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外包政府偏好

公共服務外包政府偏好

發布時間:2022-06-19 01:38:46

㈠ 政府外包公司好嗎

政府外包公司要參考其相關資質。
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行政工作相關的技術服務,為企業、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通過簽訂報酬與服務數量、質量、效率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市場主體(社會組織主體)的民事行為。
在政府服務外包中,由於政府的特殊性,政府公共服務外包(采購)是政府特殊具有的,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形式。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就是指政府將原來由政府直接舉辦的、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務的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來完成,並根據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服務費用,這是一種"政府承擔、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的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
通過公共服務外包,能夠改變政府自辦服務的模式,改變政府部門做一件事情就要建立一個服務機構或自辦一個事業單位、養一批人的習慣,變養人為辦事。政府公共服務外包有利創新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品質,建設服務型政府,也有利於促轉型,實現改善民生與擴內需保增長的統籌,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還有利於服務消費類市場培育、成長,有利於政事、政府與中介組織的分開和管理創新。推進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就是為了讓百姓和服務對象得到更多的服務、更好的服務、更滿意的服務。
打造高效服務型政府
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成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建設服務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關鍵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同時,受人力,人才的限制,政府不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為社會提供有效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也不符合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要求。
利用服務外包有助於解決政府資源限制和提供公共服務效能這一矛盾沖突。服務外包是打造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根本途徑,有助於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機構改革,進一步加強創新政府管理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由於服務外包有明確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作用,採用外包,對減少政府開支、提高政府效能也有積極作用,促進政府從運營走向管理,真正使政府成為效能的政府 、廉潔的政府 、服務的政府和負責的政府,更好地發揮政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中的監督、管理、服務作用 。

㈡ 如何滿足公共服務外包的需求

1 XXX公共服務外包管理辦法 (修訂稿) 一、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能夠促成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公共服務體制,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推進街道行政體制改革,精簡行政機構和人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根據XXX政府組織行政職能的發展變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公共服務外包的管理,探索在公共服務中引入市場機制,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投資效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本辦法所稱的公共服務外包(以下簡稱「服務外包」),即公共服務社會化,是政府充分利用市場和社會的力量來改革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確定某個項目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標准,然後以市場機制為杠桿,通過多種方式調動企業、協會、民間非營利部門(或法人)等組織的參與,在競爭中完成公共服務的供給.其目的是在政府部門不放棄公共政策制定責任的前提下,通過引進市場機制,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挖掘社會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第三條 街公共事務管理委員會外包的公共服務項目主要包括:街道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項目、政府各職能部門用專項經費在街道政府設置的公共服務項目。這些公共服務項目,需要有計劃、分步逐地有序推進。 結合我街的實際情況,第一階段外包的服務項目主要涉及:企業服務、

㈢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政府外包即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 行政 工作 相關的技版術服務,為權 企業 、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 社會組織 提供的公 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 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 通過簽訂 報酬 與服務數量、 質量 、 效率 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 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 市場主體 (社會組織主體) 的民事行為。

㈣ 政府外包的必然趨勢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是對公共服務體制的破冰嘗試,也是「服務型政府」與「小政府」兩種方向融合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對於市場能夠興辦的公共服務,「小政府」不需要成立面面俱到的機構並配置人員;另一方面,「服務型政府」又必須成為公共服務的最大提供者,這使政府利用財政收入購買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順理成章。

㈤ 中國各級政府如何在政策上對「服務外包」予以扶持;

