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發明了鉛筆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自動筆
世界上第一支自動鉛筆於1822年在英國發明。1915年日本人早川德治發明了一種自動鉛筆,為了出口,給這種鉛筆取名為「Every-Ready Sharp Pencil」。一開始這種新的書寫工具並不受到日本國內認可,直到出口訂單激增,受到國外認可之外,日本國內的需求才迅速增長。早川公司也憑借自動鉛筆的銷售得到了擴張。
自動鉛筆於1970年代末開始在日本校園普及,並由日本夏普公司大量生產,自動鉛筆使用前需放入由石墨製成的細筆芯(俗稱鉛芯),放入筆芯後關上後面的蓋子以防止筆芯跌出來。自動鉛筆內有彈簧,按壓後面的蓋子可以使筆芯由前端固定長度伸出,並寫出粗細相同的字體。
木製鉛筆為了維持書寫順利,需要時常卷削,自動鉛筆的出現正順應了人們使用方便的需要。自動鉛筆,顧名思義,即不用卷削,能自動或半自動出芯的鉛筆。
19世紀中期,自動鉛筆在歐洲以手工藝品出現。19世紀末期德國開始商品化生產,但鉛芯仍需人工削尖,產量有限。1903年日本開始使用機械製造活動鉛筆,其結構簡單,均為旋轉式。40年代美國派克公司首批生產0.9mm旋轉式活動鉛筆,鉛芯無須人工削尖。1965年日本研製成功0.5mm和0.7mm合成樹脂細鉛芯,並開發了新型三爪卡頭,取代了傳統的金屬三爪卡頭。同年日本派羅德自來水筆株式會社首次生產出脈動式細芯活動鉛筆。70年代又相繼開發了二次撳動式、雙卡撳動式和甩打撳動式結構芯活動鉛筆。1979年聯邦德國法伯·卡斯特鉛筆廠首次推出自動出芯式活動鉛筆。1980年前後又研製成功了塑料二爪卡頭,使自動鉛筆在材料和結構上有了新的突破。
[編輯本段]分類
活動鉛筆按鉛筆直徑大小分為粗芯(大於0.9m)和細芯(小於0.9m)活動鉛筆。按出芯方式,可分為墜芯式、旋轉式、脈動式和自動補償式,4種活動鉛筆。墜芯式靠鉛芯重力自動出鉛芯。旋轉式靠旋轉輸送鉛芯。脈動式(撳動式)靠撳動輸送鉛芯,結構有一次撳動式,即撳動一次出鉛芯。二次撳動式,第一次撳動筆嘴伸出筆桿,第二次撳動鉛芯伸出。雙卡頭撳動式,採用雙卡頭結構,縮短了卡頭和筆嘴端部距離,使活動鉛筆內最後剩下的8~15mm的一段殘留鉛芯,不用撳動可出一支整鉛芯將其頂出,即可連續書寫。自動補償式(自動出芯)無須旋轉或脈動裝置,可自動補償鉛芯,連續書寫。
[編輯本段]結構
脈動式機芯結構是活動鉛筆普遍採用的基本結構形式,主要由筆桿、尖套、護芯管、卡頭、鎖緊箍、彈簧等組成(見圖脈動式活動鉛筆結構示意)。當儲芯管受撳動壓力(手指壓力)作用時,克服彈簧的彈性力向下移動,並使卡頭爪片張開,同時鉛芯依靠自身的重力,離開在儲芯管內的原來位置,在制動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著護芯管壁移動一定長度。撳動壓力釋放後,彈簧恢復原位,鉛芯被鎖緊箍和卡頭自動鎖緊定位,完成一次脈動出芯過程。依此往復即可連續脈動出芯。
[編輯本段]樹脂細鉛芯
細芯活動鉛筆的專用鉛芯,具有撓曲強度高、書寫性能好等特點。它主要以合成樹脂為鉛芯的粘結劑,常用的有聚乙烯醇、瀝青、呋喃樹脂、聚氯乙烯、ABC樹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以石墨為鉛芯的著色劑;常用溶劑有水、乙醇等;常以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為增塑劑,用來降低樹脂在高溫下的流動粘度,改善成型工性能;常以硬脂酸鉛為穩定劑,防止樹脂老化,抑制氧化過程進行;以液體石蠟、低分子聚乙烯等為潤滑劑,改善樹脂熔體的流動性能。
樹脂細鉛芯的製造是在惰性氣體(如氬氣)保護下或密封條件下,經高溫焙燒碳化而形成石墨化結構,使其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較好的書寫性能。
⑵ 鉛筆是那個國家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來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自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⑶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8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3)誰創造的鉛筆擴展閱讀: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鉛筆鉛芯的硬度標志,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排列方式(由軟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級。
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顏色越淡。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顏色越黑。鉛筆桿的分類正是按照筆芯中石墨的份量來劃分。
其中H類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適合用於界面相對較硬或明確的物體,比如木工劃線,野外繪圖等;HB類鉛筆筆芯硬度適中,適合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或打輪廓用;B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繪畫,也可用於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別的卡片。
比如,我們常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另外,常見的還有彩色鉛筆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彩色鉛筆,主要用於畫畫。
