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

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

發布時間:2022-06-18 08:10:36

❶ 奧斯特羅姆的個人學術理論

奧斯特羅姆在《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等著作中通過實證方法的研究和隱含的博弈結構的分析,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主治理理論的核心內容。
(一)影響理性個人策略選擇的四個內部變數
產生傳統的集體選擇困境的模型假設主要有兩個,一是個體之間溝通困難或者無溝通,二是個人無改變規則的能力。而自主治理理論的中心內容是研究 「一群相互依賴的委託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組織起來,進行自主治理,從而能夠在所有人都面對搭便車、規避責任或其他機會主義行為形態的情況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埃莉諾·奧斯特羅姆,2000)。奧斯特羅姆教授在討論這一問題的時候將復雜不確定環境下影響個人策略選擇的內部變數確定為四個,即預期收益、預期成本、內在規范和貼現率。
人們選擇的策略會共同在外部世界產生結果,並影響未來對行動收益和成本的預期。個人所具有的內在規范的類型受處於特定環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規范的影響。如果這一規范成為與他人共享的規范,那麼採取被其他人認為是錯誤的行動所要受到的社會非議便會對他形成制約。貼現率受到個人所處的自然和經濟保障程度的影響,「那些對過了當年是否還有足夠的食物抱有懷疑的佔用者,在對生存可能性的增長進行權衡時,會給予未來收益很高的貼現率。同樣,如果無論當地佔用者採取什麼行動、公共池塘資源都會被其他人的行動所毀壞,那麼即使那些多年來一直對自己獲取公共池塘資源的量加以限制的人,也會開始給予未來收益很高的貼現率」(埃莉諾·奧斯特羅姆,2000)。
(二)制度供給、可信承諾和相互監督
對於制度供給問題,奧斯特羅姆認為要評價一套制度的總收益,需要確定9個環境變數:佔用者人數;公共資源規模;資源單位在時空上的沖突性;公共資源的現有條件;資源單位的市場條件;沖突的數量和類型;這些變數資料的可獲得性;所使用的現行規則;所提出的規則。奧斯特羅姆認為,要了解一套規則制度所可能產生的收益,是非常復雜的,取決於當前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並對人們公開的信息的類型以及替代方案所提出的制度規則。
對於自主治理中面臨的可信承諾問題,奧斯特羅姆認為,復雜的和不確定的環境下的個人通常會採取權變策略,即根據全部現實條件靈活變化的行動方案。「我會遵守承諾,只要大多數人也都這么做」是權變策略的基本寫照。在一個自治組織的初始階段,在大多數人同意遵循所提出的規則的情況下,一個人對他 (她)的未來預期收益流量作了計算後,可能會同意遵守這套規則。但是在以後,當違反這條或那條規則所得到的利益高於遵守規則所得到的利益時,他也有可能違反規則,除非這種行為被人覺察並受到制裁。因此,遵守規則的權變承諾只有存在監督的情況下才是可信的,作為一個自治組織的群體,必須有適當的監督和制裁, 他們必須在沒有外部強制的情況下激勵自己(或他們的代理人)去監督人們的活動、實施制裁,以保持對規則的遵守。
相互監督問題。奧斯特羅姆認為基於對自主治理成功案例的研究表明,許多自治組織自主設計的治理規則本身既增強了組織成員進行相互監督的積極性,又使監督成本變得很低。「監督一組規則實施情況的成本和收益,並不獨立於所採用的這組特定的規則本身」(埃莉諾·奧斯特羅姆,2000)。監督成了人們實施規則,進行自主治理的副產品,因為不必付出太多其他額外成本。所有這些,都使自主組織內部的相互監督得到加強,而相互監督的加強又增加了人們採取權變承諾的可能,提高了人們對規則承諾的可信度,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加強。
(三)自主治理的具體原則
通過分析分布在世界各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瑞士和日本的山地牧場及森林的公共池塘資源,以及西班牙和菲律賓群島的灌溉系統的組織情況等等,奧斯特羅姆總結和界定了其中8項原則。(1)清晰界定邊界。有權從公共池塘資源中提取一定資源單位的個人或家庭也必須予以明確規定。(2)規定佔用的時間、地點、技術或(和)資源單位數量的規則,要與當地條件及所需勞動、物資或(和)資金的供應規則保持一致。(3)集體選擇的安排。絕大多數受操作規則影響的個人應該能夠參與對操作規則的修改。(4)監督。積極檢查公共池塘資源狀況和佔用者行為的監督者,或是對佔用者負責的人,或是佔用者本人。(5)分級制裁。違反操作規則的佔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佔用者、有關官員或他們兩者的分級的制裁,制裁的程度取決於違規的內容和嚴重性。(6)沖突解決機制。佔用者和他們的官員能迅速通過低成本的地方公共論壇,來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7)對組織權的最低限度的認可。佔用者設計自己制度的權利不受外部政府權威的挑戰。(8)分權制企業。在一個多層次的分權制企業中,對佔用、供應、監督、強制執行、沖突解決和治理活動加以組織。

