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弗雷德黎曼的作品有哪些大神們幫幫忙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幼年就開始學習小提琴。十歲開始登台演奏。1856年薩拉薩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他的演奏技藝精湛,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與他同一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魯赫、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創作小提琴作品題獻給他。薩拉薩蒂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獨奏曲和協奏曲。代表作品有小提琴獨奏曲《吉普賽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哈巴涅拉舞曲》等。《吉卜賽之歌》從音樂表現的角度看分為四段。第一段是引子,中速。一開始就用小提琴G弦拉出悲劇性主題,把人的思維引入吉卜賽人特有的命運氛圍中;第二段是慢板,速度自由,在演奏上獨具特色,也表現出吉卜賽人的特殊情調;第三段速度更慢,作者將一首匈牙利吉卜賽歌加以改編點撥,使之表現力更強,旋律更優美。第四段是非常活潑的快板,樂曲突然轉入粗曠、豪放的舞曲,與第三部分形成強烈的對比。象徵著吉卜賽人的另一面——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樂曲從感情表現的角度看,分為兩大部分,即前三段為第一部分,第四段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哀怨的樂曲,如泣如述,催人淚下,充分表現了吉卜賽人的悲慘命運。第二部分的音樂一起,給人的感覺煥然一新。人們一下就體會到樂曲的歡快和熱烈。悲慘的命運、艱難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吉卜賽人樂觀向上、熱情奔放的性格。他們熱愛生活,富於創造性。這部分樂曲表現了他們樂觀、向上的一面。夜晚,吉卜賽人在營地前燃起篝火,彈起樂曲,跳起歡快熱烈的舞蹈,盡情地歌舞。吉卜賽人天生能用歌聲使人快活,喚起人們激情。他們的歌聲甜美悅耳,引人入勝;他們的舞蹈婀娜多姿,節奏分明。法國大作家雨果(1802——1885)在《巴黎聖母院》中有細致的描寫,埃斯米拉達的美也是吉卜賽人的美。法國小說家梅里美(1803——1870)筆下的卡門也早已被全世界所知曉,法國作曲家比才(1838——1875)根據梅里美小說改編的歌劇《卡門》唱響了五洲四海。俄國詩人普希金(1799——1837)的詩《茨岡》也對吉卜賽人進行了直接的歌頌。普希金寫了兩首以《茨岡》為標題的詩。一首長詩,作於1823年——1824年;一首短詩作於1830年。這里摘錄的是短詩。《茨岡》在那寧靜的傍晚時分,/在那樹林蓊鬱的河岸上,/帳篷里傳來陣陣喧鬧和歌聲,/處處是剛剛點燃《卡門幻想曲》錄有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卡門幻想曲》,塔蒂尼的《魔鬼的顫音》,馬思涅的《冥想曲》等11首古典通俗名曲,其中《流浪者之歌》自最低至最高音的跨度相當大,而且手指、弓弦需多次在低、高音間快速跳躍,強音的滿弓、弱音的輕揉、快節奏的敏捷倒位、短音的壓弓擦弦,以及和弦、跳弓,撥弦等,可說是集小提琴演奏高難度技巧之大成。「小提琴女神」穆特的拉奏技巧工整完美,情感豪放沖動,又不失女性的溫柔細膩,表現出她對經典作品的深刻領悟,控制技巧得當,每首曲子、每個音符都流淌出歌唱性的旋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許多著名的演奏家如海菲茲、拉賓、帕爾曼、莉拉等都以拉奏《流浪者之歌》來表現自己的,風格與水平,相比之下,海菲茲和拉賓的技巧與情感表現都屬一流,(質朴真切,高潮樂段的處理精緻利落,但錄音效果不盡如人意,帕爾曼稍嫌唯美而沖澹了主題的表達,莉拉又過於稚嫩。而穆特的演奏把樂曲中所蘊涵的吉普賽人的放盪不羈個性展現得十分透徹,頗有一股野性。 弗雷德里曼 埃里克·弗雷德曼(Erick Friedman 1939~2004) ,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紐瓦克(Newark)。6歲開始習琴。10歲之後曾先後師從加拉米安(Ivan Galamian)、海菲茲(Jascha Heifetz)學習。1954年初次在紐約登台獨奏。1956年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同年開始隨米爾斯坦(Nathan Milstein)學習。50年代後期,海菲茲從頻繁的音樂會演出中退出後,弗里雷德曼成為他的第一個正式學生。海菲茲很看中他的才華,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錄制巴赫的雙小提琴協奏曲,這是海菲茲惟一一次與他人合作的雙小提琴演奏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