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朝鮮族文化方面的試題
1.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途徑與意義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學習、傳承中國文化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日趨完善的時期,如何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之精華,為我所用,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大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越來越多樣化,但隨之而來的是專家學者們長期詬病的問題,大學生對本國文化的學習極其忽視,文化素養越來越差。但據我觀察,我們大多數同學並不是沒有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和熱情,而是始終採取的是一種低效的,甚至可能導致對文化意義誤解的學習方法。對於非中文專業的同學來說,平時接觸我國文化的課程多是公共選修課。在大學課程體系中,這些課程的授課模式大多是「概論+通史」。結課考試的機制,也往往圍繞這一模式。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考試就是學生平時學習的指揮棒,這就造成了我們很多人只學些概論、通史類的知識,而忽視了對原著經典的閱讀。不讀經典,我們的學習只能是膚淺的,表象化的,有時甚至會為某些思想所左右。當然,對中國文化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就更無從把握了。
所以我認為,大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應該採取「經典閱讀」的方法。現在教育界的許多專家也提出了與此類似的「元典閱讀」,即倡導對中華文化思想源頭的經典作品(如《四書》、《詩經》、《老子》、《莊子》等)的閱讀。這個范圍似乎有些小,還可以擴展到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中。也就是說我們不論學習中國文化的哪個方面,都不能籠統地了解大概就算學習,一定要閱讀這個方面的原創性經典作品。不讀《史記》、《漢書》,怎麼能算學過中國歷史?不讀《論語》、《道德經》,怎麼能真正領悟影響中國人性格形成的儒與道的哲學?這就好象我們英語專業的學生,每天只抱著《英美概論》通篇閱讀,而不去讀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不去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我們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的社會、文化心態。
我讀過的我國文化經典不多,但覺得受益匪淺,也從中找到了些通過「經典閱讀」學習我國文化的途徑。在開始「經典閱讀」的時候,我們首先要面臨的是古文閱讀的問題。我國的許多原創經典都是用古文完成的,讀起來確實艱難、吃力。有些同學選擇了放棄或是閱讀今譯本,這還是避開了與經典的直接接觸。我們不應該因為讀起來費勁、費時就放棄它,相反,應該藉助各種工具書,耐心地逐字逐句研讀。這個過程中,不僅對經典原著的內容有了認識,同時對古文字本身也逐漸熟悉和了解。畢竟,古漢字、古文在中國文化中也佔有尤其重要的位置。古文解讀是我們必須突破的一環,如若不然,我們在閱讀欣賞唐詩、宋詞等美文是,如何體味其文字的神韻。其次,在閱讀原創經典的同時,要把作品置於時代、整個文化的背景中,以點帶面地學習。孟子有雲:「誦其詩,讀其文,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閱讀經典作品,只是「經典閱讀」學習中的第一步,我們還要自覺的展開對作者,以及時代背景的學習,並將作品與整個中華文化展開聯系,把握其思想內核。這樣就很容易把文學、歷史、藝術與哲學整合在一起,學習中國文化的知識也就更加系統了。還有就是要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從中聯想到對現實生活有意義的東西。央視熱播的《百家講壇》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的做法就值得我們學習。她在主講的系列節目《於丹<論語>心得》中,就很好地通過自己對《論語》原著的研讀、思考,將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與現代實際生活相結合,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其實通過閱讀我發現,我們祖先的智慧很多都是超前的,跨時代的,對我們實際生活的指導意義絲毫不亞於現代人的總結。所以只要你善於發現,中國的文化絕對是你思想是的網路全書。
中國文化的基因是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但是只有經過後天培養,這種文化基因的積極作用才會明顯。所以學習中國文化應該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其意義小可從個人學識修養,大可從民族文化上講。
曾有人做過調查顯示,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聲有很大一部分認為學中國古典文學對他們影響很大,因為中國古典文學尤其能培養出優雅的氣質與品味。有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文學典籍不僅僅是讓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的昌盛,更為重要的是使我們浸潤了傳統文化因子,培養一個文明大國應有的人才素質涵養。讀史哲典籍更會讓我們從深層的思維、思想上,理解中華民族和民族文化,從骨子裡頭,體現出民族文化的風度;從宏觀上把握我們民族的思維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擁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質。
從大的民族文化層面講,美國學者亨廷頓曾說21世紀世界的沖突是文明的沖突。他的這個理論影響很大,也有著很強的預見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後期,中華文明就處於劣勢。經過這一個半世紀的向西方學習,我們的價值觀、文化構成可以說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但是其中很多地方有了嚴重扭曲,表現就是唯西方之是非為是非。如前不久有人提出廢除中醫,就是對西方醫學的迷信和對中醫文化的無知表現。文學上,孔慶東評價為:用漢字寫美國故事。即我們的作家純粹是拾人牙慧,而未從傳統文化中尋求資源。諾貝爾文學獎的傷痛可為例證。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倡「讀經運動」,提倡國學,表面上看是人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但深層上是中國傳統文化丟失得太厲害了,到了令有識之士痛心疾首的地步。當下的青年是在快餐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對傳統文化了解甚少。閱讀經典並不要求我們對典籍非常熟稔,而是要求我們通過對中國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書籍的閱讀,達到對中國文化有個理性的審視,客觀的認識,從而在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至少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戚戚於東方文化,不汲汲於西方文明。學習中國文化最大的意義也在於此;拾起我們曾經丟棄的民族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在平等的地位與西方文化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取長補短。
正真的英語專業學生是中西文化交融在一起,有這民族文化積淀和西方文化吸取的人。現在我們接受的教育使我們更傾向於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強調學習中國文化是勢在必行的。這不僅是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人生素養,更為重要的是做一個搭建在兩種文明,多種文化間的橋梁。
2.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淀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崇尚禮儀等等特徵。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系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系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常抱著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覺得外面一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一。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個特性:文化中發生沖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沖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 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沖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共存並處,相互調濟。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
(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徵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從自然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諧調。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然過程、歷史過程、人生過程、思維過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這一思想特徵貫穿了「天人合一」觀念源起與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於古代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中。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認為宇宙間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從一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聯。莊子提倡「與天為一」,《莊子•達生》雲:「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拋棄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周易•文言》明確提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順應自然的「與天地合德」的思想。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數」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起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體系。《春秋繁露•陰陽義》即雲:「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趨成熟、精緻、完善。張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題;《正蒙•誠明》雲:「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可以成聖」。
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則提出「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與天地如一。天人同構,人體的小宇宙與天地的大宇宙相對應。書中列舉了諸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學上,和諧化詩意關聯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漬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論,使得古代中國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諧化辯證法的普遍運用,使得中國美學智慧特別注意以對應性、相融性、辯證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一系列審美范疇的展開與構架。有人指出,縱觀中國古代美學基本特徵(如強調真善統一、情理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認知與直覺的統一等)和中國古代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道家對「妙」、佛禪對「圓」的追求),無不是「和合」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性展開和邏輯延伸。這表明,中國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合」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親和性和關聯性。「和合」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
(3)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具體准則,它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作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的「五美」之說實際上也是講中庸:「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何謂「中庸」?據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恆常不易為之庸。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處事作風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人生很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有效地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找到了一個均衡的支點,並使對立雙方歸於統一。在生活實踐中,守中、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固守的人生信條。在今日的語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確把握度並協調好各種關系,以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進步。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協和萬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實踐。「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理應謙下(「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代高祖李淵主張對周邊鄰國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弭戰禍,「化干戈為玉帛」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實踐目標。在這種和合的文化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極少對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個特徵。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為圓滿程度的一種狀態。例如音樂,五音的高低疾緩臻於完美,就稱為和;又如飲食,五味的多寡濃淡搭配得宜,也稱為和;又如身體,陰陽之氣平衡飽滿,也稱為和;又如德行,處事不剛不柔曰和,為古代五德之一。可見此種和的境界有三個特點。
第一,它是一種至善的狀態;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間構成的一種完美的關系;第三,這多種事物在和合的關系中保持著原有的個性,而不必舍棄個性,一刀切成一堆齊刷刷的火柴棍兒。和而不同,「和」異於「同」之處,就在於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種事物的個別屬性。
