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首都科技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

首都科技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

發布時間:2022-05-06 15:26:41

① 中科勝創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有哪些

中科勝創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只有一個。

中科勝創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就是一個官方平台,沒有其他的。

中科勝創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是由北京中科勝創國際科技發展中心全權運營管理,平台按照「開放與創新並舉,研究與服務並重」的發展思路,以聚焦創新資源整合配置、精英人才網路構建、重點熱點問題研究、重大項目評估實施為重點。

面向政府、機構、企業和創新創業者,開展調查研究和深度服務,推動科技與產業有機融合,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服務和支持全民創新創業,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持續、較快發展,開創「創新驅動、跨越發展、和諧共贏」的大好局面。

平台發展思路: 堅持「開放、整合、服務、共贏」的發展理念,秉承全心全意為政府、機構、企業和創新創業者服務的宗旨,立足國內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探索和實踐有效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

針對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制訂技術路線,實施試點示範工程建設;廣泛整合與集成各類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搭建技術與產業協同創新服務平台,為各級政府、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機構、企業和創新創業者提供高效、務實的服務。

建立開放、互動的信息交流平台,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政府部門、相關機構、企業和創新創業者有效開展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協作共贏的創新平台。

平台重點領域的工作:

(一)重點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產業化服務工程

1.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及專利技術對接工作,並向對口的企業和投融資機構推薦。

2.組織國際及國內高端人才協助企事業單位建立院士工作站及諾貝爾獎工作站、創新中心、學術顧問。

3. 協助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向國家和各級部門申報科技計劃。

(二)科技成果服務

1.組織科技成果評價工作,完成科技成果登記並在國家科技成果庫公布。

2.協助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成立和升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為企業訂制產品開發路向、提供新產品開發指導,以及解決具體技術難題等服務。

(三)園區經濟轉型發展研究與示範

依託各產業園區和行業龍頭企業,整合各方優勢資源,銜接上下游產業鏈,協助企業開拓市場,為優勢項目組織定向推廣等活動。

為我國培育新的 經濟增長點和形成新的產業技術聯盟服務。

(四)探索和實踐金融、科技、產業的深度融合

1. 聚集證券交易中心、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等金融資源,幫助企業對接配套資源,為企業提供新三板、科創板和海外上市等,與融資相關的咨詢服務。

2. 充分運用政府和媒體的宣傳優勢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包括宣傳、信息、投資、法律援助等在內的綜合性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五)全面、深入探索各業發展模式和規則

1. 以提升企業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充分運用政界、商界、學界和行業專家等各方優勢資源,為企業開展企業診斷和戰略咨詢輔導等服務。

2. 以政府資源為依託,通過大數據統計對比分析,為企業提供戰略分析、選擇、規劃、投資決策等咨詢服務。

(六)積極參與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研究和實踐

偕同政府、媒體、協會、商會、跨國機構等,共同幫助企業優秀的科技項目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

(七)標準的制定

標准涵蓋:國際標准、國家軍用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團體標准、企業標准。

② 首都科技條件平台的建設背景

多年來,我國科技條件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缺乏共享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條件資源可謂「躲進深閨人不知」。為深入實施」科技北京」計劃,加快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完善首都科技創新體系,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2009年6月3日,北京市科委聯合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科技大學等12家開放科技條件資源過億元的高校院所,共建首都科技條件平台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探索促進共享首都科技資源、共同發展的「北京模式」。2009年北京市科委投入5800萬元,撬動了76.3億元科技條件資源,促進264個國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1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向全社會開放。2010年,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將整合100億元可供開放的科技條件資源,全面服務於創新型城市建設。同時,依託各基地向社會開放的科技條件資源,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將逐步統一對外形象,提升服務能力,將服務范疇延伸至全國。
在此過程中,科技部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對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在走訪中科院、清華大學和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3家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的基礎上,形成《北京市科技條件平台建設調研報告》。

③ 北京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怎麼樣

簡介:北京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服務中版心)是團市委直屬事業權單位。主要承擔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覽會、北京青少年文化創意節、北京青少年藝術周、北京青少年讀書節、北京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北京青少年科普教育、北京青少年理財教育等大型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工作。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④ 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推薦一個

596雲網,您可以去看看~

⑤ 想做專利推廣,聯系的北京恆冠,有做過的嗎,他們是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我看到牌子了,有提建議的嗎

大大大大忽悠

⑥ 國內面向全球的那個技術創新平台叫什麼來著,哪位大神知道給說下唄!