中國政府採取的穩定就業的措施針對當前經濟和就業形勢,中國政府已實施一系列積極政策和舉措。除了財政、貨幣等政策加大投入擴大內需外,在就業方面出台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局勢措施,調整就業和社會保險政策,通過保企業來穩定就業崗位,保障勞動者權益,維護社會穩定。(一)穩定就業崗位的措施穩定就業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強社會保險制度的靈活性和勞動關系調整的靈活性,幫助企業穩定就業、減少裁員。1.在2009年之內,可以階段性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減輕困難企業繳費負擔和參保人員費用負擔。2.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可以在2009年之內、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3. 調控和預警失業,鼓勵國有企業減少裁員。4.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和就業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薪酬等辦法穩定員工隊伍,並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失業保險基金可用於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5.暫緩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准。指導符合條件企業及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實施綜合計算工時和不定時工時制。(二)維護社會穩定的措施維護社會穩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已經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幾條:1.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200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及時足額發放社會保險待遇。確保2009年調整後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3.困難企業實行經濟性裁員,可簽訂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經濟補償的協議。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加大對就業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三)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1.減少結構性失業:通過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到村任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通過放鬆戶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工作;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積極吸納和穩定大學畢業生。2.減少或推遲供給:加大力度落實部隊徵兵更多面向大學生;研究生或第二學位擴招。通過見習實習制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4.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所有高校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同時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課。對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提供職業介紹,培訓等系列服務。5. 為困難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援助。(四)針對返鄉農民工的政策措施1.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穩定糧食和食品價格,有利於農民工返鄉務農提高收入。2.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3.一些勞動力輸出地方已經出台支持返鄉農民工的政策:3個月以上未能重新就業的,當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70%給予失業救助,救助期不超過半年。上述政策措施對穩定現有的就業崗位、解決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的農民工群體和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將發揮作用,但還遠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機對中國就業局勢的影響,需要全社會各方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各級政府的高度重

㈥ 政府政務為什麼要外包出去,政務外包在政府工作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政務外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響應國務院辦公廳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就曾指出政府要合理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詳細的大家可以找一下全文看一下,網上就有)。既然值得推廣,那肯定就有它的積極意義,下面是我從大國之禮文化研究院的官網上找的關於政務外包能幫政府解決的現實問題的總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解決人手問題:一邊是政務中心大幅增多的業務辦理量,一邊是不再增加公務員及事業編制,如何填補用人缺口成為當務之急。
2、提高辦事效率:政務窗口外包可以將公務人員從日常窗口接待和咨詢服務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於審批和監管工作,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3、解決人員管理難問題:窗口用工方式多樣化,造成著裝不統一、薪酬標准和績效考核不統一,管理混亂,而服務外包可以有效根除「多頭管理」的弊端。
4、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大國之禮專業化的上崗培訓、系統化地考核管理、全面地應急預案應對保障了窗口人員的辦件效率和質量,服務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5、節省行政管理成本:政務中心只面對大國之禮提出各項政府服務事項的流程和標准,大國之禮進行集中化的招聘、培訓和人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行政管理成本的支出。
6、完全規避用人風險:臨時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條件下,政府存在著一定用人風險,政務外包則可以有效避開新政策對勞務派遣的用工規范,有效避免勞動關系糾紛、工傷糾紛及職業病危害等。
7、打造政府工作新亮點:服務規范化、服務標准化建設,大國之禮可以依託窗口整體外包專業優勢、互聯網+技術、特色文化建設、全媒體宣傳等幫助政府全面打造工作標桿和新亮點。

㈦ 考研:請問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利弊是什麼,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社會化的利弊剖析

有選擇地將部分公共服務項目進行市場化、社會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職能在公共領域的退縮和市場價值的回歸。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政府面臨著社會需求急劇增長與公共財力相對不足的困境。上述改革是順應政府職能轉變,順應民眾訴求的必然趨勢。

(一)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有利因素

1.實現政府職能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公共服務領域採取市場化的手段和民營化的方式,實質上是引入了競爭機制,從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務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實現市場對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政府通過制定標准和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和監督,則又發揮了政府宏觀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場化取向的公共服務項目的改革,有效地解決了政府動作缺乏效率,而市場動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紹興縣比較早地使一些私立醫院和學校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打開了政府壟斷醫療、教育資源的缺口,增加了民眾對資源的選擇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公立學校、醫院的競爭壓力,對這些行業加強規范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有積極作用的,這些公共服務項目的市場化、社會化改革對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2.提升城市品位與服務普通民眾相結合。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化、社會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傳統的以政府「統包」的公共服務,雖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卻缺乏應有的活力,從而使廣大民眾的公共消費維持在較低的基點上。政府主動降低公共服務項目的市場准入門檻,構築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項目投入機制,使公共服務領域在橫向上不斷擴展並在此基礎上向縱深發展,有助於形成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網路。以社會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務領域,既是對政府職能的承接和轉移,也是公共管理領域對「小政府、大社會」的呼喚。私立醫院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和高規格的醫療服務,私立高中近年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社會影響的擴大,匯聚了城市人氣,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醫院運行以來先後引進了一批碩、博士生;私立高中的舉辦也從外省引進了大批本科生,這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進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務民眾,公共服務項目實行市場化運作,有效地緩解了公共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