4.1. 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建築, 是指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 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外, 還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文化。中國古代講究「道器」,形而之上為之道,形而之下為之器,從來不把建築作為一種學術,技術由師徒相傳,以實地操作、心傳口授為主。讀書人很少關心建築,木書也很少。再者,中國以農立國,崇尚節儉,把建築視為「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對於新巧建築,貶多於褒。這些建築觀都影響了中國建築的發展。中國建築長時期緩慢的,卻是極富韌性的超穩定發展這表明了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過程中, 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建築發展觀。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風格源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而研究古代建築必須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2. 中國古代建築風格
中國古代建築類型雖多, 但可以歸納為4 種基本風格。
2.1紀念型風格
大多體現在禮制祭祀建築、陵墓建築和有特殊涵義的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群體組合比較簡單,主體形象突出, 富有象徵涵義, 整個建築的尺度、造型和涵義內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等。
2.2宮室型風格
多體現在宮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觀中。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 主次分明, 群體中各個建築的體量大小搭配恰當, 符合人的正常審美尺度; 單座建築造型比例嚴謹, 尺度合宜, 裝飾華麗。
2.3住宅型風格
主要體現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會館、商店等人們最經常使用的建築。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密切結合, 尺度宜人而不曲折; 建築內向,造型簡朴, 裝修精緻。
2.4園林風格
主要體現在私家園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園林和山林寺觀。其特點是空間變化豐富, 建築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 色調淡雅, 裝修精緻;更主要的是建築與花木山水相結合, 將自然景物融於建築之中。
3.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易學文化
我國在西周時就提出了「 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 , 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與天地萬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即是我們所提倡的「 天人合一」 。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種天地之道即是我們所講的風水理論。風水理論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協調關系, 排斥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 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築形式及建築景觀, 因地制宜, 美不勝收, 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3.1「五行說」
「五行論」將世界萬物分為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和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西方屬金,東方屬木,北方屬水,南方屬火,中部屬土。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在建築布局上,南為前,前為火, 北為後, 後為水, 前為宮殿後為寢宮。東為木,木為文,西為金,金為武,因此,在東面設置文化性的宮殿「文華殿」,在西面設置兵器類的宮殿「武英殿」。遵照這一思想,文武百官在上朝也是以東文西武位於兩側。
拋開其迷信的部分,風水學關於環境的選擇,陽宅、陰宅的定點、定向,住房形態的分析等等論述與主張反映了實際生活的利弊,是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總結。在風水理論中, 建築的選址所體現的一個原則就是「相形取勝」。就是建築在修建之前,通過對地形、地貌、水土等方面的綜合觀察和比較,選擇最佳的修建之地。風水理論中關於建築選址的最佳地形是背山、面水、向陽, 以座北向南為最佳。山地,既便於排水,保持水土,形成局部的良好氣候,又有利於阻擋冬天寒冷的北風。「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近水可以獲得生活用水的便利條件,同時,在夏天可以形成涼爽的南風。向陽,可以獲得良好的光照頃天時、得地利, 必然是一塊有利於人們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因此,中國古代的皇宮、民居、寺廟建築都是按照這一原則來選址。例如北京故宮在整體布局上是北靠燕山,南臨永定河。周代的王城洛陽,北靠鄺山南臨洛河。以環境來規劃建築,讓建築溶入環境,「因任自然」的建築思想,是中國建築區別於西方建築的一大特點。天時、地利、人和, 勾畫出一個個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3.2「 陰陽論」
在整體的布局上是採用了對稱形式, 結合了風水理論中「 陰陽論」 的哲學思想。陽陽學說將宇宙世間萬物分為陰與陽兩大類, 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發展與變化, 全在於陰陽兩氣的運動與轉換, 不斷發展和引申, 進一步廣泛解釋自然界與社會界所有現象。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即沒有陰, 陽不能存在沒有陽, 陰也不存在。事物或現象中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具有互相依存, 互相為用的特點, 處在一個統一體內。在陰陽論中, 向日為陽, 背日為陰山為陽, 水為陰左為陽, 右為陰男為陽, 女為陰。故宮的主體建築在北京城南北的中軸線上, 宮殿在前, 寢宮在後,前朝殿大於後宮。其次序為「『 太和殿」 、「 中和殿」 、「 保和殿」 、「 乾清宮」和「 坤寧宮」 。「 太和殿」 為陽中之陽, 皇帝的寶座位於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 保和殿」 為陰中之陽, 「 坤寧宮」 為陰中之陰, 為皇後居住的地方。在「 陰陽論」中, 阿拉伯數字中奇數為陽, 偶數為陰。因此, 「 太和殿」 的開間設計為11間, 階梯寬設計為60.1米, 均為陽。「 太和殿」和「 保和殿」 的御道分別有9條龍和9隻獸作為裝飾, 門上設有橫九排, 豎九排, 九九八十一個門釘作為裝飾。整個皇宮共有房間間半。「 九」數字為陽數之最, 象徵至高無上, 天長地久。
用現代的科學眼光來審視風水理論, 它蘊含有大自然的美學原理, 有人類對環境科學的思維和認識,其間隱藏著古代文化與藝術的精華。因此對於我們應該繼承祖先留給我們的風水文化中可取的部分, 吸取其對現代文化與生活有益的部分, 同時應該認清風水學中迷信和不科學的成分,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4.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禮制文化
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禮」為基本框架的。這種理念在古代房屋建築中的反映即「自相似」現象,。儒家學說把「禮」看作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指導思想, 禮制秩序不僅對君臣、臣民的尊卑關系有著嚴格的規定,而且對具有血緣關系的父子、兄弟、夫婦、男女、長幼的人倫秩序也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根據禮制秩序所制定的規劃、營建制度對宅第、民居也同樣有著深刻的影響。
4.1尊卑等級制度
宅第中「前堂後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屋為尊, 兩廂次之, 倒座為賓」 的位置序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尊卑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建築群體中, 單體建築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僅是由視覺要求決定,而且是由等級這個社會現實決定。在一個家庭中, 以家長為核心按照親疏關系構成一個平面展開的人際關系網路; 在一個建築群體內部, 建築也因其服務對象不同而按照這個人際關系網路層層推進,其相應的大小、方位和裝飾各不相同,這使得建築群體成為理想的政治秩序和倫理規范的具體表現。在整個組合中, 主從區別特別明確,單個建築只有在主體建築的參照中才會體現它的地位。在建築中通過附加相應的等級制度限定如開間的數量、斗拱的配置、色彩的范圍來區別不同級別的建築,這在古代便有了可遵循的標准。很多文獻記載了建築等級的事例。如《禮記·禮器》關於宗廟制度:「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 士一廟; 庶人祭於寢」 關於堂階制度:「 天子之堂級九尺, 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等。禮更有以「中」為尊者:「中正無邪,禮之厚也」(《樂記·樂論》), 「中正無邪」、「均衡對稱」的建築單體和群體布局,顯示出尊卑的差別與和諧的秩序,而位於軸線上的主要構圖因素不偏不頗, 創造了尊貴的氣勢。這些都是以「貴賤有等」的方式表達了建築的禮制精神, 這就是禮——理性的制約。
4.2營城制度
中國古都的規劃建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中體現,它的選址、營造、形制都反映了中國古人的觀念意識,並受當時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制約。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禮制始於周,從格局來看,都多少體現了《考工記·匠人》中「 匠人營國, 方九里, 旁三門, 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 面朝後市, 市朝一夫」的思想, 雖然後人建造的城鎮並不是嚴格按照這個制度行事,但其布局其本沒有超越這個制度的規定模式。古代的營國制度,便是營城制度。由於其思考模式源於禮制思想,所以它能在朝代不斷的更替中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代都城建設。以宮為中心的都城規劃結構一直沿襲到明清。元大都的興建, 奠定北京城的規劃結構,「左祖右社、前朝後市」,中國古都幾千年來一直因襲這種格局。宮城坐北面南,形成一條縱貫幾里的南北中軸線,這便是全城規劃結構的主軸線,作為都城的基調,其他一切設施按規矩對應布置,一切道路體系以南北軸為准繩,經緯分明,無論道路主次,都是東西向和南北向,方正規矩,見不到放射線的道路。這組方正的大街小巷構成整個城市環境,人的一切活動被禁錮在內向院落, 中國舊城市的街頭巷尾很難找到擴大的城市廣場, 與歐洲城市多廣場的布局絕然不同,這並非功能所決定,而千年來禮教意志所給予的影響,涵蓄內向的意志與牆的圍合空間不謀而合, 這是中國人向千年來的審美價值觀。中國古代都城的環境因受制於禮, 街道橫平豎直,整齊劃一,城市裡的環境空間缺乏變化,色彩也受到禮制限制,除了皇室的房屋,百姓是不允許用色去裝飾房屋的。整個城市街區巷道全是一片灰暗的色調,烘托出宮城的紅牆黃頂。城市的生活空間除了集中的幾處「市」而外,老百姓只能在自家院內活動,另無他處公共活動場所。難得找到街區的廣場, 這正是中國禮制所造成的結果。中國古代城市從整體環境到建築群的規劃都是由相互隔而不絕的單元組成, 這些主從單元串聯起來,形成連續有節奏的合院群, 以中軸為序列串聯起來。每一院落相對獨立, 但遠觀又可見其整體性。其中每一院落及其建築形式、數量、方位,代表使用者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建築群是不同院落的有序組合。然後, 基於相同的原則,不同的建築群有序組合而為城市。古代建築既然以體現人文禮制傳統為要,所以「 明分使群」,既是人際關系的組織原則,也是建築關系的組織原則,「 家國同構」,既是人際關系的結構特徵,也是建築關系的結構特徵。中國人經歷長期封建社會,而習慣於以沿襲舊製作為正統的象徵, 因此缺乏對傳統的開拓精神和科學探討精神。其實傳統文化對現代中國建築師來說, 應該說是一個基礎,而不是一種束縛,要以現代中國人的特有觀察方式和思維方式創造中國的建築,表達對建築空間的中國式的感受和理解。當代建築師研究傳統, 是為了發掘傳統中的精華,登上這一級台階,然後邁向更高的境界。
⑵ 旅遊管理,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三個專業哪個更好更適合女孩子
旅遊管理學學科是工商管理學科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旅遊管理學是一門研究旅遊業經營管理的新興學科。隨著國際經濟的一體化、中國加入WTO,中國旅遊經濟和旅遊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產業體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遊管理專業是旅遊學、管理學、文化學等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專業。其目標是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與各類企業從事旅遊事業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雖然這門學科的產生,在我國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我國旅遊業迅速發展,不但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經濟知識的經營管理人才。旅遊管理學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已成為工商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
本學科點的研究范圍側重於研究旅遊企業管理、旅遊開發與旅遊市場營銷、會展服務與管理等業務領域。 培養目標編輯本段旅遊管理專業面向現代旅遊業,根據旅遊業形勢的發展培養擁護黨的路線,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導游、旅行社、旅遊景點景區、旅遊購物商店等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研究方向編輯本段1.旅遊企業管理
旅遊企業管理方向從旅遊服務企業的特點出發研究旅遊企業管理理論、方法及其應用,主要內容包括:旅遊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旅遊需求的特點與旅遊服務的組合問題;旅遊企業經營管理特點;飯店旅行社企業集團化經營問題;旅遊企業的跨文化管理;旅遊服務文化與倫理;中外旅遊企業管理比較;旅遊行業管理的組織體制與產業政策,我國旅遊行業管理現狀及體制改革;全球化與旅遊企業經營管理等問題。
2.旅遊開發與旅遊市場營銷
旅遊市場開發與旅遊市場營銷方向包括對旅遊企業營銷和旅遊目的地營銷兩個領域進行的專門研究。旅遊企業營銷主要是研究旅遊市場規律和旅遊產品特色;旅遊企業營銷的理論、方法、戰略與策略。旅遊目的地營銷從現代旅遊空間系統角度剖析目的地市場運動規律,結合對目的地管理的總體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針對性的區域旅遊營銷戰略、營銷計劃以及營銷控制方案。
3.會展服務與管理
會展服務與管理方向包括會展服務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會議、展覽的組織流程,會展實務、會展營銷與客戶服務、場館管理,展位設計、工程搭建、展品運輸、商務服務、展館清潔、垃圾處理、餐飲服務,展會營銷理念、展會的組織、成本控制、展會服務、定期發布研究數據和報告,會展營銷管理、會展服務承包商管理、會展項目管理、會展後勤管理、會展場館管理、會展風險管理、會展融資管理、會展預算管理、會展人力資源管理。 就業崗位編輯本段專業技術崗位:導游、景區景點講解員、旅遊產品營銷與研發人員、景區規劃與開發人員 旅遊文化研究
經營業務崗位:計調、旅遊線路策劃員、外聯銷售人員
經營管理崗位:旅遊財務人員、旅行社經理 飯店酒店管理人員 主幹課程編輯本段《旅遊管理學》、《導游業務》、《導游基礎知識》、《旅遊政策與法規》、《旅行社業務》、《旅行社管理》、《餐飲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模擬與現場導游》、《中國旅遊地理》、《旅遊心理學》、《旅遊經濟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市場營銷》、《旅遊英語》、《旅遊會計》、《酒店管理學》《旅遊學概論》、《旅遊文化學》、《旅遊資源開發管理》、《景點規劃與管理》、《旅遊安全學》、《旅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生態旅遊》、《旅遊客源國、地區概況》《旅遊財務管理》《旅遊項目管理》《旅遊信息系統》等。 開設學校編輯本段山西大學 榆林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延邊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 、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西北大學、 南開大學、 長安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吉林大學 長春大學 山東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雲南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旅遊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海南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大連大學、大連民族學院黑龍江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海洋學院 、燕山大學、 桂林工學院、青島酒店管理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專業代碼及專業名稱專業代碼:110206