❷ 2016年山東農業大學mpa報考時間、課程、學費、報名條件(已參加工作)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為適應不斷發展的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而設立的。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包括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五個二級學科。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本專業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地方政府與基層治理、公共政策、區域管理、公共危機管理等。
一、培養目標與要求
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掌握系統的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從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夠綜合運用管理、政治、經濟、法律、現代科技等方面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團結協作,求實創新,積極進取,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較高的文化素養,服從國家需要,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具有求實創新、嚴謹的科學作風、獻身科學的精神。熟練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和行政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行政管理分析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能藉助計算機熟練進行科學研究;能掌握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能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和專門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質。
二、學習年限
學生可以選擇「脫產」或「非脫產」方式進行學習。具體學習方式,學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 學習年限為2至4年。「非脫產」學習年限一般不少於2.5年。
三、課程設置、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
學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於38學分。 課程設置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分為核心課、專業方向必修課、選修課和社會實踐四方面基本模塊。其中,核心課不少於18學分,專業方向必修課不少於8學分,專業方向選修課不少於10學分,社會實踐為2學分。課程學習中,每個學分學習時間為18課時。
(一)課程學習採用學分制。學位課程是研究生必修課。選修課分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兩部分。選修課由導師根據研究生的培養方向和科研需要確定,鼓勵跨學科專業選修1-2門課程。
(二)所有課程均須通過考試。考試成績均按百分制評定,滿分為100分,必修課程以70分為合格,選修課程以60分為合格;學術活動及校外社會實踐等必修環節的考核成績按合格或不合格評定。上述成績均為合格者方可獲得學分。考核不合格的課程必須重修,同一門課程只能重修1次。所有課程原則上應在第三學期前完成。
(三)課程考試方式多樣化。考試方式可採用筆試(開卷或閉卷)、口試或口試與筆試結合等形式。考察方式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確定。
(四)學位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考試原則上應採用閉卷考試與課程論文相結合的形式,閉卷考試成績不低於該門課程總成績的70%。
四、培養方式和方法
(一)教育與管理
學院黨委分管書記負責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分管院長負責研究生培養與管理工作。研究生秘書具體做好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導師對研究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負責,從思想、作風、治學等方面以身作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團組織和研究生會的作用,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研究生應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增進身心健康。
(二)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指導制定培養計劃、課程學習、文獻閱讀、教學與社會實踐、論文選題、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等。
研究生與導師指導關系的確定採取研究生和導師雙向選擇的辦法。導師調離學校或外出時間超過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繼續指導時,學院負責變更研究生的指導關系,並報學校備案。
(三)培養進程
1.補修本科主要課程(不計學分)
同等學歷或跨專業攻讀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補修公共管理專業領域本科階段主幹課程3門,如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學、微觀經濟學以及結合研究方向導師指定的其它課程,並經過考試,成績合格(不計入研究生學分),方能申請答辯。
2.培養計劃
1)新生在入學第一周內,在導師指導下,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的課程設置,制定適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培養計劃,填寫《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表(一)》。
2)新生在入學兩周內,參照已制定的培養計劃表,在網上完成第一學期的選課任務;研究生課程原則上要求在入學後兩學期內完成。
3)研究生可根據自己的英語實際水平,符合學校免修條件和規定者,可以申請免修。
4)課程一經選定,一般不予變動,因故必須變動時,需由研究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導師及分管院長同意,研究生處批准後方可退選或改選。未辦理退選手續而不參加考試者按無故缺考論處,成績記零分。辦理退選手續後方可改選課程,改選或加選課程同正常選課手續相同,開課兩周後不再辦理改選手續。
5)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修完列入培養計劃的全部課程。入學前兩年內經研究生處批准學習的研究生課程,入學後可申請免修。免修課程需由本人申請並提供有關課程學習和考試成績(包括試卷)的證明材料,經導師、任課教師、學院審核並簽署意見,報研究生處審批後方可免修。免修不免考,免修者應隨本級學生一同考試。
6)經過自學要求參加某門選修課程考試的研究生,應在該課程結束前四周提出申請,經導師和研究生處同意後,由研究生處在該課程考試前兩周通知任課教師,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考試。
3.科研工作和學位論文
從事科學研究並撰寫研究論文,是培養碩士研究生科學素質、提高綜合能力的基本途徑,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研究生入學後,應在導師指導下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研究意識,主動撰寫相關研究論文,畢業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或實踐價值。
學位論文應體現專業學位的特點,選題緊密結合公共管理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特別鼓勵學生選擇與自己的工作領域和工作崗位相關的問題展開論文研究。學生應該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方法,展開調查研究與分析論述,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或改進管理的措施。
開題報告應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主要研究方法、各階段的工作計劃、預期結果和主要創新點等。研究內容創新明顯,技術路線科學合理,研究方法先進可行。
學位論文要求理論觀點正確,分析推理客觀,論文格式規范。對於投機取巧、拼湊數據、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敗壞學術道德和違背國家論文要求的行為,一經查出,將取消論文答辯資格。
4.社會實踐
為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素養和能力,要求學生到政府部門或非政府公共機構進行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時間為三個月。社會實踐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社會實踐結束後,學生須提交社會實踐報告。每位研究生的報告必須正式成文(約5000字/篇),並交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存檔。
鼓勵研究生在讀期間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
5.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學期第二周進行,任課教師應確保在第三學期開學前提交課程成績。中期考核包括三部分,即平時表現、課程成績、開題報告與科研能力。
平時表現考核,成績佔20分。其中基本分15分,在基本分基礎上按平時表現進行加或減分。
課程成績考核,佔50分。計算方法:課程成績得分 = [∑(課程成績×學分)/總學分]×0.4(0.5)
開題報告與科研能力考核,佔30分。考核包括開題報告、對學科方向和研究動態的掌握情況、研究技能、課題研究進展、表達能力、發表論文情況等。
研究生應向考核小組匯報入學以來的政治思想、課程學習、論文開題報告及研究進展等情況,導師可以補充說明。每人考核時間不少於25分鍾。考核小組對研究生的德、智、體諸方面做出評價。
中期考核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60-69分者給予預警,並視具體情況經導師同意後參加下一年的中期考核;低於60分者淘汰,
6.畢業論文
畢業生應能夠運用公共管理基本理論分析社會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獨立思考,綜合分析,撰寫的畢業論文應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原創性。可以應用已有的理論、範式和方法,研究前人沒有涉及的公共管理中的問題,獲得有價值的結果;可以應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視角,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1)論文應力求觀點鮮明、邏輯嚴謹、資料翔實、論證充分,遵守學術規范,一般不少於3萬字。
2)論文從設計選題到最後完成應有一年以上的工作量。
3)學位論文實行中期檢查制度。第3學期12月份,導師應對論文撰寫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根據論文開題報告,檢查論文寫作計劃的進展和完成情況以及工作態度、精力投入等方面的情況,並針對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指導。通過者,方准予繼續論文工作。對問題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見。
4)畢業生應在第4學期末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並交給導師。
5)論文格式見學校具體規范要求。
7.畢業答辯和學位授予
1)答辯資格審核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任務及社會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經導師同意後方可申請預答辯。學院對碩士研究生的答辯資格和科研原始資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報學校核准,准予預答辯。
2)預答辯
第5學期的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進行預答辯。預答辯不通過者,則延期畢業,參加下次的預答辯。
預答辯結束後的一周內,研究生應將修改好的論文交給學院研究生秘書,學院統一送校外專家外審。外審專家不予通過的論文,不能參加答辯。
3)論文答辯
根據學校安排,學院於十二月中旬組織正式答辯。學位申請人一般報告20-30分鍾。答辯委員會主席、委員以及參加會議的人員就學位申請人的報告及其應掌握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等進行提問,學位申請人當場回答。然後導師介紹學位申請人入校以來的政治思想狀況及綜合表現、課程學習、從事科學研究和完成學位論文的情況。答辯委員會主席、委員根據學位申請人的答辯情況,表決是否通過答辯。不能通過正式答辯者,延期畢業。
4)學位授予
對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按照《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要求,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推薦,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五、培養工作程序
時 間 工 作內 容
第一學年 課程學習;科學研究。
第二學年 開題報告、撰寫論文初稿;中期考核;科學研究;專題討論與校外實踐教育。
第三至第四學年 修改論文;論文答辯。
六、公共管理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閱讀書目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有較好的公共管理理論修養,為此需要大量閱讀本專業的學術著作,具體閱讀書目詳見:《公共管理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必讀書目》,除此之外,研究生還需要閱讀導師布置的書籍或者文章。學習期間,每名碩士研究生每學期應完成讀書筆記不少於3篇,並由導師負責檢查其閱讀情況。
附1: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一)基礎理論經典原著
1、威爾遜:《行政學之研究》,《國外政治學》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諾:《政治與行政》,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羅:《科學管理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5、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6、懷特:《行政學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為》,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決策新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9、沃爾多:《行政國家:美國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論研究》,紐約:羅納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決策過程》,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羅爾:《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態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學》,美國亞拉巴馬大學出版社1980版。
14、奧斯特羅姆:《美國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機》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與公共經濟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爾遜:《官僚機構:政府機構的作為及其原因》,三聯書店2006年版。
17、奧斯特羅姆:《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9、繆勒:《公共選擇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0、羅森布魯姆:《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爾曼:《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2、羅伯特•登哈特:《公共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學經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奧特:《組織理論經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礎理論前沿論著
1、懷特、亞當斯:《公共行政學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麥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種話語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後現代公共行政——話語指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兒:《公共行政的語言——官僚制、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查爾斯·沃爾夫:《市場或政府——權衡兩種不完善的選擇》,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年版。
7、奧斯本、蓋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奧斯本:《摒棄官僚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巴澤爾:《突破官僚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0、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奧斯特羅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聯出版社2000年版。
12、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3、簡·萊恩:《公共部門——概念,模式和方法》,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14、簡·萊恩:《新公共管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5、諾曼·弗林:《公共部門管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德:《國家的藝術:文化、修辭與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18、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9、薩巴蒂爾:《政策過程理論》,三聯書店2004年版。
20、敦利威:《民主、官僚制與公共選擇》,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21、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2、威廉•鄧恩:《公共政策分析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3、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4、馬駿、葉娟麗:《西方公共行政學理論前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附2:本專業重要期刊目錄
1、《政治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主辦。
2、《中國行政管理》,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
3、《中國政治》,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4、《政治學》,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5、《公共行政》,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6、《體制改革》,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7、《社會主義研究》
8、《社會學研究》
9、《行政法學研究》
10、《中國法學》
11、《紅旗文稿》
12、《求是》
13、《電子政務》
14、《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15、《新華文摘》
16、《中國社會科學》
17、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有關內容)
附3:本專業相關網站
1.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政府創新網
2.http://www.cird.org.cn/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
3、http://www.e-gov.org.cn/中國電子政務網
4、http://www.politics.fudan.e.cn/政治學研究與方法
5、http://www.cpasonline.org.cn/gb/中國行政管理網
6、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中國社會學網
7、http://www.wiapp.org/制度分析與公共政策網
8、http://www.crcpp.org/中國公共政策研究網
9、http://www.public-policy.cn/中國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網
10、http://www.iapp323.com/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網
11、http://ppcc.ruc.e.cn//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咨詢中心網
12、http://www.cncasky.com/index.html中國憲法行政法法律網
13、http://www.chinalaw.gov.cn/中國政府法治信息網
14、http://chinaps.cass.

❸ 公共服務質量體系結構有哪些部分構成

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是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目標體系設回定、領導機構設立、公答共服務承諾制度推行、責任制度建立、文化氛圍營造、反饋系統建立等方面都有具體要求。同時,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建構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總體策劃與設計、編制相關文件、實施和運行、調整和完善等幾個階段。

