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總分館提升公共服務效能

總分館提升公共服務效能

發布時間:2022-04-27 11:16:24

⑴ 如何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一是要以推進標准化實施為重點,以「利用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導向性」為主內要內容容,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重點服務指標和服務標准,探索制定文化志願服務標准化。
二是要以打造服務品牌化為重點,精準制定文化志願服務項目,開展分類、分群文化志願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形成村(社區)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要以提速數字化建設為重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建立起高效的服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豐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與服務內容;依託文化志願者網站和管理平台,加強文化志願者信息資料庫的建設,對專業分類與人才結構進行數據分析,使服務、培訓工作從「面」向「點」轉變,疏通文化志願服務發展瓶頸。

望採納我的回答。

⑵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參考
新余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工作規劃(2013—2015年)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文化部、財政部「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扎實有效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兩年努力,成功創建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對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中部)創建標准》,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規劃。
一、創建基礎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顯著改善,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預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835億元,增長4% ;財政總收入119.8 億元,增長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4.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704億元,增長5%。
(二)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十一五」以來,全市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共投入30多億元,加強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建成了市體育中心、市文化活動中心、市文化中心、分宜縣藝術中心、新余市影劇院等一批大型文化設施,興建了30多個文化廣場,修繕了傅抱石紀念館、羅坊會議紀念館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已經形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文化設施網路。
(三)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戲劇、歌曲、舞蹈、美術等各個文藝領域大膽探索,打造了一批思想內涵深刻、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文藝創作空前繁榮。近五年來,共有1100多件(幅)作品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四)文化服務豐富多彩。按照「多元主導、群眾參與」的思路,多領域、多形式、多主題開展文化服務活動,組織開展了抱石文化藝術節、天工文化藝術節、蜜桔文化節、葡萄文化節、少兒藝術節、歌手大賽、少兒藝術大賽、書畫展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同時,加快推進文化資源共享,不斷拓寬公共圖書服務領域;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看戲難、開展文化活動難的問題。
(五)農村文化活動各具特色。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農村文化。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優勢,發展形成了一批採茶、戲曲、舞龍舞獅等農村特色文化村,打造了夏布刺綉、紅色旅遊等特色文化產業。
(六)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改制,積極探索發展個人放映隊、「影企聯姻」、「影政聯姻」、「影民聯姻」等農村電影放映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完成了市歌舞劇院體制改革,實行了轉企改制,其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市稱號。
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社會文化團體發育不夠成熟、文化人才隊伍不夠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文化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需要在創建工作中切實予以解決,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二、創建示範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以提高服務效能為根本,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圍繞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努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提高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保障群眾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權益。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扎實開展制度設計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構建和諧富裕文明新余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機構為骨幹,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和政策配套,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激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共同參與示範區創建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建設格局。
2.保障權益,多元發展。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不同城鄉居民群體的全面覆蓋,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注重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培育、扶持和發展,加大精品創作力度,加強文化交流,保護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
3.統籌城鄉,突出基層。堅持城鄉、區域間文化統籌發展,通過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示範引導和輻射帶動,加強部門協調,推進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實現工作重心和資源的下移,強化對偏遠地區的文化扶持,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推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
4.重在普及,便民惠民。加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不求大,重便民,使廣大群眾能夠就近方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以公共文化機構和設施為陣地,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群眾的參與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5、全面達標,重點突破。對照《創建標准》,通過兩年努力,使各項創建指標全面達標,整體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結合制度設計研究,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充分發揮理論引領和專家學者的指導作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一套破解問題和矛盾的有效制度和政策,形成本地亮點和區域示範。
(三)總體目標。到2015年,全面完成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各項工作任務,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創建標准。建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日益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在省內外有影響,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到位,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健全,城鄉居民能夠較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行高效、均衡覆蓋、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達到「全省領先、中部示範」的目標。
新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指標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對照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標准(中部),共有33項內容、72個指標。目前,全市已有24個指標達到創建優秀標准,48個指標未達到優秀標准。按照「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用兩年時間,通過建設「四大體系」,使全市各項指標全面達到或超過創建標准,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
