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馬
青梅竹馬
qīngméizhúmǎ
[釋義]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語出] 唐·白居易《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正音] 竹;不能讀作「zú」。
[辨形] 竹;不能寫作「足」。
[近義] 兩小無猜 親密無間
[反義] 背信棄義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兩小無猜」都形容兒童天真、親昵的關系。但~偏重指兒童親昵之態;而「兩小無猜」指互相無猜疑。
[例句]
①他倆自幼就是~的好朋友。
②小王和小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兩小無猜;感情一直很好。
[英譯]
『貳』 馬鞍山生產什麼
產地:中國安徽渦陽。
歷史:據傳說,300年前創制於一個叫「張綉樓」的村莊,所以,起初得名「綉樓苔干」。又因義門 集稱「廟集」,故又叫「廟集苔干」。苔干製成後一般打包運往各地銷售,開包以後,清香撲 鼻,因此被湖廣和香港客商稱之為「香菜」。這種苔干風味獨特,人們視為珍品。清朝乾隆 年間(公元1736-1795年),已作為「貢菜」進奉皇帝。
特點:苔干是用渦陽縣義門集一帶的秋苔菜莖去皮晾曬而成,具有清香嫩脆的特點。調制:先取出適量苔干,放入溫水內浸泡兩小時,爾後切成二指長的片,拌入蝦米、姜絲、辣椒和 食鹽為咸拌;加入白糖為甜拌。尤其是在數九寒天,餐桌上出現一道碧綠香脆的冷盤——苔 干,頓時會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工藝:苔干收獲後應立即切曬,切曬是苔干生產的關鍵,要經過除葉、削皮、切片、晾曬等工序。 切時要求:刀刀筆直,苔片厚薄、長短一致,根部一端仍相連,便於搭曬。苔片大部分水分 蒸發,萎蔫後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
蕪湖芝麻香菜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特點:芝麻香菜又名「五香菜」,它是以梗長、葉短、棵壯而白嫩的高桿白菜為主料,配以適量的 細鹽、五香粉、碎蒜瓣、大椒粉、炒熟的黑芝麻、熟菜油和少許防腐劑,採用傳統工藝,經 過晾曬、清洗、切削、脫水、鹽腌、調味、密封等七道工序製成,鮮香嫩脆,爽口開胃,風 味別具。工藝:蕪湖芝麻香菜的醬制方法既講究又簡單,基本沿用了清代中葉所形成的工藝。據清人李化楠 著的《醒園錄》中曾記載,當時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細凈鹽六兩四錢。先將菜 逐葉披開,桿頭厚處撕碎或先切作寸許,分曬至六七分干,下鹽。揉至發萎極軟,加花椒、 小茴、陳皮絲拌勻,裝入壇內,用草塞口極緊,勿令泄氣為妙。復藏勻仰,一月可吃。
濉溪醬包瓜(菜中菜)
產地:中國安徽濉溪。
歷史:濉溪醬包瓜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
特點:清香可口的醬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種味道鮮美的細菜,甜、咸、酸、辣、香諸味俱全。吃起來醬香濃郁,脆嫩爽口,風味獨特。工藝: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元昌齋醬品廠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此瓜呈鼓形,色澤青黃,清潤豐滿,而且要求每顆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堅持隨采 摘隨加工,不能過夜,以保證鮮嫩。製作時,首先在包瓜的梗處以圓蓋狀切開,挖去瓜瓤,再經過初腌、日曬、醬制等工序,使瓜殼呈琥珀色;然後,篩選取優質杏仁、花生仁、黃瓜、線瓜、豆角、苔子、苤藍、生薑、鹿角菜、陳皮等作為配料,並經過醬制之後切碎作餡,充填於醬好的包瓜殼內。最後將先前切下來的圓瓜皮蓋再蓋上,捆紮為原鮮包瓜的形狀即為成品。生產企業:中國安徽元昌齋醬品廠。
