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劉殊

馬鞍山劉殊

發布時間:2022-04-30 21:36:18

㈠ 張浚的人物生平

張浚生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為西漢留侯張良、唐朝開元時期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之後。四歲時成孤兒,行直視端,不說誑言,熟人知為大器。入太學,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張浚登進士第,調山南府士曹參軍。
靖康初年,任太常簿。李綱在金國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與種師道等人之間有爭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顏宗望之營寨而大敗,作為主要支持者的李綱被張浚以專權之名彈劾。汴京陷落後,張浚聽說宋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馳赴應天府,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宋高宗往東南逃跑,後軍統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這時宋高宗在揚州,張浚進言說:「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拂逆宰相的意思,授任集英殿修撰、知興遠府。尚未出發,升任禮部侍郎,高宗召見對他說:「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將要有所作為,正如想一飛沖天而無羽翼,你留下來輔助我吧。」授任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張浚預計金人必來攻,而南宋朝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勸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但二人皆笑張浚過慮。
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錢塘,留下朱勝非在吳門抗禦,讓張浚一同節制軍馬。後來朱勝非被召回,張浚單獨留下來。當時潰兵數萬,所至之處剽掠不已,張浚招集平定下來。宋高宗在臨安(今浙江杭州)被將領苗傅、劉正彥所廢。張浚組織呂頤浩、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破苗傅、劉正彥,使高宗復位,被任知樞密院事。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提出經營川陝的建議,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宋將都按兵不動,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即訪問風俗,罷斥奸贓,以搜攬豪傑為先務,諸將惕息聽命。
此時諜報金人將攻東南,張浚命諸將整軍向敵。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張浚即治軍入衛支援。到達房州,知金人北歸,又回師關陝。這時金兀術猶在淮西,張浚懼其繼續騷擾東南,想牽制之,遂決策合五路之師攻打永興,以調動金兵。果然金急調兀術、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等入援,大戰於富平。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沖擊敵陣,殺獲頗眾。但環慶經略使趙哲畏敵先逃,宋軍挫敗,張浚退駐興州,斬趙哲。命吳玠聚殘兵扼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以斷敵來路,張浚上書待罪,宋高宗手詔慰勉,沒有追究。
張浚在關陝三年,訓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守鳳翔。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雖然關陝丟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勢牽制東南,江、淮亦賴以安。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完顏兀術親自出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這就是吳玠的大散關和尚原之戰。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
紹興四年(1134年),被召至臨安,後謫居福州。紹興五年,出任右宰相,都督岳飛鎮壓楊幺起義。
紹興六年(1136年),部署諸路軍馬北伐金朝扶植的劉豫政權﹐進取中原。九月﹐劉豫出兵反撲﹐高宗下令兩淮守軍南撤。張浚為保長江天險﹐星夜馳至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制止宋軍撤退﹐擊退劉豫軍。
紹興七年(1137年)三月,劉光世因驕惰怯敵被罷軍職,宋高宗擬將劉光世所部劃歸岳飛,但遭到樞密使秦檜的反對,張浚也表示不同意。遂以劉光世部將王德任左護軍都統制、酈瓊任副都統制,以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呂祉節制。酈瓊不服王德居其上,多次申述不被重視。八月,酈瓊殺呂祉等,裹脅4萬人叛變投向偽齊。九月,張浚因而引咎辭相。
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高宗以宋金和議大赦,張浚復官﹐因多次上書反對高宗﹑秦檜與金議和﹐被排擠出朝。二月,出任福州知州,福建路安撫大使。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訂立紹興和議;同月,授張浚檢校太傅、崇信軍節度使、萬壽觀使閑差,次年封和國公。
紹興十六年(1146年)七月,張浚上奏備戰抗金,秦檜大怒,張浚被罷去檢校少傅、節度使、國公官爵,只保留文階官特進,以提舉宮觀,紹興二十年(1150年)又移往永州居住。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秦檜死。十二月,張浚被重新起用,恢復觀文殿大學士職銜及和國公爵位,任判洪州(今江西南昌)。此前不久,張浚因母死守喪,於是奉柩歸葬西川,到達江陵時,又上奏請高宗備戰抗金,引起新任宰相、秦檜黨羽萬俟卨、湯思退的不滿,宋高宗也以「今復論兵,極為生事」。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十月,張浚再次被貶往永州居住。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正月,金軍南犯已迫在眉睫,宋高宗在不得不作抵抗准備的同時,也放寬了對張浚居住地點的限制。同年十月,在宋金戰爭已經開始的情況下,又起用張浚任判潭州,十一月又改為判建康府,當他十二月下旬到任時,「採石之戰」已結束,金帝完顏亮已被部下殺死,兩淮金軍也開始退兵。但宋金戰爭仍在進行中,宋高宗卻認為終歸於和,所以並不重用張浚。直到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才任命張浚專一措置兩淮事務兼兩淮及沿江軍馬,全面負責江淮防務。六月,高宗即退位,孝宗即位。
宋孝宗即位後,復為樞密使。隆興元年(1163年),封為魏國公,都督江淮軍馬渡淮北伐,收復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等地,後因部下將領不和,兵敗符離(今安徽宿州市)。主和派勢力隨即抬頭,秦檜黨羽湯思退,於七月間被任為右相兼樞密使,議和活動也在進行中。十二月,湯思退升任左相兼樞密使,張浚也升任右相兼樞密使,仍兼江淮東西路。
隆興二年(1164年)三月,張浚還奉詔視師淮上,積極部署抗金措施。四月,被召回朝,隨後江淮都督府也被罷,在太上皇宋高宗干預下,左相湯思退更加緊進行降金乞和活動,張浚感到抗金無望,即求致仕,遂被罷相,授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出判福州(今屬福建)。張浚辭新命,懇求致仕,改授醴泉觀使閑差。同年八月,張浚病卒,葬寧鄉,贈太保,後加贈太師。
乾道五年(1169年),獲賜謚號忠獻。

㈡ 從魏蜀吳三國名將中選取一人發表見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吳大帝孫權(182-252),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卓越的政治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後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孫權三伐黃祖,並於其間收得大將甘寧。同年,曹操南下,大敗劉備,佔領荊州後,並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曹操決戰。周瑜用黃蓋謀,以三萬人於赤壁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須一代對峙,各有勝負。其間孫權聯合劉備,將妹妹嫁入荊州。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暫與劉備。215五月,征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同年劉備取蜀成功,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於此時拔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與孫權議和,歸還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土地。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並以有相當的兵力與自己叫板,旋即改變戰略,聯合曹操,拔掉門口這顆定時炸彈。以呂蒙為督取下荊州,潘璋、朱然擒殺關羽。220年,曹丕取代漢室稱帝。孫權被冊封為吳王、大將軍、荊州牧。221年,劉備稱帝,興兵問罪,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於彝陵火攻大破敵軍。222年,曹丕三路伐吳,其中兩路各有勝敗,魏軍整體局面占優,然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不如預期,只得引退。(曹丕時代,對孫權四次用兵,皆不如意)223年,劉備病逝,蜀、吳互通使臣,關系緩和。226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229年,孫權於武昌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今湖北鄂城),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229年後,孫權多次出兵北伐,因戰役過多,日後再來補充。)
稱帝後孫權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今台灣)的聯系。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名臣死於非命。自孫登夭折後,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在位24年。