(一)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對全市現有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構建設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齊全、服務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一是推進市級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美術館、市群藝館內部裝飾工程和傅抱石紀念館改造提升工程,確保2014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所有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要求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眾參加活動。根據服務人口等制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每千人佔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達到全省先進水平。按照全市公益性文化設施標准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建設用地。公共文化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二是加快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服務升級。市、縣兩級3個圖書館全部達到部頒二級館標准;公共圖書館藏書人均1冊以上;市、縣兩級圖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0.8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0.04冊次以上;人均到館次數0.4次以上。市群眾藝術館、分宜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一級館標准。異地新建或就地擴建渝水區文化館,增加場地面積和服務設施,建築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各項指標達到部頒三級館標准,爭創部頒二級館。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配置標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重點在場館利用率、藏書流通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有新提升。三是實施「一鄉一站一戲台」工程,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覆蓋,面積全部達到300平方米,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公共戲台,舉辦大型公共文化活動。90%的鄉鎮(街道)建有單獨設置的綜合文化站,80%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層服務點),其他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管理等達到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和國家發改委、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准》的要求。四是實施「一村(社區)一室一廣場」工程,加強村(社區)文體活動室建設。村(社區)文體活動室設置率達到100%,實現全覆蓋。80%的行政村(社區)建設面積不少於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建設一個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每個文化活動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行政村全部建立農家書屋,藏書2000冊以上。
(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一是實施「公共文化下基層」行動。以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將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圖書下鄉、農民自辦活動等納入政府民生工程。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與社區開展「文化結親」活動,推動「校園文化進社區」。縣(區)要深入開展「一鄉一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每個鄉鎮(街道)要有一項特色文化活動,鼓勵舉辦各類農民文化藝術節和文體賽事活動。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至少看1場電影,每年看3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5次以上規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群眾參與率達到全省先進水平,人均參加文體活動時間每周不於5小時。二是全面推行免費開放並實行服務標准化。出台文件支持鼓勵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並落實免費開放經費,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目錄並對外公示。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市民需求,全市形成3個以上品牌服務項目。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56個小時,文化館(站)、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42個小時。市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提供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的內容並對外公示,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等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各類公共場所要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便利。三是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市、縣(區)圖書館以總分館等多種形式形成服務體系,在現有基礎上拓寬城市圖書館聯盟工程,組織實施第二期工程,到2015年,市、縣(區)圖書館全面實現通借通還。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具有數字資源提供能力和遠程服務能力。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每個館配備一台以上流動服務車。市圖書館每年下基層服務次數不低於36次,市群藝館、縣文化館每個館每年分別組織流動演出15場以上、流動展覽12場以上。四是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做到縣縣有支中心、鄉鄉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形成市分中心、縣支中心、鄉村基層服務點構成的覆蓋城鄉的數字文化服務網路,每周活動不少於一次,並且有專人管理,規章制度、服務記錄健全。2014年實施市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建設試點工作。基層群眾可通過基層服務點等多種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及享受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等的資源服務。2014年9月前,市、縣(區)兩級文化館、圖書館網站全部建成。同時,依託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市級建設2個以上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市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20TB,縣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3TB。建成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文化館。五是統籌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示範區建設為平台,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建共享。將農村農家書屋、黨員遠程教育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五位一體」,依託鄉鎮(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逐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的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將部分農村學校合並後閑置校舍和基層站所閑置場所用於文化建設。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和健身場地,配備必要的健身設備,並在鄉鎮(街道)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涉及教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部門的工作內容,要達到中央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並取得顯著成績。六是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制定出台《新余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各級公共文化服務單位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共文化產品面向社會機構進行購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採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政府主導下的供給主體和供給方式多元化。七是加大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針對農民工、老年人、少年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在硬體方面,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免費或優惠向農民工、老人、少年兒童和殘疾人開放,要設置方便殘障人士的設施。市、縣(區)圖書館要設立視障閱讀區,配備設備和盲文讀物。在活動和培訓方面,市、縣(區)文化館要經常性組織上述特殊群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要突出抓好農民工文化建設,保障農民工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每個文化館、圖書館都要形成1-2項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市、縣(區)每年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免費文化培訓分別不少於12場和8場。全市工會系統形成1-2個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重點抓好市圖書館分館建設工作,把賽維、新鋼、電工廠社區、暨陽社區、盛德社區、鋼絲廠社區圖書館建成服務農民工的示範項目,並逐步納入借閱「一卡通」工程,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農民工文化資源,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和娛樂活動。
