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創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創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發布時間:2022-05-25 23:38:47

Ⅰ 文明城市都有哪些標准

文明城市創建七大要求

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市民文明素質有什麼要求?

1、文明行為

(1)公共場所無爭吵謾罵、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木等不文明行為;

(2)城市無煙草廣告,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有明顯禁煙標識,無煙區沒有吸煙現象;

(3)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賽場、景區、公園、廣場、主要街道、機場、車站、碼頭等場所文明有序。

2、文明交通:

(1)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

(2)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人行橫道,無闖紅燈、亂穿馬路現象,乘客排隊候車(候船)、依次上下車(船);

(3)建成區萬車死亡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評價標准。

3、友善禮讓:

(1)公共交通工具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2)人際關系融洽,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

4、公益活動:

(1)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鮮血、捐獻器官、義演義診、環境保護、植綠護綠等活動;

(2)設計開展網路公益活動。

5、見義勇為:

完善見義勇為人員認定機制、補償救濟機制,落實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和撫恤待遇。

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公共服務有什麼要求?

1、無障礙設施:

道路、公共建築及設施、新建居住建築及居住區設有無障礙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2、街道設施:

(1)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並有效運行;

(2)主幹機動車道無被侵佔、毀壞現象,主幹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9%;

(3)街巷道路路面硬化,裝燈率100%,亮燈率95%,排水設施完善;

(4)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連續、平整、無損壞和被違規佔用現象,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完整。

3、主要街道和公告場所面貌:

(1)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無臟亂差現象;

(2)依法規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文明引導有力。

4、社區生活環境:

(1)環境綠化美化,衛生狀況良好,無臟亂差現象;

(2)路面硬化、平整,無明顯坑窪積水,排水設施完善,無露天排水溝渠;

(3)倡導「垃圾減量分類」,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分類收集、定時清運;

(4)樓門內干凈整潔,樓道無堵塞,牆面、玻璃無污穢破損,照明燈完好;

(5)社區日常管理服務規范有序;

(6)制定社區居民公約,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

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有什麼要求?

1、公共安全保障:

(1)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2)社區面、重點單位及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2、食品葯品安全監管:

(1)食品經營單位和集貿市場不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時查處,無漏報、瞞報情況;

(2)公布舉報電話,問題葯品得到及時查處。

3、飲用水安全:

定期監測、檢測本行政區域內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並向社會公布。

4、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

(1)建立減災、防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和災害應急管理體系,設置明確的城市避難場所,開展社區減災、防災宣傳教育,建立健全救災應急預案;

(2)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嚴格執行事件報告、通報和信息發布制度。

5、安全生產: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6、治安管理

(1)加強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

(2)預防和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兩搶一盜」等犯罪成效明顯;

(3)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吸毒販毒制毒等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4)有效預防打擊傳銷活動。

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城市綠化有什麼要求?

1、建成區綠地率:(1為東部、中部、東北部的城市的標准,2為西部城市的標准)

(1)>31%為優秀、>28%為良好、≦28%為達標

(2)>21%為優秀、>18%為良好、≦18%為達標

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8(平方米)為優秀、>6(平方米)為良好、≦6(平方米)為達標。

五、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環境管理與環境質量有什麼要求?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5%為優秀、>90%為良好、≦90%為達標

2、消除黑臭水體:

城市建成區內未出現黑臭水體。

3、城市空氣質量:

(1)全年優良天數比例≧80%,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優秀

(2)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0%,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良好

(3)完成省級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達標等級)

4、城市水環境質量:

(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按國家規范劃分保護區,且水質達到III類;

(2)城市市轄區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連續三年上升,或達到70%;

(3)城市市下去劣於V類水體斷面比例連續三年下降或無劣於V類水體。

5、環境管理:

(1)未被環保部掛牌督辦或無區域、流域限批;

(2)無因本市市域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區飲用水源地污染並停水事件。

6、公眾參與:

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

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學校、家庭、社會有什麼要求?

