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聯科學家為創造戰爭機器搞起人猿雜交,結果如何
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在蘇聯誕生以後,它就一直希望能夠稱霸世界。但是無論蘇聯再怎麼強大,也很難避免其軍隊在戰場上出現死傷的情況。不過為了降低軍隊的死傷率,蘇聯便產生了通過科學實驗來搞出一批既強大又聽話的生物性戰爭機器的想法,也就是我們曾聽說過的雜交實驗。
剛開始的時候,做這種實驗只不過是蘇方的一個設想罷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一個名叫伊萬諾夫的科學家竟然會將此付諸行動。那麼,這種實驗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如果你對此頗感好奇,那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在了解了這件事後,都覺得蘇聯和伊萬諾夫簡直太瘋狂了。該實驗明顯有悖於生物常理,他們卻明知故犯,簡直就是在挑戰人性的下限。好在這種實驗最後不了了之,否則的話,後果很可能不堪設想。
❷ 學知識.理解蘇聯確立了「新的經濟體制 指的是什麼
新的經濟體制即蘇聯在工業企業中實行的以利潤為核心的管理制度。全稱「計劃工作和經濟刺激的新體制」。它是柯西金於1965年在蘇共中央九月全會上所作的《關於改進工業管理、完善計劃工作和加強工業生產的經濟刺激》的報告中首次提出。同年10月,蘇聯政府批准了《社會主義國營生產企業條例》,正式決定推行新經濟體制。經過了一段時期的試點工作,到1970年,工業企業基本上都完成了向新經濟體制的過渡。
新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是:在集中領導和按部門管理的基礎上,擴大企業在經營和生產上的自主權;採取經濟與行政相結合的方法管理經濟,並逐步過渡到以經濟方法管理經濟,加強經濟杠桿和物質刺激的作用;依照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完全經濟核算制」、「生產基金付費制」和「鼓勵基金」制度,以發展生產,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運用價格、利潤、獎金、貸款等手段加強對生產的經濟刺激;提高國家經濟計劃工作者的科學水平;立「新獎勵制度」和「經濟刺激基金制度」,激發全體勞動者對生產成果的關心。新經濟體制是蘇聯共產黨所推行的一次經濟體制的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益於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
新經濟體制使蘇聯經濟發展在短期內較為穩定,經濟實力有所增加,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改革沒有觸及所有制問題,只在管理上下功夫,改革是在不改變國家集中統一計劃前提下進,使蘇聯經濟70年代增長速度慢,80年代停滯不前,農業減產一度混亂,使改革未能取得預期效果。
❸ 蘇聯最著名的文學著作有那些謝謝
1、《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是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於1836年發表。故事描寫紈絝子弟赫列斯達可夫與人打賭輸得精光,正一籌莫展,從彼得堡途經外省某市,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在當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鬧出許多笑話。
作品改變了當時俄國劇壇上充斥著從法國移植而來的思想淺薄、手法庸俗的鬧劇的局面。《欽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劇這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社會達官顯貴們的丑惡原形,從而揭露了農奴制俄國社會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動。
2、《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創作於1863—1869年。
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壯闊史詩。
《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贊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
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3、《卡拉馬佐夫兄弟》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通常也被認為是作者文學生涯的巔峰之作。
《卡拉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羅斯信使》雜志上連載了將近兩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並於1881年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
該書改變自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之間的尖銳沖突,以及弒父案件的法庭審判。
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
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於人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情慾、信仰、理性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
4、《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名著
❹ 納粹德國和蘇聯,為什麼還能創造那麼多劃時代的發明
