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第一階段計劃
課題研究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要在各科教學中精心設計,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是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促進教師自身創新能力,增強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與研究的原則:
1.普遍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層次性原則,即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確定不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
3.差異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考慮個體發展的客觀規律。
4.基礎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提倡創新並不是否認知識的傳承。創新是建立在知識傳承的基礎之上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以深厚廣博的知識為基礎的。
5.活動性原則,即要注重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動手操作、實驗探索、調查研究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結果,要在學生活動和探索的過程中激發、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6.激勵性原則,即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孩子的創新往往源於興趣、愛好,源於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異、質疑和問難,鼓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進行新的探索。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誘導和培養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精神培養的研究。
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以人為本,實踐創新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後進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
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培養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的規律和方法
2.在實踐中驗證和發展,完善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培養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種途徑,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去創造,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
4.探討在教學活動中,如何發揮教師的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優秀的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5.在教學活動中,激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的非常規解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總結出一套適合創新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創世紀人才的教學經驗,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搜集有關資料,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新形勢的要求為方向,探索評價培養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科學方法,迅速摸清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現狀,並在此基
礎上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模式。
2、行動研究法:嘗試用多種手段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3、經驗總結法:總結在實驗中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並在研究中收集資料便於今後總結解題。
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總結經驗,逐步擴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研究措施:
1,實驗前評估學生數學創造思維能力。
2,在每周兩節教研活動時抽出時間進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師進行專題發言。
3,利用每位教師定期舉行的研討課,進行交流探討。
4,實驗後進行全階段的效果測評與成果總結。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收集有關理論資料。
成立課題研究組,論證課題可行性,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法。學習有關理論,為實驗提供依據和指導,制定研究計劃。
2、實驗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實驗點展開實驗,對教學模式進行嘗試。
參與課堂教學試驗的教師每學期舉行研討課。
課題組進行綜合研討和評價,以點帶面,擴展全校進行課題研究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和調控進程,收集積累資料,學年末作階段性總結。
3、小結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2. 小學生如何做到創新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些課堂教學形式單調,內容陳舊,知識面窄,嚴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全面認識,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創造慾望。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景。認知心理學關於學習機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學習主動性的本質是認識主體的主動建構。只有當學生認識主體意識是影響和決定學習成敗的時候,主動建構才有可能實現。從認識論意義上看,知識總是情景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動和感知比概念更重要,因此,只有將認識主體置於飽含吸引力和內驅力的問題情景中學習,才能促進認識主體的主動發展。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解決教學問題的關鍵是教育內部的革新、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弗萊登塔爾曾經說:「學一個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
三、注重開放題的教學,提高創新能力 沿襲已久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讓大多數學生能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餘地。如:開展調查本校學生課外活動的情況,面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開展積極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指出,學生本身的個體差異、教師素質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將影響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因此,教師在調控教學內容時,必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盡可能地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在教學評價上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3. 中學生創新課程都有哪些
創業創新課程類型
船業創新課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
開展動態的創新思維訓練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把原本是教師講解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同學們尋找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理解,然後替代教師來講解,教師起引路的作用。這類歸為理論課。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和情境,由同學們以團隊為單位自己進行創新或創業方案的設計,並完成自己所設計的方案,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這類歸為實踐課。
(三)創業創新課程學習要求
動腦、動手、動口相結合,變單純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開展創業創新的團隊訓練。
躍躍欲試 腦力激盪
心有靈犀 一點就通
感悟夢幻 超越自我
體驗創造 放飛心靈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快樂分享 回味無窮
學有所得 課後拓展
(四)創業創新課程需要轉變觀念
WTO的學習觀、就業觀、智慧觀
學習觀的新視野:教師的職責是一張「地圖」,真正去游覽、欣賞、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是學生自己。
就業觀的新視野:國際大市場。向大學生呼籲「創造新職業,何必守著現有的職業群!」WTO就是一個全球就業的大市場。