蕪湖腐乳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品種:有紅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風味。紅方腐乳加入紅曲,色澤紅艷,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黃酒精,色澤乳白,有濃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復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澤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鮮美。新創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異風味。
特點:蕪湖腐乳塊形整齊,色澤艷麗,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回味悠長。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濃味鮮,能補中健身,抗 病延壽;多味腐乳由於加入多種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種味感,頗為消費 者喜歡。工藝:先將豆腐切成小方塊,壓去一些水分,置於室內竹籠中,撒上經過人工培植提純的毛黴菌種, 加蓋保溫,讓其發酵。當豆腐塊發霉,腐面上的白絨毛長至二、三厘米厚時,裝入壇中,配 以輔料,倒入配製好的鹽水(每一百毫升水加食鹽二十克)浸漬,鹽水以淹沒最上層豆腐塊 一、 二厘米為適度。再用濕泥密封壇口,讓其融去菌毛,繼續發酵,促使大豆蛋白進一步分 解為氨基酸,使輔料的鮮香味汁滲透進腐乳坯塊中。數月之後,即成熟為腐乳。發酵期越長, 質量越好,味道越美。裝壇時,加入不同輔料,又製成了多種風味的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產地:中國安徽安慶。
歷史:胡玉美蠶豆辣醬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徽州醬 販胡兆祥挑著一副醬壇子進了安慶城與舅家甘姓合夥在安慶北門外南庄嶺開設了「四美醬 園」。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胡兆祥的長子長齡、次子長傑繼承父業,製造元缸醬、 醬油、醬麻油等出售,這就是「胡玉美」的雛型。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胡家獨資在 安慶商業中心四牌樓開設「胡玉美醬園」。蠶豆辣醬原是四川特產,川中、川東一帶幾乎處 處生產,尤以郫縣豆瓣和重慶的金鉤豆瓣最為有名。胡家慕名三次派人入川,把川醬生產工 藝學到手,接著按照長江下遊人們的口味,創造性地生產出源於川醬,別於川醬,具有自己 獨特風味的蠶豆辣醬。經過幾十年的慘淡經營,到辛亥革命前,以振風古塔為商標的「胡玉 美」蠶豆辣醬這一後起之秀擠進了名產行列。與當時以「山城」為商標的四川重慶豆瓣醬並 駕齊驅,名噪一時。特點:成品胡玉美蠶豆辣醬為鮮艷的絳紅色,味道鮮美,稍甜而帶微辣,富有營養。功效:可開胃助消化,是理想的佐餐小菜和調味品。工藝:原料選擇時,蠶豆必須選擇粒狀飽滿成色最好的。紅辣椒要鮮紅肥碩、肉厚糖多、辣味小的。 種曲選用寧波綠色的醬油曲精。紅曲用福建古田紅曲。製作過程是:浸豆、脫殼、漂豆、蒸 豆、拌面和種曲、制曲、後期發酵、加辣椒醬、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存放,即為成品。獎項:在1910年至1929年,胡玉美蠶豆辣醬先後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漢口「南洋商品 勸業展覽會」、安慶「安徽商品陳列展覽會」、上海「西湖博覽會」,共獲得九枚銀質、銅質 獎章。
敬亭綠雪
產於敬亭山,歷史悠久,品質獨特,為茗中珍品, 明清時代列為貢茶.
琴魚
涇縣琴溪盛產琴魚,"龍鰭果腹,長不盈寸"別具鮮味,古為"貢品". 至今本地人於盛產季節仍按傳統技法精製上市.是佐茶珍品.
葛
葛根可制澱粉,亦可供葯用,有發汗,解熱等功效.
芮(玉)棗
雙仁棗,果大,肉厚,皮薄,核小,雙仁,味甜鮮嫩,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山核桃
產於"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寧國市,殼堅肉脆, 味 香濃,營養豐富, 極具滋補作用.
