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老市裡拆遷規劃
法律分析:擬改造21個棚戶區,3817戶居民受益
經摸排,2021年中心城區計劃改造各類棚戶區21個3817戶,具體數據如下:
花山區
9個棚戶區 2280戶
雨山區
11個棚戶區1110戶
慈湖高新區
1個棚戶區427戶
此前,馬鞍山住建局也公布了多個安置住宅項目的規劃批前公示,包括城中的湯陽地塊、鴛鴦等地塊,城南的超山花園等地塊和城東的秀山花園南側等地塊。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B.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辦函〔2017〕73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報請審批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准,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馬鞍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和濱江旅遊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馬鞍山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3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布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06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落實好《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要加強對採石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太白樓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保護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交融的濱江城市風貌。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馬鞍山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馬鞍山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馬鞍山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7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C. 馬鞍山市城市綠化管理辦法(2021)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城市綠化事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城市綠化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以及其他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區域內種植和養護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城市綠化目標,實行綠化目標責任制,保障城市公共綠化建設和管護所需經費。第四條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市綠化管理工作,負責對縣(區)綠化工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
縣(區)人民政府確定的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綠化管理工作。
開發園區管理機構按照市或者所在縣(區)的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開展責任區域內有關的城市綠化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綠化的相關工作。
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等部門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的綠化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推動全民義務植樹等群眾性城市綠化活動。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適齡公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履行植樹的義務。
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應當加強綠化科學知識、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增強市民履行綠化義務和保護綠化成果的意識。
鼓勵單位和個人以投資、捐資、認養等形式,參與綠化的建設和養護。
鼓勵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開展城市綠化服務工作,引導市民參與城市綠化保護活動。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損壞城市綠化及其設施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和舉報。
對在城市綠化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七條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經依法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實施。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當從城市實際出發,合理規劃城市綠化用地面積和性質,並兼顧綠地的生態防護和防災應急功能。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報批前應當組織專家論證,並廣泛徵求公眾意見。第八條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確定各類城市綠地范圍的控制線(以下簡稱「城市綠線」),並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城市綠線不得隨意調整。因城市建設需要調整城市綠線、減少規劃綠地的,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劃落實新的綠化用地,經依法批准後及時向社會公布。
下列區域城市綠線的調整,不得減少綠線范圍內的綠地面積:
(一)長江岸線濱水綠地、濕地;
(二)重要的防護綠地;
(三)其他對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具有長期保護價值的綠地。第九條城市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應當安排附屬綠化用地,其綠地率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新建多層居住區綠地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五,高層居住區綠地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八;改造、擴建居住區綠地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
(二)機關團體、學校、醫院、休(療)養院(所)、公共文化設施、部隊等單位的綠地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五。
(三)其他工程建設項目的綠地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確定規劃條件時,應當明確工程建設項目綠地率。第十一條城市綠化工程的設計,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設計單位承擔。
工程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審批時,應當有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審查。
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設計方案確需改變時,應當報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實行招標的城市綠化工程,按照規定進行招標。城市綠化工程招標文件中應當明確以下內容:
(一)投標人應具有與城市綠化工程項目相匹配的履約能力;
(二)資格審查委員會、評標委員會中園林專業專家人數不少於委員會專家人數的三分之一;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第十三條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建設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驗收並同時交付使用。附屬綠化工程因季節原因不能同時交付使用的,應當向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說明情況,並在主體工程交付使用後的六個月內交付使用。
D. 2011年馬鞍山建成區面積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馬鞍山市城市(不含當塗縣城)現狀建成區用地面積82.5平方千米,現狀人口78萬人。
