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詩歌創造奇功歌

詩歌創造奇功歌

發布時間:2022-03-20 14:00:32

Ⅰ 贊美詩選編1050首

贊美詩
贊美詩(hymn)

基督教舉行崇拜儀式時所唱的贊美上帝的詩歌。歌詞內容主要是對上帝的稱頌、感謝、祈求。現在多數贊美詩都有可供四部合唱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曲調,但早期的贊美詩無和聲、無伴奏。現存完整的最早歌詞是希臘文贊美詩,約寫於公元200年之前,題為《放吧,喜悅之光》。

贊美詩(PSALMS)
《舊約》中有1501首稱為贊美詩的詩歌,共分為五部份,包括贊美上帝或求上帝賜福的聖歌。多數是猶太教徒在大禮拜堂中吟唱的。
許多贊美詩是出自猶太國王大衛之手,他還是位音樂家,還有些是可拉的兒子和摩西創作的。
贊美詩的第22首「主是我保護人……」也許是所有贊美詩中最著名的。

新編贊美詩
001首《聖哉三一歌》
002首《三一來臨歌》
003首《萬世之宗歌》
004首《贊我天父歌》
005首《亞伯拉罕的主歌》
006首《贊美三一歌》
007首《夜盡光天歌》
008首《眾聖頌揚歌》
009首《頌主恩光歌》
010首《齊來謝主歌》
011首《榮歸天父歌》
012首《頌主化功歌》
013首《真美歌》
014首《太陽頌》
015首《稱謝歌》
016首《慈父上帝歌》
017首《創造奇功歌》
018首《快樂崇拜歌》
019首《贊美上主歌》
020首《榮耀大君王歌》
021首《贊父奇愛歌》
022首《千古保障歌》
023首《贊美歌》
024首《慈悲穩定歌》
025首《主愛輝煌歌》
026首《大地風光歌》
027首《天父世界歌》
028首《萬福泉源歌》
029首《願仍高唱歌》
030首《天恩歌》
031首《慈悲聖父歌》
032首《萬福之源歌》
033首《贊主權能歌》
034首《稱頌崇拜歌》
035首《大哉聖名歌》
036首《賀他為王歌》
037首《美哉羔羊歌》
038首《贊美耶穌歌》
039首《擁戴歌》
040首《榮耀歸主名歌》
041首《頌贊主聖名歌》
042首《尊貴名歌》
043首《尊主歌》
044首《主配受贊美歌》
045首《基督永長久歌》
046首《贊美不盡歌》
047首《頌主歌》
048首《道路真理生命歌》
049首《主名甜美歌》
050首《永生之愛歌》
051首《耶穌美名歌》
052首《美哉主耶穌歌》
053首《奇妙救主歌》
054首《心向主寶座歌》
055首《贊美主恩歌》
056首《上主之歌》
057首《慈仁聖靈歌》
058首《生命活水歌》
059首《聖靈歌》
060首《聖靈光照歌》
061首《吹氣歌》
062首《聖靈運行歌》
063首《聖靈來到歌》
064首《主行新事歌》
065首《求充滿我歌》
066首《以馬內利來臨歌》
067首《晨星歌》
068首《明星燦爛歌》
069首《一輪明月歌》
070首《牧人聞信歌》
071首《平安夜歌》
072首《君王誕生歌》
073首《聖誕佳音歌》
074首《新生生歌》
075首《普世歡騰歌》
076首《齊來崇拜歌》
077首《小伯利恆歌》
078首《馬槽歌》
079首《聖夜靜歌》
080首《聖誕夜歌》
081首《三博士歌》
082首《榮耀歌》
083首《歡樂佳音歌》
084首《聖誕感恩歌》
085首《揚聲贊美歌》
086首《歡樂無窮盡歌》
087首《巍然乘驢歌》
088首《無量榮光歌》
089首《橄欖山頭歌》
090首《耶穌獨自禱告歌》
091首《父旨成全歌》
092首《城外青山歌》
093首《十架永存歌》
094首《領到各各他歌》
095首《流血歌》
096首《在十字架歌》
097首《受難歌》
098首《奇妙十架歌》
099首《寶架清影歌》
100首《萬古磐石歌》
101首《我有主耶穌歌》
102首《寶架歌》
103首《我信主耶穌歌》
104首《復活良辰歌》
105首《戰爭完畢歌》
106首《基督復生歌》
107首《大啟樂園歌》
108首《主復活歌》
109首《喜樂良辰歌》
110首《復活喜訊歌》
