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依戀

馬鞍山依戀

發布時間:2022-05-30 16:38:19

Ⅰ 李白的資料

http://ke..com/view/2133.htm

Ⅱ 合肥哪裡有eland依戀專櫃

百大樂普生有,元一時代廣場也有…

馬鞍山哪裡有 tennie winnie 的專櫃

八佰伴 就有 tennie winnie 一般都是在商場里有 和依戀在一起

Ⅳ 歸有光的主要作品以及他被稱為什麼派

在古代,文人是可分為不同派別的,每種派別所信奉的思想主張不一樣,所以文章風格也有差異。在明代,有一個很著名的散文派別,名為唐宋派,其代表人物是歸有光。這位文人的散文很優秀,在其生活的年代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歸有光散文的優秀程度,那麼可以用「明文第一」這幾個字,這也是後人公認的贊譽之詞。
歸有光的散文很符合「文道合一」的思想主張,這也是其所屬派別的作文主張。具體來說,此派別是反對文章的文采大於內容,不能僅僅以優美的詞句來堆砌文章,而是要在文章當中輸入情感與觀點,要言之有物,而不是言辭繁華而思想空洞的。這種主張與過去的唐宋散文家的主張是一致的。
在歸有光的時代,與其所屬派別對立的是復古派。這一派別的文人都是熱衷於做台閣體文章,這種文章初看是很有意思的,文辭非常華麗,讀起來也是很上口,特別有韻律,可是卻沒有思想靈魂,只是一副空架子罷了。唐宋派對於這個派別是很批判的,歸有光等人也一直都在撰文批評這一派別。
歸有光的文章是非常有唐宋古文風范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歸有光才能憑借其才華而贏得「今之歐陽修」的美譽,才能登上明代散文成就的最高峰,才能寫下多篇流傳至今的著名散文,而這些名文才能被後人傳誦了一遍又一遍,成為後人作文的借鑒典範。

Ⅳ 中國 哪個城市最宜居

2016年,廣東省珠海市被評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市第一位。

一、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評判標准主要以《中國宜居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為參考,包括生態環境、健康指數、城市安全指數、生活便利指數、生活舒適指數、經濟富裕度、社會文明指數、城市美譽度在內的7項一級指標和48項二級指標。2016年獲得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分別為:珠海、威海、信陽、惠州、廈門、金華、柳州、曲靖、九江、綿陽。
二、珠海,廣東省地級市,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Ⅵ 李白是哪個時代的人

盛唐詩潮波瀾壯闊,氣象萬千。而其中最引人矚目、動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創作。李白的詩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飽滿的青春熱情,爭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積極樂觀的理想展望,強烈的個性色彩,這一切匯成了中國古代詩史上格外富有朝氣的歌唱。

一、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為涉獵,所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雲: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他還很早就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九歲時,李白曾隱居於戴天大匡山,並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開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三年後,即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陽啟程入長安,這時他正好三十歲。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那時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別館就設在終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名詩人)去作客。李白結識了這位公主,卻未能如願以償,終於怏怏離去。開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天寶元年秋,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志,《南陵別兒童入京》詩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業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這位傲岸的詩人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一年後他就開始遭到讒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李白離長安後,沿商州大道東行,至洛陽與杜甫相識,後又與杜甫、高適一起暢游梁、宋一帶,過著飲酒論文、追鷹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東兗州,李白又與杜甫相遇,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公開表示抗議,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他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地東南,來往於宣城、當塗、金陵、溧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下獄,不久被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一帶)。當時詩人正陷於「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的危險處境之中,以至杜甫還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時遇赦放還。這時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壯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李白病死於當塗族叔李陽冰家,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廣泛接觸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他的鮮明的個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輕時就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唐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強烈的任俠作風: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年輕時「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接濟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喜豪飲縱博,又精於騎射。他不屑於走一般士子由科舉入仕的常軌道路,而希望一舉成就大業。他又不無虔誠地求仙學道,采葯煉丹,獨孤及說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葯滿囊,道書盈篋」(《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還從山東尊師高如貴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為道教徒的儀式。他對排難解紛的策士頗為傾心,有縱橫家的氣派,崔宗之說他「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贈李十二白》)。《新唐書·文藝列傳》也說他「喜縱橫術」。總之,「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而上述各個方面,又正是盛唐時代社會習尚和文化精神的顯著特徵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人們所心儀的人倫風范。例如為了一瞻李白的豐采,任華、魏萬不遠千里追蹤相從;「四明狂客」賀知章一見李白,驚呼為「謫仙人」,解下隨身所佩的金龜相贈;門人武七則甘願赴湯蹈火,越過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至東魯接回詩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詩歌正是通過他的個性投影,折射出時代的風容神采,從而成為盛唐的最強音的。

