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品中正制是誰發明的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發明的。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B. 說曹操曹操到是誰發明的
這句話是由一個典故而出現的。
典故:
漢獻帝在李傕與郭汜火拚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處後繼續追拿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已殺到,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後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說曹操,曹操到」之說。
民間說法是曹操主動前來護駕,與三國演義稍有不同(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且說曹操在討伐董卓之後,曾任東郡太守。當時山東黃巾又起,他與濟北相鮑信共同討伐黃巾,招安降兵三十餘萬。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為鎮東將軍。董承、楊奉護駕至洛陽後,仍擔心李傕、郭汜來犯,故奏請漢獻帝,宣曹操入朝,以輔王室。操接旨後,盡起山東之兵,趕來洛陽護駕。剛到洛陽城外,適逢李傕、郭汜領兵來攻洛陽。
C. 除了諸葛亮,三國時期還有誰擅長發明製造都發明了什麼東西
1、馬鈞-機械發明家
馬鈞,在三國魏國擔任給事中,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他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他還原了傳說中黃帝所使用過的指南車,並發明了一種由低處向高地引水的龍骨水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用於灌溉農田的“水車”,及製作出了一種輪轉式發石機,能連續發射石塊,遠至數百步。同時他還改進了當時所擁有的一些東西的功能,使之變得更加的強大,包括改進當時操作笨重的織綾機,新型的織綾機不僅更精緻,更簡單實用,而且生產效率也比原來的提高了四、五倍,織出的提花綾錦,花紋圖案奇特,花型變化多端,可以說非常之成功,同時馬鈞還對諸葛亮所發明的諸葛連弩進行了重大的改進,新的諸葛連弩射速更快,射程更遠。
2、裴秀-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
8、劉曄-霹靂車之父
霹靂車其實就是投石車的加強版,它是一種依靠人力或馬拉的戰車,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霹靂車是史書中最早有記載的拋石裝置,其原理是利用杠桿原理拋石來攻擊敵方城池或城防設施和人員。
D. 曹丕善舞劍么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指的均是兵器。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黃、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弓
弓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黃帝戰蚩尤於涿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當時之弓矢,都以竹木為之,雖能及遠,終未能完善,迨後推闡其理,互相發明,加以精密之改造,於是乎弓矢逐成為戰爭之利器,非但發古人射抉之技,抑亦開後世火器之端,雖曰此皆由後人推闡而來,其創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沒也。按照弓箭之第一人為揮;考工記雲:古傳黃帝臣揮作弓,荀子則稱倕作弓,而山海經則謂少皞生般,是始為弓。按年代考之,當以揮為創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當時弓箭之用,誠十百倍於其他兵器,非但力勁及遠,擅是術者,精研而熟嫻之,穿楊貫虱,百步射人,萬無一失,較之現代之火器,無多讓焉,故十八般武藝,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終,其重視之也宜矣。
漢劉熙《釋名·釋兵》:「弓,穹也,張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簫,言簫梢也;又謂之弭,以骨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撫,撫也,人所撫持也。簫撫之閑曰淵,淵,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遺址發現二萬八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燧石鏃頭。用很薄的長形石片製成,尖銳周正,已具備鏃頭的形式。
周時有王弓、弧弓、夾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種。它們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車戰,夾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獵和弋射飛鳥,唐弓、大弓用於習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長和體力,區分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六尺三)、下弓(六尺)。