111首《救主升天歌》
112首《得勝君王歌》
113首《大開城門歌》
114首《同聲歡呼歌》
115首《耶穌升天歌》
116首《再無幽谷歌》
117首《號筒吹響歌》
118首《等主回來歌》
119首《必須儆醒歌》
120首《審判日要來歌》
121首《將見我王歌》
122首《教會根基歌》
123首《我愛教會歌》
124首《教會三自歌》
125首《教會我所愛歌》
126首《基督教會歌》
127首《我愛中國教會歌》
128首《中華教會自立歌》
129首《信徒相愛歌》
130首《團契歌》
131首《系連妙結歌》
132首《萬方團契歌》
133首《安靜近主歌》
134首《今到主殿歌》
135首《頌主聲音歌》
136首《聚會歸主名下歌》
137首《禮拜喜樂歌》
138首《恭敬贊美歌》
139首《平安佳日歌》
140首《喜樂歌》
141首《高唱主名歌》
142首《耶穌普治歌》
143首《主定之日歌》
144首《安息聖日歌》
145首《復興主工歌》
146首《禮拜散時歌》
147首《小鳥啼明歌》
148首《清晨歌》
149首《每日新恩歌》
150首《早起贊美歌》
151首《清早敬拜歌》
152首《主恩日新歌》
153首《夕陽西沉歌》
154首《黃昏崇拜歌》
155首《晚間頌聲歌》
156首《我靈之光歌》
157首《夜晚覲主歌》
158首《晚禱歌》
159首《快樂日歌》
160首《領受聖洗歌》
161首《天上歡樂歌》
162首《許願歌》
163首《受洗歸主歌》
164首《聖事中見主歌》
165首《擘開生命餅歌》
166首《愛筵我嘗歌》
167首《救世天糧歌》
168首《來近聖桌歌》
169首《領受餅杯歌》
170首《學做好牧人歌》
171首《傾降聖靈歌》
172首《聖靈感化歌》
173首《聖堂紀念日歌》
174首《獻堂感恩歌》
175首《為國求福歌》
176首《神佑中華歌》
177首《求主福佑中華歌》
178首《神工妙筆歌》
179首《心泉歌》
180首《一年又過歌》
181首《新歲初臨歌》
182首《新年歡喜歌》
183首《四時近主歌》
184首《收成謝恩歌》
185首《恭行婚禮歌》
186首《歡樂婚姻歌》
187首《完全恩愛歌》
188首《孝親歌》
189首《敬老尊長歌》
190首《生辰感恩歌》
191首《睡主懷中歌》
192首《靠恩得救歌》
193首《追思歌》
194首《再相會歌》
195首《三疊離歌》
196首《新屋落成感恩歌》
197首《生命之道歌》
198首《聽訓歌》
199首《與主心交歌》
200首《聖言常存歌》
201首《賜我聖經歌》
202首《播種比喻歌》
203首《禱告良辰歌》
204首《時常祈禱歌》
205首《不住祈禱歌》
206首《賜福如雨歌》
207首《憑主旨意行歌》
208首《求主助我禱告歌》
209首《園中同行歌》
210首《寶血宏恩歌》
211首《流血之泉歌》
212首《寶貴血泉歌》
213首《曾否就主歌》
214首《依傍十架歌》
215首《奇妙能力歌》
216首《近主十架歌》
217首《主尋亡羊歌》
218首《歸回父家歌》
219首《慈父呼召歌》
220首《感謝主恩歌》
221首《主敲心門歌》
222首《妙愛找我歌》
223首《主肯進來歌》
224首《歸主蒙恩歌》
225首《我來就主歌》
226首《必須重生歌》
227首《求莫棄我歌》
228首《求主潔凈我心歌》
229首《白超乎雪歌》
230首《榮耀釋放歌》
231首《求來我心歌》
232首《主也愛我歌》
233首《降恩之主歌》
234首《主愛越久越深歌》
235首《主恩更多歌》
236首《時刻蒙恩歌》
237首《數算主恩歌》
238首《神聖純愛》
239首 首《耶穌愛我歌》
240首《主更保貴歌》
241首《敬聽恩言歌》
242首《喜主愛我歌》
243首《惟獨耶穌歌》
244首《我要耶穌歌》
245首《今要主自己歌》
246首《慕主歌》
247首《滿園芬芳》
248首《與主同去歌》
249首《專愛耶穌歌》
250首《我屬耶穌歌》
251首《每想到你歌》
252首《主愛說不盡歌》
253首《愛不棄我歌》
254首《如今更愛主》
255首《愛主更深歌》
256首《愛的詩歌》
257首《神愛長歌》
