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中國公共服務均等化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努力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著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強調重視擴大就業再就業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重視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2020年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把「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重要內容。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確定為當前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方針。此外,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支持中西部發展」,也是全面落實中國特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
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把社會建設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並確立了社會建設中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方針和中心內容;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2008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對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構想包含三個層次:(1)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應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但建設步驟要把握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原則。(2)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長遠目標,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但也需要逐步實現。應圍繞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協調處理好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保障和供給水平、政府財政能力三者間關系。(3)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是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形成公共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參與機制。通過公共財政、社會組織、企業與家庭的合作,發揮和體現財政資金的公益性價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
2009年全國財政會議更加明確強調,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重點加大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以穩定和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拉動消費需求。 1、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公共服務需求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需求不斷拓展和逐步得到滿足的過程。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物質產品供給能力的提升,公共服務需求不斷增長、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需求增長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如何使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相適應,將是我們在較長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的任務,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收入分配等,都離不開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2、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會財富初次分配的不平衡,並對初次分配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緩解和抑制利益分化進程及其引發的社會矛盾。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使公共服務逐步擴展到整個社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同時,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促進社會公平和權利平等提供強大的基礎平台,有利於振奮社會成員的精神,提高社會總體效率。
3、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發揮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主體作用,加快公共財政建設步伐,加大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比重,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首要之舉。在我國,公共服務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公共服務發展滯後,總量供應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在社會公共領域的缺位問題,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甚至社區,改變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局面,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多中心。市場化的核心是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國家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主體間,形成有效競爭機制,從而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堅持不懈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始終堅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的基本理念,始終堅持通過改革促進發展的基本路徑。通過改革,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連續大幅度提高,為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奠定了堅實的財力基礎。
