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廣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廣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發布時間:2022-06-07 03:02:43

① 速求,廣東清遠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狀況

北江明珠、香清溢遠。清遠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現轄:清遠市區(清城區)及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並代管英德市、連州市兩個縣級市,共1區2市5縣,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03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08.41萬人,女性人口194.6萬人,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截止07年底)。建市以來,清遠市委、市政府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兄弟地區、海內外社會各界的熱誠關心支持下,順利實現了新市各階段戰略發展目標,一座現代化濱江新城在北江兩岸巍然聳立。面對世紀之交的新形勢新挑戰,清遠市又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後花園四大發展戰略,掀起了「二次創業」高潮。 「珠三角後花園」——清遠的良好地區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招商引資勢頭迅猛,經濟社會發展加快。2002年2月28日,清遠市成功舉辦了48個重點項目奠基剪綵儀式,總投資額達128.7億元。可以說清遠招商引資的「羊群效應」正在形成和擴大。 目前清遠市正在努力建設成為綠色經濟強市、嶺南宜居名城、華南休閑之都。 清遠先後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並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漂流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奇洞之鄉、中國英石之鄉。 2007年9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6年度全國286個地級城市的綜合實力排名,清遠居全國第191位。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系列。 在2007年11月上旬,廣東省清遠市被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正式授予「宜居城市清遠」牌匾,成為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所授予的第一個中國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中國)研究中心近日已將清遠市列為我國首批「宜居城市實踐研究基地」之一,有專家將我市在宜居規劃、建設、管理上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和技術幫助。 綜合增長競爭力前十名的城市為:鄂爾多斯、河源、清遠(三個城市並列)、鐵嶺、遼源、海拉爾、營口、通化、包頭、巴彥淖爾。 《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2009年預算執行情況
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財政既要面對減收與增支的雙重壓力,又要承擔起保民生和促發展的雙重任務。全市各級財政部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緊緊圍繞「三促進一保持」,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和諧」作為工作重點,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財政手段促進經濟發展,支持經濟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中心目標和首要任務,依法強化收入征管,統籌謀劃,科學理財,不斷擴大公共財政覆蓋面,切實改善和保障民生,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預算完成情況良好,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2009年,來源於清遠的財政收入完成116.08億元(其中:中央級28.9億元,省級14.3億元,市縣級72.88億元),增長30.3%,人均3,085元。全市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00,355萬元,比上年增收126,581萬元,增長33.87%,人均1,330元。全市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000,529萬元,比上年增支238,655萬元,增長31.32%,人均2,660元。
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170,778萬元。其中:中央、省稅收返還33,913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239,095萬元,專項和一次性補助收入283,322萬元,地方債券轉貸收入25,123萬元,上年結余結轉收入88,970萬元。全市財政總支出1,016,609萬元,其中上解支出12,631萬元,部分縣(市、區)增設預算周轉金3,449萬元。總收總支相抵後,結余結轉下年度支出154,169萬元。全市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市直地方財政總收入303,33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1,674萬元,比上年增收34,760萬元,增長33.02%。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專款和省的一次性補助收入88,831萬元,縣上解收入10,781萬元,上年結余結轉收入47,071萬元,調入資金340萬元,地方債券轉貸收入19,623萬元,上解省支出4,988萬元。市直財政總支出223,681萬元。其中:市直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86,708萬元,補助縣(市、區)支出36,973萬元。結轉下年支出79,631萬元。結餘20萬元。
高新區地方財政總收入59,784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365萬元,比上年增收2,567萬元,增長44.27%。上級補助收入54,003萬元,上解支出2,584萬元。高新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0,004萬元,結轉下年支出39,780萬元。

② 發改委發布關於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通知提出,堅持尊重意願、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非戶籍常住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或探索差別化落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取消落戶限制要求並優化戶籍遷移服務等。山東濟南和雲南昆明全面取消城區落戶限制,有產權房屋的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房屋處落戶,無產權房屋的在租賃房屋處或單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等落戶。

全文如下: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

發改辦規劃〔2021〕66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陸續設立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充分發揮試點地區的示範帶動效應,2018年、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別公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的通知》《關於推廣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現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

一、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堅持尊重意願、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非戶籍常住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或探索差別化落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取消落戶限制要求並優化戶籍遷移服務等。山東濟南和雲南昆明全面取消城區落戶限制,有產權房屋的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房屋處落戶,無產權房屋的在租賃房屋處或單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等落戶。重慶永川區和璧山區取消務工年限等地區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從凈流出轉變為凈流入。江蘇南京取消地區年度落戶名額限制,降低6個市轄區落戶門檻。廣東廣州7個市轄區探索實施與中心城區差別化落戶政策,降低學歷等落戶門檻,允許全日制大專學歷等符合條件人員直接落戶。遼寧鞍山快速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的要求,並開通戶籍「全城通辦」線上線下服務,大幅提高戶籍遷移便利度。

