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腦怎麼發明的
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❷ 飛機是怎樣發明的
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從小就喜歡拆拆弄弄。有一天,他們的爸爸帶回一個飛螺旋玩具,並告訴他們,它能在空中高高飛翔。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長大後,兄弟倆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實驗,並觀察鳥類,開始飛行器的研製。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即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他們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飛機飛行原理
飛機的機翼橫截面一般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當等質量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
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飛機飛行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生的升力就越大。
❸ 怎麼發明
要有濃厚的興趣 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要有勇於創新的精神 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要有發現不足與缺點的敏銳的觀察力
❹ 發明怎麼做
發明一個東西,那麼就要找出前人,沒有發明出來的,然後自己有擁有最先開始權利的
❺ 紙是怎樣發明的
紙術的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一項巨大貢獻。過去一般認為紙是漢代蔡倫所發明的。根據近代考古發現,遠在西漢就已出現紙。1933年,我國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泊漢代古烽燧亭故址中,曾發掘出一片古代的紙,據考證這古紙為西漢宣帝時所造。1957年5月8日,考古工作者又在西安市東郊灞橋磚瓦廠工地上的古墓中發掘出一批古紙,紙呈米黃色,質地粗糙。經專家鑒定,這批紙的製作原料為大麻韌皮纖維,是漢武帝時的物品,因而被命名為「灞橋紙」。由此,專家們肯定,早在西漢,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發明了造紙術。上述發現,對傳統的蔡倫造紙是一大沖擊,把我國發明造紙術的年代又提前了250年。不過蔡倫對造紙術的發展也是作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的。西漢雖然已能造紙,但由於工藝簡陋,生產出的紙粗糙,使用很不方便。蔡倫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革,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作原料,製造出了一批書寫效果良好的植物纖維紙。人們稱之為「蔡侯紙」。蔡侯紙的出現,結束了我們民族在竹簡、縑帛上寫字繪畫的歷史,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東漢後期,有位叫左伯的書法家,對蔡倫造紙的方法又作了改進,造出了紙質細膩、勻稱而有光澤的高級書寫紙,人稱「左伯紙」。大約在公元4世紀,我國的造紙術傳到朝鮮,7世紀從朝鮮傳入日本。公元751年,我國的造紙術傳入西方。紙的發明及造紙術的傳播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❻ 手機是怎麼發明的
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0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1831年 ,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❼ 如何才能發明創造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力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是用來為學生圓夢的,孩子們都是懷著美好的「夢想」進學校的,他們的「夢」燦爛得很,都是「美夢」。教師也有「夢想」,真切地希望培養的孩子將來都是棟梁之才,能大展宏圖。教育歸根結蒂是提高人的生命價值,歷史悠長,人生苦短,同樣是短暫的人生,有的人光輝燦爛,有的人黯淡無光,關鍵決定於人的創造力高低。在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後,創造力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意義就更大了。
一碗米究竟能創造多少價值,在一般人手裡,按米是用來做飯的常規常識,加點水煮成米飯,就是一塊錢的價值,但如果在有創造力的人手裡,可以將米浸泡後分成幾份,找來蘆葦葉包成粽子,就可以買到五、六塊錢,當然如果將米加酒麴發酵,精心釀成一瓶美酒,可以賣到二、三十元錢。在這里,人的創造力是起決定性因素的,人的創造力是可以通過教育激發和培養的,我希望我的學生都具有創造力,使人生價值最大化,這是我在近三十年教師生涯中,堅持進行創造教育實踐和研究的原因。
我們無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圓成為瓦特、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的夢,但幫助、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努力,這是教師的職責。但在一切為考試,為分數而教的中國教育大環境下,不理會學生這樣那樣的夢想,使有成為瓦特、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潛質的孩子遭到摧殘和壓制,摧毀這些美好的夢想。審視一下我們現在的教育,素質教育進行很多年了,但有多少學校和教師真正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又有多少教師了解或者掌握了創造教育的基本理論、原則和實施方法,我國學生的創造力水平又有多少實質性的提高?
