司機智能手機導航應用,在整個城市空間創新了基於實時交通流量數據的交通社會化參與調控模式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又如讓綠色出行回歸城市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正是依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通過企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眾創共治解決城市難題,不僅是一個商業創新、更是一個社會創新,也是「五位一體」智慧城管服務轉型的生動詮釋,更是創新2.0時代群眾路線的新探索,新網路、新數據環境下依託城域開放眾創空間構建智慧社會解決城市治理難題的一個典型樣本。
共享單車的出現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由於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的缺陷、配套公共服務、相關制度與管理的缺失等原因,導致共享單車亂停亂放、人流密集地塞滿了共享單車等問題。這不是共享單車的錯,也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需要面向創新2.0的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特別是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側改革。
我們需要思考,城市精細化管理、制度供給和公共服務是否還存在不足與錯位,城市是為車而建還是為人而生,交通疏堵關鍵在「堵」與「限」還是在服務與管理,城市是否是人本尺度和以人為本,為人行、騎行和社會交往提供了足夠空間,政府是否在城域開放眾創空間營建中發揮了應有作用?我們如何基於創新2.0推進開放眾創、社會共治,讓城市出行與交往空間更加美好?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需要政府2.0的服務轉型。眾創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眾創發展中去持續解決,在創新2.0時代技術、社會以及管理與制度的互動中去解決,通過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眾創和共治去解決,如同共享單車這樣的眾創所已經解決的問題一樣。在城域開放眾創空間營建過程中,公共服務與制度供給的完善、社會治理的精進、智慧社會的建設也絕非一日之功。推動以社會為舞台的開放眾創,需要構建面向創新2.0的「政用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政府在其間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實現面向創新2.0的政府2.0服務轉型。創新2.0時代的人民政府一定是城域開放眾創空間營建者、創新生態賦能者、智慧社會培育者。
⑤ 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哪四項基本內容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於整個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和自身發展性基本公共服務的集合,B、C、D、E與A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系統。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處於模型的最下方,是整個模型的基礎性模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要滿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後才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看,B獨立生成A的子系統。
三、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位於模塊的左方,是A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二者構成對立統一的整體。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居於模塊的右邊。公共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沒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與措施,整個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
構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措。
政府轉型是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公共服務職能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將大大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首先,政府職能轉型的核心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於服務型政府來說,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住房保障等領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⑥ 十四五是哪幾年到哪幾年
十四五規劃的起止時間為2021-2025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6)公共服務雙循環擴展閱讀:
1.推進「雙循環」
「雙循環」戰略在今年的高層會議中已被多次強調。5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業內預計雙循環戰略將貫穿「十四五」始終,成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2.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城鎮化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增長模式主要是要素投入驅動加上效率提升,要素投入驅動主要是伴隨著國內的城鎮化工業化需求快速增長,以及外需持續擴大,資金、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投入快速增加,尤其是以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為代表的非農勞動力增加,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當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非常有限。放開除超大城市以外的落戶限制,特別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掛鉤非常重要。雙循環要打通循環,核心就是要打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梗阻,不能城鄉單向流動。
3.關鍵領域改革待突破
「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深入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發育層面,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與實踐,已經進入深層次的關鍵環節。
目前,一系列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更加精準化的改革舉措將落地實施。改革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充分釋放和激發基層改革活力等。
《規劃》還提出,穩步發展金融服務貿易。具體包括,支持國內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境外分支機構和服務網路,加大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合服務貿易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寬輕資產的服務貿易企業貸款抵質押物范圍。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功能升級完善,促進跨境支付便利化。
⑦ 「雙循環」對城鎮化提出新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城市發展發生新變局。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城鎮化發展也面臨新形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應對百年變局、開拓發展新局的戰略選擇,對「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全球城市發展格局發生新變化
新科技革命重塑全球城市發展格局。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城市競爭力消長和全球城市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進程,數字技術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異軍突起,重新定義國際分工和產業生態,並將深刻影響城市發展格局。
