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稻米創造者

稻米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2-02-21 03:43:34

A. 袁隆平怎樣發明的雜交水稻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將雜交水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

從雜種優勢水平的利用上分為品種間、亞種間和遠緣雜種優勢的利用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優勢利用朝著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根據這一設想,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這項戰略構想的提出,為中國已取得三系法雜交水稻研究、開發成功後開展雜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學生李必湖、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並且育 性轉換明顯和同步。

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雜交水稻的發展戰略」,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1987年,國家「863」計劃將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立為專題,袁隆平組成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協作組開展全國性的協作攻關。歷經九年的艱苦攻關,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雜交稻增產5%~10%,且米質一般都較好,近年的種植面積為6000畝左右。



(1)稻米創造者擴展閱讀

袁隆平1997年提出「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技術路線,在國際上引起高度重視。在他的率領下,先後於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實現了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標。

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也於2014年10月實現歷史性突破,為進一步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奠定了基礎。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B. 袁隆平先生比他先生的人米怎麼來的,清朝有米嗎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是大米創始人

他不是大米的創始人,是水稻專家,是他讓14億中國人解決了溫飽,讓農民種植水稻增產增收。

C. 大米是誰發明的

是新石器時代里的河姆渡居民就發現了,那時他們就種植了水稻,水稻就是大米

D. 袁隆平的簡介是什麼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50多年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和應用領先世界水平,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還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當選「科學中國人(2002)年度人物」、「2004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稱號。

從田野重重稻浪中走來的袁隆平,是一代科學大師,也是一座精神富礦。他以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專業素養與道德操守、事業追求與社會責任、祖國情節與世界胸懷完美結合的風范,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
為了雜交水稻事業,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獻。剛開始研究時,許多人說他是自討苦吃,他坦然回答:為了大家不再餓肚子,我心甘情願吃這個苦。研究條件的簡陋艱苦、滇南育種遭遇大地震的威脅、文革期間的政治沖擊、上千次的試驗失敗……都動搖不了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他把科研看得比家庭、甚至比生命還重,幾十年像候鳥一樣追趕著太陽南來北往育種,攻關的前10年有7個春節是在海南島度過。在艱苦的條件下,他患上了習慣性腸胃炎,體重下降10多公斤。同事們擔心他的身體,但他毫不在乎地說:「只要雜交稻能夠培育成功,就是豁出性命,也心甘情願!」
袁隆平注重實踐。他說,書本上、電腦里種不出水稻,始終堅信真正的權威來自實踐。「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刮風下雨,他和他的助手們都堅持下田,用自己的消瘦換來稻種的飽滿,用自己的黝黑換來稻米的潔白。在第一線的堅守,使他抓住了科學的靈感,鍛造出了戰略性眼光。 袁隆平甘為人梯。他注重培養雜交水稻科研人才,將團結協作看作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他捐出獎金,設立了科研基金和農業科技獎勵基金;他將試驗材料「野敗」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加速了「三系」雜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養和帶領下,我國雜交水稻界精英輩出,研究成果層出不窮,30多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袁隆平永不滿足。從「三系法」到「兩系法」,從一般雜交稻的成功到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袁隆平將水稻產量從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先後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如今已經77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他說自己還有兩個願望:一個是到2010年,第三期超級稻要實現試驗田畝產900公斤;一個是把雜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大德有大成。到2006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多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不僅如此,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面積達3000多萬畝。袁隆平因此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等的充分肯定和國際社會的由衷贊譽,先後獲得10多項國際大獎和「雜交水稻之父」的美譽。

E. 大米是誰發明的

應該說是發現,而不是發明。

稻米,俗稱大米。有關稻的起源,依然成為科學界長期的爭辯議題。科學家對首批稻的出現時間、地點至始爭論不休。

稻的栽培起源於約公元前8200年南中,國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帶,另有考古發現在約公元前8200年前的中,國湖南也有種早期稻米。在1993年,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8200年。

水稻在中,國與東,南,亞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在亞洲季風氣候區是自古以來的主食,中世紀時引入歐,洲南部。現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2013年稻的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二位,僅低於玉米。

F. 稻穀的來歷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我們的祖先早在一萬多年以前已經開始馴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產技太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經過無數次的品種改良,今天我們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為一種傳統的主食,已成為中國的文化象徵之一,長久地影響著中國語言,烹飪和風俗的發展。

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之後,農業成為生產的主要形態,稻米在後來的數千年中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聖食物。

(6)稻米創造者擴展閱讀: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水稻原產熱帶低緯度地區,要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開花結實,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自從有了對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類型品種,水稻種植范圍就漸向夏季日照較長的黃河流域推進。

而在南方當地就可一年種植兩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變過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將早稻種子和晚稻種子混播,先割早稻後收晚稻;實行移栽,先插早稻後插晚稻。

