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內源創造

內源創造

發布時間:2022-04-19 10:51:06

Ⅰ 企業組織創新的中國類型

在中國現階段經濟改革過度時期,企業組織創新可劃分為三種模式: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模式、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模式、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模式。
1、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模式
從創新的動力源看,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於企業戰略導向的變化。在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內外環境變化的預見或快速反應的驅動下,企業首先將企業家的智力和時間資源以及相應的物質和組織資源集中投入到企業戰略的變革上,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確立組織視野、明確目標規劃、調整產品結構,實現戰略創新。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轉變觀念、形成新規范、調整人際關系,進行文化創新;另一方面,則著眼於重新配置企業責權結構,使結構創新適應戰略創新和文化創新的需要。
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的本質在於,由企業戰略創新啟動,文化創新、結構創新同步進行,從而實現企業戰略創新、文化創新和結構創新的動態匹配。正是這三類創新的協同匹配,使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表現出帶有企業內源性根本組織創新的特點。戰略先導型組織創新模式的實現除了要求企業傢具有戰略眼光和超前決策能力外,還要求企業必須在快速發展的產業環境中,具有充分的成長空間,並能夠有效利用各種信息源,尤其善於創造性學習借鑒外部組織創新的經驗,以盡量減少創新成本。
2、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模式
從創新的動力源看,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於企業新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企業帶有根本性的產品創新導致的產品結構的變化。由於產品結構的變化,企業的部門設置、資源配置及責權結構都要有相應的調整,從而引發結構創新。在結構創新的基礎上,企業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會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完成漸進的文化創新。結構和文化的逐漸變化又會進一步誘致企業戰略創新。因而,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總是表現為由結構創新到文化創新,再到戰略創新的邏輯順序。
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的最大特點是源自企業內部產品結構的變化,並由此引起的結構和文化調整也是逐漸進行的,一般不至於導致企業組織在短期內的整體變化,因而,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屬於企業內源性的漸進組織創新。技術誘導型組織創新是企業中常見的組織創新類型,尤其是對於那些正由單一品種生產向多元經營轉化的企業來說,適應新產品生產經營的需要,就要進行相應地組織創新。應該注意的是,這種類型的創新應該首先從開發、生產和銷售的技術條件和管理條件的角度,考察新產品與企業原有產品之間的關系,以避免機構重疊和資源浪費;其次,結構創新和文化創新應該保持連貫性和循序漸進性,以避免打破企業原有的平衡;第三,一旦結構創新和文化創新得以實現,應適時進行戰略調整,使企業戰略真正轉換到多品種生產經營上來。
3、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模式
從創新的動力源看,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市場競爭壓力。市場競爭壓力迫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努力通過戰略創新、文化創新和結構創新來保持和提高企業核心能力,靠持續的技術創新贏得競爭優勢。對於中國大多數企業來說,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更多地表現為由文化創新啟動,進而誘發大規模戰略創新,最終以反復的結構創新來實現企業組織創新的邏輯順序。
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屬於企業外源性創新,但它既可能是漸進的,又可能是根本性的,這要視企業具體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而定。由於中國大多數企業的戰略、結構和文化都急需重組,因而,對於國有企業來說,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多表現為從文化創新開始的企業根本性創新。而這種轉軌或過渡一旦完成,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將主要表現為漸進性創新,而且將成為企業日常佔主導地位的創新類型。
一般來說,表現為企業根本性創新的市場壓力型組織創新,要求企業首先要有轉變觀念的內在需要,最高管理層和基層員工都要意識到競爭的壓力;其次,要有進行根本性戰略創新的勇氣,適應市場的需要重新配置企業資源;第三,要熟悉市場變化、明確競爭來源、及時准確地把握各種內外部創新源的變化,尤其要善於學習外部組織成功創新的經驗,以盡量降低創新成本。

Ⅱ GDP和NDP的差別是什麼 間接稅直接稅還是什麼

一、GDP與GNP的不同點從強調的重點、原則和值的大小這三點來看。

1、從兩者強調的重點看區別

GDP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

NDP所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

2、從原則看區別

GDP用的是國土原則計算,只要是在本國或本地區范圍內生產或創造的價值,無論是外國人或是本國人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本地區的GDP。

NDP用的是國民原則計算,只要是本國或本地區居民,無論本人在本國或本地區內,還是在外國或外地區所生產或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本地區的GNP。

3、從值的大小看區別

GDP生產總值是NDP加上本折舊,所以值相對大。

NDP等於GDP減掉資本折舊,所以值相比會小些。

二、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間接稅

(2)內源創造擴展閱讀:

最終產品價值並未扣去資本設備消耗的價值,如把消耗的資本設備價值扣除了,就得到凈增價值,即從GDP中扣除資本折舊,就得NDP。

凈投資是總投資中扣除了資本消耗或者說重置投資部分。例如,某企業某年購置10台機器,其中2台用來更換報廢的舊機器,則總投資10台機器,凈投資為8台機器。

國內生產凈值的重大意義

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雙重角度來看,NDP的價值要遠遠大於GDP,也即衡量一國經濟總量用國內生產凈值指標要比國內生產總值指標優越的多。

GDP是衡量一定時期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但NDP考慮到了「消耗」或者說「折舊」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因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經濟概念。

也是一個國民概念——它真正詮釋了生產、增長及總價值與消耗、效率、凈價值之間的關系。

對於追求GDP高增長率的今天而言,NDP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它促使人們在追求表面經濟高增長率的同時。

更為深入的思考經濟高增長率所同時帶來的浪費、環境犧牲等長期問題,對於政府及各經濟單位改進經濟政策、企業發展理念有著極其深厚的意義!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並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1]

2019年11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國家統計局關於修訂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公告》。修訂後主要結果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19281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增幅為2.1%。

修訂後的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4745億元,比重為7.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64835億元,比重為39.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89701億元,比重為53.3%。

Ⅲ 十五大報告對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先進性 體現時代的特點 提出的要求

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帶頭執行黨和國家現階段的各項政策。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危急的時刻挺身而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Ⅳ 概括康德對啟蒙的認識

「啟蒙」是個有著多種含義的詞,狹義的啟蒙通常是指從 17 世紀洛克開始,在 18 世紀康德、黑格爾達到頂峰的「啟蒙運動」。而近代啟蒙運動的核心則是弘揚理性、提倡科學、反對迷信與蒙昧,強調 「人」 的崇高地位。在這一時期,一批知識界精英表現出對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力圖對歐洲的制度和信仰做出理性分析。康德稱啟蒙運動為「讓光明照亮人類思想的黑暗角落」、驅除無知和迷信的運動。在這里,康德道出了啟蒙運動的一個核心方面,即強調個人應該獨立地進行理性思維,而不依附於任何學派、教會和學院權威。
啟蒙哲學家們表達了對科學和理性的信仰,他們擁護人道主義,為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而斗爭。他們強調個人的潛在價值,堅信個人能夠通過理性之光完善自身和社會。蒙哲學家將這些價值觀念同非宗教傾向和對人類進步的信仰結合起來,為現代觀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可以肯定地說,「啟蒙運動是任何一個擺脫封建生活方式的國家在其文化發展中所經的一個階段」。
從最廣博的意義上講,啟蒙的歷程即是人從動物界不斷提升的過程,是文明戰勝「蠻的思想歷程。因此,啟蒙是一個隨著「歷史的視界」的拓展而需要不斷解讀的主題。所以,在後現代思想家看來,自近代以來,人失卻單一的原始含義, 不再是人類知識提出的最古老的問題,人分裂為語言、 經濟、 生物的存在, 成為科學知識的對象,成為理性的奴隸和近代文明的異化物。譬如法國思想家福柯一生所做的努力實際上是在向西方理性與科學的不可一世的統治宣戰。
如果說,在近代,啟蒙是社會精英分子對廣大民眾的教化,而在今天,啟蒙就有了自我喚醒、凸顯個人獨特性的新的內涵。啟蒙的意義就在於重新審視和反思那些被壓抑、被隱沒的問題,去除權威話語和謊言對於人的蒙蔽和欺騙。不斷地去蔽,不斷地求得內心的敞於澄明,這正是從個人的意義上說的啟蒙之含義。
啟蒙所照亮的教育當是對各種形式的霸權的消解要要 要對理性霸權、 科學霸權、知識霸權、話語霸權的消解。知識不再是對人體經驗的強暴性的壓抑力量, 而成為一種解放人的力量。
當教育不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批判地審視我們與真理的關系、叩問我們現實存在的境況,並審慎地規劃我們行動的方向時,教育便獲得了啟蒙的意義, 並真正有助於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生成。
當我們的教育中不再有占統治地位的哲學,不再為流行的時尚所污染,不再有強求一律的評價標准,教育具有自己獨特的品格和不斷更新的內源性動力時, 教育與蒙才有可能真正聯手去創造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會。