3.節約行政資源與激發民間活力相結合。隨著社會事業的地位凸現,柯橋城市空間的不斷拉大,必然使公共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展,公共服務項目分工的細化。在這種背景下,政府有限的財政資金既要加大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又要不斷充實到公共服務領域,從而使政府資金的支配與使用壓力加重。因此,剝離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有利於降低行政成本,便於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與此同時,一些公共服務項目採取市場化的手段,對化解不良資產,卸下財政包袱也確實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民營企業介入公共服務領域,確實是承擔了政府想辦而又無力興辦的某些項目,為推動縣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經濟發達又藏富於民的紹興縣,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有其現實的社會基礎,特別是一大批規模以上企業,通過多年的市場拼搏和成功的企業運作,已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從而為企業實現多元化拓展及參與公共項目經營創造了重要條件。

4.轉變政府職能與擴大民主參與相結合。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能達到政府職能卸載和機構精簡的目的。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釐定了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關系:政府的職能主要在於「掌舵」,而「劃漿」的職能則更多地由市場來完成。公共服務採取民營化等形式,實現部分政府職能向市場和社會的轉移,能有效地調整和優化部門職能,有助於建設「廉價政府」。一般而言,凡是可以由私營部門和非政府組織來完成且可以比政府完成得更好的職能,就不應保留在政府公共服務部門,這樣做有助於實現政事分開,管養分離,從而達到精簡機構的目的。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還能擴大公民的民主參與,促進民主程度的提高。政府通過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社會力量,實行多元化服務供給,實際上是政府向社會的「權力返還」和民眾對行政的參與過程,這一過程的本質是社會民主過程的發展。政府與其他市場主體在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過程中,充滿著復雜的利益博弈關系,這有助於政府在未來的決策中做到更加科學有效。

5.轉變執政理念與提高應對能力相結合。從更深層面上看,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是一場觀念層面的革命,它促使人們逐漸擺脫僅從政府自身來拓展公共服務資源的思維定勢,逐步確立起社會良性互動運行的觀念,辯證認識現代社會的三大支柱(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使政府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促使政府從以權力中心向規則中心的運作方式轉變,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尤其是在其發展的初期,由於政府本身在公共服務市場化運作的經驗和體制監督方面的欠缺,容易造成大量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的閑置乃至浪費。這深度拷問著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從而促使其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二)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正面效應的同時,也應如實尋找其負面因素。市場化不是萬能的,其間出現的政府與投資商之間復雜的利益博弈,良好願望與客觀效果的現實反差,使人領悟到公共服務市場化之路的艱難與曲折。

1.公共責任的嚴重缺失。在公共服務市場化進程中,政府和投資者對公共產品上的價值目標的追求是不盡一致的。作為政府部門不僅要求其有效率,而且更注重社會責任;而私營部門可能在計較投入產出率下,忽略社會責任及公共利益。這始終是一個難以兩全的矛盾。這樣,在運作過程中就會出現「掠奪性」經營和欺詐問題。在實際運作中,一些投資者通過變更合同、欺詐等手段,造成了工程款拖欠、銀行追討貸款、法院查封土地、群眾上訪等問題,這是經營者公共責任的嚴重缺失。在一些私立學校的經營中,由於投資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沖動,在安插親戚掌管財、物大權的同時,隨意不履行自己的承諾,又直接干預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引發學校內部管理的混亂。因此,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實踐中的「道德風險」的化解,從根本上說是不能寄希望於投資者的良心發現,而行政監管的失范和制度約束的脫離,使道德風險的機會加大。