2010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228.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6.93萬人,非農業人口81.37萬人。據抽樣調查,人口出生率為10.1%,死亡率為4.6%,自然增長率為5.5%。
全市土地面積4042平方公里,市區規劃面積715平方公里。全市轄三縣三區,6個鄉,30個鎮,171個社區居委會,425個村民委員會。城市化率66%。境內轄3區3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
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為: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340平方千米。
中心城區范圍為:西到長江,南到當塗縣界,東至東部山體,北到省界的區域,總面積195.3平方千米。
《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2009修改)於2011年3月25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皖政辦秘〔2011〕39號)批復實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我局現將規劃成果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復文件予以公布。
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
1.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為: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340平方千米。
2.中心城區范圍為:西到長江,南到當塗縣界,東至東部山體,北到省界的區域,總面積195.3平方千米。
城市性質
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和濱江山水園林旅遊城市。
城市人口規模
1. 現狀人口78萬人;
2. 2020年為106萬人;
3. 遠景2050年為180—200萬人。
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1.馬鞍山市城市(不含當塗縣城)現狀建成區用地面積82.5平方千米,人均建設用地106.0平方米。
2.建設用地控制在110.0平方千米, 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03.8平方米左右。
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
中心城區主要向東發展,適當向南發展。
城鎮經濟分區
規劃形成沿江經濟區、丹--博經濟區、大公圩經濟區3個城鎮經濟區。
城鎮體系等級規模與結構
構建「1+2+6」 中心城—副城—中心鎮的三級城鎮等級體系。
1個中心城,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106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110平方千米。
2個副城:姑孰,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14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14.5平方千米;博望,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20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20平方千米。
6個中心鎮:向山、太白、石橋、黃池、年陡、江心,共22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為22平方千米左右。依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鎮體系規劃(2010-2015)》,在馬鞍山當塗太白、年陡鎮境內規劃15平方千米馬鞍山市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範園區。
E. 馬鞍山博望北站規劃
法律分析:完善跨區域社會治理體系,加強跨界地區城市管理聯動和信息共享,加快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示範區。重點發展以智能製造為主的先進製造業,打造山水相依、風情濃郁、配套完善、環境優良的省際同城化發展示範區。馬鞍山市博望區,這個年輕的新區,也正根據「同城化」這一要求,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發展路徑,堅定不移地落實《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洪流之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F. 馬鞍山市1255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是什麼
實施"1255"城市發展戰略,即:
由1個主城區、2個副城區、5個中心鎮和5個產業功能區共同構成的城市空間布局體系。
一是按照"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的要求,做大做優1個主城區。繼續做大主城區體量,由中心城區向東部的秀山地區和西部的濱江地區拓展,形成設施更加完備、功能更加完善的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城區。
二是按照"科學規劃、基礎先行"的原則,建設好2個副城區。大力改造提升當塗縣城區域功能,建設姑孰副城區;打造一個由丹陽、博望、新市3個鎮圍合起來的新的丹博副城區,力爭3-5年出成效。
三是按照"產業特色、擴權強鎮"的思路,建設5個中心鎮。加快建設雨山區向山鎮和當塗縣石橋鎮、黃池鎮、太白鎮、年陡鄉等5個中心鄉鎮,努力把中心鎮建設成為產業集聚區、人口集中區、和諧社會示範區。
四是按照"合理布局、錯位發展"的要求,打造5個產業功能區。著力打造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區、江心洲生態旅遊區、濮塘休閑度假區等5個錯位發展的產業功能區,使之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成為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G. 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局的主要職責
市城市規劃局是主管城市規劃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關於城市規劃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市規劃管理辦法和有關規定,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城市規劃的編制、審查、申報和實施;負責城市規劃設計、科研、勘測、檔案管理和城市規劃監察工作。
(三)負責對城市規劃范圍區內的各項建設實行規劃管理;負責違法建設的查處工作。
(四)負責建設工程的選址、定點;參與建設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規劃任務、規劃方案的設計要點及要求,組織評審論證和審查規劃建築單體方案。
(五)負責劃定建設改造范圍,確定用地性質;負責核發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六)負責建設工程施工的驗線及竣工驗收。
(七)參與論證國土規劃、區域規劃等不同層次、涉及不同地域范圍的發展規劃。
(八)負責城市規劃區域范圍內村鎮建設的規劃管理,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
(九)指導縣、區的規劃管理工作;受理城市規劃行政復議案件。
(十)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H. 宿州馬鞍山現代產業園區的園區規劃
宿州馬鞍山經濟區規劃面積為50平方公里(其中2011年至2030年前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經濟區以汴河為中心,高鐵西側南北兩岸為主發展區(24平方公里),高鐵東側南北兩岸為配套發展區(26平方公里)。
經濟區管委會肩負兩種職能:即高鐵新城建設和工業經濟區建設;以產業帶動新城區的發展。堅持高標准規劃,高起點建設,圍繞生態型、科技型、外向型的產業來定位。
在空間規劃上,園區倡導建設緊湊城市,構造梯度推進的組團結構,形成「一心一軸一帶六園」的總體空間布局。「一心」為站前商貿核心區,是整個產業園區的地理中心,門戶展示片區,統領產業園區的公共中心;「一軸」為洪河路兩側發展軸,「一帶」為新汴河旅遊居住帶,「六園」為農產品食品加工園、宿湘高新產業園、中科雲智慧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光電材料產業園、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園。以這六園為平台,積極構建「2+2」產業規劃,主要發展農產品食品深加工、信息和光電材料兩個主導產業,機械裝備製造、商貿物流兩個輔助產業,以多元功能鑄造經濟動力。
I. 馬鞍山老市裡規劃
法律分析:《馬鞍山市2021年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計劃從2021年開始,我市將全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理念新政策新要求落地,從改造內容、標准、效果、長效管理上實現高質量,由過去的基礎類改造向完善類和提升類跨越過渡。2021年,全市三縣三區共計劃改造76個項目,惠及54319戶居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J. 馬鞍山小丹陽未來規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