Ⅳ 內源融資的企業

顧名思義,融資能力是指企業信譽如何,付息還本能力如何,有沒有投資前景良好的開發項目,企業是否具有資金管理營運的人才和機制等。融資動機涉及到企業是否有必要擴充資金來源以及新資金將用來干什麼。企業融資動機不純,不僅無益於優化企業治理結構,「圈錢」後的 「呆賬壞賬」,將直接破壞發育中的資本市場游戲規則。轉軌期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在創造驕人業績的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與大企業相比,企業還存在頗大的差距。企業靠一時的包裝和「整容」,或許能引來一部分資金,但路遙知「企業」力,日久見「企業家」心,真正能成為資本市場寵兒的是那些能在產品市場、技術創新和企業信用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現的家族企業。

Ⅵ 寫出組合創造法中的三種主要模式,並舉例說明。

組 合 法

組合創新是很重要的創新方法。有一部分創造學研究者甚至認為,所謂創新就是人們認為不能組合在一起的東西組合到一起。日本創造學家菊池誠博士說過:「我認為搞發明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全新的發現,第二條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實進行組合。」近年來也有人曾經預言,「組合」代表著技術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組合是任意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要素都可以進行組合。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組織或系統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機構或結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技術或原理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驟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顏色、形狀、聲音或味道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狀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領域不同性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合;兩種事物可以進行組合。多種事物也可以進行組合。可以是簡單的聯合、結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綜合或化合等。

一、成對組合

成對組合是組合法中最基本的類型,它是將兩種不同的技術因素組合在一起的發明方法。依組合的因素不同,可分成材料組合、用品組合、機器組合、技術原理組合等多種形式。如材料組合,一般是對現有的原料不滿意或希望它能滿足某種要求,與另一種不同性能的材料組合起來,從而獲得新材料,例如諾貝爾為了使稍一震動就爆炸的液體硝化甘油做成固體易運輸的炸葯,將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在一起;用品或機器組合常將兩個用品組合成一個用品,使之具有兩個用品的功能,使用方便,如保溫杯,帶電子表的圓珠筆,帶收音機的應急燈,有起罐頭功能的水果刀等,這種用品組合一般是以一種用品的形式和功能為主,將另一種用品巧妙地置於該用品的形體之內,使之不僅增加功能,同時又給人以新穎、華貴的感覺,機器的組合常是把完成一項工作同時需要的兩種機器或完成前後相接的兩道工序的兩台設備結合在一起,以便減少設備的數量、提高效率。它比用品組合復雜的多,如某廠用灰漿攪拌機拌灰漿時需加入麻刀,由於麻刀成團,需預先抽打疏鬆後方能加入攪拌機。為使灰漿與麻刀攪拌均勻且節省人力,他們把彈棉機的有關機構與攪拌機結合,先彈開麻刀,再用風力吹人攪拌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而技術原理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將金屬0 昿貣A和B按各種不同的比例混合,當達到某一比例時,其熔融點比A與B各種金屬的熔融點都低,這就是所謂低共熔結晶現象,此種現象是金屬學的人門知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焊錫便是利用鉛和錫的低共熔現象。鉛和錫的熔點分別為327℃和232℃,然而鉛和錫混合後卻生成了熔點為183℃的合金(即焊錫)等;還有的組合是以某一特定對象為主體,通過置換或插入其他技術導致發明或革新的方法,如在音響設備上加上麥克風的功能出現了卡拉OK機,彩電設備中加上錄放裝置產生了錄像機,洗衣機中插入了甩干裝置,出現了全自動漂洗與甩乾的功能等,也有人把這種組合叫做內插式組合。

以上各種成對組合,若把對象增加也能形成更多的組合創造。

二、輻射組合

輻射組合是以一種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為中心,同多方面的傳統技術結合起來,形成技術輻射,從而導致多種技術創新的發明創造方法。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把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進一步的開發應用;這也是新技術推廣的一個普遍規律。現以人造衛星這種新技術為例,看它所引起的輻射組合。如圖6-2所示,人造衛星技術成功以後,它與各種學科的輻射組合,發展了衛星電視轉播、衛星通訊轉播。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全世界的時間標准、生物進化科學,以及對月、行星、恆星等宇宙研究的各技術等。