全球化退潮影響城市網路體系。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化進入退潮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在經歷了30多年擴張後轉向收縮。疫情加快了這個進程,主要經濟體在「效率」與「安全」之間尋求新的平衡,全球供應鏈呈現區域化、近岸化和在岸化趨向,北美、歐洲、東亞三大生產網路內部循環強化。在東亞地區,東盟已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世界城市體系孕育重大調整。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帶來世界城市體系的重大調整。紐約、倫敦、東京等頂級全球城市仍處於核心地位,在全球資源要素配置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但新興全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特別是東亞地區有可能出現全球頂級城市,並在世界城市網路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大都市圈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目前全球排名前50位的城市,其經濟總量佔全球GDP的比重超過20%。這些城市集聚了全球主要跨國公司、學術機構、行業組織和智庫等全球性機構,在全球城市網路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並成為各主要經濟體對接高標准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載體。
我國城鎮化發展面臨新形勢
城鎮化增速將趨於放緩。我國城鎮化在經歷高速發展階段後,增速已趨於放緩。這與經濟增速放緩是分不開的。「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2016年至2019年經濟年均增長6.6%,比「十二五」下降了1.3個百分點,城鎮就業人口、城鎮人口增長也在放緩,帶來城鎮化速度放緩。「十四五」時期,隨著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加之農業可轉移勞動力數量下降,城鎮化率年均增幅也會呈現放緩趨勢。
內陸地區城鎮化進程加快。「十三五」時期,中西部內陸地區城鎮化發展速度明顯高於東部沿海地區。基於人口流動的大數據觀察城市中心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處在第一序列,內陸地區的成都也在第一序列,說明內陸地區的大都市圈發展也明顯加快。「十四五」時期,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內陸地區城鎮化進程會進一步加快,並成為推動我國城鎮化的主要力量。
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位勢上升。現在19個城市群經濟總量佔全國80%以上,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佔比更高。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位勢快速提升。大都市圈與周邊城市的同城化也在加快,比如廣州和佛山加快推進廣佛一體化。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正在成為優質生產要素的匯聚平台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十四五」時期,這個發展態勢還會深化,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擴散和集聚效率大幅提高,進而提升城市空間資源配置效率。
部分城市創新活力明顯增強。由於創新活動對人力資本、科研設施、大學和科研機構等要求較高,創新活動在空間上具有更高的集聚性,並吸引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口向這些城市流動,創新生態逐步形成和完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創新型經濟加快發展。
城市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加快。這次疫情加快了城市數字化進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信息溯源等數字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推進「一網通管」「一網通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流程再造,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務效率,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創造有利條件。
新發展格局對城鎮化發展提出新要求
「十四五」時期,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城鎮化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要確保國內消費持續擴大和升級。研究表明,如果農民工按照城市居民消費方式消費,人均消費支出將增長27%,這對擴大消費意義重大。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釋放巨大消費潛力,最重要的是要打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梗阻。我國城鄉要素長期單向流動,比如農村土地增值收益變成了城市的高樓大廈,金融資源從農村單向凈流出,農民工進城落戶又面臨各種限制。這就要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逐步縮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要探索擴大土地使用權入市的用途,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要拓展使用權向外部人員流轉的空間,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第二,增強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雙循環」的樞紐功能。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對提高國民經濟循環效率,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尤為重要。依託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立以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為樞紐的經濟循環系統,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集聚和擴散,提高空間配置效率,將成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動力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新形勢下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外資企業根植性,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第三,增強中心城市的創新策源功能。「十四五」時期,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特別是美國推動與我國科技脫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尤為緊迫。要加強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國家綜合科學中心建設,推動創新體系戰略性重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布局建設基礎研究、前沿創新和生產製造相結合技術集群,構建安全的技術供給體系。
第四,在內陸地區培育有競爭力的城市群。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要建設內陸地區城市群,釋放內陸地區發展潛力。要培育成渝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一批重要城市群,拓展內陸地區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格局。
第五,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隨著城市人口規模擴大和空間集中度提高,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將迅速增長。要增加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其覆蓋面,並率先在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一體化。
第六,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加強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建設,提高教育、醫療、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⑧ 兩個百年交匯點是指什麼
兩個百年交匯點是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又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並在全球蔓延,對各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嚴重沖擊,造成世界經濟大衰退。這一年,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重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展望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台階,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到那時,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GDP都將再翻一番以上,人均達到2萬美元以上。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四五」時期是一個關鍵五年,我國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從中高收入水平邁向高收入國家水平。總體上要把握好「三新一高」,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⑨ 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有: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明確今年70餘項重點工作、 民政部清理2021年亂收費為企業減負56.54億元。