今後五年,更加註重提高發展質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首都經濟保持持續平穩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美元,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率先形成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初步建成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文化創新之城。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服務業比重達到78%以上,「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的影響力明顯增強。

——摘自201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北京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對首都發展的貢獻明顯增強,中關村[-0.19% 資金 研報]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正在加快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產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強度

2012年,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063.4億元, 同比增長約13.5%,相當於地區生產總值的5.9%

2、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員比例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人員32.2萬人,比上年增加8.6%

3、專利授權量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2012年,北京市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92305件和50511件,分別增長18.4%和23.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52720件和20140件,增長17%和26.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4.5件。

4、科技論文數及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

2012年,北京市共發表國內科技論文68750篇,論文被引次數366326次,論文發表數、被引次數均居我國第一位。

5、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

2012年,北京市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139.2億元,增長9.2%;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4%,與上年持平。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

2012年度,北京市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1140項,佔全國38.3%;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569項,佔全國34.8%;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56項,佔全國34.5%。

2、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首都科技條件平台」目前已整合了首都地區615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的3.64萬台(套)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設備價值達186億元。

截至2013年11月,北京市累計認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科技研發機構近1300餘家,其中企業牽頭組建的超過70%;推動成立產業技術聯盟超過150家,成員單位8700家,其中70%為企業。

3、開放合作與人才引進

目前,北京市科委已授牌45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2年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企業代表攜600多項技術來京尋求合作機會。

4、政策保障

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首都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首都創新體系;制定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首都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各類孵化機構數量達到150家,其中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機構達到80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機構達到45家。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2012年,北京高技術產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990.5億元,是2008年的1.5倍。去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1.25萬億元,同比增長25%,工業總產值3541.1億元,同比增長28.9%,佔全市四成以上。

目前北京市共有科技型企業近24萬戶,佔北京市企業總數的30%,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累計8024家,佔全國的25%。

2013年前三季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現總收入1.94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9.9%。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北京市先後組織開展了「乳製品、果品、豆製品、蛋品、果蔬、食用菌加工科技創新和應用」,使農業科技創新、產業促進大見成效。

乳製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研發出一批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技術和產品。

超高壓果品加工技術應用研究與示範全面提升加工水平。通過建設三條超高壓技術果品生產線,實現了果品新型加工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蘋果、大桃、梨加工率達10%以上,新增產值7000萬元。

豆製品加工設備研究及工藝創新為打破國外壟斷地位奠定基礎,對大豆蛋白的生理、生化性質研究取得成功,提高了豆腐的出品率20%至40%。

果蔬、食用菌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房山區果蔬、食用菌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課題,生產出新型果蔬膨化乾燥產品,實現了新技術的研發及設備改造升級,使產品營養成分含量達到了80%,含油量控制在了5%—7%之間,保質期達到了12個月。

3、民生科技領域

與環保部、科技部聯合實施「首都藍天行動」,針對大氣環境改善,啟動實施16項重點任務,重點採取10項措施。

推廣軌道交通關鍵核心技術、「公交城市」建設綜合技術研究應用與示範,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科技支撐。

面向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各個環節,構建「基礎研究探索—前沿技術布局—臨床特色研究—重大疾病防治攻關」的全過程科技創新鏈條。

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臨床樣本資源庫——北京生物銀行;推動100餘項診療技術和標准規范在全市800多家(次)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推廣應用。

4、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

2012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2458.5億元,佔全國的38.2%,技術交易額增長率突破60%,創5年來新高,技術合同成交額、技術交易額均突破2000億元,技術交易實現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2%。

5、每萬元GDP能耗

截至2013年3月,北京萬元GDP能耗是0.44噸標煤,指標在全國領先;水耗是21.5立方米。5年來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25%和32%。