1、學校教育: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實地考察主要看校園、教室有無懸掛核心價值觀「24個字」。);

(2)有中小學校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安排和落實情況(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安排和落實的材料齊備為合格,有活動安排為基本合格,兩者都沒有為不合格。);

(3)中小學校德育課、少先隊活動課落實情況(中小學校100%落實德育課程計劃和開設少先隊活動課程為合格,≧80%為基本合格,其他情況不合格。)

(4)中小學校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有具體方案、有實際效果;

(5)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有措施、落實好;

(6)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包括三項內容:一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並將數據上報國家資料庫的學校比例。二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的學生比例。三是統計並計算本地測試結果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合格的學生比例。三項數據均為2014年度、城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數據,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育部給予成績認定。),落實體育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要求。

1、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1)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制定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地方標准;

(2)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2、文化事業發展:

(1)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市轄區域內有面向社會的二級以上圖書館,建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免費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3、基層文化設施:

(1)在街道、社區統籌建設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動;

(2)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或提供相應面積的綜合文化活動場所;

(3)按照人口規模或服務人群的距離,建設選址適中、與地域條件協調的文體廣場,每個街道擁有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8平方米,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狀況良好;

(4)鼓勵影院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

4、文化服務供給:

(1)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推進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公共美術館、群藝館、文化館(站)等免費開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務項目;

(2)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3)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Ⅱ 創城的要求有哪些

有七大要求
一、對市民文明素質要求:
1、文明行為:

(1)公共場所無爭吵謾罵、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木等不文明行為。
(2)城市無煙草廣告,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有明顯禁煙標識,無煙區沒有吸煙現象。
(3)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賽場、景區、公園、廣場、主要街道、機場、車站、碼頭等場所文明有序。
2、文明交通:
(1)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
(2)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人行橫道,無闖紅燈、亂穿馬路現象,乘客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
(3)建成區萬車死亡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評價標准。
3、友善禮讓:
(1)公共交通工具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2)人際關系融洽,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
4、公益活動:
(1)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鮮血、捐獻器官、義演義診、環境保護、植綠護綠等活動。
(2)設計開展網路公益活動。
5、見義勇為:
完善見義勇為人員認定機制、補償救濟機制,落實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和撫恤待遇。
二、對公共服務要求:
1、無障礙設施:
道路、公共建築及設施、新建居住建築及居住區設有無障礙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2、街道設施:
(1)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並有效運行。
(2)主幹機動車道無被侵佔、毀壞現象,主幹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9%。
(3)街巷道路路面硬化,裝燈率100%,亮燈率95%,排水設施完善。
(4)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連續、平整、無損壞和被違規佔用現象,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完整。
3、主要街道和公告場所面貌:
(1)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無臟亂差現象。
(2)依法規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文明引導有力。
4、社區生活環境:
(1)環境綠化美化,衛生狀況良好,無臟亂差現象。
(2)路面硬化、平整,無明顯坑窪積水,排水設施完善,無露天排水溝渠。
(3)倡導「垃圾減量分類」,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分類收集、定時清運。
(4)樓門內干凈整潔,樓道無堵塞,牆面、玻璃無污穢破損,照明燈完好。
(5)社區日常管理服務規范有序。
(6)制定社區居民公約,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
三、對公共安全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安全保障:
(1)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2)社區面、重點單位及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2、食品葯品安全監管:
(1)食品經營單位和集貿市場不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時查處,無漏報、瞞報情況。
(2)公布舉報電話,問題葯品得到及時查處。
3、飲用水安全:
定期監測、檢測本行政區域內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並向社會公布。
4、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
(1)建立減災、防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和災害應急管理體系,設置明確的城市避難場所,開展社區減災、防災宣傳教育,建立健全救災應急預案。
(2)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嚴格執行事件報告、通報和信息發布制度。
5、安全生產: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6、治安管理:
(1)加強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
(2)預防和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兩搶一盜」等犯罪成效明顯。
(3)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吸毒販毒制毒等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4)有效預防打擊傳銷活動。
四、對城市綠化要求
1、建成區綠地率:(1為東部、中部、東北部的城市的標准,2為西部城市的標准)
(1)>31%為優秀、>28%為良好、≦28%為達標
(2)>21%為優秀、>18%為良好、≦18%為達標
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8(平方米)為優秀、>6(平方米)為良好、≦6(平方米)為達標。
五、對環境管理與環境質量要求: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5%為優秀、>90%為良好、≦90%為達標
2、消除黑臭水體:
城市建成區內未出現黑臭水體。
3、城市空氣質量:
(1)全年優良天數比例≧80%,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優秀。
(2)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0%,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良好。
(3)完成自治區級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達標等級)。
4、城市水環境質量:
(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按國家規范劃分保護區,且水質達到III類。
(2)城市市轄區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連續三年上升,或達到70%。
(3)城市劣於V類水體斷面比例連續三年下降或無劣於V類水體。
5、環境管理:
(1)未被環保部掛牌督辦或無區域、流域限批。
(2)無因本市市域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區飲用水源地污染並停水事件。
6、公眾參與:
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
六、對學校、家庭、社會要求:
1、學校教育: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實地考察主要看校園、教室有無懸掛核心價值觀「24個字」。)。
(2)有中小學校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安排和落實情況(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安排和落實的材料齊備為合格,有活動安排為基本合格,兩者都沒有為不合格。)。
(3)中小學校德育課、少先隊活動課落實情況(中小學校100%落實德育課程計劃和開設少先隊活動課程為合格,≧80%為基本合格,其他情況不合格。)
(4)中小學校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有具體方案、有實際效果。
(5)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有措施、落實好。
(6)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包括三項內容:
一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並將數據上報國家資料庫的學校比例。
二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的學生比例。
三是統計並計算本地測試結果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合格的學生比例。
三項數據均為度、城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數據,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育部給予成績認定。落實體育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要求。
七、對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1)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制定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地方標准。
(2)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2、文化事業發展:
(1)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高於全區平均水平。
(2)市轄區域內有面向社會的二級以上圖書館,建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免費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3、基層文化設施:
(1)在街道、社區統籌建設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動。
(2)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或提供相應面積的綜合文化活動場所。
(3)按照人口規模或服務人群的距離,建設選址適中、與地域條件協調的文體廣場,每個街道擁有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8平方米,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狀況良好。
(4)鼓勵影院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
4、文化服務供給:
(1)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推進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公共美術館、群藝館、文化館(站)等免費開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務項目。
(2)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3)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Ⅲ 你對提高本地公共文化服務水許有什麼好的建議