1、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規劃》大幅增加了養老服務的內容,提出將研究制定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重點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的服務和保障,創新居家社區機構的養老服務模式,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
2、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明確今年70餘項重點工作:記者從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獲悉,2022年將圍繞一體化制度創新、重點項目建設、重點事項推進和重大問題研究四個方面,推進規劃管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和財稅分享等領域的70多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一體化制度創新。
3、民政部清理2021年亂收費為企業減負56.54億元:2021年民政部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全面清理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查處違法違規收費行業協會商會475家,查處違規收費6087萬元。全年為企業減輕負擔約56.54億元,惠及企業155.4萬余家。
十四五規劃的重點是:
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原則、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目標都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精神。規劃綱要指導思想中提出,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規劃綱要提出五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堅持新發展理念,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規劃綱要提出的其他四大原則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都體現了新發展理念。
理解新發展格局,需要把握三個要點:第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一個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第二,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國內大循環,不是搞地區小循環、內循環。
第三,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創新驅動、科技自立自強等戰略部署統一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框架中。
理解新發展格局,還需要把握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格局」,這是宏觀的結構概念,是堅持系統觀念的體現,所以新發展格局的內涵不僅僅是「雙循環」;另一個是「循環」,要進一步暢通國內的生產、分配、需求之間的循環,並使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地相互促進。
⑩ 標題我國提出經濟雙循環發展有哪些重大意義,面監哪些機遇和挑戰
第一個方面,就是擴大內需和收入分配改革會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
擴大內需是經濟發展戰略轉換的基點,但是這些年我們擴大內需的成效並不是非常顯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相關文件提出要讓中國的內需名列世界前茅,現在中國內需總量大約是100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國,雖然人均水平還有待提升,但是總規模已經不小。不過我們的內需當中存在幾個問題:
第一,消費性的最終需求比例低於世界平均數,特別是低於發達國家很多,後者居民消費需求佔GDP的比例,一般要佔到60%-70%,甚至80%左右,而中國的比例大致在60%,這說明最終需求中投資占的比例高。
第二,最終需求中政府支出的比例高,國有企業占的比例高,民眾的比例比較低。第三,內需結構不均衡,收入分配基尼系數太高,因為消費的邊際效應不同,即使經濟增長,內需擴大也不多,因為低收入的人消費不起,高收入的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作為消費的主力軍,中等收入者佔比較低。
擴大內需以及分配改革,決定未來中國是不是可以形成雙循環的基本格局,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內需是中國未來參與世界競爭的工具、手段和資源,我們只有繼續擴大內需,尤其是擴大來自於居民的消費需求,才能夠真正把世界工廠轉換為世界市場,轉換為世界的需求中心,才能用中國的市場為中國經濟成長和世界經濟復甦做出自己的貢獻。現在我們的內需大部分是投資,是形成生產能力的供給,而且大部分是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投資,它不是最終的居民消費需求,這是一個亟待調整的結構性問題。
要進行分配改革,不外乎就是初次分配改革和再分配改革。初次分配改革除了要解決資本和勞動收入的比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外國人的收入和中國人的收入比例,如江蘇GDP比例很高,GDP總量很大,外資占的比重很高。
另外,再分配改革就是改革政府分配、政府通過國有企業的分配與居民分配之間的關系,這個關系不是說政府要少一點就合理,而是說政府的支出方向要有所改變。政府的支出方向體現政府的職能,關鍵的問題是要讓政府的增長與發展職能,更多地轉向公共服務和福利職能,提高社會成員的公共福利水平,解決目前中國人均GDP水平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間懸殊大、不匹配的問題,解決6億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000元的問題。政府支出如果大幅度地用於改善居民公共福利,就相當於給居民消費增加了安全墊和護城河,居民才可以放心大膽地花錢和消費。
第二個方面,就是「十四五」期間,統一市場的建設會作為國家優先考慮的基礎性改革。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市場建設的重要性,在於新發展戰略要用國內市場的力量去拉動國內經濟循環,使中國市場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循環的重要力量。因此如果沒有統一的市場,市場處於分割狀態,是碎片化的、功能殘缺的,那麼這種市場就很難成為內循環的支撐力量,據此也很難把內循環和外循環連接起來。
具體來說,一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商品市場發育非常充分、市場功能也很完善,但是我們的要素市場發育遲緩,尤其是土地、高級勞動力、資本市場等功能不完善。這極大地影響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產業鏈建設,使國內經濟循環出現堵點。
二是國內統一市場建設遲緩,內循環將難以正常開展。以外貿實踐為例,國內企業家為什麼不喜歡做內貿而更願意做外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內貿市場不夠完善,比如信用程度較低,交易費用較高,而發達國家的市場相對比較成熟和完善。雖然與發達國家企業做貿易取得的利潤率可能比較低,但跟其做生意資金一年可能周轉4次,國內1年可能只周轉1次,因此即使國內利潤率可能達到50%,國外只有20%,但周轉4次就是80%。這個問題是國際經濟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推論和命題:國內市場發育不良,會導致國內企業更願意選擇出口。
三是如果統一市場形成不了,那麼國家就很難以這個力量去支撐新的全球化戰略。比如轎車行業,其規模經濟曲線決定了它至少年產量200萬輛以上,中國幾乎沒有企業可以做到。原因也很簡單:每個地方用行政力量保護自己的地方汽車廠,因而我們市場規模雖然很大,但可利用的程度較低。如果市場不統一,一定支撐不了內循環,更支撐不了用內循環去鏈接和拉動外循環。
上述基本背景,是近年來國家把很多的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來推進的重要原因,比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協同發展、成渝地區協同發展,甚至現在還有中部地區、黃河流域等等。過去的區域戰略現在紛紛國家化,這個目的就是要通過國家戰略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是市場的一體化,通過市場一體化,可以有效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未來這些地區如果都實現了經濟的一體化協調、協同發展,那麼只要我們在此基礎上推動區域之間的相互開放,全國統一市場就逐步形成了。所以下一步推進一體化,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區域統一市場建設,逐步形成中國強大的、統一的大市場,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換建立一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