(二)在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主要是根據農業轉移人口需求加強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湖南郴州在試點期間增加義務教育學位約12萬個,海南瓊中建設華中師范大學瓊中附屬中學、增加學位約0.4萬個,河北固安第八小學增加學位約0.2萬個,為適齡學生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提供優質教育。山東諸城建成由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三級甲等中醫院、疾控中心、幾百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組成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域內就診率達98%。湖北隨州通過政府建設、商住小區配建、企業自建、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公租房約1.8萬套,湖南湘潭籌集公租房約2.9萬套,寧夏銀川分配保障性住房約4.5萬戶,對農業轉移人口等重點人群「應保盡保」。福建上杭以公建民營方式發展普惠養老,河北盧龍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健康管理和急診急救等多項服務。吉林公主嶺范家屯鎮整合設立12個社區,每個社區設立公共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貴州「十三五」期間推動約182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新市民,增強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約5個百分點。

(三)在提高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素質方面,主要是流入地政府結合重大工程開展培訓、流出地政府主動靠前提供培訓、統籌調動企業和職業院校培訓力量等。北京延慶區實施服務於世園會和冬奧會的培訓行動,開展服務保障、園藝花卉、壓雪造雪等培訓約1.2萬人次,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河北涉縣將焊工、電工、烹調等培訓班辦到農村富餘勞動力家門口,開展培訓約0.6萬人次。貴州清鎮建成職業教育城,強化農業轉移人口等人員的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每年畢業生達3萬餘人。吉林梅河口依託政府定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托育等培訓,依託大型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培訓。廣西荔浦聘請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在農民工創業園內開展培訓,80%以上參訓人員成功轉移就業。

二、提高城市建設與治理水平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著力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城市,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在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方面,主要是改善老舊小區居住條件、推進老舊廠區轉型培育新動能、推動老舊街區打造街區經濟等。四川江安通過財政出資並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改造老舊小區約70個,改善萬餘人居住條件。寧夏銀川興慶區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市場化運作,引入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企業,按不同比例分擔改造資金。江蘇南京利用老舊廠區土地及建築,培育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及經營性項目。重慶潼南區改造盤活零星邊角地等「碎片化」土地,建設文化體育公園等市民公共空間。江蘇揚州統籌改造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及老宿舍、老宅子、老市場。

(五)在提升城市發展韌性方面,主要是結合醫院改造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海綿城市等。廣東英德響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結合醫院改造升級,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建設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四川金堂統籌增強築堤、拓卡、清障、疏浚等防洪能力,適度超前建設排水管網,全面消除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四川遂寧健全雨水花園、下凹綠地和透水鋪裝等海綿設施,增強「滲、滯、蓄、凈、用、排」功能,並利用物聯網技術布設監測設備及平台,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六)在增強城市創新能力方面,主要是導入大城市科技教育資源、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健全產業園區配套設施等。江蘇溧陽與中關村科技園區合建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吸引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等科研機構入駐。吉林梅河口引入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等高端教育醫療資源,打造先進教育科技和醫療康養基地。浙江海鹽與發達國家相關機構共建北歐(丹麥)工業園、歐洲(德國)工業園等產業技術合作平台。山東諸城建設企業共用共享的標准廠房和技術研發轉化中心,降低企業投產成本、吸引眾多企業入駐。

(七)在推動城市智慧化運行方面,主要是促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引導社區服務線上辦理、建設智慧停車信息平台等。湖北老河口建成政務雲數據中心,橫向匯聚部門政務數據,縱向連接地級市和省級政務平台,實現90餘個政務事項「一事聯辦」、800餘個政務事項「一窗通辦」。雲南騰沖推動主要公共場所5G網路全覆蓋,建成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實現公安、交通、旅遊、公共服務等信息聯通應用。重慶璧山區打造社區服務「城市生活網」,引入線上商戶約0.3萬家,為居民提供線上社區服務約200項。河南新密將近萬個停車位統一納入智慧停車信息平台,並釋放出約0.3萬個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實現市民出行就近停車、錯峰停車,基本解決「停車難」問題。

(八)在促進城市低碳化改造方面,主要是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行清潔能源供暖、發展綠色建築等。北京順義區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建設項目審批要求,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發展,引導低耗能低污染企業入駐產業園區。江蘇鎮江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影響評估制度,完成園區循環化改造,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萬噸。浙江富陽關停騰退造紙類企業千餘家,騰出產業空間約2萬畝,每年減少煤炭消耗約200萬噸。河北盧龍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築採用裝配式建築、使用綠色低碳建材,河南鶴壁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江西撫州對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垃圾分類、參與植樹等發放「碳幣」,居民可直接用於生活消費。

(九)在優化創新城市治理方面,主要是推進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科學調整收縮型城市區劃、盤活存量低效建設用地等。浙江龍港統籌推進大部制改革和扁平化管理,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形成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設市模式。黑龍江伊春15個市轄區整合為4區4縣,實現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合理集中。湖北長陽探索國土整治、限期開工、依法收回、重新出讓、騰籠換鳥等方式,提高存量建設用地利用效率。貴州凱里引導居民和社會力量參與市容秩序管理,參與的社會組織達100餘個、志願者隊伍達4萬餘人。北京密雲區免費開放城區10餘所公辦學校體育場館,滿足市民健身鍛煉需求。

