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舌尖上的馬鞍山

舌尖上的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2-05-07 22:14:14

『壹』 舌尖上的中國二里出現的所有美食,每一集里都有什麼呀

第二季
一》腳步 2014.04.18
1.西藏——酥油蜜
2.四川——豆花
3.陝西——藍田褲帶面
4.小花菇
5.三門灣——小章魚,彈塗魚
6.山東——煎餅,貴陽絲娃娃,福建潤餅,新加坡薄餅
7.貴州——腌魚(稻花鯉魚),爬岩魚(雷山魚醬)
8.泉州——蘿卜飯

二》心傳 2014.04.25
1.徽州——人工壓打菜籽油(臭豆腐,油炸鍋巴)
2.陝西——掛面
3.蘇州——蘇式糕點,糯米卷,蘇式小方糕
4.湖南——蕨根糍粑
5.汕頭——蚝烙
6.揚州——燙干絲,葵花大斬肉
7.上海——三套鴨,扣三絲,油爆河蝦,啫啫煲

三》 2014.05.02
1.黑龍江——鐵鍋燉魚貼餅子,凍豆腐
2.浙江——雷筍,多味筍干,黃泥拱
3.江西——黎蒿炒臘肉,蒿粑,九層皮。
4.北京——榆錢飯,香椿芽
5.浙江——清水螺螄,家魚
6.台灣——飛魚干
7.新疆——葡萄乾,瑪仁糖(切糕),手抓飯
8.安徽——蝦籽+小刀面
9.蘇州——桂花醬(桂花糯米藕),板栗燒雞,扎肝,雁來蕈醬(老鴨雁來蕈)

四》家常 2014.05.09
1.山西——小凹饃,涼皮,棗花饃
2.湖北——天門蒸菜
3.上海——紅燒肉
4.四川——泡菜魚,芽菜(腌菜),燃面,下飯菜
5.山東——西瓜醬
6.遼寧——蒲筍干
7.揚州——蒲菜餃子,奶湯蒲菜
8.珠海——糖水,陳皮紅豆沙,姜撞奶,木瓜鯽魚煲,冬瓜荷葉燉老鴨,燉湯

五》相逢 2014.05.16
1.內蒙古——口蘑,燴南北
2.四川——重慶火鍋
3.深圳——盆菜
4.杭州——西湖醋魚
5.開封——鯉魚焙面,灌湯包,片兒川
6.上海——羅宋湯,炸豬排
7.新疆——大盤雞
8.台灣——眷村牛肉麵
9.寧波——殼菜(淡菜,貽貝)

六》秘境 2014.05.23
1.內蒙古——華子魚
2.廣西——沙蟹汁
3.莫爾格勒——韭花醬+手把羊肉
4.新疆——饢,紅柳枝烤羊肉
5.寧夏——手抓羊肉,洋芋擦擦
6.珠海——清蒸魚干
7.雲南——雞樅
8.吉林——蕨菜

七》三餐 2014.05.30
1.青海——酥油茶,糌粑,鍋巴菜
2.天津——煎餅果子,重慶小面,蘇州細面,大肉面,武漢面窩,三鮮豆皮,熱乾麵,廣州早茶,腸粉,艇仔粥,蝦餃
3.廣州——五味鴨,西洋菜豬骨湯,清蒸鱸魚
4.安徽毛坦廠中學——剁椒魚頭,蒿子粑粑,豆乾子燒肉
5.香港——冰皮月餅
6.四川——古藺鎮的米粑,手工面,麻辣雞,鹽酸菜黃蠟丁魚
7.雲南——洱海鯽魚+白木瓜,見手青(紅網牛肝菌)