摘要 1、創新機制。群眾既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也是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應把群眾參與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著力點,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激發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二是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運營社會化。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准入、監督和考核體系,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方式,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公共文化設施更好發揮效能。三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群眾參與制度化。建立健全群眾能參與、好參與、樂於參與的工作機制,激勵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使群眾自主參與、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真正成為公共文化的建設主體和服務主體。

Ⅳ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參考
新余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工作規劃(2013—2015年)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文化部、財政部「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扎實有效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兩年努力,成功創建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對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中部)創建標准》,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規劃。
一、創建基礎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顯著改善,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預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835億元,增長4% ;財政總收入119.8 億元,增長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4.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704億元,增長5%。
(二)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十一五」以來,全市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共投入30多億元,加強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建成了市體育中心、市文化活動中心、市文化中心、分宜縣藝術中心、新余市影劇院等一批大型文化設施,興建了30多個文化廣場,修繕了傅抱石紀念館、羅坊會議紀念館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已經形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文化設施網路。
(三)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戲劇、歌曲、舞蹈、美術等各個文藝領域大膽探索,打造了一批思想內涵深刻、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文藝創作空前繁榮。近五年來,共有1100多件(幅)作品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四)文化服務豐富多彩。按照「多元主導、群眾參與」的思路,多領域、多形式、多主題開展文化服務活動,組織開展了抱石文化藝術節、天工文化藝術節、蜜桔文化節、葡萄文化節、少兒藝術節、歌手大賽、少兒藝術大賽、書畫展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同時,加快推進文化資源共享,不斷拓寬公共圖書服務領域;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看戲難、開展文化活動難的問題。
(五)農村文化活動各具特色。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農村文化。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優勢,發展形成了一批採茶、戲曲、舞龍舞獅等農村特色文化村,打造了夏布刺綉、紅色旅遊等特色文化產業。
(六)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改制,積極探索發展個人放映隊、「影企聯姻」、「影政聯姻」、「影民聯姻」等農村電影放映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完成了市歌舞劇院體制改革,實行了轉企改制,其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市稱號。
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社會文化團體發育不夠成熟、文化人才隊伍不夠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文化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需要在創建工作中切實予以解決,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二、創建示範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以提高服務效能為根本,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圍繞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努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提高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保障群眾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權益。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扎實開展制度設計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構建和諧富裕文明新余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機構為骨幹,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和政策配套,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激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共同參與示範區創建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建設格局。
2.保障權益,多元發展。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不同城鄉居民群體的全面覆蓋,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注重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培育、扶持和發展,加大精品創作力度,加強文化交流,保護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
3.統籌城鄉,突出基層。堅持城鄉、區域間文化統籌發展,通過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示範引導和輻射帶動,加強部門協調,推進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實現工作重心和資源的下移,強化對偏遠地區的文化扶持,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推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
4.重在普及,便民惠民。加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不求大,重便民,使廣大群眾能夠就近方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以公共文化機構和設施為陣地,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群眾的參與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5、全面達標,重點突破。對照《創建標准》,通過兩年努力,使各項創建指標全面達標,整體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結合制度設計研究,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充分發揮理論引領和專家學者的指導作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一套破解問題和矛盾的有效制度和政策,形成本地亮點和區域示範。
(三)總體目標。到2015年,全面完成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各項工作任務,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創建標准。建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日益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在省內外有影響,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到位,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健全,城鄉居民能夠較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行高效、均衡覆蓋、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達到「全省領先、中部示範」的目標。
新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指標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對照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標准(中部),共有33項內容、72個指標。目前,全市已有24個指標達到創建優秀標准,48個指標未達到優秀標准。按照「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用兩年時間,通過建設「四大體系」,使全市各項指標全面達到或超過創建標准,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
(一)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對全市現有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構建設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齊全、服務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一是推進市級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美術館、市群藝館內部裝飾工程和傅抱石紀念館改造提升工程,確保2014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所有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要求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眾參加活動。根據服務人口等制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每千人佔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達到全省先進水平。按照全市公益性文化設施標准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建設用地。公共文化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二是加快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服務升級。市、縣兩級3個圖書館全部達到部頒二級館標准;公共圖書館藏書人均1冊以上;市、縣兩級圖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0.8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0.04冊次以上;人均到館次數0.4次以上。市群眾藝術館、分宜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一級館標准。異地新建或就地擴建渝水區文化館,增加場地面積和服務設施,建築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各項指標達到部頒三級館標准,爭創部頒二級館。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配置標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重點在場館利用率、藏書流通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有新提升。三是實施「一鄉一站一戲台」工程,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覆蓋,面積全部達到300平方米,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公共戲台,舉辦大型公共文化活動。90%的鄉鎮(街道)建有單獨設置的綜合文化站,80%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層服務點),其他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管理等達到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和國家發改委、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准》的要求。四是實施「一村(社區)一室一廣場」工程,加強村(社區)文體活動室建設。村(社區)文體活動室設置率達到100%,實現全覆蓋。80%的行政村(社區)建設面積不少於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建設一個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每個文化活動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行政村全部建立農家書屋,藏書2000冊以上。