三、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十)在健全農村資產抵押擔保融資機制方面,主要是引導金融機構下沉服務重心、設立政策性風險補償資金或擔保公司、拓展農村資產抵押范圍等。山東淄博組織農擔公司和銀行支持數字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信用為基礎提出申請、農擔公司提供擔保、銀行提供貸款,發放數字農業類貸款約3.5億元。四川崇州發展「農貸通2.0版」,推進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和農作物等9類農村資產抵押融資,發放貸款約28億元。河南長葛實行「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 貸款保證保險 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方式,發放貸款約4.5億元。廣東廣州花都區推進生豬抵押融資,發放貸款約2.3億元。

(十一)在健全科技成果入鄉孵化轉化機制方面,主要是加強涉農科技研發應用、引導城市人才入鄉發展等。重慶潼南區建設檸檬產業研究院,研發檸檬精深加工技術約300項,檸檬種植面積達200餘平方公里。河南長葛引入中國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共建現代種業研發平台。四川成都郫都區建立城市人才加入鄉村制度,制定申請、初審、表決、公示、頒證等新村民引進程序,吸引鄉村旅遊等緊缺人才約100名,帶動約0.2萬名專業人才進村到戶。

(十二)在推進城市公共設施向鄉村覆蓋方面,主要是推進城鄉污水垃圾統籌收集處理、城鄉客運一體化、城鄉物流配送網路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等。福建漳州長泰區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鄉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鄉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95%。湖南湘潭推進鄉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制度全覆蓋,既減少垃圾總量、又減少財政支出。吉林梅河口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機械化清掃率達90%。河北涉縣推進村村通油(水泥)路和公共客車,公交化客運服務覆蓋約80個行政村。四川達州建設城鄉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和專線網路,促進快速消費品、建材家居、農副產品、農資等城鄉互通。寧夏鹽池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農村自來水集中供水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十三)在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方面,主要是建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發展城鄉教育聯合體等。浙江嘉善完善縣域醫共體,建成5個診斷共享中心、13個基層「雲診室」平台。河南登封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標准建成5個縣域醫療次中心,把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基層。廣東韶關採用支教交流和師徒結對等方式,促進優秀義務教育教師在城鄉間交流輪崗。江西萍鄉採用以定向培養為主、以師范生支教和「銀齡講學」等為補充的方式,提高鄉村教師隊伍水平和學校辦學質量。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圓滿收官,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試點示範任務順利完成。試點示範地區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產生了不少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面上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總結提煉,印發三份推廣經驗文件、推出180條典型做法,並從中凝練出30項政策舉措納入政策性文件,成為全國性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各地區要認真學習借鑒並應用典型經驗,不斷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取得新突破。

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試點示範已到期,試點示範工作到此結束,相關文件同時廢止。同時,鼓勵這些地區繼續探索,圍繞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突破,不斷創造實踐經驗和改革成果。

③ 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2009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維護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流動人口的居住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本條例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進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跨地級以上市居住的人員。第三條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優化服務、保障權益和居住地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流動人口管理實行居住登記和居住證制度。

廣東省居住證是流動人口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通用的居住證明。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和權益保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成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協調機構,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各有關部門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公安、發展和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商、人口和計劃生育、民政、衛生、建設、司法行政、財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協助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第七條公安機關負責流動人口的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的發放、管理工作。

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受公安機關委託,開展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受理、發放等具體工作,並受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日常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決定聘用流動人口協管人員。流動人口協管人員的規模、聘用條件、聘用程序及其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全省統一、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的原則,建立流動人口居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政府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共享。第二章居住管理第十條流動人口應當自到達居住地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申報居住登記。

流動人口變更居住地址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申報居住變更登記。

流動人口在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等旅館業住宿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可以不再辦理居住登記。

逐步推行流動人口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其他便捷的手段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變更登記。第十一條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對於已經申報居住登記的流動人口,應當發給居住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個人需要申領居住證外,可以不發給居住證:

(一)未滿十六周歲或者已滿六十周歲的;

(二)在居住地就醫、探親、旅遊、出差的;

(三)在本省全日制教育機構學習的;

(四)已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的。第十二條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辦理流動人口育齡婦女的居住證時,應當核查其經現居住地鄉鎮、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查驗過的計劃生育證明,沒有計劃生育證明的,應當及時通報給現居住地鄉鎮、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第十三條流動人口在居住地連續就業、經商六個月以上或者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憑就業、經商等證明材料發給有效期最長為三年的居住證。

不符合前款條件的流動人口,發給有效期最長為六個月的居住證。第十四條居住證有效期滿需要延期的,持證人應當在有效期滿前三十日內持有關證明材料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辦理延期手續。居住證有效期滿未辦理延期手續的,其使用功能中止。

使用功能中止的居住證,持證人自中止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延期手續的,其居住證的使用功能恢復,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連續計算;持證人自中止之日起三十日內未辦理延期手續的,其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自居住證的使用功能恢復之日起重新計算。