⑷ 是誰發明了鉛筆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1、最早是1564年,人們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
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
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
2、用石墨條寫字有一個致命弱點——既要弄臟手,又容易折斷。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
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
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⑸ 鉛筆誰創造的
鉛 筆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字既弄臟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未,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生產這種鉛筆。當拿破崙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說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⑹ 誰發明的鉛筆
鉛筆自發明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了,大約500年前,在英國的昆布蘭發現了石墨,那時就有人做了一些粗糙的石墨筆。
1760年德國紐倫堡的費伯家族企業有了鉛筆生意。那時鉛筆是用磨碎的石墨來做的,但生意並不十分成功。到了1795年,一位叫孔特的人才用石墨與粘土混合磨碎,壓成棒狀,然後放進窯中燒製成鉛筆。現在的鉛筆製造便是以這種方法為基礎。
現在你用的鉛筆里並不含「鉛」,所含的是一種叫做石墨的礦物質。石墨像鉛一樣,當它劃過紙面時會留下黑線,所以石墨又稱黑鉛。
現在製作鉛筆的程序一般是:先將干石墨粉和粘土與水調和,粘土多則筆芯較硬,石墨多則筆芯較軟。調勻成糊狀後即壓入一個成型器,使之變成光滑的細繩狀,然後將它放直,切成等長條,吹乾後可放進大爐中烘烤。同時鉛筆的木質空桿已准備好,用紅杉木或松木來做筆桿,筆桿做成兩個半邊,中間留出溝槽用來夾筆芯,將做好的筆芯插進溝中,筆桿的兩半用膠粘住,然後鋸成一根根鉛筆,最後用成型機將鉛筆桿表面弄光滑即可。
⑺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是: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它既會弄臟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以石墨或加顏料的粘土做成的筆芯為書寫介質,用於學習、辦公、工程制圖、美術、繪畫、各種標記等的書寫或繪畫工具。古代希臘、羅馬曾有用鉛金屬製成類似鉛筆的鉛棒。這種筆多製成錐形,利用鉛與其他物體摩擦而留下鉛的痕跡,用以劃線做標記。14世紀時,歐洲出現類似現代的鉛筆,荷蘭畫家曾用以在紙上繪畫。義大利人曾使用鉛和錫的混合物製成鉛棒,用於繪畫和書寫。1565年在德國人C.格斯納的藏書上有用鉛筆繪制的圖解,並記載有「為了制圖和筆記,人們用鉛及其他混合物製成筆芯,然後附上木製的把柄,進行劃線……」的文字。同年英國開始以石墨為筆芯手工制出最原始的木桿鉛筆。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1761年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鉛筆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1790~1793年,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1793年建立康德鉛筆廠,為現代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開始自製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濟南、大連、福州、沈陽、蚌埠等10多個城市陸續建成年產 1.5~2.5億支較大規模的鉛筆廠。鉛芯製造和油漆、印花裝飾技術也不斷提高,並開發了全塑鉛筆、樹脂細鉛芯和細芯活動鉛筆。研製成膠板束夾乾燥機、自動上漆機、電隧道燒芯爐、搭板機及各種包裝機等新型設備。
⑻ 世界上第一隻鉛筆是誰發明的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意大內利(Italy)製造出第容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⑼ 最早的鉛筆是誰發明的
1564年,英國坎伯蘭郡波羅谷的一棵大樹被一場暴風雨吹倒,一片像煤一樣黑色的東西在樹根處顯示出來。原來,這里有一個石墨礦。暴風雨過後,幾個精明的城裡人把石墨切成條狀,取名「打號棒」,用它來給貨物做記號。這種長達二十厘米左右的石墨,每支能連續劃出5000米的墨線,至少可以書寫4萬多字。
18世紀中葉,德國業余化學家法貝爾對卡斯貝爾礦山的石墨進行了研究。他把石墨礦石研成粉末,加水進行沉澱,篩選出純石墨,在提取出的純石墨粉里摻進各種物質,用來製作鉛筆芯。
法貝爾陸續將骨膠、蠟等可以做粘合用的物質混入純石墨粉中,想製成鉛筆芯。但是,他做了多次試驗,都以失敗告終。
後來,他在石墨中摻進一定量的硫磺、樹脂和銻,然後予以加熱。結果,鉛筆芯製成了,而且硬度適中,書寫流暢,只是非常容易折斷。
於是,他用紙條裹繞鉛筆芯來進行試驗。但一用力,筆芯仍然容易折斷。他又採用鐵管套,由於技術問題也遭到失敗。
最後,法貝爾把石墨筆芯緊緊夾在兩條木片中間的槽里,外部再進行了適當的加固。他拿起一試,不但書寫流暢,字跡清晰,而且筆芯也不會折斷。
1761年,法貝爾籌建了全世界第一家鉛筆工廠,他生產的鉛筆不僅在國內銷售,同時也銷往英、法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