專業名稱:旅遊管理(Tourism Management)
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管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員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掌握旅遊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②掌握有關旅遊業和旅遊企業管理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③熟悉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④能夠熟練地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手段和英語語言工具;
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獨立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制和學分要求
標准學制四年,修讀年限3-6年。修滿167.5學分
學位授予
管理學學士
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旅遊景區綜合考察、專業課程見習、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等,總計20周時間。旅遊景區綜合考察安排在第八學期(4月份);社會調查安排在每年假期;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7—10月份)。專業課程見習由專業課任課教師自行安排。
文化素質培養
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對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進行整合和優化,通過大學公共選修課和專業任選課的合理設置,以及第二課堂的完善建設,使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學習中,增強文化素質修養。具體措施為:
開設多學科專題講座;
聘請專家、名家介紹國際及國內學術前沿動態;
組建各類學生社團,開展多樣化校園文化活動;
舉辦讀書沙龍,交流心得體會;
與國外學生建立聯系與交流;
利用校園網、文藝刊物、班級牆報等各類載體,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學術爭鳴、思想交流的園地。
創新能力的培養
1、加強教師指導工作。指導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專業教學中,啟發學生分析現代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要求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介紹旅遊研究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及學術爭論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2、加強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學術信息和圖書資料,注意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科研究方法。指導學生重視論文的撰寫,以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並選擇一部分高質量的學生論文在正式刊物上發表。
3、重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專業技能模擬訓練、課程見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組織學生進行旅遊規劃、旅遊線路設計、旅遊宣傳策劃等設計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在教學計劃中設「專家講座」。聘請區內、國內有影響的專家教授來該校,就旅遊研究的重要理論問題和學術發展動態等進行專題講座,使學生接受旅遊研究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組織部分學生參加學術研討會。
畢業條件及其必要的說明
學生修滿167.5學分,CCT通過省級一級考試,CET四級達校標,體育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成績合格者,方可畢業。
(1)市場營銷專業(本科) 市場營銷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營銷學則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通俗點來說,市場營銷專業就是培養「生意人」的專業。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今天,對於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的企業、公司,如果沒有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以科學、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來「做生意」,結果將會是不可想像的。
市場營銷理論於20世紀初誕生在美國。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引進市場營銷學。市場營銷是一個與人接觸比較多的專業,所以本專業要求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性格比較外向,善於與他人交際的同學,將會更容易適應本專業,將來在工作中也會有更多的優勢。比較靦腆、害羞、不善交際的學生則不太適合。
出色的市場營銷工作,需要很多新的想法,因此創新能力比較強,經常有新創意的同學,在市場營銷中也會有一定的優勢。相對來說,市場營銷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比較實用的類型,對於想做實際工作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1993年,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商學院)受國家委託組織了市場營銷的本科專業論證,並報教育部。教育部批准新增市場營銷本科專業。市場營銷校內實訓基地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②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③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④熟悉國家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⑤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⑥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基礎會計、金融概論、企業銷售策劃、商業銀行實務、人力資源管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分銷渠道管理、銀行營銷、現代推銷技術、營銷創新、廣告理論與實務、財務管理、財政與稅收。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一般安排10--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2)市場營銷專業(高職專科)
培養目標:市場營銷高職專科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懂得市場經濟,基礎扎實,知識面廣,既懂得市場營銷實務和管理,又熟悉國家經貿政策和法令,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懂得進出口業務,通曉外貿知識,掌握企業管理知識和市場營銷技術,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畢業後應具備: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相關經濟法規、政策;具有一定的市場調查研究、市場開發和促銷等市場營銷工作必備的能力。
修業年限:三年,根據有關規定可參加專升本考試。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編輯本段市場營銷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市場營銷人員是各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不可缺少的人才。根據我國有關資料統計,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我國企業界自辦或協辦的人才交流會約兩千多場次,而每一次的人才交流會上,市場營銷人員都是最受歡迎、最供不應求的人才,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這種勢頭在未來將越來越猛烈。 危機營銷編輯本段一、適當延長產品經營線。
經銷商在代理經營製造商的產品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適當延長自己的產品經營線,以分化因製造商的危機而帶來的風險。以某區域的經銷商老王為例,其經營的產品線過於單一,主打產品就是樂百氏和匯源系列,結果在此次的風波中,損失很大,雖然也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但對其所造成的影響,在一定的時期內卻是災難性的。
二、加大對終端網路的建設和維護力度。
作為一個成功的經銷商來講,產品多樣化經營是必要的,但主要依靠的應該是終端網路來生存而不是某一兩個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發生危機時,快速的調整經營的產品及策略,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控的終端網路,以降低風險性。
三、加強與製造商的合作。
一般情況下,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要遠遠大於經銷商。當製造商危機來臨的時候,經銷商應該觀察一段時間,不要立即把貨退回去給製造商,那種非常沖動的經銷商,當企業危機過去的時候,他自己的損失是最大的,企業也不會再和這樣的經銷商合作,這些一般都是些沒有實力和眼光的經銷商的表現。特別是對於一些知名的企業,只要廠家向經銷商傳達的信息是積極主動的,經銷商就應該良好的配合廠家。只要廠家遵守承諾,該退貨的退貨,該賠償的賠償,聰明的經銷商此時應該和廠家同舟共濟,共同挽救當前的不利局面。畢竟「錦上添花」的事並沒什麼值得稱道的,而「雪中送炭」才會令人記憶深刻。這樣經銷商不僅可以減少風險,而且在製造商的危機過去以後,還可以確立和企業更為密切的合作關系,相信在廠家的銷售政策、促銷力度等方面,也會取得更為豐厚的回報。
四、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
在現代商業經營中,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經銷商,就應該學會未雨綢繆,要時刻樹立危機的意識,時時關心廠家、產品和市場的動態,合理把握自身資金流、庫存、網路、配送的關系,強化內部管理,吸收先進經驗。同時注意行業信息的收集,為危機作好規劃,知道自己准備好之後的力量,才能與命運周旋。這樣才能善於抓住機遇,避免危機和風險。成功的經銷商各有各的特色,失敗的經銷商卻擁有很多相似住處,關鍵在與對危機的判斷和反應能力。只有學會正確處理危機,在危機降臨時,才能化危為機,在現代商業戰場上,取得輝煌的勝利!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管理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員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能從事公共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編輯本段 1.掌握管理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
3.具有進行質量管理、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公共管理編輯本段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關系、公共財務、管理定量分析、應用統計、管理信息系統、行政管理學、行政法、領導科學、公共政策分析、組織行為學、高等數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學、財政學、行政法學、公共倫理學、管理文秘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企事業單位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8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或醫學學士
相近專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就業方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共服務系統的辦公和管理工作。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教育學或管理學學士。疑問:編輯本段 1、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責任?與公共責任是何關系?其基本性質、特徵和內涵是什麼?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是指公共事業管理主體在管理過程中必須承擔和履行的職責。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是一種公共責任,或者說是公共責任在公共事業管理中的表現,公共性以及以這一公共性為基礎的效率標準是其最基本的特徵。從以公眾對政府的希望和要求來認識並劃分行政責任的觀點角度看,其內涵包括回應、彈性、勝任能力、依據正當的法律程序行為並負責、廉潔。
2、 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基本內涵是什麼?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即指通過什麼途徑和方法使得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真正承擔起應擔承擔的責任。公共部門的責任機制,核心就是監督和制約,因而還在政府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唯一主體的發展階段時,人們就對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責任機制進行了研究,而隨著公共事業的發展和公共事業管理責任范疇的形成,目前一般從正式與非正式、內部和外部兩個相互聯系的途徑或方面出發,來對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進行構建。
3、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行政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包括:公共組織自身的責任機制、行政監督檢查、行政監察、審計、行政復議
4、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立法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包括立法機構對公共事業產品生產和提供責任法律的確立和立法機構對行政機構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控制
5、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司法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主要有行政訴訟機制和行政賠償機制
6、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公民參與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有公開聽證、民意調查、資訊委員會、利益群體等基本方式
7、 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倫理?什麼是政府組織倫理和非政府組織倫理?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是公共事業管理主體作為特定的社會化角色在進行公共事業管理活動中的道德行為規范和准則。
政府組織倫理通常也稱為行政倫理,是行政管理領域中的角色倫理。政府組織倫理或者以政府組織系統為主體,或者以政府組織為主體,是針對政府組織行為和政治活動的社會化角色的倫理原則和規范,是以「責、權、利」的統一為基礎,以協調個人、組織與社會的關系為核心的政府組織行為准則和規范系統。
非政府組織倫理是指非政府組織在從事其組織活動,即公共事務或與維護和增進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活動時,所應遵守的倫理原則和倫理規范。
8、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內容構成是什麼?
