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心理學中創造論文

心理學中創造論文

發布時間:2022-04-18 00:32:21

1. 心理學論文範文 1500字

大學生人際關繫心理分析
摘要: 馬克思曾說過:「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正如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可以從大學生的整體來研究他們存在的種種問題,但是相對於大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而言,他們對人際關系有不同的觀念與看法,影響人際交往的主要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影響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原因有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經濟因素,要解決這些障礙,就要從這幾個因素分析,另闢奚徑,,不僅有賴於教育觀念的轉變,更依賴於教育教學活動模式的變革。還要加強人際關系的理論學習,轉變觀念;注重人際交往的技能培養,重塑個性。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其今後事業發展與人生幸福的基石。
【關鍵詞】:大學生 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 心理
一、人際關系的定義
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系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學友(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僱傭關系、戰友關系、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系等。
人際關系有不同的定義,最具代表性的有:
1.人與人之間相互認知,因而產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競爭,領導或服從等關系。
2.指在某一段時間里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
3.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過程,藉由思想,感情,行為表現的相互交流,而產生的互動關系。
4.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更廣義的人際關系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過程方面亦是社會關系。
5.人際關系可說是人與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藉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
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之關系,廣義的說亦包含文化制
度模式與社會關系。
6.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
3/10

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效應
1、首因效應
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我們會很重視開始接觸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語言、神態等),至於後面的信息就顯的不是那麼重要了,這種心理稱之為首因效應。首因效應啟迪我們一方面要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後的交往中糾正對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認識。
2、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最近一次交往的印象對我們的認識所產生的影響。最近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一般而言,熟人之間的交往近因效應會發揮較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平時應該注意給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
3、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從對方的某個優點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光環效應往往對戀愛的雙方起更明顯的作用,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
4、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假使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從而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猜測,無形中透露的正是自己。所以,我們不要瞎猜別人的壞處,不要那麼小心眼,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是社會上對於某一類事物或人物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時會把對某一類人物的整體看法強加到該類的每一個個體上而忽視了個體特徵。刻板效應有利於總體評價,但對個體評價會產生偏差。比如,農村來的同學認為城市來的同學見識廣,而城市來的同學認為農村來的同學見識狹隘。
4/10
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尊重原則
尊重包括兩個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要自暴自棄。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人格和價值。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真誠原則
只有誠以待人,胸無城府,才能產生感情的共鳴,才能收獲真正的友誼。沒有人會喜歡虛情假意,多少誇誇其談都會敗下陣來。
3、寬容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產生一些矛盾沖突。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寬容別人,不斤斤計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禮讓三分。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際糾紛,這樣我們會浪費很多時間,同時也變得很自私自利變得很渺小。
4、互利合作原則
互利是指雙方在滿足對方需要的同時,又能得到對方的報答。人際交往永遠是雙向選擇,雙向互動。你來我往交往才能長久。在交往的過程中,雙方應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既要考慮雙方的共同利益,又要深化感情。
5、理解原則
理解是成功的人際交往的必要前提。理解就是我們能真正的了解對方的處境、心情、好惡、需要等,並能設心處地的關心對方。有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海茫茫,知音可貴啊!善解人意的人,永遠受人歡迎。
6、平等原則
與人交往應做到一視同仁,不要愛富嫌貧,不能因為家庭背景、地位職權等方面原因而對人另眼相

2. 心理學論文怎麼寫

畢業論文嗎?一般是先選題,有意義而又尚未有人研究的小題目,寫開題報告,說明為什麼想做這個題目,題目的意義,以及假設;然後調研,我以前是以問卷形式做調查,300多人,我的論文是關於大學生的;回收問卷,用SPSS分析相關的維度;提出與題目相關的假設,論證和數據;查閱相關的文獻;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寫自己的心理學論文了,在開題報告的基礎上,對比真實數據,引用相關文獻協助論證,論證你原來的假設是否成立,得出結論