❹ 公共服務國內外理論概述

行政變革的理論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新貴無疑是「新公共管理」(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相比教而言,它摒棄了傳統政治理論的觀察視角,而是從市場和經濟學的角度重塑了許多行政的理念和價值,從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發展架構。同時,必須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婦為代表的另一些學者針對新公共管理的理論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並倡導「服務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務理論(the New Public Service),他們的觀點在我們的服務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視的巨大意義。
一、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揚棄
1、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為政府改革注入了新鮮血液。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政府有限理性和政府官員的「經濟人」假設,政府相似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組織,政府與民眾的關系是公共服務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因此,其核心內容是力圖將私營部門和工商企業的方法用於公共部門,強調市場競爭、政府工作的績效評估、行政過程的透明取向、成本效率和顧客導向等。一時間,「企業化政府」、「市場為本」、「政府瘦身」、「重塑政府」成了政府官員使用率極高的流行詞語。然而新公共管理的思想並沒有涵蓋當今政府在實踐中所應該涵蓋的基本理念。而且新公共管理過分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過分強調政府向企業學習、用企業提供商品的方式提公共服務,往往會而且在實踐中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差別,從而產生倫理上和責任上的問題。另外,在市場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腐敗現象。這一切,導致公平與公正問題的凸顯。
新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政府不再同時掌舵和劃槳,而是把劃槳的任務賦予更為高效率的市場,政府則專心做好掌舵的工作。丹哈特夫婦則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當我們急於掌舵時,我們是否正在淡忘誰擁有這條船?」從掌控和駕馭社會的角度講,政府過去已經做了很多,也的確發揮過積極的意義。但是對於現代社會,這種單極化的掌控結構是否還合理呢?現代社會更多意義上是一個多元化的結構,即便在公共行政領域它更多的也要體現出公民的主體性。其實公民才是一個多重的角色,他們既是公共財政的主要供給者,也是公共服務的接受者,同時也是各種生活的參與者和公共利益實現的監督者。歸根到底,作為最終的授權者,他們甚至可以通過新契約的形式向民間公共組織授權,而非單獨指向政府,這樣就使得掌舵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政府在許多時候的角色將不再是主導型的,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者,至於劃槳手也不僅僅是市場這一單一結構能夠完全提供的,需要有更為多元的參與力量來重構體系。
2、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揚棄。在對新公共管理進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礎上,一些學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的新理論。丹哈特夫婦提供了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比較的一個代表性範式,他們提出了對服務行政有相當指導意義的七個方面:1.服務而非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3.戰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4.服務於公民而不是顧客;5.責任並不是單一的;6.重視人而不止是生產率;7.超越企業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服務。夏書章先生對此有這樣的評價,「在傳統公共管理與新公共管理之後,出現新公共服務運動,並非偶然,故不論它們之間的理論觀點和具體內容上的分歧和爭議如何,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視,即強調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歸根到底是公共服務的性質。」
與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經濟觀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務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觀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員為公民服務並確實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之上的。新公共服務對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體現在: (1) 新公共服務呼籲維護公共利益,「 當公民能夠根據公共利益去行動時,社會的廣泛利益才能從一個獨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脫離出來,並轉變成一種美德和完整的存在,向社會奉獻的過程最終使個人變得完整」,這種觀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個人自利基礎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論。(2) 新公共服務強調尊重公民權利。新公共服務的倡導者堅持認為,政府與公民之間是不同於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系的, 「公民具有一種公共事務的知識,一種歸屬感,一種對整體的關切,一種與自身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群道德契約」。新公共服務倡導者相信公共組織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和分享的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3) 新公共服務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務看到當今政治生活領域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變化,政府不再是處於控制地位的掌舵者,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者。更多的利益集團直接參與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之中。新公共服務認為行政人員應該意識到,公共項目和公共資源並不屬於他們自己,作為負責任的參與者,而不是企業家,他們是「公共資源的管家、公民權和民主對話的促進者、社區參與的催化劑、街道層次的領導者」 ,將越來越多地扮演調解、協調甚至裁決的角色。
3、新公共服務理論需要發展和實踐。新公共管理努力實現的是對一系列公共管理困境的救治,現實的問題使得關注效率的工具理性成為必要,相應的它對於追求何種最終價值卻少有興趣,也就缺乏探討緊迫性的認知。作為一種變革和救治的視角,我們對於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案予以很多的贊成與肯定,但是這樣一種理論進步更多的是建立在技術和工具的層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具有形式偏好性。而新公共服務則試圖將管理的視角逐漸切換到對管理乃至社會發展根本價值的關註上來。資於往事,鑒於現實,我們需要在一個改革的進程中必須在二者理念中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
盡管丹哈特夫婦在提供的多個項目的比較後發現,二者似乎存在著太大的差別,但是如果從動態發展的角度,形式和價值事實上必然有相契合的肌理。就如同我們認為即使在公共管理「主體缺位」時期,它也正走在根本價值的漫長回歸之路上,並不能因為當時的理念多麼淺顯而否認那曾是形式與價值耦合的一個歷史進程。新公共服務高舉價值追求的大旗一方面確實很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困惑,在實踐上並不能與新公共管理並駕齊驅。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困惑
公共行政轉向倡導服務的價值和實質的正義,需要致力於建設一個公民本位、追求公共利益為根本的行政體系。這樣一種理論推定的首要問題「是否可能」或者說「是否具有操作性」將如何來界定呢?事實上,通過分析,我發現有四個困惑必須予以解決才能回答其現實性。
第一,公民何以理性?以公民為本就意味著公共行政必須滿足公民的需求並為不斷發展的需求提供服務升級的義務。那麼,公民的理性就顯得非常必要了,這種理性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
1.公民是否准確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公民其實往往最注重基礎的需求,而對於可能的或者高層次的需求缺乏認知,這主要是因為需求環境、需求階段以及需求人群的差異造成的。譬如,生活在城市的人嚮往鄉村田園的環境,而農村居民會覺得現代化的都市生活更好,這種需求的「圍城」困境並不意味著絕對的需要,而是階段性的比較和補差心理。所以公民的需求總是表達不充分或者時效多變的,尋求一種明確的認知似乎目前還不可能。
2.公民是否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即使公民完全知道自己的需求,那他們能清楚無誤地傳遞給供給方嗎?答案是否定的。公民的表達取決於三個因素:a.公民表達的能力,這一點是因人而異的,最好的表達能力者能否最清楚的表達尚有疑問,何況千差萬別的公民群體。b.公民的表達意願,公民的表達意願是受個體情緒影響很大的,不同心理素質和個性的人對表達的見解是不徑相同的。c.表達的成本,這一點其實也很關鍵,如果公民感覺到對話的成本高於收益或者擔心投入沉沒的話就會放棄許多表達的機會。
3.公民認為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了么?公民的評價體系同樣體現出迥異性,即使是同等同質的服務對於不同的客體而言滿足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這種困境時常出現,使得服務方不知所措,也往往影響公平性和制度化。
所以,就現實而言,差別的公民個體理性層次不同,作為全體考察時則更加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只能稱之為有限理性的集合。
第二,政府何以令人滿意?作為服務供給者的身份,如何讓公民滿意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作為權力和權利主體的公民在接受服務的時候對於政府不能是感恩或者寬容的感情,他們通常應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政府是全心全意為我們考慮的嗎?政府的人員是由一般的公民擔任的,他們具有雙重的身份,一方面具有公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必須通過本職工作來實現政府的服務。這個特殊群體的集合是不是會帶來政府的人格化以及利益集團化?他們考慮服務的基點還能保持公正嗎?還有可能在沖突的區域依然保持價值的中立嗎?以上的擔心不是多慮的,既往的「經濟人」假說事實上更加增添了這方面的不確定感。
2.政府能提供盡可能多和好的服務嗎?這個問題直接與服務的意願和政府的能力有關:從意願的角度,政府在獲得充分的授權後,必須有兌現契約的實際行動和完善服務的創新精神,還必須保障能夠落實到制度化的設計上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隨意性安排;從能力的角度,政府在具體的行政中應當表現出足夠的駕馭本職的素質並且有令人信服的實踐來進行經常性的校驗;這個問題實質上還與政府對公民需求的認可有密切的關系,公民表達的所有需求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回應、是否帶來了未來服務升級的承諾和預期等都是現有較鬆散公民社會的結構所不能把握的。
3.政府是值得信任和不可替代的嗎?既然服務是公民對政府的根本定位,那麼政府目前所發揮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嗎?在某一種公共產品的提供上,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已經是最好的可能嗎?現實中,多元的社會和多元的結構已經提供了選擇的其它可能,政府如果不能證明它還有必要居於主導,就必須放棄過去獲得的授權合同,主動退出,但是政府這種自覺的行動常常是缺乏壓力和動力的。
所以,政府總是很難令人滿意的,改革甚至重塑就成為經常性的工作。
第三,政府和公民何以達成共同的核心價值?作為追求理念的「生產力」與「效率」、「民主」與「正義」、「安全」與「福利」等在社會認知上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公民群體通常不可能達成一致的認識,政府在各個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問題還在於作為被授權的服務主體——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對社會價值的統一發揮影響,又有多大的能力去整合各方開展統一的行動,而且保證不虢奪侵犯公民的權力。另一個方面,公民作為權力的主體為何要去認同某種共同的價值,那些個體和群體多元化的價值之間又如何來保持融合和平衡沖突?我們會發現關於價值的爭論實際上歸結到最後就是公民與政府關系的根本性基礎——合法性認同,公共服務的行政變革不能是停留在技術修補層面的運動,而應該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方位重構和超越。
第四,公共服務是現在還是未來?基於上述的分析,我們發現在建構服務行政的事實與價值取向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面對既往的弊端和危機時,形式的修正需要更顯得迫切,而對於理念的刻意追求反而顯得不合時宜,
那麼服務的理論是不是太過超前或者部分地超越了我們的時代而應當被視為未來的理想呢?回答這個問題對於目前指導理論的建設性是不可延緩的,無論是新公共管理還是新公共服務都無法迴避。
三、結論
公共服務推定的困惑不是否定了公共服務理論的可能,而是對公共服務必須解決的理論層面提出了建構的基本內容。一種公共服務理論的建立,必須圍繞上述的問題展開探討,任何理論倘使不能解開上述的困惑,那就恐怕還是會「混淆了規范與描述」,難以提供出「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替代性方案」。歷史上的政府形態對於社會發展而言至少已經扮演過兩個角色,一個是大包大攬的全面干預者,就像我們在大多數歷史時期看到的統治管理形態,另一個是的市場主義和自由主義者強烈要求的「守夜人」角色或者弱勢政府。事實上,作為權力本體的公民們真的需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嗎?當然不是,新公共服務理論實際上也呼喚了新意義上的政府重塑工程。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向上仰視我們的政府,他們必須記錄下我們所能給予的權力、堅決保留的權力和禁止行使的行政權力,並確定法律去保障它們;其次,我們需要一個熱心了解我們需求的政府,他們應該劃分出必須提供的、盡可能提供的和由第三方更好提供的不同需求層次,然後努力去達成這樣的供給;最終,我們需要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我們的政府,他們以尊重人的個性、確認人的價值、推進人的發展為使命。因何而服務?歸結到一句話就是「民主的政府是為他們的公共服務而存在。」我們所需要的也正是一個服務性的新型政府。

❺ 如何利用西方理論與中國本地資源建構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論

作為一種正在成長著的公共管理新理論範式以及實踐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改革的必然產物。新公共管理倡導以顧客、結果和競爭為導向的行政理念,對傳統的公共行政體制和方式進行了深刻地揚棄。新公共管理有其新穎、合理之處,它反映了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實踐的發展趨勢,體現了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運用新公共管理理論構建中國特色公共管理模式,值得探討。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內涵

新公共管理運動起源於英國、美國等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並逐步擴展到包括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乃至全世界。在當代,新公共管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響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個非常鬆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又指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還指在當代公共行政領域持續進行的改革運動。其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讓管理者進行管理;衡量業績;產出控制;顧客至上;公共服務機構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競爭機制;採用私人部門的管理方式;改變管理者與政治家、公眾的關系。這八個要點既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徵。
新公共管理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公共性」作為新公共管理的一種基礎性內涵,決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體或對象是公共事務,即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統治階級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務的具體內容也必然滿足統治階級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圖將政府市場化,冒著讓社會步入危險的風險讓市場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也產生了如何與公共職能有機結合的問題。一味注重實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於過分強調對「績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導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二、新公共管理理論應用於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構想

(一)加強政府的治理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歷史變革。在經濟轉軌時期,各級政府普遍面臨一方面政府要放權於企業、放權於市場、放權於社會,另一方面政府還要承擔起培育市場主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任務。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社會自主化管理,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現階段我們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參與市場活動、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不夠規范,對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仍然很多、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仍未形成,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未能很好發揮的問題。有鑒於此,當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進一步調整組織結構,加強和統一宏觀調控部門,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流通管理體制和金融監管體制,強化市場監管力度的改革上。通過這樣的措施,可以進一步重新構建政府新的職能體系,明晰政府與市場各自的責任關系。使政府得以充分發揮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領導和治理作用。

(二)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識淡薄,龐大的財政支出不僅影響了政府形象,也妨礙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過改進管理方式,推進電子政務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對政府管理的影響表現為具有生產力性質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創新,政府通過現代管理手段,轉變傳統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
要依法規范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和許可權。屬於中央職能范圍的事務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屬於地方政府職能范圍的事務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處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必須按照既有利於國家政權的統一,又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原則,依法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管理許可權。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及相互關系應當由憲法加以規定。(四)大力推進以事業單位為代表的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我國今後機構改革的重點。我國政府改革的重點是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加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培育公共服務體系,遵循著「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的歷史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在未來進一步的體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是一個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中國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個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滿足公共服務需要、科學合理、精簡高效的現代事業組織體系。