(三)建設公共文化人才隊伍體系。一是配齊配強基層文化專干。全市每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要達到3名以上,實行專干專用。每個行政村和社區至少有1 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城市社區設有公共文化服務崗位。二是確保文化單位業務人員比例。大力支持文化事業單位採取公開招考、引進人才等形式充實文化業務人員。到2015年,市級文化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70%,縣級文化事業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80%。三是促進社會文化團體的培育和壯大。大力培育社會文化團體和群眾性文藝團隊,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中文化能人和文化熱心人的作用,牽頭組建民營文藝團隊。鼓勵農民自辦文化活動。開展「十佳社會文化團體」、「十佳文化品牌」、「十佳文化廣場」等評選活動。到2015年,每個社區、村業余文藝團隊不少於2支,並能經常性開展活動。四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制定出台加強全市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制度,做到有制度、有項目、有隊伍、有成效。市、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都要制定文化志願者工作制度,設立志願者崗位,形成志願服務常態化機制。到2014年底,市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2000人,縣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1000人。五是加大文化工作者隊伍培訓力度。制定出台《新余市文化工作者五年培訓規劃》,確保縣級文化單位在職員工參加脫產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15天,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集中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5天。縣、鄉、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全國基層文化隊伍遠程網路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80個課時。六是加強高端文化人才的引進和使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進政策,每年邀請部分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名人來新余開展文化講座、指導文藝精品創作、文化交流等活動,提升新余文化品味和檔次。
(四)建設公共文化績效評估體系。建立並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制度。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考核體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財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考核機制。一是建立縣(區)和鄉鎮(街道)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將服務農村、服務基層情況和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二是建立市、縣(區)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對文化行政部門的運行管理、功能實現、服務模式和服務效果等進行考核評價。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行政服務和運行管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升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群眾滿意度。三是制定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服務標准。市、縣(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美術館都要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和各界群眾參
與管理,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引入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根據公眾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規范服務內容和服務標准,促進服務上水平,提高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四是建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市、縣(區)要制定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對重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精品工程和大型文藝演出等要實行考核制度,實行目標責任制,抓好前期審查、過程檢查、完成驗收等環節,規范重大文化項目管理,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權益。五是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制定出台《新余市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意見》,建立農村文化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深入開展送電影下鄉、送戲下鄉、送圖書下鄉活動,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建立城市對農村文化的援助機制,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⑶ 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一)繁榮發展農村文化。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戶、志願服務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農民崇尚科學、誠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風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勤勞致富、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路,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
(三)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定向免費培養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補貼,完善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制度。堅持預防為主。加強農村葯品配送和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葯和民族醫葯服務。重視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婦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和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保障標准和補助水平。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確保供養水平達到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農村受災群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農村老齡服務。加強農村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促進農村殘疾人事業發展。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路。推進農村能源建設,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郵政服務。健全農村公共設施維護機制,提高綜合利用效能。
(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行新的扶貧標准,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把盡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對沒有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實行社會救助。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繼續開展黨政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扶貧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學校、科研院所、軍隊和社會各界在扶貧開發中的積極作用。
(七)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地震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完善處置預案,加強專業力量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加強防洪排澇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提高農村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築質量,落實安全標准和責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災區農村恢復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對口支援,發動群眾,加快受災農戶住房重建,搞好農業生產設施重建,盡早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
(八)強化農村社會管理。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農民權益機制,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農村廣大幹部要進村入戶做好下訪工作,切實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農村政法工作,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實行群防群治,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農村應急管理體制,提高危機處置能力。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邪教組織,嚴厲打擊黑惡勢力。