(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一是實施「公共文化下基層」行動。以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將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圖書下鄉、農民自辦活動等納入政府民生工程。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與社區開展「文化結親」活動,推動「校園文化進社區」。縣(區)要深入開展「一鄉一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每個鄉鎮(街道)要有一項特色文化活動,鼓勵舉辦各類農民文化藝術節和文體賽事活動。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至少看1場電影,每年看3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5次以上規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群眾參與率達到全省先進水平,人均參加文體活動時間每周不於5小時。二是全面推行免費開放並實行服務標准化。出台文件支持鼓勵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並落實免費開放經費,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目錄並對外公示。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市民需求,全市形成3個以上品牌服務項目。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56個小時,文化館(站)、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42個小時。市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提供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的內容並對外公示,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等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各類公共場所要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便利。三是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市、縣(區)圖書館以總分館等多種形式形成服務體系,在現有基礎上拓寬城市圖書館聯盟工程,組織實施第二期工程,到2015年,市、縣(區)圖書館全面實現通借通還。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具有數字資源提供能力和遠程服務能力。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每個館配備一台以上流動服務車。市圖書館每年下基層服務次數不低於36次,市群藝館、縣文化館每個館每年分別組織流動演出15場以上、流動展覽12場以上。四是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做到縣縣有支中心、鄉鄉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形成市分中心、縣支中心、鄉村基層服務點構成的覆蓋城鄉的數字文化服務網路,每周活動不少於一次,並且有專人管理,規章制度、服務記錄健全。2014年實施市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建設試點工作。基層群眾可通過基層服務點等多種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及享受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等的資源服務。2014年9月前,市、縣(區)兩級文化館、圖書館網站全部建成。同時,依託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市級建設2個以上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市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20TB,縣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3TB。建成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文化館。五是統籌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示範區建設為平台,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建共享。將農村農家書屋、黨員遠程教育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五位一體」,依託鄉鎮(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逐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的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將部分農村學校合並後閑置校舍和基層站所閑置場所用於文化建設。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和健身場地,配備必要的健身設備,並在鄉鎮(街道)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涉及教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部門的工作內容,要達到中央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並取得顯著成績。六是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制定出台《新余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各級公共文化服務單位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共文化產品面向社會機構進行購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採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政府主導下的供給主體和供給方式多元化。七是加大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針對農民工、老年人、少年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在硬體方面,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免費或優惠向農民工、老人、少年兒童和殘疾人開放,要設置方便殘障人士的設施。市、縣(區)圖書館要設立視障閱讀區,配備設備和盲文讀物。在活動和培訓方面,市、縣(區)文化館要經常性組織上述特殊群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要突出抓好農民工文化建設,保障農民工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每個文化館、圖書館都要形成1-2項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市、縣(區)每年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免費文化培訓分別不少於12場和8場。全市工會系統形成1-2個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重點抓好市圖書館分館建設工作,把賽維、新鋼、電工廠社區、暨陽社區、盛德社區、鋼絲廠社區圖書館建成服務農民工的示範項目,並逐步納入借閱「一卡通」工程,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農民工文化資源,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和娛樂活動。
(三)建設公共文化人才隊伍體系。一是配齊配強基層文化專干。全市每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要達到3名以上,實行專干專用。每個行政村和社區至少有1 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城市社區設有公共文化服務崗位。二是確保文化單位業務人員比例。大力支持文化事業單位採取公開招考、引進人才等形式充實文化業務人員。到2015年,市級文化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70%,縣級文化事業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80%。三是促進社會文化團體的培育和壯大。大力培育社會文化團體和群眾性文藝團隊,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中文化能人和文化熱心人的作用,牽頭組建民營文藝團隊。鼓勵農民自辦文化活動。開展「十佳社會文化團體」、「十佳文化品牌」、「十佳文化廣場」等評選活動。到2015年,每個社區、村業余文藝團隊不少於2支,並能經常性開展活動。四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制定出台加強全市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制度,做到有制度、有項目、有隊伍、有成效。市、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都要制定文化志願者工作制度,設立志願者崗位,形成志願服務常態化機制。到2014年底,市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2000人,縣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1000人。五是加大文化工作者隊伍培訓力度。制定出台《新余市文化工作者五年培訓規劃》,確保縣級文化單位在職員工參加脫產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15天,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集中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5天。縣、鄉、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全國基層文化隊伍遠程網路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80個課時。六是加強高端文化人才的引進和使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進政策,每年邀請部分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名人來新余開展文化講座、指導文藝精品創作、文化交流等活動,提升新余文化品味和檔次。
(四)建設公共文化績效評估體系。建立並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制度。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考核體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財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考核機制。一是建立縣(區)和鄉鎮(街道)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將服務農村、服務基層情況和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二是建立市、縣(區)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對文化行政部門的運行管理、功能實現、服務模式和服務效果等進行考核評價。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行政服務和運行管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升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群眾滿意度。三是制定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服務標准。市、縣(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美術館都要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和各界群眾參
與管理,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引入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根據公眾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規范服務內容和服務標准,促進服務上水平,提高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四是建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市、縣(區)要制定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對重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精品工程和大型文藝演出等要實行考核制度,實行目標責任制,抓好前期審查、過程檢查、完成驗收等環節,規范重大文化項目管理,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權益。五是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制定出台《新余市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意見》,建立農村文化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深入開展送電影下鄉、送戲下鄉、送圖書下鄉活動,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建立城市對農村文化的援助機制,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Ⅳ 如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供給

