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燒制玻璃是誰發明的

燒制玻璃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3-24 15:58:43

㈠ 玻璃是誰發明創造

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

㈡ 玻璃是如何製作的玻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出來的

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中,人們曾經開采出過小玻璃珠,這說明玻璃在四千年前已經出現了。

直到1688年,有一個叫做納夫的人,研製出大塊玻璃的生產技術,玻璃才被廣泛使用,成為了普通百姓也可以使用的物品。如今科學發展的越來越快,玻璃已經是很平常的物品,甚至被細分為很多種類,鋼化玻璃,泡沫玻璃,防彈玻璃,防火玻璃,都被運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

㈢ 玻璃是誰發明的呢

最早製造玻璃的人是古埃及人。玻璃被使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大約在4世紀,古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玻璃生產工藝主要包括:

①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②配合料制備。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④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

⑤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㈣ 誰發明了玻璃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玻璃是在何時、何地首先被製造出來的。公元前2600年左右,它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現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
玻璃是由沙子,石灰石和碳酸鈉和混合物製作出來的的,雖然我們通常認為玻璃是一種清澈明凈的物質,但古代的玻璃卻不是透明的。它帶有點顏色,因為混合物原料中有雜質,不過這些顏色通常是非常美麗的。
古代埃及人是十分出色的製造玻璃小瓶和裝飾品的藝術家,而且他們經常製造出一層一層不同的顏色,出自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320年)的埃及玻璃瓶仍然得以保存下來。
吹制玻璃器皿,或者說拿一團呈半流質狀的熱熔化玻璃,把氣吹進去來製成一個中空的容器,這是後來的發明。第一批玻璃吹制工人大概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的敘利亞。
玻璃窗甚至是一項更晚一些的發明。它們最初也是用吹氣來製造的。大容器被吹制出來,經弄平後就成為一片玻璃。公元100年左右開始出現這種明亮的玻璃,但在1000多年裡這種玻璃一直被當作一種昂貴的奢侈品。
在窗格玻璃中間有一環形記號的舊式圓天窗,最初是趁吹成圓形的玻璃器皿底部仍然熱時將它弄平而製成的。

㈤ 玻璃是誰發明的最早用於干什麼

3000年前天然蘇打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㈥ 玻璃是誰發明的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致使其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㈦ 玻璃是怎麼製作的最早是何時何人發明的

你好! 關於玻璃——這一現代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建築材料的發明過程,有一段頗富傳奇色彩的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有一艘腓尼基人的大商船來到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河口,船上裝了許多天然蘇打的晶體。對於這裏海水漲落的規律,船員們並不掌握。當大船走到離河口不遠的一片美麗的沙洲時便擱淺了。 被困在船上的腓尼基人,索性跳下1大船,奔向這片美麗的沙洲,一邊盡情嘻戲,一邊等候漲潮後繼續行船。中午到了,他們決定在沙洲上埋鍋造飯。可是沙洲上到處是軟軟的細沙,竟找不到可以支鍋的石塊。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裝的天然結晶蘇打,於是大家一起動手,搬來幾十塊壘起鍋灶,然後架起木柴燃了起來。飯很快做好了。當他們吃完飯收拾餐具准備回船時,突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只見鍋下沙子上有種東西晶瑩發光,十分可愛。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以為發現了寶貝,就把他收藏了起來。其實,這是在燒火做飯時,支著鍋的蘇打塊在高溫下和地上的石英砂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玻璃。 聰明的腓尼基人意外地發現這個秘密後,很快就學會了製作方法,他們先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攪拌在一起,然後用特製的爐子把它們熔化,再把玻璃液製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珠。這些好看的珠子很快就受到外國人的歡迎,一些有錢人甚至用黃金和珠寶來兌換,腓尼基人由此發了大財。 當然,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可信,已難以考查,但實際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就已開始生產簡單的玻璃製品了,而真正的玻璃器皿則是於公元前1500年在埃及出現的。從公元前9世紀起,玻璃製造業日漸繁榮。到公元6世紀前,在羅得島和塞普勒斯島上已有玻璃製造廠。而建於公元前332年的亞歷山大城,在當時就是一個生產玻璃的重要城市。 從公元7世紀起,阿拉伯一些國家如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埃及和敘利亞,其玻璃製造業也很繁榮。它們當時已能夠用透明玻璃或彩色玻璃製造清真寺用的燈。 在歐洲,玻璃製造業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在大約18世紀之前,歐洲人都是從威尼斯購買高級玻璃器皿。一個倫敦商人於 1669年 9月 17日寄給威尼斯玻璃製造商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特別需要平的玻璃板,請不要把包好的鏡片玻璃放在裝酒杯的箱子底下運輸!最好用一兩個牢固的箱子仔細包裝……」這種情況隨著18世紀歐洲人雷文斯克羅特發明一種透明性更好的鋁玻璃逐步改變,玻璃生產業由此在歐洲興盛起來! 玻璃是由沙子,石灰石和碳酸鈉和混合物製作出來的的,雖然我們通常認為玻璃是一種清澈明凈的物質,但古代的玻璃卻不是透明的。它帶有點顏色,因為混合物原料中有雜質,不過這些顏色通常是非常美麗的。 古代埃及人是十分出色的製造玻璃小瓶和裝飾品的藝術家,而且他們經常製造出一層一層不同的顏色,出自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320年)的埃及玻璃瓶仍然得以保存下來。 吹制玻璃器皿,或者說拿一團呈半流質狀的熱熔化玻璃,把氣吹進去來製成一個中空的容器,這是後來的發明。第一批玻璃吹制工人大概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的敘利亞。 玻璃窗甚至是一項更晚一些的發明。它們最初也是用吹氣來製造的。大容器被吹制出來,經弄平後就成為一片玻璃。公元100年左右開始出現這種明亮的玻璃,但在1000多年裡這種玻璃一直被當作一種昂貴的奢侈品。 在窗格玻璃中間有一環形記號的舊式圓天窗,最初是趁吹成圓形的玻璃器皿底部仍然熱時將它弄平而製成的。

㈧ 玻璃 ........ 是誰發明的 .....

