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ppt

公共文化服務ppt

發布時間:2022-05-24 00:56:22

A.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手工達人ppt怎麼做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先進文化是健康的科學的向上的,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社會前進的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它影響人的精神和靈魂,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素質、能力和興衰。社會主義現代化應該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文化。中國先進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傳統,就如同浮萍,沒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園。文化認同與文化傳承是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繼續發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沖擊,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核心是文化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種文化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即使是優秀的文化傳統,也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實現現代性的創造性轉化,同時融入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市場精神、法治精神、競爭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遠保持創新精神,才能譜寫新時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賦予其新的內涵與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在這里,悠悠古韻與勃勃生機是有機結合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是內在統一的。傳承是基礎,創新是生命,兩者不可偏廢。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
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著力推進文化建設的現代化、生活化、社會化、教育化、網路化
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有一套具體的做法和合適的路徑。中華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五四以來在文化方面總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從近百年來的文化討論來看,一些相同的主題幾乎過幾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傳統——重建傳統——再批判傳統——再重建傳統里兜圈子。結果是,在如何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猶豫彷徨了。要從娃娃抓起,從最基礎的典籍著手,從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和規范做起,在文化建設方面多做扎扎實實的工作——
現代化。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規劃,加大投入,特別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生活化。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准則,形成相互尊重、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創造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
社會化。使中華文化走入社區和社會,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承。
教育化。使中華文化成為小學、中學的重要課程。要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全國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
網路化。要把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使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
傳統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需要具體分析。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倡導和發展中國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必須堅持——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必須抓住和利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個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讓全體人民共享文化改革與發展成果。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的主體,也是文化消費的主體。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僅要體現在文化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出人才出精品,歸根結底要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人民群眾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形象。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要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必須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推進文化觀念創新,文化內容創新,文化業態創新,文化機制創新,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B. 如何製作PPT的幻燈片宣傳片

建議你用Focusky來做,它是一款操作簡單,功能齊全的動畫PPT演示製作軟體,不僅可以製作幻燈片,還可以用於動畫宣傳片製作,無需經驗,一個軟體輕松搞定。

C. 經濟體制改革PPT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有效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應對玉樹強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勝利完成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顯著進展。 全會認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會高度評價「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實施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經過五年努力奮斗,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全會深入分析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強調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全會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全會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註重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註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全會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發展海洋經濟。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加強城鎮化管理,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建設人才強國,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奠定堅實科技和人力資源基礎。 全會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全會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各級黨委要准確把握發展趨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努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發展的統籌協調,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全體共產黨員要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 全會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要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主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積極擴大兩岸各界往來,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全會全面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經過全黨全國共同努力,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績,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黨必須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大力發揚真抓實干精神,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以黨同人民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扎扎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會強調,今年以來,我國連續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給受災地區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在各部門各地區共同努力下,抗災救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安置受災群眾、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關部門、受災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科學規劃,加大投入,精心組織,全力抓好。要切實安排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抓緊制定和實施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全面抓好各項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促進災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要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盡快啟動水利重點薄弱環節工程建設,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和抵禦能力。
2011-5-11 15:03:58

D. 文化強國的三要素是什麼

文化強國的三個表現是什麼
2020-10-30 15:50:39
文/葉丹
文化強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文化(本質和核心),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文化強國標志
一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全體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協同發展;

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標准化、均等化。

二是全社會的文化創新活力充分激活。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領域運行的軸心原則就是不斷地自我復制,自我表現,自我創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如果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從而使創新文化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那麼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就可以通過創新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文化軟實力就會轉變成文化生產力。

三是文化產業的規模大幅提升

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和跨國文化產業集團,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中引領潮流。

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使其佔到GDP比重的8%—10%,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

2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必由之路: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

(2)關鍵是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4)主要內容:必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發展教科文,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5)中心環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E. SONY筆記本如何連接投影儀

把SONY和投影機物理連接好,然後先開筆記本再開投影機,安裝好驅動後投影機會自動檢測到電腦。

如果你的是原裝系統沒有改動過那就是按FN鍵+F7 切換的時候會出提示顯示液晶屏還是2個都顯示,這個你可以根據提示自己選擇,符號是兩個顯示器重壘模樣的圖標。

拓展資料:

投影儀是一種利用光學元件將工件的輪廓放大,並將其投影到影屏上的光學儀器。

它可用透射光作輪廓測量,也可用反射光測量不通孔的表面形狀及觀察零件表面。投影儀特別適宜測量復雜輪廓和細小工件。

如鍾表零件、沖壓零件、電子元件、樣板、模具、螺紋、齒輪和成型刀具等,檢驗效率高,使用方便;廣泛應用於計量室、生產車間,對儀器儀表和鍾錶行業尤為適用。

F. 知名酒店企業文化

目錄
企業精神文化
以真情服務、溫馨...
確立雙贏的價值觀
注重創新意識
企業形象文化
企業教育文化
企業禮儀文化
企業生活文化
扶貧助學,肩負社...
開展建議活動
建立文體組織活躍...
開展各類競賽活動...
關心員工生活,保...
酒店企業文化
知識經濟的到來,把現代企業帶入了文化管理時代。在企業文化理論上是"以人為中心"的嶄新管理思想,這種以"人"為本,強調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養人,提倡在滿足企業員工物質需要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管理思想,是高度重視人的觀念和情感因素的非理性管理即文化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主要模式。

中文名
酒店企業文化
性質
文化
屬性
企業
所屬類別
酒店文化
酒店企業文化理念酒店企業文化內容洲際酒店企業文化酒店企業文化建設希爾頓酒店企業文化維也納酒店企業文化萬豪酒店企業文化酒店企業文化ppt酒店企業文化怎麼寫酒店企業文化牆
企業精神文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是一個包括核心價值邏輯、核心價值觀、企業價值觀以及人們相應的精神狀態的集合。企業精神體系,是新的管理思想--精神管理--在企業中的具體化操作,建立在對傳統管理思路的批判的基礎之上。精神管理,由於還原了被傳統管理一直掩蓋和模糊了的人的主體性,還原了管理的本質是服務,管理的目標是自我管理,因而站到了比傳統管理更高的哲學角度,將解決多年來困擾管理者和管理學者們利用管理手段和技術不能解決的人的精神困惑問題,由此將成為未來管理實踐的大勢所趨。

精神管理的目標,是讓每個人在組織的幫助下,成為自己精神和行動的主人。所以,企業精神體系的構築也必須由每一位員工參與進來;而酒店管理者的任務,就是組織大家參與,幫助大家通過自我管理而強化。

賓館決策層深刻領會企業精神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創新管理和換位思考的思想,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必須用創新的思路和新穎的工作方式開展工作,同時,要關心、激勵下屬,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酒店的業務管理流程較為固定,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有明確的標准,如果員工士氣低落,工作就難以達到標准,就會引起客人投訴;如果員工精神飽滿,士氣高漲,工作效果就會超過既定標准,使客人不僅獲得標准化服務,而且得到意外的驚喜。因此,賓館把員工價值觀的塑造,精神理念的形成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

以真情服務、溫馨服務為經營宗旨
賓館通過長期的服務意識教育,從總經理到臨時工,都熟悉賓館優質服務理念。他們知道服務既可以提升賓館形象,增加企業效益,也可能會砸賓館的牌子,砸掉自己的飯碗。因此,員工能自覺遵守服務規范,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給客人意外的驚喜。

確立雙贏的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滲透於企業經營管理的各環節,支配著從企業家到員工的思想和行為。錦江賓館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態勢,確立了與客人雙贏的價值觀,即企業通過提供優質服務,滿足客人的各種需求,使物有所值、物超所值,讓客人利益得以保障,從而提高了客人對酒店的滿意度和回頭率;客人回頭率高,酒店的生意就好,企業效益就能穩步提升,員工的收益也會相應得以增加,客人與酒店之間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關系。

注重創新意識
酒店管理有兩大職能:一是保證酒店按原定目標運行,即維持;二是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即創新。一家酒店如太注重維持而不創新,就會被淘汰。市場變了,資源變了,按原目標進行管理就不行了。賓館高層決策者認識到,創新不僅涉及產品創新,而且涉及管理各環節的創新。創新是延長企業生命的主要手段,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高星級酒店入世後,必須全面實施目標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環境創新(市場創新)。這樣才能增強高星級酒店的綜合競爭實力。

4、既重視硬體設施建設,又重視"以人為本"的軟體建設。

經營管理的創新既依賴酒店設施設備的科技創新,又依賴人的聰明才智。按照酒店規律,賓館每隔5-6年就要進行一次大規模改造,每一次改造後,其科技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時,在管理和服務中,賓館要求實現人性化,從產品的提供要滿足客人習慣,到個性化服務,以及管理者與員工之間,都要體現人情味,體現的溫馨與真情,讓客人有回家的感覺。

文化改變精神,精神主宰行動,行動創造業績。沒有文化滋養的企業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企業文化是個體的共同文化,不是哪一個人的文化。企業領導的導向和推動作用是創建和貫徹企業文化的關鍵,領導的文化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員工的成長,是每位員工所效仿的榜樣。