二、時代理想的藝術升華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同時,這也成為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鳴皋歌送岑征君》)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古風》之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一樣重要。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
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襄陽歌》)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他的《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即使寫失路的憂愁,也沒有絲毫寒促蹇澀的危苦之詞,詩中出現的黃河、太行、海上、日邊等意象,以及拔劍四顧的雄姿,揚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著壯美的情采。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這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像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並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岠鄱陽司馬作》);「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西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等。這些詩以明朗純凈取勝。
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於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徵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例如他初出蜀時寫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豁然開朗的開闊處著筆,寫出了一個初上征途的青年富於展望的情懷。而晚年遇赦獲釋後所寫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則是從江流迅疾的速度著手,抒發了輕快活脫的心情。李白把漢魏以來詩歌中的典型意象和生活實感結合起來,嫻熟地掌握了傳統文化積淀的意蘊,在妙手偶得之間留下了令人咀嚼的雋永韻味。例如《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詩中的「浮雲」、「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詩中有著特定情感內容的比興意象,意謂遊子一去如浮雲飄泊無止,故人惜別又似落日依依,緣情布景而不留鑿痕。又如「雲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首兩句既點明了季節和時辰,又用「雲」和「雁」的意象喻指離別和遠行。此外如「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別》),「西輝逐流水,盪漾遊子情」(《游南陽清泠泉》)等等,也無不在傳統意象和生活實感的統一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傾向的個性,還使他能更深入地開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美。這里有對和平生活的嚮往之情,如《子夜吳歌》其三: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有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有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愛情要求,如《夜坐吟》:
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閨,金釭青凝照悲啼。金釭滅,啼轉多,掩妾淚,聽君歌。歌有聲,妾有情,情聲合,兩無違。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
也有人物交往中的天真情態,如《越女詞》其三: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他的純真的友情,常常能擺脫等級意識的污染。如《贈汪倫》、《哭宣城善釀紀叟》等詩,所寫的都是普通百姓。李白晚年所作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更集中表現了這一點: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飡。
這位在權貴面前傲岸不羈的詩人,在一個普通的農婦面前卻感動得難以進食。所有這些詩篇,都無不是以理想的光輪使日常生活題材煥發出詩意的豐采。
總之,李白是時代的驕子、盛世的歌手。他的詩歌以蓬勃的浪漫氣質表現出無限生機,成為盛唐之音的傑出代表,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來詩歌革新的歷史使命。正如李陽冰所說:「陳拾遺橫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至今朝詩體,尚有梁、陳宮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並盡。」(《草堂集序》)李白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主要即在於此。