第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要求政府將維護最廣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要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以人為本」和「統籌兼顧」,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中國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公平正義意味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公共服務具有再分配的功能,需要通過均等化的制度設計,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勾畫了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的宏偉藍圖。
第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按照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目標的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通過改革,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職能轉變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務重點;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合理界定政府部門的職責,做到權力與責任對等,避免職能交叉重疊。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確立了體制基礎。 一是確定了「完善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方針。主要做法是通過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調整稅收返還和財政補助政策,為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探索財政制度基礎。
二是堅持基礎教育的公益性質,努力實現教育公平。主要做法是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范教育收費,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2007年取消了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2008年秋季開學將取消全國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三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努力構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主要做法是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努力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四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主要做法是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
五是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主要做法是在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支持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的同時,加強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和政策引導。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中國在公共服務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公共服務需求壓力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務再分配作用弱,公共服務標准不規范,公共服務主體回應性差等。中國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歷程剛剛起步,實現均等化的理論基礎還相對薄弱,實現均等化的途徑和策略還不夠清晰,實現均等化的制度還不夠健全,制度之間還缺乏系統化的安排。
中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是亞洲大多數國共同需要面對的。通過開展「亞洲主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探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理論問題,總結發達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驗和教訓,探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途徑和策略,破解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共同難題,對推動整個亞洲地區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具有戰略意義 。
② 我國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應包括哪四項基本內容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於整個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和自身發展性基本公共服務的集合,B、C、D、E與A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系統。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務處於模型的最下方,是整個模型的基礎性模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要滿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後才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看,B獨立生成A的子系統。
三、公共環境性基本公共服務位於模塊的左方,是A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二者構成對立統一的整體。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務,居於模塊的右邊。公共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沒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與措施,整個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