藉祖蔭、斷東南、世豪強,然不圖逐鹿但求自保、不思教子,權後無雄主,不爭不息,不戰不寧,東吳三世而終,仲謀無遠謀矣。徒富不過三代爾。

㈢ 牛心山的關於定都峰的傳說

其一,遼金時期,佛教、道教盛行,寺廟、道觀大增,在北京玉河肘彎成池處西岸建有慶壽寺(俗稱雙塔寺),以西山中尖頂山峰為靠,因「日懸峰頂,影入玉河,雙日互映,主國兩分」,故「豎雙塔鎮之」,並在魯谷嶺設「八角」亭蔽之。作為靠山的山峰與八角亭、慶壽寺塔在同一線上,成為日後長安街及延長線的基礎,此尖頂山峰即我們所說的牛心山。
其二,元大都建設之初,按照設計,城牆經過雙塔,要麼拆寺,要麼繞寺,工程人員不敢擅動,只得報請皇上決斷。元世祖忽必烈視雙塔寺方丈劉秉忠如師(劉秉忠有授忽必烈奪得汗位之謀),命大都城基繞開雙塔寺三十步。故有「慶壽寺的方丈點天子,皇城繞寺三十步」之說。建好的城牆彎弧處正對定都峰(即牛心山)。
其三,明朝之初,對原陳友諒妻(後為朱元璋妃)所生四皇子朱棣,明著稱其「智勇有大略」,暗則防其有繼位之計,封其為燕王,到遠在千里之外「砂鍋做飯斗量柴」(貧瘠之地)的北京地區駐守,殊不知「砂鍋做飯」更香,「斗量柴」乃是煤炭。燕王出發前,劉伯溫秘授其「文托姚廣孝,武靠常氏(常遇春)後」。到任後即到西山龍泉寺(後稱潭柘寺)訪姚廣孝。姚觀其有帝王之像,留其住寺,次日雞鳴起時登(定都)峰。時值穀雨,碧空如洗,東方日出,紫氣蒸騰,渾河橫亘,龍鱗閃現,萬物生輝,燕王呼曰:「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業發祥之地!」姚廣孝接曰:「千歲,此正乃我大明萬年基業發祥之地也!」燕王會心而笑,三繞其峰,環顧八方。見東方日上光輝下,大都如珠似玉,渾河(永定河)龍形橫卧;東南方,沃野無垠,龍形入海,極樂峰下松林如翠,戒台、西峰二寺佛光與霞光相映增輝;南方,從南大嶺馬鞍山處遠望,良鄉、竇店、琉璃河西周故址依稀可辨,坎方、離位,此峰可為標為靠;西南方,龍潭溪谷成河至周口店龍骨山成勢,玄機無限;西面,西山連著太行起,潭柘勝境聳神佛。又嘆曰:「此峰之位,觀景之妙,無二可代,真乃天賜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駕崩,建文繼位,恐藩王謀反,開始削藩,燕王恐禍至己,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歷時四年,燕王得即皇位,想當年觀「日上」之所為「大明千年基業發祥之地」,生遷都北京之意,遂頒旨實施,定「日上」之所為金鑾殿址。先建承天台,於燕王登山日觀日出,無果;又以雙塔和八角亭為標,於春分、秋分日觀日出,又無果。當時,北京工匠雲集,物料如山,而金鑾殿址尚未選定。故議先建皇陵,分流匠、料。先選址於鐵坨山(在潭柘寺西北方向不遠)之陽,當地百姓不願,將潭柘寺東北角山頂起名絕石樑,犯忌,後改址於昌平天壽山,先址建起明朝庵。故民間有「先建皇陵,後建皇宮」之說。到永樂八年,春秋兩分仍非陰即雨,城標尚未確定,姚廣孝無奈反復與眾工師商議,後工師蔡信言劉(伯溫)丞相托夢,說「觀日上之所必為觀峰日下之地,可營都定標。」廣孝頓悟,工程始興。故有「北京城始於日上,成於日下」之說,後有人將日上或日下為北京代名詞,朱彝尊著《日下舊聞》,乾隆又《欽定日下舊聞考》。皇城定標,費時五年,皆為定都峰之故也!
其四,北京城建成後,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王朝正式遷都北京。到京後,永樂帝朱棣已歲逾花甲,從當年登峰望都觀日出,已二十多年過去了,很不高興,遷怒於此峰說:「誤朕五年,此峰五百年不文、不名、不封。」北京周圍各峰皆有封號,唯此峰無名。為監督此「三不」之旨之執行,加封開國功臣徐達後人為「定國公」爵,世襲王位,陰宅在魯家灘西北永鎮此峰。
諸般傳說,雖無考證,但一山峰能有如此之多的說法,也是一種文化。僅此,就值得一登。尤其是早起觀日出,可謂甚佳之處。站在此峰觀「日上」霞光,回到北京看西山此峰「日下」之輝,聯想有關北京城之傳說,會倍感愜意。

㈣ 馬鞍山有過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陶謙: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擢升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一時割據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一帶,氣勢很盛。三國演義中寫到,「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
周興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啟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耿 詢:隋人,創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暗室,候天時皆合。611年為太史丞。著有《鳥情占》。
郭祥正: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轉承議郎,階至朝請大夫。
潘庭堅:翰林院學士。帥府教授。慎密謙約,為太祖所稱。擢中書省博士。同知府事。主會試。
馬鞍山,簡稱「馬」,中國安徽省地級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戶籍人口227.7萬人,常住人口222.9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
馬鞍山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等殊榮。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㈤ 48歲「正靜法師」原是21年前殺人拋屍案的兇手,她是如何被警方抓獲的

這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哪怕你隱藏得再好,哪怕你是佛門中人,最終也難逃「惡報」!……如今,雖然21年過去,48歲的「正靜法師」仍然必須為她年輕時候所造下的殺孽買單。

筆者觀點:心中有佛,到哪裡都是凈土……

口頭上念一千遍、一萬遍的佛經又有何用?就算把木魚敲碎,把蒲團跪爛又有何用?善良長在人們的心裡,雜念也在人心中滋生。佛自然也住在心裡,而非嘴上一本正經的「阿彌陀佛」;

佛是導人向善,若心中有佛,到哪裡都是凈土,若心中無佛,到哪裡都是煉獄……

王某與劉某亭,雖然年輕時候就早已遁入空門,卻心存雜念,心懷惡念,嘴上的阿彌陀佛自是沒用。

劉月亭被捕的時候竟然還在佛門,實在令人詫異,做了一輩子的佛門子弟,她其實懂嗎?……她不懂,心中的雜念與惡念永遠存在,永遠不會理解佛經的真諦。

㈥ 南方割據是如何削平的

北宋建立後,即面臨統一分裂割據局面的首要問題。時北方有兵勢正盛的遼朝和依附遼朝的北漢改權,南方則有各據一方的吳越、南唐、荊南、南漢、後蜀等小朝廷。宋太祖趙匡胤欲一統天下,卻對如何削平割據而大傷腦筋,舉棋不定。

起初,趙匡胤有意先出兵翦滅北漢,平定北方後再舉兵南下,逐一除滅大江南北諸政權,為此他曾詢問宰相魏仁浦:「朕欲征太原(今屬山西),如何?」魏仁浦認為此舉會「欲速不達」。他又征詢武勝軍節度使張永德「下並(治今山西太原)、汾(治今山西汾陽)之策」。張永德亦認為「彼兵雖少而悍,加之北虜(指契丹)之援,未可遽也。姑以間諜離虜心,設游兵以擾其穡事,待其困弊,乃可圖耳」。諸大臣反對趙匡胤先攻北漢之策,是考慮北漢雖距宋朝很近,威脅很大,然其背後有契丹相助,滅此政權並非易事,況且宋朝初建,國勢不強,力不從心。宋太祖見眾臣反對,遂與心腹謀士趙普商議。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屬天津)人,後遷居洛陽(今屬河南)。後周時,他曾於趙匡胤帳下供職,初為軍事判官。趙匡胤出任同州節度使,他改任推官。其後趙匡胤移鎮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他又任掌書記,一直充任趙匡胤的高級幕僚和重要謀士。他積極參與、策劃了陳橋兵變,為趙匡胤黃袍加身,而被授予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宋建隆元年(960),他力勸趙匡胤立即發兵平定李筠之亂,並自請隨御駕扈從,因功得遷至兵部侍郎、樞密剮使。同年,他再請趙匡胤速出兵平定李重進之亂,從而鞏固了宋朝的統治。三年,被擢升為樞密使、檢校太保。乾德二年(964),又替代范質任宰相,充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其間,他為扭轉唐末以來節度藩鎮飛揚跋扈,君弱臣強的局面,而建議趙匡胤收繳地方權利,深得賞識。正因如此,趙匡胤也常征詢他對朝廷大政方針及治國之術的見解。

趙匡胤常愛微服私訪大臣,故趙普每次退朝回到家中,不敢更換衣冠,依然身著朝服,以備皇帝突然來訪,不致失禮。一天深夜,漫天大雪紛飛,寒氣襲人。趙普以為趙匡胤必不會雪夜私訪,不料忽聽敲門之聲,他連忙開門,卻見趙匡胤正立於風雪之中。趙普忙行禮,將皇帝迎入屋中。趙匡胤告之趙普:「我已約晉王光義來你家中。」不多時,趙光義到。趙普侍奉他們坐定,便燒炭煮肉,又讓妻子為二人斟酒,趙匡胤親熱地以嫂相稱,君臣飲酒談笑。

席間,趙普試探地問道:「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

趙匡胤道:「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

趙普又故意問道:「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願聞成算所向。」

趙匡胤答道:「吾欲收太原。」

趙普沉思了許久,說:「非臣所知也。」

趙匡胤忙問其緣由,趙普慷慨陳辭道:「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擋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

趙匡胤聽罷,笑著對趙普說:「吾意正爾,姑試卿爾。」趙匡胤雪夜訪趙普,最終奠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決定先用兵江南諸小政權,待統一南方後,再北上滅北漢,奪回遼占據的薊(治今天津薊縣)、幽(治今北京西南)、雲(治今山西大同東)等16州之地。此後,宋廷密切注視江南諸政權的動向,設法尋找出兵的借口,捕捉戰機。並積極儲備糧草,招募精壯,修繕兵甲,操練兵士,隨時准備兵進江南。早在建隆三年九月。占據湖南的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病危,臨終前,囑咐其子周保權,一旦發生變故,迫不得已時,可「自歸朝廷」,即投降宋朝。周行逢死後,盤據衡州(治今湖南衡陽)的張文表起兵,襲取潭州(治今湖南長沙),又欲攻佔擊保權所在的朗州(治今湖南常德),企圖取而代之,獨霸湘湖地區。周保權一面派楊師瑤率兵抵抗,一面派人北上向宋廷求援。

趙匡胤即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調集各路人馬,會師於襄陽(今屬湖北),以討伐張文表為名,出兵湖南。

