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對付工商局的人
解答
只要合法經營,不需要對付工商局的人。
現在已經沒有工商局了,整合已經整合成為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以說題目應該改成怎麼樣和市場管理局的人相處。
如何應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調查取證
一、查驗執法證件和身份
調查取證是一種行政執法行為。根據《工商行政管理執法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執法人員應當持有統一頒發的《工商行政管理執法證》,方可從事行政執法活動。因此,執法人員是否持有有效的執法證,是其能否調查取證的前提。
查驗執法證時,注意查看並記住姓名、照片、工作單位以及執法證的有效期等信息(記載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組織製作、發放所管轄區域內《工商行政管理執法證》內卡上)。同時,請注意,執法證應當使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組織製作、發放專用皮夾(豎式黑色皮質,外部正面鏤刻工商行政管理徽章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執法證」字樣,背面鏤刻英文「AIC」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制」字樣;內部上端鑲嵌工商行政管理徽章一枚和「工商行政管理」六字,下端放置內卡)。若未同時使用專用皮夾和內卡,該執法證則屬於無效證件。
若發現執法人員所持的執法證無效,或者執法人員與執法證載明的人員不一致,或者執法證超出有效期等情形的,可以拒絕接受調查取證。
二、了解工商部門是否具有管轄權
需要了解的是,前往公司進行調查取證的工商部門應當是有權管轄的工商部門,否則公司有權予以拒絕配合調查。
工商部門取得管轄權的依據應當是:1、違法行為發生在其轄區范圍內(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互聯網等媒介發布違法廣告的行為除外);或者2、上級工商部門將其管轄的案件移交給該工商部門管轄;或者3、上級工商部門從兩個或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工商部門中指定該工商部門管轄;但是,無論哪一種情形,均需要違法行為發生於該工商部門或上級工商部門的轄區范圍內。因此,在接受調查之前,可以向執法人員了解,其就發生於何地的何種違法行為對公司進行調查取證;公司是作為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接受調查,還是作為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單位配合調查。
如果工商部門不能告知其具有管轄權的依據,在此情況下,公司有權要求其提供其具有管轄權的證明材料。
三、了解工商部門是否遵循了合法的調查取證程序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必須遵循如下的主要程序:
1、工商部門的調查取證應當在對違法行為進行立案之後。實際操作中,很多工商部門是未立案先調查,在取得了所需的證據後再行立案,採取補簽立案文件的方式完善程序。
2、辦案人員調查取證時,應為兩人同行,一般應當著工商行政管理制服,並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證》。
如果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不是按照上述程序,公司有權拒絕配合其調查取證。此外,對於工商部門在調查取證時,採取檢查、抽樣取證、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措施、查封或扣押等措施的,另有其他程序性的要求,具體可參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規定,在此不一一詳述。
四、是否必須即時向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提供其要求的材料
一般情況下,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在現場是非常嚴肅並且態度是比較堅決(乃至強硬)的,要求當場查閱所需的材料或者要求公司當場提供所需的材料,造成一種必須按照其要求行事的情勢。實際上,根據行政調查是否存在實效保證手段為標准,行政調查分為任意性調查和強制性調查。任意性調查,是指法律上沒有提供保證手段,行政機關也不能強制實施,完全依賴相對人的同意與協助才能進行的調查。強制性調查,是指相對人承擔必須接受調查的法定義務,如果拒絕調查,行政機關可以採取強制力保證行政調查的實施。
無論是《行政處罰法》,還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就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取證事宜,均沒有關於當事人或者有關單位和個人拒絕配合調查的法律責任,即該等調查取證沒有法律強制力保證。需要提醒的是,對於涉及到反壟斷、產品質量、商標、食品安全、傳銷、直銷、無照經營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違法行為時,如果拒絕配合調查,工商部門將有可能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採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