④ 何謂「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務是建立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為實現特定公共利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總體水平,為維持本國和地區經濟社會穩定和基本的社會正義,保護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一定階段公共服務應該覆蓋的最小范圍和邊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盡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樣的權利,享受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並不是強調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務,而是在承認地區、城鄉、人群間存在差別的前提下,保障居民都享有一定標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務,其實質是「底線均等」。綜合考慮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社會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本規劃綱要將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確定為兩大類八項內容。 ——基礎服務類。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等四項。——基本保障類。包括生活保障(含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等四項。 因此要加大財政轉移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⑤ 廣東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傳承弘揚老區精神,促進本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的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革命老區,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革命根據地,其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為原中央蘇區。
本條例所稱重點老區,是指本省原中央蘇區和海陸豐革命老區困難縣(市、區)。
本省革命老區及重點老區名錄,由省人民政府確定並公布。第三條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應當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傾斜支持的原則,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自我發展相結合的機制,增強革命老區內生動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促進革命老區發展工作的領導,將革命老區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政策,建立革命老區發展協調保障機制,統籌解決革命老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地級以上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履行促進革命老區發展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革命老區發展的工作機制,制定本地區革命老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整合各類資源,組織動員各方力量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革命老區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促進革命老區發展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相關工作。第六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根據自身優勢,在資金、項目、人才、技術上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給予支持。
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開發、產業共建、人才培養、科技推廣、文化教育、旅遊開發、捐資捐助等各種途徑和方式,支持、參與促進革命老區發展。第二章基礎設施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統籌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貸款等資源,加強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均衡通達程度。
省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將革命老區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級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並在年度投資計劃中給予傾斜支持。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向革命老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傾斜。
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對重點老區教育、衛生、政法、水利、信息網路建設等納入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范圍的公益類基礎設施項目給予優先支持。
國家和省統一部署的國家干線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碼頭、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項目資本金,免除重點老區出資責任,由省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革命老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革命老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優先推進革命老區高等級公路和紅色旅遊景區公路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革命老區加強鐵路、機場、港口、碼頭、航道建設,形成內外連通、相互配套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地級以上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支持革命老區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農村公交客運,改善革命老區鄉鎮和村莊的交通條件。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革命老區大中型水庫水閘工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工程和江海堤圍加固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設,設立公益性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專項補助資金,優先支持革命老區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的管護。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革命老區因地制宜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天然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加快推動電網建設,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
省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應當優先支持重點老區風電、光伏等發電項目建設,並協調電網企業優先接入。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革命老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頻鄉村、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工程,優先在革命老區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等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第三章基本公共服務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力度推進革命老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補齊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短板,對重點老區實行統一分類分檔、按比例分擔的有關共同財政事權項目,統籌省級以上資金承擔百分之百支出責任。
地級以上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承擔基本公共服務的組織落實責任,將自有財力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優先用於革命老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保障民生政策落實到位。
鼓勵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提升革命老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⑥ 去年辦的深圳市居住證和今年辦的廣東省居住證有什麼不同能通用嗎

原證只要在有效期內兩證通用,原證過期後換新證即可,不會強制換。 廣東省居住證 ,今起全省近3000萬流動人口正式告別暫住證邁入居住證時代。16~60歲的流動人員可免費申領居住證,可在當地參加社保,可在居住地申領駕照、辦理港澳商務簽注……持證人在一地繳納社保5年,其子女入學將享受與常住人口同等對待,居住證持證人在一地繳納社保7年,將可申請常住戶口。 居住地和有效期可反復擦寫 據了解,從今日開始,居住證制度將在全省鋪開,居住證將和身份證大小相同,上面標有居住證持有人姓名、性別、戶籍等7種信息,居住地和有效期可反復擦寫,變更居住地址和延長有效期都不需要換證,只需要擦寫就能完成。 居住證期限分「6個月以下」和「7個月到3年」兩種,而其有效期一直可以延續。今後流動人口在廣東省內流動,再不用像現在一樣每到一地就辦一張暫住證,而是只要持居住證到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中心登記,辦理居住地址變更就可以了。 辦理居住證時,照片可到有二代證資格的照相館照相,並憑回執到相關部門辦理。第一次辦居住證不花錢,之後要是損壞了要補辦的話,需要工本費20元。 共享4大類公共服務 新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流動人口在廣東按規定享有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就業服務、傳染病防治和兒童計劃免疫保健服務等7大類公共服務,辦理了居住證的流動人口還可享有在居住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手續等4大類公共服務。 省內流動修改居住地址即可 新制度規定,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5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當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住地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7年、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依法納稅並無犯罪記錄的,可以申請常住戶口。常住戶口實行年度總量控制,按照條件受理,人才優先、依次輪候辦理。具體辦法由居住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居住證全省通用,今後流動人口在廣東省內流動,只要持居住證到當地公安派出所或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中心登記,辦理居住地址變更就可以了。