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如何進一步發揮政府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公共行政管理的現代化,是擺在國人面前的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正在帶來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飛速變化,帶來社會各個群體行為和要求的變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方式必須發生變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轉變觀念實質上是轉變對政府作用的定位認識。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應對社會要求、順應市場化浪潮的時代產物。新公共管理重視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強調政府組織與其公共組織相統一,重在政府組織上;主張社會問題管理與資源管理相統一,重在問題解決上;關注結果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統一,重在結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與效率相統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組織的外部管理與內部管理相統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內涵的本質是公共性。這種公共性是社會性的升華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體、價值觀、手段、對象和目標都體現了公共性,從而與私營部門的管理區別開了。公共管理從權力中心向社會中心轉變,從管理中心向服務中心轉變,管理原則從對上負責到對下負責轉變,等等,也都體現了公共性對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確定位服務對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選擇等理論為基礎,認為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繫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服務應以顧客或市場為導向,主張建立一個「企業式政府」。一個政府官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家或企業管理人員」,從而改變了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社會公眾則是因向政府納稅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公民對政府的制約主要通過行使政治權利來實現,顧客對企業的控制主要通過購買其商品和服務來實現。企業家式的政府應是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並提供較高服務效率的政府。為此,政府應該以服務對象為顧客,以顧客為上帝,政府服務應該以顧客需求或市場為導向。新公共管理將市場模式引入公共領域後,試圖運用顧客驅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效率和質量。我國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財力應當集中到滿足公共需求,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上。「十一五」規劃綱要體現了這個要求,首次劃定了政府公共服務領域范圍,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基本公共服務明顯加強」,將更多的財力投向公共服務領域。

(三)合理區分政府職能。
新公共管理強調合理劃分政府的決策職能和管理職能,主張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應該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執行政策,政府應該把管理和具體操作分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目標是:市場化、民主化、規范化、高效化、服務化。全球化、信息化對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許多挑戰。要求政府具有高度靈敏的應變能力和一流的決策水平。要在全球政策環境中有效發揮作用,政府和政策制定體制的結構就有必要進行調整。對社會公共事務大包大攬使政府很容易陷入千頭萬緒、紛縈復雜的社會公共事務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國內國際重大問題作出及時、果斷、正確的決策。因此,政府應當主動實現職能轉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轉變政府職能的基本理念是:「小政府,大服務,大市場。」

❻ 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有哪些弊端

一、公共服務市場化:政府治道變革的潮流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會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政府行政改革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世界性潮流。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對傳統的行政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不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轉型國家,幾乎都被捲入了這一潮流。在這場重塑政府的革命中,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行政理念。這種新的行政理念包括:政府行政應以顧客或市場為導向,政府應開放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公共管理社會化,注重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政府的管理職能應是掌舵而不是劃槳,政府的工作模式中應引入市場化機制等。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西方國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幾乎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而的。能夠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務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的觀念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法治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政府的改革方向。所謂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政府「籌集各種資源,通過民主政治程序設定社會需要的優先目標;與此同時,又利用私營部門之所長,組織商品和勞務的生產。」具體而言,即指政府通過政治過程作出決策,確定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標准,然後以市場機制為杠桿,通過多種方式調動私營部門、非贏利部門等組織的參與,在競爭中完成公共服務的供給。其目的是在政府部門不放棄公共政策制定責任的前提下,通過引進市場機制,挖掘社會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作為一種制度創新,公共服務市場化突破了政府決策、政府執行的傳統模式,通過政府權威與市場交換之間的復合配置,凸現了雙方各自的功能優勢,從而為政府以更高效更經濟的方式履行公共服務職責提供了可能。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要求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市場機制,要通過招投標、合同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運作方式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要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公共服務的供給和需求,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公共服務的市場化與公共服務的社會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公共服務社會化就是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調動社會力量改善公共服務,鼓勵各種民間組織參與興公益事業和社會服務。要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和供給方式的多樣化。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實質就是改革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傳統觀念認為,微觀經濟領域應由私營企業承擔,而公共服務應由政府壟斷。但是由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往往缺乏效率。在公共服務領域引進市場機制,將政府權威與市場交換的功能優勢有機組合,使政府從公共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變為「促進者」和「發包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對公共服務的壟斷,提高了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用最低的成本向社會提供最好的服務。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總的指導思想和指導原則。但具體地說,還有一個政府改革的目標模式選擇問題。這一目標模式,就是建立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即要實現從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從低效政府向有效政府的轉變。在20世紀里,由於計劃經濟、宏觀調控、福利國家以及以政府促進發展等一系列實踐因素,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政府規模和管理范圍都得到了空前的擴張,並且超過了必要的限度,其結果是導致了財政困難、發展停滯、人民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自70年代末以來,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並開始了國有企業民營化和精簡政府機構和人員等變革,政府規模逐漸縮小,政府職能逐漸受到限制。這一進程可以概括為當代各國政府實施治道變革的重要方面,即從無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的治道變革進程。在這一治道變革進程中,各國的做法主要是把公共服務生產和提供進行市場化改革。各國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的內涵主要是指在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教育、社會保障、城市公用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進行市場化改革。各國的實踐表明,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對於實現政府從無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的治道變革,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一領域的改革,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政府職能的治道變革,也不可能改善公共服務的質量。市場化是當今時代之大勢,公共服務市場化不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自身管理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我國政府順應這一時代潮流,適應公民日益增長的對公共服務的需要與要求,積極推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我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最近幾年來,我國已有部分城市在公共服務產品由國企壟斷供應大格局不變的情況下,有限度地開啟了市場化運作的嘗試。例如浙江省的一些城市,社會資本收購城市水廠、參股水務公司、組建民營公交、合股經營管道燃氣等事已屢見不鮮,但就開放的程度看,仍停留在點上的嘗試階段。2002年8月深圳市政府推出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投融資改革新舉措——對外開放一直由國企壟斷經營的城市水、氣、公共交通等公共產品的供給服務市場,歡迎國外投資者通過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參與深圳市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化運作。此消息一傳出,很快就有70多家國際投資機構表達了合作意向。這就足以證明深圳全面對外開放公共服務市場,是迎合時代潮流的明智之舉。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現在已經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是要進一步的完善和鞏固這一體制。各級政府應該緊緊把握住當前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努力推進中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二、公共服務市場化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公共服務市場化在產生顯著效益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缺陷,值得我們予以關注。這些問題和缺陷有學者將其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市場化帶來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市場化是以提高效率(經濟效率與管理效率)為出發點和根本特色,但是由於市場化改革往往容易偏離最初的宗旨,其結果可能是政府在市場化中獲得了財政危機的暫時解脫,而企業也通過某些非正當手段取得了相當客觀的利潤,而最應該保值增值的國有資產卻在市場化中悄悄流失。二是市場化使公共利益受到忽視。例如說,在傳統上,公共部門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是間接關系,公眾集體付費,政府集體供給,一般來說在消費者之間不會存在差異。但在市場條件下,單一的供求關系可能被打破,因為生產者以盈利為目的,它會按照市場競爭法則去選擇有利於其獲利的服務項目,對於那些不能很好獲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務,則有可能消極供給,這就可能使一部分人得不到服務;而對消費者而言,它無須集體性統一地消費,因而可以選擇不同服務或不同層次的服務,但對於那些生活困難者來說,卻是沒有選擇權而言的。當一部分人被剝奪了某些選擇權時,很難說是社會公正的表現。三是市場化引發腐敗與私人壟斷。因為市場化就是通過一系列化公為私、公私合作方式,藉以引入競爭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市場化不一定必然帶來腐敗問題,但在公私合作、化公為私的過程中會增加腐敗的機會。與公共服務市場化所產生的腐敗問題相伴而來的可能就是市場化之後形成的新的私人壟斷現象。由於市場化沒有形成真正的競爭局面,使企業具有了取得壟斷利潤的現實條件。於是,新的私人壟斷就會產生。這樣,對於公眾而言,市場化就是用私人壟斷代替政府壟斷。四是市場化帶來公共責任缺失。許多地方政府在進行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直接考慮的是解決財政與投資問題以及減少政府管理職能,減少人員編制等,而對於市場化後可能存在的公共責任空白卻估計不足,也或許主觀上就希望能夠減少政府責任,如此等等。這都會引發公共部門的責任危機,最終損害公共利益。五是市場化帶來新的社會穩定問題。在我國一些地區,一些領域,公共服務在市場化之後確實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與此同時卻帶來新的問題,如突出表現為一些提供公共服務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或被私人收購後,出現大量裁員,引起社會不穩定。六是市場化可能引發政府管理危機。對各級政府來說,實施市場化是一種公共決策的過程,它要求決策者對決策對象有充分的認識與准備,包括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在我國行政管理決策科學化程度不高的情況下,任何輕率的市場化措施都可能會發生問題。事實上,公共服務市場化是個復雜的改革進程,改革者既要有公共管理知識與技能,又要有市場經濟的專門技術,才有利於確保改革不會漏洞百出,反復無常。除此之外,公共服務市場化存在的問題還有:在公共服務市場化口號下將社會公益事業統統推向私營化和市場化,規避政府責任。20世紀80年代中期,鑒於中央政府對社會福利的投資長期不足,民政部率先提出了社會福利社會化的口號,並隨情況發展將社會化演進為市場化、產業化、民營化。接著,教育、衛生、體育、文化等部門也相繼提出了類似的口號。事業單位的發展方向從此被導向企業化模式。近20年過去了,在事業單位改革中由於放權過度、約束不足,基礎教育、衛生防疫等承擔政府法定責任的機構乃至承擔監督執法職能的機構也被允許創收,而且政府對於創收活動的內容、收入比例以及用途幾乎沒有限制。一些機構的業務活動內容及活動方式過分自由。很多機構的目標和行為偏離社會事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規范,過分突出機構和小群體利益。社會事業領域出現了混亂局面。還有,市場化後一部分公共服務的質量並未達到政府和公眾的要求。推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是在節省政府資金的同時,保持並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盡管許多地方的改革實現了既定的目標,但也有不少的公共服務在市場化改革後出現下降的局面,與政府和公眾原先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媒體多次報道過,由市場提供的中小學校早點、午餐盒飯經常出現衛生問題,引發學生集體中毒。公共服務事業市場化改革中出現問題的根源何在?我們認為,政府與市場的責任邊界不清,政府職能「缺位」和市場化「過度」;政府職責不清,放權過度、約束不足;行政管理體制缺陷;條塊分割與不同層級政府間的責任劃分不合理;改革過程缺乏統籌規劃,制度建設滯後等等是其主要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責任的缺失。三、強化政府責任是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關鍵發展公共服務事業是政府的責任。不管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發展公共服務事業都應該是政府的責任。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改變的不是企業和當地政府領導或被領導的關系,而是在公共服務事業中引進和實行了市場機制,這種機制下政府的責任是遵循和利用市場經濟規律來發展公共服務事業。政府不應該大包大攬,並不是事事都要政府自己,政府應該做的是組織協調各方的力量共同去,政府要從公共服務事業的經營者轉變為組織管理者。具體而言,在把公共服務推向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政府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必須以結果為導向對市場化公共服務實行有效監管。在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進程中,政府必須加強監管職責,這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政府部門的共識。監管是必要的,關鍵的問題在於正確而充分地發揮監管的作用。應當認識到,遵守規則本身並不是目的,只要其服務提供者在運作中不違反法律,並且公眾最終能夠獲得符合要求的服務,政府就不應僅僅只注重運作的過程而忽視其結果,相反,政府必須以結果為導向對市場化公共服務實行有效監管。否則,不僅有可能窒息服務提供者的經營活力和創新動力,也會加大政府的監管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政府要認真分析可能影響公共服務質量的若干因素,對其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因素實施監控,同時注意收集公眾對公共服務質量的評價信息,建立並完善相應的公共服務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其次,在具體實施方案前應做好可行性論證工作,減少改革的盲目性。公共服務市場化需要一系列的條件作支撐,並非所有的公共服務都能成為市場化的對象,也並非所有的市場化改革都能取得成功,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除了經濟和效率,政府還需要考慮其它眾多的因素,有些領域的公共服務可能並不適合推行市場化。另外,公共服務市場化在節省政府直接資金的同時,也對政府在談判技巧、監管能力、評估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在作出最終的決定之前,應該組織機構和人員就有關問題進行研究:例如,作為改革對象的公共服務是否確實適合市場化運作,它有無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損害?它能否為大眾所接受?如果適合市場化運作,那麼政府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指導、監管和評估等工作?政府在安排談判、從事監管和組織評估等方面需要多少投入,市場化帶來的預期收益是多少?即使研究無法准確回答和完美解決以上問題,也可以促使政府部門進行冷靜思考,增強其在改革中的決策理性。第三,在制度層面強化對政府相關人員的監督和制約,降低和消除廉政風險。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涉及政府行政權力在市場領域中的運用,政府在確定服務價格、挑選服務提供者、制定監管規則等方面擁有較大的裁量權。如果沒有相關的監督制度作配套,就很容易發生貪污腐化、權錢交易等行為。國外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中腐敗丑聞不斷,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國政府在推行此項改革時,要特別注意相關廉政制度的配套。除了推行網上公、完善政務公開外,政府還需要規范相應的操作流程,保持各工作環節之間的銜接,同時要暢通投訴渠道,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的積極作用。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人員的素質。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行使,最終還是要簡化為人的具體活動,政府管理人員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直接影響到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高低。從目前我國實際情況看,培養大批具有高素質的公共管理人員,是對市場化的公共服務進行有效監管的當務之急。第四,必須加強公共服務市場化的法制建設。應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的法制建設,要在國家相關立法中進一步明確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要通過一系列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建構,為公共服務提供製度性的保障。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共服務的規范和監督,強化政府責任意識。在大部分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對於城市公用事業都有明確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許可權劃分,政府對城市公用事業依法進行管理,而且各項法律法規比較健全。這就有效地避免了管理部門管理的隨意性,大大減少了管理部門憑借自己主觀判斷對市政公用企業的無效干預。公共服務市場化,在中國目前還是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要進行法制化建設,關鍵是在法治理念和政府治理理念上要有創新,要有突破。首先,法治理念要從過去強調「管制」向維護市場平等權利轉變,使政府成為創造良好環境的主體;其次,法治理念從「允許」性規定向「禁止」性規定轉變。「禁止」性理念強調的是,法律只規定什麼是禁止做的,凡是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這種理念可以為創新行為提供空間,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最後,政府治理理念要從主要依靠行政性規章和文件向依據法律授權轉變,從「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這是理順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基礎,也是避免政府過度隨意干預市場的重要保證,有利於防止官員腐敗和維護市場秩序。第五,建立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制度。所謂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程序,授予企業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對某項市政公用產品和服務進行經營的權利,並以協議的方式界定政府與被授予經營權的企業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的一種制度。其實質意義在於用政府「有形之手」控制、彌補市場「無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場失靈」。特許經營制度有三個特徵,一是在經營主體的選擇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二是政府授權;三是主體雙方用協議的形式界定各自的權責利。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特許經營權的申請與授予。通過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投資者和經營者;政府依據城市發展的要求提出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進行社會招標,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由主管部門代表當地政府向被授予特許經營權者頒發權證,並由主管部門代表政府與其簽訂特許經營協議。二是特許經營協議的基本內容。包括特許經營內容、區域、范圍及有效期限;產品和服務標准;價格或收費的確定方法和標准;以及監督機制;違約責任等等。三是特許經營權的變更和終止。在協議期限內,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未按要求履行合同,產品和服務質量不符合標准等情況,主管部門可以變更和終止協議。第六,要在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中盡快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一是各級政府和公共服務主管部門要盡快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轉變管理方式,從直接參與對公共服務的經營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從對企業負責轉變為對公眾負責、對社會負責。政府管理的主要職責是積極培育公共服務行業市場;制定公共服務行業的市場規則;加強市場監管職能,規范市場行為。二是防止對「市場化」的簡單理解,出現「一賣了之」的現象。有很多人理解市場化就是賣。說十六大精神就是一個字,賣!快賣!國有企業都要趕快賣,急功近利,根本不按經濟規律事,有些地方搞偏了,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所以,要明確市場化決不等於私有化。三是認真分析和分別對待各類公共服務行業。不加區分統統推向市場是不對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文化服務就不能完全推向市場,對公益性事業和補貼性行業,政府必須有足夠的投入,保證其正常運轉。綜上所述,公共服務市場化對於政府管理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是我們認為,只要各級政府官員強化責任意識,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健全法制、依法治理,不斷調整對公共服務事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實現在全社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就能夠適應現階段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❼ 法治政府的制度基礎是什麼