宋軍進兵湖南,須途經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繼沖控制下的南平政權。此前宋朝使臣盧懷忠已偵知南平虛實,認為「高繼沖甲兵雖整,而控弦(即軍隊)不過三萬;年穀雖登,而民困於暴斂。南通長沙(今屬湖南),東距建康(今江蘇南京),西迫巴蜀(今四川),北奉朝廷(指宋朝),觀其形勢,蓋日不暇給,取之易耳」。於是,趙匡胤又派使臣入南平,向高繼沖提出宋軍「假道」的要求。南平政權內部為此而爭論不休,高繼沖更是猶豫不決,束手無策,結果宋軍未及南平同意,已兵臨江陵(今屬湖北)。高繼沖見宋軍壓境,只得出城迎接。宋軍不等他反應過來,其前鋒已沖入城中,「分據沖要,布列街巷」,就這樣,宋軍兵不血刃,輕而易舉平定荊南,得3州、17縣、143500戶。

宋軍繼續南下,進逼朗州。此時楊師瑤已擊敗張文表,平息了叛亂,因此周保權拒絕宋軍入城。慕容延釗毫不理睬,依舊指揮大軍攻入城中,生擒周保權。又鎮壓各處的反抗,迅速佔領湖南,得14州、1臨、66縣、97388戶。

宋佔有荊湘,為統一南方開創了有利的局面,也直接威脅到盤據四川的後蜀政權。

後蜀皇帝孟昶對宋軍南下,一舉滅亡南平、楚政權十分恐懼。乾德二年(964),他派使臣北上勾結北漢,請求發兵渡黃河南下,自己則出兵自四川北上,占據潼關(今屬陝西)以西地區,「使中原表裡受敵」,牽制宋軍,解除對後蜀的直接威脅。孟昶此舉,恰成為宋廷出兵的借口,趙匡胤笑道:「吾西討有名矣。」

十一月。趙匡胤派6萬人馬,分兩路伐蜀:一路由王全斌、崔彥進、王仁贍等統領,自鳳州(治今陝西鳳縣東北)南下,進攻劍門(今四川劍閣北);一路由劉光義、曹彬等統領,自歸州(治今湖北秭歸)逆長江西上,直攻夔州(治今四川奉節東)。孟昶即以其子孟元哲為元帥,與知樞密院王昭遠指揮後蜀軍隊抵抗宋軍進攻。不料,劍門一戰,蜀軍一觸即潰,王昭遠被俘。王全斌攻破蜀軍防線,揮師進逼成都。孟昶見大勢已去,被迫獻城投降。不久,劉光義亦率兵抵達成都。至此,宋軍前後僅用66天,即滅後蜀,而得州45、縣158、戶534039。

宋軍平定巴蜀後,卻大肆搶掠,屠殺後蜀降兵,激起四川百姓的反抗。三年,四川地區先後爆發上官進、全師進領導的蜀兵和百姓的反宋斗爭。歷時3年,方被宋軍鎮壓平息。為安撫四川軍民,趙匡胤下詔,將王全斌等將帥降職處罰,並肅正軍紀,逐步穩定四川局勢。

後蜀滅亡前後,占據嶺南的南漢政權,正因刑罰嚴酷,濫殺無辜,加之賦役繁重,民不聊生,統治岌岌可危。大臣邵廷瑁認為宋軍大舉南下:南平、楚及後蜀諸國相繼覆滅,宋朝「必將盡有海內,其勢非一天下不能已」,建議後主劉鋠與宋通好。劉鋠非但不採納,反而以謀反罪將其處死。其後,趙匡胤也設法通過後唐勸說劉鏇歸順宋朝,亦遭拒絕。宋開寶三年(970)九月,趙匡胤令潘美統行營前軍,尹崇珂為副帥,領大軍討伐南漢。宋軍自郴州(治今廣東韶關),敲開南漢北邊的大門。四年正月,宋軍再克英州(治今廣東英德),逼近廣州。

面對接踵而至的失利,劉鋠竟孤注一擲,調集全國軍隊救援廣州,又於城外編竹木為柵欄,以阻擋宋軍的進攻。潘美施以火攻。他下令征調數千民夫,每人手持兩只火炬,待天黑以後,悄悄接近南漢軍營。一聲令下,萬火齊發,剎那間,火光沖天,火借風勢,廣州城外一片火海,南漢後主抱頭鼠竄。宋軍趁勢猛攻,殺死南漢兵士數萬人,隨即,破城而入。劉跟下令焚燒府庫,正欲出逃海島,適逢宋軍追趕而至,束手就擒。宋軍一鼓作氣,繼續攻佔嶺南各州縣重鎮,很快平定了嶺南,得州60、縣214、戶170263。

南方諸割據政權中當屬南唐最為強盛?然而五代末期,後周世宗三次親征南唐,奪得江北、淮南14州、60縣之地,與其劃江為界,為此南唐君臣驚恐萬狀。自趙匡胤稱帝後,南唐後主李煜便百般討好宋朝,企圖以此維持自己的割據小政權。出於戰略上的需要,宋軍在統一南方之初,也未與之宣戰,但卻與地處南唐東南的吳越政權結成軍事同盟,以此鉗制南唐,構成對它的包圍形勢。

滅亡南漢後,宋軍進行休整。宋開寶七年(974),趙匡胤命曹彬、潘美為大將,統兵10萬,自荊南乘戰艦順長江而下,開始了統一南唐的戰爭。

李煜自以為與宋結好而苟且偷安,軍不設防,當宋軍進入南唐轄境,沿江屯駐南唐兵士還以牛酒犒賞宋兵。及至發覺宋軍翦滅南唐的意圖,為時已晚。南唐池州(治今安徽貴池)守將戈彥棄城而逃,兵卒不知所措。宋軍沿江推進,只遇到一些小抵抗,便順利到達位於金陵(今江蘇南京)西南的重要渡口——採石磯(位今安徽馬鞍山東北)。為使大軍渡江作戰,宋軍採納江南人樊若冰(一作水)的建議,將大船串聯排列,於江上搭建一座浮橋,使江北的宋軍得以跨越天塹,進入江南。還在宋軍搭建浮橋時,就有消息傳入金陵,可南唐君臣卻以為長江自古無橋,宋軍此舉不過是兒戲罷了,絲毫不予理會。待得知浮橋架成,宋軍已順利渡江時,國都金陵已陷入包圍之中。此時,宋廷又約吳越出兵夾擊。吳越派兵攻克常州(今屬江蘇),於潤州(治今江蘇鎮江)與宋軍會師,合兵圍攻金陵。

南唐後主李煜雖身處重兵圍困之中,仍夢想保全自己的地位,便委派大臣徐鉉前往開封(今屬河南),懇求趙匡胤緩兵。趙匡胤按劍厲聲呵斥道:「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徐鉉嚇得魂不附體,倉皇退下。李煜見乞求不成,又欲殊死相拼,下令調集十幾萬軍隊急速救援,分別駐扎於金陵城內外。又令江西派兵增援,企圖切斷採石浮橋,阻截宋軍後援,但均未奏效。

八年十一月,金陵被圍已達一年,李煜再次派遣徐鉉入見宋帝,懇請退兵,又遭趙匡胤斷然拒絕。宋軍在擊敗南唐援軍及地方武裝,並於金陵城下多次大敗南唐兵後,終於攻陷城池。還在出兵南唐之前,趙匡胤曾專門召見曹彬、潘美等將帥,告誡道:「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鬥,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因而宋軍入城,秋毫無犯。後主李煜無計可施,只得投降。曹彬等令其寫文書致南唐諸州縣長官,命他們投降宋朝。諸州縣多遵命而行,唯有江州(治今江西九江)軍校胡則殺刺史,據城固守,拒不從命。5個月後,被宋將曹翰攻破城防,死者數萬人。宋朝徹底平定了南唐,得州19、軍3、縣180、戶655060。

吳越王錢傲因出兵助宋進攻南唐,也曾得到宋帝的贊賞,得以「守太師,尚書令,益食邑」。及南唐滅亡,錢傲於開寶九年(976)偕子錢惟溶等入朝開封,覲見趙匡胤,並進獻銀絹、乳香、吳綾等物,其值數以億萬計,旨在懇請宋廷允許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朝中自宰相以下官員均向趙匡胤奏請扣留錢傲父子,乘機出兵奪取吳越之地。趙匡胤未作應允,依舊允許他們返回吳越。待錢傲父子等辭行之時,趙匡胤「取群臣留己章疏數十軸,封識遣傲,戒以途中密觀。傲屆途啟視,皆留已不遣之章也」。錢傲讀畢奏章,悲喜交加,既對宋帝感恩不盡,又對宋臣的上疏恐懼無比。此後,他時時處處小心謹慎,傾心竭力親近宋廷,百般殷勤順從。