⑦ 請問當前廣東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有哪些管理規定

1998年12月31日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廣東省流動人員管理條例》根據2003年7月25日廣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廣東省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 2009年7月30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為《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維護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流動人口的居住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本條例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進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跨地級以上市居住的人員。 第三條 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優化服務、保障權益和居住地屬地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 流動人口管理實行居住登記和居住證制度。 廣東省居住證是流動人口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通用的居住證明。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和權益保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成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協調機構,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各有關部門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公安、發展和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商、人口和計劃生育、民政、衛生、建設、司法行政、財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協助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第七條公安機關負責流動人口的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的發放、管理工作。 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受公安機關委託,開展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受理、發放等具體工作,並受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決定聘用流動人口協管人員。流動人口協管人員的規模、聘用條件、聘用程序及其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全省統一、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的原則,建立流動人口居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政府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共享。
第二章 居住管理
第十條流動人口應當自到達居住地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申報居住登記。 流動人口變更居住地址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申報居住變更登記。 流動人口在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等旅館業住宿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可以不再辦理居住登記。 逐步推行流動人口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其他便捷的手段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變更登記。 第十一條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對於已經申報居住登記的流動人口,應當發給居住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個人需要申領居住證外,可以不發給居住證: (一)未滿十六周歲或者已滿六十周歲的; (二)在居住地就醫、探親、旅遊、出差的; (三)在本省全日制教育機構學習的; (四)已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的。 第十二條 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辦理流動人口育齡婦女的居住證時,應當核查其經現居住地鄉鎮、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查驗過的計劃生育證明,沒有計劃生育證明的,應當及時通報給現居住地鄉鎮、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 第十三條 流動人口在居住地連續就業、經商六個月以上或者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憑就業、經商等證明材料發給有效期最長為三年的居住證。 不符合前款條件的流動人口,發給有效期最長為六個月的居住證。 第十四條居住證有效期滿需要延期的,持證人應當在有效期滿前三十日內持有關證明材料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辦理延期手續。居住證有效期滿未辦理延期手續的,其使用功能中止。 使用功能中止的居住證,持證人自中止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延期手續的,其居住證的使用功能恢復,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連續計算;持證人自中止之日起三十日內未辦理延期手續的,其在居住地的居住期限自居住證的使用功能恢復之日起重新計算。 第十五條居住證遺失、損壞的,持證人應當及時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申請補領、換領。 居住證持證人申報居住變更登記的,其居住證無需換領。 第十六條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補領、換領居住證或者按照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申領居住證的,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發放居住證。 第十七條 居住證由省公安機關統一印製。 第十八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需要查驗居住證時,被查驗的流動人口應當予以配合。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為流動人口提供服務時,可以要求居住證持證人出示居住證,持證人應當予以配合。 除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押居住證。 第十九條 流動人口辦理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首次領取居住證和辦理居住證延期手續的,辦理單位不得收取費用。 流動人口因遺失、損壞而補領、換領居住證的,應當繳納工本費。居住證工本費的收費標准由省物價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 房屋出租人和用人單位應當配合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房屋出租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應當在流動人口入住後二十四小時內登記其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等基本情況,並在三個工作日內向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報告流動人口的基本情況,並督促其按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申報居住登記或者居住變更登記。流動人口終止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應當在流動人口離開後三個工作日內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 用人單位招用流動人口的,應當督促其申報居住登記或者居住變更登記,並於招用之日起三十日內報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與流動人口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於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報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居住證辦理及使用過程中所獲悉的有關流動人口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用於法定職責以外的用途。
第三章 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的權益保障機制、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網路。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將流動人口公共服務、居住管理等納入居住登記和居住證制度,完善和擴大居住證的使用功能。 有關公共服務機構和商業服務組織應當為居住證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二十五條 流動人口享有下列權益和公共服務: (一)按規定享受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 (二)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相關待遇; (三)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四)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五)傳染病防治和兒童計劃免疫保健服務; (六)按規定參加居住地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評定或者考試、職業(執業)資格考試、職業(執業)資格登記; (七)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務。 第二十六條 居住證持證人除享有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權益和公共服務外,還享有下列權益和公共服務: (一)在居住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手續; (二)在居住地辦理出入港澳地區的商務簽注手續; (三)依法參加居住地社區組織和有關社會事務管理; (四)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務。 居住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制定居住證持證人享受公共服務的具體辦法。 第二十七條 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五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當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具體辦法由居住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七年、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依法納稅並無犯罪記錄的,可以申請常住戶口。常住戶口的入戶實行年度總量控制、按照條件受理、人才優先、依次輪候辦理,具體辦法由居住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八條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受理,依法維護。 第二十九條未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行政管理部門和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在辦理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或者居住證時不得附加其他收費。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流動人口未按照本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申報居住登記和居住變更登記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非法扣押居住證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並可以警告或者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房屋出租人未按照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報告流動人口基本情況或者流動人口終止居住情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用人單位未按照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將招用流動人口和與流動人口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報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公安機關、鄉鎮、街道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視情節輕重,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單位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侵害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行為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二)對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或者申辦居住證不依法辦理的; (三)違規向流動人口收取費用的; (四)超越職權或者違反法定情形、處罰種類、數額對流動人口或者相關單位、個人實施處罰的; (五)將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居住證辦理及使用過程中所獲悉的有關流動人口信息用於法定職責以外的用途的。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其他有效身份證明,是指戶口簿、護照等。 第三十五條 符合本省引進人才專業需求的流動人口的居住登記和服務管理依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已經辦理暫住證的流動人口辦理居住證的,其居住期限連續計算。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編輯本段相關報道與評論
1.流動人口領取居住證 人民網廣州1月1日電(記者鄧圩)廣東3000萬流動人口正式告別暫住證。從今天起,16-60歲的流動人員可免費申領居住證,享有在廣東申領駕照、辦理港澳商務簽注,以及居住5年子女享受居民入學、居住7年申請入戶等公共服務和待遇。 今天開始實施的《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被稱為廣東對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重大改革,名稱比原條例多了「服務」二字,流動人口也的確享受更多的居住地公共服務。 據了解,新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流動人口在廣東按規定享有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就業服務、傳染病防治和兒童計劃免疫保健服務等7大類公共服務,辦理了居住證的流動人口還可享有在居住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手續等4大類公共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5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當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滿7年,居住證持有人有固定住所、依法納稅並無犯罪記錄的,可以申請常住戶口。 據了解,居住證辦理無需花錢。居住證和身份證大小相同,上面標有居住證持有人姓名、性別、戶籍等7種信息,居住地和有效期可反復擦寫,變更居住地址和延長有效期都不需要換證,只需要擦寫就能完成,有效期一直可以延續。2.廣東省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廣網北京1月2日消息(記者劉天思)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7時16分報道,《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從昨天(1月1日)起正式施行,開始統一發放全省通用的居住證,使用了十年的暫住證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戶籍管理創新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觀點:戶籍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將肯定無疑。 周瑞金:戶籍制度是有問題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這肯定無疑。戶籍制度來自於我們一解放以後就實行城鄉二元經濟,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當然加強城市人口的管理,實行戶籍制度有一定存在的道理,但是總體上來看的話,這個戶籍制度是不合理的,它是加大了城鄉二元經濟的負面的影響。 這兩年我們城鄉經濟的活躍來自農村的人口大量的流進城市,就是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了,農村的閑散,多餘的剩餘的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個發展的很快,雖然我們戶籍制度還有限制,但是總體上原來的界限都打破了,所以這一點也是戶籍管理的一個進步。 戶籍一直以來是人們很關注的問題,不光是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的區別,還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區別。戶口牽扯的是入學、就業、擇偶,甚至是購買公園年票的這樣的事。 周瑞金觀點:現在的戶籍制度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有一定的合理性,戶籍制度要有步驟的改革,條件成熟以後,肯定要取消。 周瑞金:現在戶籍慢慢的寬松,我估計在中小城市做的快一點,容易做一點,特大型的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這樣比較大的省會城市,一下子難以放開。 我覺得改革要有一個步驟,如果很快的打開,把城市經濟、城市的基本生活都打亂了。盡管現在,比如北京的戶口、上海的戶口,享受一些考大學也好考,得到城市的生活補助也多了,這些東西都是農民工享受不到的,這是不合理的。但是這種不合理在一定歷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打亂,帶來的是更亂的城市的管理,這樣子對經濟發展也好,都沒有好處。 所以我很可以理解,戶籍非改不可,但是改革要有步驟。所以現在也不要專門的責怪,我覺得條件成熟以後,戶籍肯定要取消。 在新的一年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廣東省的居住證制度改革,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一些大城市,以往戶籍所帶來的便利正在向更多的城市居住者轉移。比如,從今年開始,住在北京的外地人也可以買到「旅遊一卡通」年卡了。在新的一年中,我們也希望,這樣給老百姓帶來更多實惠的的改革舉措更多一些。