創造教育的內涵是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製造能力的培養,「兒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創新精神的養成離不開動手能力的培養,最有效的途徑是手腦並用,互相促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逐步掌握科學方法與勞動技能,最終成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創新型勞動者,這是當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創造力的培養對學生終生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下面讓我們了解有關創造的一些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創造
創造是人類為實現一定目的,通過其智慧行為向社會提供具有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創造性成果的活動。
創造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主體性
創造的主體必須是現實的人,是個人或群體,只有人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積極地改造世界。同時,創造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者在創造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積極主動的獨立思考和具有一定的思維智慧。強調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自主性,強調人們在創造活動中主體的創造性人格、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方式的綜合效應和作用。
(二)目的性
人在行動之前,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而一個人的行動就是把這種目的付諸實踐的過程。創造目標的選擇和實施,創造動機的產生,都受人們思維的控制和調節,創造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
創造也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它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也促進了人類自身的發展。
(三)創新性
創造成果應當是新穎的、獨特的、前所未有的,模仿和抄襲都不屬於創造。人類的社會實踐並非都是創造活動,人類的勞動成果也並非都是創造成果。
創新也是人們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創新是指人們創造性勞動及其價值的實現,在這一點上,創新和創造並無本質上的差別。但是,創新相對於創造可以是一個更加廣泛的概念,它並不過分強調成果的首創,對創新成果的界定也不如創造那樣嚴格,因而在習慣上,創新似乎比創造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四)功利性
創造應該能為社會帶來實際或潛在的功利,也就是說,創造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而不涉及創造者的創造動機。創造的有益性也往往被當作功利性的一個標准,即創造不能違反公共道德和科學原理。
基於對「創造性」涵義的不同理解,創造又可分為狹義創造和廣義創造,狹義創造是指產生的成果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是新的、有價值的、獨創的;廣義創造是指所產生的成果僅僅對於創造者本人或有限的群體來講是一種新的產物,而對全人類來說則不一定是新的,或許其他地區、國家已經有了。人們一般所指的創造都是指狹義創造。
在創造教育中,學生的許多創造成果,在嚴格意義上講都是「非創造性的」,根據創造的四項特徵,都不能視同創造,但學生為獲得成果而進行的探索過程,對其本人來說,卻是具有創造性的,對學生創造潛能的挖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因而在創造教育中,我們不應過分看重創造成果的多少,而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創造的分類
人的創造活動,根據不同的劃分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形式。
(一)根據創造的涵義不同,可分為發展、發現和發明等
1.發展——指相對於原來狀態有所前進和提高。
2.發現——對客觀事物自身的狀況及規律的認識有新的突破、新的進展,獲得了新的知識。
3.發明——運用自然法則,按一定的目的去改變和調整客觀對象,從而獲得新的事物或事物新的狀況、結果和方法等。
(二)根據創造成果的新穎程度,又可分為創造、改造和改進 ,
1.創造——其參照系為整個人類歷史,創造成果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是新的、有價值的、獨創的。
2.改造——指在已有創造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變和更新,或者是將某一領域的創造成果移植於另一新的領域。
3.改進—— 一般指相對於改造而言,其創新和進步的程度不如改造。
除按上述情況分類外,還可按創造活動指向的客體劃分 (如:新的、美的藝術形象和體能創造,產生新的物質產品的創造,產生新的精神產品的創造……);按專業領域劃分;按創造的產物或結果劃分等。
創造可以按照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研究,創造成果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創造過程存在著不同的難易程度,但有一點值得強調,創造者在其創造探索過程中的創造性是等價的。因而,在學生中開展的「小發明、小創造、小探究」活動是值得積極推廣的。在這一點上,日本及其教育界給予了充分重視,對學生在學習和科研活動中的小創造、小發明採取許多有力措施予以支持,並制定了「實用新案」等法律措施予以保護,甚至認為小發明家、小創造者也「不比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遜色」。
❽ 手機怎麼發明的
誰發明了手機?關於手機史上的那些「第一」
2016-08-12 11:04
在小時候,大家或多或少會聽到一些關於發明的小故事,比如愛迪生發明了燈泡,卡爾·本茨(賓士創始人)發明了汽車,貝爾發明了電話(2002年美國國會的269議案中,安東尼奧·穆齊被確認為電話的發明者)……這些發明如今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必不可少,那麼,你知道我們現在天天都使用的手機是誰發明的嗎?