漢代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弓身多半鑲有銅飾或玉飾。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弩
弩亦弓屬,相傳為黃帝所造,亦名窩弓、其發矢不仗人力,而用機括,力強而及遠,較弓為烈,獵人恆設置叢莽閶,使虎豹等誤踐其機而中矢,於此可見其力之強也。惟弩之形式,與弓略異,弓背之中,橫置一臂,發矢之機,即置於是,發時先架弦於機,此處名弩牙,然後捩其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木,不過方向相異,此上則彼下,此下則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機括然,故一捩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本,牙即脫弦,而弦激矢出矣。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異,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須用足踏,蓋非手之力足以勝任也。其名則有神臂弩,花裝弩,穿鐙弩等,大概皆以其用法不同而異名。至弩之構造,依然如是也,大概此等名目,皆出於唐宋之間,固非古代所定之名稱也。弩之功用較弓箭為巨,及火器興,弓弩之位置遂一落千丈,以至今日,非但習此者少,並其名稱及形式而忘之矣。惟北方多山林,毒蛇猛獸時出為民害,山居者猶多設窩弓以自衛。獵戶以獵獸為生,火燒之外,亦借窩弓以設伏,一旦火燒失效,亦有以弩殺獸者。故弩箭雖不見用於戰爭,而山陝口外之人,尤多習此者,自衛謀生,兩利之道也;至若南方之人,孱弱素蓍,今雖稍注意武事,而此道則無復能之者矣。
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執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也。」
弩的射程比弓遠。
戰國時期有四弩: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夾弩、瘦弩較輕便,發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壘;唐弩、大弩是強弩,射程雖遠,但發射速度較慢,多用於車戰和野戰。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望遠連弩射法具》十五篇。
漢代的弩,有用雙臂拉開的「擘張弩」,和用腳踏的「蹶張弩」兩種。
諸葛亮在蜀時,曾製造一種連弩,稱為元戎,弩箭用鐵制,長八寸,將十枝箭放在一個弩槽里,扣一次板機,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隨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繼續射出。(武術論集P164)
晉代的弩較漢代大,有「萬鈞神弩」之號。如晉安帝義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劉裕用萬鈞神弩,連破盧循。
宋神宗熙寧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發明踏張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說:「身長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遠,重量輕的優點,所以一直流傳到明代。
北宋時,床弩盛行,《武經典要》載有雙弓的雙弓床弩、大合蟬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漸衰落,清朝軍隊已經不用為戰鬥武器了。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槍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斗之具,惟無一定使用之法;兩陣相對,不過藉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已。相傳槍實傳自苗蠻,槍譜載: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著,不論男女,都嫻武藝,藝精者王,群眾慴服,莫敢有違;故武吃氏之族,小兒五六歲,即令習武,孱弱不能軍者,父母棄之,里人不與伍;其族尤以長槍法著,槍長七尺至八尺,金其鋒而以木為柄,舞動時,寒星點點,銀光皪皪,潑水不能入,用以臨敵,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槍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於此法於何時傳入中原,則又各異其說,亦不必深究。總之槍法之起於武吃氏也,可以無疑。
槍和矛一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後漢已有載錄,但是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岳家槍法。
《宋史·李全傳》:李全「以弓馬矯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全妻楊氏,「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戚繼光《紀效新書》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槍;圓精用不滯,又莫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金庸的《神鵰俠侶》中,楊康用的就是楊家槍法。