與吳越相毗鄰還有一處割據政權,即占據漳州(今屬福建)、泉州(今屬福建)一帶的陳洪進。在江南諸政權中,以陳洪進的勢力最為弱小。為保全自己,不為其他政權所兼並,陳洪進積極與宋朝交往、靠近,並請求加封,而被趙匡胤任命為節度使。其後,他一直向宋廷稱臣納貢,保持著和睦友好的關系。正因如此,宋廷像對待吳越一樣,未派兵進剿陳洪進。不過,陳洪進還是從宋廷對待吳越王錢傲的態度上,覺察到其中的用心和意圖。因此,當趙匡胤去世,趙光義(是為宋太宗)即位後,陳洪進惶恐不安。宋太平興國三年(978),陳洪進親自入開封朝貢,並主動向趙光義獻出漳、泉二州及所轄14縣、151978戶和兵士18727。趙光義授予陳洪進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陳洪進的「納土」,亦使先期到達開封城朝貢的吳越王錢傲坐卧不寧。在這種形勢逼迫下,錢傲只好向趙光義請求罷免自己的吳越國王稱號,解除天下兵馬大元帥等官銜,並乞求允許自己返回吳越。但這一請求又遭到宋帝的拒絕。錢傲的謀臣崔仁冀告訴他:「朝廷意可知矣,大王不速納土,禍且至。」錢傲亦感到,僅去王號,免除官銜,而保留原有地位,絕非宋廷所能應允,況且此刻身處宋都,距吳越千里之遙,自己已被握於宋人手中,插翅難逃。他權衡再三,最終決定效仿陳洪進,向趙光義獻出吳越所轄13州、1軍、86縣、戶550686和115036兵士。趙光義欣然接納了錢傲的獻地,亦給予優厚的待遇,封他為淮海國王,其子錢惟溶為淮南軍節度使、錢惟治為鎮國軍節度使。

至「陳洪進納土」、「吳越歸土」,最終結束了自唐末以來,江南諸政權並立的分裂割據局面,北宋亦完成其統一南方的戰略,版圖迅速擴大,國勢日漸強盛。

㈦ 包拯打龍袍真有其事么,有或者沒有請將資料方面提供下

歷史上並沒有這件事情,是京劇裡面的故事。

講述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奉旨陳州放糧,在天齊廟遇盲丐婦告狀,歷數當年宮闈秘事。

此婦即是真宗之妃,是當朝天子之母,並有黃綾詩帕為證。包拯當即答應代其回朝辨冤。包拯回京,借元宵觀燈之際,特設雷強張繼保燈戲,指出皇帝不孝。

仁宗一怒,要斬包拯。經老太監陳琳說破當年狸貓換太子之事,才赦免包拯,迎接李後還朝。李後要責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脫下仁宗龍袍,用打龍袍象徵打皇帝。

(7)馬鞍山劉殊擴展閱讀:

包拯出身在名門望族之家,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寵愛備至,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29歲中進士,被任命為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卻有著嚴重的戀家情節,便奏請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邊上班,於是改任為和州(馬鞍山市和縣)監稅,等於在離家不遠的和縣管稅收,就這,包拯和父母還是覺得不滿意索性把官給辭了,當起了啃老族,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包拯任性的一面。

這「宅男」一當就是十來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在別人勸說下到安徽的天長縣當了「縣委書記」。包拯在家待業了十幾年,這在現代人眼中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卻是尋常之事,宋朝重孝道,包拯的為了孝順父母官都不要了,這是孝子!3年後,42歲的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一把手」。

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文人雅士眼裡的珍品,也是朝廷的貢品。這里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上加征幾十倍的數額,私下賄賂權臣,可包拯破除了這個多年的潛規則,只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誰也不準私自加碼 ,違者重罰。

並且自己以身作則決不要一塊端硯。這對於剛正不阿又不諳於人情世故的包拯來說,這樣做是太正常的事了,殊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不懂為官之道、不懂潛規則,與同僚格格不入的另類官員包拯,卻因「端硯事件」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調到中央,任命為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這讓包拯更加自信了,我就得這樣做才能備受重、才能找到了我的人生價值。

包拯根據當時的朝政時局,對國家的內政外交上提出過許多批評意見;對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監察權,就要彈劾。據統計,在他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時為了一個人、一個案件往往反復上奏,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並且被他彈劾的都是當朝權貴。

他7次彈劾酷吏王逵,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他彈劾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 他4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仁宗幾乎下不了台;他彈劾宰相宋癢,其人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為重臣卻毫無建樹。

包拯這股子勁讓大臣見了就怕,甚至仁宗皇帝都有點畏懼三分。作為監察御史,包拯有時還要和皇帝當面理論,在爭執到達最高潮時,義憤填膺滔滔不絕的包拯,將唾沫星子濺仁宗一臉,讓皇帝尷尬至極又窩火。據史書記載「溫成(張貴妃)遣小黃門次第探伺,知拯犯顏切直,迎拜謝過,帝舉袖拭面……」

按照常理,一個人被人把唾沫噴到臉上後,地位再低的人都會反抗的,可是宋仁宗不但沒有發火,而是到了後宮,來到張貴妃面前,才「舉袖拭面」。仁宗皇帝的大度,想來是為了國家考慮。可這在包拯看來,卻以為連皇帝都怕了自己,就越來越認真和執著了,以至後來仁宗皇帝甚至到了一見包拯就躲起來的地步。

包拯這樣的確有點過分了,俗話說君威難測、伴君如伴虎,要是換成其他皇帝,包拯早就死了幾百回了,宋仁宗的確太仁慈了,是他成就了包拯,也就有了名傳千古的「包青天」。

包拯病逝後,老百姓莫不傷感,宋仁宗親自到包家弔唁,並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歐陽修曾說,包拯一輩子「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這個評價是准確的。但我們也包拯成功的背後還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男人----宋仁宗!