一、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及其選擇
(一)行政法治建設的共性特徵
(二)行政法治形態的個性差異
(三)行政法治形態反映出現實國情下的公民權利供求關系
(四)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容易誘發依法行政涵義的不確定性
二、行政行為的法律規制
(一)行政行為的構成與分類
(二)行政行為的效力
(三)行政行為的成立、生效與消滅
(四)行政行為的瑕疵及其處置
三、以平衡論作為行政法治建設的理論根基
(一)平衡論作為行政法理論基礎的提出和發展
(二)平衡論從行政法理論基礎擴展為公法理論基礎
(三)平衡公法及其實現
四、行政法治原則的演變與遷移
(一)行政法治原則是一種地域性知識
(二)形式性、實質性與整合性行政法治原則
(三)影響行政法治原則地域化的主要變數
五、回應型公法變革
(一)公法變革的緣由及其選擇限制
(二)公法制度變革的邏輯結構
(三)公法制度變革的基本類型
六、行政法治的確立與演變:以英、法、日為例
(一)英國:「戴雪傳統」及其式微
(二)法國:法律之下的能動行政
(三)日本:走法律移植的捷徑

中篇:行政法治建設的制度安排
一、建構平衡公法體系
(一)國家法規范與社會法規范分工合作
(二)硬法規范與軟法規范並行不悖
(三)中央立法規范與地方立法規范各展其長
(四)實體法規范與程序法規范相互匹配
二、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
(一)行政裁量控制的迷惘與希望
(二)建構行政裁量模式的基本元素
(三)行政裁量控制的法制模式及其轉換
(四)依據硬/軟混合法的控制力設定行政裁量范圍
三、社會糾紛的政府防治:中國實踐
(一)政府負有化解社會糾紛的法定職責
(二)社會糾紛的政府防治機制
(三)社會糾紛政府防治機制的完善
四、健全行政責任制:一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視角
(一)行政責任制的確立及其結構性缺陷
(二)行政責任制缺陷產生「桶板」效應
(三)完善行政責任制以發揮杠桿作用
(四)行政責任制的完善

