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司南與那一發明有關

司南與那一發明有關

發布時間:2022-03-21 23:26:30

1. 司南至遲發明於什麼時候

司南是指南針的前身,是在底座上放置一把磁石磨製的勺子,旋轉勺子停止後勺柄指向南方,其原理與指南針是一致的

關於司南最早的記載見於戰國晚期成書的《管子》《呂氏春秋》及之後的《韓非子》以及漢代的《論衡》,其記載春秋時期就發現了磁石的特性並製作了司南
但學術界對於以上記載仍有疑問

不過,考古中出土了漢代的司南,並根據出土文物仿造了漢代的司南,歷史課本上的司南圖片就是來自於此

因此,司南最晚也是漢代出現的,最早可能在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

另外,指南車如樓上所說,是一種機械指示方向的工具,最早的記載見於《鬼穀子》一書
宋代的《武經總略》(宋代軍事教科書及器械製造指南)記載了「指南魚」的詳細製作方法,「指南魚」已經於今天的指南針相差無幾了

2. 司南發明於哪個朝代

司南發明於戰國時代趙國。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古代華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

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發現的唯一一件實物在四川成都。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現比喻行事的准則;正確的指導。

文獻記載

《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杓可通勺,故王振鐸先生認為司南是磁勺子,這是司南磁勺子的最重要證據。但杓有第二讀音,念biao(同標),指北斗柄三星,又稱為玉衡。

《甘石星經》有「杓三星為玉衡"。柢通底,指北斗底的璇璣二星,所以劉秉正先生認為《論衡》中的司南應解釋為北斗,當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時,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3. 司南是誰發明的

司南其實是40年末才仿製出來的。唯一的根據就是《論衡》里說「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於是原文說是「投之於地」,有人憑空編出一個底盤來,又加了勺子,自己發明了「司南」。
現在的中國人對「司南」這個東西一定不會陌生,它被認為是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科技成就,它被寫進了教材里,廣泛傳播,或者說這個外型有點另類,但的確很吸引眼球的東西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科學的標志。
然而,歷史上存在過「司南」這樣東西嗎?
事實上
,我們在電視、圖片里看到的「司南」,只是現代人製造的模型,從來沒有發現古代司南的實物,也沒有繪畫和雕刻證明存在過這樣東西。
是王振鐸先生在四十年代末,製造了司南模型,這個「司南」由青銅地盤與磁勺組成。地盤內圓外方;中心圓面下凹;圓外盤面分層次鑄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標示二十四個方位。勺頭為N,勺尾為S,靜止時,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我們知道,中國最早提到「司南」的是《韓非子》(或者是《鬼穀子》,因該書年代不確定),但這個「司南」並不是「四大發明」里的指南針的前身,而是說指南車,相傳這是黃帝發明的一種指示方向的車,但它的工作原理不是地球磁場,而是機械齒輪,它使得指南車無論如何移動,車上小人的手總是指向南方。指南車,因為是黃帝發明的,所以帶有濃重的政治意味,它在長時間里一直作為皇帝出行時的儀仗,現代漢語中的「指南」,也是從這里來的。
直到宋代之前的古文獻里的「司南」、「指南」都是指機械裝置「指南車」。
東漢時的王充在《論衡是應》中說:「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大意是「把司南放在地上,上面的勺子頭就指向南方」。王充的記錄充分說明,至少在東漢時就已經出現司南。更早記錄司南的是戰國未期的韓非子,他說:「以前的君王們設立司南以便確定早晚」。因為韓非子只提到司南這一名稱,我們無法確定它是否是用磁石做的。傳說黃帝發明了指南車,據後人研究,指南車雖有司南的作用,但原理不是磁石,而是通過一種簡單機械傳動過程使車上的木人始終指向最初設定的南方。至少東漢時發明的司南,隨著使用的普遍,人們對司南工作原理的認識也就越來越深入,可能發現了司南批示方向的本質是磁石,甚至磁性,而不是形狀,從而開始了對司南的簡化創新。到北宋時的沈括在《夢溪筆談》出現指南針的記載,其中介紹各種形式的指南針,有放在指甲上的,有放在碗沿上的,有用頭發或細線懸掛的,有插在木塊中漂浮在水面上的,還介紹說當時已經出現專門製作指南針的行業。

4. 司南,羅盤和指南針是什麼關系

司南和羅盤就是我國早期的指南針。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

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4)司南與那一發明有關擴展閱讀

指南針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現代人製作了各種電子指南針,智能手機普遍有這個軟體,電子羅盤也叫數字羅盤,是利用地磁場來定北極的一種方法,應用到手機上,其實就是電子指南針,電子羅盤一般用磁阻感測器和磁通門加工而成。