明代是武術發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槍術在這個階段,理論和技術都有明顯的提高,各家槍法,相競爭艷。何良臣《陣紀》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長短能兼用,虛實盡其銳,進不可擋,速不能及,而天下稱無敵者,惟楊氏梨花槍法也。」當時推崇楊家槍法,是因為楊家槍「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畢懋康《軍器圖說》,載有一幅噴火燒灼的梨花槍,並說明道:「梨花槍以梨花一筒,系縛於長槍之首,發射數丈,敵著葯昏眩倒地,火盡則用槍刺敵。」這種槍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現之前,顯然是一種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長槍趨於簡單,偏重扁鏃形刃,圓底筒,直到今天武術運動就是使用這種類型。目前流行的槍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短槍、雙槍、鉤、槍等。槍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撻、抨、纏、圈、攔、拿、撲、點、撥、舞花等。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為車戰時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已,初無制敵之種種神化也,與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後代,戰爭變法,易車而馬而步,用大刀之將士,知成法之不足制勝,乃各本其戰之經驗,而想出種種利用大刀之法,俾為殺敵制果之助,於是乎有種種變化矣。大刀之最著者,為關王刀,蓋即關羽之刀法也;三國志載關王刀,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較今為短,合之今度制,長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蓋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變化之也。考大刀之種類,亦正不止關王刀一種,如撥風刀、大斫刀、九環刀、兩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樣不同,而名亦因之而異。至其用法,則殊途同歸,初無若何之大區別也;故關王刀。可謂之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脫胎而出者,雖各有變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編為講義,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周代所用的環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雙手握柄砍殺的長刀,可以削斷或砍損對手的長兵之柄,。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
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屬於長兵器,俗雲「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里藏花,雙蝶飛舞」的姿態。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兩刃、雙環刀、長刀(雙手刀)等。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劍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雲:「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雲:「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據以上所述,無論劍之創始人為誰,其出生於黃帝時代,可無置疑。黃帝於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二七零四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祖」,確可當之無愧。
自黃帝至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煉制技術亦逐漸進步。春秋戰國之時,並定劍制,詳言制劍之法。周禮考工記雲:「 周官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圓長倍之。中其莖,役其後,身甚五其莖,重九鏘〔按:周禮六兩半為一鏘〕,謂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長四其莖,重七鏘,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重五鏘,下士服之 」。又考古記雲:「劍,古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謂之臘,或謂之鍔〔即劍身〕。背刃以下,與柄分隔青,謂之首〔即劍盤〕,首以下把握之處曰莖〔即劍柄〕,莖端旋環曰鐸」。