企業形象文化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積累的結果,企業形象的價值集中體現在文化的價值上。現代企業經營的方向,已從產品力、銷售力轉向了文化力和形象力。賓館的形象文化集中體現在CIS的導入上。

首先,賓館將理念識別系統(MIS)的建立作為企業形象文化建設的突破口,確立了"五星鑽石服務"宗旨,要求全館員工在經營活動中,自始至終貫徹"真情待客,用心服務"的主題理念,將營造親切、溫馨、個性化服務作為對客服務目標,把優質服務視為企業的生命,要求員工牢固樹立"館興我榮、館衰我恥"的榮辱觀。

其次,將企業理念貫徹於經營管理實踐,賓館十分重視行為識別系統(BIS)的建立。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企業,就像一個有教養的人一樣,必然會在自己的言行中表現出自己良好的文化素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模式,對企業來說就是BIS。從企業的經營文化、管理文化、公共關系、質量管理,到硬體設施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公益性和文化性活動等,都努力貫穿"五星鑽石"服務標准,使企業文化與企業行為有機結合。

G. 求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 PPT

文化不僅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因此文化體現著國家的「軟實力」,反映其國際競爭力。

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應用和普及,使人類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從而帶來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鋒日益增加。全球化進程加快,使國際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競爭日趨激烈。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社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追求自強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只有繁榮我們的文化,才能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建設社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追求自強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文/趙濤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指出加強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各項重要任務,強調了加強黨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領導。

可以預期,通過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和各項任務,將進一步興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這對奪取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文化改革發展成就為建設文化強國奠定良好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精神活動的成果和精髓,是人類最悠久最優秀的文化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中國古代哲學就有「人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是最早的具有環境保護、尊重自然、尊重客觀規律的文化哲學。在人類歷史發展到要應對地球變暖、保護生態環境的今天,更顯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慧。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中的重大作用,發揮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推動了我黨歷史和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歷史階段,黨和人民事業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近些年來,隨著對文化重要地位、作用的認識不斷提高,十七大報告對文化領域的發展和改革作出重大決策和全面部署,不斷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基礎。今年制定的「十二五」規劃設「傳承創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單獨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提升國家軟實力」的目標,對「十二五」時期中國文化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

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文化事業的公益性。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則要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通過政府主導,引導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方式日趨多樣化,多元投入機制正在形成,促進文化事業投入大幅增長。「十一五」期間,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國文化事業費累計超過120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9.3%。其中,國家對城市和農村地區文化建設的投入5年間增幅分別達到110.6%和226.1%,均已實現「翻一番」。2010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為323.06億元,與2005年的133.82億元相比,增幅達141.4%。通過增加投入,加強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隨著各級財政對各項文化工程資金投入不斷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進。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陸續向社會免費開放,增強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力、影響力。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為有效的保障。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顯著提高。同時,國家還出台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事業,並取得初步成效。

在加大投入的同時,針對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存在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的問題,文化事業費投入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向基層傾斜,如2010年西部地區文化事業費達到85.78億元,佔全國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個百分點。有些地區把重點文化設施、公益性文化服務列入財政預算,保證年文化建設投入增幅不低於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幅。多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方式,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力保證。

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使文化產業漸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資源,使我國文化產業孕育著產生巨大財富的機遇,文化產業吸引投資的領域不斷擴大,從過去基本上是以國有資金為主逐步轉向多元投資機制的形成:

一是政府資金以文化產業的投資基金、獎勵性資金、扶持資金、專項資金等各種形式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如北京市每年有5個億的專項資金用於文化產業的扶持和發展。二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的扶持貸款力度加大。三是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四是各類投資基金投資於文化產業,包括有數十家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多種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對文化產業的企業投資總規模上千億元。五是國家對文化產業大力扶持,把文化產業列為支柱性產業,激發了民間資本對文化產業的投資熱情,如企業出資投拍電視連續劇、電影通過創新型的金融工具進行融資等,文化產業吸引了各類產業如房地產、能源、礦山、服務業等領域企業的投資,大批民營資本紛紛參與挖掘文化產業的投資機會,更多的民營資本涉足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對文化產業多元投融資機制的形成,使近年來文化產業投融資呈加速發展趨勢。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積極推進,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全國出版發行、電影電視劇製作等領域基本完成全行業轉制,22個省區市實現省內廣電傳輸網路整合。

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原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後,成為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集團,面向市場經濟,面向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著力點,有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如廣電集團、電影集團、新聞出版集團等大型的國資集團,這些國有或國有控股集團企業使國有的文化事業單位從原有的條塊分割、地域分割,走向了全國性經營;並通過資產重組,做大做強,走向國際市場。這些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是中國文化產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肩負著繁榮國內文化市場的消費,促進文化產品走出國門,以及代表著國家面向世界,是推動文化產業成為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核心力量。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門檻降低促進了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目前,出版物發行、電視劇製作、文藝演出等領域涌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民營文化企業。民營演藝業快速發展,全國已有民營文藝院團7000多家,遠遠超過2000多家國有院團的總量。文化與科技、旅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快速成長,