2.社會資源閑置、虧損嚴重。從私營投入公共服務項目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公共服務項目運作業績令人堪憂。一些私立醫院存在著設備閑置、經營虧損的情況。同時,由於業務不足,引進的高檔次人才大量閑置,影響了人才隊伍的穩定。而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一些公立醫院服務處於飽和狀態。一些私立學校由於自身辦學定位及內部管理問題,也出現連年虧損甚至停止辦學。造成上述項目經營處於困境及虧損有其自身原因,但從客觀上講,在政府公共服務資源處於強勢地位的發達縣域,尤其是象教育、醫療這樣的領域,私人承擔公共服務項目,生存的空間本來已經不大。在現存體制和行政偏好下,政府直接經營公共服務項目的強力扶持也在情理之中。

3.公共服務市場化思路狹窄、形式單一。在推出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社會化過程中,基本上是採取民營化這一形式,相當程度上是屬於土地「一賣了之」的做法。因此,在產權上割斷了與政府的聯系,從客觀上削弱了政府介入這些服務項目的深度和力度。這顯然是屬於外部鬆散型的政府與市場結合模式。這種做法,看似比較徹底的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卻反映了我們對市場化認識的不成熟。在推出項目的具體操作上也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從而造成一些公共服務項目經營虧損和資源閑置。僅僅採用民營化這一模式,從長遠來看也造成了政府優質資源(包括土地)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對經濟資源的調控和城市整體的規劃;同時,由於私營部門公共服務項目經營的虧損,勢必又會對政府提出利益補償的要求,從而使政府的良好初衷化為泡影。其實,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不僅可採取民營方式,還可以採取政府項目合同外包及政府與民間合作等模式。

4.引進項目監管不力,規劃執行缺乏剛性。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中出現的問題常常與政府對項目監管與規劃的執行有關。在引進該項目時,政府管理沒有步步跟進,沒有嚴格按合同實施,輕易地允許一些投資商調整規劃,關鍵環節上政府職能的缺位,常常成為誘發錢權交易的溫床。同時,這些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也與城建、金融、工商部門等沒有全方位的監管有關,從而使資金抽逃和違規運作有機可乘。從現實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投資者的職業操守來看,要使其自覺自願地承擔公共服務項目的社會責任,似乎為時還早,這也是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者總是要以「房產捆綁」等形式,向政府提出利益回報的原因。

5.政府後續管理缺乏,內部機制不全。在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過程中,政府只注重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前期管理,包括規劃、建設等,而對其建成後的實際運作,往往缺乏後續管理制度和措施,常常是在出現問題或投資者提出要求後,以政策性的文件代替規范化的管理,從而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政府和投資者之間經常性的對話和協商機制,造成政府和私營部門信息不暢與不對稱。事實上,在市場化過程中,政府是不能與之完全脫離的,政府仍然負有績效管理與評價的責任。公共服務領域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也與私營部門自身缺乏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有關,投資者慣用對企業的那套「老闆管理」模式來管理公共服務項目,以低薪聘用外地人才,不重實際效果,並急功近利要使公共項目早出效益。同時,公共服務領域是高知識人才集聚的地方,而這些被投資者聘用的管理者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盡管沒有資產,但他們有思想和能力,投資者只有充分激發管理者的積極性,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才能實現公共服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㈧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有何區別,專家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屬於政府采購的范疇。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按照國際慣例,購買服務應執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是通行規則。
而在《政府采購協定》(GPA)規則中,多數服務項目被列入出價,例外並不多。以美國為例,作為例外的項目主要有:所有的運輸服務,包括發射服務;與政府設施或用於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設施,包括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管理與運營服務;公共設施服務;研究與開發。
其次,政府購買服務與服務采購的內涵基本一致,但強調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政府購買服務強調的是投入方式,服務采購強調的是程序規范。
最後,從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異,服務采購的主體范圍要大於政府購買服務。服務采購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采購的服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參照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經費由財政管理的群團組織,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需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卻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㈨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服務來外包是將其企事自業單位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外包政府偏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