㈧ 濱洲太守是誰

中華古典精華文庫
靈芬館詞話
(清)郭麐 著
目 錄 1
目錄
●卷一…………………………………………………………01
●卷二…………………………………………………………20
靈芬館詞話 1
●卷一
○詞有四派
詞之為體,大略為有四:風流華美,渾然天成,如美人臨
妝,卻扇一顧,花間諸人是也.晏元獻,歐陽永叔諸人繼之.
施朱傅粉,學步習容,如宮女題紅,含情幽艷,秦,周,賀,
晁諸人是也.柳七則磨曼近俗矣.姜,張諸子,一洗華靡,獨
標清綺,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磐,入其境者,疑有仙靈,聞其
聲者,人人自遠.夢窗,竹屋,或揚或沿,皆有新雋,詞之能
事備矣.至東坡以橫絕一代之才,凌厲一世之氣,間作倚聲,
意若不屑,雄詞高唱,別為一宗.辛,劉則粗豪太甚矣.其餘
幺弦孤韻,時亦可喜.溯其派別,不出四者.
○詞綜鑒別粗審
本朝詞人,以竹垞為至,一廢草堂之陋,首闡白石之風.
詞綜一書,臨別精審,殆無遺憾.其所自為,則才力既富,采
擇又精,佐以積學,運以靈思,直欲平視花間,奴隸周,柳.
姜,張諸子,神韻相同,至下字之典雅,出語之渾成,非其比
也.
靈芬館詞話 2
○朱彝尊詞
竹垞才既絕人,又能搜剔唐,宋人詩中字冷雋艷異者,取
以入詞.至於鎔鑄自灰,令人不覺,直是胸臆間語,尤為難也.
同時諸公,皆非其偶.梁汾時有俗筆.耒邊錦瑟,苦無動人.
惟飲水一編,專學南唐五代,減字偷聲,駸駸乎入花間之室.
○朱彝尊論詞
詞之為體,蓋有詩所難言者,委曲倚之於聲,竹垞之論如
此.真能道詞人之能事者也.又言世之言詞者,動曰南唐,北
宋,詞實至南宋而始極其能.此亦不易之論者.
○片語流傳
牛腰大集,多不當人意,披沙得金,殊不償勞,厭怠心生,
真賞或昧.幺詞片語,散落他處,偶一見之,動心悅魄.君情
皆然,於詞尤著.遺山於劉少定量舉其一語曰:"暮鴉庭院春
陰淡."陳迦陵載許三詞曰:"喚到侍兒何處使.鞦韆架下尋
梅子."使舉全篇,未必銷魂.若此皆善傳其人,善傳其長者
也.
靈芬館詞話 3
○吳嵩梁詞
吾友吳蘭雪嵩梁,詩筆清華,一時罕儷.聞甚工為詞,然
未之見.樂蓮裳食錄中,見其"簾外桃花紅奈何.春風吹又多"
之句,金荃之亞也.
○草堂詩餘蕪陋
草堂詩餘玉石雜糅,蕪陋特甚,近皆知厭棄之矣.然竹垞
之論未出以前,諸家頗沿其習.故其詞綜刻成,喜而作詞曰:
"從今不按,舊日草堂句."
○吊龍洲詞
劉龍洲墓在馬鞍山麓,往遇試事,至崐山,輒偕同人酹酒
其下.四朝聞見錄載龍洲事雲:"韓侘骨欲遺使議和,頗聞其
名,時劉方留崐山妻舍.韓諷崑山令以祀羈縻,令輕於奉行,
遂持原狀見劉,止以奉使.劉素揮霍,竭奩資以結譽.後別遺
人,劉鬱郁以終."然則崐山乃其婦家也.竹垞詩中亦未之及.
余嘗有沁園春吊其墓雲:"若飛將軍,取萬戶侯,何足道哉.
奈尊前十載,放歌起舞,黃爐一夢,斷碣荒苔.蠟屐西風,暮
煙斜日,酹馬鞍山土一堆.可憐者,是蝦蟆語誤,盡費徘徊.
彘肩斗酒而來.想當日才人壯士懷.算大布衣中,飛揚自爾,
小朝廷上,痛哭何為.度曲佳人,隨車娘子,如此憐才合葬該.
先生聽,應九京一笑,盡我金罍."湘湄極賞是作,後有送人
靈芬館詞話 4
崐山雲:"龍洲墓上莫題詩."蓋謂此也.
○半繭園題詞
鹿城半繭園,故明宰相宅也,今闌入城隍廟中.學使者科
歲兩試,吳郡人士皆集為游歡之所.戊甲之秋,余與同人清曉
入園,見最後小屋西偏之牆,有字跡如新,乃一絕句也.詩雲
:"月底纖纖扶婢來.梨花如雪點蒼苔.紅蠶辛苦悉絲盡,誰
把同功強擘開."字非墨書刻劃而成,頗似簪腳所為.末後一
行,作一毗陵之毗字,意其欲題名而未及完也.朋輩各有詩記
事.余為賦一小詞雲:"青粉牆頭苔沒砌.誰拔金釵,劃破苔
痕細.羅襪纖纖來月底.銷魂幾個銀鉤字.天遠彩雲飛去矣.
卿自保來,有個芳名未.料得欲題還又止.當時直恁懨懨地."
○袁棠詞
余未識湘湄時,聞鐵門誦其小詞雲:"人遠.人遠.風颺
落花庭院."心竊好之.後盡見其所著詞,蓋不多作也.時余
方篤嗜,每有作,心使湘湄定之.湘湄不肯道一語.近余於此
事漸懶,方欲盡懺綺語,而湘湄以濃睡樓詞見示,不兩月中已
得百餘首,上者高唐,洛神,小者亦闖花間之室,愛賞不置,
錄其數闋於此.河傳雲:"春曉.雨小.陰陰院宇,落紅多少.
聽他雙燕呢喃,闌干. 東風寒不寒. 欠申微度吹蘭息,香幃
揭,小玉低聲說.略從容.下簾櫳.休慵.羅衣一重."清平
樂雲:"月斜更短.尋到深深院.約略長廊三四轉.夢近不知
靈芬館詞話 5
人遠.投懷一笑含情.頰窩兩點分明.底事朝來相見,依然脈
脈生生."巫山一段雲雲:"吹淚和花落,團愁作絮飛.子規
只傍畫樓西. 郎連啼不啼. 歲歲天溽蓬轉.可奈越飄越遠.
歸期近在畏書來.書來未擬回."賀聖朝春水雲:"漲痕潑綠
連芳草.載得落紅多少.惜春借問可迴流,便迴流也小.浮漚
易散,浮萍難合,已如今拼了.年年歲歲做清明,只湔裙人老.
"
○龍光斗詞
龍劍庵光斗,雨樵先生令嗣也.先生宰吳江時,余與劍庵
定交,升堂拜母,有如家人昆弟.余以他出遠游,劍庵以時存
問老母,代具甘旨,其氣誼如此.倜儻揮霍,視鄙儒小拘,蔑
如也.然工為小詞,多動心回腸之音,花天酒地,唱和不下數
十首,惜皆不省記.劍庵亦隨手散失,不自存稿.惟記清平樂
一闋雲:"鶯嬌燕綺.絮語東風里.手卷珍珠捋玉臂.滿院新
紅鋪地. 憑誰留住韶華.停針倦倚窗紗. 只有多情明月,夜
闌還映梨花."
○鐵夫戲題沈清瑞詞
沈芷生清瘦如不勝衣,出語吐氣,風雅流發.時有一二語,
不甚了了,然非口吃舌結,可以意會.鐵夫戲題其詞雲:"問
姓便知身瘦削,填詞不礙舌綿蠻."綿蠻二字,善於題目也.
其兄女孫蕙纕,得其詞學之傳,有酷相思雲:"梨花也,吹如
靈芬館詞話 6
雪.楊花也,吹如雪."
○雙卿詞
汪訒庵擷芳集,載閨秀詩甚備,附綃山女子雙卿詞幾首,
哀艷動人.浣溪紗雲:"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
小田新麥上場時.汲水種瓜偏怒早,忍煙炊黍又嗔遲.日長酸
透軟腰肢."濕羅衣雲:"世間人吐只幽情.淚珠咽盡還生.
手捻殘花,無言倚屏.鏡里相看自驚.瘦亭亭.春容不是,秋
容不是,可是雙卿."
○任潮誦其友人小詞
任淑圃潮,嘗誦其友人小詞雲:"記得去年時事.日暖風
恬雨霽.芳草綠羅裙,人在碧桃花底.休憶.休憶.正是者般
天氣."惜未問其姓名.
○近世閨秀詞
近世閨秀能詞者,嘉善沈夫人榛,蔣夫人紉蘭,最為清絕.
沈有松籟閣集,附詞一卷.其如夢令雲:"兔影紗窗移過.綠
竹風敲聲破.秋冷透羅衣,形影平分兩個.孤坐.孤坐.玉漏
清碪相和.""裊裊垂楊臨水.庭下杏花開未.明月驀移來,
逗破玉床鴛被.無寐.無寐.又被鳥聲驚起."昭群怨雲:"
靈芬館詞話 7
春色今年偏早.窗餐杏花開了.無語倚闌干.可輕寒.可奈愁
人時候.淚臉紅如暈酒.午夢驀然驚.恨啼鶯."南鄉子落句
雲:"春色三分春過盡,休休.點點飛花點點愁."蔣夫人長
相思雲:"思懸懸.望懸懸.人去天涯欲見難.音書更杳然.
愁懨懨.病懨懨.愁病支離葬玉顏.問君憐不憐."點絳唇雲
:"悔殺當年,別時不把歸期訂.雁魚冥冥.兩地無書信.昨
夜西風,夢斷愁難醒.紗窗靜.碧梧相映.疑是蕭郎影."
○凌廷堪論詞
近見凌仲子論詞雲:"詞以南宋為極,能繼之者竹垞.至
厲樊榭則更極其工,後來居上.北曲填詞以關漢卿諸人為至,
猶詞家之有姜,張.後之填詞家,如文長,粲花,笠翁,皆非
正宗.玉茗詞壇飛將,然能合元人者,惟牡丹亭圓駕一折.近
人如洪昉思長生殿,乃能直逼元人,其氣韻迥與諸人不類."
其言累數百,余不能盡記,且於此道無深解,不敢強為之說.
然總覺玉茗之才,非餘子可及.至謂樊榭勝竹垞,鄙意大不謂
然.樊榭論詞絕句雲:"偶然燕語人無語,心折小長蘆釣師."
愚謂竹垞小令固佳,即長調紆餘宕往中,有藻華艷耀之奇,斯
為極至.即小令中佳者,亦未必惟此語為可心折也.大抵樊榭
之詞,專學姜,張,竹垞則兼收眾體也.
○羅璔詞
羅曾玉璔薩蠻詞雲:"流螢數點窺簾影.蛩聲漸逐蟾光冷.
靈芬館詞話 8
脈脈轉銀河.宵長人奈何. 蕭郎情味惡.宛似羅衣薄.畢竟
薄羅衫.猶能偎夜寒."大有飲水側帽風格.
○陳其年詞
迦陵詞伉爽之氣,清麗之才,自是詞壇飛將.竹垞所謂"
前身定自青兕",非妄譽也.然時有俗筆,村不可耐.如"玉
梅花下交三九",既已妙矣.下半闋結句,乃下劣如是,令人
恨恨.
○袁棠買陂塘
湘湄有題余魏塘移家圖買陂塘一闋,曾以稿相示,而未及
書於卷子,今錄於此."算江鄉分湖最好,金風亭長曾賦.東
岸是吳西岸越,佔得煙波如許.君竟去.剛剩個,詠潮潘閬縈
離緒.提鷳挈鷺.記載酒人來,持螯節近,花外數聲櫓.頭銜
署.三十六鷗盟主.新詩和遍漁具.比鄰鵝鴨偏相惱,閉了水
連窗戶.君未誤.嘆我亦故園無業輕鄉土.蜻蛉買取.便稚子
敲針,山妻結網,一棹傍君住."
○蓮海詞
余舊有寒墟買醉圖,湘湄所畫,蒼老渾厚,神似畊煙.余
題貂裘換酒一詞其上,湘湄,鐵門諸君,皆有和作.後寄乞蓮
靈芬館詞話 9
海題詞,題就寄還,不知為何人所乾沒,至今恨恨.朱袁兩詞,
已附浮眉樓詞稿中.蓮海之題,余未之見.今從渠稿中鈔出雲
:"寂歷孤山畔.正新寒,雪花亂點,茶檣酒幔.客到兩三爭
系馬,知是青驄游倦.是栗果少年軀干.指點銀瓶頻索飲,尚
不通姓字粗豪慣.餚與核,咄嗟辨.醉中欲折爐頭券.問何人,
金龜能解,貂裘能換.鬢影當風吹未已,不惜卷簾通盼.若叔
是,昔年曾見.何用十千論價值,抵天涯,一頓王孫館.留韻
事,助欷嘆."
○張詡詞
張淥卿詡,與余定交浙江學使雲台先生署中.淥卿好為詞,
亦兼作香奩諸詩.余以辛稼軒事告之,勸其專致力於倚聲,淥
卿頗韙余言.其詞好為穠纖側艷之體,而清氣自不可掩.有秋
夜偕頻伽定香亭小飲,感賦雲:"隔院催殘點.西風急,雁聲
捲起清怨.金波盪樹,荷香漸歇,翠盤欹軟.安仁此日腸斷.
判付與,清尊汗漫.念醮堤,衰柳依依,今宵泣瘦啼眼.忍將
銀字重鉤,新詞自譜,燈下同看.鳴螿顫冷,高梧墜葉,淚花
驚散.流光暗裡偷換.更荏苒,天長夢短.便悄然,馮暖闌干,
沈腰又減."定香亭,學署荷池之亭也,余與淥卿時對飲於此.
○厲鶚河傳
蔣群夢華以顧升山蔬果畫冊索題,上有樊榭河傳十八首.
後予與二娛皆以薩蠻詞題之.曹種水亦用河傳調,而止用一體.
靈芬館詞話 10
樊榭則一首和一調也.樊榭詞集中不存,今錄以補其亡."青
浮卵碗.餅煮槐牙,竹胎猶短.圓丁掣鎖,疏籬煙滿.我來主
版.一村嫩雨林檔泫.如啼眼.鴉嘴和苔鏟.洋州詩句曾柬.
有人炊晚飯."[筍]"三月小桃吹謝,綠到荒原,英雄種菜
不堪論.蕪青晝閉門.卧龍已去天星隕.軍聲盡.戰士猶微憤.
至今遺種乞鄰翁.殘冬.滿畦黃葉風."[蘿卜]"顆顆.黃
破.一林盧橘,縣金欲墮.吸紅螺.愛新鵝.婀娜.亂壓東園
舸.跳脫玲瓏美人腕.牽銀蒜.映得光零亂.蠟兒團.汁兒酸.
搓丸.欲將書寄難."[枇杷]"天涼似水.霜黃梧子.斜陽
返照,秋香一樹累累.霍靡.鯉魚風又起.晶盤買向閑坊市.
空齋里.點綴烏皮兒.遠還疏.淡如無.清虛.酒醒聞著渠."
[香櫞]"低罥萸灣,亂覆蘭渚,蟹舍魚叉斜.撐艇子,照鬟
鴉.家家采菱娃.江南水國堪消夏,涼風灑.粉刺兜羅帕.生
增辜負鏡奩花.天涯.浮梁去賣茶."[水紅菱]"貣兼橘柚,
南方無偶,鳥爪休捫.倚闌閑弄,脈脈想見銷魂.玉纖痕.碾
香漬入搓酥粉.西風緊.一夜芙蓉冷.檀奴有意為遮文,午腮
紅.傍簾櫳."[木瓜]"村陌.吹笛.水風涼.綠蠣牆連路
長.牛衣古柳紫瓜香.商量.為他加蜀姜. 園官菜把無萵苣.
清貧處.且汲流泉煮.折項瓠.白雕胡.山廚.多堪敵落蘇."
[茄]"秋早.懷抱.龍涎味滑,雀頭名好.江鄉幽興最堪憐.
年年.蹲鴟不論錢.矮鐺折腳煨殘火.山僧坐.往事今無那.
斫侯鯖.搗金橙.閑評.何如玉糝羹."[芋]"湖天平碧.
鴉頭十五,雙搖輕楫.清歌學唱想夫憐,樂得綠房和子擘.家
鄉消夏灣前後.愁時候.心苦忍知否.館娃宮.水煙空.秋風.
銷魂墜粉紅."[蓮子]"鶴巢兔柴,濃陰蕭灑.樹間紅研討
會,滿江城堪愛,棟花風大.筠籠和葉賣.堆盤磊磊楊家果.
玫瑰顆.掐得檀痕破.淚淋漓.濕胭脂.沾衣.問郎知不知."
靈芬館詞話 11