這種輻射組合的中心點是新技術,若把這個中心點改為一項具有明顯優點,具有人們所喜愛的特徵,也可以考慮用輻射組合來開發產品。例如閃光技術,小電機等也有許多輻射組合的新產品。以家用電器為例,由於電進人家庭,由電的輻射組合,現已發展了眾多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電冰箱、全自動洗衣機、空調機、電爐、電飯堡、洗碗機、電熱毯、抽油煙機、電烤箱、電取暖器、電子游戲機、電吹風等等。此外,還有一種類似輻射組合的方法,即某事物尋求改進或創新,把此事物做為中心點,與一些與改進事物毫不相乾的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強行組合,形式上與輻射組合相似,這種組合大多數可能是無意義的、荒唐的,但往往也可以從中找到有價值的方案。可以對於這種組合有人又叫它為焦點組合法。該法實質上是焦點法和強制聯想法的結合。

三、形態分析組合

形態分析組合也稱形態分析法,是瑞典天文物理學家卜茨維基於194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理論是:一個事物的新穎程度與相關程度成反比,事物(觀念、要素)越不相關,創造性程度越高,即易產生更新的事物。該法的做法是:將發明課題分解為若干相互獨立的基本因素,找出實現每個因素功能所要求的可能的技術手段或形態,然後加以排列組合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篩選出最優方案。

例如,要設計一種火車站運貨的機動車,根據對此車的功能要求和現有的技術條件,可以把問題分解為驅動方式、制動方式和輪子數量三個基本因素。對每個因素列出幾種可能的形態。如,驅動方式有柴油機、蓄電池,制動方式有電磁製動、腳踏制動、手控制動,輪子數量有三輪、四輪、六輪、則組合後得到的總方案數為2×3×3=18種。然後篩選出可行方案或最佳方案。

形態分析組合的一般步驟

(1)確定發明對象:准確表述所要解決的課題,包括該課題所要達到的目的及屬於何類技術系統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確定發明對象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因素),編制形態特徵表。確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應是相對獨立的,在數量上應以3?個為宜,數量大小,會使系統過大,使下步工作難度增加,數量大多,組合時過於繁雜很不方便。

(3)形態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技術手段),應充分發揮橫向思維能力,盡可能列出無論是本專業領域的還是其他專業領域的所有具有這種功能特徵的各種技術手段。在形式上,為便於分析和進行下一步的組合,往往採取列矩陣表的形式,一般表格為二維的,每個因素的每個具體形態用符號P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j代表具體形態。對較復雜的課題,也可用多維空間模式的形態矩陣。

(4)形態組合:根據對發明對象的總體功能要求,分別把各因素的各形態一一加以排列組合,以獲得所有可能的組合設想。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選出少數較好的設想後,通過進一步具體化,最後選出最佳方案。

由於所得方案是在各種方案中選出的,因此形態分析組合的特點是具有全解系性質。

另一特點是具有形式化性質,它需要的主要不是發明者的直覺和想像,而是依靠發明者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及精通與發明課題有關的專門知識。第三個特點是該法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它不僅運用於發明創造,而且也適用於管理決策,科學研究等方面,從而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該法的發明者F·茨維基利用形態分析組合法解決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其中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是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形態分析組合法達到的高峰。下面將此例介紹如下,其一般步驟為:

(1)確定發明對象: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
(2)基本因素分析:選擇了11項形態特徵:

P1——燃料來源(化學媒介體);
P2——牽引力產生方式;
P3——牽引力調節類型;
P4——牽引力調節方式,
P10——動作狀態,
P11——燃料性質。

(3)形態分析:將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用矩陣表的形式列出: P11P21——內部、外部化學媒介物;
P12P22——內源、外源牽引力;
P13P23P33——自身調節、外力調節、無調節;
P14P24——內部、外部調節;
P16P26P36P46——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四種方式;
P17P27P37P47——發動機在無空氣的空間、空中、水中、地下四種做功的能力;
P18P28P38P48——推進運動、旋轉運動、振動運動或局部無運動;
P19P29P39 ——氣體燃料、固體燃料、液體燃料;
P110P210——連續動作或非連續動作;
P111 P211——自然燃料、引燃料。

(4)形態組合:選每種基本因素中的可能變數組合。如
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P110P111
共有方案數
N=2×2×3×2×2×4×4×4×3×2×2=36864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在36864種方案中評價篩選,最後選定的最佳解決方案是組合而成。

