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這里列出俄羅斯著名的十大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1、安德烈·盧勃廖夫(1360 - 1428) 安德烈·盧勃廖夫(Andrei Rublev)是最著名的俄羅斯聖像畫家。他所創作的傳奇的《三聖像》可以被稱為俄羅斯繪畫的精神象徵。 關於他的經歷鮮為人知。人們只知道他是一位修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上帝和繪制聖像畫。他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奉為聖者。
鮑里斯·庫斯托季耶夫(Boris Kustodiev)是一位擅用明快色調在畫布上展現俄羅斯鄉村日常生活和假日場景的畫家。 他曾師從於著名畫家伊利亞·列賓。庫斯托季耶夫是有著傳奇色彩的「藝術世界運動」(Mir Iskusstva)的成員之一,而該運動與謝爾蓋?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創立俄羅斯芭蕾舞團密不可分。他最著名的作品《商人妻子的下午茶》、《美人》和《布爾什維克黨人》等。《布爾什維克黨人》表現了畫家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看法和解讀。
『貳』 俄國構成主義的起源
喬治·瑞克
在俄羅斯,立體主義的繪畫和雕塑的突破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1914年馬利奈蒂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給未來主義講演時做的宣言。另一部分來自於康定斯基所著的《論藝術的精神》,這本書寫於1910年在德國完成,1912年部分翻譯成俄文。俄羅斯藝術家就此完成了步入完全的非客觀世界的所有前期准備。
1913年,塔特林在莫斯科製作並展出了構成作品《懸掛的木與鐵的形體》,波丘尼曾畫過類似的東西。同時,塔特林杜撰了「構成主義」一詞。作品和詞都源於拼貼向三維的發展,因為塔特林曾在巴黎參觀過畢加索的工作室。畢加索致力於立體主義時偶爾也接觸一下沒有主題的藝術。使用術語「非客觀主義」的是羅德琴柯,他是塔特林的同事。他用圈和直線組成一幅作品,不過,只能算是對歐幾里得幾何構成的模仿。
1913年的軍械庫現代藝術展轟動了整個紐約。馬列維奇為一個未來主義戲劇設計的布景上,只畫了一個黑和白的方塊。他又用鉛筆色塊繼續這樣的創作,後來的一張塗得滿滿的作品被放在莫斯科「標耙」展上展出。同時,馬列維奇把「至上主義」公式化,就像他後來寫的:「極力解放具象藝術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塊的形式中尋求一處避難的空間。」他表達對未來主義的感激之情:「我們時代對和諧的表達……已指向了抽象藝術,把所有的現象和相關問題歸結為一種新的文化——『非客觀至上主義』」。
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類簡單的形式作畫,馬列維奇在幾個月後投入了一個徹底非客觀藝術懷抱之中。年齡稍長,神秘莫測的蒙德里安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跨躍這一步驟。
至上主義是非客觀、非社會、非功利的。馬列維奇「把整個畫面都壓縮進了白畫布上的一個黑色方塊之中。」他說:「我感覺只有黑夜屬於我,它是我想像的新的藝術,我稱之為至上主義……。至上主義的方塊……可以比擬為原始人的符號。他們並不想製造裝飾,而是想表達和諧感。」他認為藝術優於宗教,至上主義是藝術中最具靈性和純粹的形式。另外,他相信,其中最為純粹的範例就是用鉛筆塗的方塊。「對至上主義來說,客觀世界的可視現象的自身是沒有意義的;有重要意義的東西是感覺。因此,與具體環境關系不大,至上主義不研究也不接觸它,他們只*感覺。」
盡管這些敘述有巨大影響力,但馬列維奇還是承認自己感覺到「當我想離開自己生活過、工作過並且曾信以為真的理想世界之時,恐懼就會降臨。但自由的非客觀世界的幸福感帶著我進入了除感覺之外一無所有的『沙漠』,感覺成了我生命的內容。我所展出的『空方塊』都具有這種非客觀的感覺。」像柏拉圖一樣,他認為知覺的世界是虛幻的,真實還很遙遠。
他的幾何構想,包括《白方塊上的白》(1918),蘊含著當時最純粹非客觀表述。他把自己的至上主義定義為:①所有現象的普遍性;②「至上主義者的直線(動態特徵)」;③「平面圖上的動態至上主義」;④「空間靜態的至上主義——抽象建築(帶有額外的至上主義方塊因素)……一種在畫布上的塑造感可以被帶到空間中去」;⑤「(黑)方塊=感覺,白底=不存在感覺」。
馬列維奇的藝術和理論上的沖突很快就出現了。1917年,嘉博在出國三年後又回到俄羅斯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說過,他發現在莫斯科的先鋒派之中至上主義毫無疑問是占統治地位的藝術哲學。
盡管是個俄國人,命運決定他是作為一個抽象畫家而著名,但康定斯基並沒有直接捲入這些莫斯科的經歷之中。這些年裡,他幾乎都在國外,但他的《論藝術的精神》已經被廣泛閱讀,它的「內在需要」的教條已經引導他的同胞為非客觀藝術盡更大的努力。
內部需求起源於三個因素①作為創造者,每一個藝術家內心都有要表達的東西……;②每一個藝術家童年的時候都有表達童心的願望……;③每一個服務於藝術的藝術家,必須從心理需求的視角為藝術的緣由奉獻自己,不會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藝術家表達需求時可以用任何形式,他的內部沖動必須找到恰當的外部形式。
早在1908年,康定斯基就顯然預想到了抽象藝術。在他的自傳《Ruckblick》中,敘述自己曾在傍晚回到畫室,意想不到地看見畫架上陌生但美麗的畫面。「這張畫缺少所有的內容,描繪無法名狀的東西,完全由亮麗的色塊構成……。我越來越清晰地發現——客觀,對客觀的描述,是我的畫面容納不了的,對客觀的描繪實際上對畫面是有害的。」他後來知道是自己把自己的一張畫作放倒了。