安徽著名特產。主產於黔縣海拔350-700米的深山河谷之中。香榧是我國稀有的土特產品,主要分布在皖南和浙西地區,而皖南山區以黔縣產品最為稱著。其品種資源極為豐富,冠於全國。常見品種有小圓榧、圓榧、木榧、小米榧、長榧、轉筋榧、羊角榧等。此外,還有不少是優良的孤株品種,其中甲溪村一株「和尚榧」的產品曾在歷史上作過貢品。香榧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炒熟後香脆可口,為人們所愛食,商品價值很高。冷榨的榧子油呈淺黃色,是著名的食用油。榧仁入葯,有潤肺、化痰、止咳、消痔、驅蟲等功效。
『叄』 能詳細給我講講李白在馬鞍山都發生過什麼歷史事情嗎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游蹤遺跡一覽表
牛渚·牛渚磯 在市區西南5公里濱江處 又稱採石磯
姑孰·姑孰溪 在當塗縣城,城外有姑孰溪 姑孰溪又名姑浦、姑溪河
青 山 在當塗縣城東南15公里 又名青林山、謝公山、謝家山
黃山·陵歊台 在當塗縣城北2.5公里 又名黃江山、浮丘山
天門山 在當塗縣西南15公里長江岸邊 又稱東、西梁山
望夫山 在金家莊區前楊橋南 又稱棗子磯、人頭磯
白壁山 在市區西南濱江三峰處 又名石壁山
慈姥山 在市區慈湖鎮西北2.5公里濱江處 又稱慈姥磯、鼓吹山、貓子山
橫山·石門 距當塗縣城東南30公里 又稱橫望山、隱居山
白 山 在當塗縣城東2.5公里姑溪河北岸 又名楚山
龍 山 在當塗縣城南5公里青山河畔 傳為桓溫宴遊之處
靈墟山 在當塗縣城東15公里 傳為丁令威得道飛升之處
丹陽湖 在當塗縣城東39公里 古為丹陽、石臼、固城湖
橫 江 天門山下游轉北橫流之江段 又稱楚江、西江
橫江館 在採石鎮濱江津渡處 又稱採石驛、皇華驛
化城寺 在當塗縣城向化橋西禮暴風驟雨坊內 又名萬壽寺
清風亭 唐在化城寺內,明移建謫仙樓後 現亭為粹然亭改建而成
謝公宅 在當塗青山南小市 為謝 築宅
謝公亭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頂 又稱謝氏山亭
謝公井 在青山小市路南 近謝公宅
謝公池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上 為謝 所築
恆公井 在當塗白 山上 又名飲馬泉,為桓溫所築
姑孰亭 原建姑孰溪彩虹橋上 俗稱姑溪水亭
李白宅 在青山、龍山、採石三處 今尚不能確指
李白在馬鞍山地區所作詩文一覽表:
1 望天門山 開元十三年(725)
2 夜泊牛渚懷古 開元二十七年(739) 一作開元十五年(727)
3 自金陵激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天寶七年(748)
4 贈丹陽橫山周處土惟長 天寶九年(750) 一作天寶六年(747)
5 白 辭三首 天寶九年(750) 一作開元十三年(725)
6 題東溪公幽居 天寶元年至九年
7 橫江詞六首 天寶十二年(753) 一作李白放還後
8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天寶十三年(754)
9 當塗趙少炎粉圖山水歌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十二年(753)
10 登黃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
11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天寶十三年(754)
12 陪族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天寶十四年(755) 一作天寶二年(743)
13 贈友人三首 至德元年(756) 一作越中剡溪作
14 酬殷佐明見贈五雲裘歌 天寶十三年(754) 一作上元年間作
15 姑孰十詠: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陵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天門山 分別作於天寶後期至上元、定應年間(756—762) 從《十詠》中所寫春山、夏蓮、秋澗、凋柳看,並非一時之作
16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上元二年(761) 一作寶應元年(762)
17 春日獨的二首 寶應元年(762) 一作開元二十五年(737
18 江南春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上元元年(760)
19 下途歸石門舊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十三年(754)
20 覽鏡書懷 寶應元年(762)
21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2 日出入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天寶六年(744)
23 江上秋懷 寶應元年(762)
24 田園言懷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5 九日龍山飲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6 九月十日即事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7 游謝氏山亭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28 古風其五十九惻惘泣路歧 寶應元年(762) 一作至德二年(757)
29 臨路歌 寶應元年(762)
30 笑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1 悲歌行 寶應元年(762) 一作廣德元年(763)
32 天門山銘 寶應十三年(754) 一作天寶後
33 化城寺大鍾銘並序 天寶年間 有作天寶二年、六年、七年、十四年者
34 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孰亭序 天寶十四年(755)
35 春於姑孰送趙四流炎方序 至德元年(756)
36 當塗李宰君畫贊 寶應元年(762)
『肆』 青()()馬 青()()馬
【青梅竹馬】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青絲白馬】指作亂的人。
【青衫司馬】喻指失意之官吏。
『伍』 青、藏、川、滇、 鄂、 湘、贛、皖、蘇、滬分別是哪個省和市的簡稱
青——青海省;藏——西藏;川——四川省;滇——雲南省;鄂——湖北省;
贛——江西省;皖——安徽省;蘇——江蘇省;滬——上海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為止,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之後數量一直穩定不變。
(5)青指揉馬鞍山擴展閱讀
中國各省的簡稱是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個人看著大象。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也經常發現商朝貴族田獵捕象的信息。這說明,在商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
野象、犀牛等種群的存在,證明中原地區曾經長期處於「全新世大暖期」,這一氣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國的新石器時代到商朝這段時間。進入周初,氣候發生顯著變化,野象棲息的地域也整體南移到淮河流域。