『貳』 馬鞍山電視台的頻道介紹

新聞綜合頻道以機構調整為契機,實行頻道總監制、欄目製片人制,著力擴充新聞節目容量。每晚18:30轉播《安徽新聞聯播》,《馬鞍山新聞聯播》首播時間調整為19:40,重播時間為22:00和次日7:00.同時新開設了一些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的新聞資訊類欄目,《馬鞍山房產報道》(周四21:40)、《消費向導》(周三和周五21:40)和《生活與理財》(周一21:40)和《走進雨山》和《閩商》等專題欄目將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資訊信息。
主要節目有:馬鞍山新聞聯播、丹桂園、走進雨山、城建之窗、博望行、黨的生活、晚間新聞、舌尖上的馬鞍山、走進開發區、生態宜居,魅力秀山、未來之星、今日花山、交通與您同行、走進鄭浦港等。
馬鞍山新聞聯播
馬鞍山電視台的王牌欄目,節目內容以重要時政、重大新聞、主題性報道為主,具有內容權威、時效性快、覆蓋面廣、報道鮮活等特點。
丹桂園
《丹桂園》欄目是一檔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服務性為一體的少兒電視節目。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十佳電視欄目,並獲得了全國少兒專項扶持資金。
走進雨山
一檔由中共雨山區委、區政府與馬鞍山廣播電視台合作的電視專欄,欄目介紹雨山區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 公共頻道經過改版之後突出群眾視角,力求展現詩城更多社會萬象人生百態。由新聞綜合頻道調整而來的《法與大眾》(19:30播出)將繼續堅持以案說法,故事說法,進行普法宣傳。
民生新聞類欄目《1818新看點》(周一至周六18:18播出)關注市民呼聲,努力搭建政府與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
主要節目有:1818新看點、法與大眾、消費向導、楊瀾訪談錄、中國地理探奇、小區人家等。
1818新看點
一檔大型、日播、民生新聞類欄目。欄目以經濟民生為切入點,為關系老百姓利益的各類新聞做深度報道,盡量把老百姓關心的事做為重點報道。
法與大眾
我市廣播電視法制宣傳的一個窗口,開播以來,堅持以案說法,故事說法,進行普法宣傳。欄目將節目時間貫通,形成每晚都有播出的播出格局。

『叄』 舌尖上的中國第幾集講的是江蘇菜

《舌尖上的中國》 第6集.五味的調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i8HSq0UHYE/

『肆』 《舌尖上的中國》總共有幾季,分別有那幾集

舌尖上的中國一共有3部,共有23集,其中1-7集為第一季,8-15集為第二季,9-23集為第三季。具體分集情況如下:

1、自然的饋贈:以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2、主食的故事:本集著重描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關主食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主食的樣貌、口感的追求,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3、轉化的靈感:腐乳、豆豉、黃酒、泡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具有一種芳香濃郁的特殊風味。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

4、時間的味道: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臘肉,火腿,燒臘,咸魚(腌魚),腌菜,泡菜,漬菜,以及鹽漬,糖漬,油浸,晾曬,風干,冷凍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現以此為基礎和原材料的各種中國美食。

5、廚房的密碼: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而在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國的廚師個個都像魔術大師,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戲玩到如火純青的地步,這是8000年來的修煉。

6、五味的調和:本集探究中國人烹制各種口味所需不同調味料,展示豐富的調味料的製作工藝。涉及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和新疆、雲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過展現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講述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實情感。

7、我們的田野:本集帶領觀眾完成一個回歸——從餐桌回歸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為出發點,繼而將視線投向生產出各種美食原材的廣袤田野,探究美食的來源,它們是如何被人類以各種方式培育出來,並突出體現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

8、腳步:甘肅山丹牧場,老譚夫婦准備向下一站進發;寧夏固原,回鄉麥客們開始收割自家的麥子;東海,夫妻船承載著對收獲的盼望。

9、心傳:傳統食物的流散和古老製作秘訣的消失是門派宗師和山野高人共同面對的難題。中國人延續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

10、時節:東北,冬季綿長,鐵鍋燉魚貼餅子,還有凍豆腐,燉魚時貼上玉米餅子,一餐美味。天目山,春雷響起,深山中的村民來到大山挖掘雷筍,以筍為生的臨安人,用雷筍製作各色美味,雷筍炒肉絲、多味筍干,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