第一、公共事業管理倫理意識(包含倫理准則意識、倫理責任意識和倫理目標意識)
第二、公共事業管理實踐倫理
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維護公共服務活動正常運行所需的倫理規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會權威機構設計、制定和推廣的;二是指對於政府倡導的這些公共服務活動中的倫理規范,除了用社會輿論、自我評價等軟約束手段支持外,還要為其設定政策優化的硬約束手段,使這些倫理規范真正成為公共事業管理主體在公共服務中的普遍化行為方式。
9、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第一、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眾為本提供服務
第三、嚴格遵守和執行法律
第四、勇於承擔公共責任
第五、高尚的敬業精神
10、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在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中有什麼作用?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對公共事業管理的主體有著導向作用、規范作用和選擇作用
11、如何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建設?
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建設的途徑是道德建設驅動自律和制度建設推動自律。
A、道德建設驅動自律
即:通過提高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的道德修養,使其能夠超越一切外在監督和制約,以事業心、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為基礎,自覺地遵守公共事業管理倫理規范和要求。
B、制度建設推動自律
即:通過相關的制度設計,來推動公共事業管理者遵守公共事業管理倫理規范和要求,逐步達到自律。
這一機制實際上是將倫理建設與公共事業管理結合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二、公共事業管理的責任履行機制
第三、行為守則
第四、公民參與
這三個專業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你是外向型的女孩子,我建議你學習公共事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稍微內向的,學習旅遊管理,總體這三個專業大都是女孩子的,還有選擇專業最重要的是興趣
⑶ 黑龍江大學是211嗎
黑龍江大學不是211大學,該校前身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黑龍江省重點共建高校,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黑龍江大學是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黑龍江省共建高校,坐落於北國冰城哈爾濱,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3)延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學校簡介:
黑龍江大學(Heilongjiang University)坐落於哈爾濱市,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建設的省屬綜合性大學,是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大學A類高校。
黑龍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優勢明顯,共設有30個教學院部,擁有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藝11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86個,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
2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1個學科群、12個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擁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⑷ 誰知道延邊州家庭農場哪發展的最好,有典型的嗎,我們准備組織人員去參觀。
看點2010年第20號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的第一個文件上增加?添加?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鞏固的基礎,在此狀態下發展農業和農村的意見文件7,「為主題的農村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第十二和開放的農村題材文件
27五大類,其中兩類:城市和農村,完善政策體系,加強農惠農,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二,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出了問題,加快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城市和農村公共事業,促進城市和農村改革的四個坐標之間的差距,加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協調和推進改革的城市和農村,提高農??業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
/ a>
/> 27:1繼續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資力度,努力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質量,並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提高了系統的優秀水廠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補貼和市場調節機制,開拓農村市場,在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資(E),穩定發展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 7。促進農業標准化籃子生產的8和10號樓的增加,技術創新和促進高標準的養殖場11。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12日,13日和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和創業; 14。改善農村教育,衛生和文化事業的發展,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強大的生態安全屏障; 15,2009農村地區; 16,加強農村水,電,氣,房建設; 17繼續把重點放在扶貧開發18。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訂購管理系統改革農村土地管理; 20,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和管理的程度; 21。積極推進林業改革22。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23。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城市化的發展,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25至加強新的?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各個方面; 26。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在適當的條件下,在農村地區維護社會穩定27
/>
頭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20個專業:
BR />惠農資金繼續增加至超過8000億美元,繼續加大國家投資
文件:增加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要求,不斷完善「三農」,增加投資。
文件,實實在在的好處,因為唯一的真正的投資,以避免喊口號,2010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增加投資,最重要的三個農村農民中的中央預算金額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投資可能會達到700萬美元中的600億美元的增幅超過去年的財政預算案已擴大,近年來,指向的投資在農業,2006年,在中央級金融「三農「支出」的支出達到「支出3397十億人民幣,在此基礎上,2008年,2007年,則美元投資8000000美元2009年將超過億元,71.61十億人民幣12.3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08年,共120.6億元人民幣,上一年年增長20.2%,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幅比去年同期,糧食補貼,農業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9.4%。有利於增加農業資本在依法在過去的數十億美元,今年將達到約80億美元。
實際的好處,惠農選擇進一步增加對農業的投資,如何提高農民的農業經濟實惠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並接受本基金的有效的實際效果,作為從根本上改變了很多混亂運行的惠農項目資金通過議案,自建,自調查的現象的存在以及其他方面,自我測試是非常不規則的,當它到達的地方很多,但該項目的績效評價是不容易的錢,怕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懲罰,農業工程系統的好處是真正完美的。
許多品種的農業補貼餐...... / A>
文件:堅持引進直接補貼種糧農民,增加良種補貼,擴大馬鈴薯補貼范圍,啟動大麥良種補貼,實施試點花生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和擴大,該類型的補貼,畜牧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納入補貼范圍,實施和完善農資綜合補貼的股票在農業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適當大的增量傾斜的傾斜糧農民合作社的原則,按照固定,並逐步提高牧區,森林填海准備的農業補貼。可抵扣的資金來支付給農民的補貼。玉米,大豆,油菜籽等臨時采購,收儲政策,支持企業參與收儲,好棉花,食糖,豬肉控製程序。
能夠得到糧食作物的小麥,大米,玉米和其他補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腳吃了太多的痛苦疾病,沒有人希望懷孕的湯。 「沒有,確實增加了不少,包括增加花生良種補貼,馬鈴薯縣農業補貼,更好的領導者,綠樹成蔭,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備受詬病,但今年或增加,但一個真實的補貼,包括畜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和設備類型的范圍也擴大。的八卦天的農業機械製造商似乎並不只有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是不符合成本有效嗎?日本農民的機械化程度高,每個家庭幾乎是一套完整的農機設備,並最終目標只能是「不買貴的農民很多的困惑,總支付其他農業機械購置,除了這些設備處於閑置狀態,在繁忙的季節,只需要購買農業補貼,補貼,很多人突然油,非常貧窮的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也是一個巨大的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有限的補貼確實添加了豐富的補充,而不是窮得買不起大型設備,以填補他們為什麼,為什麼?財政資源,應該說是基本事實,窮人並不富裕的補充。 / A>
城市化改革,標題為「雙輪車」將永遠不會實現任何夢想的農民工留在城市?
BR />
該文件指出: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作為優先事項,加強小型和中型城市和小城鎮,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鄉鎮,城市,當地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並鼓勵農民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一定數量的合格的工人,數百年來,生活在城市,而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努力解決新一代的農民工,縣的經濟發展,改善城市的整體進行吸收了農村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加快支持政策,增加稅收,投資和融資能力,並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小城鎮建設,繼續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管理系統的承受能力和城市管理權下放。
如何限制放寬戶籍制度改革,推進城鎮化「,其實,早的亮點今年,最大的一個頭文件。去年年底,全國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在這一年,第一個提交一份更加具體的描述。促進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你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想法在頭文件中,總的發展方向,重點,積極穩妥地重點加強對小型和中型小型和中型城市和小城鎮,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提高產品質量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柔焦,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社會保障,新一代的農民工,通過稅收,勞動改革,著力解決行業的支持,小城鎮承載能力的需求。
大力發展小型和中型城市和城鎮,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兩輪驅動,一個重大的戰略轉移,小型和中型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良性互動的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形成建設中國的農業政策,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協調發展,我們必須加快發展小城鎮,但也避免浮躁現象,應採取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開發文檔,約3.3 / A>
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農民在2009年,的平均城鎮居民達到5000名元是16500元和11500元,中國的人口為13億,同比增長1百分比點一年,13萬人前來進了城,將是刺激的國內需求約為1.5十億,同比增長2%,以刺激國內需求,至30億美元,其中不包括新移民,房屋和其他產業帶動一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的農民工,一所房子,325萬個家庭,假設只消耗最小面積為90平方米,價格2000元每平方米(東部地區),住房,58.5美元,十億,平均每年增加兩個百分點,兩者相加,以促進拉動消費的數量驚人的中國經濟和住房成本是一個巨大的潛力巨大,11700億美元住房。
事實上,有很多的問題,如:發達地區的新移民都願意接受一個圍繞著這一核心問題。省農民城市化戰略如何射進戶籍制度的工作,解決了最難啃的骨頭,小城鎮土地產權?如何讓一個小國城市土地的所有權,以避免價格的小型和中型城市和小城鎮泡沫?長期的觀點來看,這政策繼續執行地球之間的時間間隔,這種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嗎?
。農民住房貸款?
文件: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鼓勵農民建房,購買汽車和家電和其他消費信貸增加信貸,並建立一個農家店。
農民享受到金融服務,尤其是在建設大型和建立的汽車和家電,流行的工程住房貸款給農民,一個重大的政策突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說明不。政策,如阿基米德支點,你可以撬撬農村消費市場,農民的生活,90%的記錄,在過去幾代人的城鎮住房建設投資代表,農民基本上是靠通過住房貸款幾乎同樣的積累解決農民的住房問題,花錢享受的年收入,而不是長期居民的按揭還款,因為它是有限的 - 打造你的房子,你不能或吃或喝,農民,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住房可以是固定的,不支持的住房貸款,在全國開展了大量的突破試點的政策和法規,畢竟,在許多地方,這是一個雙贏多贏共贏的問題,農民解決困難的問題。住房,金融機構和企業,但一旦法律問題,物權法,土地管理,麻煩「的有關規定。
/ >>
為了加快新農保的步伐。
文件:繼續專注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步伐加快。
a>
新農保政策,因為它是去年推出的,千百年來,中國農民依靠古老的傳統家庭養老,國家真正的錢,農民享受普惠養老服務健康和學習享受普惠養老金孫子MIT,換句話說,老人留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不僅有利於農村老人,但也由於祖國的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在下一代的560,000教授在中國兒童背後更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叫相關部門加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步伐,楊保險覆蓋面,有至少60年的年齡在農村地區,在最近幾年中,能夠年輕人在農村地區,享受的普惠養老保險,捆綁戰略,也沒有必要,他們想參與,讓他們加入,所以它真的不落實的政策,新農保試點捆綁政策。
>
6,快速增長的建築及建材,農村到農村和乘客
文件和充足的供應建材的擴大內需,採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促進農民增收,以推動建材下鄉,農村住房條件的住房,鼓勵各種形式的支持,為農民和依法建設自用住房,抓住重大舉措。
建材下鄉,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建材感到非常高興。快速消除城鄉客運一體化。農村住房,城市總體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被淘汰,如何保持住房不到70年,40年,50歲的日本牛,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的「京都宋住房建設,不何況他們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地震眾家之長的停留時間比例仍超過歐洲和美國的農村房屋的正常更新嗎?速度快,極大的浪費,資源的浪費。不同的原因,如規劃短視,建材,建材在農村地區的農民已經花了好長壽命的建築材料,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但規則混亂的家電下鄉工程,讓農民當然,買建材,補充和填充材料,可以了解南韓國政府不僅要考慮農民建材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真的想彌補最好的補充農民,供應商惠農資金不應該退出,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黑胡椒農民買建材,建材帶來了巨大的機會,為什麼還要給他們補貼嗎?