發展成一年兩收的雙季間作稻。從宋代至清代,雙季間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主要耕作制度;雙季連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時代,長江中游已以雙季連作稻為主。

太湖流域從唐宋開始在晚稻田種冬麥,逐漸形成稻麥兩熟制,持續至今。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紀時已實行冬季種植苕草,後發展為種植紫雲英、蠶豆等綠肥作物。

沿海棉區從明代起提倡稻、棉輪作,對水稻、棉花的增產和減輕病蟲害都有作用。歷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國稻區復種指數增加、糧食持續增產,而土壤肥力始終不衰的重要原因。

G. 什麼是稻米文化

中國稻文化堪稱博大精深。自從稻穀被古代中國人發現並栽培種植以來,就孕育了多種文化成果,從物質上的生產工具,到精神上的神話傳說、宗教、生產習俗、生活方式、生產技術乃至飲食文化等,無所不包。

中國人大都很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這個「炎」指的就是炎帝。炎帝又被稱為「神農氏」,大約生活在距今5500年前,他發明了耒耜(一種種田工具),教人們耕種五穀,遍嘗百草,發明醫葯等,與軒轅黃帝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稻米對中國古代文明的作用還體現在文字上。古代皇帝每年都要祭「社稷」,社的本意是「土神」,稷的本意是「穀神」。可見稻穀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影響。在我國,由稻米組成的詞語還有很多。「精」和「粹」的實意就是精選的米。

在農耕習俗和宗教信仰上,稻穀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北京先農壇還保存著一塊完整的稻田,杭州玉皇山下也保存著一塊南宋時期的「八卦田」,這都是古代皇帝用於祭祀的場所。幾千年來,這種風俗和信仰已深深烙在中國每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中。在畲族,每年在稻穀黃而未熟時,要用少量的新米做成米飯,置於神龕上,插上香火請神仙和祖先「嘗新米」。

當然,在飲食等方面,稻米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如長江流域的居民,大多以稻米為主食,他們用稻米為原料,發明了粽子、元宵、米粉、年糕、清明團子、發糕等大量的食物品種,並賦予了不同的內涵。

資料來源於: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3344

H. 被稱為「稻米故鄉」的古代遺址是

被稱為「稻米故鄉」的古代遺址是東山村遺址
據考古學家認定,以蘇州為代表的中國太湖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米故鄉之一,東山村遺址就發現了八千多年前的水稻痕跡。在蘇州古城東的唯亭東北,有一座草鞋山,種植水稻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是中日合作《蘇州草鞋山遺址古稻田研究》課題的野外項目。自1992年至1995年,每年進行一次考古。八千多年前,蘇州的先民就是仰仗於稻米這一最基本食物,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糧食製品往往與稻米緊密相連,人們把蘇州稱為魚米之鄉,也包涵了幾千年的文化淵源。人們在用石器工具來加工穀物糧食時,往往會出現許多雪白的米粉。漢字的「粉」,即是「米」、「分散」的意思,「粉」字來源於稻米文化。

I. 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資料

感謝邀請

袁隆平老人是我國國寶,他生平有哪些事跡?

袁隆平,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3500 萬人的吃飯問題。

然而這位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清心寡慾,卻對社會極慷慨、極具憂患意識,至今,他將所獲得12.5萬美元世界糧食獎的獎金,捐贈給了由他發起成立的科技獎勵基金會,以扶掖新人……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研究,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J.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江西省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來到校園外的早稻試驗田觀察,偶然發現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餘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適時將這獨特的種子播到試驗田裡,結果分離變異現象十分嚴重,原有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面對這一結果,袁隆平馬上想到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理論,頓悟到:那是一株「天然雜交稻」!當時,雜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認的難題,並且全世界都流傳著「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麼雜交就沒有優勢」的觀點。但袁隆平並沒有因這些固有的說法而退縮,他堅信雜交優勢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

從此,袁隆平開始了他的漫長的探索過程。夏季驕陽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揚花季節。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踏爛泥,手拿放大鏡,像獵手搜尋獵物一樣,在安江農校農場的稻田裡尋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無所收獲,兩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發現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九個月時間里,他前後檢查了14,000餘個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並對它們的雜交第一代和第二代進行了研究,向世界吹響了「綠色革命」的號角。

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術總顧問的雜交水稻試驗田第一次獲得成功,為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試種推廣雜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種子。到2000年,全國累計推廣38億畝,增產3600億公斤,並引起世界范圍的關注,三系雜交水稻被譽為「東方魔稻」。

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袁隆平沒有沉醉,依然探索不止。美國學者巴來伯格贊揚道:「袁隆平贏得了中國可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使人口增長率下降了。他在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打敗了飢餓的威脅;是他領導著人們走向豐衣足食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稻米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