由上文可知,劍為具有鋒刃之尖長兵器,而其大小長短,端視人體為標准,是以須量人而定。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謂「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已。故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隨宜而自便焉。劍之莖其長五寸,劍身若五倍長其莖,則三尺也,重九鏘,則重三斤十二兩也,其長之極,重之至也,故謂上制。唯士之長而有力者,然後能勝之,故上士服之。劍身四其莖,莖之長則二尺五寸也,重七鏘,則二斤十四兩也,長短輕重得中焉,故謂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劍身止三其莖,則二尺耳,重止五鏘,則二斤一兩三分之中耳,輕而且短,故謂之下制。士之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多變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鉅。鄭鍔雲:「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言雖如此,當有所據,然亦未便苟同。蓋以劍之用途,雖非專供殺戮,亦為文士之飾品,然究仍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期致遠,短者輕而不易擊堅,長者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非劍制所宜。證以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則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諒有所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正符因人設制,應屬可信。
劍既亦為仕宦書生所同好,於是流為藝品,始則於劍身之上雕銘刻畫,繼則於劍柄上美化其型,附加蕙飾,進而於劍鞘上鍍金嵌玉,各其匠心,歷代相傅,靡有不然。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類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在劍的演練中,一般分為「站劍」和「行劍」兩種。「站劍」一般指動作迅速敏捷,靜止動作沉穩,富雕塑性。而「行劍」則相對顯得停頓較少,動作連續不斷,均勻而有軔性。同時劍還有長穗、短穗之刀,穗又稱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動以惑敵,演練時顯得龍飛鳳舞,形象優美。尤其長穗,隨劍飄舞,更顯神妙。
練劍要求身與劍合,劍與神合。《綠水亭雜識四》中說:劍「鋒鍔如槊刃,而以身為之柄,微州目連猷人之身法,輕如猿鳥,即劍法也。」這里說的「以身為柄」,就是說以身領劍,這是練劍之要。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劍道》三十八篇。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絕絲發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沖靈劍法」,就是驚絕的特技。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雲:「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矛
矛為兵刃中最長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稱;惟所謂丈八者,以周尺計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則矛之由來,實在周代,或周代以前,來歷亦甚悠久,惟當時戰術未精,各種兵刃使用之法,亦極簡單,非若後之武術,以繁取勝,以多矜奇也。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
矛屬於刺兵,是槍的前身。原始社會,人類就用獸角、竹片、尖形石塊刺殺動物,後來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可知為主要兵器。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漢代,矛的形制甚多,漢劉熙《釋名·釋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頭曰:入地也,松櫝長三尺,其矜宜輕,以松作之也。櫝,速櫝也,前刺之言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仇矛,頭有三叉,言可以討仇敵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長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滅敵,亦車上所持也;矛,長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長丈二尺而無刃,有所撞 於車上,使殊離也。」俏 犬+肖漢劉熙《釋名·釋用器》:「仇矛,仇,讎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讎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 (小矛),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盾
