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袁兵

馬鞍山袁兵

發布時間:2022-06-19 11:59:36

① 關於中國文學

1:《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三國演義》帶來我國歷史小說創作的熱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國已家喻戶曉,婦而皆知。

《三國演義》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朴,內容平易;《三國志演義》,清毛宗崗增刪評點本,約成書於康熙初年,該本在社會上流傳最為廣泛。人民文學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2:劉備字玄德,生於公元161年,涿郡涿縣(河北涿縣)人,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劉勝玄孫,劉勝的兒子劉貞於公元前117年被封為涿縣陸城亭侯,後因宗廟祭祀時所獻助祭用的禮金不合規定而被取消封侯。劉備的祖父叫劉雄,父親叫劉弘。劉備少年喪父,和母親一起靠販鞋織席度日。他家附近有一棵桑樹像華蓋,在樹下和同族孩子玩耍時他曾說過:「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劉備年輕時不喜歡讀書,喜愛騎馬射箭,彈琴作樂。他身高7尺5寸(漢尺),《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里都介紹他雙手下垂可以超過自己的膝蓋,眼睛能看見自己的大耳,所以在三國演義里他又多被人罵為「大耳兒」、「大耳賊」。劉備生性少言寡語,待人謙和,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英雄豪傑,故後有「桃園三結義」。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他在商人張士平、蘇雙的資助下組織一支隊伍,在鎮壓起義中初露鋒芒。公元196年,陶謙推薦劉備為豫州刺使,駐屯小沛(江蘇沛縣),陶謙病逝後將徐州讓給劉備,曹操上表推薦劉備做鎮東將軍,封為宜城亭侯。後徐州被呂布侵佔,劉備依附曹操,在曹操幫助下消滅呂布。公元200年劉備占據徐州,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兵敗,逃往青州依附袁紹,曹操攻破袁紹後劉備南下依附劉表,屯兵新野(河南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幫助他聯吳抗魏,經赤壁一戰獲得荊州地區。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稱帝。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襲擊江陵(湖北江陵),荊州守將關羽戰敗被擒,荊州被孫權全部佔領。劉備於公元221年7月親自率兵進攻東吳,孫權派陸遜領兵5萬抵抗。公元222年6月,兩軍在犭虎亭對恃,劉備於彝陵(湖北宜昌東南)到犭虎亭一帶扎營40餘座,後被陸遜火燒連營慘敗,退守白帝城(四川奉節)。公元223年4月,死於白帝城,終年63歲。劉備的遺詔中所提到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成為一代至理名言 。
曹操: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出生自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長子。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須。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都評論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初平元年,各路大將推舉家世顯赫的袁紹為盟主,西討董卓。但因各將領心懷鬼胎,遂使義軍失敗。曹操在這戰役中,初次見到日後的死敵——劉備。初平三年,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建安五年,袁紹大軍南下,與曹兵會戰於官渡。最後曹操用降將許攸之計親率五千騎兵偷襲袁軍糧倉。袁兵見軍糧被燒而大亂,曹軍乘勢出擊。袁紹敗走。官渡之役鑒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孫權大軍在赤壁迎戰曹軍。周瑜用計火燒曹操軍艦,曹軍大敗。從此曹操無力大舉南征。如果說官渡會戰決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麼赤壁兵敗便是曹操只可稱雄北方的一戰。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位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歲。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曹操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後兩次出兵鎮撫了山越(即秦漢時的百越),穩定了江東六郡的局勢。公元208年,率大軍親征黃祖,奪得江陵,復與劉備聯合,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11年,移治於秣陵,次年改為建業(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率大軍伐吳。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迎戰,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次年三月大破蜀軍。公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公元252年病逝。