258首《耶穌領我歌》
259首《一路引導歌》
260首《善牧恩慈歌》
261首《如有所聞歌》
262首《慈光歌》
263首《主意盡美歌》
264首《跟隨我歌》
265首《願跟隨主歌》
266首《主在心中歌》
267首《聞主召我歌》
268首《主常看顧歌》
269首《求主操舵歌》
270首《天父看顧歌》
271首《賜福救主歌》
272首《虹霓雨點歌》
273首《神的應許歌》
274首《耶穌同在歌》
275首《求主帶領歌》
276首《信靠依順歌》
277首《我之所信歌》
278首《仰望羔羊歌》
279首《主不改變歌》
280首《有福確據歌》
281首《主活在我心歌》
282首《靠主膀臂歌》
283首《耶穌我來歌》
284首《時刻需主歌》
285首《一心靠賴歌》
286首《靠主有福歌》
287首《主必保守歌》
288首《時刻靠主歌》
289首《信中近主歌》
290首《平穩安靜歌》
291首《安居主懷歌》
292首《我靈鎮靜歌》
293首《耶穌住我心歌》
294首《平安在我心歌》
295首《享受平安歌》
296首《緊靠上主歌》
297首《心中陽光歌》
298首《來得安息歌》
299首《靈友歌》
300首 首《主是我萬有歌》
301首《谷中百合花歌》
302首《恩友歌》
303首《平安贊美歌》
304首《生命路上歌》
305首《是否勞倦歌》
306首《美妙聲音歌》
307首《歡樂頌揚歌》
308首《主是我磐石歌》
309首《生活美好歌》
310首《前行號令歌》
311首《效法耶穌歌》
312首《學象耶穌歌》
313首《我願象主歌》
314首《成聖工夫歌》
315首《助我進深歌》
316首《頌主之心歌》
317首《謙卑隨主歌》
318首《一齊增長歌》
319首《榮美福地歌》
320首《往前走歌》
321首《天程競走歌》
322首《信徒精兵歌》
323首《善惡兩軍歌》
324首《求賜智慧歌》
325首《奮起歌》
326首《萬民奮興歌》
327首《堅固保障歌》
328首《天父加恩歌》
329首《尊主為大歌》
330首《歷代婦女多聖賢歌》
331首《效法諸聖歌》
332首《求主開啟歌》
333首《耶穌呼召歌》
334首《清心謙恭歌》
335首《永屬上主歌》
336首《為你離天歌》
337首《無我惟主歌》
338首《各有十架歌》
339首《立願歌》
340首《已負十架歌》
341首《奉獻全生歌》
342首《獻己於主歌》
343首《一切獻上歌》
344首《向主獻呈歌》
345首《都歸耶穌歌》
346首《奉獻身心歌》
347首《愛傳福音歌》
348首《任主差遣歌》
349首《遵命有福歌》
350首《榮神益人歌》
351首《與主偕行歌》
352首《遵旨做工歌》
353首《樂獻我躬歌》
354首《盡心盡意愛眾人歌》
355首《恩光歌》
356首《本分歌》
357首《愛人歌》
358首《鄰舍就在身旁歌》
359首《生活如光歌》
360首《小小水滴歌》
361首《我要真誠歌》
362首《收成歸天家歌》
363首《為主作工歌》
364首《誠實話歌》
365首《活出基督歌》
366首《光照小地方歌》
367首《趕快工作歌》
368首《求主助力為善歌》
369首《歡樂服務歌》
370首《新天地歌》
371首《有一福地歌》
372首《光明處所歌》
373首《仰望天家歌》
374首《與主接近歌》
375首《贊慕福地歌》
376首《勞碌已盡歌》
377首《樂進天國歌》
378首《近乎上帝之心歌》
379首《詩篇二十三篇》
380首《詩篇一OO篇》
381首《詩篇一O三篇》
382首《詩篇一二一篇》
383首《詩篇一三三篇》
384首《詩篇一五O篇》
385首《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
386首《仰止歌》
387首《都來頌》
388首《尊主頌》
389首《求主憐憫文》
390首《心中仰望文》
391首《三聖文》
392首《榮耀頌》
393首《獻禮文》
394首《主禱文》
395首《使徒信經》
396首《主在聖殿中》
397首《求聽我祈禱》
398首《榮耀歸神》
399首《三一頌》
400首《阿們頌》