Ⅶ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水

關於水的起源的認識仍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在約有32種關於水的形成的學說。這里簡述幾種主要學說。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之前的初始物質中存在一種H2O分子的原始星雲,類似於現在平均含水0.5%的隕石,地球形成後降到地球上,從而使地球上有了水。
另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後才有形成水的原始元素(氫和氧)。氫與氧在適宜的條件下化合。生成羥(OH)。羥基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水(H2O)。
荷蘭的天文學家奧特認為,地球上的主要來源是我們這顆行星的內部的岩石圈的上地幔。岩石圈的物質一半是由硅組成,其中硅酸鹽和水分。這些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適宜的條件下(如火山爆發)脫水,從而形成了地球的水。美國學者肯尼迪等認為岩石在熔化中完全混合時,含有硅酸鹽75%,含水25%。在地球形成初期,火山爆發頻繁,從而加快了地球水的形成。由於地球內部的高溫,地球的水還在增加。在研究中,有資料表明,大洋面近1000年內上升了1.3m。不過近幾十年海洋水面快速升高可能主要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與水的存在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如果沒有水,那麼這個星球上不可能有今天人類的生命和其他一切生物的存在。在所有的生命體中,含水量最大的生物算是人類自己。

Ⅷ 中共十五大的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如下:

1、黨的十五大站在時代的高度,指出一個世紀以來我們的民族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是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開始的新的革命。

2、十五大報告首次使用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概念,並把這一理論作為指引黨繼續前進的旗幟。報告指出:旗幟問題至關緊要。

3、十五大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提出了黨在這個階段的基本綱領。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標、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4、十五大確定了我國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部署,並對21世紀的發展作了展望。指出:從現在起到下世紀的前十年,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

(8)內源創造擴展閱讀:

中共十五大的主題: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李鵬同志主持了大會開幕式。江澤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該報告共分10部分:一、世紀之交的回顧和展望;二、過去五年的工作;三、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闡述了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指出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理論。在當代中國,只有鄧小平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

江澤民在報告中,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作了深刻的闡述。他還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作了論述。他指出,這些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Ⅸ 中國古代的教育模式是什麼90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擁有 3 000多年的太學史,曾經一度是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但是中國近代意義的高等教育只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後發外生型」,這種教育的現代化並不是直接由傳統教育的內部需求自然演變而來的,而是在外力的壓迫下強行生成的。中國高等教育源於西方近代的「大學制度」。伴隨著19世紀末西方大學制度的傳入,以及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的開始,中國高等教育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也就開始了自己漫長而曲折的近代化征程。近代化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高等教育近代化也一樣。中國高等教育,從清末到民國結束,在半個多世紀里,經過一代代學人和政治家的努力,已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內容層面」和「制度層面」的近代化,但「理念層面」的近代化卻相對較少引起人們的注意,更少有專門而系統的論述。事實上,理念層面作為大學發展中的「靈魂層面」,其近代化的實現對大學的發展尤為重要。原因在於:其一,就學理而言,一國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完成與否,標志著該國整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否最終完成;其二,就大學發展的實踐而言,理念的近代化是大學發展中的一個不可超越的階段,只有完全實現了內容、制度、理念各個層面的近代化,大學才能得到根本性的發展,這一點已為各國大學發展的事實所證明。中國要實現繁榮富強的夢想,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中國的高等教育要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也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之路。這就要求高等教育處理好傳統與移植的關系,使移植的現代化根植於廣闊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之中。這一過程將是極其復雜和漫長的。

一、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要義

今天重提中國高等教育理念的近代化有著歷史與現實的雙重意義。從歷史意義上講,中國高等教育只有最終完成了理念層面的近代化才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最終完成。從現實意義上講,中國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完成,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根本途徑所在。因為中國目前所採用的高等教育制度是西方的「大學」,而其理念卻不是西方的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這樣一來,中國大學的進一步發展就受到了天然的限制。借用文化上「體」與「用」兩個范疇,可以說,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根本性困境在於「體用不合」,改革的出路便在於通過理念的近代化最終實現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體用不二」。

「近代化」在西文原意中是一個含義比較固定的概念,它有著具體的時限,所以,在西文文本中會有「前近代」與「後近代」之說。而在中文語境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近代化在通常意義上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社會發展的宏觀層面上,它可以泛指社會從一種低級形態向另一種有著質的區別的社會形態的過渡。在這種意義上,人類社會已完成了一次近代化,即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正在向另一次近代化邁進,即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我們從這種定義出發,世界高等教育也經歷了兩次近代化,即從中世紀大學向近代大學的轉變,以及從近代大學向現代大學的轉變。