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雲: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系,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准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嘆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趙雲,蜀國五虎大將第三位。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六進六齣曹操百萬軍中,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一桿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後人有詩贊趙雲說: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張飛,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嘆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坂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3:1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曹操占據黃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區,控制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優勢,勢力迅速發展。公元199年,北方的最大軍閥袁紹率10萬精兵南下攻許(今河南許昌東),企圖一舉消滅曹操。當時,曹操兵少將寡,率主力2萬北上迎敵。第二年,袁、曹兩軍相峙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決戰迫山眉睫。當時,袁紹的軍隊佔有明顯的優勢。曹操採用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術,奇襲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南)袁軍,斬袁紹的大將顏良。然後,曹操又誘敵深入,斬袁紹的大將文丑。兩戰皆敗,損失兩員大將,袁軍士氣非常低落,但袁紹自恃兵多糧足,定要同曹操決一死戰。監軍沮授勸袁紹說,曹操兵少糧缺,只求速戰,難於持久,不如跟曹軍長久相持,等曹軍兵疲糧絕,再進行攻擊。袁紹不聽,決意急速進攻,謀士許攸獻計說:曹兵固守官渡,後方必然空虛,可分兵偷襲許,一定會成功。袁紹又不聽,坐失了良機。許攸獻計不被採納,又遭到袁紹的排斥,就投奔了曹操,向曹操獻計,建義偷襲袁紹屯集軍糧的烏巢(今河南延津縣東南),說如果此舉成功,不出三天,袁紹就會大敗。同年農歷十月,曹操率5000人馬,偽裝成袁軍,偷襲烏巢,把袁紹的軍糧全部燒毀。袁軍聽說軍糧被燒,頓時大亂,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殲滅袁軍7萬多人,袁紹僅帶800奇拴逃脫。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袁軍主力,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2 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表病重,孫權於是加緊時機向荊州進攻;投靠劉表、駐扎新野的劉備也借口抵禦曹操和孫權,把所屬軍隊擴充到幾萬人,並命令關羽於樊口大力訓練水軍,准備搶奪荊州;劉表長子劉倚為後母蔡氏家族所逼,進駐夏口。8月,劉表病死,次子劉宗在實力派舅舅蔡瑁兄弟、張允、蒯越等的支持下,任荊州牧。曹操於是率領大軍迅速從葉、宛的小路南下,擊敗劉備守軍,佔領新野;劉宗在王粲、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議下投降曹操。劉備企圖佔領南郡(江陵),依靠那裡大量的物資抵抗曹操;曹操得知劉備意圖後,自己親自率領5000精銳騎兵星夜追擊劉備,由於大量百姓跟隨劉備南下,曹軍於當陽長坂為追上劉軍,而關羽、諸葛亮已經事先撤退到夏口,劉軍大敗,劉備、趙雲等「僅以身免」;劉備無奈只好改變主意,退回夏口。曹操取江陵後,又攻取、招降了荊州8郡,受降劉宗水、陸軍達10萬人;劉備於是派諸葛亮與孫權結盟,孫權在聽取了周瑜、魯肅、諸葛亮的分析後,決定抗曹,並命令周瑜、魯肅、程普帶3萬多水軍與劉備回合。11月,曹操率領10餘萬大軍,進攻夏口的劉備;曹操水軍在赤壁與孫劉聯軍遭遇交戰失禮,曹操領主力到達後,大軍在烏林駐扎;由於水土不服,曹軍大量染上血吸蟲病。為了克服曹軍不適應水戰的缺點,曹操命令把大部分船隻用鐵索連起來,形成為日後慘敗致命的「連環船」。周瑜、黃蓋等人發現連環船有不易躲避火燒的致命弱點,決定利用火攻;通常冬天吹北風,而江南由於氣候問題,每年在12月有幾天是反常吹東南風;為方便縱火,周瑜、黃蓋使出「苦肉計」,曹操被蒙騙上當。在一個北風轉東南風的夜晚,黃蓋詐降,成功縱火,曹軍大亂,聯軍乘機進攻;曹軍大量燒死、淹死、投降,曹操在親衛隊的保護下,倉皇從華容道逃回江陵;為避免戰船落入聯軍手中,曹操命令放火燒毀其他營寨的所有戰船。同時孫權在南方進攻合肥,曹操無奈命令張遼、樂進、李典星夜馳援合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退回許昌。一年後,曹操命令曹仁、徐晃退出江陵,防守襄陽、樊城,荊州大部分於是落入劉備、孫權手中。209年,孫權從東線進攻合肥,於合肥為劉馥所擋。曹操10餘萬大軍,敗給了只有5——6萬的孫劉聯軍,主要的原因是血吸蟲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令北方軍隊喪失了戰鬥力,而曹操過於驕傲輕敵是主要的主觀原因;而聯軍充分的利用了各個有利的條件,所以贏得勝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赤壁之戰,曹操的所有水軍全部喪失,而劉備、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實力大大增強,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國的機會,對後世的影響相當大。