構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措。
政府轉型是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基本趨勢是公共服務職能不斷發展並成為重要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將大大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
首先,政府職能轉型的核心是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於服務型政府來說,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在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和住房保障等領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③ 中國的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哪些
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
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根據內容和形式分類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根據專業屬性分類
按照大的專業屬性,還可以如下分類:國防建設、國內與國際公共救助與災害援助、法律法規政策規范、文化經濟產業開發建設、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信息化建設、標准化建設、工業化建設、城鎮化建設、特色產業建設、金融保險與消費建設、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發展等。
根據工程專業屬性分類
按照工程專業屬性還可以分為:國防工程、公用設施工程、民生工程、安居工程、法治工程等。
④ 公共服務類項目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公共服務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包括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四方面內容。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十四條 本法所稱公共文化設施是指用於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建築物、場地和設備,主要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職工)書屋、公共閱報欄(屏)、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點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文化設施目錄及有關信息予以公布。
⑤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哪九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包括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
從2009年開始,我國增加以下項目:
一是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進一步降低該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2009年全國需接種2330萬人,占應接種人群的31%。
二是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乳腺癌檢查,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2009年,在全國200個左右縣啟動試點,完成宮頸癌檢查200萬人,乳腺癌檢查40萬人,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逐步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
三是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對全國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進行免費補服葉酸,降低我國神經管缺陷等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四是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利用3年時間,對目前全國現有和當年新發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力爭使每例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2009年計劃完成20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五是在貴州、雲南等六省實施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項目,擴大地氟病區的改爐改灶覆蓋范圍。2009年完成87萬戶的爐灶改造任務,同時加強已完成改爐改灶病區的後期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監測。
六是實施農村改水改廁項目。為農戶進行無害化廁所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2009年計劃完成411萬戶,同時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水質監測12萬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日前,中央財政已下達六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標志著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啟動。
(5)公共服務項目在中國語境下相當於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程是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
這是中國政府針對城鄉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提供的最基本的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重點面向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共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健康管理,計劃生育監督,協助衛生服務,提供免費避孕葯具,促進衛生知識普及。
⑥ 政府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大方向來說政府提供如下服務:
1、提供就業服務和基本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務。
2、提供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公共事業性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3、提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性基礎服務。(路電網、公路網、水利網、鐵路網、通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公益性的部分直接承擔起來)。