乘客在農村地區,而且在過去的城鄉一體化的表現,鄉鎮農民乘客乘客出行難,在許多地方,如果這是真的,解決農民出行難在農村地區,農民不會搬到城裡住。
7合作社有一個好消息,你可以做一個農村資金互助社?
文件: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支持合作社成立資格
中央號文件合作社今年有很多好消息,也有不同的優惠政策,許多項目都是新的農業補貼向合作社傾斜傾斜,適合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繼續支持新的供銷合作社在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建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行動,進一步推動社區建設和服務能力和服務范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民主決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合作社的基礎上,在各級政府貸款擔保,支持,希望和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林農專業合作社,農村資金互助社,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實施相關政策,支持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推動改革,發展,擴大新農村基層黨組織推動相對集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民,業務人員,建立黨實踐的角度,因此對組織的覆蓋面。
BR />我認為最大的進步合作社,在符合條件的政策,支持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這是迄今在歷史上最大的突破發展中的合作社。合作社通過共同基金,融資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快
BR />
收斂靠集中居民亂動農民宅基地來避免實踐的政策紅線文件
嚴格限制農村土地整治試點的范圍:有序,綜合土地管理的營業額,包括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合仍然沒有打破農民集體所有的,以確保城市和農村建設用地的總規模,耕地開墾城鄉建設網站,以質量為保證,以確保農民的利益。
在許多地方,被征地農民的宅基地集中自己的家園?生活的方式病房,然後用這些土地開發業的當地農民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足夠的激勵,政府已經帶來了很多的不滿和開發文件,並不能很容易地使用這些後來的土地,農民集體或產業發展,並提供進一步產業化發展農民股份分紅/ A>
9。給予補貼,涉農貸款,農業銀行在縣也有很大的發展。
BR />
文件:落實和完善涉農貸款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縣,新存款主要用於本地貸款政策,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農業保險補貼。
近年來,農村金融一直沒有職位,原因很簡單,分散在貧困的農村居民和分布式處理的好處,小農戶的大銀行,你可以站在顯著足夠的協調,最重要的是不提倡的,這是一個真正的金錢,農業貸款提供折扣。上述補貼晚餐,我不知道金融法蘭可以吸引更多的農戶貸款嗎?當然,你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困難農戶的金融服務,是一個緩慢的,很長的路要走。
/ 10,農村公共捐贈資金,該公司有一個大的折扣呢?
文件:企業通過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政府或縣級以上及其部門成立了專門的農村慈善基金會捐贈了農村公益項目支出不超過年度稅前扣除12%的企業所得稅的部分利潤。
讓企業捐錢到農村字:難!不想捐贈,但政策不到位的美國企業主站系統樂山石在中國大陸,香港,香港大亨為什麼他們就能夠作出貢獻的獎勵制度文件,這是真正的金錢交易如喲,不要讓捐款的浪潮農村真的很想去走走看看
BR />
11。農村中小學混亂的整合與兼並倒塌石材學生的悲劇不會重演?
文件:農村學校布局要面對現實,讓學生去學校,以確保學生的安全。繼續實施中小學是安全的。逐步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學生的營養狀況。
農村中小學學校被關閉,停止綜合性學校「八暴露了太多的問題。農村學生和學校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的名稱,出口點,但實際上它是在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費合並可以減輕財政壓力,做到這一點,但在現實中被破壞,農村教育的道路上學習了很多不便,因為歲的學生,學生,家長,有的學生甚至每周的慢頭,吃了變質的食物。由於人手短缺的情況,許多農民在長期的觀察,在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學生合並廣泛的農村營養不良,或有利於給學生,以確保學生的安全,不能亂合並。
12。幹部不要做,而不是其他農民當公務員不再是一個夢想。
該文件規定:加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管理,及時調整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隊伍鄉鎮公務員,優秀村幹部當選的鄉鎮領導幹部考核。
多年的農村研究,我發現,發展的村,村書記,局長薄弱村發展在農村地區的村莊發展是最困難的方面很多類似的吳東吳仁寶永聯村,華西村書記,另一個還真是不作為亂作為秘書的村子。輕松村幹部中刪除的文件,那些身體虛弱的人,真是及時雨。
另一個優秀村幹部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這是一個具體的實施由人事部提出的政策,讓農民進入公務員隊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BR />
13。慢慢地擴大農村宗教混亂,要小心。
文件:預防和制止宗教和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地區的公共事務。
BR />
信心,近年來,中國的農村地區,許多農村地區的信徒熱浪涌,快速擴張和康復活動,例如,$ 200億美元的經濟部門統計宗教的國家,有信心數十億美元的,由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2008年),它是估計的官方宗教,基督教,13,000 $發展密切相關的各種基督教的宗教和公共產品,甚至是極端點的東西,一些地方開村會議要求教會的到來前進,以調動群眾參與的會議,這一趨勢已引起高度警惕,和任何1該國執政的黨,突然出現的一大類社會的信念,要特別注意今年,農村教會的頭文件,以避免在公共事務的干涉,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文件:在農村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活動,堅持抗集團,本集團的治理,依靠群眾BR>
<BR / 14在農村地區,但它被摧毀。加強和完善社會保障在農村地區,綜合治理,進一步推進農村警方打擊邪惡勢力的犯罪活動的違法建築類型。
引起雷鳴般的掌聲在重慶,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雖然在最近的案件中,李庄新的變化。操縱選舉,多見於農村地區是禁止的,邪惡的力量。如何發揮在許多領域一直是個問題,尤其是黑勾結調查,在重慶警方,檢察官,律師,一直難以消除腐敗分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最後的禁忌戰斗的公共部分。橫行的邪惡勢力在農村地區,但也有很大的關系作為亂作為當地警方。
15。工作可能恢復呢?
文件:一議財政援助,以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深化水資源管理制度水控制項目。
灌溉和水利設施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農民和農場工人已在系統中取消,並因此成為干源的灌溉農民農閑時間「志願者」和「積累工作在農村地區,乾旱,水澇村路邊的溝渠,池塘,水渠,堰,在過去兩年,任務是密切相關的武器來保護村裡的農民參加勞動的雨季,蓄水通道排水溝渠,池塘,乾旱,可能會被注入灌溉系統,以維持穩定運行的一年,對很多人來說,村裡的農田水利和農田水利建設,傑出功勛在灌溉和頭的狀態和缺乏水利設施的投資,維護和改進政府首腦已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2002年,將在農村地區,小農戶稅取消工人的負擔,但它也是一個雙刃的劍,所以弱的基本農村的明顯不足,基礎設施投資,「負」,所以許多農民灌溉設施附近的村莊,現在母親被忽視的兒童,該國的主要河流,農民也沒有堅持到兩名工人偷偷在一些地方,一點點的錢或路徑從頂部的錢,你可以點綴正常澆水。
BR /> BR />相關文件中提到的建議,以促進和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設施,以及概念的現象,許多農村地區,不符合的問題,而不是擬議中的協議,這是值得深思的
16。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就業和創業的關注新的增長點在農村地區的農民嗎? BR />文件:農民的努力,以促進就業和創業。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並積極參與農業生產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整合培訓資源,規范培訓和農民科學種田和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⑸ 毛健的有關采訪
簡介
作為吉林信息產業廳的一把手,毛健強調重點突破推動吉林信息產業跨越發展。下面是對其採用記錄:
時間:2007年9月1日
地點:長春春誼賓館
對話人:吉林省信息產業廳廳長 毛健
中國電子報社總編輯 劉東
內容:振興規劃促進產業跨越式發展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劉東: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日前正式發布,按照規劃,東北地區將重點建設「四基地一區」,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東北地區將建設成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我們這次來吉林采訪,感到人氣很旺。看來吉林的電子信息產業迎來了新的跨越式發展時期。
毛健:是的,國家「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發布以後,現在東北地區確實很熱,特別是吉林更能感受到這種熱乎勁。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明天(9月2日)要在長春拉開帷幕,下周(9月7日)中韓IT論壇將在延吉「開講」,吉林正在變成國際性的貿易和高技術前沿舞台。同時,國內兄弟省市看準了振興東北帶來的機遇,紛紛組團來東北地區考察和投資,大批跨國企業和國內龍頭企業也聞「風」而動,搶占東北地區「第四極」崛起先機。
更重要的是,信息產業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吉林信息產業的發展。
近幾年,信息產業部對振興東北非常重視,部領導多次來吉林考察,並提出了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具體意見和建議。吉林每年有六七個項目獲得國家電子發展基金的支持。今年,信息產業部還授予長春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園稱號。吉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信息產業的發展,把信息產業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吉林省「十五」期間的GDP年均增速在13%左右,省里提出,信息產業的增速要快於GDP的增速,這給我們帶來壓力和動力。為保證信息產業快速增長,省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設軟體產業強省的配套政策措施》等相關產業政策和意見,並且每年撥出2000萬元專項資金,明年還有望增加到3000萬元。因此,按這兩年的勢頭,吉林省電子信息產業年均增長能達到25%以上。
具體舉措
劉東:吉林發展信息產業的良好外部環境已經形成,作為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吉林信息產業廳將採取什麼具體舉措推動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毛健:作為吉林信息產業主管部門來說,我們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積極引進來,走出去。首先,要營造加快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認真落實國家和吉林省有關扶持信息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強信息產業法制建設。研究加快制定信息產品市場監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規,完善信息產業發展的法制環境。其次,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探索建立規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產業風險投資與退出機制,並積極引入國內外風險投資。過去一個時期,東北由於體制機制等原因,觀念相對落後,現在,吉林省把擴大開放、全方位招商引資作為加快信息產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切實抓在手上。近幾年來,我們多次組織代表團到南方信息產業發達省份學習考察,與華為、中興、TCL、德賽、海信、海爾等著名IT企業加強聯系,尋求合作意向。
當然,要壯大吉林信息產業,關鍵還在練「內功」,培育具有規模和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在產業政策、重大工程、科研開發、對外合作、投融資、政府采購等方面,大力扶持對產業發展有明顯帶動作用的優勢企業,培育壯大一批能夠參與國內外競爭的企業集團。同時,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大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加強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和服務創新體系。
區域聯動
劉東:目前,我國信息產業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地區等產業集群。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出台後,吉林信息產業如何與遼寧、黑龍江甚至內蒙古加強區域聯動,加快促進東北地區成為信息產業新的重要「一極」?