5. 司南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司南,指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指南針的始祖。
1.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指南針的始祖。《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陳奇猷 集釋:"司南其制蓋如今羅盤針,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猶言東西,日朝出自東,夕入於西,故以朝夕為東西也。"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越裳 氏重譯來貢……使者迷其歸路, 周公 錫以文錦二疋,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 嚴復 《救亡決論》:"遠之蠶桑、司南,近之若書槧、火葯,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2.比喻行事的准則;正確的指導。《鬼穀子·謀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隱 《序》:"為九流之華蓋,作網路之司南。" 宋 陸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後,吾曹所賴作司南。"
3.司南車的省稱。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使大夫宴將送至國而還,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還至。"《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
4.猶司晨。 唐 杜甫 《雞》詩:"氣交亭育際,巫峽漏司南。" 楊倫 箋注:" 夔州 在南,雞司昏曉,今失其司晨之職,故曰 巫峽 漏司南。"參見" 司晨 "。

6. 司南是哪位發明的

傳統的觀點認為司南是我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司南),還不是指南針。據兩千多年 司南 前戰國末期成書的《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中國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的《論衡》書中「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的記載,考證並復原勺形的指南器具 [1] 。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傳統上認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7. 司南和羅盤分別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管子·地數》載:"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銅金。"這是世界上有關磁石的最早記載之一,說明春秋戰國時我國人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一些了解。

戰國末期,《韓非子·有度》中載有"先王立司南端朝夕",這是關於"司南"的最早記載。《鬼穀子·謀》中也有"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的記載。"司南"是指示方向的器具。
公元前239年我國有關於磁石吸鐵的記載:"慈石召鐵,或引之也。"這是世界上關於磁石吸鐵的最早記載之一。
東漢王充的《論衡·是應》中有司南勺的記載。河南南陽東漢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圖畫。司南勺是指南針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發明是我國古代人民的重大貢獻。

1119年,北宋朱彧(yu)在《萍洲可談》中第一次記載了指南針用於航海:「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指南針於航海的國家,西方公元1190年英國人納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針用於航海的記載。

8. 司南的發明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人,司南大約是公元前239年前後(戰國末期)發明的

《管子·地數》載:"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銅金。"這是世界上有關磁石的最早記載之一,說明春秋戰國時我國人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一些了解。

戰國末期,《韓非子·有度》中載有"先王立司南端朝夕",這是關於"司南"的最早記載。《鬼穀子·謀》中也有"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的記載。"司南"是指示方向的器具。
公元前239年我國有關於磁石吸鐵的記載:"慈石召鐵,或引之也。"這是世界上關於磁石吸鐵的最早記載之一。
東漢王充的《論衡·是應》中有司南勺的記載。河南南陽東漢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圖畫。司南勺是指南針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發明是我國古代人民的重大貢獻。

1119年,北宋朱彧(yu)在《萍洲可談》中第一次記載了指南針用於航海:「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指南針於航海的國家,西方公元1190年英國人納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針用於航海的記載。

9. 司南的發明有哪些影響

古人把磁石比喻為「慈母」,後人則稱它為「吸鐵石」或「磁鐵」。

磁鐵的用途很廣,早在戰國時,就已被人用來做一種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了。

司南是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

在這個傳說中,指南車之說是否確切,還有待考證。

然而,利用磁鐵的特性製造指南針,卻是我國人最早發明的。

指南針的發明可以追溯至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至3000年的歷史。

大約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古人就已經發現了磁石和它的吸鐵性。

《韓非子·有度篇》記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這里的「先王」是周王,「司南」就是指南針,「端朝夕」是正四方的意思,是指指南針的用途。

春秋時齊國著名政治家管仲在他所著的《管子》一書中有這樣記載:「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慈石」就是磁石,「銅金」就是一種鐵礦。

可見至少在2600年前的管仲時期,就已經知道磁石的存在,並已掌握了磁石能夠吸鐵這一性能了。

磁石有兩個特性,一是吸鐵性;二是指極性。

也就是說磁石有兩極,能夠指示南北。

磁石的吸鐵特性戰國時代的先民都已發現,而發現磁石的指極性歐洲則比我國晚得多。

磁石能指示南北的特性,不太容易被發現。

因為一般情況下磁力小、摩擦力大,磁石兩極不能自由旋轉到南北向。

我國在戰國時最早發現了磁石的指極性,並利用磁石能指示方向的性能,製成指南工具司南。

司南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

司南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而且可以自由旋轉。

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

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

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

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24向。

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

據史載,司南出現後,有人到山中去采玉,怕迷失路途,就隨身帶有司南,以辨方向。

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

同時,司南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

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閱讀全文

與司南與那一發明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