除此之外,現在我們的手機配備了通話、簡訊、拍照和互聯網等必備功能,這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手機功能,在許多年前卻像是天方夜譚,這些必備功能都是探索家們一步一個腳印探索過來的,所以你知道第一次手機通話、第一條簡訊、第一台拍照手機是怎樣的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關於手機史上的那些「第一」。
第一台手機第一次手機通話
發明座機的貝爾成立了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在早些年一直在研發行動電話,不過對這一塊感興趣的可不止貝爾實驗室,摩托羅拉也不甘示弱研發起了手機。結果是貝爾實驗室沒能在座機的基礎上研發出手機,反而被摩托羅拉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機——DynaTAC的原型機。
而世界上的第一次通話也是由摩托羅拉進行,在四十三年前的4月3日,也就是1973年4月3日。研發出第一部手機的摩托羅拉工程師之一MartinCooper在曼哈頓市中心撥打了第一通手機電話,打給的正是其競爭對手AT&T公司的JoelEngel。當是AT&T是全球最大的通訊公司,也在研發手機。
MartinCooper在電話中對競爭對手錶示其正在使用一款真正的手持攜帶型行動電話,對方傳來一陣沉默,MartinCooper認為對方可能正在咬牙切齒,心中一頓竊喜。而MartinCooper手中所拿的第一部手機,正是摩托羅拉DynaTAC的原型機。這款手機並非我們現在手機那樣真正便攜,而更像是兩塊磚頭組成的,足足有23厘米高,通話時間可達到20-35分鍾。十年後,它成為世界上首款銷售的手機,以3995美元的價格開始發售。相對於現在手機的實用品來說,更像是一款十足的奢侈品。
MartinCooper在接受BBC采訪時說:「我給我在AT&T公司工作的對手JoelEngel撥打了電話。AT&T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而我們只是一家位於芝加哥的小公司,他們認為我們只是一隻在大象身上蹦躂的跳蚤。」
第一條簡訊
當一樣東西出現之後,總會被完善被修補。手機亦是如此,在手機發明後的第19年,也就是1992年,手機迎來了突破性創新的功能——簡訊。1992年的12月3日,一位22歲加拿大工程師在電腦上輸入了第一條簡訊:MerryChristmas,這段簡訊通過英國沃爾豐的GSM網路傳輸到了名叫理查德·賈維斯的手機上,拉開了簡訊的先河。
不過最初的簡訊並不是像如今這樣手機端對手機端的傳輸,而是PC端對手機端的傳輸,因為手機當時沒有GSM網路。因此最初的簡訊一般是人們用電腦來發送不用回復的通知類信息。直到在簡訊發明的第二年裡,諾基亞成為第一個生產GSM行動電話的公司,通過手機搭載的GSM網路,手機端對手機端也能發送簡訊了。隨後幾年裡簡訊如洪水般泛濫,數量呈爆炸式增長。
遺憾的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簡訊逐漸被各類社交軟體所替代,如今淪為了簡訊驗證碼、訂票信息等信息的傳達者。
第一台拍照手機
要說手機加入的什麼功能最引人注意,我想第一非互聯網莫屬,而第二應該就是拍照。
隨著手機逐漸成為身邊常用電子產品的中心,其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現在很多人出去玩都不喜歡帶笨重的單反,因為如今多數智能手機的性能,都可以滿足日常的拍攝需要。想要留下生活當中最真實的精彩瞬間,有時手機的出片率可能要高於單反,因為前者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而手機從最開始內置鏡頭到現在擁有媲美單反的高像素鏡頭,僅僅用了16年。
在2000年,手機又迎來了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拍照。第一款拍照手機是由日本的手機廠商夏普研發完成的,這款手機型號為j-sh04,內置11萬像素CCD攝像頭。得益於這款歷史性突破的手機,當年發布這款手機的日本運營商J-Phone的市場佔用率順勢大漲,而手機內置攝像頭至此也幾乎成為了手機繼簡訊後的第二標配。
第一台可以上網的手機
我們剛才說了第二大引人注意的手機拍照功能,接下來我們就說說第一大手機功能——互聯網。人們在生活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而網路就成為了解信息最好最快的平台,當手機成為人們的必需品後,廠商就研究著手機能否和PC一樣與互聯網相連。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大家現在可能正在用手機網路看的本文。做出第一台可以上網手機的廠商,是諾基亞。
諾基亞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連上互聯網的手機,諾基亞7110。諾亞基7110是第一款支持WAP的手機,只要你開通了移動數據業務,那麼你就可以通過WAP連接互聯網。雖然諾亞基7110早期的手機上網十分繁瑣,不過它的出現標志著手機上網時代的開始。上網手機雛形的出現,推動了手機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手機的必需功能。