4、提供生產安全、消費安全、社會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務。
(6)公共服務項目在中國語境下相當於擴展閱讀: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
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
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
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
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參考鏈接:網路--公共服務
⑦ 政府有哪些公共服務職能
摘要:公共事物是關系國家、集體、個人共同利益的社會性事務,包括公共物品的生產供給和公共服務的設立開展。政府作為唯一主體,包攬一切公共事物的舊格局,是與高度集中統一的政治體制和單調的社會生活相聯系的。公共事物的新形態,要求政府轉變職能,推動公共管理社會化,構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責任分擔,平等競爭,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實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
一、公共事務的內涵與特性
公共事務就是伴隨社會發展過程發生的關系國家。集體、個人共同利益的社會性事務。公共事務包括公共物品的生產與供給和公共服務的設立與開展。從廣義上理解,國家事務和階級事務也可列入公共事務的范疇,或者說它們之間有相互包含的關系。但是,我們認為,國家事務、階級事務的目標指向與社會公共事務是不相同的,這兩類事務的運作也有專門的規制,其承擔者也特定不二。因此,還是應與公共事務嚴加區別,另當別論。
公共事務的最大特性,就是它的公共性。公共事務的發生源自公共需求的變動;公共事務的承擔是政府的責任,但它不排斥任何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的參與;公共事務的成果又可以讓參與者(投資人)和非參與者(非投資人)共同享受,普遍獲益。這種現象,經濟學稱之為公共事務的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公共事務的「公共」特性,決定了公共事務是無利可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是無法通過市場交易提供的。所以,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企業「不願管」公共事務,而勢單力薄的私人又「管不了」公共事務。那麼,公共事務的責任就理所當然地落在專門的公共管理機構――政府身上。
但是,公共需求的不斷變動,又決定了公共事務還具有另外兩個特性――多樣性和階段性。
公共事務的多樣性,表現出社會生活的變化發展,公眾自主選擇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權力的真正實現。公眾對公共物品和服務質與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傾向不可能一模一樣。普遍的需求與特殊的需求。較低層次的需求與較高層次的需求,分布不均地存在於不同的社會群體中。恰恰是公共事務的多樣性,檢驗了政府壟斷公共事務權力的優點和缺點,同時,為以益公惠民、服務大眾為宗旨,以非營利為基本原則的民間社團組織與政府分擔公共事務責任提供了實踐依據,並創造了極大的機會和生長空間。
公共事務的階段性,表現出公共事務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標准;某些事物在某一階段會集聚增多,某些事務的范圍、對象會發生轉移變化。在經濟不發達的社會階段,低層次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公眾普遍的需求,那麼,公共事務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圍繞著提供和保障公眾基本的吃飯穿衣展開。社會經濟發達了,公眾的生活品位發生分化,對生存質量和福利水平的要求更高,更多元化,文化方面、個性發展與享受方面的公共事務增多了。例如,現階段,居住環境方面的公共事務增多了,人口流動、衛生保健、尊老愛幼方面的公共事務增多了,消除貧富差距、創造平等機會方面的公共事務增多了。而且,一些原來純屬經濟事務范疇的事務,也逐漸轉化擴大為公共事務,例如,交通、電話通訊、信息網路建設等事務。顯然,此階段的公共事務與經濟匾乏時代的公共事務不可同日而語。
現代社會,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社會,各國政府已注意到治理好公共事務,對國內穩定,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意義。許多發達國家,把改革公共事務管理作為政府的優先目標之一。國際權威評估機構已把公共事務管理作為衡量一國政府施政目標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數,把公眾在公共事務中的地位和參與程度,作為衡量一個社會民主文明進步的尺度。
二、公共事務管理的舊格局和現時狀態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社會公共生活日新月異,公共事務日趨豐富膨脹,舊的公共管理模式受到沖擊和挑戰,政府擔負公共管理職能的各種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諸如:公平與效率的矛盾;相對固定的行政程序不適應日趨變動的公共事務的矛盾;政府機構膨脹、管理成本無限增長、財政負擔加劇問題;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問題;難以遏制腐敗問題等等。公共事務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
新中國50年來公共事務管理的基本狀況和格局,有四個突出的特點:
1.管理公共事務的中心地位。主體地位幾十年牢固不變。政府包攬一切公共事務,自上而下,一統到底,方方面面,無所不在。社會一切公共福利來自政府;
2.各級政府行政部門重疊龐大,低效率高成本運行;
3.習慣運用行政命令。宣傳教育、群眾運動。義務勞動綜合治理的模式;
4.政府之外,沒有任何自治的承擔公共事務職能的機構。
具體分析,公共事務管理舊格局之「特」與中國過去的國情之「特」也是相互吻合的。
首先,指導思想上的『極左」和理論上的教條主義,直接導致體制上的僵化和管理行政的偏執。政府在施政過程中,把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逐漸演變成了包攬~切公共事務,全面壟斷公共權力。
其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公共事務與政治、經濟高度集中統一千一體,不僅政企不分,社會公共事務的運行也高度依附於政治權力的要求和政治目標、原則及秩序的規定。政府的職能並沒有實現也不可能真正實現分化。體制決定了政府必然包攬一切公共事務。政府辦企業、政府辦社會,政府把天下的事務、天下的責任一身擔,成為唯一的公共事務管理機構,名副其實的「全能政府」。
第三,從社會公共生活的主體――公眾的狀態看,民間缺乏公共契約的自律與他律的傳統習慣,而政府又沒有締造民主參與、廣泛合作的制度進行有效的利益誘導,那麼,公共事務除政府獨家辛勞經營之外,原本可開采利用的更深厚更廣闊的民間資源都白白流失掉了。
第四,長期以來,我國民眾的溫飽問題未解決,基本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處於低層次,公共事務相對簡單,量少。