-- 猴島游戲論壇為您解答

⑦ 如何更好完善各類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支撐服務

1 提供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的必要性
1.1 服務的主體決定了服務的性質

公共服務是指給人民生活和社會運行提供公共便利、創造公共條件為出發點而推出的服務措施,不是以盈利和直接創造新財富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服務。綜合國力競爭實際上就是科學技術實力的競爭,是各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科技創新已不再僅僅是科研機構和企業自身的事情,而是政府、科研機構及企業共同的事業。因此,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基於科技創新普遍需要的服務就是為社會運行提供公共便利、創造公共條件的過程。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政府已經全面介入科學技術知識的產生、轉化、應用過程,為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公益性服務。我國正處於經濟的轉型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傳統體制下的工業企業的創新動力不足;民營企業雖然具有充沛的創新活力,但其自身產業研發和個人發明創造的模式先天不足,所獲的社會資源的支持十分有限。面對占企業總數達99%以上的中小企業,如果政府不能提供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本將增加、創新速度減慢,從而影響國家的競爭能力。

1.2 創新體系的運行需要公共服務

科技創新體系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科技、經濟部門和有關機構之間相互協調、良性互動、促進創新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創新執行機構、創新基礎設施、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創新要素於一體的系統。創新體系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充分體現公平競爭的規范的市場環境,需要發達的教育平台、信息平台、文化平台和法律平台,而平台的建設和維護是社會的公共事務,需要政府的公共戰略投資,通過公共服務實現。科技創新的過程是由知識產生、知識流動、知識應用等部分組成,各部分的連接,也需要公共服務的介入完成。

1.3 實施科技公共服務,是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一方面,我國的科技投入嚴重不足,實施科技公共服務有利於發揮財政科技投入效果。去年,我國的研發投入只佔GDP的1.23%,而世界平均比例為1.4%、發達國家為2%~3%,差距甚大。財政投入作為科技投入的重要部分,其投入方式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完全相符。因此,財政性投入在支持基礎性、前瞻性、公益性和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的同時,應把更多的投入應用於企業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讓更多的企業分享服務體系提供的服務,將更有效地發揮財政性投入的作用;而且,企業創新服務體系提供的是公共和准公共產品,財政性投入符合國際慣例。

另一方面,我國科技資源浪費嚴重。引入科技公共服務,可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率。我國科技多頭管理,條塊分割、部門分割、行業分割、學科分割非常嚴重,缺乏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科技投入管理和調控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機制,導致科研課題重復分散和疊加支持,計劃雷同,科研設施重復購置嚴重,造成了科技資源利用率低下。由此可見,國家和地方政府必須加強科技資源的統籌安排,通過建立科技資源的共享平台,向社會提供科技公共服務,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

2 科技公共服務的可行性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為了改善創新創業環境、優化創新資源品質、降低企業和個人創新創業成本,都紛紛採取措施,強化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供給。如美國政府十分重視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實施國有科學數據完全開放共享國策,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連續支持數據中心群的建設,建立了國家技術信息中心、全國性的技術轉讓聯合體、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並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暢通;英國政府強調要把進一步加強一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英國政府最具優先權的任務;日本也提出了有計劃、有重點地改進科研條件的多年計劃。如在日本科學技術廳下設立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作為日本科技信息的中樞機構,承擔大學、國立公立研究機構與企業之間委託開發、技術斡旋等中介機構的職能,促進研究交流、轉化科技成果。發達國家科技公共服務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本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科技事業的發展,科技公共服務逐步建立,科技情報所、科學館、科技交流中心、專利服務中心、產權交易所、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陸續成立。在科技信息、科技傳播、對外科技交流合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科技人員、研發機構和科技企業提供了服務,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只是由於我國的科技公共服務缺乏整體設計,投入不足和科技多頭管理等原因造成服務功能不全、能力不高、效果不顯著。

3 科技公共服務運行系統設置

自主創新體系是一個從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到市場營銷多環節構成的技術創新鏈。科技公共服務必須沿著技術創新鏈設置,形成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才能有效支撐科技創新活動。