盾,亦為古兵器,其發明也,較弓箭為後,且竟謂為因有弓箭之後,始有盾牌,亦無不可。弓箭之用,既能殺人於百步或數步之外,其利用較之長矛大戟,止能於對面取人者,固不可以同日語,而戰爭之時,利用之者,日多一日,惟雙方如用弓箭以為戰,實不啻以命相搏,有智者出,知人之皮朋尤非戰爭之道,必也得一物以抵抗之,剋制之,使箭失其效用,然後可以自護而取人;甲胄之堅,不足以御箭也,兵刃之利,不足以檔箭也;於是乎盾牌之法尚矣。盾之制,不知始終於何時,但以其功效言之,一定有弓箭以後,始有之也。按時代推之,當在春秋之世;當時之有盾,不過專為抵禦敵人之弓箭者,後世稱之曰擋箭牌,其取義至為明顯,護身御敵,誠足以傲諸兵刃而有餘矣;蓋非特不能傷盾之毫釐,即其他一切兵刃,亦不難為於盾;自盾之出,而各武器,咸斂其鋒芒,而爭相習尚矣;惟當時止用以擋御,極為呆滯,此非盾之不良,實因無靈妙敏捷之法以運用耳;其後逐漸演進,施用亦漸得法,至漢而盾法昌明,習者亦多,非但足以自衛,抑亦可以攻人,其成效乃大著於世,光武部將馬武,有弁目數十人。皆擅盾牌。每戰輒先軀,沖鋒陷陣。所向無敵。矢石如雨。不能傷其毫發,大小數十戰,累建奇功,此可見盾之為功,非但自衛已也。當前之堅甲利兵,破之如摧枯拉朽耳。其後人知此物實為戰爭利器,為將者且於一軍中挑選精銳,專練盾牌,另行編為一隊,以為戰爭時之用,亦有全軍習此者,盾之見重於世也如此,累世相傳,以至於清中葉。尚有馮子才劉永福所部之盾牌軍。數與外人戰。皆賴此以取勝。雖外人火之猛,槍械之精,無所懼也。後竟為列強所忌,由海牙和平會禁止編號練,盾牌君隊從此絕滅,殊堪痛惜,今茲已無復擅萴哦詟者矣。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禦武器。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為完善。《周禮·司兵》明周時已有五種盾。士卒用手執盾,可以遮擋敵人兵器,尤其弓箭的進攻。如《韓非子》上說:「趙簡圍街,犀盾遲櫓,立於矢石之所及。」說明盾之堅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離無傷。
《周禮·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鄭玄註:「干櫓之屬,其名未盡聞也。」林尹按:古有大盾、步盾、子盾等。
《周禮·夏官·司戈盾》:「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禦武器,所以類繁雜。如下:
漢劉熙《釋名·釋兵》:「盾,也,跪其後,避刃以隱遁也。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吳,為魁帥所持也。隆者曰滇,盾本出於蜀,蜀、滇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於羌也。約脅而鄒者曰陷虜,言可以陷破虜敵也,今謂之露見是也。狹而長者曰步盾,步兵所持,與刀相配者也。狹而短者曰孑盾,車上所持者也。孑,小稱也。以縫編版謂之木絡,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為名也。」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 為蔽木戶。」(《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唐代時有一種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質的盾,其名有膝排、團牌、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六種。
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為馬戰和步戰用,大盾攻城時可用,且有木盾、鐵盾之分。大盾:《宋史·趙贊傳》:「世宗移兵趨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木盾:《宋史·曹利用傳》:「利用至嶺外,遇賊武仙縣,賊持健標,蒙采盾,衣甲堅利,鋒鏑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長刀破盾。」盾之威力:《宋史·宗越傳》:「家貧無以馬,常刀盾步出,單身挺戰,眾莫能當。
參考資料:網路。。
E. 諸葛亮的發明
1,連發弩
這是諸葛亮出山後發明的第一樣作戰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發一支箭,十分不便。諸葛亮發明的連發弩一次竟能發十支!!! 連發弩比一般的弩稍寬,射箭時平射,殺傷力極高。
2,八陣圖(又名八卦陣)
這是諸葛亮出山後自己創造的兵陣,他稱之為八卦兵陣。士兵排列為八卦形,八門入,八門出。此陣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敵人。諸葛亮後來又多次改造此陣,並由兵陣演化為石陣、馬陣。
3,孔明棋
早在隆中時,諸葛亮就打算發明一種棋。公元228年,蜀國南方暴亂。諸葛亮作為一國之相,決定親自率兵前往征討。然而,情況並沒那麼好:南方的氣候令士兵難以適應。加之軍中無趣,南王孟獲久久不肯歸服。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發明了孔明棋來活躍士兵煩悶的心。孔明棋規則簡單,是一種智力游戲。
4,火獸
諸葛亮平定南方時,曾遭一敗仗:南王孟獲以獸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獸大敗趙雲和魏延的兵馬。諸葛亮靈機一動,他想到了野獸怕火。於是數日後,他發明了一種外型似獸,朱紅色,能噴火的武器來對付孟獲的獸兵。
5,搭橋槍
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決定揮師北上,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通往北方的地形極其艱難,山多河多。爬山還好,關鍵是渡河:士兵們每次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搭橋。諸葛亮也為此苦惱。一日,他聯想到古人如何造鐮鉤,從而發明出了搭橋槍。搭橋槍的槍桿和紅纓槍一樣長,槍頭程螺狀(有點像現在的螺絲刀)。
6,孔明燈
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實的卧龍!
7,木牛流馬