Ⅱ 新編贊美詩歌1300首

002首《三一來臨歌》
003首《萬世之宗歌》
004首《贊我天父歌》
005首《亞伯拉罕的主歌》
006首《贊美三一歌》
007首《夜盡光天歌》
008首《眾聖頌揚歌》
009首《頌主恩光歌》
010首《齊來謝主歌》
011首《榮歸天父歌》
012首《頌主化功歌》
013首《真美歌》
014首《太陽頌》
015首《稱謝歌》
016首《慈父上帝歌》
017首《創造奇功歌》
018首《快樂崇拜歌》
019首《贊美上主歌》
020首《榮耀大君王歌》
021首《贊父奇愛歌》
022首《千古保障歌》
023首《贊美歌》
024首《慈悲穩定歌》
025首《主愛輝煌歌》
026首《大地風光歌》
027首《天父世界歌》
028首《萬福泉源歌》

Ⅲ 10首古詩詞賞析

1、作者為唐代著名詩人,因擅長寫七言絕句,因而被稱為「七絕聖手」。
這首詩與南朝樂府《采蓮曲》中的少女的描寫,手法不同,性格有異.手法的差別是南朝手法採用白描,王詩用映襯手法。性格差別是王詩更加精巧活潑。
荷葉和采蓮女的衣裙,簡直就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這里代指蓮花。采蓮女們進入蓮池後,就分不清哪是荷葉哪是衣裳,哪是蓮花哪是人面,直到聽見歌聲,才知道她們來了。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艷艷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於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後,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藉助動詞,展現采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2、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緻全部融為一體了。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里,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佣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 10 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里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里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凈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凈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自「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辭書出版社《唐詩鑒賞辭典》第182頁,作者陳邦炎。我們不應該引用別人文章而不加出處,這是對作者起碼的尊重,也是為文起碼的原則)
3、這首詩全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的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閑」,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托出春澗的幽靜。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環境里,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 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寫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唐詩箋注》:"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句古語,古來好詩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記敘出來。而我們在低吟淺酌之時,腦海胸襟似乎也隨著詩人的文字進入到那片清幽絕俗的畫面之中。4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託他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這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刺殺秦王,太子丹和眾賓客送他到易水岸邊。臨別時,荊軻怒發沖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然後義無反顧,勇敢地啟程.這位輕生重義、不畏強暴的社會下層英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愛戴。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造了環境和氣氛。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表達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造上更為含蓄有味。「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於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彷彿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生一種奮發之情。復次,「寒」也是對現實的概括。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著遠大志向,他願灑滿腔熱血,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現實是「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夏曰游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說:「象者,出意者也。」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為詠史抒懷之作。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目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Ⅳ 求一首贊美詩歌 基督我主

基督我主

敞開我的心歌唱
我要敬拜我的王
天地齊聲來宣告
耶穌基督名至高
就算面對風和浪
一定有你在身旁
當生命沒有盼望
你榮光必會照亮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贊美我主