下篇:行政法制建設的中國化
一、適應全球化趨勢:集中體現為行政法因WTO而變
(一)扭轉行政法的邏輯起點
(二)明確行政法的公益基礎
(三)調整行政法的價值取向
(四)構建立體的行政法制度結構
二、順應公共治理要求
(一)國家管理模式的失靈
(二)從國家管理模式拓展為公共管理模式
(三)公共治理模式的興起
(四)公共治理推動公法制度結構的調整
三、遵循公共服務取向
(一)政府應當承擔公共服務的法定職責
(二)公法應當推動公共服務供求平衡
(三)傳統公法建構的公共服務模式存在結構性缺陷
(四)通過公法變革推動公共服務的供求平衡
四、服從和諧社會建設
(一)和諧社會倚重公法之治
(二)公法失衡造成社會不和諧
(三)通過行政法治建設推進社會和諧
五、符合科學發展要求
(一)平衡公法與社會科學發展之間的契合性
(二)行政法治建設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向
(三)通過公法均衡化推動社會發展的科學化
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法治政府
(一)我國行政法治實踐的現實問題
(二)行政法治建設的社會條件分析
(三)行政法治建設的中國特色
(四)我國行政法治建設的基本原則與策略選擇
(五)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與具體對策
後記
【內容提要】- 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 本書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之一,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與完善公共行政體制戰略研究」之子課題「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研究成果,本書從三個層面討論行政法治建設問題,包括:上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一般原理;中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制度安排;下篇的行政法治建設的中國化問題。作者以一種遞進式的討論方式,從形而上的一般原理到形而下的制度安排,再到將法治的普遍規律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的行政法治建設中國化,勾勒出中國行政法治建設宏大背景,同時釐清中國法治建設的具體路徑。【書摘插圖】 行政法治形態的多樣化及其選擇所謂「行政法治」,主要是指這樣一種理想狀態,即公共行政關系因為得到公法,特別是行政法的規范和調整而實現了法定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以維護和保障,公共理性得以維護和彰顯。行政法治建設,就是要通過創制、實施、適用和遵守行政法這種方式以達到這種理想狀態。綜觀行政法治建設二三百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一方面,行政法治具有比較穩定的普遍要求,這集中體現為尋求公共行政關系的法定化和理性化;另一方面,為了適應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傳統與現實,行政法治的具體涵義及其實現過程又呈現出多樣化形態。因此,歷史地看,行政法治並非一成不變、形態單一的概念,只是相對確定的一般規律與不太確定的具體表現方式的統一,是行政法治的普遍要求與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
行政法治建設的共性特徵
概而言之,行政法治及其實現過程具有以下一些共性特徵:
1.行政法治建設是憲政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國家機器與階級社會同時產生,公共行政由此出現,公共行政體制也隨之形成,但行政法治建設卻姍姍來遲,作為憲政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發源於資本主義初期,是反專制、爭民權的資產階級運動的產物。一般認為,行政法治與民主政治、市場經濟、近代公法崛起、司法獨立、公民社會等社會現象,基本上屬於同一時代的產物,它在近代西方憲政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准確地說,它是崇尚權力制衡與維護公民權益的憲政運動的重心,其確立和發展過程是一個與推進民主政治和建立、完善市場經濟交互作用的過程。1.影音迷廊本店已加入網路有啊消費權益保障服務,為認證商家,購物請放心
2.全店出售圖書均保證全新正版,如發現盜版我們買一賠十,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可以放心購買,所售書籍為合法出版單位出版,可提供正規發票
3.關於發貨,書籍數量較多,如你的書籍需要從其他倉庫調貨情況,這樣就會發貨時間有2-3-5天延遲發貨,造成發貨延時請買家理解
4.如果不在線,買家可以直接下單,我們會在您下單後盡快為您發貨的.

請購買建設法治政府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安排(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戰略研究論叢)前閱讀以下條款,拍下後則代表您接受以下條款:

性質說明: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直接代購,所以價格比市場價大部書便宜3-5折,我們承諾:本店所有圖書均為全新正版,如有盜版,本店願承受十倍賠款,所有書籍均是1-2天內發貨,如需調貨情況下會相應的1-5天延誤,後台確定發貨需在一至三天顯示發貨,因商品過多庫存無法及時更新,如沒及時下架或缺貨的商品,買家付款購買後,我們將通知買家申請退款,若因此耽誤您購書,我們概不負責.配送說明:
快遞(2-5天左右到達)、上海,北京,浙江,廣州發貨後1-2天,天津,江蘇,廣東發貨後2-4天,平郵(7-15天左右到達),如果某些書箱缺貨或需調庫存,時間將會延遲望理解,如果您的地址不在我們的快遞范圍,我們將會為你由快遞轉為平郵發貨,以免造成發貨延誤郵資說明:
平郵、普通快遞起步運費均統一價格,加1圖書加2元,以此類推;郵政EMS運費加1圖書加5元,以此類推.圖書利潤微薄,運費為本店硬性規定,還望買家理解。(註:平郵發貨後15天沒有收到包裹我們給予查詢包裹號,快遞跟EMS快遞6天內沒有收到包裹,我們查詢並提供訂單號及配送公司電話,買家自行查詢,望各位買家

❽ 政府的社會服務職能具體包括什麼內容實施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具體的政策措施

推進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建設
「十一五」規劃把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放在了深化體制改革的突出重要位置,強調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這對加快我國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更好地保障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總體原則

從世界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看,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職能定位也是不斷演變的,履行政府職能的模式也是不同的。

政府職能轉變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適應了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的政府職能定位正基本趨於一致,即建設一個有限政府,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

我們要從我國國情出發,進一步把各級政府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上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建立符合本國、本區域特點的公共服務型政府模式,探索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這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所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一個無私的、沒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個最小化的、有限政府,必須把政府職能集中到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主要提供製度供給、確定公共政策、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總的原則是要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以人為本來決定服務導向。政府服務要充分體現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公共服務提供從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會本位、民本位轉變的一個根本思路選擇,也是政府與社會之間正確關系的體現,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要求的體現。其主要途徑有:一是擴大政府決策的公眾參與。政府提供什麼公共服務,怎樣提供,應當事先聽取公眾的意見,以公眾意願作為第一價值取向,並建立有關了解民意、公共參與決策的渠道、規則和程序;二是政府公共服務如何應當以社會的評價為主,以服務對象的評價為主,加大公眾影響比重。

2、以市場競爭來提高服務效能。要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科學設計安排政府與市場主體的分工,擴大公共服務中市場競爭的領域,通過招投標、合同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運作方式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公共服務的供給和需求,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這方面已經進行的改革嘗試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進行下去,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3、以社會力量來改善服務供給。在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改善公共服務,鼓勵各種民間組織參與興辦公益事業和社會服務。要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逐步把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和供給方式的多樣化,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

4、以法治化建設來強化服務保障。要大力推進公共服務的法治化建設,在國家相關立法中進一步明確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通過一系列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建構,為公共服務提供製度性的保障。要強化法律規章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對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規范和監督,增強政府的責任意識、法制意識。我國目前推出的監督法等已經在這方面邁出可喜的步伐。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建議

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關鍵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使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真正成為各級政府的核心職能,切實解決好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越位」、「錯位」、「缺位」問題。

1、強化支撐,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要加快建立公共型財政體制,構建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制度基礎。要通過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促進政府職能從經濟建設主導向公共服務主導轉變。財政支出結構的轉型要做到「兩降五增」。「兩降」即降低財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費的比重、降低財政支出中經濟建設費的比重;「五增」即增加五大公共領域的財政投入。一是公共安全;二是公共衛生,不斷提高公共衛生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加強公共衛生和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統一有效的醫療保障體制,重建農村的合作醫療體系;三是公共的教育與職業培訓;四是轉向公共的救濟體制;五是公共便利,加大對包括交通、電力、橋梁、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切實提高全體人民的公共便利程度。

2、加強保障,推進政府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要著力克服體制性障礙,進一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強化政府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的體制保障。總的是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進一步理順部門分工,合理設置機構,加強綜合協調,改進和完善政府事務綜合管理。推進我國行政機構設置法治化的進程,盡快制定頒布機構編製法規,將機構改革和編制管理納入法律規范范疇進行依法管理,增強公共財政預算對機構編制的硬約束作用。

3、夯實基礎,加強公民監督。必須強化和完善對行政權力的全方位監督機制,進一步增強監督的獨立性、公開性和民主參與。擴大基層民主,完善基層政權、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保證基層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建立保護公民權利的行政執法制度,行政機關要做到權力與責任相統一,公民應做到義務與權利相統一。

4、優化結構,建立穩定高效的公共服務人才隊伍。要加強對政府公務員的培訓,建設學習型政府,著力推動政府部門成為一種精簡、扁平、網路化、有彈性、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創新的組織。要鼓勵公務員終身學習,重視發揮公務員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重視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吸引集聚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

5、科學決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服務水平。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保證公共政策符合民意、科學有效。各項重大決策,都要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保證基層幹部群眾和下級組織的意見能及時反映上來。進一步提高決策透明度,建立決策項目的預告制度和重大事項的社會公示制度、公開聽證制度,激發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保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6、完善評估,修改和完善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必須盡快按照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並認真實施以公共服務為取向的,能夠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政府政績考核體系,尤其是調整縣鄉級政府和公務員政績考核的指標體系,使其真正反映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❾ 如何加強和改善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建設