⑧ 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維護社會秩序,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居住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本條例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進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跨地級以上市居住的人員。第三條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便民高效、規范有序和居住地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實行居住登記和居住證制度。
廣東省居住證是持證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居住地居住、作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申請登記常住戶口的證明。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和權益保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指定或者成立負責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統籌工作的機構,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各有關部門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工商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以及用人單位、房屋出租人、就讀學校應當協助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第七條公安機關負責流動人口的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管理工作。
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受公安機關委託,開展居住登記、居住變更登記和居住證申領受理、發放、簽注等具體工作,並受其他行政管理部門委託,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日常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決定聘用流動人口協管人員。流動人口協管人員的規模、聘用條件、聘用程序及其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全省統一、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和人口信息資料庫,加強政府職能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信息共享,為推進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轉移接續制度,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供信息支持,為流動人口辦理有關事項和獲取公共服務提供便利。第二章居住登記第十條流動人口應當自到達居住地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簿、護照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居住地住址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申報居住登記。
流動人口變更居住地址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簿、護照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居住地住址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申報居住變更登記。
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或者居住變更登記,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應當發給相應的登記憑證。第十一條流動人口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申報居住登記:
(一)在居住地就醫、探親、旅遊、出差的;
(二)在全日制小學、中學、中高等職業學校或者普通高等學校就讀的;
(三)在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以及其他可供住宿的經營性服務場所居住,且已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的。第十二條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應當在流動人口入住後二十四小時內登記其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等基本情況,在三個工作日內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並督促其按照規定申報居住登記或者居住變更登記。流動人口終止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應當在流動人口離開後三個工作日內報告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鄉鎮、街道承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機構。第十三條用人單位招用流動人口的,應當督促其按照規定申報居住登記或者居住變更登記。第三章居住證申領第十四條流動人口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按照規定申領居住證。
前款規定的居住時間自申報居住登記之日起計算。