⑷ 公共服務建設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公共服務建設包括:

1、建設設施,首先就是要滿足交通的工程,這裡麵包括了公路,還有鐵路建設,港口工程建設,還有能源工程。為了減少污染,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也是全球人民的共同目標,需要加強能源工程的建設。比如2010年在北部新建了變電所,能夠滿足東部城市對於電力的需求。

2、還要達到供水和排水的工程,改善了老城區的供水網路,進一步完善排水的設施,加強了水污染整治。當代社會對於信息工程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電話的普及率,要縮小鄉鎮與城市電話普及率的差距,推動全社會的信息化進程,實現資源共享。

3、還要做到防災減災的工程,消防工程需要達到,這裡面就包括了一些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範工作還需要加強。還有防洪工程,每年到了夏季,一些城市會受到洪澇影響,還要加強防震減災的工程,人防工程也需要做到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三條 公共文化服務應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應當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支持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第五條 國務院根據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並調整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結合當地實際需求、財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並調整本行政區域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准。

⑸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出台,明確7類住房領域公共服務

中房網訊 (亞晨/文)「十四五」時期,推動公共服務發展已被提上日程。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2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以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規劃》明確了以標准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首次將覆蓋面更廣、服務內容更豐富、需求層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和能夠與公共服務密切配合、有序銜接的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同步納入規范范圍,提出了系統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的支持政策。

據悉,《規劃》作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系統謀劃了「十四五」時期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以及推動生活服務為公共服務提檔升級拓展空間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及政策舉措,對於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明確7類住房領域公共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規劃》中也涉及了房地產領域的公共服務內容,在「住房保障」和「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公租房保障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三項作為「住房保障」的重要內容,被列入「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一項,而這三個領域也是當前需要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的重點對象。

其中,《規劃》提出,要做好城鎮住房和收入困難家庭公租房保障,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合理確定實物公租房保有量,對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依申請應保盡保。

棚戶區改造方面要穩步推進。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嚴格把好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准,科學確定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重點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工程進度和回遷安置。

對於農村危房改造,要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做到應保盡保。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房網表示,以上三個領域分別對應了不同的住房群體,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政策,有助於明確住房建設的基本工作要求,對於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有積極作用。

另外,《規劃》還明確要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也被列入推動重點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擴容的內容之一。

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公積金作為「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的四個重要領域,後續也會受到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關注。

《規劃》指出,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以中小戶型為主,供應范圍以面向戶籍人口為主,逐步擴大到常住人口。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

同時,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多措並舉促進單位依法繳存,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租購並舉保障繳存人基本住房需求。

在嚴躍進看來,此次《規劃》明確的7類住房領域的公共服務政策,是後續公共服務繼續完善、配套亟需跟進、住房政策亟需優化的領域。類似工作做好,也真正體現了住有所居的社會發展目標。其保障和滿足了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是後續各地政府和房企所需要關注的領域。只有此類領域扎實推進,才能真正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更好發展,也更好吻合「十四五」發展的規劃要求。

住建部:提升住有所居領域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對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問。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在提升住有所居領域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方面,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務等政策支持力度,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十四五」期間,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預計可幫助1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同時,繼續做好公租房保障,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

二是,針對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住房改善需求,創新金融支持方式,落實閑置土地利用、存量房屋用途調整等政策,加快形成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機制。「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三是,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精準識別保障對象,持續跟蹤住房安全保障情況,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做到應保盡保。

四是,多種手段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讓更多就業群體享受住房公積金服務;優化使用政策,支持繳存人租購並舉,解決基本住房問題;提升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動建設智慧住房公積金。

⑹ 如何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如何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過去傳統上,政府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全能政府版,在思維定式當中公共服權務從提供到管理都是政府的事情,這個格局從計劃經濟體制一直延續下來,近年來有所突破。中央提到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如果是基於現在的政府對職能的認識,因為拘泥於自身傳統思維和職責履行的方式,可能會有很大的局限。在講到引入社會資源這個問題,進一步如何管理的問題,這個問題引起很大的爭議。