金文中,粵字是由「雩」演化而來,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氣流受阻,巫師祈求降雨。《詩經》里,粵常和「越」通用,含義也是一樣。
在先秦文獻中,中原文化對長江以南沿海部族,統稱為「百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駱越、於越等。從簡稱上看,粵(通「越」)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和越文化有關的省份。
廣東的「粵」起源於南越國,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權,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
在南越國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經完成了大范圍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發逃亡被捕者、入贅者和賈人進入百越。這批人口共有50萬,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見,嶺南人的經商血統是一脈相承的。
『陸』 青、徐、楊、荊、豫、冀、兗、雍、梁九大州現在指的是哪裡
青州:山東北部,包括山東半島
徐州:山東南部(沂蒙山區),江蘇的長江以北地區
揚州:上海、江蘇、安徽的長江以南、江西、浙江、福建
荊州:湖北、湖南、河南的南陽
豫州:河南(不包括南陽)
冀州:河北(不包括京津唐一帶)
兗州:山東鄆城、東平一帶
雍州:陝西南部,主要是渭河流域
梁州:四川的漢中一帶
另外還有
幽州:京津唐,遼寧
交州:廣東、廣西、越南
益州:四川(不包括漢中)、貴州一小部
寧州:雲南、貴州一部分
涼州:甘肅、寧夏
朔方:陝西北部、河套地區
並州:山西
『柒』 請問三國時期的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州各指現在的什麼地方請高手指點。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捌』 青、藏、川、滇、渝、鄂、湘、皖是簡稱,那這些簡稱是什麼意思
1、「青」表示青海省
因境內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據《水經注》記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時,這里就稱青海了,也有寫作西海的。唐以後多以青海為正名。1928年設青海省。
取全稱中的「青」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境內有青海湖故簡稱「青」。
2、「藏」表示西藏自治區
元時稱西藏地區為「烏思藏」。「烏思」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明代設立兩個都指揮使司。清代稱西藏東部為「康」(喀木),中部為「衛」,西部日喀則一帶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國西部,故稱西藏。1965年設立西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藏」字作為簡稱。另一說認為簡稱源於故稱「烏思藏」。
3、「川」表示四川省
轄區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並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4、「滇」表示雲南省
因在雲嶺以南,故名雲南。西漢時設雲南縣。三國蜀漢時設雲南郡。元設雲南行省。明設雲南布政使司。清設雲南省。
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帶,屬戰國時滇國地,故又簡稱「滇」。一說因境內有滇池,故簡稱「滇」。
5、「渝」表示重慶
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6、「鄂」表示湖北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簡稱「鄂」。
7、「湘」表示湖南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始出現湖南一名。宋置荊湖南路,簡稱湖南路。元明兩代設湖南道。清代設置湖南省。
因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
8、「皖」表示安徽省
1667年,取當時的政治中心安慶(今安慶市)和經濟都會徽州(今歙縣)二府首字組成安徽省。
安慶府是春秋時皖國故地,別稱為皖,故安徽簡稱「皖」。一說認為因境內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稱皖公山,故簡稱「皖」。
(8)青指揉馬鞍山擴展閱讀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簡稱的由來
一、四個直轄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平」。建國後做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改稱「北京」,名稱一直沿用。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3、上海(滬)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二、兩個特別行政區
1、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宋代以前,這里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港」字作為簡稱。
2、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名字最早記錄於明朝史書,叫做「蚝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蚝」。後又稱做「澳」,即船支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蚝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
「門」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本地內港的媽祖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的海峽象門;另一說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四島離立對峙,海水貫流其中呈十字門狀;再一說是本地南台山(媽閣廟山)和北台山(蓮峰山)相封成門。
總之,既是澳,又是門,故曰澳門。1999年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澳」字作為簡稱。
『玖』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9)青指揉馬鞍山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