納粹之所以能創造那麼多劃時代的科學發明和技術,原因在於德意志在納粹出現前數百年的積累,把時間線拉長點來看的話,納粹是毫無疑問的敗家子。德意志早在19世紀下半頁就已經成為全球科學中心,無論是理論還是應用,德國都已經超越英法。在生物學領域,施旺、施萊登和微耳和建立細胞理論,耐格里、魏斯曼建立細胞遺傳學;物理學領域,歐姆、亥爾姆霍茲是電磁理論的創始人;在化學領域,繼李比希之後出現了本生、霍夫曼、凱庫勒、拜爾、菲夏等化學大師。據科學史家統計,從1851年到1900年的50年間,理論科學和技術科學上的重大成果級計數,英國佔106項,法國佔65項,美國佔33項,而德國佔202項。此外,德意志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還是世界數學中心,這一時期哥廷根大學聚集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一批數學大師如黎曼、希爾伯特、閔可夫斯基、外爾、馮•諾依曼等,可謂群星璀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理論之一量子力學,其奠基人如普朗克,海森堡,玻恩等也是來自於德意志。而納粹出現後德國發生了什麼?哥廷根的大多數成員被迫流亡美國,包括但不限於馮•諾依曼、柯朗、外爾、德恩。此外還有愛因斯坦等。而流亡美國的這部分人可以說直接撐起了後續美國數理科學的半邊天。從這點來看,說納粹是史上最大的敗家子恐怕並不為過。至於蘇聯,俄國在蘇聯之前的成就雖然不如德意志那麼耀眼,但是其在數理科學方面的發展和傳承也是不容置疑的。早在1724年俄國人就成立了聖彼得堡科學院。當時俄國沒有科學家,只好從歐洲引進。歐拉便是在那個時候來到俄國,並且此後大部分時間待在俄國直至逝世(中國相類似的事情大概是20世紀末引楊振寧回國?)。之後俄羅斯數理科學一直都有傳承,在二戰後蘇聯因為要和美國搞冷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於數理研究,所以說蘇聯雖然對文化思想進行了控制,但是對科學研究的限制是很少的。而且數理科學是價值無涉的,對於極權政體而言,在很多時候限制科學發展是沒有好處的。當然,比起敗家,蘇聯大概也只比納粹好那麼一點,畢竟現在俄國數理科學的前景實在是讓人悲觀。
❺ 蘇聯為什麼不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
說蘇聯嫌向中國學習是丟人,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聯繫到當時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時,蘇聯實際的國內環境,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當時蘇聯正值勃涅日列夫執政的後期,而這位的執政方針有一句話來概括,即:超級大國模式(勃涅日列夫主義)。它一方面從整體上基本繼承了斯大林模式,另一方面又使得蘇聯的領導層自我陶醉其中(換句話說,中國的改革開放那時在蘇聯人眼裡或許是完全錯誤的)。再加上此前,中、蘇的關系正處於「冰河期」。因此,蘇聯根本就沒打算學習中國的(改革)模式。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隨著勃涅日列夫的去世,以及他之後的兩位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的短命,蘇聯政局出現動盪,內部矛盾有集中爆發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新上台的戈爾巴喬夫才決心進行改革。
但戈氏的改革也不是照搬中國的模式(這並不是嫌丟人那麼簡單),這就好比小平同志的改革是在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一樣,戈氏也想創造性走一條有「戈氏特色的蘇聯改革路線」。
這一方面(主要)是由蘇聯自身的國情(包括當時的蘇、中關系)決定的,另一方面則與戈氏本人的性格與作風有關(戈氏的個人思維受西方的影響很大)。於是,在他進行改革時,更多的就是把西方國家的體制或做法套用到蘇聯的頭上。比如說設立蘇聯人大,其實這並不是在學習中國,而是(他要)通過此舉來達到削弱蘇聯最高蘇維埃權力的目的(以前最高蘇維埃是蘇聯最高的權力機關,也是個「集權」的機關。而戈氏想要達到的效果則是模仿西方,實行「多權分立」,這就必須要他去想方設法的削弱以前「集權」機關的權力)。
當然了,眾所周知,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與蘇聯是不同的,所以在蘇聯直接模仿(或套用)西方的體制也是行不通的。歷史的事實證明,戈氏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醫好蘇聯的痼疾,反倒被某些個別有用心的所謂的「改革派」所利用,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的結局。
❻ 蘇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❼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有哪些
(1)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基本上實現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增強了綜合國力;(2)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國基本上完成農業集體化,(3),一度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經濟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維護了蘇維埃政權的統治。
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後組織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聯共(布)十四大(1925年)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心是實施重工業建設,把重工業建設放在首位.此後,即1927年召開的聯共(布)十五大上提出農業集體化方針,實施集體農庄.到1937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緊次於美國.