這是諸葛亮五齣祁山時為了方便運量而發明的一種運量工具。據史料記載,應該是五齣祁山用流馬,六齣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馬善於上坡下坡,收糧等。其構造極其像牛、馬。腿由粗木製成。內有一繩,繩頭接舌,繩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轉舌頭一次,方能再行。
8,饅頭
----------------------------------------
孔明燈
http://bk..com/view/46542.htm
木牛流馬
http://bk..com/view/68408.htm
包子的發明
http://..com/question/10117067.html?si=1
F. 當初曹丕是怎樣當上太子的七步詩先又是誰發明的介紹一下曹操的家族成員。
說半天你得給分啊。
曹丕當太子那是必須的,沒有爭議的。你知道曹操手下的三國第一智謀之士(這只是一種說法,我贊同而已)——賈詡 吧?這個人不得了,當時曹操也確實有廢長立幼的想法 但是他不敢決斷,就問了賈詡的意見 賈詡是曹丕的謀士 當然會向著曹丕 但是賈詡能明說嗎?「孟德啊,廢長立幼你不是找死嗎?瘋了吧你,大公子雖然沒有曹植聰明 會作詩 但是治天下非得會作詩嗎?」 賈詡如果這樣說,當時就得死。這是曹操家事,你一個外人多說兩句想幹嘛?篡權啊? 所以賈詡不說話 假裝思考什麼。曹操很奇怪 就問他發什麼呆 老子問話呢 賈詡說「我在想當年袁紹和劉表的事啊」(這倆傻帽就是廢長立幼結果身死國滅的) 曹操大笑 就打消了廢掉曹丕的想法。
七步詩是誰發明的是什麼意思?詩作沒有發明一說。七步詩的典故來自《世說新語》,這個不是正史 只能叫文學作品。這故事也並不是演義那麼邪乎 就是曹丕讓曹植作詩,做不出來就「行大法」。 曹植七步成詩 然後曹丕面有愧色。就這么簡單個故事。當然 做不出來就行大法 未免殘酷 一奶同胞啊。具體什麼情況歷史已經無法還原,只能猜測了。
這里不得不提到這三個人(曹操曹丕曹植)的文學成就。曹操四言詩冠絕天下 幾無出右者。曹植五言詩也是震鑠古今。而曹丕,你以為他沒啥文化吧?可他是中國七言詩的開創者(歷史混亂,這是一種說法),沒有他 就沒有七言。
介紹曹操家族成員 這話題開得太大了 說不完 你給個200分我試試看。曹操兒子挺多 二十好幾個,知道的也就長子曹丕 次子曹彰(黃須兒 猛得很)三子曹植 四子曹熊(曹丕繼位後自殺了)。至於曹沖,我個人認為沒這個人 別跟我說什麼哪兒哪兒史書記載什麼的 我就是不信 曹沖稱象這故事雖然記載在三國志裡面 我還是不信。這故事本來就不合邏輯。還有曹操的表親啊什麼的 太多了 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 曹家真的基本沒出過廢物,個頂個兒的厲害 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也正是這么優秀的基因庫才能有統一天下的能力吧。
說這么多了 望採納。
G. 為什麼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是有什麼家族病嗎
H. 歷史上曹丕是好是壞篡曹操位,還是漢獻帝他習文還是習武請高手回答(10級以上)
沒明白這個跟回答人的等級有啥關系。
下面開始回答:曹丕上過戰場,但沒上過第一線,武功如何沒有任何記載,文學造詣不錯,歷史上曹操,曹丕,曹植合成「三曹」,都有詩文傳世。據說曹丕是後世流行的七言詩的發明人,總之文學修養是很高的。
曹丕是曹操指定的合法繼承人,也是曹操長子曹昂在宛城戰死後,法理上曹操的第一繼承人。
曹丕即位為魏王後,隨即逼迫漢獻帝禪讓,篡奪了漢朝政權。
曹丕這個人是壞人,這一點應該毫無疑問,野史說他曾強占曹操的女人,這一點是不可能的,但逼宮奪位,迫害兄弟(曹植,曹熊等),逼死自己的皇後(甄皇後),曾想要逼死自己的兒子(後來的魏明帝曹睿,但被小曹睿的親情牌打動,沒有動手),絕對算不上好人。
I. 曹丕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舉,這是魏亡國的原因之一嗎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某種制度的建立,有其存在的好處,解決了一些當前矛盾,但有時也促發了另一種矛盾,由初始的鞏固政權統治,到後來的危害政權統治,這往往是推創者所始料未及的。
三國時期的九品中正制,雖緩和了曹氏統治者與士族大家的矛盾,但也為曹氏統治後來瓦解埋下了伏筆。
那麼曹丕為什麼還要推行九品中正制呢?這就要從曹操說起了。曹操出身宦門,其祖父為宦官,這讓東漢的名門望族很是看不起。曹操成了大漢丞相後,為了統一天下,為了穩定自己的地盤,自然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是形勢所需;再者針對東漢末年州郡察舉制的弊端,曹操是很清楚的,也看不慣那些高門顯貴的自命清高。由於察舉權都掌握在官宦高門手中,自然選出的都是一些德才低下者,如此人才怎能幫曹操定鼎天下?因此曹操就改革了選拔用人制度,提出了“唯才是舉”制,在選人用人上破格選拔那些寒門有才能的人進入官府。
J. 最熟悉成語「百年之後」,原來是曹操發明,有什麼故事
曹操不僅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此外他還是一位文學家。我們最熟悉的成語之一,「百年之後」就是曹操發明的,具體有什麼故事呢?
「百年之後」的用法
百年之後是用來形容人死後的一個委婉說法,使人們不再避諱談論死亡,也可以更好地考慮以後如果自己去世了,對很多事情的安排。它體現了曹操一貫的大氣態度,反映了他對人生的思考,突破了封建社會的禁錮;也反映了曹操的政治手腕,寫下這篇文章時他剛剛打了勝仗,但還不忘告慰死去將士的親屬們,此文一出,曹操的統治更加穩固。
總而言之,我們熟悉的成語「百年之後」是曹操發明的,他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告慰戰死將士的親人們,「百年之後」這個詞使人們不再避諱談論生死,反應了曹操豁達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