智慧觀的新視野:系統科學方法論。方法論給人以智慧,但卻缺少創造技法課程,創新思維訓練的教學活動就是在追求這個目標。 與此同時要更好的學會合作。
————(21世紀中國教育論壇)
4.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應用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陣地。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最熱門的話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創新能力的培養必將成為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則必須在發展學生語文能力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通過創新教育,開啟學生創新的心扉,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成為21 世紀的創新型人才全面地打好基礎。那麼,怎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我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幾點做法和體會,淺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民主氛圍,誘發學生的創新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與學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為完整的人與人之間理解與溝通,是人和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尊嚴」,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和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關系。師生關系和諧,會使學生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感情體驗,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所謂「樂其師,聽其言,效其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人的創新能力,不僅以其知識和智慧作基礎,而且要與積極情緒,特別是創新慾望密切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維,給他們提供自由開放的空間,創設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就能主動參與,敢於質疑,敢於堅持自己的見解,敢於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激勵氛圍。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誠於嘉許,寬於稱道」的態度,想方設法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間,使自己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位聽眾,一位合作者,也是一位指導者,充當智多星、向導、顧問和夥伴的角色,把愛心、微笑、激勵成功和信任帶入課堂,在足夠的寬松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創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下創新基礎
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嚮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它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生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慾的源泉,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起點,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沉浸在活躍的氛圍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靈活運用,誘導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設置懸念就是很好的一個做法。所謂懸念,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運用懸念法引入新課,可以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教學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可從課文內容中截取一些令人擔心的故事情節或概括敘述人物的悲喜結局,以激起學生探求的心理,如教學《負荊請罪》時,有位教師是這樣設置懸念的: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上立了大功。趙惠文王封他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很不服氣,想當眾羞辱藺相如。可到了後來,他卻到藺相如門前負荊請罪,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廉頗對藺相如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這樣一問,學生大腦中產生了懸念,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興趣油然而生,思維就活躍起來了。
三、引導學生放飛想像,拓展創新思維
想像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是指人在知覺、感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而能想出它的具體形象的設想。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是創造思性維最重要的東西,它是一種酶,能夠活化知識,開發智力,拓展思維,使學生融會貫通地發掘事物,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想像是創新的翅膀,小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只要老師創造條件,正確引導,學生就會邊學課文邊在頭腦里浮現畫面。如教學《窮人》一文,課文結尾言猶未盡,可讓學生繼續推理想像,啟發引導學生:桑娜一家以後的生活會怎樣?針對這樣的問題,學生興趣盎然,思維也就活躍了,他們可以聯繫上下文,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說:「桑娜一家的生活會變好,因為有愛就能戰勝一切,因為好人應該有好報。」有的同學說:「桑娜一家的生活會更悲慘,因為多了兩張口要吃飯,漁夫有可能撈不到魚,也有可能葬身海底,孩子也有可能生病……」學生想像被激活,進入個體豐富的想像空間,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新知不斷形成,思維異常活躍。
四、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是創新的重要手段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是一切發現創新的基礎。有疑問才能促進學生去探索,去創新。學生的疑問往往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心,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語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熱情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大膽提出疑問,是培養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善於啟發、誘導學生多思考,多質疑,以疑啟思,提高思維的變通性,應充分運用「變式」,對同一問題、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維產生矛盾,意見紛呈,這時教師放開讓學生各抒己見,使學生置身於思考探索的氣氛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順其童心,投其所好」,積極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問,從而發現事物的奧妙。如《烏鴉喝水》一文中聰明的烏鴉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使裡面不多的水升高,喝到了水。學完課文後,可設問:「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麼辦呢?」請小朋友給烏鴉想個好辦法。有的同學說:「用石頭把瓶磕破了烏鴉就喝到水了。」我問:「烏鴉把瓶碰碎後,水會流出來,本來不多的水就更少了,烏鴉能不能解渴啊?」又有同學說:「把瓶慢慢地推倒,然後小心地用嘴接住喝,像吸奶瓶一樣。」我贊許地說:「你的辦法不錯,有沒有更妙的?」一個同學說:「烏鴉可以撿一根吸管來。」我給了他一個大拇指,說:「如果附近有吸管的話,這的確是省力省事,最棒的辦法了!」還有的說:「烏鴉可以采根粗的蔥來吸。」我驚喜地說:「這個辦法真妙!蔥中間是空的,是天然的吸管!你真聰明。」最後總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許許多多的辦法,老師想你們如果碰到什麼難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五、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創新的關鍵