對康定斯基來說,三角形有其「特殊的精神芳香」,「一個圓圈上的三角形的銳角的沖力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比米開朗基羅繪畫中上帝的手指及亞當的手指的力量?薄?921年,他回國後一段時間的作品顯示出他早期影響下的痕跡。但是最終,他接受的構成主義因素,要比他給予它的更多。他的詩化自然塑造了充滿情感和象徵主義藝術,這些後來至少在原則上成為抽象表現主義的基礎,它是與構成主義對立的。康定斯基是一個浪漫主義者。
「純」藝術形式的觀念從幾個方面展現。塞尚在寫實藝術中提供給立體主義者的幾何基礎,雖然偉大的作品依舊來自於它,但作為一種理論,很快就湮滅了。一種非客觀藝術的清晰,持久的理論根基將要在俄國宣布,而後在1914——1918年的戰爭及其後的革命中顯現。
革命之後到1920年,在莫斯科藝術家的界線明確了。雖然有不少議論,但關於藝術的方案和哲學的討論非常開放。一種觀點認為,工作的藝術將服務於大眾,應該所有人能夠領會,應該使用工業材料和技術。這種意見被塔特林、羅德琴柯及後來的李西茨基所推動。1919年李西茨基曾會見過馬列維奇,但第二年又轉向了「客觀」意識。在嘉博的眼裡,塔特林算不上思想家;他既沒有構成作品的思想背景,也沒有相應的訓練;不過,他進行實驗,顯得並不愚笨,技術上也是一致的。佩夫妻斯奈爾在1956年的一次采訪中回憶:盡管他有大套的功利主義理論,塔特林還是從來沒有做出一個能夠衽的設計。不過,塔特林和他的助手成功地把他們的美學的觀念緊密地與馬克思主義相連,以至於抨擊他們如同抨擊教理。實際上,塔特林的官方地位是至高的,以至於被賦予設計巨大的《第三國際紀念碑》的使命。
另一種觀點是那些在思想觀念上把非客觀藝術看作純粹的自由詩,這是馬列維奇表現出來的。1915年,他曾出版了《至上主義宣言》,他已經聲名在外(已參與藍騎士派在慕尼黑的展覽),正在描繪著世界上未曾見過的如此簡捷的方塊。支持他的是佩夫斯奈爾兄弟,在此時,從戰時的流亡回到了俄國。1917年,當他們到達莫斯科的時候,佩夫斯奈爾·瑙姆改稱自己為嘉博,就是他,於1920年作了精神飽滿的宣言:「我們對世界的感受以空間和時間的形式實現恰是我們的描繪與塑造藝術的唯一目的……。我們構造自己的作品就象宇宙自身的構造,象工程師建造自己的橋梁一樣。……在創造事物時我們摒棄……所有偶然的和局部的,只留下其中力的永恆節奏。」
這是嘉博寫的《現實主義宣言》的一部分,由佩夫斯奈爾簽名,在第一次政治革命高漲和國內戰爭期間,它被貼到了莫斯科的牆上。它明確地劃定了外延,指出了非客觀藝術的可能性,它適應於雕塑遠甚於繪畫,如此單純,以至於它的教條對以後的兩代人依然有用。他規定的傳統和義務,目前的一代藝術家仍然繼續發揚。
這篇宣言的標題帶有歧義,把當時的蘇維埃文化官員引入了歧途,官員們允許把宣言印在匱乏的紙張上,只因為這是現實主義的。事實上,它是構成主義的宣言,這個詞被用在了正文當中。「現實主義」在俄語中是一個重要的詞,大概源於法語「realiser」,有「實現」的意思。嘉博說,他知道什麼是能夠觸摸和感覺的東西,什麼是物質的,這是與馬列維奇的形而上思想相反的。「我們都把自己叫做構造者……,我們把雕塑在空間中構建,而不是通過雕和塑……,我們一直都在使用『現實主義』一詞,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表現了新的現實。」
嘉博曾一直懷疑既成價值,1910年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思想,當他留學慕尼黑學習工程的時候,這種興趣也一直相伴於他。1912年,嘉博學習了沃爾夫林的藝術史課程,在他的觸動下,嘉博滿懷神秘與飢渴進行了到義大利的旅行,1914年,又回到了家裡,當討論藝術時他的興趣、知識、創造性給家人極深的印象。嘉博很熟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認為它們都不是未來的風格。他曾於1913年在慕尼黑於青騎士派接觸過。1912年,拉里昂諾夫、岡查洛娃、馬列維奇曾與這個團體一起粉過展覽。但嘉博1917年回到俄羅斯前,沒見到過康定斯基。1913年,他就閱讀過《論藝術的精神》,並不同意康定斯基所寫的用聲音作色彩的鑒別的所有理論,雖然他喜歡康定斯基的思想和沃爾格的那些論述,這些論述就是康定斯基在《抽象與移情》里敘述的許多東西。
『叄』 蘇聯埃俄國的創始人是誰
列寧(俄語: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是蘇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蘇聯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即蘇聯總理)
『肆』 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是
普希金
普希金用他的詩作、散文、詩體戲劇和詩體童話,開創了俄國文學的一個新時期,使落後於西歐的俄羅斯文學迅速地趕了上來。因此,他理所當然地被公認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伍』 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是誰
普希金是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詩人。生於莫斯科。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他使俄羅斯文學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進入了世界文學的先進行列。主要作品有長詩《葉普蓋尼.奧涅金》等。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造者,更是19世紀世界詩壇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時代的寵兒,也是時代的旗幟。他作為民族意識的體現者,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要求民族尊嚴、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願望和心聲。普希金對俄羅斯本國作家影響巨大,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詩人能與之相比。