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文化非營利組織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的方向、思路和實施路徑,必將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動力,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廣闊空間,切實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福祉。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重中之重是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正確處理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通過簡政放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各種市場主體和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來,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供給方式和資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力發展」為基本特徵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治理結構,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和總體水平。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有效路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進入公共事業領域。這有利於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促進政府自身運作方式的改革,減輕政府壓力,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效率;有利於發揮社會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改善社會文化治理方面的作用,激發整個社會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創造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歸根到底是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政府工作重點在於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各級政府保障責任和義務的標准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標准化,同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方式,激發文化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近年來,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方面有許多立足實際、改革創新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寶貴經驗。今後,各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健全政策措施,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政策扶持;營造平等准入的發展環境,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事業;推動社會體制機制創新,培育和促進文化類社會組織發展壯大;加強宣傳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輿論氛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要把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引入市場機制,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動格局,全面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活力和發展動力。

Ⅵ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具體指什麼

具體指:好公益性與經營性、均衡化與個性化、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三對關系。

1、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決定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將公共利益置於首位,而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

2、處理好均衡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著眼於滿足社會成員的公共文化需求,應在區域空間、社群之間以及社會個體之間盡可能實現均衡的文化資源配置,盡力做到公平公正。

3、處理好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應用PPP模式,是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下簡稱「PPP模式」)推廣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從政府供給向合作供給、從單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轉變。

(6)創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當前,亟須澄清模糊認識、克服不良傾向,引導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健康發展。

在PPP模式的實際運行中,受經濟利益驅動,社會資本往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缺乏足夠重視,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時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營利化傾向。如何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保證公益性的主體地位,約束社會資本過度的營利行為,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主要應用於市場化程度較高、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城市地區。這些地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需求較強,但在個別領域出現了個性化文化服務規模盲目擴張、布局失衡的現象。

從實施情況看,一些社會資本沒有處理好公共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為提高自身效率隨意縮減服務項目和服務人群范圍,導致服務質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Ⅶ 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哪些具體要求

有七大要求

一、對市民文明素質要求:

1、文明行為:

(1)公共場所無爭吵謾罵、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木等不文明行為。

(2)城市無煙草廣告,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有明顯禁煙標識,無煙區沒有吸煙現象。

(3)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賽場、景區、公園、廣場、主要街道、機場、車站、碼頭等場所文明有序。

2、文明交通:

(1)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

(2)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人行橫道,無闖紅燈、亂穿馬路現象,乘客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

(3)建成區萬車死亡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評價標准。

3、友善禮讓:

(1)公共交通工具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2)人際關系融洽,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

4、公益活動:

(1)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鮮血、捐獻器官、義演義診、環境保護、植綠護綠等活動。

(2)設計開展網路公益活動。

5、見義勇為:

完善見義勇為人員認定機制、補償救濟機制,落實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和撫恤待遇。

二、對公共服務要求:

1、無障礙設施:

道路、公共建築及設施、新建居住建築及居住區設有無障礙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2、街道設施:

(1)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並有效運行。

(2)主幹機動車道無被侵佔、毀壞現象,主幹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9%。

(3)街巷道路路面硬化,裝燈率100%,亮燈率95%,排水設施完善。

(4)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連續、平整、無損壞和被違規佔用現象,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完整。

3、主要街道和公告場所面貌:

(1)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無臟亂差現象。

(2)依法規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文明引導有力。

4、社區生活環境:

(1)環境綠化美化,衛生狀況良好,無臟亂差現象。

(2)路面硬化、平整,無明顯坑窪積水,排水設施完善,無露天排水溝渠。

(3)倡導「垃圾減量分類」,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分類收集、定時清運。

(4)樓門內干凈整潔,樓道無堵塞,牆面、玻璃無污穢破損,照明燈完好。

(5)社區日常管理服務規范有序。

(6)制定社區居民公約,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

三、對公共安全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安全保障:

(1)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2)社區面、重點單位及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2、食品葯品安全監管:

(1)食品經營單位和集貿市場不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時查處,無漏報、瞞報情況。

(2)公布舉報電話,問題葯品得到及時查處。

3、飲用水安全:

定期監測、檢測本行政區域內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並向社會公布。

4、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

(1)建立減災、防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和災害應急管理體系,設置明確的城市避難場所,開展社區減災、防災宣傳教育,建立健全救災應急預案。

(2)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嚴格執行事件報告、通報和信息發布制度。

5、安全生產: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6、治安管理:

(1)加強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

(2)預防和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兩搶一盜」等犯罪成效明顯。

(3)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吸毒販毒制毒等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4)有效預防打擊傳銷活動。

四、對城市綠化要求

1、建成區綠地率:(1為東部、中部、東北部的城市的標准,2為西部城市的標准)

(1)>31%為優秀、>28%為良好、≦28%為達標

(2)>21%為優秀、>18%為良好、≦18%為達標

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8(平方米)為優秀、>6(平方米)為良好、≦6(平方米)為達標。

五、對環境管理與環境質量要求: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5%為優秀、>90%為良好、≦90%為達標

2、消除黑臭水體:

城市建成區內未出現黑臭水體。

3、城市空氣質量:

(1)全年優良天數比例≧80%,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優秀。

(2)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0%,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良好。

(3)完成自治區級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達標等級)。

4、城市水環境質量:

(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按國家規范劃分保護區,且水質達到III類。

(2)城市市轄區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連續三年上升,或達到70%。

(3)城市劣於V類水體斷面比例連續三年下降或無劣於V類水體。

5、環境管理:

(1)未被環保部掛牌督辦或無區域、流域限批。

(2)無因本市市域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區飲用水源地污染並停水事件。

6、公眾參與:

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

六、對學校、家庭、社會要求:

1、學校教育: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實地考察主要看校園、教室有無懸掛核心價值觀「24個字」。)。

(2)有中小學校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安排和落實情況(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安排和落實的材料齊備為合格,有活動安排為基本合格,兩者都沒有為不合格。)。

(3)中小學校德育課、少先隊活動課落實情況(中小學校100%落實德育課程計劃和開設少先隊活動課程為合格,≧80%為基本合格,其他情況不合格。)

(4)中小學校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有具體方案、有實際效果。

(5)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有措施、落實好。

(6)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包括三項內容:

一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並將數據上報國家資料庫的學校比例。

二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的學生比例。

三是統計並計算本地測試結果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合格的學生比例。

三項數據均為度、城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數據,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育部給予成績認定。落實體育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要求。

七、對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1)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制定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地方標准。

(2)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2、文化事業發展:

(1)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高於全區平均水平。

(2)市轄區域內有面向社會的二級以上圖書館,建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免費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3、基層文化設施:

(1)在街道、社區統籌建設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動。

(2)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或提供相應面積的綜合文化活動場所。

(3)按照人口規模或服務人群的距離,建設選址適中、與地域條件協調的文體廣場,每個街道擁有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8平方米,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狀況良好。

(4)鼓勵影院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

4、文化服務供給:

(1)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推進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公共美術館、群藝館、文化館(站)等免費開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務項目。

(2)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3)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7)創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擴展閱讀:

全國文明城市主要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進行測評優選。

並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評價作為申報全國文明城市的前置條件,測評結果單獨排序,按百分計算,得分低於85分的,不能參與全國文明城市申報,同時,該項得分按20%的比例計入全國文明城市總得分。

測評方式:主要採用聽取匯報、材料審核、問卷調查、網路調查、實地考察、整體觀察六種方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難點是實地考察。

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方法具體有三種:

一是實景(情)模擬驗證,如:撥打法律服務熱線,撥打維權舉報電話等。

二是實地調查,即進入現場查證被考察對象是否符合測評標准,如:到社區查看相關工作記錄等。

三是實地觀察,即根據實地觀察要求,在實地考察點、在一定時間內,對被考察對象進行實地觀察。

Ⅷ 如何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並推進落實

當前最重要、最迫切、最基礎的工作應當是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准化建設。為此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專項規劃
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協調、適度超前」原則,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點的公共文化發展專項規劃,以此指導全省各地公共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完善制度設計,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一個基本前提,要有一個基本統一的服務標准體系。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所制定的包括服務范圍、服務項目、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標准,以及技術和管理等相關規范。建立健全基本服務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
三、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
應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持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不平衡問題。在推進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傳統文化設施的保護和利用,防止「一拆了之」的錯誤做法。
四、實行以城帶鄉,努力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科學化水平
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重點是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建立城鄉文化幫扶責任制,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適應農民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台。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推廣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構建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向市縣延伸,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拓寬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五、拓寬投入渠道,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保障機制
優化財政投入結構,變城市偏向型為城鄉共進型財政支出體系。要拓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模式,打破政府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唯一的供給者這個桎梏,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實現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來源多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