⑨ 求 加快轉型升級 建設幸福廣東 組織生活會發言稿

組織生活會發言
「十二五」時期,是廣東推動科學發展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廣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中共廣東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起點,把握新形勢,提出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廣東「十二五」發展的核心任務。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對做好全省各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結合實際落實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
中央提出,「十二五」發展,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深刻把握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新特徵的 根本要求,對廣東尤其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廣東省委認為,把握這一主題主線,落實到廣東「十二五」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因 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廣東已全面進入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推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刻不容緩;與此 同時,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容形式更豐富、水準要求更高、權利訴求更強烈,追求體面、尊嚴和高質量生活已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和價值追求,落實以人為 本、增進民生福祉同樣任務艱巨、刻不容緩。在這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候,省委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順應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內在要求和全省人 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符合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抓住這一核心,就突出了廣東「十二五」發展的主攻方向,就掌握了推動 廣東科學發展的主動權。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一個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的有機整體。這其中,轉型升級是手段,幸福廣東是目的,二者統一於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加快轉型升級,就是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內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 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而夯實物質基礎,保證人民群眾有更給力的幸福,更長久的幸福。建設幸福廣東,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生態環 境,建設宜居城鄉,改善社會治安,保障人民權益,暢通訴求表達渠道,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從而強化轉型升級的目的依歸和價值導向,使轉型升級成果更好地 轉化成人民群眾福祉。歸根到底,就是要通過轉型升級增強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創造社會財富和公平分配社會財富,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好日子,增強幸福感。可以說,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既體現了中央要求與廣東特色的統一,又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 展、物質發展與人文發展的統一,還體現了發展路徑方向與發展價值取向的統一,是一個立足實際、面向未來的科學發展願景。
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固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要做好「持久戰」的思想准備和工作準備,但也絕非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而 是全省各個地區經過努力都可以實現的目標。在這個問題上,也要防止出現「先污染後治理」現象,就是說要防止先造成了「不幸福」,再去追求「幸福」,而是要 把推進發展與增進福祉統一起來,努力實現與發展階段和水平相適應的幸福,這就是發展的目的所在。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把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 核心任務落實到開展「十二五」發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通過扎實努力工作,把這一面向未來的美好願景一步一步變成現實可及的幸福生活。
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全局的重大關系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統籌兼顧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
第一,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式的關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有一定發展速度作支撐,問題是追求什麼樣的速度,怎樣去追求速度。很明顯,按照科 學發展要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能搞多快搞多快,而傳統模式下的速度我們絕不能再追求。我們清醒認識到,雖然長期以來廣東發展速度快,經濟總 量大,但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發展質量的提升與發展速度、經濟總量的提升之間確實存在較大落差,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強。當前和今後一個 時期,廣東發展的主要矛盾或說矛盾主要方面,是必須更加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這過程中,既要不斷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又要積極消化過去積累的老矛盾 老問題,可能一段時間發展速度會慢下來。省委「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GDP年均增長8%以上,低於我省「十一五」預期目標和實際增長速 度,目的是要強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導向。從長遠看,暫時的「稍慢」是為了將來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轉過來了,即使一段時間 速度和總量被趕超,我們還可以東山再起,迎頭趕上。否則,欲速不達,最終會因為喪失持續競爭力而永遠落伍。當然,就廣東不同區域來說,由於發展階段不同, 我們對速度問題並不強求劃一。珠三角經濟發達,總量相當可觀,但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其發展寧可速度低一點,也要質量好一點,集中力量促創新、調結 構、轉方式。粵東西北經濟欠發達,總量小實力弱,在堅持不走「先污染後治理」這條老路的前提下,要加快發展,做大產業規模,做強經濟實力。總之,要堅持 「好」字優先,「快」在其中,爭取又好又快。也就是說,堅持「好」字優先,不是不要「快」,而是要有質量的「快」。要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努 力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增創廣東科學發展新優勢。
第二,處理好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硬實力與軟實力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競爭力。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 硬實力日益強大,軟實力長足發展,但我們也清醒看到,軟實力不強始終是制約廣東進一步發展的軟肋。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方面,廣東與國內先進 省市區還有相當差距;在法制環境、營商環境等方面,廣東與世界發達地區還有更大差距;在改革激情、創新意識、進取精神等方面,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也有明顯 差距。我們要正視差距,明確方向,切實克服「重硬輕軟」傾向,在不斷壯大硬實力的同時,更加註重增強軟實力,大力推進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優化 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強化改革創新精神,以軟實力的增強促進硬實力的提升,增創廣東綜合實力新優勢。
第三,處理好經濟增長與民生福祉的關系。經濟增長為民生福祉提供物質基礎,而增進民生福祉則是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和最終歸宿。在這個問題上,要進一 步深化認識,強化自覺。不能認為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改善民生是軟任務;也不能認為二者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抓經濟就難以顧民生,搞民生會影響抓經濟; 更不能認為這些年來民生改善夠多了,群眾也該知足滿足了。必須看到,與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相比,廣東民生社會事業發展還有相當差距,經濟社會發展 不協調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問題比較多,人民群眾呼聲和訴求也比較集中和強烈。還要看到,改善民生是一個綜合性、動態性發展過程。過去 講改善民生,主要是吃飽穿暖有住所有錢花,現在則重點是要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群眾還有積極參與社會,表達利益訴求等新的要求。更要看到,改善民生與經濟增 長不是對立的,而是內在統一的。改善民生,首先要增加就業、增加收入,這將會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和穩定性,促進形成內外需協同拉動 經濟增長格局,這恰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同時,改善民生,還要發展文化,健全法制,完善社會管理,這些無疑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條件。當前,我省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集中凸顯,其中相當部分集中在民生社會領域,如果我們長期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就難以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我們 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長治久安也將失去根基。因此,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生福祉擺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圍繞增進民生福祉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 展,著力促進居民增收,完善社會保障,增強社會安全感,建設宜居城鄉,維護公平正義,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人民安居樂業,共建共享幸福廣東。只有這樣,才 能真正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從根本上夯實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基礎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群眾基礎,增創廣東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新優勢。