3. 創造心理學論文 急用 2000字就行求大神幫助

內容摘要:從新聞傳者與受眾的定義以及相互關系入手,分析不同傳者傳播信息的心理 關鍵詞:定義 關系 為什麽 怎麼做 看到這個標題,我首先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麽要從受眾角度去看傳者心理?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清楚的了解受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受眾與傳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所謂受眾就是指信息傳播的接受者,包括報刊和書籍的讀者、廣播的聽眾、電影電視的觀眾,第四媒體網路的興起使得受眾的范圍越來越大了。自大眾傳播學成為一門科學以來,誰是新聞傳播活動的中心,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和討論的焦點之一。早期的傳播學者從宣傳的角度出發,先後提出了「槍彈論」、「強效果論」等理論,其實質就是把受眾看作是被動的信息的接受者,很明顯,在這些理論中傳者是居於中心地位的。隨著研究的發展,傳播學者們發現受眾並不是單純的、被動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質的,不同的受眾對於同一傳播信息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開始受到重視。受眾是積極主動的信息尋受者,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尋求各種信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受眾對於外來信息進行有選擇的接觸、理解和記憶。受眾的這些特徵,對信息傳播的過程與效果具有制約作用。 那麼傳者又包括哪些呢?原來的傳者單指媒介從業人員,主要是指新聞傳播機構、媒介管理者與媒介傳播者即那些從事最基本的采編、製作和播出如記者、編輯、導演、製片人和新聞主播等一線工作的從業人員。但是隨著第四媒體的介入,新聞傳播不再是新聞媒體(傳者)的"專利"。由於網際網路的獨特功能,使許多的機構和個人進入到了新聞傳播的行列之中,成為了新的傳者,而他們原來也可能是受眾,所以我認為新聞的傳者與受眾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那麼如何分析傳者的心理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有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報紙上有些長篇大論,整篇報道很難找出哪裡是重點,過分的渲染細節,使得文章枯燥乏味,讀者看了就煩,這就是因為新聞傳者,在傳播過程中,片面的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多登點,登長點,他們總是認為說的多,說的長,就是比說的少,說的短好。如果他們明白受眾心理就會知道,其實未必總是如此。有的時候說的過多,過長,受眾反而產生逆反心理,這叫做「過猶不及」。 再比如《人民日報》2006年8月23日第六版刊登的《透視「不流血死亡」》一文,為說明塵肺病、化學品中毒、鉛塵污染、非電力輻射、振動和雜訊污染等職業危害對職工生命的嚴重威脅,作者不惜筆墨詳盡地列舉了河南省1997~2001年塵肺病的發病情況分析、河南省職業病防治研究所2002~2003年對用人單位進行維護勞動者職業病衛生權利狀況的調查、湖南省2004~2005年全省職業病危害企業使用農民工情況的調查分析以及其他全國性的數據。報道中,數據詳實,並且作者竭力去強調這些數據來源的不容置疑的權威性。那我們來分析下這位作者的心理,在新聞報道中大段引出權威性數據,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傳者的意圖,有效的影響我們受眾的態度,因為從受眾角度看,一般越是權威人士的發言,越是可信,所以傳者利用受眾這樣的心理,經常在報道中引用權威的數據,讓讀者信服,盡管那些數據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還有一些娛樂八卦周刊,他們為什麽能存在呢,盡管這些散播的信息,有的是捕風捉影,毫無權威可言,可是依然有受眾去相信,這是因為那些傳者,利用了讀者的興趣,原因就是人們有一種願意模仿自己所崇拜的對象的傾向,因而更容易贊同他們的觀點,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其次,根據認知平衡理論,當人們對問題所抱的態度與自己所喜歡的人相一致時,就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所以,那些八卦周刊的娛樂記者,充分利用讀者這樣的心理,投其所好,使受眾接受他們的信息,這就是他們的動機,再加上,即使受眾不相信,但是有關喜歡的偶像的信息,他們也會立刻充滿興趣而去閱讀。 另外針對近年來互聯網上開始流行的非專業人士的傳者,他們的心理又如何呢?這一類人大多是從受眾轉變為傳者,他們傳播的意圖無非是想擴大群體,即希望大多數人認可他們所認可的觀點。還有一類惡意在網上散播謠言虛構事實,那些人的心理,我看來有可能是為了好玩,也有可能是為了出名。最著名的例子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3線演員,在網上大爆與某某導演的「潛規則」,之後,立即身價大漲,接受媒體采訪,這類人應該是為了出名。也有的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需要幫忙,引起社會的重視,這一類多半是遇到的極大麻煩的人,為了更好的得到幫助,和解決的辦法,利用網路媒體傳達信息,希望被更多人聽到,從而獲得最大,最多的幫助。

4. 怎麼寫心理學論文

心理學是一門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學科,現在社會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學好心理學非常有必要.那麼如何寫心理學論文呢?

學術堂給大家講講寫心理學論文的步驟:

1.選好主題.

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擅長的主題,優勢在於自己本身就有豐富的理論或實操經驗,下筆可以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比如筆者自己寫過的團體輔導論文、小說人格論文,都是在看了很多書、做了很多實踐的基礎上才寫出來的.後來和師妹合寫一篇虛擬社會心理學的論文,資料看了很久,文獻也找了很多,可下筆就是很晦澀,感覺擠不出東西來.因為我筆者對這個主題很陌生,寫起來很勉強.所以,寫論文的時候不要勉強自己,由心而發的才是好作品.

2.列好框架.