3 夷陵猇亭之戰(火燒連營)

三國時期決定蜀國命運的彝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兵敗猇亭,這次戰役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

後漢末年,三國鼎立。吳、羅兩國,實力不相上下、魏國最強。劉備為報東吳襲取荊州、殺死關羽的仇恨,不聽諸葛亮、趙雲的勸告,起兵七十多萬,親征東吳。

孫權先派年輕的孫桓、 後派年老的甘寧等將領阻擋劉備, 都被劉備打敗。 孫權急得沒有辦法, 就把殺害張飛的兇手范疆、 張達送給劉備,還願讓出荊州求和。劉備不答應, 非要滅了東吳不可。

之後,孫權便任命陸遜為大都督。

劉 備 的 部 隊 從 春 天 出 征 直 到 夏 天, 也 沒 打 敗 東 吳 主 力, 當時正是盛夏季節,天氣異常炎熱,蜀軍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氣,叫苦連天。劉備只得讓水軍離船上岸,和陸軍一起,靠著溪溝山澗、樹林茂密的地方,紮下互相連接的四十多座軍營,以便躲避暑熱,休整軍隊,等到秋涼後再向吳軍大舉進攻。 馬良感到不妥, 勸劉備說:「這樣安營,是不是徵求一下丞相的意見?」劉備說:「我很懂兵法,何必問孔明。」

陸遜看到了蜀軍戰線拉得過長,兵力分散,士卒疲乏,土氣低落,認為進行反攻的條件已經成熟。

為了使反攻有把握取得勝利,陸遜先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對蜀軍的一個營寨進行試探性進攻,戰斗結果吳軍吃了虧,可陸遜已經找到了攻破蜀軍的辦法,那就是用火攻。陸遜命令水路士兵,用船隻裝載茅草,迅速運到指定地點;陸路士兵,每人手拿一把茅草,在茅草里藏著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營,就順風縱火。

吳軍又是火攻,又是突然襲擊。蜀軍毫無防備,頓時亂成一團。各路吳軍乘著大火,同時發起反攻,接連攻破了蜀軍的四十多座營寨。蜀將張南、馮習抵擋不住,被吳兵殺死。在慌亂中,劉備撥馬向夷陵馬鞍山逃走。劉備逃到馬鞍山。陸遜的大隊人馬把馬鞍山團團圍住,從四面放火燒山。劉備只得帶著殘兵敗將,殺開一條血路,向西逃跑。吳軍緊緊尾追,劉備趕忙命令沿途驛站的人員,集中軍用物資和士兵拋棄的盔甲,堆在要道上,放火燒著,堵塞山道,阻擋追兵。擔負斷後的蜀將傅肜,堅持戰斗,率領部下往來沖殺,身受重傷,奮力死戰,才使劉備擺脫追兵,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節縣)。沒多久,劉備也身死白帝城。

4.漢巴之戰

5合肥之戰

曹魏方(守方):
主將:張遼 副將:樂進,李典 兵力:七千

孫吳方(攻方):
主將:孫權 副將:可以確定的有凌統,甘寧,其餘不詳。 兵力:十萬

戰前形勢:
孫權舉傾國之力,對合肥勢在必得,雙方的兵力對比為14:1,而曹操遠在漢中,遠水救不了近火。
戰斗進程:

一:前哨戰:
本來前哨戰一般是指雙方試探性的相互攻擊,但由於本戰的特殊性,使得前哨戰成了整個合肥之戰的關鍵。
張遼在接到曹操指示之後,分析了當前形勢,之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主動出擊。他募集了八百勇士,第二天向吳軍發起突擊,造成吳軍一時混亂,無法應戰。後來雖將張遼團團圍住,但無奈對方勇猛難當,數次突破重圍。激戰半日,銳氣盡失。而曹軍則穩定了軍心,提升了士氣。