11、家常:除了紅燒肉等廣為人們所喜愛的家常菜,更多的是家所代表的倫常與親情,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微妙關系。就像古詩中描繪的:「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羹湯中所飽含的,遠不止日常的柴米油鹽。

12、相逢:講述的不僅是人與人的相逢,更是食材與食材的相遇。比如,辣椒與花椒的邂逅,開啟了麻辣美味的篇章。又如,在年輕的移民城市深圳,來自全國各地人們的相會,也為嶄新美食的誕生創造了機遇。

13、秘境:將目光聚焦於隱秘在人們視線之外的鮮活民間美食,以及這些獨特食物背後的多樣生活。這一集關注的是「飲食的末梢地區」,也就是那些受現代文明影響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

14、三餐:細品中國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飯。據歷史記載,我國古人一日食三餐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晉朝,甚至更早。今日的中國,人們在實現了溫飽之後,講究三餐吃得健康。

15、三餐:《舌尖》第二季的拍攝花絮。主創團隊跋涉千里尋覓各地美食,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將帶給您別樣的欣喜和感動。

16、器具:有時候是廚具餐具創造了烹調方法,有時候烹調方法的需要則推動了廚具餐具的革新。漫長歷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調出最好的味道,從廚具到餐具,中國人發展出了獨特的工具智慧和審美意識。

17、小吃: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

18、宴席:人們將飲食與社交緊密相連,飲食之事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人們通過宴會,不僅獲得飲食藝術的享受,而且可增進親和,達成和諧。

19、食養:中國人以飲食養生來保健,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學、醫學、營養學體系,創造出具有自然哲思的養生佳餚。食養正氣,隨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蘊含著健康的奧秘,守護著中華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討論食養,希望幫助大家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0、廚人:這一集突出飲食里人的因素,著重展示人與食物的關系。無論家庭生存,還是宗族榮耀,食物構成了我們文化存續的基礎,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們從飲食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21、點心:點心是中國烹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品類豐富、風味多變而著稱。人們愛吃點心,是因為它們在美味之外,還寄託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22、氣節:天地萬物,隨四季更替,中國的農事勞動,也依循著大自然的韻律。世界非遺「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用來指導農作和生活的一套獨特系統,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生活智慧的體現。

23、融合:餐桌上新的變化,同樣是時代潮流的印證。本集聚焦中國人口遷移,探討其如何影響著當今國人的飲食習慣。這些食物,又在以何種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口味和性情。

(4)舌尖上的馬鞍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陳曉卿向台里申請選題的時候,臨時選了個名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後來一度叫過「舌尖上的旅行」,最後劇組討論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

任長箴受《慢食運動》中對美食學以及領域分類的啟發,來劃分了《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分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後來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以「記憶中的味道」呈現,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干凈、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舌尖上的中國

『伍』 舌尖上的中國哪一集播安徽的美食的

第三集 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興玉是不會在濕熱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們很難控豆腐發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節里,徽州溫潤的環境卻能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她希望與這有關的一切,自己的女兒都能夠學習和領悟到。

『陸』 安徽美食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傳統名吃,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其燒餅層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葉氏詞為證:"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巢湖,以盛產銀魚著名。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面條魚」、「綉花針魚」。體型小而細長,頭部扁平,背鰭和脂鰭各一通體無鱗,呈半透乳白色,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出銀光,故取名「銀魚」。巢湖銀魚雖小,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烹制各種美味佳餚。

碭山酥梨是我國果品中的名產。它以果實碩大,黃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點,馳名海內外。碭山酥梨含有糖份,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極為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頭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