有些學校的心理系沒有開設專門的論文寫作技巧課,在這里補充一下論文的分類和格式.目前論文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綜述論文.框架大致分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通過對已發表材料的組織、綜合和評價,以及對當前研究進展的考察來澄清問題.有點像教科書的理論介紹.寫綜述論文的前提是個人需要對某一主題有大量的文獻和書籍上的積累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且論文末尾的參考文獻至少在50篇以上,且最好中英結合.

第二,實證論文.通過對量表、問卷等數據的分析得出某一結論,並針對這一主題調查作出總結.具體格式分為:前言(在綜述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敘述研究該問題的目的);方法(對研究所採用方法的描述);結果(報告研究中所發現的結果);討論(對研究結果的解釋和討論).寫實證類論文的好處就是,稍微有點數據就能搗鼓出一長篇大論.尤其是在討論環節,針對每組數據的結果,完全可以詳詳細細地展開,並擴展到以後的研究方向、應用領域等等.寫實證論文的前提是熟悉心理數據的軟體操作,譬如Excel、SPSS、SAS等.尤其SPSS16.0版是全英的,雖然也有17.0的中文版,但極易亂碼,不推薦使用.像筆者數學和SPSS都很不好,就比較少寫實證論文.不過現在有了問卷星這類網站,搜集數據、圖表成型什麼的也比較方便.時代在進步.

第三,思辨論文.通過對前人觀點、結論的推敲,得出理論解析的新方向,甚至能夠提出屬於自己的新的理論.筆者的導師曾說過,綜述不太適合你們這些人寫畢業論文,因為如果僅僅對前人的理論進行羅列總結,很難拿到分數;而思辨更不是你們隨便寫得起的,幾百年才出一個理論,哪那麼容易就有新東西呢.所以這一領域基本沒人碰.如果對自己有信心且興趣非常大,一定要選這個方向的話,建議找一位功底深厚、非常負責的老師作為指導,這樣即便答辯時拿不到高分,也不至於一個不小心就落得不及格.關繫到畢業證書的問題,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第四,其他類.比如心理咨詢個案研究、方法學論文等.個案必須是自己做的,不能抄襲別人,或者自己以來訪者的身份接受咨詢再以咨詢師的身份撰寫報告.方法學論文筆者接觸得也非常少,大致是介紹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改進已有的研究方法.此類論文非常晦澀且容易走偏,也不推薦讀者選擇.

3.內容填充.

提綱列好了,閱讀量也攢好了,厚積薄發的內容填充就變得非常簡單.文章開頭提到的小說人格論文我用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寫完,因為原著和相關資料都讀了很多遍.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氣呵成寫完的感覺很美妙.

接下來是一些答疑:

一、自己想寫的東西別人都寫過了,再寫還有什麼意思呢?二、這段話我覺得自己怎麼寫讀起來也沒有文獻那段那麼順口,能不能直接抄過來然後在參考文獻上補他的名字呢?在這里為大家解答一下.

答一:如果你能寫別人沒有寫過的東西,那你就太厲害了,這樣的幾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別人寫過,不代表你不能寫,只要寫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觀點,還是有創新的可能的.

答二:如果引用的是一句話或一個觀點,可以像問題說的那麼做;如果引用的是一大段話,那就不能抄了,當你引用的字數超過規定標准(具體多少我也不知道要看你們學校用什麼論文鑒定軟體)那就是抄襲,是違法的,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原作者真的寫得很好,你真的很仰慕怎麼辦呢?在此推薦一個小竅門,是一個師姐教我的:把那段話翻來覆去地讀,讀完合上書閉上眼,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直到你描述的時候語句變得比較正式,那段文字就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了.像論文的邏輯也是這樣子出來的,不要太過口語化的表達,也不要出現很多語氣詞、亂七八糟的標點符號.用一二三四、1.1、1.2、1.3、1.4這樣嚴謹的敘述,讓人一目瞭然,自己也思路清晰,答辯時不會吃虧.

4.修改.

就這樣,一篇論文初稿就誕生了.自己先修改,也可以跟同學換著修改,旁觀者清,興許能幫你挑出一些你意識不到的格式問題或者錯別字.再發給指導老師修改,拿回來自己接著修改,基本就塵埃落定了.