[楊梅]"霜後.紅透.榴房初剖.伴栗黃皴,和橙綠皺.石
醋姊妹凄其.秋來子滿枝. 粉裙曾染蠻腥血. 華時節.光顥
真飄瞥.向牆陰一樹,猶記舊風流.墜搔頭."[石榴]"溪
漲.風浪.籠瓜船上.蜜筩虎掌.許多新樣.團麝揉酥醞釀.
誰將雙鼻餉. 散筵香粉祈河鼓. 當風露.粘著黃金縷.夢瞢
騰.事難憑.東陵.種時熟未曾."[香瓜]"閩嶺.幽境.
海天遙.綠荔丹蕉最饒.何如青子綴長條.風標.紅鹽點不消.
幔亭峰下家千里. 沾牙齒.諫味無如此. 試鐙天.擘柑筵.
春纖.裹來和苟煎."[橄欖]"赬頰.堪摘.舊湖州.水驛
旗亭小留.重來杜牧惱春愁.紅樓.一時不奈秋.吳娘桃葉傷
心曲.聲聲蹙.歌罷難教續.破時新.翠嫵顰.嬌嗔.中心別
有人."[桃子]"風颭.月暗.曲廊斜.別夢依依謝家.牽
牛籬落掛青花.矢邪.豆棚閑著他.豆花八月吹涼雨.秋深處.
剪響裁吳紵.犀鎮帷.換袷衣.依稀.一檐香又肥."[扁豆]
○婦人集
陳迦陵婦人集,未見刊本,傳者甚少.孫君華海抄一冊見
餉國初以來宮閨皆在其中.閨秀詞句可喜者尤多,爰摘錄以廣
其傳.徐湘蘋燦水龍吟感舊雲:"合歡花下流連,當時曾向君
家道.悲歡轉眼,花還如夢,那能長好.真個而今,台空花盡,
亂煙荒草.算一番風月, 一番花柳,各自斗,春風巧. 休嘆
花神去杳.有題花,錦箋香稿.紅英舒捲,綠陰濃淡,對人猶
笑.把酒微吟,譬如舊侶,夢中重到.請從今,秉燭看花,切
莫待,花枝老."徐為海寧陳相國之遴賢配,著拙政園詩餘,
所詠花當是山茶也.浦湘青映綠題周絡坐月浣花圖滿江紅雲:
靈芬館詞話 12
"彼美人兮,婉相對,姍姍欲下.恰此夜,月華如洗,花枝低
亞.盼到圓時仍未滿,看當開半還愁謝.與花神月姊細商量,
歸來罷.憐嫩蕊,銀瓶瀉.回清影,晶簾掛,奈晚妝猶怯,鏡
台初架.二十餘年芳草恨,兩三更後長吁態.幾時將,絡秀舊
心情,呼兒話."絡隱者,漢陽李雲田妾周寶鐙也.王朗浪淘
沙雲:"幾日病淹煎.昨夜遲眠.強移心緒鏡台前.雙鬢淡煙
低髻滑,自也生憐.不貼翠花鈿.懶易衣鮮.碧油衫子退紅邊.
為怯遊人如蟻擁,故揀陰天."又雲:"疏雨散廉纖.花壓重
檐.綉幃人倦思懨懨.昨夜春寒眠不足,莫卷湘簾.羅袖護摻
摻.怕拂妝簽.獸爐看倩侍兒.為底雙蛾長翠鎖.自也憎嫌."
朗為次回先生之女.次回工為艷體,而詞不多見.迦陵又摘其
浣溪紗前半雲:"抱月懷風繞夜堂.看花寫影上紗窗.薄寒春
嬾被池香."雲"抱月懷風"四字,非溫,韋不能為也.顧文
婉浣溪沙雲:"獨坐無聊對一編.閑題恨字滿花箋.夕陽西去
轉凄然.掩淚低徊妝閣畔,掀簾私語瘦梅前.此時試問阿誰憐.
"湯畹生淑英南鄉子雲:"天氣最無憑.乍雨還晴又做陰.時
候困人三月也,清明.暗買韶光柳醵金.杯酒恣閑吟.寂寞春
庭鬥草心.院落黃昏簾幕靜,深深.獨坐譙門又起更."吳小
法永汝如夢令雲:"簾外一枝花影.月到花梢影冷.夜坐穗燈
銷,寂寂小窗寒寢.夢醒.夢醒.重把離愁細整."吳母,故
虞山某尚書姬也.七歲善琴箏,十歲工染翰,樂府詩歌,一見
即解,人有霍玉小女之目.十二歲許字鄒只謨,後以訟阻.鄒
有惜分飛詞十四闋.
○眾香庵詞
靈芬館詞話 13
同輩工詞者,湘湄,二娛,甘亭,蘭村諸君外,作者寥寥.
秋史令嗣子玉山壽以所作眾香庵詞一卷相質,芊眠宛轉,大有
無忌似舅之意.余為弁首,而錄其數闋.薩蠻雲:"吳綾一幅
秋如水.索郎畫取鴛鴦睡.翠蓋要深藏.遮他小夢長.紅絨衣
上濺編髻拖殘線.無語又停針.日長思殺人."清平樂畫白荷
花贈誦芬女僧雲:"雨斜風細.先做秋來意.一隻鷺鷥飛不起.
天水冥冥無際.蓼花的新妝.菱花點點方塘.要問樂甘薏苦,
蓮台稽首空王."瑣窗寒詠簾波雲:"細織千絲,低垂一桁,
小樓深處.微風乍起,吹皺縠紋縷縷.盪春光,微茫可憐,疊
影圓痕能描否.似盈盈一水,飛花飛絮.濺來無數.流去.閑
庭宇.正月影中央,冥濛隔住.是誰翦出,半幅吳淞如許.聽
聲聲,迎風佩姍,隱約凌波見微步.瀉苔階,一片空明,不管
吟蟲苦."掃花游苔縫雲:"愔愔成片,正綉偏庭心,地衣凝
翠.沿階沒砌.鬖髿未滿,一絲猶細.吹陣尖風,翦破春痕有
幾.涼無次.認亂發乍梳,分半挑起.三寸羅襪底.只風嘴鞋
尖,也應迴避.行行且止,怕匆匆踏損,草芽花子.細界條條,
直似烏絲闌紙.秋來矣.老吟蛩,此中身世."水龍吟重午坐
雨寄懷頻伽先生西湖雲:"歌離吊夢無聊,何人能會沈湘意.
屐聲門巷,簾聲簾戶,最愁思.芳草萋萋,長天黯黯,慣驚游
子.問西湖今日,凄涼孤館,誰同伴,誰同醉.舊侶高陽散矣.
嘆飢驅,飄零千里.功名老大,江關蕭瑟,一般風味.[湘湄
舅氏客金陵,荔生姑夫宦遊西江.[鷗鳥前盟,雞豚後約,而
今寒未.想新詞賦罷,銅琶高唱,吐英雄氣."
○甘亭詞
靈芬館詞話 14
甘亭詞,慢調兼學南北宋,小令亦不屑作溫韋語,而情韻
自勝.浪淘沙雲:"屈戍兩鉤纖.綉戶深嚴.熏籠小響夜懨懨.
似說浣沙歸略晚,濕了鞋尖.何處望雕奩.數盡銅簽.耐他風
露立重檐.今夜二更明月上,萬一鉤簾."又詠半開花蕊雲:
"芳意坼微馨.春色星星.塗妝綰髻小娉婷.正為年華剛豆蔻,
十四三零. 紅玉易漂萍.莫放杯停.待他開到越梅青. 縱有
櫻桃能結子,不算韶齡."浣溪沙詠月雲:"不要雲衣護淺深.
晶簾了了夜沉沉.露華涼到薄羅襟.玉宇瓊樓千古淚,青天碧
海兩人心.商量爭抵一春陰."
○沈清瑞詞
能為南唐五季之詞者,自成容若後,斷推芷生為第一.薩
蠻雲:"通波亭帶紅橋路.天涯倦旅愁延佇.溪外有人家.來
禽一樹花.花西簾對卷.小立東風淺.門巷夕陽低.銜泥雙燕
歸.""秋風吹滿溪橋路.吟鞭倦指題詩處.煙寺隔疏鍾.斜
陽雁背紅.沈沈天似水.今夜新涼起.金翠鏡中寒.薴羅無數
山."浣溪紗雲:"夜冷青苔濕地衣.綠窗人靜晚妝遲.踏香
尋上最高枝.月靜簾空無夢到,露寒風細隔花知.此時攜手說
相思.""一片青簾酒榭東.花陰流出水溶溶.短長亭上過春
風.歌扇影搖香月白,鈿車聲起暗塵紅.相逢可惜太匆匆."
憶王孫雲:"棠梨花謝絮蒙蒙.一逕青苔衫落紅.亞字闌干東
又東.晚來風.畫閣春寒細雨中."南鄉子雲:"春水綠,白
蘋香.蘭橈夢渡弄珠江.江上青山連夕照.愁芳草.日暮鷓鴣
啼未了."清平樂雲:"鴛鴦眠盡.湖水如圓鏡.笑入荷花風
不定.畫槳劃開蘋影. 短簫吹過紅橋. 柳陰陰處煙高.歸去
靈芬館詞話 15
輕衫半濕,橫塘暮雨瀟瀟."諸作入之花間集中,誰復能辨.
○嚴冠詞
嚴四香冠詞多艷語,殆近黃九,殆近黃九.其釵頭鳳雲:
"紅酥手.青苔帚.斜陽小逕閑行偶.眉成結.聲偏咽.急將
心事,欲從君說.吃吃吃.瑤釵溜.瓊枝瘦.回頭又怕人來驟.
羅裙窄.飛如蝶.長廊影里,低蟬欲沒.得得得."絕似琴趣
中語.
○浮眉樓圖題詞
余浮眉樓圖,先自題闌干萬里心一闋雲:"蒙蒙絲柳不藏
秋.隱隱疏簾半上鉤.見說年年愛遠游.一重樓.兩點眉山相
對愁."閨人和雲:"春山平遠不宜秋.新月彎環只似鉤.說
與蕭郎莫浪遊.怕登樓.一曲闌干一曲愁."江鄭堂藩題眉嫵
一闋,甘亭題買陂塘一闋,皆工.
○山陰歸棹圖題詞
山陰歸棹圖題詞,二娛,霽青擅場.二娛西子妝雲:"一
粒詩瓢,一盤茶磨,一舸移家同泛.早春時節殢寒多,響帆梢,
雪花猶糝.瓦山墨淡.全畫出,胡天黯艹國中人,莫匆匆,錯
認扁舟歸剡. 篷窗掩. 著個卿卿,共撥爐灰焰.越山越水越
靈芬館詞話 16
溪人,是第一無雙明艷.風流未減.且休羨,賜湖名鑒.待歸
來,重把黃金鑄苑."霽青和摸魚子服韻雲:"渡錢江,千岩
萬壑,而今君倦遊未.算來不負三年住,占斷春風桃李.斜照
里.指隔岸吳山,一握青螺髻.五湖差擬.倩畫個人,越羅裙
釵,同坐短篷底.連朝雪,似欲勾留遊子.放歸還算天賜.畫
船兩槳人雙笑,一路聽風聽水.家近矣,過學綉村丁,便是君
鄉里.綠窗曉起.想鏡里眉痕,道中山色,深淺畫來記."
○還硯圖題詞
余舊藏鴝鵒硯,失於越州.嘉慶庚申五月,嚴四香得於骨
董鋪中,輒以見歸.余屬蔣芝生作還研圖,張淥卿填台城路以
紀之雲:"小窗慵展來禽貼,翠螺盡日塵翳.趙璧猶完,楚弓
仍得,珍重故人遙寄.別離如此.喜霞骨依然,雲腴添膩.虎
仆頻拈,朝朝吟向畫簾底.當時流落誰念,賸一雙鴝鵒,偷滴
清淚.湖海漂零,雲煙過眼,寂寞半池秋水.舊盟寒未.算石
不能言,三生應記.好壓歸裝,鬱林那可擬."
○月底修簫譜題詞
月底修簫譜圖題詞甚多,方子雲,汪飲泉,江鄭堂,查梅
史最工.
方祝英台近雲:"認飛瓊,猜弄玉,未許小紅比.一種閑
情,人間有蕭史.良宵何以為歡,緗梅開了,更清冷,月華如
此.按纖指.參差減字偷聲,精能盡之矣.那羨王裒,傳賦漢
靈芬館詞話 17
宮里.惹儂棖觸當年,看填譜處,一叢竹,小湖樓底."
汪聲聲慢雲:"花間度曲,鏡里傷春,銷磨鬢影年年.付
與璚簫,二分明月猶圓.依稀舊時見得,倚清寒,吹笛梅邊.
今宵永,又玉人何處,喚起詞仙.只有惺忪一點,怕梨雲都化,
殘夢如煙.誰譜離情,酒痕零落尊前.應憐小紅低唱,過垂虹
亭子依然.尋舊約,待重來,書滿錦箋."
江紫玉簫雲:"明月初升,玉梅剛吐,畫成無限梨雲.風
催綠萼,認暗香疏影,應是前身.洞簫輕挼,花拍疊,舊譜翻
新.郎無賴,不管玉奴,吹冷朱唇.濱洲自度漁笛,算近日,
江南第一詞人.閑修尺八,聽悠揚嗚咽,破夢傷春.怕柔腸斷,
頻囑咐,悄喚真真.簫聲緊,莫犯側商,驚醒梅魂."
查月華清雲:"鉛水無波,銀丸未墜,一聲才近還遠.雪
樣瓠犀,吹得明河西轉.恁時光,三九梅梢,早描出,秦樓哀
怨.低喚.更偷聲減字,口脂香暖.到底為誰魂斷,盡鴛譜新
翻,者宵偏短.一舸歸來,記否題扇橋畔.正玉奩,努力修眉,
又破費,修簫雙管.還算.似煙波回首,小紅相伴."
余又有一扇,亦畫此顥,惟甘亭一詞擅場,調寄疏影雲:
"香羅疊雪.恰鱗鱗雲凈,風露凄絕.十八鴉鬟,六曲朱闌,
左花底吹徹.新詞白石誰同調,只分刌,小紅能說.怕夜闌,
珠字排成,冷了一爐銀葉.為問鴛鴦珍偶,阻風中酒里,幾度
離別.迢遞瑤台,悵望飛瓊,風前怨曲孤咽.青山隱隱秋無際,
有江上愁心千疊.鎮凄涼,四橋頭,又是幾回明月."
時顧芷山麟瑞方專力於樂府,為余題北曲數調於上.中綉
球雲:"我不學王子淵賦洞簫.也不望再生緣遇玉簫.也不學
吳門餓莩,莽天涯乞食吹簫.只願是倚春風酒字挑.當爐人紅
袖招.正好是梨花熟了,草芊眠,醉卧裙腰.鳳凰台上人何處,
明月空懸廿四橋.一例魂銷."
靈芬館詞話 18
尾聲聲雲:"逢君非壯年,客里春將老.從今後,莫話閑
情了.只願你,把天上月兒修一個好."
○袁通詞
袁蘭村少時喜為側艷之詞,余嘗為之序,未敢許也.後見
所刻捧月樓詞,居然大雅.前所見者十不存一二,因嘆其竿頭
之日進也.余尤愛其"落花和酒咽,心裡葬春多"十字.
○沈星煒詞
近日浙中詞客以李四齋為眉目.次則沈秋卿星煒,有點絳
唇雲:"懊恨東風,喚回殘夢難重續.水流花落.依舊春山曲.
度盡斜陽,人影闌干角.闌干角.柳絲一束.染得春煙足."
台城路秋草雲:"天涯望斷疑無路,秋連去帆俱遠.野色凄迷,
寒雲迢遞,分得斜陽一半.舊游零亂.任老卻青袍,西風不管.
憔悴王孫,又催鄉思到吟卷.玉階漫尋消息,暗蛩啼不盡,多
少哀怨.袖底粘香,詩邊紀夢,回首年華都換.秋宵影轉,賸
點點流螢,撲翻輕扇.門巷誰家,空簾和月卷."
○平韻滿江紅
余嘗風高郵,因默禱露筋祠,倘得順風,當以平韻滿江紅
為壽,如白石故事.質明,聞舟子欣然理篷檣聲,則旗腳已轉
靈芬館詞話 19
矣.余詞有"去得順風來順水,聰明原是舊心腸.想凌波一路
響珊珊,明月璫."後又集孟東野,王摩詰詩作楹貼雲:"江
淮君子水,山木女郎祠."屬曼生書之,刻於祠中.
○蓮裳詞
月璘女士薛娟,余葬之葛嶺之下張孝女墳之側,自為葬記,
復繪春山埋玉圖.蓮裳探春一詞最工."桂殿呼鸞,梅梁減燕,
冥冥天半輕霧.淚泮紅冰,肌消艷雪,人掩西陵麝土.誰惜明
珠,有他姓阿那慈母.孝娥江畔招魂,冷花吹偏歸路.多少秋
墳無主.算擇地理香,禁受風雨.鴛牒先燒,雀屏空畫,未要
蕭郎諛墓.寒食清明節,任女伴,桃夭爭賦.終更凄涼,玉釵
知葬何處."
○李西齋詞
李西齋有八聲甘州一闋,懷浮眉詞仙客吳興,格韻大似中
仙."上湖樓重覓舊留題,醉墨數行斜.對沿堤夜火,隔汀風
笛,人渺天涯.料得垂虹橋畔,秋水沒蒹葭.不獨西湖月,冷
落漚沙. 誰念飄然倦侶, 早酒邊花外,鬢點霜華.便浩歌歸
去,憔悴已堪嗟.甚如今,綠蓑青笠,又煙波,何處浮家.苔
溪曲,一篷涼思老蘋花."