3.1 技術研發環節的公共服務

3.1.1 人才公共服務

人才特別是高質量的人才是自主創新最根本、最關鍵的要素。雖然我國的人才總體規模已經超過6 000萬,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研究人員密度還很低。2003年,每萬名從業人員中R&D人力為15人年(美國為86人年,日本為132人年,整個歐盟超過100人年)。高層次的人才僅3萬人,並且老化和流失現象嚴重。因此,我國科技人才不足,尤其是領軍人才非常短缺。解決人才短缺必須採取兩條腿走路辦法:一是國家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二是發揮政府吸引人才,提高人才的科技創新能力的作用。提供人才公共服務是政府聚集人才、激發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人才的公共服務工作重點是:①建立人才信息資料庫。掌握人才的結構和分布,對重點、關鍵人才實行動態監測,建立人才流失的預警機制;②建立人才交流平台,為企業配置人才。通過項目招標、組織科研攻關等以事業吸引人才、發現人才;組織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和參與國際間的科技創新活動在實際工作中鍛煉人才;開展科技人員後續教育和組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人才的知識更新,激發人才的創造力;③解決人才在創新創業中的實際困難。如為民間創新人才的發明專利及創新性「非共識」技術提供幫助;為創新人才提供科技創業服務;為短期到中國服務的專家學者提供生活和工作的便利。

3.1.2 技術研發基礎條件的公共服務

針對我國科技投入總量不足、投入結構不合理、科技基礎條件薄弱的現狀,在科技研發環節設置科技公共服務,重點在於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台體系,維護平台體系的穩定高效運行,支撐創新主體的科技研發活動。

(1)科技文獻服務平台。通過平台覆蓋區域內的組織協調,匯集整個區域的圖書館、科技情報所、知識產權和技術標准機構的圖書資料、科技論文、科技會議資料、專利資料、技術標准資料組成科技文獻共享資源庫。配套科技綜合情報咨詢和信息分析系統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同時,服務機構對海量信息進行專業、規范化加工整理,建立專題信息資料庫,為公眾提供使用價值更高的信息。

(2)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根據平台覆蓋區的產業情況建立特色資料庫,並實現國內外各專業資料庫的目錄導航,建立重點專業在線分析系統,為區域內用戶提供數據共享、數據分析服務。

(3)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和科技資源保障平台。公共服務機構通過制定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協作管理辦法,建立管理運行網站,對分布在平台覆蓋區域內各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的大型儀器進行整合集成和有效配置,實現資源的協作共享,充分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率,節約用戶的使用成本,使儀器設備提供方得到合理的使用收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4)研發和實驗協作平台。組織平台覆蓋區域的高校、科研機構形成研發和實驗協作平台,開展前瞻性、基礎性和關鍵技術的研發,開展合作研究和委託研究,推動建立與產業間的技術聯盟。提升區域的學術水平和學科地位。

(5)創新技術產品開發平台。整合區域內研發中心組成新產品研發系統,促進研發中心間的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合作,為產品技術集成創新思想的形成和研發創造良好的條件。

(6)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完善平台覆蓋區內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聯結研發和試驗協作平台為各行業提供行業公共服務。

(7)專業技術服務平台。圍繞平台覆蓋區內重地產業發展布局專業技術平台,形成系統和完善的專業技術服務鏈。

(8)檢驗檢測服務平台。推進具有一定資質的分析測試中心和行業機構提供系統可靠的檢測服務,根據委託認證後,出具有行政效力的檢測報告;根據委託,提交專業性的分析測試報告;為用戶提供檢測需求咨詢,促進檢測機構之間的技術和服務交流。

(9)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台。聯合國內外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從研發選題到產品銷售各環節知識產權服務。公共服務機構重點開展普及專利知識,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戰略性指導,提供知識產權公共信息,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和應急公共服務。

(10)科技創新投融資平台。建立以銀行、擔保、創業投資、產權交易、證券等機構為依託的投融資平台,形成以社會資金為主的,政府資金為輔的資金來源結構,為科技創新提供高效資金鏈。

(11)科技成果轉移平台。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海內外科研機構的技術轉移中心、企業和投資機構形成技術轉移網路;聯合從事國際技術轉移的知名機構、全國技術市場、技術成果評價、交易、仲裁、知識產權保護等機構組成完善的技術轉移中介服務體系,使平台成為技術與產業的橋梁。