5. 心理學的論文怎麼寫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心理學論文最重要的幾個特點:
1)寫作心理學論文時,最重要的是用寫作來傳達事實信息,而這些信息是被research所支持的,所以詞彙的選擇,應該盡量做到精確。
2)心理學的寫作可能會涉及很多復雜的概念,並且需要很多歷史研究的支持。
3)心理學論文的寫作幾乎很少會用到直接引用。相反,應該是提煉出文獻中的主要想法和觀點,並且提供正確的引用信息。
4)在其他人文學科論文的寫作中,我們可能會重復某些單詞或者短語進行強調,而在心理學論文的寫作中,我們一般很少重復表達。

6. 怎樣寫好心理學的論文

心理學論文 本科階段 首先你要想好題目,是誰與誰的相關研究 然後問卷調查 最後進行分析 總結 即可

7. 行為心理學類的科技創新論文如何寫

心理學論文<< 現代社會生活對我們的沖擊和心裡調試>>,2000字的文章可以參照或者依據本文——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進行撰寫: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8. 心理學論文1500字左右

大學生人際關繫心理分析
摘要: 馬克思曾說過:「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正如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可以從大學生的整體來研究他們存在的種種問題,但是相對於大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而言,他們對人際關系有不同的觀念與看法,影響人際交往的主要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影響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原因有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經濟因素,要解決這些障礙,就要從這幾個因素分析,另闢奚徑,,不僅有賴於教育觀念的轉變,更依賴於教育教學活動模式的變革。還要加強人際關系的理論學習,轉變觀念;注重人際交往的技能培養,重塑個性。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其今後事業發展與人生幸福的基石。
【關鍵詞】:大學生 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 心理
一、人際關系的定義
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系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學友(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僱傭關系、戰友關系、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系等。
人際關系有不同的定義,最具代表性的有:
1.人與人之間相互認知,因而產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競爭,領導或服從等關系。
2.指在某一段時間里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
3.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過程,藉由思想,感情,行為表現的相互交流,而產生的互動關系。
4.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更廣義的人際關系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過程方面亦是社會關系。
5.人際關系可說是人與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藉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
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之關系,廣義的說亦包含文化制
度模式與社會關系。
6.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
3/10

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效應
1、首因效應
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我們會很重視開始接觸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語言、神態等),至於後面的信息就顯的不是那麼重要了,這種心理稱之為首因效應。首因效應啟迪我們一方面要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後的交往中糾正對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認識。
2、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最近一次交往的印象對我們的認識所產生的影響。最近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一般而言,熟人之間的交往近因效應會發揮較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平時應該注意給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
3、光環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從對方的某個優點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光環效應往往對戀愛的雙方起更明顯的作用,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
4、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假使他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從而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猜測,無形中透露的正是自己。所以,我們不要瞎猜別人的壞處,不要那麼小心眼,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是社會上對於某一類事物或人物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時會把對某一類人物的整體看法強加到該類的每一個個體上而忽視了個體特徵。刻板效應有利於總體評價,但對個體評價會產生偏差。比如,農村來的同學認為城市來的同學見識廣,而城市來的同學認為農村來的同學見識狹隘。
4/10
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尊重原則
尊重包括兩個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就是在各種場合都要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要自暴自棄。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人格和價值。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真誠原則
只有誠以待人,胸無城府,才能產生感情的共鳴,才能收獲真正的友誼。沒有人會喜歡虛情假意,多少誇誇其談都會敗下陣來。
3、寬容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產生一些矛盾沖突。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寬容別人,不斤斤計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禮讓三分。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際糾紛,這樣我們會浪費很多時間,同時也變得很自私自利變得很渺小。
4、互利合作原則
互利是指雙方在滿足對方需要的同時,又能得到對方的報答。人際交往永遠是雙向選擇,雙向互動。你來我往交往才能長久。在交往的過程中,雙方應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既要考慮雙方的共同利益,又要深化感情。
5、理解原則
理解是成功的人際交往的必要前提。理解就是我們能真正的了解對方的處境、心情、好惡、需要等,並能設心處地的關心對方。有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海茫茫,知音可貴啊!善解人意的人,永遠受人歡迎。
6、平等原則
與人交往應做到一視同仁,不要愛富嫌貧,不能因為家庭背景、地位職權等方面原因而對人另眼相看。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9. 從幸福心理學的角度淺談大學生如何創造有價值的生活論文1500字的

你想做什麼,你會做什麼,你最擅長做什麼。我記得有個大學教授的一句話:你從小到大,你用來花錢花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你最好的職業選擇。也許不能說全對,但我覺得這教授的意思就是你最熱愛的就是最適合你的,找到了方向就要去實現它。實踐總是充滿了失敗,即使你認為你做到了萬無一失的准備,也總是會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如果你被擊退,那就沒有任何價值了,所以除了熱愛,我覺得更重要的特質就是堅持,任何事情不堅持是不可能有價值的。當你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切都變得欣欣向榮,取得了一定的世俗意義的成功,這時候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是有點得意自傲的,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挺牛逼,這時候就要提醒自己要謙遜,任何在傲慢中失去謙遜的人,都會摔得很慘,而你辛苦建立起來的價值也可能隨之煙消雲散,甚至跌成負的。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中創造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