第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是當今公共治理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對於處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的廣東來說,正確處理這一關系尤其重要。總的來 說,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有效形式,但也有缺陷。政府可以矯正市場失靈,但也絕非萬能。只有適時適度發揮好市場與政府 「兩只手」的互補作用,才能有效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各級政府快手重拳迅速遏制經濟下滑勢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我們千萬不要 因此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產生「誤讀」。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充分證明, 市場化的經濟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下去並深入推進,絕不能因為政府宏觀調控積極有效而對政府的角色定位作出誤判。要進一步發揮廣東市 場發育比較成熟的優勢,在完善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繫上下更大功夫,消除市場壁壘,保護合法產權,健全信用體系,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 活力和創造力,增創廣東市場經濟新優勢。
第五,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這是我國也是廣東發展的基本經驗。要始終堅持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 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全面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新的形勢下,廣東要擔負起探索科學發展新 路的重任,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就必須更加堅定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繼續走在改革開放最前列。要進一步增強改革的勇氣、膽識、智慧和 操作能力,注重整體設計、重點突破,鼓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圍繞消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學習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經驗,著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社會民生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建立國際化營商制度體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率先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創廣東體制機 制新優勢。
三、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要集中力量推進重點工作取得突破
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我們提出「十二五」時期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自主創新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和 諧共享戰略等六大戰略,並研究制定幸福廣東指標體系,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顯著進展、社會軟實力顯著提升、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日 益完善這「三個顯著一個完善」目標。為此,我們強調要善於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帶動工作全局。
一是創新驅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如果未來五年不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廣東核心競爭力就無法提升,發展就不可能有新的出路。要 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全國自主創新示範省,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為此,要著力完善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力度,加強產學研合作,強化 關鍵技術攻關,推進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
二是轉型發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其關鍵是要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根本突破。要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先進製造業與現 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增量擴張與傳統產業存量提升「兩手並舉」,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與此同時,要促進內外需協調發展,著力擴內需拓外需,促進消 費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增強發展可持續性。
三是區域協調。這是長期制約廣東發展的最大短板,能否補齊這一短板,關繫到能否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建成幸福廣東,「十二五」必須取得突破性進 展。要按照「五個一體化」要求,扎實推進並確保基本實現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構建帶動全省發展的強大引擎。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還要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亞 太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與此同時,要全力推動粵東西北跨越發展,實現粵東西北發展全面提速,努力使區域發展差距呈現拐點式轉變。為此, 我們提出要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財政體制、幹部體制等方面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舉措,爭取五年取得顯著進展。
四是統籌城鄉。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著力破解的難題。要樹立以城鎮帶動區域發展的理念,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強化科學規劃,優 化城鎮布局,提高城鎮化質量,以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帶動產業和區域轉型升級,建設宜居城鄉。要著力發揮廣東農業優勢,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 業,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要完善城鄉統籌制度建設,全方位推進「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健全統籌城鄉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制度,逐步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是改善民生。這是加快轉型升級的根本依歸,也是建設幸福廣東的主體工程,是應對轉型期矛盾凸顯的治本之策。要樹立民生導向的社會發展理念,把 民生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促進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著力健全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現代社會管理體 系,加快文化、教育、衛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六是民主法治。這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根本保障。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形式新 途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支持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民主、公正、高效、權威的良好法治環境。要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探索保障人民群眾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有效方式,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 務。要落實《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2011—2015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著力構建法治政府。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提升全民 法律素質。
七是深化改革。這是廣東贏得科學發展新優勢的關鍵。要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率先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 體制機制。要圍繞市場化方向推進經濟領域改革,設立一批改革試點地區,重點推進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價格體系、國有企業等方面改革,創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 環境。要推進法治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加快推進社會管理和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體制改革,探 索建立基本社會政策體系。
八是擴大開放。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要堅持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對外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 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深入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全方位加強開放合作,深化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參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力開辟新興市 場,著力培育廣東本土跨國公司。把粵港澳合作作為擴大開放的戰略重點,全面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和內容,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鞏固和深化對台經貿合 作,促進提升在粵台資企業。落實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加強國內經貿合作,提高服務全國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就必將推動廣東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 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真正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創造更加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新生活。

⑩ 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確定的1+1+9是什麼內容

財付通就是騰訊也許你開通了財付通的定投業務或者代扣代繳業務所以會自動扣款查一下你的財付通內的明細如果是被扣去不知名用途就是被盜用得去撥打人工客服電話投訴

閱讀全文

與廣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