(12)科技創業孵化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包括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資源、開辦場地已及專業化支撐在內的綜合性企業孵化基地。

(13)科技交流合作服務平台。建立專門的針對性強的培訓體系,進行相關的重點集群產業的知識傳授,以及為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開設的專門培訓。建立國家之間、地區之間、跨行業、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交流合作網路,利用全球的科技資源為區域的科技創新服務,組織專家委員會,建立科技專家咨詢服務系統。

(14)科技管理決策信息支持平台。建立包含國家和地方財政資助的科技項目、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學儀器與科協設施的各類資源在內的管理決策信息支持系統。面向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個人等不同戶的信息發布。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的決策管理,減少科技資源的重復投資。同時,服務機構開展科技創新理論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創新環境狀況專題調研,為政府部門制定科技政策和企業的戰略決策、技術決策、商業決策提供信息支撐。

3.2 產品製造環節的科技公共服務

在產品製造環節除了提供研發和實驗協作平台、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等方面和解保障必要的生產條件外,科技公共服務的重點要放在完善產業鏈的布局和推進新的產業集群形成,通過科技招商引進產業鏈缺失環節的企業,構成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3 市場營銷環節的科技公共服務

此環節需要提供的科技公共服務是:①為企業拓展技術合作渠道,以技術合作帶動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和出口;②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教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指導,構築知識產權防線,保護本國市場,幫助企業實施專利先行戰略佔領海外市場;③扶持企業制定和推行技術標准,促進優勢產業在條件合適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以中國為上游的技術鏈條,擴大海外市場;④建立海外孵化器和研發中心,推動中小企業「走出去」。

4 實施科技公共服務必須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認識到科技公共服務對科技創新的意義。科技公共服務是科技創新的必要支撐,是運用有限科技資源,提高全部企業創新能力、提高科技中介機構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其全面性和系統性是市場化服務所不能做到的。

(2)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通過立法保證服務機構的存在和規范服務,使科技公共服務得以實施。

(3)明確公益服務的邊界。科技公共服務的一些公共產品是可以獲取一定收益的,如基礎科學研究、科技情報資料的提供、科技合作渠道的提供等。但是,如果推向市場,以贏利為目的,其公益目標將被放棄,影響政府的職能和國家目標的實現。一些在非市場經濟時期一直由公共服務部門承擔的非公益性的服務,應盡快以資產評估、技術咨詢、高新技術產品的推廣等方式推向市場,集中資源搞好公共服務。

(4)政府統籌規劃,確保財政投入。科技公共服務必須由政府統籌規劃,統一設計,打破條塊分割,進行資源整合,杜絕重復建設。建立了新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後,還須要確保財政投入,使服務系統能夠高效運作。

(5)制定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科技公共服務是為科技創新主體創造公共條件的提供的而不是以贏利和直接創造新財富為主要目的服務。其效果不能實時、全面、直觀地顯現,也不能用贏利指標來衡量。只有通過創新主體綜合創新能力提高間接反映。因此,必須制定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反映科技公共服務的運行效率。並制定激勵機制不斷提高運行質量。

(6)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支真正能為科技創新提供高質量服務的科技公共服務隊伍,要求其必須具有交叉學科知識結構、開闊的國際視野,有微觀宏觀兼備的管理協調能力;各個服務領域配備戰略家、政策專家、知識產權專家、技術評估專家、咨詢師、經濟學家等專業人才。由於科技公共服務未受到重視,一些從事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隨時存在市場化的可能,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科技公共服務專才嚴重缺乏,嚴重影響了科技公共服務的公共產品的創新。因此,必須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

⑧ 我國為促進科技創新頒布了哪些政策

普惠性政策

1,建立企業研發准備金制度運用財政補助機制激勵引導企業普遍建立研發准備金制度。

對已建立研發准備金制度的企業實行普惠性財政補助,引導企業有計劃、持續地增加研發投入。

2,開展創新券補助政策試點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創新券補助政策試點,引導中小微企業加強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及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服務平台的對接。