因此,在核實了工商部門有權調查取證並且程序合法的情況下,如果公司存在特定的情形不能即時提供其所需的材料的,亦可向工商部門進行說明,要求給予充分的時間准備材料。此外,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不應任意問詢和索要材料,其要求應當亦僅限於與工商部門正在調查的違法行為有關,且該等「有關」應當是「直接相關」。
五、《詢問通知書》只是一種辦案文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
在公司拒絕即時提供工商部門執法人員所要求提供的材料後,執法人員可能會出具一份《詢問通知書》,要求公司指派人員在其指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接受問詢和提供所需的材料。
《詢問通知書》的原始法律依據是《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但是該細則已經在2008年被《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16號)廢止。盡管如此,該通知書作為工商部門的辦案文書被沿用下來。目前,工商部門認為出具該通知書的依據是《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但是,稍加註意可以發現,《行政處罰法》的該款規定並沒有授予工商部門要求當事人或有關單位和個人在指定時間前往其指定地點「交代問題」的權力。歸結言之,《詢問通知書》只是工商部門為了調查取證目的而自製使用的辦案文書,並不具有法律強制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在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時,會將當事人是否依據《詢問通知書》行事作為加重處罰的情節。盡管我們認為工商部門如此行事存在違法嫌疑,但是出於「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商業利益的考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可根據《詢問通知書》的要求適當配合。
六、慎重審核和簽署詢問或調查筆錄
工商部門在調查取證時,一般會製作現場筆錄,並要求簽字或蓋章確認。此時,應當詳細審核筆錄內容與所述內容、事實是否相符;若有任何不符之處或者模糊之處,可以要求予以更正,切不可盲目簽字或蓋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現場筆錄的證據效力優於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因此,一旦不利於公司的現場筆錄被簽字或蓋章確認,之後將很難有機會推翻該等筆錄記載的內容,無法有效地維護公司的合法利益。
B. 如何加強基層工商所黨風廉政建設
工商部門承擔著市場監管、服務發展、消費維權等重要職責,各項工作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特別是基層工商身處監管執法第一線,直接面對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是政府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橋梁,是人民群眾表達訴求的紐帶。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扎實推進反腐敗斗爭,是新形勢下工商部門全面落實黨的十八黨精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提高市場監管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層工商部門履職盡責帶好隊伍的根本保證。現階段工商部門正處改革創新關鍵時期,著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尤為重要,我們必須適應當前的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基層工商黨風廉政建設。
把黨廉建設作為該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開支部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成立了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書記為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副所長嚴俊兼紀檢監察員,主抓全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同時,按照「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原則,所長、副所長、所員之間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任務逐級分解到網格區、落實到個人,並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嚴格考核,考核結果與幹部年度評先評優掛鉤,對違法違紀幹部,堅決予以責任追究,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到位。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隊伍教育整頓、「創先爭優」等活動為契機,狠抓廉政教育,夯實廉政思想,促進隊伍素質提升。集中學習,圍繞三代領導人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論述、黨的理論政策、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廉政准則》、警示教育等為主題內容,組織大家學習討論。讓每個黨員幹部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珍惜今天生活,熱愛工商事業。經常召開家庭助廉會、編發廉政簡訊、開展廉政演講、廉政故事、廉政格言等活動,營造廉政文化,不斷築牢幹部職工思想防線。