1、社會工作本土化任務
社會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服務與需要相配合。在社會工作本土化問題上這一原則仍然適用,即我們首先要考慮外部的社會工作進入某一社會文化區域的必要性,然後才能談及它的適應性改變——本土化。
毫無疑問,當行政性半專業化社會工作和民間互助系統能夠發揮作用並較好地回應社會需要時,引入專業社會工作的必要性是較小的。社會工作是合理配置資源並使其發揮效能的活動。它也是社會資源的耗費。當原有的、產生於本土的社會工作及助人系統仍然效能充分時,從異文化中引入哪怕是專業化的社會工作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為引入新的社會工作模式可能會費用高而邊際效益很小。
那麼,應該如何去評價本土化社會工作的效能呢? 制度理論認為,任何社會制度都是由人建構起來的,但是建構方式有不同。一些社會制度是人為設計並通過長期的推進而形成並發揮作用的。這種制度發揮效能不但需要強有力的推動,而且需要與之相應的經濟、政治條件相配合。因此制度建設是一種制度體系的建構過程。與之不同,另一些制度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長期的日常生活的基礎上,人們選擇了某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通過制度化過程,這種行為規范流傳下來,並在某種場合中發揮作用。如果說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屬於前者的話,民間互助系統則屬於後者。任何制度都有其生命周期,即有其效能增衰的周期性過程。當一種制度不再能有效地發揮效能時,制度改革、制度變遷的時機就到來了。
2、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時至今日,討論社會工作本土化對中國內地已不是多餘的了,因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的急劇變遷已使原來「天衣無縫」的社會工作(助人) 體系產生了漏洞,原來被這一安全網保障的人已經預感到某種不安的威脅。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原有的這套社會工作(助人) 體系還在或強或弱地發揮作用,人們對之有時還有美好的回憶和企盼。於是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在原有制度仍在起作用的情境下發展專業社會工作,這是制度創新的過程。在中國內地社會工作本土化採取依靠原有體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或許是可取的。
所謂依靠原有體系有兩層含義:第一,中國內地沒有象許多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社會所擁有的民間社會機構,沒有專業化的社會工作隊伍,實際的社會福利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還靠政府、工青婦組織及工作單位。因此,具有國際經驗的專業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內地就必須與這一原有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結合,而不可能去另建一套獨立的社會工作體系。第二,社會工作本土化是靠現在從事行政性、半專業化社會工作的人員進行的,這些人員領悟了國際性的專業社會工作的經驗,並將之與自己的工作相結合是社會工作本土化必由之路。當然,這里說要依靠原有體系並非排斥建立民間社會服務機構以作示範。基於上述理由,社會工作本土化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對從事實際社會工作的幹部進行專業培訓,促使國際社會工作經驗與本土性社會工作的比較和碰撞。第二,分析兩種社會工作之異同,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強化它們之間的親和性。第三,在此基礎上從事社會工作實踐,擴大二者之間的相容性,以實現優勢互補。
所謂注重生活文化是說,社會工作說到底是對具體個人的幫助,是通過外部援助使有困難的人擺脫其困境的過程。助人方法要使受助者能夠和樂於接受,助人效果要由受助者來評判。於是了解受助者以往的生活境況及面臨困難的特徵,了解他對受助的看法,了解他以往對待受助行為的態度,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對於選擇助人方法和推進這一過程都十分有益和必要。實際上,在傳統文化和集體主義傳統影響下人們對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幫助常常會有不同的表現。中國人這種以助人者身份(與受助者關系) 來決定接受幫助與否及方式的文化特徵,在社會工作本土化過程中不能不給予充分注意。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工作本土化是一個伴隨著研究、分析和體味的復雜過程。
3、社會工作本土化的意義
中國的社會工作,並不是西方國家社會工作特徵的簡單復制,而是一個由眾多力量交互作用的社會建構過程。西方社會工作是在助人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與自下而上、先社會後政府的社會合作發展路徑相適應,西方社會工作走的是一條「助人實踐—專業教育—職業服務」的道路。[4]中國的社會工作是外部輸入的。從辛亥革命之際社會工作輸入中國,至今百年歷程,其間雖然有過零星實踐,但真正的社會工作制度建構起點是專業教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制度超前於制度化的專業實踐。從歷史與現實角度看,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進程是在教育為先的專業化和實踐為用的職業化基礎上推進的,是黨和政府站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戰略高度上推進的,這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現實特點,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工作制度建設的基本成效。
(一)實現政府部門與社會力量的多方聯合,進一步豐富社會工作的制度主體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將從部分公共福利和社會服務供給領域隱退,這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大勢所趨,也是社會工作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在「強政府—強社會」的格局之下,政府和社會要在強化「三種作用」即國家主體作用、社會組織協同參與作用以及基層組織能動作用基礎上,在社會工作、社會服務領域形成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
1)不斷優化政社合作關系

要強化國家在社會工作發展中的角色,強化政府在社會工作建設中的主體責任,主動協調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在資源配給上為社會組織提供必要的政策傾斜,在組織培育上為社會組織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在作用發揮上為社會組織讓渡足夠的發展空間,在行政監管上為社會組織營造寬松的制度環境。

2)加快推進事業單位體制改革

利用事業單位改革契機,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台。重點保證事業單位以社會工作為主體的專業基礎與發展方向,其他系統與行業服務機構參照民政系統事業單位社會工作崗位設置辦法,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保證服務崗位的專業屬性。

3)大力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支持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運行,並通過服務評估對其進行監督和約束;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專業的、靈活的和創新的服務回應政府支持,對社會做出交待,與政府形成良性合作關系。

4)注意發揮群眾團體協同作用

要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的各自優勢,形成工作層次上有分工、工作內容上有交叉的連續服務體,形成既發揮傳統資源優勢又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元素的責任共擔的完整服務體系。

5)積極延伸城鄉社區自治觸角

進一步加大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崗位開發和從業人員能力素質轉換提升力度,使社區成為吸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重要載體,成為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陣地,成為城鄉居民享受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場域,成為優化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與重要抓手。

6)加快實現服務平台載體轉化

要充分發揮我國已經建立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眾多社會服務機構和現有社會服務從業人員作用,通過開展專業培養、引進專業力量、改善人員結構、盤活機構要素、豐富專業實務等方式,使現有社會服務機構盡快轉化為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平台與載體。

(二)實現專業教育與職業能力的互補結合,進一步深化社會工作的制度內涵

專業教育是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起點。培養造就具有專業價值理念、較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方法技能的社會工作人才,形成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在專業教育和職業能力建設方面,要堅持「六個並重」。

1)堅持國際通則與本土經驗並重

現代社會工作知識體系主要是外來的,但服務對象和處境卻是本土的。要充分尊重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經驗,總結梳理反映中國特色、包涵中國元素的社會工作理論框架和實踐模式,促進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滲透結合。加強國際經驗交流,按照「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的基本准則,在吸取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理論、方法精華的基礎上,對其實行本土化改造,增強西方專業社會工作同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的融合,在社會工作全球化共識之中形成符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

2)堅持價值理念與知識技能並重

社會工作是以價值為本的專業。社會工作教育首先是專業價值培養與塑造的過程。要注重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培養,將價值觀融入實踐中進行反思與運用,並內化為社會工作者專業素養。價值與知識是社會工作的兩翼[8],價值給社會工作者以見識力和辨別力,知識給社會工作者以方法和技巧。要通過專業教育奠定社會工作的知識與價值基礎,實現價值基礎與知識基礎的辯證統一,實現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理論水平提升與價值理念強化並重,保持社會工作的專業生命力。

3)堅持院校教育與實踐培養並重

社會工作教育不僅要系統傳授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還要將價值理念與實務技巧統一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專業水平。要改變學校教育的單一主導模式,積極為受教育者提供實踐鍛煉機會。社會工作教育機構與政府、社會組織要結成合作夥伴,加強社會工作實習基地建設,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融為一體,在實踐中積累實務經驗、強化實踐能力。要調整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明確社會工作教育機構的育人職責和社會組織的僱主角色和服務性質,建立育人機構與用人機構深層次供需對接模式,形成平等互利的制度性夥伴關系。

4)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重

專業學歷與職業經歷之間的脫節使中國社會工作陷入尷尬境地。很多實際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培養,而很多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人員卻又難以進入實際社會工作領域。要通過「職業轉化」、「專業同化」、「機構孵化」等方式促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職業轉化」就是加強對實際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培訓,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就業准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專業化的職業、職稱體系。「專業同化」就是要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使用、激勵、評價和培養等制度,通過轉化存量崗位資源、設置新崗位或替代原崗位將專業社會工作嵌入現有社會管理與服務體系中。「機構孵化」就是通過建立孵化基地等措施培育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使其成為專業社會工作者彰顯專業理念、施展專業技能、服務社會建設的平台和空間。

5)堅持專業引導與社會教育並重

社會教育主要是針對社會公眾進行的社會知曉度宣傳和認同感培養。要加強社會教育,利用電視、報紙、網路、廣播等媒體宣傳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傳播社會工作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專業社會工作的了解與認識,改變社會公眾的認識偏差,改變社會工作由少數人從事、為少數人服務、只有少數人理解和支持的困境,讓社會工作走出象牙塔,走入普通民眾的生活、融入普通民眾的工作,為廣大民眾接納、支持、承受、關心與需要,使社會工作從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實踐邏輯,轉化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物質」力量。[1]提高專業服務的及時性和實效性,通過滿足公眾個性化服務需求,兼顧傳統社會問題與現代社會問題的綜合解決,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鞏固社會工作專業地位。

6)堅持過程督導與效果評估並重

社會工作督導與評估作為一種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或程序,是有效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保證。要加快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督導和評估制度,在社會工作機構內普遍設立督導機構,聘請受過專業教育且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社會工作者擔任督導。同時,要加強對民辦社會工作機構行政領導、管理體制、工作方法、經費來源及收支情況,社會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服務效果等方面的監督、指導和評估,切實保障服務對象權益。

(三)實現社會工作在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中的有機融合,進一步延伸社會工作的制度功能

發展社會工作、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國家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為加強社會建設、優化社會服務、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做出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必須在積極融入社會建設、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大局中做好三方面工作,從而凸顯專業服務優勢、社會管理成效和群眾工作水平。
1)明確社會工作的功能定位
中央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並把發展社會工作作為提供公共服務和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執政理念的轉變和執政方式的創新。社會工作的基本職能是服務助人,首要任務是通過提供幫助,使人們獲得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是對人進行管控。黨和政府在運用社會工作的同時必須給予合理定位,從而保證社會工作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管理目標的和諧一致。要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引入社會管理,以服務促穩定、以服務促和諧、以服務促發展,方能真正達至善治目標。要處理好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社會工作與現有社會服務之間的關系,通過對現有社會管理體系的嵌入與兼容,對現有社會服務體系的提升與轉化來推進專業化發展,社會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才能得到夯實與鞏固。
2)明確社會工作的內源動力
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進行互動的過程,二者之間的互動方式決定了社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最根本動力來源於服務對象。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工作的終極關懷對象,也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動力系統、工作系統、控制系統和檢測系統。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必須立足本土,走依靠民力、發揮民智、服務民生的以人為本之路。要處理好社會工作與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辯證關系。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戰勝敵人的重要手段,[9]是建構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制度、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的重要資源。實踐證明,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重要時期、重大事項、重點活動的應急處理、緊急動員和力量積聚等方面的成效顯著。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模式,必須在引進西方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傳承本土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與方法,加強對群眾工作特點的研究。

3)明確社會工作的發展方略

社會工作產生並形成於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轉型期,處於復雜的非均衡系統中。要充分考慮中國漸進式改革特點,在整體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地區、行業實際情況,突出在重點地區、重點領域先行試點探索,將預防與發展性的社會工作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及邊遠地區傾斜,促成地區間、行業間、城鄉間社會工作「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各有側重、互相銜接」的社會工作發展格局。

❿ 武漢大學 行政管理博士 參考書目有哪些求詳細目錄,謝謝!