靈芬館詞話 20
●卷二
○馮登府詞
余嘗謂詞在難易之間,苟性所不近,雖殫心力為之而不工,
亦有偶然學之而即合者.頃見馮雲伯登府種芸詞一卷,體物語
有極工者.疏影詠帆影雲:"船窗似畫,看山好,驀卻被夕陰
遮斷.又最憐,十幅高懸處,全不怕,西風吹轉."惜餘春慢,
詠綠陰雲:"采蘭渡口,買杏樓前,忘卻來時花露.但見山邊
水邊,幾陣溫風,幾絲穀雨."皆能離貌傳神.摸魚子詠蒓,
時甫悼亡一首雲:"四月江南,幾痕煙嫩,鳧根百頃千頃.春
風勾起秋風怨,碎葉不成圓鏡.呼小艇.早雉尾香褰,種比西
湖勝.引來愁影.只釵股敲殘,鈿波劃破,絲雨鬢邊映.山廚
供.配取葵羹滑凝.吳娘素手嫌冷.同心錦帶誰牽斷,舊夢白
鷗難省.多少恨.嘆流水年華,身世萍飄梗.相思猶賸.且采
入濱洲,漁歌唱罷,涼月滿身浸."可謂會句意於一時,融情
顥於兩得,將來所就,未易量也.
○蕊淵生香兩家詞
蕊淵女士,中郎愛女,幼受四聲,慧辨琴絲,妙修簫譜.
靈芬館詞話 21
琴清閣詞,風美流發,在片玉,冠柳之間.生香女士,秀骨天
成,雋思雲構,冰雪比清,蘭蕙其穆.生香一集與琴清相伯仲,
而幽抑纏綿,似復過之,漱玉未能專美於前也.時俱從官京師,
結社分題,裁紅刻翠,青鳥傳箋,烏絲界紙,都中士女,傳為
美談.古雲嘗合鈔兩家之詞,都為一帙,因得寓目.蕊淵清平
樂納涼柬雪蘭姊雲:"茶香浥浥.花乳盈甌碧.露腳如煙吹袖
濕.天澹星痕欲滴.胡床