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第一、國民經濟恢復基本完成後,蘇聯仍然是一個只能輸出農產品、輸入機器裝備的落後農業國。為了用現代技術改造落後的工業農業,為了增強國防力量以維護民族獨立,為了給社會主義建立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
1925年12月召開的聯共(布)「十四大」通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決定把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這次大會,標志著有計劃、大規模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的開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十分艱難困苦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國際上蘇聯受到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國內原有的經濟文化和技術基礎十分落後,資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會主義工業化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事業,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
蘇聯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上勇於探索,開拓前進。從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第三個五年計劃被迫中斷外,完整地執行了10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計劃完成時,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達到70%,已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建立了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
同時,工業的社會主義成分佔了99%以上。據蘇聯官方統計,「二五」計劃的完成,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機床已基本自給,進口的機器只佔需要量的0.9%,拖拉機等產品已開始出口。第二、1927年末,蘇聯的工業生產達到並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後的個體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業,不能適應工業的迅速發展。
1927年12月,聯共(布)「十五大」通過了逐步開展農業集體化的方針。1929年,在蘇聯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1930年1月,聯共(布)中央的決議指出: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權和主要生產資料公有的集體農庄。
決議要求在運動中堅持農民自願參加的原則。1933年1月,聯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個體小農經濟納入社會主義大農業的軌道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農業集體化的實現,為蘇聯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開辟了廣闊道路,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了條件。
❽ 蘇聯教育學蘇霍姆林斯基是什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蘇霍姆林斯基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Васили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是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他課,始終堅持深入課堂聽課,始終堅持教育理論的學習與鑽研,始終堅持密切聯系學校教育教學的具體實際開展教育研究和教育創新,提出了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影響極大。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第一節 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概述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蘇霍姆林斯基認真考察了教育史上關於人的發展的種種思想,從古希臘「身心既美且善」的追求到文藝復興時期樂觀堅強、勇於懷疑的理念,從資產階級努力鏟除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鴻溝的探索到民主主義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民造福的實踐,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全面發展的深刻闡述,正是在這樣深廣的歷史背景上,他根據蘇聯社會的要求和自己的實踐,創造性地將「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個性發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認為個人全面發展思想是「共產主義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學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標,這也是教育思想的核心。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就是把豐富的精神生活、純潔的道德、健全的體格和諧結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融為一體的人,是把對社會的需求和為社會勞動和諧統一起來的人。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有機地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統一的整體。
一、全面和諧發展思想的主要內涵