遠在五、六千年前,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燒制玻璃,後來傳遍歐洲大陸。最初人們認為中國的玻璃也是從西方傳入的。但考古發現打破了這一看法,1965年,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紋尊,尊口有深綠厚而透明的五塊玻璃釉。1975年,在寶雞茹家莊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經中外科學家對古代實物的鑒定,是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不同,中國的玻璃是自成系統發展而來。考古發現還告訴我們,中國的玻璃要比埃及晚,它萌芽於商代,最遲在西周已開始燒制。《穆天子傳》載,周穆王登採石之山,命民採石鑄以為器,就是燒制玻璃。不過,我國早期的玻璃,古人稱它為璆琳、琉璃、璢璃、璧流離、葯玉、水精、罐子玉等,南北朝以後,有時又稱玻瓈、料器。清代才稱玻璃。古代所說的琉璃,包括三種東西:一是一種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鋁、鈉的硅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三是指玻璃。玻璃的發明,應同燒制陶瓷與冶煉青銅有關。發明人也就是制陶或制銅器的工藝師傅。古埃及的玻璃就是陶器工匠,在從窯內取出陶器時,發現了窯內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經過細心研究,多次實驗,才燒制出玻璃。我國在商代,燒制陶瓷或冶煉青銅時,窯內溫度可達1100ºC——1200ºC,有時就會無意中產生鉛鋇與硅酸化合物的燒製品。這些無名的工匠,是中國玻璃的發明者與祖師。作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為裝飾品或隨葬品,視如珍寶。漢樂府民歌《陌上桑》說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當時是名貴的琉璃飾物。秦漢時,燒制玻璃已為人所知,像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里,就說,五月丙午日中,用陽燧(古代一種取火器),就可「消煉五石以為器」。不過,中國古代的玻璃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輕脆易碎,不耐高溫,難以適應驟冷驟熱的環境。北魏時,大月氏人來中國,在京城採石煉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國玻璃大賤」。明清時,也有外國人來中國,傳授西方玻璃的冶煉技術。如清康熙時,養心殿造辦處就設玻璃廠,能生產水晶玻璃,灑金藍玻璃與套色玻璃,其製品名貴一時,為中外收藏家所重視。除北京而外,在山東博山、蘇州、廣州等地,都有玻璃生產地,山東博山的產品,曾遠銷東南亞各國。
玻璃本是冶煉工匠所發明,但民間傳說卻把玻璃的發明權歸到漢代陸毒(或作六毒)大王的頭上。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後,各地農民揭竿起義。有一位叫陸毒的綠林好漢率軍幾次打敗王莽的軍隊,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幾萬大軍圍剿陸毒,陸毒只得突圍,准備投奔劉秀。半路上躲進一處山口,被王莽的軍隊所包圍。陸毒眾人正用石頭架鍋做飯時,敵人沖上來,只得丟下飯鍋,與敵激戰到半夜。山谷中突然騰起一片光芒,將王莽的士兵嚇跑了。事後,爐毒查來查去,才發現是架鍋的石頭被燒得透明時,發出了強光。強光迫使敵軍不敢再進攻,最後陸毒終於盼到了劉秀的援軍,雙方會師。事後陸毒向劉秀匯報了情況,並向劉秀獻上燒得透明的石頭。劉秀視為珍寶,就封陸毒為王,並讓陸毒繼續燒制這種寶石。這種石頭就是玻璃,而陸毒大王也就被傳為玻璃業的祖師了。
傳說只能是傳說,到底有多少歷史的真實性,很難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玻璃的發明,離不開那些無名的陶瓷與冶煉工匠。如今我國已是玻璃生產大國,僅浮法玻璃就產量來論,世界排在前四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中國居第一位。隨著玻璃在建材、輕工、交通、醫療、化工、電子、航天、原子能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玻璃製品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我國玻璃業,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祝願我國的玻璃業勇攀科技高峰!

㈨ 玻璃誰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9)燒制玻璃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玻璃的性質:

1、無固定熔點

因為玻璃是混合物,非晶體,所以無固定熔沸點。玻璃由固體轉變為液體是一定溫度區域(即軟化溫度范圍)內進行的,它與結晶物質不同,沒有固定的熔點。軟化溫度范圍Tg~T1,Tg為轉變溫度,T1為液相線溫度,對應的黏度分別為1013.4 dPa·s、104~6dPa·s。

2、亞穩性

玻璃態物質一般是由熔融體快速冷卻而得到,從熔融態向玻璃態轉變時,冷卻過程中黏度急劇增大,質點來不及做有規則排列而形成晶體,沒有釋出結晶潛熱。

3、漸變性可逆性

玻璃態物質從熔融態到固體狀態的過程是漸變的,其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也是連續的和漸變的。這與熔體的結晶過程明顯不同,結晶過程必然出現新相,在結晶溫度點附近,許多性質會發生突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

閱讀全文

與燒制玻璃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