中國高等教育是整個中國社會走向近代化的產物。它萌生於中國社會結構發生劇烈變革的清朝末年,而在民國以後獲得迅速發展。可以說,中國高等教育所直接起源的是西方的「大學制度」,而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書院和科舉。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高等教育「近代化」將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展開。具體表現在:其一,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中國社會近代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其二,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作為對傳統高等教育的一種背離,其所繼承與發展的是西方近代的大學制度,要想使這種外來的大學制度在中國獲得很好的發展,近代化是一個不容迴避的過程;其三,中國傳統高等教育形式的陰影一直存在於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整個過程之中,只有經歷近代化才能在中國建立起比較「純粹」的高等教育形式。自清末至今,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已走過了百年的歷程。在這不平凡的一個世紀里,中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與世界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總進程相比,有起點高、起步遲、過程曲折的特點。說其起點高是因為中國高等教育沒有經歷中世紀大學向近代大學的過渡,而是直接以近代大學為發展基點;說其起步遲是因為中國引入西方近代大學之時,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已完成了從近代大學向現代大學的轉變;說其過程曲折是因為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在清末、民國社會極為動盪時期完成的。

二、中外近代高等教育演變的比較

中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是比較典型的「後發外生型」,即起步較晚、且由外來因素所誘發。因此,對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鑒、模仿、融合所導致的發展模式的不斷轉換,就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特點。

1.近代高等教育發展中的漸變與突變

從世界范圍內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漸變與突變。在總體上,歐美國家(除法國以外)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基本上是漸進的,幾乎不存在明顯的「飛躍」。而在中國、俄國和日本等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則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飛躍」。從這個意義上講,漸變是發達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模式,而突變則是後發展國家近代高等教育演進的主要特點。

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特別是近代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以中世紀大學為其歷史基礎的。盡管近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乃至全部高等教育與中世紀大學在一些基本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但近代的大學教育並不是在摧毀中世紀大學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事實上,在長達幾百年的發展進程中,中世紀大學的一系列制度不但沒有被拋棄,反而在近代大學以至整個高等教育中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中世紀大學的學院體制、學位制度,都成為近代大學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中世紀大學的一些實質性的要素也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被廢棄,仍繼續作為近代大學的重要精神財富而得到發揚光大。例如,中世紀大學所具有的自治權、大學內部在學術上自由平等的風氣等。簡言之,歐美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中世紀大學不斷進行變革、更新和改造的過程。歐美近代高等教育應當被認為是中世紀大學或者說是西方高等教育傳統的邏輯產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歐美近代高等教育只是傳統的自然延續,也不意味著歐美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量變過程。

與歐美國家顯著不同的是,以中國、俄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後發展國家在其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主要採取了突變的發展模式。這些國家之所以比先發展國家更為迅速地達到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目標,採用突變的發展模式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所謂後發展國家的突變模式,主要包括兩重含義。第一,近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乃至整個高等教育,並不是這些國家傳統高等教育自然發展的結果,這些國家在近代先後建立起來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及高等教育制度,並不是本土文化和教育演進的產物。在這些國家中,高等教育的傳統形態與近代模式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換言之,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中存在著明顯的斷層,高等教育的古代史與近代史之間有一條明顯的界線。這條界線不僅阻擋了古代高等教育向近代的延伸,而且也限制著近代高等教育向古代接受傳統的遺產。第二,中國等後發展國家的近代高等教育無論是在基本的制度方面,還是具體的方法上,大多是移植的結果,因而彷彿都是在一夜之間建立起來的,缺少、事實上也不存在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歐美國家經過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過程才形成的高等教育制度,在後發展國家則成了一個「新生兒」。

從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看,這種突變的情形是異常清晰的。中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高等教育機構。經過幾千年的演進,到鴉片戰爭前,中國傳統的高等教育已經完全發育成熟了。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卻基本上與傳統的高等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系。無論是洋務學堂,還是大學堂,都未與原有的太學、國子監、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發生實質性的關系。中國近代的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是學習西方、借鑒西方高等教育的產物。由於這個原因,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到近代初期似乎發生了中斷,而以京師同文館和京師大學堂為標志,這個歷史過程彷彿突然改變了原有的行進方向,並且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向前伸展。

無論是漸變模式還是突變模式,都是近代高等教育演變歷史中出現的具有某種普遍性、甚至必然性的發展模式。它們分別產生於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各自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決不能對這兩種模式進行價值評判,也難以對它們區分優劣高下。應當說,這兩種模式是不同社會發展模式在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必然反映,既不能要求後發展國家重新經歷先發展國家花費幾百年時間走過的道路,也難以設想先發展國家能以後發展國家那樣的速度進行探索。不同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並不完全是人為選擇的結果,而是國際政治環境、國內政治形勢以及由此形成的國家發展策略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2.近代高等教育演變的內源與外源