普希金的青少年時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早年受到農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羅季昂諾夫娜的影響。1811年進彼得堡皇村學校。 1812年戰爭所激起的愛國熱潮給少年普希金極大鼓舞。在校期間,他與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丘赫爾伯凱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時,他的詩歌才能已經開始顯露出來。1814年,他朗誦的《皇村回憶》一詩,深得在場的老詩人傑爾查文的贊賞。 1817年,普希金畢業後在外交部任職,並先後參加了「阿爾扎瑪斯社」與「綠燈社」。在十二月黨人影響下,這時期普希金寫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詩,抨擊專制制度、歌頌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 (1817)、《鄉村》(1819)等。他還寫了一首敘事詩《盧斯蘭與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南方流放時期
普希金於1820 年5月來到南俄後,先後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和基希尼奧夫等地逗留,並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亞等地。南俄一帶是十二月黨人南社的據點,普希金和他們關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們的影響。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風光也在這一時期普希金的創作中留下了印記。南方流放時期是普希金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高潮時期。在這幾年裡,他寫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義敘事詩:《高加索的俘虜》、《強盜兄弟》、《巴赫切薩拉伊的淚泉》和《茨岡》。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奧夫開始創作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南方流放的後期,普希金與奧德薩總督關系惡化。1824年當局截獲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 並以此為借口,將普希金放逐到他母親的領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軟禁了起來。
鄉村幽禁時期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著他。他中斷了與十二月黨人的聯系,但接近了農奴制度下的農村生活和俄羅斯普通的人民。他在這二年裡經常到集市上聽農民談話和唱歌,並十分注意收集民間故事和口頭傳說。普希金從那裡學習人民的語言,吸取了許多有益的養料,這一切對普希金後來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兩年裡,普希金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如《囚徒》、《致大海》、《致凱恩》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幾十首抒情詩 ,敘事詩《努林伯爵》,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以及《葉甫蓋尼·奧涅金》前六章。
就在他被軟禁在鄉間的時候 ,彼得堡爆發了十二月黨人起義。普希金一直關心著時態的發展。起義失敗後,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拉攏詩人為其服務,決定將其召回莫斯科。
重返京城時期
這時期,普希金寫下了不少熱情贊揚十二月黨人的崇高志向的詩歌,《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故滯留波爾金諾,這三個月成了普希金創作中的豐收時期。他完成了《葉甫蓋尼·奧涅金》、《別爾金小說集》(其中包括《射擊》、《暴風雪》、《村姑小姐》和《驛站長》等)、四部小型悲劇和幾十首抒情詩。
普希金與岡察羅娃結婚後,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動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監視。這一時期,普希金在創作上仍不斷有優秀作品出現,如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杜勃羅夫斯基》、敘事詩《波爾塔瓦》、《青銅騎士》、抒情詩《致詩人》、《秋天》和《紀念碑》等。30年代中期,普希金與當局的矛盾日益加劇,此時一個法國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普希金於1837年 2月8日與丹特士決斗,身負重傷,兩天後去世。
『陸』 蘇聯的締造者和終結者是誰