客觀評價,必須肯定的是,人民政府幾十年來在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最基本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方面,是全心全意不遺餘力的。不管政府組織有多大局限性,政策措施多麼僵化死板,為全體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還是政府的職責。不過,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面對公共事務的新生長、新形態,政府獨家承擔的職責也必須向政府外延伸,分解了。
我國從1998年開始實施新一輪機構改革,對政府機構的整體功能和管理職能進行重新疏理定位,這種職能定位,用朱?基總理一句最簡潔的話說就是:政府要管市場,但不能辦市場。具體地說,政府職能主要是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三大塊。這反映出政府力圖實現其行政管理與加速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取向相適應,與社會公共事務呈現的嶄新變化相適應。這是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帶有制度性根本轉變的改革。已經進行的改革,給企業乃至整個經濟生活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企業脫離了政府的行政管制,以真正獨立的經濟主體投入市場競爭,追逐和獲取最大的商業利潤,整個社會經濟總量迅速增長,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日益充實豐富,社會公共事務也日趨膨脹,並隨之出現許多新領域、新形態、新問題。但是公共事務的變化並沒有像經濟事務、政治事務的變化那樣引起從政府到民間強烈的關注。在公共事務領域出現的許多問題,更顯示出政府目前的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在公共事務管理方面還不到位,不配套,不銜接和不適應。這就造成了目前我國公共事務管理總體上呈現「三態」:
1.矛盾態。一方面政府體制改革把公共服務作為一項重要職能加強和改進;一方面社會公共事務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豐富擴大,大量的公共事務是前所未有的(沒見過),政府受職能和人員編制、素質制約,既不可能投入更多行政資源來管理(管不了),又缺乏管理的經驗和技術(管不好),若按舊的行政主體模式來管,往往出力不討好。
2.2.真空態。長期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結構一直局限在第一部門(企業)與第二部門(政府)的二元化格局當中,而對以非營利為目的,以參與公共事務、推進社會公益為宗旨的第三部門(營利組織)構建與發展嚴重忽視。社會公共事務責任分擔的法規、政策幾乎空白;民間合作承擔公共事務的意識淡漠,能力乏弱;有關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的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更為少見。
3.3.流失態。由於制度的空缺和體制轉換的不到位、不配套、不銜接,導致社會公共事務的「利益蛋糕」無法做大,甚至導致利益流失。例如,市民利益社區化後,社區服務與管理制度的空缺;企業污染公共環境並對民眾健康造成損害,這種外部不經濟問題縷縷發生無力糾正;城鎮現有公共文體設施和福利設施長時間閑置甚至荒廢,有些轉為商業性使用;企業、私人捐贈的公益金,本來有保值增值的能量和效應,由於機構和制度不完善,無監管,賬目混亂,致使大量基金不僅難以保值增值,甚至在投資中被騙,被拆借、挪用、流失;許多適宜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攜手開發共同承擔的公益事業,未能有效地開發等等。
4.公共事務管理的改革正隨政府體制的改革在推進中,方向已明確,大勢趨好。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加速新陳代謝,全方位實現公共事務管理的制度創新。
三、公共事務管理的新模式
考察當今西方發達國家,繁多的社會公共事務,包括為國民提供各種福利,政府的作用十分有限,而無數的非營利組織卻活躍於社會公共事務的各個角落,各個層面。從育嬰到養老,從早餐營養到房屋修繕,從博物館、圖書館到著名學府、交響樂團,公民權益、法律援助,甚至海外救援,民間的非營利組織都有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這里,固然有傳統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對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推行了公共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構建一種嶄新的公共事務管理模式。如何依據我國的國情,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公共管理制度改革的經驗,構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共事務管理新模式,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公共事務管理責任分擔
公共事務管理責任分擔,取決於政府職能轉換的到位,把一貫由政府直接承擔的公共事務轉移給政府外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其動機和目標就是打破公共事務管理政府唯一主體、包攬一切的格局,逐步實現公共事務管理社會化。
根據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政府雖然還是專門的公共管理機構,但卻不是唯一機構。在民間非營利組織能夠提供有效的、經濟的、高質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領域,政府必須退出,這樣可以激發民間的創造性潛力和建設能量。政府雖然隨公共管理職能的部分轉移,也轉移了公共事務的責任,但絕不是放棄了責任。政府依然承擔著公共事務的政治責任和經濟責任,即政府通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服務標准。目標、原則的制定和監督執行,保證「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宗旨真正落實,保證公共事務管理的質量不能降低。同時,政府有責任培養教育非營利組織的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推動非營利組織健康、規范。持續發展;政府有責任根據公共事務的不同領域。性質。類別,對承擔責任的非營利組織進行財力支持和實行稅收優惠。即便在一些需要政府直接參與管理的公共事務領域,政府也應採取「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進而有為,退而有序,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錦上添花」。
政府從具體的公共事務中解脫出來,就能夠以監察者和指導者身份審視公共管理質量和效益,促進公眾權益和福利的擴大。同樣,由於政府管理公共事務權力下放,公共權力獨家壟斷的格局被打破,社會監督制約機制加強,不僅有利於政府克服官僚主義傾向,減少政府官員權力腐敗的機會,而且可以監督和糾正非營利部門可能出現的「第二政府化」及成員的「官僚化」傾向,當然,也相應降低了公共事務管理的成本。