第一台智能手機
2007年,蘋果發布的iPhone掀起了一場徹底的智能手機革命,但此前許多廠商都已對智能手機有所研究。不過要追溯到第一台智能手機,那麼就不得不提起IBMSimon,IBMSimon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台智能手機。
IBMSimon是由IBM與BellSouth合作製造。它集電話、個人數碼助理、游戲、傳真機等十多種功能於一身。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物理按鍵,輸入完全靠觸摸屏操作,和如今的智能手機操作一樣。IBMSimon於1994年上市,售價為899美元。IBMSimon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顯然售價並不是引起轟動的原因,擁有如此多功能和採用全觸摸操作的與眾不同才是它存在意義的所在。
第一台安卓手機
許多人手裡正用著安卓手機,不過安卓手機更新換代之快,令人咋舌。在這種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有人知道第一款安卓手機是哪一款嗎?第一款安卓手機是由美國運營商T-MobileUSA定製,HTC(宏達電)代工生產的HTCG1。
HTCG1具備了多種特性,支持3G網路,大屏觸摸操作,全鍵盤等等。更重要的是HTCG1開創性地採用了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系統版本為1.5。HTCG1搭載一塊3.17英寸觸控屏,解析度為480×320像素。處理器為高通MSM8201,主頻只有528MHz,而運行內存更低,只有192MB。在現在看來,這樣的配置只能淪為低端手機,但在當時已經是頂級配置。就是這樣配置的一款Android手機,在當時風靡全球。從此進入了安卓手機時代。
結語
從第一台手機誕生至今用了43年,在這43年裡面,手機經歷了從無到有,手機功能也經歷了拍照、上網到智能化。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科技發展極其迅速。許多手機功能,如拍照、上網等,在許久之前看起來整合在手機上都是天方夜譚,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卻已然成為了手機的必備功能。對於未來手機有些什麼功能,大家可以來預測一下。
❾ 如何才能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人人都能搞、人人都能做,關鍵在於對生產、生活、以及身邊事物是否留心和細心觀察,最好應有記錄。記錄好每次觀察結果,當時的想法,分析現存事物的缺陷不足與長處。以後再進行類比或應用及改進。
發明與創造有大有小,小發明與大發明大發現和自己的知識面或知識層次有一定關系,小發明人人都能搞,種類可以非常多,而大發明如宇宙航行、高能物理技術與基礎科學研究,則要求有相應的知識才能從事相應的研究。
發明與創造有成功也有失敗,首先以知識為基礎,其次從失敗中吸取經驗與教訓,發明與發明不是照抄照般,而是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獨立思考並付諸實施的過程。
發明與創造是永遠革新的永遠前進、不因循守舊的,這是古今中外發明家與學者們的共同風格。發明創造過程中無不經過曲折的道路,但只要是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科學作風,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並勇於實踐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發明創造也是有跡可尋的、甚至可以說是能夠傳授的。
發明創造的方法有以下幾點:(1)偶然發現法(2)聯想法(3)挖掘潛力法(4)移植發明法(5)逆向思維法(6)希望列舉法(7)缺點列舉法(8)適應需要發明法(9)觸類旁通法(10)分析借鑒法(11)擴展用途法(12)反面求索法。
下面將上述幾點方法分別敘述,有關發明發方面做些介紹
1、偶然發現法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一些偶然的現象我們要抓住它的特點想一想它的道理要是清楚他的道理往往可以搞出一些發明來。
一些發明或許就是偶然的發現,如果不去思考, 偶然的發現就會滑過去,什麼結果也沒有,現實生活中的所有現象都有它的道理,偶然出現的事物也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不注意罷了。可是我們抓住不放 ,那就可以通過它發現一些道理搞出一些發明來。
比如偶然發現的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研製成針孔照相機針孔攝像鏡頭,近視眼罩等。
2、聯想發明法