Ⅸ 創建文明城市我們應該應怎麼做

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內容主要包括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文化、公共服務、公益活動、公共關系等六個方面幾十項內容。具體測評內容是:
1、公共環境:有無暴露垃圾,有無隨地吐痰或口香糖,有無亂扔廢棄物、損壞綠地和花草樹木行為,有無佔道經營,道路是否破損、是否坑窪積水,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窨井蓋、垃圾箱等公共設施是否損壞,公益廣告、門面招牌是否符合規范,禁煙場所是否有吸煙現象等。
2、公共秩序:車輛是否闖紅燈、搶道、逆向行駛、亂停亂放,是否向車外亂拋垃圾,行人、非機動車是否各行其道,行人是否亂闖紅燈、亂穿馬路、亂翻護欄,是否有序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是否存在亂晾曬、亂張貼、亂搭建、亂堆放、亂潑污水、散發小廣告、違規出攤經營等現象。
3、公共文化:網吧是否建立實名上網登記制度、是否接納未成年人上網,是否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不得進入」標志,圖書、電子、音像、報刊出版單位是否有違規出版行為,公共文化場館是否免費開放,校園周邊是否有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和出版物出售,校園周邊環境秩序是否良好等。
4、公共服務:窗口行業、政務部門是否規范服務,環境是否整潔,設施是否齊全,措施是否到位,群眾是否滿意。是否有社區服務中心,開展社區服務的情況怎樣,通道、安全出口、樓道是否被佔用、堵塞等。
5、公益活動:對市民參與慈善捐助活動、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以及見義勇為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6、公共關系:對公共場合人們的行為是否熱情、友善、誠信、守法、文明等進行評價。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否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能否耐心細致回答外來人員求助詢問,公共場所是否著裝整潔和儀容得體、注重禮儀等。

Ⅹ 社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要做哪些工作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社區在創建工作中配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基礎項目工作

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煙,並有明顯的禁煙標識;社區環境衛生整潔,無亂塗亂貼、亂堆亂放、亂扔垃圾、亂晾亂曬現象;社區路燈、樓道燈無破損,能正常使用;路面平整,無坑窪不平現象;設有垃圾集中清運站點,垃圾清理及時,垃圾箱無損壞,使用正常。

2、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

設立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站(崗),懸掛(張貼)標識標牌,公示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等;社區志願者注冊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服務技能、服務時間等。要求注冊人數達到社區常住人口8%以上;

社區建立志願服務長效機制的資料。包括中長期規劃打算等;社區志願服務工作流程和活動項目資料,要求按照《社區志願服務方案》確定工作流程和活動項目。

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志願服務活動的資料。包括方案、圖片、記錄、總結、媒體報道等。

3、社區宣傳工作

宣傳欄大小以區或街道為單位統一,主要刊登創建文明城市、公民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禮儀、文明交通、中國夢、節儉養德、文明餐桌、文明旅遊等內容,毎季度更新一次。

4、學習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工作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門口懸掛牌匾,室內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衛生整潔,牆上公示人員信息和工作制度。現場提供資料。包括人員配備、個人信息、工作制度;活動記錄;年度工作計劃、方案、總結、表彰獎勵、經驗介紹、媒體報道等。

社區設立道德講堂、市民學校。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的材料。包括報告會和座談會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宣傳欄刊登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的資料、媒體報道資料等。

5、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社區有未成年人開展文化活動的場所,懸掛標識標牌,公示管理制度、開放時間。設施齊全,能正常使用。現場提供社區未成年人開展文體活動的資料。包括活動安排、記錄、圖片、媒體報道等。

社區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人子女的具體措施。包括組織領導、計劃方案、經費籌措等。

社區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資料。包括社區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名冊;幫扶記錄、圖片、媒體報道等。

閱讀全文

與創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