強化外部監督。為暢通外部監督渠道,基層單位每年組織執法人員向服務對象述職述廉,測評打分;邀請人大代表、政協代表、行風監督員、企業代表、個體戶代表參加工商座談會,徵求意見建議。同時,設立廉政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懸掛崗位公示欄,將幹部職工姓名、職務、相片、責任分工及聯系電話全部對外公示,在注冊窗口邊設置《辦事制度公開指南》、《辦照須知》等制度。強化內部監督。安裝上下班指紋打卡機、視頻監控系統,配備兼職紀檢監察員,加強明察暗訪,建立台帳式紀檢監察日誌,對幹部考勤、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巡查監管等監控到位。突出財務聯審會簽,車輛管理、考勤登記、學習、職責等規定公開公示,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
為確保廉政制度常態化,廉政建設有序運行,抓好基層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幹部隊伍素質,避免權力過於集中滋生腐敗的現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崗位和個人,實行年度考核制度。聘請工商行風監督員,開展行風評議工作。堅持開展向監管服務對象代表述職述廉,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開展工作作風、工作紀律的日常監督。通過狠抓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和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深入推進基層工商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C. 五一節動節過後上海工商局什麼措施針對個體老闆少農民民工資
剋扣工資由勞動局管理,電話12333。
D. 甘肅省工商局公文被搶事件和林賢通集資有沒事內幕
這起罕見的個案揭示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維穩與法治,這兩個本不應該相沖的命題,何以成為有關部門面前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10月下旬,國內多家網路論壇流傳一則有關甘肅省工商局公文被公然搶奪、公務人員被毆打的帖子,並隨帖附上了視頻與截圖等相關資料。根據網帖所提供的信息,搶奪公文事件就發生在甘肅省工商局的辦公樓內,組織實施上述行為的是一個名叫「朱國堯」的溫州商人,10多名「協同作案者」包括朱國堯在內有好幾個億萬富翁,甚至還有4名律師。朗朗乾坤居然發生如此咄咄怪事,一時間議論紛紛。
記者赴蘭州市對網傳的這起「搶奪公文」事件進行了調查,發現確有其事,但背後成因尤其是當地對這起事件的處置卻耐人尋味——當地溫商之間因股權糾紛引發連環官司,而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導致矛盾升級,最終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在對下級部門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進行糾正後,成為其中一方遷怒的對象,甚至被組織人馬圍攻並以製造群體事件為由恫嚇。
面對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當地有關部門居然被嚇住了,以維穩思路對包括搶奪公文事件在內的所有問題採取擱置措施,導致這一事件繼續偏離法制軌道,溫商之間的積怨也進一步加劇,也由此給當地維穩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這起罕見的個案揭示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維穩與法治,這兩個本不應該相沖的命題,何以成為有關部門面前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公文被搶前後
10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甘肅省工商局,表明采訪意願後,傳達室工作人員透露,公文被搶發生在該局政策法規處,被毆打的便是法規處處長張玉光,整個省工商局無人不知。法規處位於甘肅省工商局的六樓,張玉光處長面對記者的來訪言語謹慎,但不掩失望,「這件事確實發生在這里,文件至今沒有返還,我也沒有得到一個說法。」張玉光處長不願對此事性質作出判斷,要求記者去找負責宣傳的董明坤主任,「公文被搶,人被打,張處長當然很憤怒,但他的謹慎也情有可原。」董主任說。
搶奪公文事件發生在9月21日上午,據知情人士透露,上午9點,在蘭州經商的溫州商人朱國堯、陳玉東夫婦等10多人來到甘肅省工商局六樓。陳玉東與另一名女子先行進入法規處要求查看文件號為「甘工商復決字【2012】第002號」的行政復議決定書原件。接待她們的正是張玉光,因為陳玉東等人拿不出有效身份證明,張玉光出於謹慎,拒絕對方復印、拍照。「朱國堯猛地推門進入,張處長迅速將文件收進抽屜,隨後朱國堯佯裝退出。」