締造者和「終結者」都是蘇聯的領導人.締造者是蘇聯的建立者,1922年列寧領導成立了蘇聯.「終結者」就是使蘇聯解體的人物,1985年因為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最終導致了1991年蘇聯的解體.
故選B.
『柒』 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資料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青銅騎士」。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nеkсанaр Сергеевny Nуwknh),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外界評價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現了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 普希金決斗時所穿的上衣[1]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黑桃皇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茨岡》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名言
沒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靜。
法律之劍不能到達的地方,諷刺之鞭必定可以到達。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 普希金畫像及其紀念雕塑和廣場(10張)
敏感並不是智慧的證明,傻瓜甚至瘋子有時也會格外敏感
不論是多情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傾聽著年輕姑娘的歌聲,老人的心也變得年輕。
年輕的良知像晴天一樣明潔。
等青春輕飄的煙霧把少年的歡樂裊裊曳去,之後,我們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東西。
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起,愛惜名譽要從幼小時候起。
世界的設計創造應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謀取金錢,人並非以金錢為對象而生活,人的對象往往是人。
被你那纏綿悱惻的夢想,隨心所欲選中的人多麼幸福。
我曾經愛過你:愛情,也許 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亡,但願它不會再打擾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我曾經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但願上帝保佑你,另一個人也會象我愛你一樣。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
《彼得大帝的黑奴》
《書信小說》
《亡人伊凡·彼得洛維奇·別爾金小說集》
《射擊》
《暴風雪》
《棺材老闆》
《驛站長》
《村姑小姐》
《戈琉辛諾村源流考》
《羅斯拉夫列夫》
《杜布羅夫斯基》
《黑桃皇後》
《基爾沙里》
《埃及之夜》
《賓客聚集別墅》
《我們在別墅里度過了一晚》
長篇小說
《上尉的女兒》
詩體小說
《歐根·奧涅金》
詩作
《巴奇薩拉的噴泉》
《致大海》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十月十九日》
《枉然的賦與》
《枉然的饋贈》
《你和您》
《當我以臂膊》
《當我緊緊擁抱著》
《哀歌》
《茨崗》
《為了遙遠的祖國的海岸》
《夠了,夠了,我親愛的》
《我的朋友,時不我待》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我的名字》
《青銅騎士》
『捌』 蘇聯的締造者和終結者是誰
蘇聯的締造者是列寧,終結者是葉利欽。
1、蘇聯成立: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並存的局面。
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於1917年11月7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聯。
2、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12月26日,代表們象徵性舉了手,蘇聯最高蘇維埃自行解散,標志著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從法律和現實中正式結束其存在。
(8)俄國創造者擴展閱讀:
蘇聯的締造者列寧為組建蘇維埃國家的武裝力量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組織動員紅軍戰士奔赴前線抗擊敵人,親自視察軍事院校指導工作,組織普遍軍訓培養後備部隊。
為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他從工農中選拔優秀幹部擔任紅軍指揮人員,選派大批優秀黨員擔任紅軍政治委員。為了保證前線的勝利,列寧領導蘇維埃政府把一切工作轉入戰時軌道,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下,俄國人民經過兩年多的浴血奮戰,粉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勢力的武裝叛亂,保衛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玖』 蘇聯的創始人是誰
蘇聯的創始人是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