毛健:東三省過去的工業基礎都很雄厚,但發展側重點各有不同。遼寧的裝備製造業比較發達,吉林的汽車和石化產業具有獨特優勢,吉林與遼寧兩省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的同質競爭並不明顯。吉林GDP在全國排第20位,但人均GDP吉林排十四十五位,遼寧依託大連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軟體外包和集成電路產業,黑龍江則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機遇發展行業解決方案和應用軟體。吉林的光電子產業基礎好,「十一五」期間將發揚光大。此外,一汽提出要年產100萬輛自主品牌汽車,為吉林發展汽車電子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在區域聯動方面,我們要借振興規劃出台的東風,積極加強與遼寧及黑龍江的合作,特別是軟體外包方面要學習大連的經驗與做法,在對韓、日外包方面取得突破。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方面要積極學習黑龍江,探索出一條走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子。同時,要大膽承接沿海發達地區信息產業的轉移,依託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在元器件的基礎上,建立起消費類電子製造基地。
目標和規劃
劉東: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出台後,吉林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發展目標和規劃是否會做些調整?
毛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是國家的戰略規劃,對此,我省信息產業發展目標不會有大的變動。具體來說,到2010年,吉林省信息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5%。把光電子、汽車電子、新型元器件等產業,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光電子、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和具有特色的國家級新型元器件產業園,並涌現一批帶動能力強、有較大規模的骨幹企業。軟體業實現快速發展,部分應用軟體和信息安全軟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擁有年銷售額超億元的軟體企業10戶以上,把長春、吉林軟體園建設成具備較大規模和顯著特色的軟體產業園區。
建立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和主要經濟領域的信息服務體系及市場化機制,電子政務重點系統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大型企業實現生產裝備自動化管理,信息技術在農業科技、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公共領域信息化全面推進,信息服務基本滿足政府、企業和社會發展需求。
重點發展光電子、汽車電子和軟體
劉東:提到吉林信息產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吉林的光電子產業。吉林是我國光電子的發源地,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兩個國家級光電子產業基地之一。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專門提出,東北地區要做強做大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建設長春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請介紹一下吉林光電子產業的發展現狀、規劃和前景。
毛健:光電子產業是吉林的強項。5年前吉林提出發展優勢產業時,就瞄上了光電子產業,當時的叫法是「光電子信息產業」,似乎有涵蓋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意味。我來信息產業廳後,覺得叫「光電子信息產業」太窄,還是叫「電子信息產業」好。從這可以看出,當時吉林把光電子看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的代名詞。當初國家確定兩個光電子產業基地,武漢和長春。武漢的實力強,長春雖然基礎好但發展慢,現在要做實。
目前,在光電子產業中,光顯示系列、激光器及激光加工系列、光電醫療系列、光電子器件系列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前瞻性和廣泛應用前景的科技創新成果。長春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的設立,標志著國家已經把長春納入全國光電子產業重點發展的戰略布局。2006年,全省光電子產品銷售收入佔全省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銷售收入的19.7%。以激光技術為特色的能量光電子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材料、器件、系統設備同步發展的局面。其中激光晶體材料、發光二極體、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感測器、激光調阻機、激光醫療設備、激光加工設備等產品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部分產品出口國外。
我們將全面推動長春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和利用長春市在光電領域的現有產業基礎和人才、科技優勢,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家光電技術研發和生產製造基地。
相關舉措
劉東:今年6月,信息產業部批准設立了國家長春汽車電子產業園。在國內各地整車產業的拉動和政府規劃的影響下,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在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產業,吉林的汽車電子將如何利用國家產業園的優勢盡快做大做強?
毛健:與光電子一樣,汽車電子也是吉林的固有優勢,這當然是因為一汽的緣故。在汽車電子產業中,一汽集團的帶動,德國西門子、美國盈佳、日本傑克賽爾等汽車電子企業的進入,長春一汽啟明、吉林航盛宏宇、四平慧宇、白城紅鑽、通化超越、遼源鷹力等一批省內汽車電子企業的成長壯大,使吉林省汽車電子產業生機勃勃。產品涉及汽車剎車防抱死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汽車影音系統、燃油噴射系統、行駛安全監視系統、各種感測器件、整流橋以及數字化車輛管理系統等。2006年汽車電子類產品銷售收入佔全省信息產品製造業銷售收入的40.3%。2007年6月,信息產業部批准設立了「國家長春汽車電子產業園」,標志著國家(長春)汽車電子產業園區正式成立。園區建成後,將進一步吸引更多知名汽車電子龍頭企業落戶長春。
我們將積極推進吉林省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建設,依託中國一汽集團,面向一汽市場,組織為一汽集團整車提供汽車電子產品配套服務,形成集聚效應,建立相關產業集群。以長春汽車電子產業園區為主體,在吉林、四平、遼源、白城等地區分別支持相應的汽車電子企業發展。
思路和做法
劉東:除了光電子和汽車電子以外,軟體產業也是吉林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吉林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有什麼思路和做法?
毛健:吉林具有發展軟體產業明顯的人才優勢,全省40多所高等院校,幾乎都設置了計算機、電子信息及相關專業,吉林大學等高等院校還專門成立了軟體學院。2006年,我省軟體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30%,已累計認證軟體企業283戶,其中有13戶企業被列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數量列全國第五位。產品登記731項,基本形成了以信息安全、教育、生物特徵識別、企業管理、農業應用和系統集成服務等六大類產品為主的產業格局。
我們將集中力量,加快長春軟體園和吉林軟體園建設,使其成為集投資服務、技術研發、企業創業和教育培訓四位一體軟體產業園區。同時,支持和引導軟體企業開拓國際應用服務市場,推進同德國、韓國、日本、印度等國的軟體企業間合作,以長春、延邊為核心,建設吉林省軟體出口園區。
計劃和安排
劉東:我們知道,吉林是最早發展顯示產業的省份。這次我們在長春希達公司看到了大屏幕LED,在長春新產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看到了60英寸的激光彩電。新興顯示產業已經成為全球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吉林在這方面有什麼計劃和安排?
毛健:緊跟世界顯示技術潮流,開發與引進並重。如最近我們由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牽頭,引進美國PLED生產線,這是全國第一條生產線,吉林動手最早。此項目投資12億美元,吉林佔60%股份,美方佔40%。除此以外,吉林還積極開發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包括未來的前瞻性技術。彩色激光電視機雖然現在還面臨成本高、噪音大等問題,但相信幾年後如能規模生產,將掀起又一次顯示革命。
支柱產業
劉東:吉林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很小,銷售額佔全國的份額不到1/100。而且吉林在大項目建設、大企業培育方面,還缺少叫得響的品牌和主打產品。你們在「十一五」期間將如何發揮後發優勢,真正把吉林信息產業從優勢產業建設成為支柱產業?
毛健:提到吉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汽、吉化,信息產業規模不大,這是客觀事實,而且東北在改革開放後逐漸被「邊緣化了」。為什麼東北這些年落後了,我認為主要是基礎差,投入不足,企業規模小。同時,體制未理順,認識不到位。
吉林已意識到這些問題。最近,吉林也在努力克服整機項目少的瓶頸。
但近年來吉林開始逐漸引進大項目,包括啟明的合資項目,因為汽車電子跨國企業規模大、實力雄厚,像摩托羅拉等企業。此外我們也在與瑞薩接觸。在半導體領域我們的華微是行業老大,今後我們要多培養這樣的行業巨人。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利用省級園區和國家級園區培育骨幹企業。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內外優秀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發展壯大省內企業。現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很好,他們利用民族區域優勢和區位優勢,利用韓國和朝鮮發展IT產業的時機,正在建立起延邊信息產業集群。三是各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吉林省政府在財力緊缺的情況下,設立了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發改委、科技廳等部門也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傾斜,支持信息產業的發展。
當前,吉林的信息產業規模還很小,在全國的排位靠後,在全省來講也不是支柱產業。但吉林省政府對發展信息產業非常重視,提出要逐漸把信息產業從吉林的優勢產業發展成支柱產業。作為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我們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
以信息化促進老工業基地改造
劉東: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提出,要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我們知道,吉林省已經出台了「2007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點」。吉林省信息化的發展重點是什麼?