發散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從多方面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與創造力有直接關系,它可以使學生思維靈活,能讓學生豐富想像,積極探索求異,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載體,有不少課文給我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好機會。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啟發學生提出多種不帶結論性的設想,盡可能將已知信息沿著不同的途徑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變通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如,教學《狼與小羊》一文,問:「最後狼撲向小羊,羊有生命危險嗎?」這時,學生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羊一閃,狼撲了空,掉進了萬丈深淵粉身碎骨。」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這時狼卻突然倒下了。原來是一位獵人向狼開了一槍。」還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塊岩石上撞暈了,小羊趁機逃走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斷變換角度,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創新的關節點,做到精心設計,重點突破,就能讓學生的發散思維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常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斷變換角度,充分利用學生的舊知識,創設思維、討論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發散性思維的能力,發揮個性創造能力。然後教師的點撥盡可能將已知信息沿著不同的途徑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變通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不斷改革應試教育弊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讓我們時刻銘記江總書記的話:「堅持創新、勇於創新」,使教育成為一片培植孩子創造思維的沃土。這雖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只要我們大膽嘗試,勇於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定能讓小學語文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廣闊天地。
5.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力
培養創造力的一些主要思路,供參考:
1.增強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決定一個人想不想創新的問題。因此,要開發創造力,首先要增強和提高人的創新意識。人的創新意識有兩種:一是主動性創新意識,一是被動性創新意識。主動性創新意識,是指不需來自外部的推動,主體的意識就可以有效地驅動個體去創新,創新活動是主體自身需要的一種意識,穩定、持續、主動、習慣化是它的特點。
被動性創新意識是指主體受外部的推動而產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接受交給自已完成的指令性科研問題、開發任務或項目。這類被動性創新意識同樣也會對創新活動產生推動作用,主要是創造主體有責任感,有成功的願望,有勝任的能力。
2.掌握創造方法
創造方法是創新活動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歸納,並上升為工具性的創造方法論。創造方法一舉擊破了創造的神秘氣氛,使普通人藉助創造方法亦能涉足創造活動,掌握創造方法是開發創造力的好思路。
3.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乃創造力的靈魂,培養創新思維是創造力開發的關健。美國創造力開發公司總裁、創造學家羅傑.馮奧奇說過:「如果你對創造性思維持冷淡態度,你就不會認識到在一個發展變化、日新月異的世界上,激發和應用新設想是至關重要的生存技能。」
4.優化創新人格
前面講到, 創新思維乃創造力的靈魂,而創新思維的靈魂又是什麼呢?那就是創新人格!這是因為人是創造萬物的主體,是一切創新活動的認識者、發出者和操作者,忽視創新人格的優化,開發創造力將是舍本求末倒置的。
5.形成創新環境
創造力開發離不開一個好的環境,尤其是個體創造力開發。因為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美國創造學家阿瑞提認為:「適宜的氣候和環境能極大地促進創造。」
6.創新成果展示和創新人物示範
經常進行各級各類的創新成果展示,對創新方面取得成績的人物進行表彰、鼓勵和獎勵,達到示範作用的目的,都對創造力的開發很有推動作用。
奇思妙想玩轉發明課程,以科學的形式與方法,解密孩子的創造力基因,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為他們摘取人生第一件發明;為中考培養科技特長生,為留學移民增添專利加分強項,為高考各重點大學自主招生挖掘創新潛質。
6. 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創新創造的能力本領
1、以項目和社團為載體,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活動等方式,形成了以專業為依託,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以社團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技能技巧大賽等活動。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2、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建立滲透創業教育內容的教育課程,在課堂上可考慮採用創業案例進行教學,向學生直觀、生動地展示成功創業者的創業精神、創業方法、過程和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創業意識,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路、拓寬其創業視野;培養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能力和品質。
3、創設環境類課程
在校園內設立「創業園區」,學生可以提出項目申請,方案獲通過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開辦一些校內公司或在校內經商等。
或者由學校組織開辦模擬公司,將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創業相結合,其運作程序符合企業行為,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創業的平台。軟環境如職業指導等,院系應成立由創業經驗豐富的教師、企業管理人員和風險投資專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小組,為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建議,從而避免學生盲目創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創業環境的建設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相互協作,共同進行。
4、加強創業實踐活動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和科研活動,如「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對於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和提高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學生當中造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才能使更多的創新人才破土而出。實踐最能鍛煉和培養一個人的才能,只有在實踐中多看、多思、多問、多記、反復檢驗,反復調查,不斷總結,吸取教訓,才能從實踐中摸索出真知。
7. 大學生創新題目有哪些可以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大創新計劃」。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和教育部有關規定,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學習、重在過程」的原則,為促進高校轉變教育觀念、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而實施的培養方案。今天的任務是進入「大創新計劃」,了解其項目類型、水平和管理,申請實操培訓指導。
大創新計劃」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學校級三個層次,包括創新培養計劃項目、創業培養計劃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大類。1.創新培養計劃是由本科生(2至5人)組成的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創新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條件准備與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成果(學術)交流等。2.創業培訓項目是在導師指導下,通過編制創業計劃、進行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運營、參與企業實踐、撰寫創業報告等方式,掌握創業基礎、創業過程和方法、創業法規和政策的本科團隊(主要成員2至5人)。3.創業實踐項目是在內外導師共同指導下,獨立尋找商機、整合資源、自主創業、自主經營的本科團隊(主要成員2-7人),真實體驗創業中注冊、創立、融資、運營、風險管理的全部流程,掌握創業理論、創業方法和創業規則。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項目的組織實施和資金管理。
首先是創新訓練項目:創新訓練項目選題范圍要適當,要求研究內容新穎、研究目標明確,具有創新性和探索性。學生需對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進行可行性分析,並在實施過程中適時進行調整、優化和改進。項目選題需協調處理好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與創新實驗和創造發明的關系,注重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創新訓練三者的密切結合。項目申請獲批後,學生需要在導師的指導下,資助進行研究性學習、實驗方案設計、設備材料購置、實驗數據處理、研究結果分析、研究報告撰寫等。然後是創業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選題范圍要適當,目標內容要清晰明確,技術活商業模式要有所創新,保證團隊中每一位成員均能從中獲得不同方面的創業訓練。還需要注意保證在不影響本專業學習的前提下,充分規劃和管理項目執行時間,注重理論學習、能力培養和創業訓練三者的密切結合,避免把創業計劃項目變成純粹以營利為唯一目的的商業活動。
8. 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這個就在平時,讓他多觀察,多留意,多找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