3,試行創新產品與服務遠期約定政府購買制度省財政、科技部門委託第三方機構向社會發布遠期購買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方式確定創新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並在創新產品與服務達到合同約定的要求時,購買單位按合同約定的規模和價格實施購買。

引導性政策

1,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風險補償制度省市共建面向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風險補償金,對天使投資失敗項目,由省市財政按損失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償。

對在孵企業首貸出現的壞賬項目,省市財政按一定比例分擔本金損失。

2,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財政資金補助制度對新建或改擴建新增孵化面積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其運營機構獲得所在地級以上市財政補助資金的,省財政再按不高於各市補助一半比例給予後補助。

3,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用地政策各地級以上市根據自身發展實際需求,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前提下,每年可安排一定比例的全市計劃用地作為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用地。

4,扶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政策新型研發機構在政府項目承擔、職稱評審、人才引進、建設用地、投融資等方面可享受國有科研機構待遇。

松綁性政策

1,賦予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自主處置權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可自主決定科技成果的實施、轉讓、對外投資和實施許可等科技成果轉化事項。

2,完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激勵機制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全部留歸單位自主分配,納入單位預算,實行統一管理,處置收入不上繳國庫。

用於人員激勵的支出部分,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暫不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3,完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換個人獎勵約定政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個人獎勵約定,可以進行股權確認。

4,完善科技人員職稱評審政策科技人員參與職稱評審與崗位考核時,發明專利轉化應用情況與論文指標要求同等對待,技術轉讓成交額與縱向課題指標要求同等對待。

5,完善高層次人才居住保障政策高層次人才安居可以採取貨幣補貼或實物出租等方式解決。

支持各級政府在引進人才相對集中的地區統一建設人才周轉公寓或購買商品房出租給在當地無房的高層次人才居住。

(8)首都科技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擴展閱讀:

創新思維

進行科技創新,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科技創新思維要講求縝密性和前瞻性,還要藉助於一些科學的思維模式。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創新思維模式,可以使我們找准研究的方向,在面對科研難題時設法尋求解決之道,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取得科學研究的優異成果。科技創新的思維方式,包括類比式、聯想式、跨越式等思維模式。

類比式思維是通過比較而進行的思維,常常是把較為陌生的事物與較為熟悉的事物加以類比,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應該指出,類比作為一種推理方法,提供的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通過類比得到的推論必須經過實踐的驗證,才能加以認可。

盡管如此,類比式思維提供的「可能性」為解決問題拓展了思路,依然是彌足珍貴的。類比式思維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模式。譬如,聲音和光線都是直線傳播,都有反射、折射和干擾現象等,而聲音呈波動狀態,由此可得出推論:光也呈波動狀態。

聯想式思維,是不同事物的表象之間存在的某種關聯引發了人們的想像,進而產生的思維活動。聯想式思維在科技創新中有重要作用。譬如從變色龍到偽裝服的研發思路。研究者從變色龍能夠適應環境色彩變化而改變身體顏色的特性中得到啟示,研發出了用於軍隊的偽裝服。這是聯想式思維的一個成功範例。

⑨ 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的定義是什麼

第一條 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項目是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規范省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具有基礎性、開放性和公益性特徵,向社會提供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公共技術服務、創新創業服務的科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旨在根據我省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長期需求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以科技資源集成開放和共建共享為目標,通過整合、集成、優化科技資源,完善相關基礎條件建設,提升公共技術服務能力,為我省高技術研究、產業技術創新、科技創新創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條 公共服務平台主要有向社會提供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為主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和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為主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按照組成方式,可分為多單位參與共建或具有多個功能子平台的網路化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網路化平台)和具有單一功能的單一性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單一性平台)。

第四條 公共服務平台圍繞我省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科技重點工作,按照「統籌規劃、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則,主要依託我省具備一定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創新服務機構等組織建設,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第五條 公共服務平台的主要任務是:
(一)對外提供科學儀器設備、自然資源、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等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提供試驗驗證、測試考評、開發設計、科技成果轉化等技術服務。
(二)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資源管理與技術支撐服務的人才隊伍。
(三)開展技術交流、技能培訓、國內外合作與交流等活動。
(四)探索社會公共資源的共享機制。

閱讀全文

與首都科技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