什麼是全面和諧發展,蘇霍姆林斯基對此作了許多的闡述。「人的全面發展——就是造就個體的人的豐富性,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質、審美價值、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且進一步指出:「真正的全面發展——指一個人貢獻給社會的東西跟他從社會所取得和消費的東西之間的和諧。如果不去發展一個人對勞動的需要(這是最重要的需要),那麼充分滿足人的各種需要就是不可思議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也不意味著每個人只是受別人的教育,一個人對於理想的積極追求,是實現個人全面發展思想的社會方面和教育學方面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這些論述中,他強調了全面發展就是造就個體的豐富性,享受社會財富與為社會勞動貢獻的和諧統一,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和諧統一。在《關於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一文中,他又指出:「所謂和諧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動的兩種職能配合起來,使兩者得到平衡:一種職能就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另一種職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現,自己的內在本質的表現,自己的世界觀、觀點、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積極的勞動中和創造中,以及在集體成員的相互關系中的表現和顯示。」
到了晚年,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這部總結自己30多年普通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經驗的著作中,對此又作了更為集中、全面的闡述:「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
可以說,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是關注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的教育目的與實施德智體美勞諸要素的教育過程的有機統一,是認識客觀世界與人的自我表現兩種職能的有機統一,是知情意行等諸心理方面發展的有機統一,是物質與精神財富上創造與享用、貢獻與消費的有機統一。
二、德育與人的全面和諧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和諧全面發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一)德育內容
在德育的內容上,蘇霍姆林斯基突出強調了以下幾點。
1.注重公民精神教育。
2.注重培養道德情感。
3.注重培養學生確立堅定的道德信念。
4.促進學生社會定向的形成。
5.培養男女青年相互關系的道德美感。
(二)德育實施
在德育的實施方面,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德育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必須貫穿於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
三、智育與人的全面發展
(一)智育的本質
在智育的本質問題上,傳統教學論只強調知識,把智育的任務僅僅歸結為系統知識的學習與基本技能。
(二)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在知識與能力的關繫上,主張不要讓知識與能力之間關系失調。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潛心研究十多年,總結出了學生必須掌握的十二項能力:
(1)會觀察周圍的世界;(2)會思考,即會類比、比較、對比,找出不懂的東西,提出疑問;(3)會表達自己對所看見、所觀察、所做和所思考的東西的想法;(4)能流利地閱讀,並理解所讀的東西;(5)能流暢、迅速而正確地書寫;(6)能劃分閱讀材料的各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並找出各部分相互之間的聯系;(7)能找到同所要了解的問題相關的書籍;(8)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關材料;(9)能對閱讀材料進行初步的邏輯分析;(10)能聽教師的講解,並做好簡明扼要的紀錄;(11)能閱讀原文並同時聽懂教師關於如何理解課文的講解;12.會寫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圍所看到、觀察到的事物敘述出來。同時,他還對於每種能力的過關達標時間、訓練數量、熟練程度、檢測方式等都作了細致研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
(三)如何看待智力發展的不平衡現象
在如何看待學生智力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上,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中一個非常細致的、也可以說是非常微妙的問題。。
(四)創造豐富深廣的「智力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智力發展的廣闊背景。為了豐富學生的智力生活,他採取了種種措施:
1.重視課外閱讀。
2.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
3.建立廣泛的智力生活基地。
四、勞動教育與人的全面和諧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勞動教育,這一方面是緣於蘇聯當時嚴重的「升學與就業」矛盾,更重要的是緣於他對勞動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他明確指出:「一個人的和諧全面發展、富有教養、精神豐富、道德純潔——所有這一切,只有當他不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體育素養上,而且在勞動素養、勞動創造素養上達到較高階段時,才能做到。」而且他也堅決反對那種簡單體力勞動,而總是把創造性、復雜性、研究性引入到具體的勞動活動之中,使學生在勞動中體驗到智力的愉悅和創造的快樂。
因此蘇霍魯林斯基是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❾ 什麼是蘇聯教育體制
蘇聯教育模式,它強調專業化,學生在高中階段就過早地分成文科和理科,進入大學,專業更是固定的。事實證明,這種體制有嚴重缺陷,一是造成學生的知識面很窄,創新能力不強;二是由於專業分得太早且一旦分定就很難改變,使得大部分人一輩子只干一份工作。如果這個專業不是你感興趣的,那你一生就不太可能有創造力,更無從談起成為優秀創新人才。」
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為代表的通才培養教育體制,不僅在高中畢業前實施通才教育,而且在大學階段也盡量淡化專業。更為重要的是,它在體制上把各類教育都相互溝通,使所有學生無論最初的選擇是什麼,只要有條件有興趣,都可以再轉入其他類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