Ⅳ 古代文學簡要說明龔自珍詩歌的創造性

杜甫 (712~770) 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載(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 天寶五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六載曾應試「制舉」;十載獻「大禮賦」三篇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章;但均無結果。直到十四載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沉淪和個人的飢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產生了《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不朽名篇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骨」這樣的警世之句。此期流傳下來的詩大約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體詩。 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房案直諫忤旨,幾近一。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此時期的杜甫,對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先後寫出了《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別」等傳世名作。759年,關輔大飢,杜甫對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後辭官,經秦州、同谷,於年底到達成都。此期流傳下來詩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詩中的傑作。 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其間曾因亂流亡梓、閬二州。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州。768年出峽,輾轉江陵、公安,於年底達岳陽。他生活的最後二年,居無定所。飄泊於岳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於長沙到岳陽的船上,年59歲。逝世前作36韻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有「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之句,仍以國家災難為念。這11年,他寫詩1000餘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佔全部杜詩的七分之五強。多是絕句和律詩,也有長篇排律。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李白 (701~762) 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於成熟。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他仍然關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次年分手後未再會面。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應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後,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准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不滿黑暗現實。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業,為國效勞,但他並不艷羨榮華富貴,而是認為「鍾鼓饌玉不足貴」(《將進酒》)。在建樹功業以後,他要以戰國時代高士魯仲連為榜樣,不受爵祿,飄然引退。其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特別是莊子的影響。李白的不少詩篇,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徵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丁都護歌》、《秋浦歌》「爐火照天地」,分別描繪了農民、船夫、礦工的生活,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懷。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類詩篇,正象他若干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詩篇,像《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獨坐敬亭山》、《清溪行》,則善於刻畫幽靜的景色,清新雋永,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一派。李白還有不少歌唱愛情和友誼的詩篇。其樂府詩篇,常常從女子懷人的角度來表達委婉深摯的愛情。還有若干寄贈、懷念妻室的詩,感情也頗為深摯。李白投贈友人的作品數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詩表現了鮮明的政治態度,更多的是表現日常送別、相思之感,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沙丘城下寄杜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贈汪倫》等等,感情深摯,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李白詩歌內容也包含著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較多的是宣揚人生若夢、及時行樂、縱酒狂歡的消極虛無思想和表現求仙訪道、煉丹服葯的宗教迷信。他描寫婦女和愛情題材的詩,也有少數存在庸俗情調。李白詩歌中大量採用誇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他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刻畫他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後深廣的憂思,是廣泛流傳的名句。他如「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寫朋友間的深厚友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讀者。李白詩歌的想像是很豐富和驚人的。他的「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像表現了對長安和詩友的懷念。《梁甫吟》、《古風》「西上蓮花山」分別通過幻想方式來表現自己在長安受到讒毀和安史叛軍對中原地區的蹂躪;《遠別離》更通過迷離惝恍的傳說來表現對唐玄宗後期政局的隱憂;它們都顯得形象鮮明,寓意深刻。《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則藉助於神話傳說,構造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李白詩歌豐富的想像力在篇幅較長的七言歌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方面明顯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響。在體裁方面,李白擅長形式比較自由的古詩和絕句,不愛寫格律嚴整的律詩。《古風》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樂府中的五古,繼承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文筆樸素生動,並傾注著詩人洋溢的熱情。他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創造性。寫景則形象雄偉壯闊,氣勢磅礴,色彩繽紛,抒情則感情奔放激盪,跳脫起伏,變化多端。從文學淵源說,這類詩受屈原作品和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最深。李白擅長絕句。他的絕句,在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礎上,鍛煉提高,更為精警。五絕如《靜夜思》、《玉階怨》等,蘊藉含蓄,意味深長。七絕佳作更多,語言明朗精練,聲調和諧優美,寫景抒情,深入淺出。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其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歷來評唐代七言絕句,認為李白與王昌齡最稱擅場;李白集中七律最少,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寫得很好,說明他能寫律詩,只是不愛多寫。李白的樂府詩,雖用樂府舊題,卻能自出新意,唐人以樂府古題寫詩的,當推李白的成就最為傑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絕句,雖不用樂府題目,也富有樂府詩的風味。他詩歌語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具體表現為語言直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散發著民歌的氣息。這主要得力於學習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但他不是僅僅學習、模擬民歌語言,而是在學習基礎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練、優美,含意深長。他的七言古詩除明朗自然外,語言更以雄健奔放見長。杜甫《春日憶李白》詩稱譽李白詩「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語言風格的顯著特色。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李白還有若干詞作。《尊前集》著錄12首,《花庵絕妙詞選》著錄7首。其中《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3首,體裁實為七言絕句,當時配樂演唱。其他傳為李白作的長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兩篇最為著名,但這兩首詞是否李白作品,頗滋後世疑問。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對偶句,沒有擺脫當時流行的駢文風尚。但語言比較自然流暢,與其詩歌風格有相似之處。其中《與韓荊州書》、《春夜宴從弟桃花(一作「李」)園序》兩文,為後代選本所取,傳誦較廣。 唐人所編的李白集子,現在沒有流傳下來。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於蘇州,世稱「蘇本」。後又有根據蘇本翻刻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間繆曰芑據以翻刻,世稱繆本。最早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楊齊賢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釋頗為繁富。今人瞿蛻園、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為止李白集注釋中最詳備的本子。關於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運動以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有李長之著《道教徒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詹著《李白詩文系年》、《李白詩論叢》、王運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單篇論文,中華書局曾選擇其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於20世紀60年代編成《李白研究論文集》出版。 