知情人士透露,退回走廊的朱國堯此後來到電梯廳,與守候在那裡的同伴反復商議,10點57分左右,陳玉東再次說服張玉光拿出這份行政復議書,就在張玉光重新拿出文件的一瞬,朱國堯再次推門而入,一把從張玉光手中搶走了這份文件。
六樓電梯口的攝像頭記錄下了朱國堯等人事先策劃以及搶走公文後的一幕,朱國堯搶走公文跑至電梯口,又將公文交給守候在這里的同伴,後者從消防電梯逃逸。
公文被搶後,張玉光叫喊著追了上來。10點58分,他出現在攝像頭記錄視頻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神情焦急,而其他辦公室的公務員也聞訊趕來增援。隨後令人瞠目的一幕發生,張玉光被人按倒在地,知情人士透露,對方沖著他的臉打了一拳,並狠狠踢了一腳,隨後對著張玉光破口大罵。挨打後的張玉光仍舊與同事們順著消防通道緊追不舍,最終將主謀朱國堯抓獲。
董明坤主任表示,省工商局自成立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從局領導到普通員工,無不感到憤怒。「搶奪公文,這是明目張膽的犯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現在的一些老闆,有了錢就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你從他們的這些舉動可以看到他們的膽子有多大!」
對於網路流傳的那段視頻,董明坤坦言肯定來自省工商局內幕,至於是怎麼流傳出去的,他表示不清楚。董明坤解釋,因為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來不及反應,以至於朱國堯的同夥搶走公文後順著消防通道從六樓一直跑到一樓大廳,並順利逃離了工商局。
知情人士透露,被抓後的朱國堯態度蠻橫,張玉光與他交涉了兩個小時,要求其在下午3點前將公文送回,可以視為一時沖動不予追究責任。「張處長對朱國堯說,我被你打了也就罷了,但公文必須還給我,否則我沒看住公文便是失職,對不起工商局。」朱國堯滿口答應,而後被放走,但他並未兌現承諾,之後,張玉光又給他電話催要公文,仍舊未果。「我們還是很想與企業家為善的,因此表現寬容,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報警。」董明坤解釋。
甘肅省工商局保衛部於9月21日下午5點左右報警。根據刑法第280條第一款規定,搶奪國家公文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時隔一個月,警方也未對朱國堯採取行動,因而張玉光處長難掩抱怨,不過董明坤對此表示,省工商局領導也是義憤填膺,一定會追究朱國堯的責任。「此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至於被搶的文件,還不還回來已經不重要了,性質擺在那裡!」
公文被搶、處長被打,發生這樣的事對甘肅省工商局而言確實有些恥辱,有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損傷的不僅是工商局的尊嚴,「這張臉,不是我們某個人的」。
事件發生後,甘肅省工商局加強了安全管理,記者采訪時恰遇一名檔案室工作人員向董明坤討教防搶良方。
「今後誰要查看檔案、文件,先把門鎖上,文件交還再放他走!」董明坤神情嚴肅,「張處長的教訓要吸取。」
朱國堯組織策劃搶奪國家機關公文,按董明坤的了解背後有著復雜的企業內部股權糾紛背景。
有省工商局員工抱怨,「其實是蘭州市工商局惹的麻煩。」
但董明坤認為這些都不能成為搶奪國家機關公文的理由。
行政不作為之爭
在蘭州商界引起轟動的這起搶奪公文事件實際源自「當地溫商的內部矛盾」,是來自溫州永嘉的朱國堯與來自溫州樂清的林賢通這兩個地產商之間的較量。
據了解,身為甘肅溫州商會執行會長的林賢通1991年來蘭州從事服裝批發生意,後成立了甘肅瑞鑫房地產公司,發展至今已在蘭州投資建設了60多億元規模的地產項目。而48歲的朱國堯最早在新疆販賣棉花,賺得第一桶金1000多萬元,2002年,他用這1000多萬元並集資500萬元收購了原上海金達棉紡廠,後改制為上海國堯紡織有限公司,這之後也踏足房地產業。2005年,朱國堯與小舅子陳良同、葉成岳等人發起成立了甘肅永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蘭州創意國際商貿城。朱國堯擔任法人代表,葉成岳擔任總經理。
但按照林賢通的說法,因為資金短缺、股東內訌等問題,創意國際商貿城項目一直無法順利推進。「關鍵問題是朱國堯一直走的是一條靠社會集資發展的道路,他在山東淄博有兩個房地產項目,其中一個投資近3個億,全部靠永嘉老鄉高利貸社會集資。」林賢通介紹,朱國堯十年間一直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在其多個項目中周旋,但均未產生效益。這樣的情況下,2011年10月,迫於資金壓力,朱國堯與陳良同通過葉成岳找到了林賢通,提出將兩人所持永瑞房地產的43%股份轉讓給林賢通。
因為林賢通不是永瑞公司的股東,而股權轉讓按照規定又必須在股東之間進行,葉成岳便作為林賢通的代表收購股權。2011年10月12日,朱國堯與葉成岳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朱國堯將其擁有的全部股權轉讓給葉成岳。3日後,永瑞房地產開發公司召開股東大會,5位股東一致通過同意朱國堯、陳良同將手中所有的股份轉讓給葉成岳並變更法人代表為葉成岳,並形成股東會決議。
當年10月21日,朱國堯、陳良同、葉成岳等人將變更材料報送蘭州市工商局專業市場管理分局辦理股權、法人代表變更登記備案。「然而,我後來才陸續發現,朱國堯在與我交易之前,就已經多次利用自己持有的股權向社會融資,一女多嫁,涉及好幾個億。」林賢通透露,「他甚至騙了蘭州某黑社會頭目。那些被朱國堯騙了的人都逼他反悔與我們的交易,如此,朱國堯的老婆便以跳樓威脅,不許市工商局變更。」