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各研究方向必讀書目

研究方向(一):公共管理與領導研究

1、 費斯勒、凱特爾:《行政過程的政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納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門組織的戰略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 F·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4、 詹姆斯·Q·威爾遜:《美國官僚政治——政府機構的行為及其動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5、 戴維·H·羅森布魯姆:《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 馬斯:《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7、 羅伯特·達爾:《多頭政體》,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8、 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文集》,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10、M·J·C·維爾:《憲政與分權》,三聯書店,1997年版。
11、斯蒂芬·L·埃爾金等:《新憲政論》三聯書店,1997年版。
12、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一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
13、文森特·奧斯特羅姆:《復合共和制政治理論》,上海三聯1999版。
14、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5、徐勇:《鄉村治理與中國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6、胡鞍鋼、王紹光、周建明:《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蔡定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9、於建嶸:《岳村政治》,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20、徐湘林、格勒、趙建民:《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研究方向(二):地方政府與區域公共管理

1、[美] V·奧斯特羅姆:《美國聯邦主義》(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版。
2、[美] 丹尼爾·J·伊拉扎:《聯邦主義探索》(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版。
3、[美] V·奧斯特羅姆等:《美國地方政府》(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美] R·D·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中譯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美] 詹姆士·N·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中譯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美] 約瑟夫·S·奈、約翰·唐納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中譯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7、[德] 貝亞特·科勒-科赫等:《歐洲一體化與歐盟治理》(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8、[美] 邁克爾·麥金尼斯:《多中心體制與地方公共經濟》(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9、[美] S·亨廷頓等:《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經驗的再探討》,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美] S·布萊克:《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美]E·奧斯特羅姆等:《制度激勵與可持續發展》(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12、孫柏瑛:《當代地方治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3、陳秀山、張可雲:《區域經濟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4、胡兆量:《中國區域發展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5、舒慶、周克瑜:《從封閉走向開放——中國行政區經濟透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6、謝慶奎等:《中國地方政府體制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版。

研究方向(三):公共理論與行政倫理

1、[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2、[美]漢娜·阿侖特著,竺乾威譯:《人的條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汪暉等編:《文化與公共性》,三聯書店1998年版。
4、劉軍寧等編:《公共論叢》,三聯書店(連續出版物)。
5、[美]R.T.諾蘭等著,姚新中等譯:《倫理學與現實生活》,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
6、[美]喬爾·阿伯巴奇等著,陶遠華等譯:《兩種人:官僚與政客》,求實出版社1990年版。
7、[美]特里·L·庫珀著,張秀琴譯:《行政倫理學:實現行政責任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8、[美]傑拉爾德·凱登著,[美]馬國泉編:《行政道德文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9、許卓雲:《從歷史看領導》,三聯書店1994年版。
10、[意]薩爾沃·馬斯泰羅內著,黃華光譯:《歐洲民主史——從孟德斯鳩到凱爾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11、瓦爾特·李普曼著,黃胃譯:《公共哲學》,(台灣)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年版。
12、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3、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4、O·C·麥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種話語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5、H.George Frederickson, Ed, Eth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M. E. Sharpe,Inc. 1993.
16、RorertB. Denhardt,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1.
17、Terry L.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on Ethics, Marcel Dekker, Inc, 1994.
18、PeterMadsen, Jay M. Shafritz, Ed, Essentials of Government Ethics, ThePenguin Group, 1992.
19、Adams,Guy & Danny Balfour. Unmasking administrative evil. Thousand Oak:Sage Publication, Inc, 1998.
20、The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ummary View. Chandler & Sharp Pub.,1980.

研究方向(四):地方治理

1、夏爾.德巴什:《 行政科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年版。
2、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格羅弗.斯塔林:《公共部門管理》,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4、孫柏瑛:《當代地方治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5、戴維·羅森布魯姆:《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6、俞可平主編:《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7、董禮勝:《歐盟成員國中央與地方關系比較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8、劉君德等著:《中外行政區劃比較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文森特·奧斯特羅姆等著:《美國地方政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0、克里斯托弗·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較分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1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年版。
12、文森特·奧斯特羅姆等著:《美國地方政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3、克里斯托弗·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較分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14、丹尼爾·伊拉扎:《聯邦主義探索》,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版。
15、斯科特·戈登著:《控制國家:西方憲政的歷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青目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17、詹寧斯:《法與憲法》,三聯書店1997年版。
18、羅伯特·.達爾:《多頭政體——參與和反對》,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9、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0、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研究方向(五):公共預算與財政管理

1、 希克:《現代公共支出管理方法》,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 斯基亞沃-坎波、托馬西:《公共支出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3、 里德、斯韋恩:《公共財政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4、 魯賓:《公共預算中的政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 理查德·馬斯格雷夫、佩吉·馬斯格雷夫:《財政理論與實踐》(第五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6、楊肅昌:《中國國家審計:問題與改革》,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7、樓繼偉主編:《中國政府預算:制度、管理與案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8、黃佩華:《中國:國家發展與地方財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9、尼斯坎南:《官僚制與公共經濟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0、費雪:《州和地方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1、敦利威:《民主、官僚制與公共選擇》,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2、戈登·圖洛克:《尋租:對尋租活動的經濟分析》,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布坎南、布倫南:《憲政經濟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4、爾姆斯、桑斯坦:《權利的成本:為什麼自由依賴於稅》,北京大學2004年版。
15. Patashnik, Eric. 2001. Putting trust in the US budget:Federal trust funds and the politics of
commit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Albert C. Hyde. Eds. 1991. Government budgeting:Theory, process, and politics.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7.Khan Aman & W.Bartley Hildreth. Eds. 2002. Budgettheory in the public sector. Westpoint: Quorum Books.
18.Khan Aman.Eds. 2004. Financial managementtheories in the public sector. Westpoint: Quorum Books.
19.John Bartle. 2001. Evolving theories of publicbudgeting. New York:JAI Press.
20.Gerald J. Miller, W.Bartley Hildreth & JackRabin. Eds. Performance-based budgeting. Boulder: Westview Press.

研究方向(六):城市管理與市政學

1、F.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華夏出版社 1987年版。
2、西蒙:《管理行為》,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4年版。
3、B.蓋伊.彼得期:《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萊恩:《新公共管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5、夏書章、王樂夫、陳瑞蓮編:《行政管理學》(第3版),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夏書章著:《現代公共管理概論》,長春出版社2000年版。
7、夏書章著:《市政學引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版。
8、夏書章、徐理明編:《市政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納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門組織的戰略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0、薜瀾等著:《危機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1、彼得.F.德魯克等著:《知識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2、夏書章著:《知識管理導論》,武漢出版社、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夏書章著:《新加坡行(市)政管理》,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4、夏書章著:《香港行政管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年版。
15、李瑞環:《城市建設隨談》(上),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16、李瑞環:《城市建設隨談》(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17、夏書章主編:《行政效率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8、拉塞爾·M·林登:《無縫隙政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9、夏書章、汪淑鈞:《行政奇才——周恩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0、徐曉林、楊蘭蓉編著:《電子政府導論》(第二版),武漢大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研究方向(七):公共管理與制度分析
1、郭小聰主編:《政府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方福前:《公共選擇理論——政治的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德] 柯武剛、史漫飛著:《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4、[美] 奧斯特羅姆、帕克斯和惠特克著:《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5、[美]道格拉斯·C.諾斯著:《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曼瑟爾·奧爾森著:《集體行動的邏輯》,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美] 蓋瑞 ·J.米勒著:《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美]丹尼斯·C.繆勒著:《公共選擇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9、[美]喬·B.史蒂文斯著:《集體選擇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與公共經濟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1、[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版。

研究方向(八):政府組織與管理
1、戴維·奧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擯棄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項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羅伯特 · B · 登哈特:《公共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B · 蓋伊 · 彼德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雅米爾 ·吉瑞賽特:《公共組織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演進》,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5、格羅弗·斯塔林:《公共部門管理》,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6、納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門組織的戰略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7、文森特·奧斯特羅姆:《復合共和制政治理論》,上海三聯1999版。
8、詹姆斯·Q·威爾遜:《美國官僚政治——政府機構的行為及其動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9、萊恩:《新公共管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0、戴維·H·羅森布魯姆:《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V·登哈特、R· 登哈特:《新公共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3、克里斯托弗、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較分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14、麥克爾 ·巴澤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願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5、拉塞爾·M· 林登著:《無縫隙政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6、應松年、袁曙宏主編:《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F·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18、陳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9、蔡立輝:《電子政務:信息時代的政府再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0、羅納德·克林格勒、約翰·納爾班迪:《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研究方向(九):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1、瑞尼:《理解和管理公共組織》,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雅米爾·吉瑞賽特:《公共組織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演進》,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3、瓦休等:《組織行為與公共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瑞尼:《理解和管理公共組織》,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斯格特:《組織理論》,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6、羅伯特·B·登哈特:《公共組織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7、曼瑟爾·奧爾森著:《集體行動的邏輯》,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丹尼斯·C.·繆勒著:《公共選擇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9、喬·B·史蒂文斯著:《集體選擇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拉齊爾:《人事管理經濟學》,三聯書店2000年版。
11、羅納德·克林格勒、約翰·納爾班迪:《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2、藍志勇:《行政官僚與現代社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14、張永宏:《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學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詹姆斯·Q·威爾遜:《官僚機構:政府機構的作為及其原因》,三聯書店2006年版。
16、保羅·R·尼文:《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平衡計分卡》,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17、西奧多·H·波伊斯特:《公共與非營利組織績效考評:方法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8、CarolH.. Weiss,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Prentice-Hall, Inc. 1998.
19、LauraLangbein, Public Program Evaluation: A Statistical Guide, M. E. Sharpe, Inc.2006.
20、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版。
21、道格拉斯·C·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版。
22、奧爾森:《國家興衰探源》,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23、林德布羅姆:《政治與市場: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版。
24、蓋瑞·J.米勒著:《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SusanRose-Ackerman, Corruption: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AcademicPress, 1978.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的制度建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