李白簡介 -------------------------------------------------------------------------------- 【生平簡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李白 盛唐詩潮波瀾壯闊,氣象萬千。而其中最引人矚目、動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創作。李白的詩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飽滿的青春熱情,爭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積極樂觀的理想展望,強烈的個性色彩,這一切匯成了中國古代詩史上格外富有朝氣的歌唱。 一、李白的生平和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謂真名不詳,「客」是對外來者的泛稱),不求祿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他自幼讀書就廣為涉獵,所謂「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年輕時仗劍任俠,《與韓荊州書》雲: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魏顥說他「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贈李十二白》詩中也以「袖有匕首劍」、「雙眸光照人」這樣的句子描述其風度。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他還很早就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九歲時,李白曾隱居於戴天大匡山,並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孫光憲《北夢瑣言》)的學者,所著《長短經》十卷即主經邦濟世的事功之學。李白二十歲遇到蘇頲,又深得這位「朝廷大手筆」、文章巨公的贊賞。開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他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鄖城(今湖北安陸)。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在江陵遇到他,誇許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大鵬賦·序》)。開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三年後,即開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陽啟程入長安,這時他正好三十歲。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那時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別館就設在終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名詩人)去作客。李白結識了這位公主,卻未能如願以償,終於怏怏離去。開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天寶元年秋,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志,《南陵別兒童入京》詩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業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這位傲岸的詩人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一年後他就開始遭到讒毀,「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李白離長安後,沿商州大道東行,至洛陽與杜甫相識,後又與杜甫、高適一起暢游梁、宋一帶,過著飲酒論文、追鷹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東兗州,李白又與杜甫相遇,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公開表示抗議,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他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上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地東南,來往於宣城、當塗、金陵、溧陽一帶。後隱居於廬山。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獲罪下獄,不久被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一帶)。當時詩人正陷於「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的危險處境之中,以至杜甫還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時遇赦放還。這時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壯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寶應元年(762),李白病於當塗族叔李陽冰家,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廣泛接觸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他的鮮明的個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輕時就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唐右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強烈的任俠作風: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盪使氣。年輕時「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接濟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喜豪飲縱博,又精於騎射。他不屑於走一般士子由科舉入仕的常軌道路,而希望一舉成就大業。他又不無虔誠地求仙學道,采葯煉丹,獨孤及說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葯滿囊,道書盈篋」(《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還從山東尊師高如貴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為道教徒的儀式。他對排難解紛的策士頗為傾心,有縱橫家的氣派,崔宗之說他「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贈李十二白》)。《新唐書·文藝列傳》也說他「喜縱橫術」。總之,「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而上述各個方面,又正是盛唐時代社會習尚和文化精神的顯著特徵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人們所心儀的人倫風范。例如為了一瞻李白的豐采,任華、魏萬不遠千里追蹤相從;「四明狂客」賀知章一見李白,驚呼為「謫仙人」,解下隨身所佩的金龜相贈;門人武七則甘願赴湯蹈火,越過安祿山叛軍的佔領區至東魯接回詩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詩歌正是通過他的個性投影,折射出時代的風容神采,從而成為盛唐的最強音的。 二、時代理想的藝術升華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於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徵,那麼,李白是以更富於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一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從而在詩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畫廊。他歌頌崛起草澤、際會風雲的英雄,如《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如《古風》其十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歌頌愛才若渴、禮賢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難》其二中的:「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贊美傲岸不馴、堅持布衣尊嚴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酈食其:「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筆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動盪變亂的非常時期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渾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贈酬友朋的詩中說:「風水如見資,投竿佐皇極。」(《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在醉醒後自抒其志雲:「傅說板築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安史之亂起,李白視形勢如楚漢相爭,並以張良、韓信自況:「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後,又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歲投軍時,還以西漢大俠劇孟自許: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對亂世英雄致以禮贊,當然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因為通過這類人物,詩人更能夠抒發自己「心雄萬夫」的氣概和熱情,表現在歷史中建立輝煌功業、積極創造自我價值的人生願望。同時,這也成為時代理想的人格化寫照。 李白把排難解紛的濟世理想和縱放不羈的個性自由統一起來,以求得圓滿的人生。他對人生道路的設計是分兩步進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偉業,如雲:「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兩龍爭斗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送張秀才謁高中丞》)而功成之後,卻又不貪戀富貴名位,而以「五湖」、「滄州」為家,嚮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謁求仕期間不諱言這一點:「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時不放棄這一點:「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贈韋秘書子春》)這種人生理想集中表現了詩人「羞伐其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心跡的自我表白。由於他的自由意識是如此強烈,當遇到現實生活中丑惡力量的阻梗時,他的憤怒和抗爭也表現得格外強烈。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李白的個性之活躍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十九)「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鳴皋歌送岑征君》)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丑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古風》之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