糾紛由此產生並鬧上法庭。朱國堯對法庭陳述自己是出於融資需要被葉成岳騙了,實際是一個擔保合同,而非股權轉讓合同。記者注意到,2012年4月24日,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判決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合法有效。8月24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時,又以事實不清為由撤銷了這份判決,發回重審。
這起糾紛至今仍未有結論,股權變更因此擱置。不過,林賢通一方卻堅持認為股權糾紛無關法人代表的變更,因為完全是兩個法律范疇的問題。為此,永瑞公司於2012年6月8日和6月13日兩次向蘭州市工商局申請辦理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為葉成岳的手續。但蘭州市工商局卻遲遲不予登記變更。為此,永瑞向甘肅省工商局提起行政復議申請。
2012年9月18日,甘肅省工商局作出了行政復議,撤銷此前蘭州市工商局對永瑞公司的具體行政行為,要求在7日內對法人代表變更登記申請依法作出行政決定。這就是後來被朱國堯搶走的「甘工商復決字【2012】第002號」公文。
細看這個行政復議書,其實並沒有對是否應該同意變更表明立場,省工商局只是要求市工商局「行政要依法作為」。
孰料,省工商局卻惹怒了朱國堯,在搶走公文、毆打公職人員後,朱國堯將省工商局告上了法庭。
「難道上級部門要求下級部門依法行政作為也有錯?」省工商局某部門負責人不解。
維穩 法治?
讓甘肅省工商局更為詫異的是,居然有4名律師參與了這起搶奪公文事件,且搶走公文後第三天,也就是9月24日,朱國堯還組織了幾十號人圍攻省工商局,要求撤銷這份行政復議書,據知情人士透露,朱國堯還向工商部門投遞了一封威脅信,表示如果不按他的意思辦理,將組織千餘人鬧事。蘭州市酒泉派出所證實曾接到省工商局的報案,但更多詳情要向城關區公安分局了解。
蘭州市城關公安分局宣教科馮姓負責人現場辦公,向辦案人員了解了該案的情況,表示,情況復雜,朱國堯還曾醞釀組織人遊行示威,被公安部門及時制止。出於維穩需要,「搶奪公文」事件暫時擱置,以免激起更大的事端,「在沒有調查清楚前,不能定性,可能是搶,可能是抽,也可能是拿」。按照酒泉派出所的理解,被搶的不算公文,是「資料」,馮姓負責人認為,「就算不是公文,他(朱國堯)這么干也是不對的。」但記者注意到,省工商局接受采訪的人員以及蘭州當地多名律師均堅持認為被搶的文件就是公文。
記者撥通朱國堯的電話,對方堅稱自己是被騙了,而之所以對省工商局採取極端措施,是因為感覺到不公。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這起溫商內部的糾紛愈演愈烈甚至影響到了雙方在當地的投資,朱國堯實際控制了創意國際商貿城的工地,據說曾將林賢通一方的人打出工地。糾紛雙方還互相指責對方非法集資、詐騙涉及數億元之巨並報案,葉成岳更是舉報朱國堯曾雇兇殺人。為了解決矛盾,蘭州市政法委、維穩辦等多個部門曾多次組織協調。
在采訪中蘭州市多個部門均對記者表示希望理解他們維穩的壓力,不過,維穩的手段目前看來無助於這起事件的平息。
林賢通對當地政府這種維穩壓倒一切的思路大為不滿。「朱國堯因此有恃無恐,並繼續利用法人代表身份招搖撞騙,一旦跑路後果不堪設想。」為此代理律師向蘭州市工商局遞送了律師函,要求工商局鑒於朱國堯身負巨債等情況,應採取完全限制性警示制度,限制其擔任法人代表,否則給公司以及各股東造成的涉及6個多億的損失將由該局負責。
而省工商局某官員則質疑:「搶奪公文的行為總得有個說法吧,否則政府的尊嚴、法律的威信何在?」
「提供一個公正的平台,以法治的方式解決企業糾紛難道就這么難?」林賢通反問。「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政府部門的維穩壓力在這場較量中獲得平衡?」(
E. 無照經營,工商局是否立刻責令停止經營若仍繼續經營,工商局會進一步採取什麼措施讓企業終止經營若仍
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內;觸犯刑律的,容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F. 新疆綜治維穩工作措施
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發出《關於對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全國及自治區綜治維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情況的通報》。通報稱,5月3日以來,全疆各地、各部門認真開展綜治維穩專項行動,校園安全防範工作明顯加強,近期全疆未發生重大涉校涉生案(事)件,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持續穩定。
5月3日,全國綜治維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後,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自治區綜治辦立即下發緊急通知,細化工作要求,並及時組織檢查督導工作。
全疆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召開會議,層層傳達中央及自治區的工作部署,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細化了校園及周邊安全防範排查、整改各項工作措施,切實做到了中央「事不過夜」的要求。
全疆各地、各部門組織開展了對學校、幼兒園及周邊治安環境大排查、大清查工作,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到人,限期限時完成整改任務。
此次專項行動中,各級公安機關自覺承擔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的政治責任,安排警力加強學校的巡邏守護。