剖析成功的發明,其中有不少是靠聯想成功的,比如河蚌中的珍珠是由於蚌內進入異物後蚌內分泌黏液將異物包裹而形成的,那麼是否在蚌內人為放入異物也可以生產珍珠呢?經實驗是可行的在蚌內植入人物插片或動物浮雕插片同樣也可生長出人物或動物的浮雕圖案的珍珠。
3、挖掘潛力法
許多人或許會想,廢棄的東西還有用途嗎?如果往深一層想,有些東西是否還有別的用途或廢棄的東西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挖掘潛力法就是破除守舊觀念,注意被忽視事物,物盡其用。具體操作就是變廢為寶,一改多用。
4、移植發明法
移植發明法也可稱轉移發明法,就是把已知的原理或熟悉的部件,運用到新的發明上來,這種技術上的移植,是發明創造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且往往是一條捷徑。
比如說汽車是現有的太陽能電池是原有的,那麼把太陽能電池運用到汽車上即車即成為太陽能汽車。這即是成功的事例。電影機的成功是直接採用了縫紉機 的工作原理。
5逆向思考法
搞發明思路要靈活,左思右想找不到出路時倒過來即是很好的辦法,到過來想,用走迷宮來說明最清楚,一般人是從如口進入開始,最後到出。這樣做有時很不順利,倒過來的想法,即是逆想思考法。比如快速夾緊台鉗就是發現普通台鉗夾緊速度太慢,所以從快速夾緊方面考慮終於成功。另如一個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還需要光源,可手頭又沒有電料或來不及安裝燈線,而最終目的是照亮這一塊地方,那麼找一塊鏡子即可解決這個問題。
6、希望列舉法
對於身邊許多事,可能都有一些希望當這些希望得到實施以後,發明也就成功了,著也是搞發明的思考方法。用學過的知識和前人的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這種方法和缺點列舉法一樣,也是選擇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辦法。
我們在黑暗中摸索插座很不方便如果有一種帶微光燈的插座,就解決了上述問題,它的實施過程即是發明。
7、缺點列舉法
發明的題目從何而來?
有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身邊使用的東西,有什麼不方便,不順當,不如意的地方。有很多東西,當你看慣了,就會認為沒有什麼值得改進和發明,可是你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同一個事物,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看它是否有什麼缺點,如何克服,克服的過程既是發明的過程。這樣就很容易找到發明的題目,經過改進,缺點克服了新的產品出來了新的發明成功了。
8、適應需要發明法
了解我們身邊有什麼需要,也是我們尋找發明目標的重要途徑,經過仔細觀察,充分調研,抓住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某些需要,下工夫進行研究,就能創造出受人歡迎的產品。
海邊游泳後休息時如果有一個枕頭是最好的事,充氣枕、充氣床應運而生。
9、觸類旁通法
把這一個換成那一個如何?提出疑問再搞發明時極為有用,在實際生活中,當你碰到困難時尋找「代用品」這一思路往往能使你擺脫困境,取得成功。
比如黑耳栽培,木耳本來生長在死椴木樹幹上,後來人們在椴木段上栽培成功,有些地區缺乏木材,有人研究用鋸末栽培取得成功,有些地區鋸末缺乏又研究用作物秸桿又取得成功。經實驗都是可行的。
10、分析借鑒法
分析一些發明的誕生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對周圍事物進行仔細觀察,其次,從中找出可貴的某些特徵,最後將此特性運用於自己研究的事物之中,這種方法產生的發明也是屢見不鮮。
如何抓住發明特性,是搞發明的人共同遇到的問題。
一、熱情是發明的動力,只有熱衷於工作,熱衷於,熱衷於事業才能有所發明,它促使人們動腦筋想問題。如果毫無思想壓力,無所事事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發明。對自己的事業、工作、理想應有遠大的志向。
那麼用什麼標准才能從眾多的事物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項目,這要根據自己的知識面,因人而異,大體有以下幾項:便宜、省工、實用、美觀、時興。用這些標准來衡量時,要注意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主要是為他人著想。
二、尋找降低成本的辦法
要想使自己的發明獲得最大成功,就要降低成本、減少工序、節能降耗等多種措施。
三、要滿足他人的要求,才能受到眾人的歡迎,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才能被人接受。
任何事物,都有困難成為技術革新的對象,即使最簡單的生活用品也不例外,每樣東西都有可能有缺陷,長處背後或許還有弱點,缺陷的改進、弱點的克服這就是發明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