Ⅵ 形容壯志豪情的詩句

1、《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將士們在邊塞,不畏苦寒,頑強戰斗,他們許下誓言:不打敗進犯的敵人,我們誓不還鄉。

盛唐的邊塞詩是豪邁的,擺脫了以往的低沉傷感,邊塞詩變得雄壯有力,將士們付出生命,依然苦之如貽。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這是一位忠勇無雙的將軍,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潮洶涌,無法入睡,夢里又傳來了戰斗的號角,於是,他一躍而起,全副披掛,要把他「醉里」「夢里」所想的一切統統變為現實。

辛棄疾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

將軍的豪情,將軍的壯志未酬,在這首《破陣子》中已然十分動人。

3、《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李白的狂喜可想而知。

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見其得意的神態,自負的心理,李白是那麼的躊躇滿志。

4、《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把菊花寫出萬千豪氣的,唯有黃巢。

「沖天香陣透長安」,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雲天的非凡氣勢。

黃巢借詠菊以抒抱負,全詩氣魄恢宏,筆勢剛勁,格調雄邁,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長劍,氣沖霄漢的英雄形象。

Ⅶ 贊美詩歌彰顯神的愛歌詞

贊美詩zànměishī (hymn),基督教舉行崇拜儀式時所唱的贊美上帝的詩歌。歌詞內容主要是對上帝的稱頌、感謝、祈求。現在多數贊美詩都有可供四部合唱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曲調,但早期的贊美詩無和聲、無伴奏。現存完整的最早歌詞是希臘文贊美詩,約寫於公元200年之前,題為《放吧,喜悅之光》。
有歌曲:

001首《聖哉三一歌》
002首《三一來臨歌》
003首《萬世之宗歌》
004首《贊我天父歌》
005首《亞伯拉罕的主歌》
006首《贊美三一歌》
007首《夜盡光天歌》
008首《眾聖頌揚歌》
009首《頌主恩光歌》
010首《齊來謝主歌》
011首《榮歸天父歌》
012首《頌主化功歌》
013首《真美歌》
014首《太陽頌》
015首《稱謝歌》
016首《慈父上帝歌》
017首《創造奇功歌》
018首《快樂崇拜歌》
019首《贊美上主歌》
020首《榮耀大君王歌》
021首《贊父奇愛歌》
022首《千古保障歌》
023首《贊美歌》
024首《慈悲穩定歌》
025首《主愛輝煌歌》
026首《大地風光歌》
027首《天父世界歌》
028首《萬福泉源歌》
029首《願仍高唱歌》
030首《天恩歌》

Ⅷ 古詩詞經典名篇

卜運算元·詠梅
【南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水調歌頭·中秋
【北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Ⅸ 求贊美詩第312首《星辰世界》下載..