記者看到,自5月4日起,烏魯木齊市絕大部分學校及幼兒園在上學、放學時段,均有公安民警、特警(或武警)及街道、社區治安巡邏隊員執勤守護,並有交警在校園周邊地段疏導交通。
此次專項行動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動承擔學校、幼兒園內部安全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及時組織工作組督促指導校園內部安全防範工作。各學校、幼兒園、辦學網點建立健全了校領導值班、帶班制度,增加校園防護力量。各級工商、文化、衛生、建設、電信等部門主動加大對學校食品衛生及周邊非法經營攤點、商店、網吧、書店的查處力度。各級教育、司法行政部門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作用,定期對學校內部的各種安全防範措施進行指導和督促。
5月4日開始,自治區和各地、州、市黨委政法委以及綜治辦派出檢查組,對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幼兒園,包括社會力量辦學點(辦教點)開展安全防範工作情況進行了明查暗訪,調查發現部分校園及周邊仍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校園周邊環境亟待改善。
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在通報中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加大督促檢查工作力度,對發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對於工作不重視、組織不得力、保障不到位,導致發生學校、幼兒園重大惡性案件和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並將此項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范圍,確保校園安全穩定,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近期,有人在互聯網和手機簡訊中傳言稱,新疆多地出現恐怖分子、殺人犯、精神病患者或者一些犯罪團伙組織殺害孩子的事件。對此,自治區綜治辦負責人表示,這些傳聞純屬謠言,近期全疆未發生重大涉校涉生案(事)件,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持續穩定。
G. 工商局行政執法力度有待加強的整改落實情況怎麼寫
基層工商是市場監管與行政執法的前沿陣地。錢曉鍾局長講:基層工商是工商部門這棵大樹的根,根牢了,工商部門的形象就上去了。所以,基層工商能否履職盡責、提升監管服務水平事關全局,將直接關繫到工商機關的整體形象和工商事業的發展。
目前,雖然基層工商在維護市場主體准入秩序,規范交易競爭行為,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基層工商履職不到位、監管乏力等問題仍顯突出,基層工商人員的素質和履職現狀與當今經濟迅猛發展以及嚴峻的監管形勢相比,還存在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筆者認為,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念束縛了基層工商履職和監管效能。國家工商總局提出了監管與發展、監管與服務、監管與維權、監管與執法的「四個統一」,表明了工商部門以監管為軸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履職機制初步形成。這就要求基層工商在日常工作中要以監管為導向,正確處理監管與其他工作的關系,統籌兼顧,整體推進。但事實上,多年來由於諸多原因,基層許多工作人員思想陳舊,進取心不強,監管理念不能與新時期、新職責的要求相適應,為監管而監管,不能正確處理監管與發展、服務、執法、維權之間的關系。
二、素質制約了基層工商履職和監管效能。受隊伍結構、幹部體制和傳統業務的影響,基層工商執法人員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識層面偏低、業務簡單膚淺、執法不規范等問題。主要表現一是偏重於維持簡單的傳統業務,執法技能和技巧單一,缺乏創新能力。二是疲於應付日常工作,只局限於按部就班地按俗套操作,對一些突發性工作和新的執法領域顯得束手無策。三是缺少復合型人才,精通法律、會計知識、商品知識、計算機等現代辦案知識和技巧的高、精、尖人才缺乏,致使許多監管領域不能涉足,與實現高效能監管、達到高質量服務的要求還有差距。
三、體制影響了基層工商履職和監管效能。目前,縣局以上工商機關內設機構是按職能以「條」設置,而基層分局則是按監管區域以「塊」設置,基層分局接受「條」、「塊」雙重領導和多項業務指導,承擔來自轄區「塊」的工商管理職責和監管風險。而上級機關內設機構囿於職責區隔和任務的驅動, 許多監管執法工作缺乏統籌和協調,造成對下監督指導過於分散和缺失,導致基層工商難以與之形成有效的互動,造成有些管理工作無所適從或疲於應付,工作效能不高。
四、機制限制了基層人員履職能力的提升。在人才任用機制上,受體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年輕、專業性人才缺乏,幹部的選拔、任用機制不夠健全。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學習制度、工作制度、內務管理等規章制度不夠規范。