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上升,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5.8%,佔GDP的比重達到2.75%。

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

我國文化「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我國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央電視台建成歐洲、美洲、亞太、中東、非洲、拉美、俄羅斯7大中心記者站,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已建成64個境外整頻率電台。對外合作交流的文化活動日益增加。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時期,我國核心文化產品出口總額為560.9億美元,比「十五」時期增長100%;文化服務出口總額為11.8億美元,比「十五」時期增長255.6%。

文化產業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進行國際交流合作,這些為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速長期高於世界經濟增速,經濟規模不斷增大,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下,歐洲債務危機惡化,美國失業問題繼續拖延看不到好轉的跡象,我國前三個季度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速度,成為維護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穩定力量。但是,無論從國際形勢看,還是從國內發展看,相對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文化繁榮程度不夠,整體文化實力與我國經濟實力及國際影響力不相適應。

從國際形勢和國際競爭看。由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持續發展,歐債危機和美國失業繼續發酵,世界經濟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國,1200萬失業人口,失業、喪失收入、還不起貸款以致喪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萬戶住房止贖,使社會矛盾激化,由美國開始的「佔領華爾街」不僅在美國數百城市「開花」,還擴展到全球數十個國家的上千個城市。這反映了99%的民眾對現行西方金融、財產、收入分配乃至社會制度的不滿。因此,正如會議公報中所指出的:「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

在當前世界文化和輿論格局中,西方文化仍處於主導和統治地位,這與西方經濟長期在世界經濟中佔主體和統治地位是相適應的。以美國為例,「好萊塢」影片占據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電影市場總票房,美國年對外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萬小時。「好萊塢」輸出的影片不僅已成為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向全世界輸出了美國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其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很重視通過文化產業及文化產品輸出其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美國等國家發展的經驗表明,文化不僅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因此文化體現著國家的「軟實力」,反映其國際競爭力。美國文化產業占整個GDP的三分之一,美國的電影業、英國和義大利的創意產業、日本的動漫業、韓國的游戲業產值都超過了各自國家鋼鐵業的產值。由於文化產業是綠色產業、環保產業,文化產業在GDP中所佔的比重提高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對資源節約、節能環保都具有積極意義。文化產業對GDP的貢獻越大,經濟結構就越趨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文化產業產值發展很快,規模也相當可觀。如近幾年,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增幅遠超同期GDP增幅,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逐步提高。據測算,2010年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近1000億元。同年北京的GDP中,12.6%是由文化創意產業所構成,這使北京的經濟結構更趨合理。但從整體看,我國文化實力與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相適應。

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應用和普及,使人類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從而帶來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鋒日益增加。全球化進程加快,使國際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競爭日趨激烈。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面對的不僅是經濟競爭,同時也面對思想文化的嚴峻挑戰。由於世界仍是西方文化處於主流地位的大環境,我國雖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但在文化領域仍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甚為必要,具有緊迫性。

中國作為發展中的經濟大國,如果要想成為經濟強國,必須要有繁榮的文化,要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要有能夠走出去的文化企業和產品。我們需要通過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傳播中華文化,通過傳播中華文化,使我們的文化贏得尊重、加強溝通,增進理解與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確認識當代中國的真實面貌,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創造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艱巨。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只有繁榮我們的文化,才能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設社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追求自強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在經濟實力日益雄厚的基礎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切實提升我國的文化實力。當代中華兒女都負有保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責任。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盡快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從國內發展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質需求得到更多滿足的基礎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群眾的熱切願望,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廣泛、更深化、更多種多樣。文化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越來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某些束縛和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決。文化在引領風尚、教育群眾、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特別是文化作為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由於文化建設的不足影響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誠信建設,見利忘義、誠信缺失、好逸惡勞、炫富傍富、貪污腐敗、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道德淪喪、不知廉恥等道德失范現象時有發生,封建迷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近年來,一些匪夷所思的惡性案件頻繁發生。這不僅破壞了市場經濟公平交易的原則,擾亂市場秩序,影響經濟發展,還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和惡劣影響,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群眾健康,增加社會糾紛,激化社會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過文化發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養,更進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揮文化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不僅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而且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須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促進文化繁榮,並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你在這個網上再看看吧:http://news.sina.com.cn/c/sd/2011-10-22/161823346051.shtml

閱讀全文

與公共文化服務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