贊美詩(PSALMS) 《舊約》中有1501首稱為贊美詩的詩歌,共分為五部份,包括贊美上帝或求上帝賜福的聖歌。多數是猶太教徒在大禮拜堂中吟唱的。 許多贊美詩是出自猶太國王大衛之手,他還是位音樂家,還有些是可拉的兒子和摩西創作的。 贊美詩的第22首「主是我保護人……」也許是所有贊美詩中最著名的。 新編贊美詩 001首《聖哉三一歌》 002首《三一來臨歌》 003首《萬世之宗歌》 004首《贊我天父歌》 005首《亞伯拉罕的主歌》 006首《贊美三一歌》 007首《夜盡光天歌》 008首《眾聖頌揚歌》 009首《頌主恩光歌》 010首《齊來謝主歌》 011首《榮歸天父歌》 012首《頌主化功歌》 013首《真美歌》 014首《太陽頌》 015首《稱謝歌》 016首《慈父上帝歌》 017首《創造奇功歌》 018首《快樂崇拜歌》 019首《贊美上主歌》 020首《榮耀大君王歌》 021首《贊父奇愛歌》 022首《千古保障歌》 023首《贊美歌》 024首《慈悲穩定歌》 025首《主愛輝煌歌》 026首《大地風光歌》 027首《天父世界歌》 028首《萬福泉源歌》 029首《願仍高唱歌》 030首《天恩歌》 031首《慈悲聖父歌》 032首《萬福之源歌》 033首《贊主權能歌》 034首《稱頌崇拜歌》 035首《大哉聖名歌》 036首《賀他為王歌》 037首《美哉羔羊歌》 038首《贊美耶穌歌》 039首《擁戴歌》 040首《榮耀歸主名歌》 041首《頌贊主聖名歌》 042首《尊貴名歌》 043首《尊主歌》 044首《主配受贊美歌》 045首《基督永長久歌》 046首《贊美不盡歌》 047首《頌主歌》 048首《道路真理生命歌》 049首《主名甜美歌》 050首《永生之愛歌》 051首《耶穌美名歌》 052首《美哉主耶穌歌》 053首《奇妙救主歌》 054首《心向主寶座歌》 055首《贊美主恩歌》 056首《上主之歌》 057首《慈仁聖靈歌》 058首《生命活水歌》 059首《聖靈歌》 060首《聖靈光照歌》 061首《吹氣歌》 062首《聖靈運行歌》 063首《聖靈來到歌》 064首《主行新事歌》 065首《求充滿我歌》 066首《以馬內利來臨歌》 067首《晨星歌》 068首《明星燦爛歌》 069首《一輪明月歌》 070首《牧人聞信歌》 071首《平安夜歌》 072首《君王誕生歌》 073首《聖誕佳音歌》 074首《新生生歌》 075首《普世歡騰歌》 076首《齊來崇拜歌》 077首《小伯利恆歌》 078首《馬槽歌》 079首《聖夜靜歌》 080首《聖誕夜歌》 081首《三博士歌》 082首《榮耀歌》 083首《歡樂佳音歌》 084首《聖誕感恩歌》 085首《揚聲贊美歌》 086首《歡樂無窮盡歌》 087首《巍然乘驢歌》 088首《無量榮光歌》 089首《橄欖山頭歌》 090首《耶穌獨自禱告歌》 091首《父旨成全歌》 092首《城外青山歌》 093首《十架永存歌》 094首《領到各各他歌》 095首《流血歌》 096首《在十字架歌》 097首《受難歌》 098首《奇妙十架歌》 099首《寶架清影歌》 100首《萬古磐石歌》

求採納

Ⅹ 新編贊美詩400首第17首創造奇功歌。歌詞:寂靜的地,的讀di還是讀de

讀de

閱讀全文

與詩歌創造奇功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