基於以上分析,基層工商提升基層工商監管效能,達到固本強基、履職盡責目標,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認清形勢,提高履職盡責重要性的認識。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大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對工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工商部門履職風險更加突出。一方面,商品質量、食品安全、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的監管責任明顯加重,監管對象日益多元化,監管內容更加多樣化,監管形式走向現代化,傳統的監管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另一方面,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壓力不斷加大,履職風險更加突出。而基層執法力量和執法水平還相對較弱,量大面廣的監管對象與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讓基層工商執法人員倍感壓力。因此,我們要清醒認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以「與時俱進履職盡責、適應形勢狠抓監管」的思維,找準定位,科學探尋,加強監管,全面履行管理職能。
二、提高素質,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基層工商處在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第一線,許多具體工作要由基層去開展和落實,可以說,基層工商幹部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繫到能否履職盡責到位,事關工商事業的發展和工商的整體形象。所以,基層工商要盡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從強素質、練內功上下功夫,加強學習和崗位練兵,抓好基層執法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一是要加強政治學習和修養,樹立正確的執法觀,增強執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強法律學習,執法的必要前提是知法、懂法、會用法,要加強基層執法人員對工商法規和其他法律、法規學習,諳熟相關的法律知識,並能在實際工作中熟練應用,使每個人都成為依法行政和規范執法的行家裡手。三是加強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對商品知識、會計知識、電腦知識、寫作知識等知識技能要認真學習和鑽研,做到常學習、勤操作,學會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操作技能,提高我們的監管執法工作效能。
三、固本強基,加強建設,切實提高基層工商履職效能。首先,優化配置抓機制建設。一是完善用人機制,科學用人、用人唯賢,重視幹部交流、聘用和選拔,使一批顧全大局、業務過硬、善於學習、扎實敬業的幹部進入執法重要崗位,成為我們基層工商執法的中堅力量。二是完善教育培訓機制,有的放矢地開展執法培訓、學習、研討、技能演練等活動,使整個執法隊伍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三是完善執法辦案機制,整合執法資源,優化執法人員、機構、職能配置,強化基層分局在轄區內執法監管權威,大力提升一線執法辦案水平。四是完善績效考核制度。以鼓勵學習和工作業績、增強責任意識、激勵鬥志為主旨,進行督辦和考核,並把考核結果同幹部獎懲、選拔任用相結合,不斷完善執法隊伍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永葆基層工商隊伍的活力和執法戰鬥力。其次,完善制度抓隊伍建設。加強隊伍建設是工商部門保持旺盛生命力、戰鬥力的根本。當前,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監管形勢日趨嚴峻,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們基層執法監管和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清醒地認識到加強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並針對問題研究、探尋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要通過加強各種制度建設,使基層工商各項工作和行為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要建立學習培訓制度,提高基層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建立工作制度,使各項工作依法、科學、規范;建立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幹部的言行舉止;建立廉政制度,廉潔行政執法行為;建立督辦考核制度,定位工作人員的德、能、勤、績。再次,規范言行抓形象建設。基層工商是執法前沿和展示工商形象的窗口,加強形象建設可以說成在基層、敗也在基層。在新形勢面前,基層工商隊伍應努力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既要樹立忠於職守、廉潔自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形象;又要樹立嚴格執法、公平公正的執法形象;也要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勤政高效的辦事形象;還要注意風紀嚴謹、舉止端莊、體態適度的儀表形象,充分展示現代基層工商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