三、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在文學史上,從六朝到隋唐是審美觀念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雖在曹丕就已提出「文以氣為主」(《典論·論文》),鍾嶸也提倡「自然英旨」(《詩品》),但由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六朝的藝術趣味仍是更多地偏向於典雅文飾;至盛唐詩歌轉以主體意興的天才抒發和自然表現為鵠的,前人的這些審美理想才真正得到充分的體現。而李白在這方面又正是一個集中的代表。明代的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以「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兩句話概括李白詩歌的總貌,這一特點體現於李詩的藝術形象、抒情方式和詩歌語言等各個方面,從而形成他與眾不同的鮮明的藝術個性。
李白對形象的捕捉能力是很強的,但是當詩人的澎湃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詩人就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像和幻想,以氣騁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這種變形的依據是詩人感情的強度,它使形象突破常規而染上了奇幻的色彩。
例如,詩人往往改變現實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輕重的比例關系,通過形體規模的變形來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他忽而化重為輕,如「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結襪子》),「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忽而又化輕為重,如「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江上吟》)。在這種對比關系中,詩人寫出了他的憤激和自信。李白的寫景詩又常常打破空間方位的拘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任意安排,通過空間的變形展示出詩人寬闊的襟懷。例如他的《橫江詞》六首,本來是從「橫江」(在今安徽和縣)這一地點著眼的,但詩人的視角卻沒有限於這個局部的地段,它忽而跳到遠在江寧城外的瓦官閣,甚至到了地處江寧縣北、比瓦官閣更遠的三山,忽而又跳到當塗西南三十里的天門,忽而又寫了錢塘江的潮水。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其三:
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詩人醉後竟想把君山削去,好讓湘水一無遮攔地流瀉,藉以發揮他奔放的豪情。此外如寫廬山瀑布的「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里……海風吹不斷,明月照還空」(《望廬山瀑布》之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同題之二),也無不是在想像中變換空間,以壯大氣勢。李白詩中還可以依據情感的要求,改變時間的速度,出現了所謂的「主觀時間」。例如《將進酒》里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把人的一生說成如朝夕之間的短暫;《寄韋南陵冰》「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春風狂殺人,一日劇三年」,又把一天放大為三年的時間。《長相思》則更奇妙地把某一瞬間凝固起來,詩中雲: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詩中的女主人公要把對鏡流淚的時刻封存起來,好作為日後的明證。這和六朝民歌《莫愁樂》的「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伸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借時間的變形烘托出女子的痴情。李白在更多的詩里,好以遊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人開始時所作的描述就帶有很大的虛擬成分,例如「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這些是詩人在寫胸中丘壑,不能當作真山真水看待的。
從「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以下,詩進入了神話般的世界,自在遨遊的神仙激發了詩人追求自由的熱情,終於迸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反抗呼聲。詩人是通過幻想的境界來表現自己對權貴的決絕態度的。又如《梁甫吟》中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
《古風》第十九首:
西上蓮華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也都是在幻境中充分表現現實與理想的對立,或是不能忘懷苦難現實的拳拳之心。把豐富的現實生活感受寄託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離的幻覺形象?/

Ⅶ 淄博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淄博市主要旅遊景點
齊長城、田齊王陵、稷下學宮、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博山淋漓湖風景區、周村古商城 聊齋城、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峨庄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古車博物館、馬鞍山風景區、沂源九天洞、齊國歷史博物館、開元溶洞、樵嶺前風景區、中國陶瓷館、王漁洋紀念館、管仲紀念館、孔子聞韶處、桓公台、原山泰山行宮、奎盛園風景區、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梓童山景區、夢泉生態旅遊區、姜太公祠、東周殉馬坑、峨庄瀑布群、蒲松齡故居、齊國故城遺址、淄博市博物館、泉河頭姜太公旅遊中心、顏文姜祠、趙執信紀念館(因園)、文峰山公園、沂源溶洞、桐林田旺遺址、稷山洞石墓群、臨淄足球博物館、臨淄古錢幣博物館、潭溪山、黑鐵山古月樓博物館、玉黛湖滑雪場、聊齋園、漁洋祠、博山溶洞、王士禎故里、北魏造像碑碣墓誌、青雲寺、爐神廟、忠勤祠、四世宮保坊、磁村古瓷窯址、昌國故城、逢陵故城、楊寨塔、寨里大張古瓷窯址、辛店乙烯墓地、振衣閣、碧霞元君行宮、匯龍橋、齊景公殉馬坑、於陵故城、小龐遺址、高陽故城、萊蕪故城、焦裕祿紀念館、九鼎蓮花山、沂源牛郎織女景區、沂源天湖旅遊度假區、鳳凰山旅遊景區、博山泉河頭風景區、沂河源國家水利風景區、太公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千乘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黃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大蘆湖風景區、文昌湖旅遊度假區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依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