各類非營利組織進人公共事務領域,與政府分擔責任,還可以有效地醫治與市場經濟相伴生的「淹場失靈、政府失靈』綜合症」。「市場失靈」是指市場機制不能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的狀態,特別是不能按最優化的原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而「政府失靈」是指政府作為公共事務的主要承擔者,只能按平等的原則提供一般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滿足普遍的需求,而不可能滿足公眾『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在「失靈」症狀下,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就可以展現其自身多樣性服務和供給的優勢,與政府形成互補關系。例如,我國「希望工程」、志願者組織、社區服務機構及慈善團體等非營利組織,通過實施扶貧、助殘。康復。再就業等活動,調節社會成員的收人差距,減少貧富不均,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創造平等機會,緩和社會矛盾,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再如,一些企業為追求最大的利潤,不惜以損害公共環境為代價,隨意排放廢氣、廢水、廢渣,造成外部不經濟,而自然(綠色)環保組織、社區自助團體。動物保護組織等非營利組織就能夠協同政府職能部門及新聞媒體等機構,對這類企業實施監測、限制整改、輿論壓力、受害索賠等行動,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還有,非營利組織資本有機構成相對於營利組織(企業)較低,即非營利組織本身的運作成本低。這樣,它的自身容量和發展空間就很大,大量從第~產業(農業)轉移出來的剩餘勞動力和第二產業(工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轉移出來的勞動力,都可以吸收進入重點從事第三產業(服務業)的非營利組織。這正符合現代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力資源重新配置的大趨勢。
其實,非營利組織釋放能量的空間還很大,遠不止這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事務政府不直直接插手干預,或者干預以致成本過高,而交給民間非營利組織去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幾年,頻頻舉行的國際性、區域性的「非政府組織」論壇,對中國及世界范圍的現實問題和未來發展進行研討、預測和技術咨詢,它所形成的「軟科學」成果,無疑對政府決策和企業拓展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非營利組織承接了政府的某些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又非政府權力的延伸和擴張,這種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中介地位和角色,使得它可以保持中立,靈活自主地參與社會公共生活。
當然,列舉非營利組織的種種優勢,並非想證明它完美無缺,是包醫社會『下病」的「靈丹妙葯」,也無意將它理想化。相反,對於中國的非營利組織來說,要與政府分擔責任,要將潛在的能量。優勢和長處變為現實,還有很多艱苦的。基礎性工作要做。至少,以下三項建設應予優先考慮:第一,培養一批境界高、素質優的專業人才隊伍。這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非營利組織除吸引大量志願人員參與工作外,專職管理人員的人格魅力和綜合素質對推動組織的運作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任何非營利組織都要有自己的「專業」定位。優秀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經驗無疑有利於提高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而專業素質差或定位不清不僅不利於吸引支持者捐助,而且會降低組織的公信度。第二,非營利組織必須學會以最好的方式管理。僅僅有一批具無私愛心和良好意願的仁人還不夠,還必須高效地運作,並追求最低成本最優結果。非營利組織必須是「效率組織」。第三,非營利組織必須學會籌資募捐。非營利組織必須拿出物品和服務成果吸引公眾捐獻,要善用媒體宣傳自己,還要建立嚴格的財務審核和准確的信息披露制度。非營利組織必須是「廉潔組織」。
公共事務的責任分擔,不僅僅是擴大了社會責任的覆蓋面,實質上是開發利用了高品質的社會資源,大大增加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量,給飛速發展變化的社會添加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2.公共事務管理引入競爭
市場競爭,可以帶來資源的優化配置,帶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多樣化。但是,公共事務不像經濟事務可以直接通過市場競爭,實現最優化目標。因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所具有的特性,使得花錢購買的人和不花錢購買的人,都能得到同樣的享受。如果大多數社會成員都希望別人出錢出力,自己「免費佔光」,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便無人提供。由此可見,公共事務不可能通過市場體系,即由個別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交易來解決。而在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是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領域當成純消費領域,由行政職能部門或稱為「事業單位」的政府附屬機構,靠有限且固定的撥款來經營運作,這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開發、生產及供給。實踐證明,政府獨家壟斷公共事務,無論從質或量方面衡量,都有無法滿足公眾的普遍需求和特殊需求。
但是,政府是市場原則的永恆禁區,公共權力不可交換。也就是說,由政府壟斷公共事務,公共事務領域就不可能按市場原則引入競爭機制。現在,推進公共事務管理社會化,承擔公共事務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組織就可以打破禁區,合情合理合法地實現公共管理與市場競爭的「稼接」。
首先,營利組織的「效益第一、優勝劣汰、用戶是上帝」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可以引入公共管理過程。在公共權力社會化環境中,公眾掌握有選擇公共管理組織的絕對權力。公眾的滿意程度是評價服務組織的基本標准。因此,哪個組織要在市場競爭中謀求和爭取自己的機會。份額和地位,就必須拿出自己的物品和服務接受公眾的選擇。原來政府壟斷公共事務時的一切弊端和局限,在公平競爭中,在公眾的選擇中將會減少、弱化甚至被消解。
其次,承擔公共事務的非營利組織以政府的經費和社會捐款作為業務運作的資本,那麼,就必須自覺接受政府和社會捐助人的監督,搞好行業自律,建立規范的財會制度,對產品開發服務項目進行成本核算,以求獲得最優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樣,從制度上克服政府壟斷時只投入,不管效益,追求「公平」,犧牲「效率」的弊端,實現公共事務管理的「公平、效率、成本」三者兼得,均衡發展。
第三,承擔公共事務的非營利組織為爭取產品和服務的優質化。多樣化、個性化,可以憑自身優勢與營利企業合作,進行項目的技術研究和開發,在不影響服務質量和公眾接受的原則下,甚至可以給予營利組織相應的商業機會和商業利益。需要指出的是,非營利組織的宗旨和根本性質是非營利性的,並不意味著這些組織不會盈利。它不以營利為目的,它依法合理的服務性收費及運作中獲得的利潤,再投入繼續運作,可以增強服務能力,提高產品素質。總之,公共管理引入競爭,可以使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更加多樣化。優質化和低成本,直接受益的必然是公共事務的主體――公眾。