毛健:信息化我們確定三個重點:一是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重點,抓好汽車、石化、冶金、農產品加工、醫葯、建材等行業在產品研發、節能降耗、市場營銷和管理創新等環節的信息技術應用,推動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產業的改造,加快推進一汽、吉化、客車、通鋼等企業信息化工程。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安全生產特別是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繼續組織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製造業信息化、行業公共信息技術創新和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工程。扶持建設以大中型企業為依託的行業信息技術創新和服務平台,引導和促進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支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促進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應用。加快中小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建設和數字證書認證服務平台建設。
二是電子政務。年初吉林省信息化領導組會議通過了《吉林省電子政務總體框架》、《關於推進吉林省電子政務網路建設的意見》,這是我們「十一五」時期電子政務的綱領。按照國家有關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要求,吉林將綜合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形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
三是農村信息化。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利用電話、互聯網等手段的「村村通」基礎通信工程。持續推進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要與城市同步推進有線電視網路的數字化改造。鼓勵電信和廣電運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整合網路資源,推進「三網融合」。進一步加強涉農信息資源和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對龍頭企業、農業合作與中介組織、農業生產經營大戶、各類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的信息服務。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的產業化和信息化。加快推進「金農工程」各類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提高農村信息網路覆蓋率和普遍服務水平。組織開展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試點、信息技術應用試點,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和信息化水平。
資金投入
劉東:信息化建設在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都很大,吉林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毛健:基礎設施方面,吉林將建設適應信息化發展需要的基礎信息傳輸網路,建設以現有基礎電信傳輸網、有線電視傳輸網和寬頻IP網為基礎,以IP技術為融合點的高性能信息網路基礎傳輸平台,促進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的資源共享和業務融合。完成基礎通信網擴容後,局用交換機容量達到1300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1600萬戶,全省本地電話網固定電話達到770萬戶,行動電話達到1250萬戶,數據和多媒體用戶達到300萬戶;全省通電話的行政村達到100%,並基本具備互聯網接入能力。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黨政機關信息系統為切入點,以金融、電信、電力、民航等行業信息系統為重點,開展基礎網路和重點應用系統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等級保護。建立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機制,逐步形成信息安全管理和監控體系。加強互聯網安全和信息內容安全管理,推進重點新聞網站建設,構築網上正面輿論宣傳強勢。認真貫徹落實《電子簽名法》,加強電子認證服務管理,加快網路信任體系建設,鼓勵引導行業部門和企業廣泛應用數字認證,保障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安全應急指揮和安全通報制度,完善信息安全應急處置預案。重視信息系統災難備份建設,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的抗毀能力和災難恢復能力。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安全管理,加強網上輿情監測分析,強化安全監測,維護互聯網信息內容安全,創造良好的網路安全環境。加強無線電頻率台站的規范化管理和監督,保障無線電通信安全。
信息服務業
劉東:吉林省今年還出台了「吉林省信息服務業三年跨越計劃」,請介紹一下吉林發展信息服務業的重點、具體措施和目標。
毛健:大力發展以數字化、網路化為主要特徵的信息服務業,實施信息服務業跨越計劃,逐步完善我省信息服務產業體系。加快信息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扶持文化、出版、廣播影視等行業加快發展數字化產品。發展信息咨詢、市場調查、互聯網服務以及信息加工等新興行業。大力發展數字電視、數字廣播、數字出版、動漫和網路游戲等,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體系。整合社會公共事業部門的信息資源,建立一批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庫和公共信息應用系統,促進社會各領域信息資源共享。鼓勵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全方位開展電信增值服務,開發各種虛擬業務和多媒體業務。加強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省共享數字電視服務平台,大力發展數字付費電視、交互電視、數據廣播、寬頻互聯網和專網業務。促進軟體及系統集成企業開展外包業務、系統集成與監理、網路應用服務、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服務、數據加工與處理服務等,培育大型骨幹企業,創品牌。開展重點領域與行業的第三方服務平台試點。
經過三年努力,建設一批有我省特色的信息服務業產業基地與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形成相對完善的信息服務產業體系。到2009年,全省信息服務業經營收入達到390億元,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2億元,佔全省服務業比重由2005年的8%增加到11%;全省電話普及率達80%;互聯網普及率達18%,互聯網用戶數達484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0%,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8%。
⑹ 佛山啊,大佬,佛山簡介啊
[地理位置優越城市]
佛山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沖積出這片豐饒的大地。
佛山市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61.1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達148萬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萬人。
佛山市位於亞太經濟發展活躍的東亞和東南亞的交匯處,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同處在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中部,共同構建「廣佛經濟圈」。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廣州的輻射和帶動,與廣州共享基礎設施、交通網路、金融資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場服務等資源,實現聯系緊密、產業聯動和功能互補,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佛山市中心區距廣州三大交通樞紐(廣州新白雲機場、廣州南沙港、廣州火車站)車程均在1小時之內。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使佛山能夠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場優勢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動佛山廣泛參與世界經濟,走向國際化。
[歷史與現代融合發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涌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現在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佛山是「獅藝之鄉」,是南獅的發源地。龍獅起舞既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佛山武術重要項目之一,每年的「獅王爭霸賽」吸引了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與。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唯一「中國龍獅名鎮」。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現有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獅子頭、香雲紗染整技藝、祖廟廟會、秋色、十番、龍獅、燈彩等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行通濟、無閉翳」,始於清初,盛於乾隆年間的正月十六「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完好地延續至今,並逐漸被賦予了現代的色彩,現日趨旺盛,每年都有數十萬群眾參加。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師出佛山」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2004年,順德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廚師之鄉」。為弘揚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傳承發展。近年來,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推動廣播電視村村通,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含聯合圖書館)和「農家書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開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動。2007年成功承辦全國第14屆「群星獎」音樂,曲藝類復賽,祖廟全面修繕工程正式啟動。設立了「佛山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經濟實力雄厚的商業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以先行一步、敢為人先的氣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協調發展,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3年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7%,預計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3588.50億元,增長19.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產值60917元(摺合7956美元),增長18%。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佛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還躋身《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200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佛山就確立了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護持和促進民營企業做強做大的具體措施。全市民營企業經濟出現了快速發展,提升發展的喜人局面,成為推動佛山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來,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年均增長30%以上,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833.79元,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7.5%。
佛山是中國歷史上較早對外開放的商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成為中國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佛山通過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出台優惠政策,降低營商成本,吸引外來投資,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7年,全市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5.73億美元,增長38.3%;進出口總值378.5億美元,增長22.2%,其中進出口261.9億美元,增長23.9%,引進投資超千萬美元項目87個,新增世界500強項目17個。引進了奇美薄膜液晶顯示器,英威達氨綸纖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目前已有美國杜邦、泰科、加拿大北電,德國西門子、博世、法國安萬特、道達爾,荷蘭殼牌,芬蘭斯道拉恩索,盧森堡阿塞洛,日本豐田、愛信精機、韓國三星、浦項,中國寶鋼等3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佛山投資了77個項目,73家國內500強企業投資了107個項目。
近年來,佛山積極與廣州共同建設廣佛經濟圈。2007年以廣佛軌道交通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廣與廣州在交通道路網,產業等方面合作。不斷加強與港澳台及全國其他地區的經貿合作。先後與吉林延邊,廣西賀州,寧夏吳忠,雲南紅河洲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地方政府間和民間的對外友好交往活躍,先後與日本伊丹市,模里西斯路易港市,美國斯托克頓市,法國留尼汪省波賽雄市,澳大利亞湯斯維爾市結為友好城市。
[風光旖旎的嶺南水鄉] 佛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佛山祖廟、西樵山、南風古灶、清暉園、皂幕山、南國桃園、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評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廟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築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樑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陳村花卉世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專類園。還有東華里、康有為故居、寶林寺、蘆苞祖廟、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可讓遊客領略獨特的嶺南文化。目前,佛山以歷史文化、南國武術、商務會展、產業觀光、休閑度假、購物美食、美化家居等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方興未艾。2007年,全市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2202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59.78億元。
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今年來,佛山以「三年促變,綠地佛山」為目標,實施「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對全市道路統一規劃,統一綠化標准,不斷加強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等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環境,把佛山建設為更加適合生活居住和創業發展的花園城市,為全市營造一個「藍天,碧水,綠地,靜居」的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生活環境。目前,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環境空氣達到良好(API小於等於100)天數為351天。2007年,佛山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通過國家環保總局考核驗收。全市共創建國家衛生鎮18個,省衛生鎮3個,省級生態示範鎮44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個。
禪城區:位於市域中部,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地,全區面積154.02平方公里,人口59.7萬人,下轄一鎮(三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683.84億元,增長19.2%。禪城區積極實施」優二進三「戰略,不斷推動城市經濟和精品經濟集聚發展,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禪城區是中國重要的陶瓷展銷、研發、物流信息中心和陶瓷藝術、陶瓷文化旅遊中心,擁有鷹牌、東鵬、新中源、新明珠、鑽石、金舵、上元等一批領先全國的大型陶瓷企業和著名陶瓷品牌,中國陶瓷城、華夏陶瓷博覽城集散能力居全國前列。2007年,啟動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建設,將促進陶瓷產業向品牌,研發,物流,會展和總部經濟等更高層次發展。機械、電子、塑料製品、針織、童裝、有色金屬等支柱產業穩步發展,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發展迅速。
南海區:位於市域中部,全區面積1074.05平方公里,人口114.3萬人,下轄8個鎮(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1216.97億元,增長20.8%。南海區在2005年全國百強縣(市、區)中位居第5位。南海區始終堅持」發展共贏「的理念,緊緊把握發展主題,大力發展產業,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家用電器,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向高端發展,液晶電視,汽車配件,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加速集聚,金融服務,動漫網游,軟體服務等產業實現較大突破。南海區是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南海軟體科技園是廣東省重點扶持的四大軟體園之一。主導產業為有色金屬加工、紡織服裝、裝飾板材、五金、製鞋製革、玩具等。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是全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順德區:位於市域南部,全區面積806.55平方公里,人口119.1萬人,下轄10個鎮(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1279.25億元,增長18%。順德區在2005年全國百強縣(市、區)中位居第2位。順德區是全國重要的家用電器、塗料、傢具生產基地,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依託,以家電電器、機械製造、信息電子電訊、建材傢具等輕工製造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擁有一大批省級著名商標及名牌產品。順德區著力於打造總部經濟園區,白色家電之都,自主創新熱土,現代化物流基地和生態環保之城。目前已有碧桂園,美的,錫山傢具等多家知名企業在順德區設立總部。
高明區:位於市域西部,全區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29.2萬人。現轄4個鎮(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272.76億元,增長24.0%。高明區在2005年全國百強縣(市、區)中位居第36位。高明農業綜合開發程度較高,擁有一批知名農產品品牌,其中包括」合水粉葛「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工業以廣東溢達為龍頭,形成了以紡織、化工、塑料、建材、家用電器、金屬製品等為主的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高明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45.2%,佛山地區最高峰皂幕山就位於其境內,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山林水都」,獲廣東省首批」綠色名縣(區)「稱號。
三水區:位於市域北部,全區面積874.22平方公里,人口38.9萬人,下轄5鎮(街)1經濟區。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334.61億元,增長22.5%。三水區在2005年全國百強縣(市、區)中位居第21位。三水區積極實施」工業強區「發展戰略,致力做好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形成了以國際名牌飲料健力寶為代表的飲料、包裝、金屬製品、塑料製品、電子電器、化工等為骨乾的主導產業群,並被譽為」長壽之鄉「。近年來,三水區充分利用緊靠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的地緣優勢,大力發展空港經濟,取得了初步進展。
⑺ 國家對少數民族的文化有什麼保護政策
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政策措施:
1、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民族地區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建設,保障民族地區基層文化設施有效運轉。
2、大力推進數字和網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和普及,形成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國家實施各項重大文化時,切實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傾斜力度。
3、加大對民族類新聞媒體的扶持力度,加快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傳播能力,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對涉及少數民族事務的重大宣傳報道活動、少數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項目,給予重點扶持。
4、少數民族出版事業屬公益性文化事業,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加大對納入公益性出版單位的少數民族出版社的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財政補貼。
5、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發揮各族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探索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6、國家各級各類文化獎項,少數民族文化作品獲獎應占合理比重,對優秀少數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給予獎勵和表彰,進一步激發少數民族文化創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7)延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展閱讀