所謂內源發展,是指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內部,來自於該國本身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教育發展所產生的客觀需要。所謂外源發展,是指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主要來源於外部,來源於其他國家對該國所施加的某種壓力。從總體上講,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本國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客觀需要,而俄國、日本和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則主要來自於外部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所施加的壓力。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因為即使在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動力也並非總是內在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時期,法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就不是完全來自本國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與來自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等國組成的反法同盟對法國所施加的巨大政治和軍事壓力有關。同樣,德國柏林大學的創建則與法國的入侵直接相關。但與後發展國家相比,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更多、更主要地來自於內部社會發展的需要。近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更主要地來自外部所施加的壓力。中國的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並不是、或者更准確地說首先不是中國社會內部和中國高等教育自身演進的邏輯結果。促使中國近代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動力,首先是由於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入侵所造成的深重的國家和民族危機。洋務學堂的興起和後來大學堂的建立,無一不與中國人當時對國際和國內政治、軍事形勢的認識直接相關。也就是說,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並不是主動進行的,而是「被迫」進行的,是入侵的外來列強「強迫」進行的,甚至於其改革和發展的進程也與這種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有關。京師同文館的建立與中國在外交上的屢遭挫折有關,而各地方創辦的洋務學堂從最初的以兵器製造和軍事學堂為主,到後來以工業製造學堂為主,以及從洋務學堂到大學堂,這中間的每一次變化,都與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即「西學」)的認識變化相關。而這實際上又主要與中國人對造成日益深重的國家和民族危機之原因的認識相關。

內源發展和外源發展這兩種不同的動力模式,並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所決定的,也不是由哪個國家所能選擇的。但這種差別對於一個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卻是極為深刻和全面的。歐美國家與俄國、日本和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一系列差異,與發展的動力來源都是密切聯系的。在內源發展型國家中,由於是在較少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主動開始推進本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的,因而,這種發展本身便很少具有緊迫性或危機感,相對地說顯得從容一些,發展的選擇餘地更大一些,計劃性和連續性也更強一些。而在外源發展型國家中,由於是在巨大的壓力下進行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的,且所發展的又是與本國原有高等教育幾乎完全不同的新式高等教育機構,因而,所能選擇的餘地和時機極為有限,發展的緊迫性取代了計劃性,由此便必然會產生一系列本來可以避免的失誤和挫折。

3.近代高等教育演變的下位和上位

與社會變革一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存在著兩條基本路線:一條是自下而上的路線,另一條,是自上而下的路線。所謂自下而上,是指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首先主要是由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以及與高等教育有關的社會人士和機構發動、推進的,只是到了一定階段,國家和政府才加入其中並發揮作用。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的歷史進程中,英國、美國是這方面的典型。在某種意義上,德國也是如此。所謂自上而下,則是指在一些國家中,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首先並主要是由國家和政府發動、推進的,政治和行政的力量對這些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發揮了主導作用,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以及社會機構和人士在本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從屬性的,也就是說,來自社會的和教育界的各種力量主要是根據國家和政府所制定的有關法律、政策而發揮作用的。當然,這種劃分是相對的。在歐美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自下而上」事實上也並不是唯一的路線,法國就是非常典型的採取「自上而下」路線的國家。即使在那些比較典型的採取「自下而上」路線的國家中,「自下而上」也並不是唯一採取的路線,例如美國便是如此。

而在中國、俄國以及日本等後發展國家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來自中央政府(在個別情況下,也來自於地方政府)的推動始終是主要的作用因素。從俄國和日本的情況看,中央政府始終是推進本國高等教育近代發展的唯一動力,中央政府自始至終發揮著主導作用。而在近代中國,情況則要復雜一些。雖然長期以來,中國實行絕對君主制,皇帝和中央政府完全控制著全國的一切權力,但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中央政府並未像俄國和日本那樣始終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洋務學堂和大學堂的最初建立,確實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但這些新式高等教育機構的真正發展卻主要是由掌握了巨大權力的封疆大吏直接推動的。事實上,在近代中國先後建立的大批新式高等教育機構中,絕大多數是由地方政府興辦、並設在各省的中心城市的。盡管如此,這些事實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所採取的「自上而下」路線這個性質。這是因為,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即使在中央政府的權威有所削弱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取代中央政府而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事實上,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每一次重大的變化總是首先由中央政府發動的,中央政府在北京所設立的新式高等教育機構(如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事實上往往發揮著一種重要的示範作用。另一方面,由教育界或社會機構和人士所主動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往往難以為政府所接受,並作為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改革的參照。這也就是說,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決策的路線往往是「單行道」,「自上而下」的渠道是較為暢通的,而「自下而上」的渠道則是關閉的。