3.公共事務的利益共享
「共享」,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概念。1995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把「人人共享的社會」作為主題。在會議通過的《行動綱領》中對其含義作了闡述:一個人人共享的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其基礎是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基本自由,文化和宗教多樣化,社會正義、民主參與和法制。人人共享的社會,是一個根據所有人的需要和能力,調整自身結構和動作,並調整自己政策和計劃的社會,從而發揮全體社會成員的潛能,並為所有人謀取福利。因此,可以理解,「共享」,是人類生存資源的共享,是發展機會的共享,是社會成果的共享。共享的社會,將進一步使人能夠在互惠和公平的原則指導下,彼此投資,並分享此種投資的成果。
我們認為,把「利益共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管理改革的終極目標最恰當不過了。公共事務,實質上體現的是公共利益。過去,我們在公共事務管理中,強調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三者的統一。無疑,這是正確的。只有三者統一,才能實現共同利益,才能「共享」。遺憾的是,實踐中卻總是將個人利益從「統一」中剝離出來,又總是以公共利益的「理由」限制、削弱甚至「犧牲」個人利益,而且,這種「犧牲」長期得不到「補償」。久而久之,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真誠與熱望受到傷害,人們對待公共事務就變得冷淡、虛假應付。消極抵觸,而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蛋糕」遲遲做不大,甚至萎縮。實際上,這已經造成了公共事務領域的惡性循環。
公共事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勢必要在制度上和宏觀環境上創造「利益共享」的局面。使更多的人走出私人生活的領域,樂於與他人合作交往;更多的人樂於投資於社會公共事務,承擔社會公共事務。在公共事務中,個人的權利、非政府的社會組織的權利與政府的權利是平等的,待遇是互惠的,利益是共享的。這樣,社會主義公共利益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人人共享的資源才能越來越豐富,社會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空間才能越來越廣闊。這方面,大連。上海、南京等地社區建設的成果,深圳市志願者組織「義工聯」的活動,都是成功的範例。今年,國家將要實施的「志願者注冊登記制度和志願者服務時間儲蓄制度」(據2000年12月6日《中央電視台》報道),為推動公共事務管理的改革,實現「利益共享」開創了制度先例。
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鄧小平曾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還提出,要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擁護不擁護,作為黨和政府制定政策和推進工作的出發點。可以說,只有實現公共事務管理制度的改革開放,才能促進公共事物豐富和發展,公共利益充實和擴大,而能不能夠實現「利益共享」,是檢驗以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為目標的政府體制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志,是檢驗政府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制度成功與否的標志,是檢驗政府是否真正貫徹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標志。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社會又處在大變革大轉折大發展的過程。因此,任何~項改革與創新的舉措都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都將有一個實驗推廣的階段,都應當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我們堅信,公共事務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必將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文化的全面進步,極大地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⑧ 公共項目 名詞解釋
公共項目是指各種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的一次性和獨特性的任務,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途徑和載體,公共項目成果就是公共服務或公共物品。
也指由國家政府事業機構從事的為社會大眾提供便利的公共基礎設施工程。例如:市民廣場,水電暖氣管道,公共給排水工程等。
⑨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目前,公共服務這一措詞已被相當廣泛地使用,但是,對什麼是公共服務,卻有不同的見解,在很多情況下是含糊不清的,而概念上的混亂又助長了實踐中的混亂。
公共服務與公共管理
所有涉及到國家管理的行為與活動都在公共管理的涵蓋之內。公共服務管理屬於公共管理的組成部分。但公共服務管理與公共行政管理是不同的,是兩種不同性質與形式的公共管理。例如,對公辦教育或公立學校的管理屬於公共服務管理,但政府對教育的執法與行政管理則屬於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服務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這四項職能都是國家應承擔的,都屬於由公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在廣義上,可以將公職人員使用公共權力與資源所從事的各項工作都看作是公共服務。當國家是建立在普遍的公民主權基礎之上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但是,對公共服務的概念只有作狹義、具體和明確的界定才能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具有實質性意義,即提供公共服務是國家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或國家的其他職能相區分。也就是說,公共服務只是同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相並列的國家的又一項職能。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筆者的研究所採用的公共服務的概念是狹義的,即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由國家介入的服務活動,如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公共服務的類別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⑩ 什麼叫公共服務啊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維護性公共服務,經濟型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
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