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財富。
2、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創造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增強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文化的內涵,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為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4、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成就。
少數民族文化工作體系不斷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學藝術日益繁榮,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交流不斷加強。
5、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困難和特殊問題。
文化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較薄弱,文化機構不夠健全,人才相對缺乏,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不強,文化遺產損毀、流失、失傳等現象比較突出,境外敵對勢力加緊進行文化滲透等
⑻ 有關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一、「211工程」建設的目的
實施「211工程」,是中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旨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培養高層次人才,對提高國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於國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建設目標及任務
面向21世紀,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1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1、學校整體條件建設:造就一大批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特別應加速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保持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確保教育質量有較大地提高;加強教學、科研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為培養及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條件;提高辦學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高等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
2、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中選擇一些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能夠解決本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並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培養人才的實驗條件,拓寬學科面,形成一批學科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資源共享、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群、學科基地,以持續培養本領域高水平的骨幹人才。要努力形成覆蓋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行業和領域、帶動學科和科技發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點學科體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圖書文獻保障系統、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系統等建設內容。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將連接全國主要高等學校,並與國際網路聯網,為我國教育、科技和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圖書文獻保障系統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設立全國綜合文獻中心和一批學科文獻中心,與國內外文獻系統廣泛聯網,建立文獻信息子網。根據地區優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結合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設立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規劃任務:
1、首先重點建設2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300個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
「211工程」的具體建設方式:
原則上將主要建設內容統籌考慮在擬確定的重點建設大學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學中進行,以體現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發揮高等學校的綜合效益。少數重點學科及其他建設項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學校中進行。
三、工程建設資金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要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適當安排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建設程序與組織管理
「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
1、國務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和財政部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211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檢查評估工作。辦公室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的有關同志組成,地點設在國家教委。
2、「211工程」按國家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和管理。中央行業主管部門和省(區、市)人民政府,商國家教委對申請進入「211工程」的備選院校和學科點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有關主管部門需向國家教委報送預備立項備案材料。根據「211工程」總體進度要求和國家財力可能,由國家教委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向國家計委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計委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和標准,部門、地方和院校自籌資金落實情況,以及中央專項資金的安排,進行綜合平衡和審核,條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經審定批准進入「211工程」的項目,由國家計委商財政部和國家教委在年度計劃中滾動安排中央補助投資並付諸實施。對符合「211工程」建設要求、與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密切相關、自籌資金落實不需要中央專項支持的高等學校,也可列入重點建設計劃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3、「211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進展要求,具體負責本部門和本地區「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認真抓好所屬建設項目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在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協調領導下,「211工程」建設進展平穩順利。
「九五」期間,在「211工程」學校中共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人文社會62個,佔10%;經濟政法57個,佔10%;基礎科學89個,佔15%;環境資源42個,佔7%;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255個,佔42%;醫葯衛生66個,佔11%;農業31個,佔5%。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資金總量約為183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資金63.88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資金3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6億元,配套設施建設資金73.32億元。
「211工程」建設實施以來,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學校辦學思想的變化。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國高等教育數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學設施建設初見成效。「211工程」學校確立了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和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科研裝備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增強了其開展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和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的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重視,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創造了一定的工作條件。「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已經基本結束,「十五」期間建設即將開始。
「211工程院校」名單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廣播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 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石油大學 鄭州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蘭州大學 新疆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⑼ 廣東佛山簡介
佛山簡介: [地理位置優越城市]
佛山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沖積出這片豐饒的大地。
佛山市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61.1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達148萬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萬人。
佛山市位於亞太經濟發展活躍的東亞和東南亞的交匯處,與廣州地緣相連、歷史相承、文化同源,同處在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中部,共同構建「廣佛經濟圈」。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佛山能充分接受廣州的輻射和帶動,與廣州共享基礎設施、交通網路、金融資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場服務等資源,實現聯系緊密、產業聯動和功能互補,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佛山市中心區距廣州三大交通樞紐(廣州新白雲機場、廣州南沙港、廣州火車站)車程均在1小時之內。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使佛山能夠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場優勢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推動佛山廣泛參與世界經濟,走向國際化。
[歷史與現代融合發展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涌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現在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佛山是「獅藝之鄉」,是南獅的發源地。龍獅起舞既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佛山武術重要項目之一,每年的「獅王爭霸賽」吸引了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與。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唯一「中國龍獅名鎮」。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現有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獅子頭、香雲紗染整技藝、祖廟廟會、秋色、十番、龍獅、燈彩等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行通濟、無閉翳」,始於清初,盛於乾隆年間的正月十六「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完好地延續至今,並逐漸被賦予了現代的色彩,現日趨旺盛,每年都有數十萬群眾參加。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師出佛山」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2004年,順德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廚師之鄉」。為弘揚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佛山市十分注重文化的傳承發展。近年來,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推動廣播電視村村通,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含聯合圖書館)和「農家書屋」工程等公共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開展了「魅力佛山」系列文化活動。2007年成功承辦全國第14屆「群星獎」音樂,曲藝類復賽,祖廟全面修繕工程正式啟動。設立了「佛山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經濟實力雄厚的商業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以先行一步、敢為人先的氣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協調發展,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3年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7%,預計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3588.50億元,增長19.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產值60917元(摺合7956美元),增長18%。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佛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包括港澳台)各大中城市排名第9位。佛山還躋身《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200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十佳。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佛山就確立了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護持和促進民營企業做強做大的具體措施。全市民營企業經濟出現了快速發展,提升發展的喜人局面,成為推動佛山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以來,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年均增長30%以上,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833.79元,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7.5%。
佛山是中國歷史上較早對外開放的商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成為中國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佛山通過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出台優惠政策,降低營商成本,吸引外來投資,招商引資成果顯著。2007年,全市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5.73億美元,增長38.3%;進出口總值378.5億美元,增長22.2%,其中進出口261.9億美元,增長23.9%,引進投資超千萬美元項目87個,新增世界500強項目17個。引進了奇美薄膜液晶顯示器,英威達氨綸纖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目前已有美國杜邦、泰科、加拿大北電,德國西門子、博世、法國安萬特、道達爾,荷蘭殼牌,芬蘭斯道拉恩索,盧森堡阿塞洛,日本豐田、愛信精機、韓國三星、浦項,中國寶鋼等3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佛山投資了77個項目,73家國內500強企業投資了107個項目。
近年來,佛山積極與廣州共同建設廣佛經濟圈。2007年以廣佛軌道交通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廣與廣州在交通道路網,產業等方面合作。不斷加強與港澳台及全國其他地區的經貿合作。先後與吉林延邊,廣西賀州,寧夏吳忠,雲南紅河洲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地方政府間和民間的對外友好交往活躍,先後與日本伊丹市,模里西斯路易港市,美國斯托克頓市,法國留尼汪省波賽雄市,澳大利亞湯斯維爾市結為友好城市。
[產業基礎完善的製造業名城] 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佛山已成為以工業為主導,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製造業名城,「佛山製造」享譽海內外。 佛山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推進了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建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創匯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迅速,建立起一批優勢農產品基地。全市現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建立各級農業標准化示範區8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28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推廣,粵台農業合作項目之一的順德花博園引入國內外花卉生產企業100多家。高明區「合水粉葛」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順德區「左灘牌」,「右灘牌」草魚和鱅魚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佛山不斷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適度重型化,高級化的趨勢,形成了家用電器,機械裝備,金屬材料加工及製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塑料製品,精細化工及醫葯,家居用品等十大各具優勢的行業,十大優勢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0%。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9358.05億元,增長28.2%,輕重工業比例為48.3:51.7。 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佛山市著眼未來,謀劃全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採取政策限制和積極引導的方針,以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和引進先進企業帶動發展的形式,推進陶瓷,紡織,水泥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7年,「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奠基,標志我市市陶瓷產業發展總部經濟進入新階段。 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以液晶顯示器件,電子信息,汽車配件,數碼光學,環保家電和設備,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全市現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13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46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13.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值的21.6%。 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得到發展。佛山以發展總部經濟和創意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並帶動相關產業。目前已有萬和集團,錫山傢具,美的集團,碧桂園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在佛山建設總部大樓,佛山創意產業園和禪城區石灣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相繼掛牌運作。 產業集聚集約發展。以區,鎮(街)為主戰場,加快工業園區,專業鎮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動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全市共有重點工業園區7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3個,省級產業基地6個,中國產業名都,名鎮37個,省級專業鎮31個,西樵紡織,(丹灶)金沙小五金是國家級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順德家電,產出陶瓷,西樵紡織,大瀝有色金屬,丹灶小五金,獅山家電是廣東省產業集群省級示範區。依託工業園區和專業鎮,培育,打造出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區域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市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300億元,工業增加值1000億元,園區工業總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