再一個就是成本意識。公共服務是否要考慮公共服務提供和管理過程的成本,實際上在這個問題當中,我們講的這種成本不僅僅是政府投入的成本,而是指實際運作過程當中效率效能程序是否繁瑣。

廣大人民群眾需要公共服務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簡單看政府職能部門,涉及到公共服務的提供和管理的部門也不少,但是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公共服務提供的職能部門疊加、職能疊加,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公共服務缺失覆蓋不足嚴重缺失,效率和效能低下這兩個突出問題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當中過去都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⑺ 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

從宏觀來說,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推進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客觀需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都可以也必須通過覆蓋城鄉、建設和活躍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來傳播和弘揚,以文化人,深入人心。
從微觀來說,一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畫,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眾自編自演的積極向上的文藝作品,都會在潛移默化間成為匯聚人民群眾認同、接受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份力量。繼續大力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開放,豐富與改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讓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多更好地發揮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國民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

⑻ 濟寧市24小時圖書館怎麼辦卡

身份證復印件,押金5元,(順便帶張照片以防不時之需)就可以了。壓得錢越多每次帶回家看的書就越多。24小時自助圖書館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主館閉館後17:—22:,周一閉館。
讀者須持有濟寧市圖書館借書證刷卡進入24小時自助圖書館。請讀者自備口罩、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年滿18周歲的讀者請隨身攜帶身份證、社保卡或駕駛證等有效身份證件,體溫低於37.3℃同時健康碼顯示為綠碼的方可進入。請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及安全檢查。
1、凡中國公民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外籍人士憑本人有效護照原件均可申辦濟寧市任城區圖書館讀者證。申辦讀者證需交2元押金,免工本費。
2、本館讀者證適用於圖書借閱室、報刊借閱室、少兒借閱室、電子閱覽室、自修室等各服務窗口,可借閱圖書6冊,還期為4周。
讀者證的掛失、補證手續
1、讀者證遺失,請讀者持本人身份證到辦證處辦理掛失手續,並辦理補證手續。
2、辦理補證手續時請攜帶押金收據,先辦理退證手續再辦新證,掛失前造成的損失自負。
讀者證的退證手續
1、退證前須清理完所有借閱事項。
2、退證時需攜帶讀者證、押金收據到辦證處辦理退證手續。(退還押金)
3、若委託他人辦理,代辦人需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讀者證持有人的身份證原件(或復印件)。
4、若遺失押金收據,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和讀者證,辦理退證(押金)手續。不得委託他人代辦。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並關注濟寧本地寶微信公眾號,發送【任城圖書館】可獲取任城圖書館預約入口、開放時間、續借入口、館藏分布、讀者證辦理等信息濟寧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是由濟寧市圖書館發起,以濟寧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為基礎建設的全市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共同體。
聯盟將濟寧市圖書館、高新區科技圖書館、任城區圖書館和嘉祥縣圖書館共4個公共圖書館聯合起來,向全市人民提供「平等、免費、無區別服務」,實現了「一館辦證,四館通用;一卡通行,就近借還」的服務功能,極大地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因濟寧市任城區圖書館與濟寧市圖書館辦理通借通還系統對接,濟寧市任城區紅星路館、紅星路24小時自助圖書館、常青路24小時自助圖書館、永基城分館、興隆社區城市書房將於22年9月21日凌晨零時停止所有業務,
開館時間另行通知,已借圖書請在開館後歸還。因閉館帶來的不便,請廣大讀者予以理解。

⑼ 2020年我國公共圖書館達標率將達80%嗎

從文化部召開的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事業科學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文化部近日印發《「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為保障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規劃》從完善公共圖書館設施服務網路;加強文獻信息資源保障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效能,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建設;加強新技術應用,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政策理論研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准;創新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化發展;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等8個方面,明確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26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城市24小時閱讀服務空間、國家文獻信息資源總目、中國記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19個具體建設項目。

閱讀全文

與總分館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