四、突出重點,全面履行職責。以監管為重心,努力實現「四個統一」。在服務、發展、執法、維權等方面全面履職盡責,不斷提高工作效能。
加強服務。一是要強化服務意識,把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關注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開展各項工作中,時刻想著服務,自覺做到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優質服務。二是完善服務手段,健全政務公開,簡化審批程序,規范業務操作,創新服務方法,讓人民群眾滿意。三是健全服務制度,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四是大力開展服務工作,將服務融入到各項管理工作之中。在登記、監管、執法、維權等工作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市場主體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
力促發展。圍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大局,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把有利於發展作為監管執法工作的出發點,把優化經濟發展作為工商部門的重要職責,在履行工作職能中謀劃發展,在辦理執照時想到發展,在執法檢查時維護發展。圍繞招商引資、企業改組改制、項目建設等,立足工商職能,主動提前介入,提高辦事效率,簡化工作手續,做到繁事簡辦、急事快辦、特事特辦。同時,大力開展行政指導工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盡心維權。以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為重點,本著「群眾利益無小事」原則,熱情接待和受理消費投訴和群眾舉報,無論是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個電筒,只要接到投訴,就及時受理、妥善解決。同時,加大農村消費維權工作力度,充分發揮消費維權投訴站和12315申訴舉報網路「天眼」作用,實現維權投訴的方便、快速、省事,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強化監管。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職責是規范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最強有力的手段是監管執法。市場監管是工商部門職責履行的「重頭戲」,所以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強化責任意識,要以監管為重心,提高監管水平,拓寬監管領域,加大監管力度。在開展日常巡查的基礎上,加強涉及食品安全、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方面的專項檢查和整治。同時,加大執法辦案工作力度,對危害安全、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要勇於負責、執法如山,為維護市場秩序的安全穩定盡職盡責。
總之,基層工商是工商事業的基礎和根本,只有我們提高認識,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在完善機制,加強隊伍建設,在全面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的前提下,履職盡責,務實工作,基層工商的監管執法效能才能提升,工商的神聖職責才能得以實現。
H. 工商局行政管理部門在處理不正當競爭案件時享有哪些強制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版爭行為時,有權權行使下列職權:
(一)按照規定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證明人,並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協議、帳冊、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
(三)檢查與本法第五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查的經營者說明該商品的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聽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該財物。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I. 工商局可以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嗎
工商局能實施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是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的,而工商局依法享有該權力,但是工商局不能委託給其他無權的人實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九條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七條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