分析:
對於曹軍來說,此戰有以下幾個特點:
1:必要性:此戰必須要打,因為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己方援軍遙遙無期,軍心動搖,若不能有效打擊對方士氣以穩定己方軍心,即使守城也一定守不住。所以張遼說「成敗之機,在此一舉。」
2:危險性:此戰對於張遼及八百勇士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因為此戰是正面突擊,不是偷襲,對方畢竟是十萬大軍,己方突擊隊還不到對方百分之一的兵力,稍有差池,就會全軍覆沒。而且,此戰只能勝,不能敗。一旦失敗,就意味著整場戰役的失敗。
3:可行性:對於張遼來說,此戰也並非沒有取勝可能。其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對方兵力遠勝於我方,難免會產生輕敵思想,防範必定會比較鬆散。只怕從主將到士兵,誰也不會想到只有十幾分之一兵力的敵人居然敢主動出擊。而且包圍未成,陣腳未穩,這就給了張遼可乘之機。其二:吳軍在如此優勢兵力下,一定會自認為己方必然能獲勝,在這樣的思想下,將領士兵缺乏力戰甚至死戰的決心,戰鬥力打了折扣,反觀我方,自張遼以下,突擊隊員個個抱著必死的覺悟和必勝的決心(兩者缺一不可),戰意旺盛,戰鬥力強。
而最後,張遼憑著八百勇士,打贏了這場困難重重的戰斗。其結果就是:敵方「吳人奪氣」,而己方則是「眾心乃安,諸將咸服」。

二:相持階段:
這一階段較為簡單,孫權圍攻合肥十餘日,不能破城,只能撤退。
由於張遼打贏了前哨戰,使得雙方在氣勢上此消彼長,孫權空有十萬大軍,卻不能攻破這只有區區七千守兵的合肥城,可見士氣戰斗中的重要作用。

三:尾聲:
孫權撤退,各隊人馬皆以就路,唯有孫權,凌統,甘寧在後,張遼卻在此時突然率軍追擊,打散了吳軍的後隊,幾乎就捉住了三人。孫權躍馬逍遙津,而凌統部下全軍覆沒,自己死戰才逃脫。
張遼可謂極善於把握戰機。而反觀孫權,在這里差點又犯下了一個致命的失誤。如果說開始時是由於輕敵的緣故,那麼在這里就完全是指揮上的失誤了。己方可以說是戰敗而歸,居然完全不堤防追兵。

戰後評價:
曹操:太祖循行遼戰處,嘆息者良久。
曹丕: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
東吳:聞張遼大名,小兒不敢夜啼。

總體分析:
此戰可以說是三國歷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張遼在極端不利的形勢下,冷靜分析情況,作出正確決策,並且身先士卒,勇猛作戰,使己方最終挫敗強敵,獲得勝利,確實體現了「智勇雙全」的名將風范。而孫權在己方實力占優的情況下,產生輕敵思想,對於對方的突襲缺乏正確的應對方法,在指揮上又犯嚴重失誤,可以得出結論:孫權並不擅長軍事。

6.兗州之戰

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東郡太守曹操在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地區擊敗黃巾軍的作戰。

青州黃巾軍進入兗州境內東平、任城一帶,聲勢浩大,銳不可當。兗州刺史劉岱輕敵,不聽濟北相鮑信勸阻,貿然出戰,被黃巾軍所殺。曹操部將陳宮建議,劉岱被殺,兗州無主,可據為霸業之基,以爭天下,並自薦前去說服劉岱部眾,邀請曹操主持州政。鮑信原與曹操友善,其濟北相之職即為操所表薦,遂到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迎接曹操為兗州(治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南)刺史。曹操即向壽張黃巾軍進攻,失利。於是,曹操明令嘗罰,激勵將士,針對黃巾軍無後勤輜重,唯賴抄掠供應的弱點,採用奇襲戰術,晝夜襲擊,使其無所抄掠,終於反敗為勝,每戰必獲。黃巾軍被迫北撤,曹操跟蹤追擊,在濟北(治盧縣,今山東長清南)又敗之,黃巾軍勢窮願降。當年冬,曹操受降卒30餘萬,家屬數十萬人,遂將其健壯精銳者編組為軍,號為青州兵,將老弱婦孺安置屯田。

點評:此戰,曹操以少勝多,不僅取得了兗州根據地,而且收編精兵數萬,成為曹操的基幹部隊,為曹操爾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袁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