五城茶干是安徽省徽州地區特色小吃,傳統特產之一。四大茶干之首。五城茶干,是徽州的傳統特產,據有證可靠的記載,始創於南宋末年時期。工藝成熟於元代,隆盛於清。古老相傳,清乾隆游歷江南,品嘗到五城茶干時,特在茶幹上印下無字印,譽為有口皆碑。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冷盤類。因取材於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鯽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該菜通常取鯽魚、蓮藕、冰糖等食材,上鍋用旺火燒干後,改用小火燜燉,下鍋冷透後,覆扣大盤中,淋上芝麻油即成。成菜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毛豆腐是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特色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腌鮮鱖(guì)魚又稱屯溪臭鱖魚。是徽州傳統風味名菜之一,此菜香鮮透骨,魚肉酥爛,風味獨特。

淮南牛肉湯,安徽省淮南市地方名小吃。選用沿淮黃牛肉、千張、豆餅、紅薯粉絲等為原料,配上香料、高湯、辣椒油、蔥、蒜、香菜等輔料製作而成。淮南牛肉湯是安徽美食的代表之一,成品湯味醇厚,鮮香爽辣,營養美味。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熏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寧國山核桃,寧國特產。安徽省寧國的山核桃久負盛名。寧國素稱「中國山核桃之鄉」,所產山核桃皮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的特點。1996年寧國市被授予「中國山核桃之鄉」的稱號。

曹操雞:又稱「逍遙雞」。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葯.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其製作須選用1000克左右仔雞,宰後風干,上料油炸.放入20多味中葯和香料製成的鹵湯里鹵制,然後再入原汁鹵缸悶制而成。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

吳山貢鵝起源於吳山鎮,此菜源於唐朝乾符年間。唐末五代十國期間,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戰廣陵、克淮南、伐江夏,後佔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天復二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他為官清廉,人民安居樂業,並以身作則,使屬下均能如此,實屬難得。故鄉人民以當地特產鵝配美味佐料製成鹵鵝進貢,吳王食之大悅,謂將軍:「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鹵鵝進餐,堪稱『貢品』。」從此」吳山貢鵝「而揚名天下。

「徽州圓子」:是正宗徽菜品種之一。起源於歙縣,別稱「細沙炸肉」,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這道菜是將熟肥膘、桔餅、蜜棗、青梅等細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小圓餡心。然後用雞蛋、肥膘泥、濕澱粉、炒米花拌勻,用水酒濕撳餅包成圓子,形如乒乓球大小,經油炸熟後澆上用白糖、青紅絲熬成的鹵汁而成。其成品顆粒勻稱,色澤金黃閃光,吃起來外層松酥、餡心香甜味美,是一道深受歡迎的大眾菜。

鳳燉牡丹是安徽省漢族名菜,徽菜擅長燒、燉,作為傳統燉菜典型代表之一。此菜系雞與豬肚同鍋,以小火細燉,湯色奶白濃厚,雞酥鮮而含汁,肚質軟爛而醇香。雞肉的葯用價值很大,民間有「濟世良葯」的美稱。在徽州與沿江江南一帶不僅作為筵席大菜,而且是產婦常食的滋補佳品。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柒』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去過哪些地方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雲南香格里拉、浙江遂昌、大理、湖北嘉魚、吉林查干湖、廣西東興;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山西襄汾丁村、貴州黎平、西安、蘭州、陝西岐山、嘉興、寧波;

第三集轉化的靈感:雲南建水、內蒙古烏珠穆沁、黃山-徽州、紹興、東北地區;

第四集時間的味道:黑龍江綏化、香港、湖南湘西靖州、黃山、金華、上海、福建霞浦、台灣雲林;

第五集廚房的秘密:雲南香格里拉、廣東順德、揚州、長沙、杭州、香港;

第六集五味的調和:汕頭、澳門、無錫、潮州、鎮江、樂山、廣州;

第七集我們的田野:貴州從江、大連獐子島、湖州、江蘇靖江、上海崇明、江蘇興化、日喀則、北京。

『捌』 《美食來了》是安徽綜藝頻道打造的美食娛樂節目,被稱為「舌尖上的安徽,吃貨的天堂」,本著好吃不貴

不錯的節目

閱讀全文

與舌尖上的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