㈨ 古文翻譯!

魏文侯封太子擊到中山去。過了三年,沒有派使者往來兩國之間。有一位舍人,是趙國人,名叫倉唐的,進諫說:「做人子女的,三年未知父親的消息,不能叫孝順;做人父親的,三年不管兒子,不能叫慈愛。君上為什麼不派遣人出使大國呢?」太子說:「我已經盼望很久了,尚未得到可以出使的人。」倉唐說:「我願意奉命出使。請問君侯有何嗜好?」太子說:「君侯嗜食晨鳧,喜愛北方的犬。」於是就派遣倉唐牽著一雙北犬,奉著一雙晨鳧,獻給文侯。
倉唐到達後,請求謁見,說:「我是您罪孽深重的兒子擊的使者,不敢列於大夫的朝廷,謹利用空閑的時間,奉著晨鳧,敬獻給您的庖廚,牽著北犬,恭敬地上奉給您的近臣。」文侯高興地說:「擊愛我,知道我的嗜欲,知道我的喜好。」因此召見倉唐,說:「擊身體沒有毛病罷。」倉唐說:「嗯!嗯!」這樣一問一答,一共三次,忽然說:「君上派出太子,封他為國君,直呼他名字,是不禮貌的。」文侯吃驚地改變臉色,問道:「你的君王還好嗎?」倉唐說:「我要來的時候,他尚在宮庭里拜送書信呢!」文侯回頭指著左右侍者說:「你的君王,身高和誰一樣。」倉唐說:「按照禮節,比擬一個人必須找適當的對象,諸侯不可有所匹敵,因此找不到比擬的對象。」文侯說:「他身高跟寡人比如何?」倉唐說:「君上賜給他外府的皮裘,還能穿得,賜給他的尺帶,不必再更改。」文侯說:「你的君王研究什麼?」倉唐說:「研究《詩經》。」文侯說:「《詩經》中他喜好什麼?」倉唐說:「喜好《晨風》、《黍離》二首。」文侯自己讀《晨風》之詩道:「那疾飛的晨風鳥,飛入蒼郁的北林了,我好久不見賢明的君上,內心憂愁不能忘懷,奈何!奈何!難道他早已將我遺忘了嗎?」文侯讀完說:「你的君王以為我遺忘了他嗎?」倉唐說:「豈敢,常常想念罷了。」文侯又讀《黍離》之詩道:「那垂垂的黃米,那稷谷的幼苗;我慢慢行走在征途上,心中十分煩惱,了解我的人說我心憂,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何奢求?悠悠的蒼天啊!這是為什麼?」文侯說:「你的君王在埋怨嗎?」倉唐說:「豈敢!時常想念罷了。」文侯於是派遣倉唐賜一副衣裳給太子,命令倉唐在雞鳴時到達。
太子起床迎拜,接受賞賜,打開衣篋,看見衣裳全部顛倒了。太子說:「這是催促我早點動身,君侯要召見我了。」倉唐說:「臣來的時候,君侯沒有下這個命令。」太子說:「君侯賞賜我衣服,並不是因為寒冷的關系。是想召見我,不再和別人計議,所以命令你雞啼的時候抵達。《詩經》說:『東方尚未破曉,做臣下的為了趕上早朝,慌張之間,顛倒衣裳,顛來倒去間,已有人從君侯之處來催召我了。』」於是就西去謁見。
文侯非常高興,擺上酒席,說道:「遠離賢人而接近自己寵愛的人,不是國家的好政策。」就派出少子摯,封到中山,使太子擊回國。
所以說:「想要了解他的兒子,看看他結交的朋友;想要了解他的國君,看看他所派遣的使者。」趙國倉唐出使一次,便使文侯變為慈父,使擊成為孝子。太子用《詩經》的詩句稱贊說:「鳳凰飛來了,發出美妙的叫聲,它們飛翔又落下,棲息在梧桐樹下。周朝的王室,也有眾多的賢能之士,做天子的使者,歸順愛戴天子。」這也是形容倉唐啊!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劉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