三、中國高等教育的反思與現實的超越

中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是一種典型的「後發外生型」模式,起步較晚且由外來因素所誘發,對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鑒、模仿、融合所導致的發展模式的不斷轉變,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過程中一個突出特點。在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模仿「泰西」、「以日為師」、「仿德國制」和仿美熱潮,在建國後又經歷了一段全面仿蘇的過程。

1.傳統與移植

中國高等教育在起步階段就向世界先進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學習,非常有利於中國教育的快速發展。通過這種學習,中國僅用了一百年的時間,就確立了相對完備的高教體系,這種速度是世界上少有的。也正是在這種飛速的中國傳統文化之外的移植,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表面繁榮之下存在許多根本性的問題。最大之一莫過於缺少自己民族的特色,缺少內在的發展動力和潛力。只有把「外發型」模式轉變為「內承型」模式,使教育根植於中國寬厚悠久的文化傳統基礎之上,根據本國經濟政治發展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有取捨地借鑒別國先進經驗,我國的高等教育才能具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特色,進而成為世界一流。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不可否認,國際化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國際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我國仍處於發展劣勢的階段,如果不重視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國際化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某國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魯迅先生的這句警戒之言,深刻地指出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必須有自己的特色。這正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所在。

2.大學的理念

從中外近代高等教育演變中可以明晰地看到,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始終將大學的理念放在首位,十分強調權力和學術的自由。盡管這種自由是相對而言的,但正是這種相對的自由帶來了西方高等教育質的飛躍。

具體地講,權力和學術的自由指的是大學的自治和學術的自由。大學自治,在西方通常又叫學術自治,是指大學應當獨力地決定自身的發展目標和計劃,並將其付諸實施。也就是說,大學作為社會法人機構,不受政府、教會或其他任何法人機構的控制或干預。這是西方國家一種古老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最早起源於中世紀大學的行會組織。布魯貝克認為:「自治是高深學問的最悠久的傳統之一。無論它的經費來自私人捐贈,還是國家補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準是靠教皇訓令,皇家特許狀,還是國家或省的立法條文,學者行會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哈欽斯也認為「失去了大學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華」。前近代時期,由於當時統治者忙於「爭城掠地」而無暇顧及對大學的控制,使得中國的大學自治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實現,實踐證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從後近代時期直到現代,中央及各級政府卻將對大學的引導異變為一種間接的政治控制。中國社會歷來有政教合一的傳統。回觀百年教育史,教育的政治功能仍然極為突出。從一百多年的維新派創辦的萬木草堂、時務學堂,20世紀初革命派創辦的愛國學社、愛國女校等,到中國共產黨早期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上海大學、平民女學、農民運動講習所,以及延安時期創辦的抗日軍政大學等,皆是政治教育機關,旨在宣傳革命思想,培養革命的領導人才。國民黨執政時期實行「黨化教育」,我們黨執政後也一度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的教育宗旨。

學術自由是西方大學理念中最為經典、最為核心的部分。布魯貝克認為:「大概沒有任何打擊比壓制學術自由更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的要害了。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防止這種威脅。學術自由是學術界的要塞,永遠不能放棄。」在論及西方高等教育的特點時,西方的學者和管理者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學術自由。我們天天在提學術自由,但其更能表達的是什麼並不清楚,我想更多的是一種呼籲和期待,也許更是一種無奈。展望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路是曲折而又漫長的。由於「高校自主辦學」與「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有著質的區別,從而造成了中國大學在發展中,大學制度與理念其相適性會較差,進而會影響中國大學的進一步發展。

教育作為一種上層建築必然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條件所制約,並服務於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但是,教育並不是社會政治經濟的附屬物,它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對於教育領導部門來說,它不能忽視教育發展的獨立性,而對於高等教育自身來說則要加強教育的批判功能,「通過不斷分析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趨勢,增強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並成為預測、警報和預防的中心」。這正是我國高等教育應該著重發展的。在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後續歷程中,我們衷心希望中國高等教育理念能出現回歸,能重新回到「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的軌道上來。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中國大學理念與大學制度的相匹配;只有大學理念與大學制度達到了相匹配,中國大學才能獲得根本性的發展和對現實的超越。xsm

閱讀全文

與內源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